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桩基础设计及基坑支护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选题原则: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生原则上尽量选做工程设计型和施工技术型课题,不做理论研究型和管理型课题.1, 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2, ×××大厦桩基础设计3, ×××滑坡稳定性评价4, ×××道路绿色边坡设计与施工浅析 5, 后压浆技术在×××地基施工中的应用6, ×××大厦基坑支护设计7, ×××大楼设计题目1:某厂区综合办公楼基础结构设计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根据提供的建筑施工图,完成要求工作量的结构设计(一)设计要求1. 基础:桩基(φ377,有效桩长取24米,单桩承载力为400KN/M2)2. 抗震设防烈度:6度3. 砖砌体:地面以上采用KP1型多孔砖;地面以下采用标准砖.(二)设计内容和应完成的工作量1.所设计内容的结构说明2.桩及基础平面布置图3.承台祥图4.计算书(三)主要参考资料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等国家规范2.《简明钢筋混凝土设计手册》3.《地基基础设计手册》4.《建筑结构强制性国家标准》5.有关专业课程教材6.所附建筑平面,立面图题目2:某厂区综合办公楼上部结构设计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根据提供的建筑施工图,完成要求工作量的结构设计(一)设计要求1.结构形式:钢筋砼框架2.抗震设防烈度:6度3.砖砌体:地面以上采用KP1型多孔砖;地面以下采用标准砖.(二)设计内容和应完成的工作量1.所设计内容的结构说明2.上部结构梁,板,柱配筋平面图3.楼梯祥图4.计算书(三)主要参考资料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2.《简明钢筋混凝土设计手册》3.《建筑结构强制性国家标准》4.有关专业课程教材5.所附建筑平面,立面图题目3:某厂区综合办公楼施工方案设计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根据提供的建筑施工图,完成要求工作量的结构设计(一)条件1.结构形式:钢筋砼框架2.抗震设防烈度:6度3.砖砌体:地面以上采用KP1型多孔砖;地面以下采用标准砖.(二)设计内容和应完成的工作量主要工程选用的机械及其布置,各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不少于4000字)(三)主要参考资料1.《常用施工机械手册》2. 《建筑施工手册》,3.《建筑施工规范》4.相关定额5.有关专业课程教材6.所附建筑平面图题目4:某厂区配电房设计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一)设计内容和应完成的工作量1.全套施工图2.计算书(二)主要参考资料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2.《简明钢筋混凝土设计手册》3.《地基基础设计手册》4.《建筑结构强制性国家标准》5.有关专业课程教材6.《建筑设计资料集》题目5:人工挖孔桩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一)文章内容和应完成的工作量1.完整的论文一篇,字数不少于5000.2.文章内容要求有施工或设计实例.题目6:计算机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一)文章内容和应完成的工作量1.完整的论文一篇,字数不少于5000.2.文章内容要求有实例.题目7:中国建筑业如何面对WTO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一)文章内容和应完成的工作量1.完整的论文一篇,字数不少于5000.2.文章内容要求有实例.题目8:楼屋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一)文章内容和应完成的工作量1.完整的论文一篇,字数不少于5000.2.文章内容要求有实例.题目9: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一)文章内容和应完成的工作量1.完整的论文一篇,字数不少于5000.2.文章内容要求有实例.题目10:如何看待工程量清单报价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一)文章内容和应完成的工作量1.完整的论文一篇,字数不少于5000.2.文章内容要求有实例.题目11:计算机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内容要求:(包括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程序,图纸,说明书等)(一)文章内容和应完成的工作量1.完整的论文一篇,字数不少于5000.2.文章内容要求有实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参考1.工程设计型参考选题⑴建筑工程课群组:结构类型: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多层框架,单层工业厂房;房屋类型:写字楼,中小型宾馆,办公楼,中小学,幼儿园,俱乐部等;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⑵道路,桥梁课群组桥梁: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承式桥台;道路:直线,曲线,环合曲线线路,纵面,横面,平面设计;城市立交线型;结构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技术型参考选题⑴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⑵大型深基础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⑶高层滑模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管理型参考选题⑴建设项目管理,质量,投资进度控制;⑵国际工程招标,投标;⑶合同与索赔;⑷房地产投资分析,风险分析.4.专题研究型专题研究型题目原则上要求来源于工程实践,通过调查研究,科学试验,文件检索等方法,采用合理的统计,计算手段,分析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学生可以本专业所学知识为基础且结合本身工作实际的选择这种类型题目.5.软件开发型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诸方面的广泛应用,如:结构分析程序设计,有限元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教学辅助(CAI),信息管理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学生可以选择以本专业所学知识为基础且结合本身工作实际的软件开发类型题目.。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3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3

毕业设计说明书光明商城基坑支护及地基处理设计(基坑深17m)专业土木工程学生毕小兵指导教师张岳文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摘要邯郸市光明商城基础为筏板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要求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50kPa,基坑深度17m,地面超载10。

q kPa深基坑支护不仅要确保边坡的稳定性,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安全;确保基坑开挖顺利进行,并提供足够的地下施工作业空间。

基坑开挖场地主要为粘性土,土质较好,具有一定自立高度。

经比较后,设计方案如下:1) 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加锚杆支护方案;2)土钉墙加锚杆支护方案。

关键词:基坑支护排桩土钉墙AbstractThe bright company foundation in the HanDan City is a raft plank foundation, the design grade of the foundation is a second grade, the request hold a dint layer foundation loading dint characteristic value to attain a 250 kPa, the pit depth 18 m, the ground overload.Deep pit support not only stability of needing to insure the side ascent, and want satisfy transform a control request with insure pit surroundings of building, underground pipeline, road etc. safety; Insure the pit open to dig smoothly progress, and provide enough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homework space.In the pit mine area main in order to glue sex soil, the soil quality be better, and it have certain stability height. Through comparison, empress of the support will be shown as follow:1) The type reinforced concrete of the adoption partition drill a hole to infuse to note a stake to block soil, in addition soil layer anchor man pole the support for protect;2)the adoption soil nail to add an anchor man pole to protect a technique.Key words: Pit Support ;Soil nail wall; Pile bolt row;目录0 绪论 (1)1 工程概况 (2)2 工程地质条件 (2)3 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2)4 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3)4.1桩锚支护体系 (3)4.2土钉墙支护设计 (37)5 深基坑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49)5.1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 (49)5.2复合地基沉降验算 (50)6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53)7 基坑支护应急措施 (53)8 工程造价预算 (54)8.1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造价计算 (54)8.2复合地基造价计算 (55)附录1 专题 (59)附件2 读书报告 (63)附件3 基坑总平面图 (69)光明商城基坑支护及地基处理设计学生 毕小兵 指导教师 张岳文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0 绪论深基坑支护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技术。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1)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地基处理与地基加固研究与技术发展应用2)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开发研究3)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4)新型模板体系开发与设计5)新型模板施工技术研究6)新型脚手架开发与设计及应用研究7)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8)新型钢筋连接技术与开发与应用9)纵向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10)无粘接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清水混凝土的发展简介:清水混凝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

随着绿色建筑观念的深入人心,清水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多。

在我国,近期已有首座大面积清水混凝土建筑工程面世.但清水混凝土的发展还需要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与施工定额,以统一人们对它的认识。

关键字:清水混凝土,绿色混凝土,装饰,特点,发展历程,施工技术,质量标准1、清水混凝土简介1。

1什么是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As—cast Finish Concrete/BareConcrete)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它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显得十分天然、庄重。

1.2清水混凝土的特点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

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

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不仅对人的感官及精神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表达出建筑情感。

因此建筑师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如世界级建筑大师贝幸铭、安藤忠雄等都在他们的设计中大量地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悉尼那角如院、日本国家大剧院、巴黎史前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艺术类公建,均采用这一建筑艺术。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之基坑开挖与支护要求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之基坑开挖与支护要求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之基坑开挖与支护要求基坑开挖与支护要求是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从基坑开挖的步骤和支护要求两个方面介绍相关规范与要求。

一、基坑开挖步骤在进行基坑开挖前,施工人员应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勘测和工程设计,明确开挖的深度和范围。

基于设计要求,进行下面的开挖步骤:1. 测量与标志:在工程现场设置测量桩或标志点,以确定开挖的位置和尺寸。

2. 清理表层:清理基坑表层的杂物,如树木、石块等。

确保基坑表面平整,便于后续施工。

3. 逐层开挖:按照设计要求,逐层进行开挖。

每一层的开挖深度应符合工程设计,并确保基坑的稳定性。

4. 坑底处理:在基坑底部进行处理,如填筑砂浆底座或铺设混凝土底板,以提高基坑的整体稳定性。

5. 墙面整饰:基坑的墙面应平整且垂直,如果存在松散层、裂缝或土壤塌方等问题,应及时处理。

二、基坑支护要求基坑开挖后,为了保证工人的安全和基坑的稳定性,必须进行适当的支护。

以下是基坑支护的一些常见要求:1. 依据设计要求选择支护形式:根据基坑的深度、周围环境和土质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支护形式,如钢板桩支护、混凝土墙支护等。

2. 支护具体要求:支护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和调整。

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应得到保证。

3. 临近建筑物的保护:如果基坑靠近现有建筑物,施工人员应采取措施保护这些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避免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4. 排水和防水措施:在基坑开挖和支护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避免积水对基坑稳定性和施工进度的影响。

同时,必要时进行防水处理。

5. 监测与记录:对基坑的开挖和支护过程进行监测,记录关键数据和观察结果。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综上所述,基坑开挖与支护要求是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的规范。

通过遵循相关要求,可以确保基坑施工的质量,保障工人的安全,同时提高整体工程效率。

工程施工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基础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深技术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围堰技术的运用…

工程施工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基础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深技术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围堰技术的运用…

工程施工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基础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深技术分析2、水利工程施工围堰技术的运用3、市政工程地下管线的保护研究4、煤矿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强化措施5、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全文总字数:14431 字篇一:基础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深技术分析基础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深技术分析在深基础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属于重点内容,随着基础深度的增加,地下工程体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加以应对,这样就使这一问题成为具有综合性较强的难题。

进行深基础施工时,不仅要考虑土体强度,还需要考虑其是否会发生变形,稳定性如何等。

为将深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到好处,就需要做好软土地基深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1做好软土地基深基础施工结构设计深基础施工结构设计对于施工技术的使用,做好深基础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重视软土地基深基础施工结构设计,尤其要做好深基础构筑施工空间要求,以便满足作业条件,更重要的是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在实际设计中,施工空间尺寸基本与深基础结构相一致,但在实际形成中究竟采取哪种方法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常情况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不仅会影响到作业条件,还会影响环保效果,因此,在设计阶段就要参照施工技术,并根据施工技术确定施工空间[1]。

当施工空间形成办法被确定以后,就要做好施工结构设计工作,以此实现环境保护,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施工结构刚度问题出发,合理布置结构、选定杆件形式,并以最优质的结构选型保证结构最优刚度,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控制变形的目的,还可以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要做好这一工作,就需要确定施工空间,选择适合的作业条件,重视环境保护,只有将这三者统一起来就能做好深基础施工设计工作。

2保证充足的施工空间要使施工空间足够大就要做好施工结构支撑体系设计,但合理施工结构支撑体系的建设则要从杆件优化布置与高程支撑位置等方面来实现。

对于杆件布置来说其设计可以根据基坑平面尺寸、形状以及深基础结构构筑等要求加以实现,并从优化杆系开始,重视经济杆件体系建设工作,以便使其不仅具有宽敞的无杆区还要具有足够的刚架刚度,进而防止周边围护壁发生变形[2]。

最新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3篇

最新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3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日益增多。

现代的建筑在高度上越来越高,而地基深度却越来越深,对地下水的处理要求也比以往传统建筑的要求高出许多。

众所周知,一旦地下水位高于地基深度时,极易出现建筑工程基坑坍塌、沉降的现象,最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项目建设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地下水处理的重要性并制定出有效的处理方式。

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度的分析。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地下水处理措施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追求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和质量成为追求。

现阶段,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日益重要。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深基坑的情况,而深基坑常常会带来地下水渗漏的情况。

所以,基坑地下水的处理采取的方法和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基坑的施工安全和整个工程建设的工期和工程质量,必须给予重视。

1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的来源和危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建筑工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主要有2个来源:第一、地下水渗透。

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并为了让基础有足够的承载力,设计时一般采取开挖更深度的基坑来提高其承载力,而基坑的深度和地下水的水量和渗漏速度通常成正比例关系,地下水的渗漏量事渗漏速度与安全性密切相关,如果降水不及时或措施不妥当,通常造成基坑涌水、涌泥、涌沙渗漏,甚至引起基坑崩塌。

第二、积累水量。

基坑施工过程中,上层地表的渗水或雨水会不断的积累到基坑,积少成多,如果排水不及时,积水会浸泡基坑,使土体变软,严重的会导致基坑塌陷。

2基坑施工中对地下水的处理方法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针对地下水的问题,人工降水法应用最广泛。

在基坑开挖之前,用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的方法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

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设计要求及工程条件 (3)第一节工程设计要求第二节工程环境、地质及水文条件第三节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 (12)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第二节确保工期实施的措施第三节工期赶工措施第四节非正常气候情况下的进度保证措施第三章质量管理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16)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四章桩基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21)第一节工程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第五章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27)第一节支护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第二节立柱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第三节双轴深搅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第四节降水井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第五节砼圈梁、支撑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第六节挂网喷浆、护坡施工方法及工艺第六章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41)第一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第二节开工前的安全准备第三节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制度第四节安全事故隐患的控制第五节非正常气候条件下的施工安全措施第六节施工机具的安全防护第七节施工用电安全第七章组织机构 (48)第一节管理组织机构网络第二节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第三节劳动力投入计划第八章现场平面布置 (51)第九章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53)第十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53)第一节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第二节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第三节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第十一章土方开挖技术措施及有关土方开挖要求 (58)第十二章支撑拆除技术措施及有关支撑拆除要求 (60)第十三章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监测 (61)第十四章应急、应变预案 (63)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设计要求及工程条件****位于南京市河西建邺区云龙山路与楠溪江东街交叉口的东北侧场地内,地形较为平坦,地势较低,施工项目为工程桩及基坑支护施工。

第一节工程设计要求一、桩基工程设计要求1、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2、本工程±0.00相当黄海高程7.85m,抗浮设计水位为黄海高程6.75m;3、本工程主楼抗压桩采用Φ900钻孔嵌岩灌注桩138根,有效桩长51-54m,桩底进入5-2层中风化泥岩不小于2.7m;本工程纯地下室部分抗拔抗压桩采用Φ600的钻孔灌注桩206根,有效桩长38m,桩底进入2-5层细砂层不小于1.0m;4、本工程抗压桩及抗拔抗压桩均须做试桩,做静载试验,试桩数量为每种工程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并以试桩结果作为最终桩基施工图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基坑支护工程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基坑支护工程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基坑支护工程7 基坑支护工程7.1 一般规定7.1.1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前应对放线尺寸进行校核,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复核各项施工参数,施工完成后宜在一定养护期后进行质量验收。

7.1.2 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的质量验收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支锚结构的质量验收应在对应的分层土方开挖前进行,验收内容应包括质量和强度检验、构件的几何尺寸、位置偏差及平整度等。

7.1.3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根据分区分层开挖情况及时对基坑开挖面的围护墙表观质量,支护结构的变形、渗漏水情况以及支撑竖向支承构件的垂直度偏差等项目进行检查。

7.1.4 除强度或承载力等主控项目外,其他项目应按检验批抽取。

7.1.5 基坑支护工程验收应以保证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

7.2 排桩7.2.1 灌注桩排桩和截水帷幕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7.2.2 灌注桩施工前应进行试成孔,试成孔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地层特点确定,且不宜少于2个。

7.2.3 灌注桩排桩施工中应加强过程控制,对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查验收。

7.2.4 灌注桩排桩应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5根。

采用桩墙合一时,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数量应为总桩数的100%;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的灌注桩排桩数量不应低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3根。

当根据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判定的桩身完整性为Ⅲ类、Ⅳ类时,应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

7.2.5 灌注桩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

灌注桩每浇筑50m3必须至少留置1组混凝土强度试件,单桩不足50m3的桩,每连续浇筑12h必须至少留置1组混凝土强度试件。

有抗渗等级要求的灌注桩尚应留置抗渗等级检测试件,一个级配不宜少于3组。

7.2.6 灌注桩排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2.6的规定。

表7.2.6 灌注桩排桩质量检验标准注:垂直度项括号中数值适用于灌注桩排桩采用桩墙合一设计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地基桩基础设计及基坑支护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I)关键词 (I)Abstract (II)1 引言 (1)2 基坑支护设计 (3)2.1 工程概况和研究容 (3)2.1.1 工程概况 (3)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2.2.1 地形地貌 (3)2.2.2工程地质特征 (3)2.2.3 水文地质条件 (5)2.2.4 基坑周边环境情况 (5)2.3 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设计 (6)2.3.1 设计依据 (6)2.3.2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6)2.4 支护方案的设计原则及计算参数的确定 (8)2.4.1 支护方案设计分析 (8)2.4.2 设计原则 (8)2.4.3 参数的初选 (8)2.4.4 基坑支护设计的主要容 (9)2.4.5 降水设计 (9)2.5 基坑支护计算 (10)2.5.1 排桩支护计算 (10)2.5.1.1 排桩支护示意图 (10)2.5.1.2 基本信息 (11)2.5.1.3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14)2.6 设计结果 (16)2.6.1 结构计算 (16)2.6.2 力位移包络图: (23)2.6.3 地表沉降图: (23)2.6.4 冠梁选筋结果 (24)2.6.5 环梁选筋结果 (24)2.6.6 截面计算 (25)2.6.7 锚杆计算 (26)2.6.8 整体稳定验算 (29)2.6.9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30)2.6.10 抗隆起验算 (37)2.6.11 抗承压水(突涌)验算 (39)2.6.12 嵌固深度计算 (40)2.6.13 嵌固段基坑侧土反力验算 (40)2.7 施工要求及监测方案 (42)2.7.1 基坑施工要求 (42)2.7.2 基坑监测方案 (42)2.7.2.1 基坑及周围环境的监测、测试 (42)2.7.2.2 监测与测试的控制要求: (43)2.7.2.3 观测频率 (43)2.8 基坑开挖 (43)2.8.1 设备及工艺 (44)2.8.1.1 设备 (44)2.8.1.2 施工工艺 (45)2.9 环保措施 (47)2.9.1 降低噪音污染措施 (47)2.9.2 降低粉尘污染措施 (47)2.9.3 应急措施 (47)3 桩基础设计 (49)3.1 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 (49)3.1.1 设计资料 (49)3.1.1.1 基本概况 (49)3.1.1.2 工程地质条件 (49)3.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50)3.2.1 选择桩型 (50)3.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50)3.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1)3.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1)3.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52)3.4.1 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53)3.5 桩顶作用验算 (53)3.5.1 四桩承台验算 (53)3.6 桩基础沉降验算 (55)3.6.1 柱沉降验算 (55)3.7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57)3.7.1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57)3.8 承台设计 (58)3.8.1 四桩承台设计 (58)3.8.1.1 柱对承台的冲切 (58)3.8.1.2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59)3.8.1.3 斜截面抗剪验算 (59)3.8.1.4 受弯验算 (60)3.8.1.5 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60)3.9 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 (61)3.9.1 材料准备 (61)3.9.1.1 钢材 (61)3.9.1.2 混凝土 (62)3.9.2 钻孔灌注桩成桩工艺 (62)3.9.2.1 定位放样 (62)3.9.2.2 旋挖钻机成孔 (62)3.9.2.3 钢筋笼的制作 (63)3.9.2.4 导管下放 (65)3.9.2.5 二次清孔 (65)3.9.2.6 混凝土灌注 (65)3.10 质量保证措施 (66)3.10.1 质量目标 (66)3.10.2 工程质量标准 (66)3.10.3 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67)3.10.4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67)3.10.4.1 桩位、标高及成孔质量控制措施 (67)3.10.4.2 钢筋笼的标高与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67)3.10.5 不出现缩径、断桩的保证措施 (68)3.10.6 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68)3.10.7 质量管理制度 (69)3.10.7.1 质量检验标准 (69)3.10.7.2 质量控制要点 (72)3.10.7.3 成孔钻进巡视、跟踪检查 (72)3.10.7.4 清孔验收跟踪检查 (72)3.10.7.5 钢筋笼制作安装跟踪检查 (72)3.10.7.6 水下砼灌注 (73)3.10.7.7 砼强度检验评定 (73)3.10.8 材料检验 (73)3.10.8.1 普通钢材试验 (73)3.10.8.2 混凝土进场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性能 (74)3.10.8.3 桩基验收资料 (74)3.11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74)3.11.1 安全管理措施 (74)3.11.2 文明施工措施 (75)3.11.2.1 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75)3.12 环保、消防、降噪声施工技术措施 (75)3.12.1 环境保护措施 (75)3.12.2 消防措施 (76)3.12.3 降噪声措施 (76)总结 (77)毕业总结与体会 (78)谢辞 (80)参考文献 (81)附录 (82)1 引言桩基础时人类在软弱地基上建造建筑物的一种创造,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基础类型。

在半坡村遗址,人们可以看到先人将树杆插在软弱土中以支撑原始形态的建筑物,这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木桩的记录。

在本世纪初,在建造的如国际饭店、锦江饭店等20层左右的标志性建筑物时都采用了10多米长的木桩;可是到本世纪末,建造的如88层金茂大厦等超高层建筑时,已经采用了80多米长的钢管桩。

从木桩到钢管桩,从10多米到80多米,专使了桩基础技术发展的轨迹,标志着在20世纪中,特别是20世纪的后50年,我国桩基础技术的巨大进展。

桩基础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木、现场灌注;打入法、压入法),可以支撑在不同的土层中,可以作为各类工程结构物的基础(建筑物的低桩承台、桥梁或码头的高桩承台),因而其受力性状各不相同,承载能力相差悬殊,施工工艺和设备极其多样。

桩基技术极为复杂,发展空间相当广阔,成为地基基础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分支领域,50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桩型、新的工艺、新的设计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有力支柱。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市政建设的大力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大量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问题,并使之成为当前基础工程的热点与难点。

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是土力学基础工程中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课题,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稳定与变形问题,同时还涉及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及对策的研究,是随着土力学理论、测试技术、计算技术以及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完善的。

Terzaghi和peck等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预估挖方稳定程度和支撑荷载大小的总应方法,这一理论原理一直沿用至今,但已有了许多改进与修正。

Bjerrum和Eide在50年代给出了分析深基坑底板隆起的方法。

60年代在奥斯陆和墨西哥城软粘土深基坑中开始使用仪器进行监测,此后大量实测资料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并从70年代起,制定了相应的指导开挖的法规。

我国70年代以前的基坑都比较浅,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大多埋深在4m左右。

在70年代初建成了深20m的地下铁道区间车站。

80年代后,、、、天津以及其他城市施工的深基坑陆续增加。

为总结各地积累的深基坑设计和施工的经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的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会,相继召开过多次全国和地方的深基坑学术学会,并出版相关论文集。

为了总结我国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经验,90年代后相继在、省及市等编制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有关法规,并已编制了国家行业标准的有关法规。

基坑开挖深度已从十几米发展到二、三十米,而其支护的传统施工方法是板桩支撑系统或板桩锚拉系统。

目前经常采用的主要基坑支护类型有:1、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支护 2、排桩支护系统 3、地下连续墙。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地基土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经济而安全的设计方案是设计者的首要任务。

同时,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的。

施工的每一阶段,结构体系,提供比较全面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全过程的系统知识。

本设计通过对提供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最终确定基坑排桩支护和钻孔灌注桩基础的设计方案。

2 基坑支护设计2.1 工程概况和研究容2.1.1 工程概况高新区梁家河村“城中村”改造工程总体规划位于市西部梁家河,北接成昆铁路,南临人民东路,西连海源中路,东达科华路,地块总面积约32.5万m2。

拟分两期进行开发,一期用地位于地块西北部,用地面积37620.19m2;二期用地总面积约28.7万m2,被规划的道路由北至南划分为三行两列编号为A~F六个地块。

D地块位于改造工程场地中部,总用地面积36620m2,平面上呈东西长(约240m)、南北宽(约150m)的矩形,拟建建筑物有(1)高层住宅楼:共7幢,层数约40层,平面上均呈矩形,单幢占地面积550-1100m2,为单幢点式楼,均布于拟建场地;(2)商业楼:约8幢,层数3-4层,散布于沿街地带或住宅楼之间;(3)地下车库,层数3层,整个地块下均设置有地下室,拟开挖基坑总面积30520m2,深约12m,周长670m。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2.1 地形地貌勘察基坑场地位于滇池湖积盆地西北部,原为楼房密集的城中村-梁家河村居住地,楼房层数3~6层。

现经拆迁,形成城中空地,基坑线圈闭的空地堆满拆除旧房的建筑垃圾,最大堆高>5m,总体勘察场地及其周围地势平坦、开阔;地面标高大致在1890.00m 左右,经测量,勘探点标高在1888.51~1892.28m,高差3.77m。

拟建场地地貌上属于湖积盆地地貌。

2.2.2工程地质特征拟建场地位于湖积盆地,钻孔揭露深度围地基土层主要以厚度较大的第四系湖积相、沼泽相松散堆积层为主,浅部分布有少量人工填土及冲洪积粘性土等。

根据室外资料综合整理,将拟建场地地基土主要分为:第四系人工杂填土层(Q ml);第四系冲洪积(Q al +pl)粘土层;第四系湖沼积(Q l+h)泥炭质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层,共18层(7主层11亚层)。

根据地质资料,基坑坑壁依次有①杂填土、②有机质粘土、②-1粘土、②-2粉土、③粘土、③-1粉土、③-2含有机质粘土、④粉土、④-1含有机质粘土等;故坑壁土体以粉土及性质较差的粘土为主;坑底土层以③粘土、③-1粉土、③-2含有机质粘土层为主,局部为④层粉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