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训练之一——人物描写(教案)人教版
写好人物的动作(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写好人物的动作(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课前一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写好人物的动作教案教学目标:让同学在观赏比较中明白写活人物应当留意的问题。
把握方法后学会用动词写作。
教学重点:分析方法及写作教学难点:同学习作的讲评课时支配:1课时课前预备:打印好学案。
教学过程:课前一分钟背诵名言。
一、导入既然是写活人物的动作,那你们就先写李老师吧。
就以李老师“说”开头吧。
我怎么说的。
加一个动词。
看、微笑、弯腰盯着我“说”……平常班主任罗老师怎么说……李老师从门外走了进来。
走能不能说成“飞”上讲台。
明确:不太好。
由于不符合李老师的年龄,身材特点大家分析写好人物的动作留意有什么方法?1、选用精确的动词。
古代有些诗人写诗,“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2、写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更要写出是怎样做的。
即写出动作的步骤来。
3、运用动词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别)和年龄、性格;留意表现人物的心理。
二、实例为证。
(这些动词同学用得出来,只是没有有意识的去用。
)作文片段观赏1、问: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动词抓住了人物什么特征?我站在学校门口,不断地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朝爸爸要来的方向望去,一心期望爸爸的影子早点消失在眼前。
可是,始终等到五点半,也不见爸爸的人影,我急得直跺脚。
明确:内心着急--写活动作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并使文章生动详细。
2、问:这段文字抓住了人物动作的什么特征?选用了哪些动词?(朱虎和同学在做什么?怎么做的?)投篮球放学了,操场上人声吵闹。
“嘟嘟”的球声伴随焦急促的奔跑声,不时传进教室。
我向窗口望去。
嗬,那不是朱虎吗?他正和其他班的同学打球。
朱虎动作灵敏、敏捷,只见他一个弹跳,截住了半空中飞来的球,然后左拐右闪,一连绕过对方两人的拦阻,直冲篮架下,翻身一投,“唰”,球听话地进了球网。
明确:动作灵敏、敏捷。
--写活动作要抓住人物动作的特征。
人物描写教案初中

人物描写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 人物描写的技巧:对比、衬托、抑扬、动静结合等。
3. 优秀人物描写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 基本方法讲解:分别讲解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基本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技巧讲解:讲解对比、衬托、抑扬、动静结合等人物描写技巧,并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运用。
4.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
5. 优秀作品欣赏与分析:展示优秀的人物描写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优点和特色。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反思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人物描写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意见。
五、教学资源:1. 人物描写优秀作品集。
2. 相关的人物描写理论知识资料。
3. 教学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工具。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
2.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3.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4. 定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学生不断巩固和提高描写能力。
5.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七年级写人作文教案

七年级写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人物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写人的基本方法: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
2. 写人的技巧:选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特点、注重细节描写等。
3. 作文练习:以身边的人物为素材,进行写人作文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写人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练习法: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人物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3. 分析优秀写人作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方法和技巧。
4. 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
5. 课堂反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人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人方法和技巧,独立完成一篇写人作文。
2. 学生能够通过作文表达出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3. 学生对写人作文产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七、教学资源:1. 优秀写人作文范文。
2. 写作素材:身边的人物事迹。
3. 作文评价标准。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讲解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3. 分析优秀写人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4. 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
5. 课堂反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九、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描写要生动之”人物动作描写“教案

作文系列训练“描写要生动”之人物动作描写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动作描写的的常用方法,包括添加部位、联想、想像等。
2.理解这些方法的作用。
3.培养运作多种方法刻画动作的人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描写动作。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越是在紧张的时候,越是要讲究技巧方法。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射雕英雄传》,黄容在海边被海蚌把脚夹住了,怎么掰也掰不开,后来她想了一个办法,捧了一把细沙,丢进海蚌里边,海蚌一下子就打开了。
这说明,做事情,如果找对了方法,就会事半功倍。
俄罗期有一句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
”写作文也是如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物动作描写的一些技巧方法,“举手投足亦传情——动作描写”。
一、积累与准备(一)定义填空:动作描写就是把人或事物用进行形象的描绘(动词)(二)积累热身:说出人物描写的常用动词1.说出关于眼的动作明确:瞥睨盯瞧窥瞄眺瞪瞅俯视鸟瞰遥望凝视打量环顾左顾右盼虎视眈眈面面相觑低眉顺眼2.说出关于嘴的动作明确:吮吸咀嚼噘嘴努嘴撇嘴抿嘴眦牙裂嘴3.说出关于头颈的动作明确:摇头晃脑抱头鼠窜交头接耳垂头丧气探头探脑昂首挺胸埋头苦干仰天长啸4.说出关于手臂的动作明确:搀抱搂扶捉擒掐推拿抽撕摘拣捡拧旋捏撒按弹撞提扭捶持揍捣搜托举拖擦敲挖抛掘抬插扔写抄抓捧掷撑摊倒摔劈画搔撬挥揽挡捺抚搡拉摸拍摇剪拎拔拧拨舞握攥5.说出关于腿脚的动作明确:奔趋跨踢蹦跳蹬挪蹿踮趔趄踉跄6.关于腰身的动作明确:屈身蜷曲侧卧俯身趴下蹲下弓身挺身弯腰哈腰二、情境练习找两位同学上台表演扳手腕,然后进行动作描写。
(一)牛刀小试1.请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描写两位同学手上的动作。
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描写两位同学手臂的动作。
温馨提示:尽量不用万能的,通用的,笼统的,缺乏个性情态的词语。
例如:看、走、跑等,生活中常用的,人人都会的,最好用带有细节情态的词。
如,“看”,要写出是怎么看的,情态如何,如:瞥、瞧、窥、瞪、瞅、俯视、遥望、凝视、打量、左顾右盼、虎视眈眈、面面相觑、低眉顺眼。
人物描写专题教案七年级

如何写好作文中的“说”——语言描写指导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描写把人物和事件写得生动形象;2、初步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和修改等方法了解如何进行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初步掌握人物的语言描写。
教学方法:赏析比较法、归纳法、修改法、训练法教学材料:课件课堂练习题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体会语言描写的技巧一、导入:初中阶段,咱们的写作任务主要是写好规范的记叙文。
一篇好的记叙文往往要具备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真——要写出真情实感;细——要有具体可感的描写;活——要能巧妙地运用选材、表达、布局谋篇、立意等多方面的写法技巧,写出新意。
有人说,练好记叙文的真功夫还得在“细”字上多斟酌,那么,这节课,咱们就来探究一下“如何写好作文中的说”。
二、品一品,明作用:(一)、比较下面三组句子中的A句和B句的表达效果,归纳语言描写概念及其作用:1、A. 双喜问阿发偷谁家的,阿发说偷他家的。
B.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说。
“且慢,让我来看看吧。
……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社戏》2、A.哈尔威船长不准男人走在女人前面。
B.哈尔威船长说:“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船长》3、A.老大臣认为这布料很美,他很满意。
B.“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皇帝的新装》归纳——语言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
语言描写妙处: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
(二)简单介绍按照参与话语活动的人数,语言描写的三种类型:1、“唉,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也来捣乱,一夜没睡,真倒霉!”王老五不停地边拍着蒲扇边咒骂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五单元写作训练人物描写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了解并掌握神话故事的知识,理解短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懂得事物具有多面性,要敢于思考,大胆质疑,要实事求是。
3.有感情地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能通过想象,扩展文章省略的细节和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感受共工勇敢、坚强,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时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诵读及背诵。
2.让学生明白故事中蕴含的意义及课外的拓展延伸。
【教学设想】1.教学这两篇短文,要注重诵读。
2.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看一看,说一说(展示图片)2、你知道吗?(神话的有关知识)神话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
神话是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有:1.对劳动人民的歌颂.2.对美好爱情的讴歌3.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或宏伟壮丽,或典雅庄重,或优美动人,或谐趣天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尤其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二、课文感知《夸父逐日》图片展示,进入新课1.读一读听录音.老师范读,学生把握字音,停顿.学生朗读,老师点拨.2.自主合作学习①.词语积累逐走.(跑)饮于河.(到)(黄河)北.饮大泽..(向北,到北方)大湖未至.(到达)弃其.杖(他的)化为邓林..(桃林)欲.得饮:想要②.课文翻译.学生对照课后注释,自主翻译.(插入音乐)老师归纳: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教案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1.学习并运用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
2.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讨论法和演练法;写作——修改——点评。
一、导入新课先请学生做个小游戏。
猜猜他是谁?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头上戴了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不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猪八戒)为什么?——有代表性,写出了他最典型的特征: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二、写作指导如何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
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
行动描写生动,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
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
作文一:我的好朋友写作提示:1.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
当然,也不排斥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也可以有效突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2.可以叙述你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例文欣赏:我的好朋友(片断)在我众多朋友中,她是最真的一个。
我戏称她为‚黑煞女金刚‛。
一女生,虎背熊腰,打人基本靠脚,讲话基本靠吼,再加上天生像掉进过煤堆一样,和我站一块就是‚黑白无常‛,不给她取这外号我怕上帝不允许。
我时常提醒她:‚你跟我讲话时注意点形象行不?你也要淑女一点嘛。
七年级培训__人物描写方法作文指导_教案

细致刻画,塑造形象描写——让人物“活”起来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体会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2.让学生在写作中应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写作中应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一、揭示目标,导入新课教师直接说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然后让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二、研讨习作,明确得失细读下面两篇学生习作,比较哪一篇写得更加精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并说明理由。
(甲)母亲的手记得有一天,傍晚我和母亲逛街回来,路过一个水果摊,我们买了一袋草莓,当母亲付钱给摊主的时候,黄昏的灯光下,我不经意地一瞥,看到了母亲的手,我极力睁大眼睛,鼻子一酸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
她的手,已不如从前那样白白嫩嫩。
她的手上爬满了皱纹。
我惊讶、我心疼、我愧疚、愧疚与我为什么现在才发现母亲一双纤细的小手已变得如此苍老不堪?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去注意过母亲的手?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自私,我轻视我自己,我已将母亲对我的爱当做了理所当然,我从没有去注意过母亲用他那双手给了我多少爱。
一瞬间,母亲所有的好都浮现在我眼前。
我所有的歉疚、所有的悔恨也一起涌上心头。
我看见了母亲在洗手间用手搓洗我衣服上的油渍,我看见了母亲一个人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声影,我看见了母亲因为日夜操劳而憔悴的脸庞,我看见了母亲的手从纤细到苍老的所有……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母亲的手,苍老的让人看了想哭的手,它唤醒了我拥有15年母爱的所有记忆。
而我,真的很笨,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才读懂你对我的爱。
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了,我会用我的努力,我的成绩来回报你对我的爱,我定会好好学习梦圆2011考的理想的高中,让你成为最幸福的妈妈。
(乙)母亲的手母爱是人间最伟大、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她只愿付出,不求回报,她有时像平地惊雷,震撼人心,但更多的像绵绵春雨,润物无声。
记得有一天,傍晚我和母亲逛街回来,路过一个水果摊,我们买了一袋草莓,当母亲付钱给摊主的时候,黄昏的灯光下,我不经意地一瞥,看到了母亲的手,我极力睁大眼睛,鼻子一酸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七年级下作文训练之一——人物描写(教案)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一——人物描写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作用。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
3.掌握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作用。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
〖教学难点〗
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
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
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人画虎,难画皮。
”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人物描写的三个方面”会告诉你一些可行的办法。
板书课题: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
二、介绍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
2、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三、人物外貌、神态描写三个方面。
导入:观察、思考:
1.你觉得照片中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2摄影师有意把人物的身躯、衣饰等技术处理掉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第一方面:抓住特征
1、相貌是千差万别的,并且是时刻在变化着的。
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2、教师可以结合外祖母、鲁迅外貌特征进行讲解。
(两篇课文各抓住了外祖母和鲁迅的什么特征来写的?)
3、教师举例说明。
客人男性,年过半百,瘦削,白净,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足似刀刻。
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
点评:年事稍长皱纹却似刀刻,可见其蹉跎半生历尽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沧桑。
第二方面:善用比喻
1、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修辞大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奇葩。
巧妙精确的比喻会让你的文字插上彩色的翅膀,流转出绚丽的旋律。
在人物描写中,许多大作家的大手笔都是善用比喻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学习借鉴。
2、借鉴实例
神学院里有一个可恶的神父尽找我麻烦。
他有一头平滑而油亮的黑发,面包颜色的面孔,水牛般的声音,猫头鹰似的眼睛,胡须好像野猪鬃,微笑中带有恶意的讽刺,四肢一动好像木偶人。
他那讨厌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那可怕又令人肉麻的面貌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一想到就不寒而栗。
教师点评: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写出他的可恶
第三方面:侧面衬托
1、引:以上我们所用的都是直接描写的手法,抓住了特点让人感到贴切逼真,比喻的点缀则让人遐思无限,各有独到之处。
但我们能否把镜头移开对准他人或他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以期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呢?
2、借鉴实例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教师提问选段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罗敷的美丽的?
四、结束语:
1 总结写好一个人的肖像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
具体操作时有时是多种方法并举,选取哪一种方法描写还需视个人喜好和具体需要而定。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总结并创新,才会达到写好写活写绝的最终目的。
只要勤练不辍,写至佳境自然就会妙笔生花,意趣横生。
2 课堂练习展示赵本山的漫画图,让学生尝试用刚才掌握的方法来对人物进行外貌描述,比一比谁的描述最准确。
五、作业。
以《我班的一位任课老师》为题,写出某一位任课老师的外貌、神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