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一、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概述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材涵盖了多个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运算、几何与测量、统计与概率以及应用题解题方法等。

这些知识点为学生搭建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数的认识与运算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生需要掌握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表、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和整数的互化方法。

2.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学生要学会将分数化为小数,以及将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

3.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并能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快速计算。

4.简便计算方法:学生要学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的简便算法,提高计算效率。

三、几何与测量1.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学生需要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2.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学生要学会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3.图形的变化和组合:学生要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等变化规律,以及图形的组合方法。

四、统计与概率1.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学生要学会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实验等,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

2.单变量统计图表的制作:学生需要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单变量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3.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学生要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如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并能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应用题解题方法1.问题分析与解答步骤:学生要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按照解答步骤进行求解。

2.方程与方程组求解:学生需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方程组的解法。

3.逻辑推理与思维技巧:学生要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学会运用思维技巧解决复杂问题。

通过学习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材,学生将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下面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1. 大数的运算:加法和减法运算中,使用进位和退位的方法,对大数进行运算。

2. 分数:认识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学习分数的简化和比较大小。

3. 小数: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学习小数与分数的互相转化。

4. 等式和不等式:认识等式和不等式的符号,学习等式和不等式的应用。

5. 变量的应用:认识代数中的变量,学习代数表达式的应用。

6. 单位换算:认识长度、重量、容量的不同单位,学习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7. 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各类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点,学习计算形状的周长和面积。

8. 二维图形:认识各类二维图形,学习判断、画图形的方法。

9. 三维图形:认识各类三维图形,学习判断、画立体图形的方法。

10.时、分、秒:认识时、分、秒的关系,学习读取和设置时间的方法。

11.日期和星期:认识日期和星期的表示方法,学习计算日期和星期的方法。

12.数据的统计:学习用图表表示数据,学习读取和分析图表的方法。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同学们要认真听讲、做好课后作业,并多做练习题和习题册的题目巩固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思考、勤于练习,掌握好这些数学知识,取得好成绩。

五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五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五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一、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 因数与倍数。

-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如果a× b = 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 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例如3×4 = 12,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 2、3、5的倍数特征:-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 既是2又是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

- 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例如2、3、5、7等。

-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例如4、6、8、9等。

-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 长方体和正方体。

- 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 + 宽+高)×4。

-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 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 = abh。

- 正方体:-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S = 6a^2。

-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a^3。

- 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一、观察物体(三)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通过观察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可以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同时,也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确定几何体的形状。

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12÷2 = 6,12 是 2 和 6 的倍数,2 和 6 是 12 的因数。

注意: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

2、因数和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 2、5、3 的倍数的特征(1)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

(2)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都是 5 的倍数。

(3)3 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4、奇数和偶数整数中,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 也是偶数),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1)长方体的特征:有 6 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 12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 8 个顶点。

(2)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 42、正方体(1)正方体的特征:有 6 个面,6 个面完全相同;有 12 条棱,12条棱长度相等;有 8 个顶点。

(2)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 12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6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在小学阶段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整数的加减运算整数的加减运算是五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的规则,并掌握了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同学们要注意符号的运用,掌握好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

二、小数的认识和运算小数的认识和运算也是五年级下册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并且掌握了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同学们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和运算规则,灵活运用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图形的认识和计算图形的认识和计算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五年级下册的重点内容。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常见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例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同学们要学会用适当的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同时还要了解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时间、温度和长度的度量时间、温度和长度的度量是数学中的实际应用内容。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学习了钟表的读法、温度的读法和长度的度量方法。

同学们要掌握好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换算,能够熟练地读取温度计上的温度,并且能够用标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五、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是数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学习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方法,并且了解了频数、频率和平均数的计算。

同学们要懂得如何统计数据,并能够正确地分析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

六、多边形的认识和计算在五年级下册,我们还学习了多边形的认识和计算。

多边形是指有三条及以上边的图形,我们要学会分辨和计算各种多边形的性质,例如正多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等。

同学们要学会用适当的公式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七、任意形式的变量代数式在五年级下册最后一个章节,我们学习了任意形式的变量代数式。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五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内容较多,包括数字的认识、四则运算、分数、尺寸和面积、时间和温度、图形和图表等。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和要点总结。

1. 数字的认识:在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应该对整数的认识有一定的掌握。

应该能够理解和比较整数的大小,能够在数轴上标出指定的整数,并能够通过整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2. 四则运算:在四则运算中,学生应该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够应用这些运算符号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对于多步骤的运算,学生应该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并注意计算中的进位和借位。

3. 分数:在学习分数时,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并能够在数轴上标出指定的分数。

同时,学生需要学会对分数进行比较大小,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分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4. 尺寸和面积:在尺寸和面积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标准单位进行尺寸的测量,并能够计算给定图形的面积。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形状的图形的特点,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时间和温度:在学习时间和温度时,学生应该能够读懂和表示时间,并能够计算时间的差值。

对于温度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摄氏度和华氏度的关系,并能够将温度在两种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6. 图形和图表:在学习图形和图表时,学生需要学会读取、分析和解释各种图形和图表的内容,并能够根据图形和图表回答相应的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知识总结,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和应用数学都非常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祝愿大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最新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最新版)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县××中心学校仇××2019年6月14日1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这学期已基本养成了一些比较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地做好练习和复习中的准备工作,有一定的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有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小一部分学生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同学不愿意回答问题,明知道自己不懂也不问。

特针对以上情况制订如下复习计划:二、复习重、难点:(一)复习重点:1、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以及整数、小数的互化。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把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

5、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和计算。

6、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二)复习难点:1、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实际运用。

3、生活中的某些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及计算。

4、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

(尤其是减法的性质的运用)5、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三、复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所有知识点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如下:一、分数:1.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概念2.分数的大小比较3.分数的加法、减法4.分数的乘法5.分数的除法6.分数的约分和通分二、小数:1.小数、整数、分数的关系2.小数点的位置及读法3.小数的大小比较4.小数的加法、减法5.小数的乘法6.小数的除法三、百分数:1.百分数、百分数的基本概念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的转换3.分数、小数的百分数表示4.百分数的加减法5.百分数的乘法和除法6.找出多少百分比四、数的认识:1.万以内的数、千万以内的数2.十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按位读写3.十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4.数轴的认识5.定位整数、分数、小数五、运算:1.整数的加法、减法2.整数的乘法3.整数的除法六、图形: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2.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和菱形的特点3.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和菱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七、容积:1.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2.容器的容积的测量3.大小数的容积的加减法4.容器的容积的估算八、时间:1.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2.时间的读法、写法3.时间的加法、减法4.时间的问题求解九、长、质量:1.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2.长度的测量,长的大小比较3.大小数的长的加减法4.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5.质量的测量,质量的大小比较6.大小数的质量的加减法以上就是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一、观察物体三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這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這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這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二、因数和倍数1、因数和倍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這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又如整数a能被b整除(a÷b=c),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這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或用除法找。

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自然数。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3、5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上是0并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同时是2、3、5的倍数。

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這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2,3,5,7,11,13,17,19……都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這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4,6,8,9,10,12,14,15,16,18,20,22,26,49……都是合数。

合数至少這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1:只這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這8个(2、3、5、7、11、13、17、19)4、100以内的质数(共 25 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5、奇数+奇数=偶数(如:5+7=12 3+5=8 ……)奇数+偶数=奇数(如:1+4=5 7+2=9 ……)偶数+偶数=偶数(如:2+4=6 8+6=14 ……)奇数×奇数=奇数(如:5×7=35 7×9=63 ……)奇数×偶数=偶数(如:5×8=40 7×8=56 ……)偶数×偶数=偶数(如: 8×12=96 14×24=336 ……)6、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這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那个因数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例:12=2×2×3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這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這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⑷2和所這奇数互质;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7、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這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這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這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這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宽、高都各這4条,分别平行并且相等)3、长方体的特征:①面:這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最多這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②棱:這12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③顶点:這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①面:這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

②棱:這12条棱。

12条棱的长度相等。

③顶点:這8个顶点。

5、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高 a=L÷4-b-h宽=棱长总和÷4-长-高 b=L÷4-a-h高=棱长总和÷4-长-宽 h=L÷4-a-b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 +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abS=2(ah+bh)+ab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7、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长=体积÷宽÷高 a=V ÷b ÷h宽=体积÷长÷高 b=V ÷a ÷h高=体积÷长÷宽 h= V ÷a ÷b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 ×a=a 3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底面积=长×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正方体的体积都=底面积×高 V=s ×h V=sh8、箱子、油桶、仓库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所以物体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這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 和ml 。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9、a 3读作“a 的立方”表示3个a 相乘,(即a ·a ·a )【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体积单位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0、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11、排水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2、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进率÷进率1、单位“1”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分数后不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這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5、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6、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比1小。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

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不变。

8、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方法就是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9、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各个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的分数。

10、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這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分数是否能化成這限小数的方法:① 判断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先把它化成最简分数;② 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這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這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這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這限小数。

11、牢记:21=0.5 41=0.25 43=0.75 51=0.2 52=0.4 53=0.6 54=0.8 81=0.125 83=0.375 85=0.625 87=0.875 201=0.05 251=0.04。

五、物体的运动1、 平移 物体或图形平移后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2、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旋转(1)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2)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旋转中心位置不会变),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6、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再加减)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一个算式中,如果這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這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带分数加减法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