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油罐制作方案.doc
25M3埋地卧式油罐

《管道及储罐强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25m3埋地卧式油罐图所在院(系)石油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储运1007班学号201004020712学生姓名杨睿指导教师邓志安完成时间2013.07.12《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25m3埋地卧式油罐图学生姓名刘丹学号200804020624 专业班级储运0806设计内容与要求一、原始数据1.适用范围及设计条件油罐用于储存工业或民用设施中常用的燃料油。
(1)设计压力常压(2)设计温度-19℃≤t≤200℃(3)设计寿命 15年(4)焊接接头系数 0.85(5)水压试验压力盛水试漏(6)腐蚀裕量 1.5mm(7)装量系数 0.9(8)介质燃料油2.设计基本参数和尺寸25m3埋地卧式油罐的基本参数尺寸见表一。
表一:25m3埋地卧式油罐基本参数和尺寸公称容积(m3)筒体主要尺寸封头壁厚(mm)壳体材料设备金属总质量(kg)直径×长度×壁厚25 2200×6400×8 8 20R 4300二、设计要求1.了解埋地卧式油罐的基本结构和局部构件;2.根据给定油罐大小,查阅相关标准确定相应构件的规格尺寸;3.学会使用AUTOCAD制图;4.相关技术要求参考有关规范。
三、完成内容1.25m3埋地卧式油罐图纸一张(2#);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起止时间2013 年7月01 日至2013年7月12 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学生签名年月日目录1绪论 (1)1.1金属油罐设计的基本知识 (1)1.1.1 金属油罐的发展趋势 (1)1.1.2 对金属油罐的基本要求 (1)1.2金属油罐的分类 (2)1.2.1 地上钢油罐 (3)1.2.2 地下油罐 (3)1.3卧式油罐简介 (4)1.4课题意义 (4)2埋地卧式油罐课程设计说明书 (5)2.1设计说明书 (5)2.1.1 适用范围 (5)2.1.2 设计、制造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5)2.2主要设计内容 (5)2.2.1 油罐供油系统流程图 (5)2.2.2 25m3埋地卧式油罐加工制造图,基本参数和尺寸 (5)2.3安全 (6)2.4设计遵循参照的主要规范 (6)2.5设计范围 (6)2.5.1防雷电与防静电措施 (6)2.5.2防火措施 (7)2.6防腐 (7)2.7油罐接管 (7)2.8油罐容积的确定 (7)2.9其它 (8)3课程设计计算书 (9)3.1设计的基本参数 (9)3.2壳体壁厚计算 (9)3.2.1 筒体壁厚计算 (9)3.2.2 封头壁厚计算 (9)3.2.3许用外压力[P] (10)3.30.1362MP A外压校核 (11)3.3.1 筒体0.1362MPa外压校核 (11)3.3.2 封头0.136193MPa外压校核 (12)3.4罐体最小容积计算 (12)3.5水压试验时的应力校核 (12)3.6筒体加强圈的设计计算 (12)3.6.1 加强圈数的确定计算 (12)3.6.2 加强圈尺寸的设计 (13)3.6.2.1 加强圈的选择 (13)3.6.2.2 计算加强全横截面积As即组合截面的惯性矩 (13)3.6.2.3由下式计算参数B: (14)3.7鞍座的选择计算 (14)3.7.1 罐体重Q1 (14)3.7.2 封头重Q2 (14)3.7.3 汽油重Q3 (14)3.7.4 附件重Q4 (15)3.8鞍座作用下筒体应力计算 (15)3.8.1 筒体轴向弯矩计算 (15)3.8.2 筒体轴向应力计算 (15)3.8.2.1 在横截面的最高点处: (16)3.8.2.2 在横截面的最低点处: (16)3.8.2.3 在支座处的轴向应力: (16)3.8.3 筒体轴向应力校核 (16)3.8.4 筒体切向应力的计算 (17)3.8.5 筒体周向应力计算 (17)3.8.5.1 周向弯矩计算 (17)3.8.5.2 周向压缩应力计算 (18)3.8.5.3 周向总应力的计算和校核 (18)3.8.6 鞍座地震载荷 (19)3.9圆筒应力的强度校核 (19)3.9.1 受力分析 (19)3.9.1.1 圆筒轴向应力的校核 (20)3.9.1.2 圆筒轴向应力的校核 (21)3.10抗浮验算 (21)参考文献 (23)1绪论1.1 金属油罐设计的基本知识1.1.1 金属油罐的发展趋势近一、二十年来,油罐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都较过去有了更快的发展。
卧式储罐施工方案

卧式储罐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卧式储罐是一种用来存储液体或气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
本施工方案是针对一座卧式储罐的施工,包括基础施工、罐体施工、设备安装等内容。
二、基础施工1.地基处理:首先进行现场勘测,确定地基情况。
若地基不平整,需要进行土方平整,确保基础施工的稳定性。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混凝土材料(水泥、砂子、石子)等。
3.基础浇筑: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将混凝土均匀浇筑在基础处,注意保持水平度和均匀度。
4.基础养护: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基础的养护,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三、罐体施工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钢板、焊材等施工所需的材料。
2.罐底焊接:首先进行罐底板的焊接,确保焊接牢固,无明显缺陷。
3.焊接罐体:将罐体依次拼接组装起来,并进行焊接。
焊接过程中要注意焊缝的质量,确保焊接牢固,无明显缺陷。
4.冷弯加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罐体的冷弯加工,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弧度。
5.防腐处理:对罐体进行防腐处理,保护罐体免受腐蚀的影响。
四、设备安装1.进口和出口设置:按照设计要求,在罐体上安装进口和出口,确保与管道连接的顺畅。
2.连接管路:根据设计要求,将相关管路连接到储罐上,确保密封性和顺畅性。
3.安装测量仪表:根据需要,在储罐上安装液位计、温度计等测量仪表,确保对液体或气体的精确测量。
4.完善配套设施: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并完善储罐的配套设施,如防火系统、排放系统等。
五、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设置警告标识,确保施工区域能够避免他人进入。
2.施工人员要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3.施工期间,要保持工程现场的整洁,确保施工区域无障碍。
4.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关施工规范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5.施工过程中要注重通风,确保施工区域的空气质量。
6.施工完成后,进行相关安全检测,确保储罐的安全可靠性。
综上所述,卧式储罐施工方案包括基础施工、罐体施工和设备安装等内容。
卧式油罐设计

一、卧式油罐标准:
1.1 依据《卧式油罐》R11、R112图集设计,应用于工业油库和加油站等燃料油;1.2 范围:压力为常压,温度为-19℃~200℃ 介质为燃料油(柴油、汽油等); 1.3《钢制压力容器》GB 150-1998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 4735-1997; 1.4《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 4709-200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 4730-94。
二、卧式油罐类型:
2.1 供油系统流程见图表;
2.2 地上卧式油罐和埋地卧式油罐:5~100 M3加工制造图,安装图、基本参数图表; 2.3埋地卧式油罐操作井图、油罐接管焊接型式图、卧式油罐内部斜梯图。
三、卧式油罐容积:
总容积量应根据运输方式和供油周期等因素确定,火车船舶运输,不小于20~30天最大消耗量;汽车运输不小于5~10天最大消耗量;管道输送不小于3~5天最大消耗量。
办公建筑,燃油设备的日运行时间取12~16小时;高档住宅宾馆建筑,日运行时间取16~24小时。
四、卧式油罐安装:
4.1油罐埋地顶部覆土厚度应不小于0.5m。
周围回填干净沙子或细土,厚度应不小于0.3m;
4.2油罐操作平台梯子选用单位统一考虑,埋地操作井是为埋地卧式油罐设计,两者配套适用;
4.3对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选用者应对埋地卧式油罐采取锚固防浮措施;
4.4油罐可用于重质燃油,加热器另行设计;埋地罐物料出口安装底阀和连接等选用者考虑;
4.5应用避雷、防静电、消防措施,内防腐应根据贮存介质确定,外壁防腐根据埋罐土质确定;
4.6通气管管口应高出地面4m及以上,通气管的公称直径应不小于50mm且应安装阻火器。
18立方米卧式储油罐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产品概要:1.1产品概要金属油罐是采用钢板材料焊成的容器。
普通金属油罐采用的板材是一种代号叫A3F的平炉沸腾钢;寒冷地区采用的是A3平炉镇静钢;对于超过10000m3的大容积油罐采用的是高强度的低合金钢。
常见的金属油罐形状,一般是立式圆柱形、卧式圆柱形、球形等几种。
立式圆柱形油罐根据顶的结构又可分为桁架顶罐、无力矩顶罐、梁柱式顶罐、拱顶式罐、套顶罐和浮顶罐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拱顶罐和浮顶罐。
拱顶罐结构比较简单,常用来储存原料油、成品油和芳烃产品。
浮顶罐又分内浮顶罐和外浮顶罐两种,罐内有钢浮顶浮在油面上,随着油面升降。
浮顶不仅降低了油品的消耗,而且减少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和对大气的污染。
尤其是内浮顶罐,蒸发损耗较小,可以减少空气对油品的氧化,保证储存油品的质量,对消防比较有利。
前内浮顶罐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储存易挥发的轻质油品,是一种被推广应用的储油罐。
卧式圆柱形油罐应用也极为广泛。
由于它具有承受较高的正压和负压的能力,有利于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也减少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它可在机械,一成批制造,然后运往工地安装,便于搬运和拆迁,机动性较好。
缺点是容量一般较小,用的数量多,占地面积大。
它适用于小型分配油库、农村油库、城市加油站、部队野战油库或企业附属油库。
在大型油库中也用来作为附属油罐使用,如放空罐和计量罐等。
球形油罐具有耐压、节约材料等特点,多用于石油液化气系统,也用做压力较高的溶剂储罐。
1.2设计特点:容器的设计一般由筒体,封头,法兰,支座,接口管及人孔等组成。
常低压化工设备通用零件大都有标准,设计时可直接选用。
本设计书主要介绍了卧式储罐的筒体,封头的设计计算,低压通用零件的选用。
各项设计参数都正确参考了行业使用标准或国家标准,这样让设计有章可循,并考虑到结构方面的要求,合理的进行设计。
1.3设计参数:产品主体尺寸:Ф2800×8×3200 mm工作压力:常压主体材质:Q235-A设计温度:0~350℃设计寿命:15年焊接接头系数:0.85腐蚀裕量:1.5 mm水压试验压力:盛水试漏装量系数:0.98操作介质:燃料油二产品结构分析:2.1 材料的选择[5]:选择Q235-A碳钢钢板作为筒体焊接材料,是因为它具有适当的强度和塑性,工艺性能良好,价格低廉,因而被广泛用来制造一般的中低压容器。
卧式储罐施工方案

卧式储罐施工方案1. 引言卧式储罐是一种用于储存液体或气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
本文将为您介绍卧式储罐的施工方案,包括基础工程、钢结构安装、防腐处理等内容。
2. 基础工程2.1 地基处理在卧式储罐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杂物和废料。
•进行地表的平整化处理,确保施工区域平坦。
•根据储罐的规模和重量,设计和施工相应的地基承载能力。
•进行地基开挖工作,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进行地基填充工作,以满足设计要求。
2.2 基础建设在地基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基础建设工作。
基础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挖基础坑,根据储罐尺寸和形状进行规划。
•浇筑混凝土基础,确保基础牢固。
•完成基础的固化和养护工作。
3. 钢结构安装3.1 钢材准备在进行钢结构安装前,需要进行钢材的准备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检查钢材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对钢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确保其尺寸和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进行防锈处理,以延长钢材的使用寿命。
3.2 结构安装钢结构安装是卧式储罐施工的重要环节。
具体步骤如下:•根据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精确确定钢结构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
•使用合适的起重设备进行钢结构的吊装和安装。
•对钢结构进行调整和校正,确保其水平度和垂直度满足要求。
•进行焊接和螺栓连接,确保钢结构的牢固性。
4. 防腐处理为了延长卧式储罐的使用寿命和保证贮存物品的安全,防腐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步骤如下:•清除钢结构表面的油污和杂物。
•进行除锈处理,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除去钢结构表面的氧化膜和锈层。
•进行防腐涂装,选用适合的防腐底漆和面漆进行涂装,确保钢结构表面的防腐性能。
5. 安全措施在卧式储罐施工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安全措施:•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
•使用合格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0m3埋地卧式油罐图.

《管道及储罐强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10m3埋地卧式油罐图所在院系石油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1年7月9日课程设计任务书1.目录1 绪论 (3)1.1 金属油罐设计的基本知识 (3)1.1.1金属油罐的发展趋势 ................................................................. . (3)1.1.2对金属油罐的基本要求 (3)1.2 金属油罐的分类 (4)1.2.1地上钢油罐 (5)1.2.2地下油罐 (5)1.3 课题意义............................................................... .. (6)2 设计说明书 (7)2.1适用范围 (7)2.2设计、制造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7)2.3主要设计内容 (7)2.3.1 油罐供油系统流程图 (7)2.3.2 100m3埋地卧式油罐加工制造图,基本参数和尺寸 (7)2.4安全 (8)2.5设计遵循参照的主要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设计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防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油罐接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油罐容积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卧式储罐生产工艺流程

卧式储罐生产工艺流程
一、材料进厂检验、储存与预备
1. 检验所有生产卧式储罐所需的原材料规格是否齐全且合格,包括碳钢板、电焊导线等。
2. 将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根据下工序要求进行分类储存,让材料齐全且就位。
二、钢板切割与打孔
1. 将碳钢板按照设计图纸规格进行切割成形。
2. 在制定位置进行必要的打孔操作,如连接用、安装用等孔位。
三、钢板成形
1. 将切割完成的钢板送入压力机进行成型为卧式储罐所需形态。
2. 对板体进行调整,使四个角一致成为标准的矩形结构。
四、钢板清洗与除锈
1. 用清洗液清洗成形后的钢板,去除表面刨屑和杂质。
2. 对除锈,采用化学除锈液经过一定时间处理后将钢板接触面的锈渍去除。
五、组装与焊接
1. 按照排列规则将清洗与除锈后的钢板组装成罐体。
2. 在接头进行脊焊或间隙焊,将各条钢板焊接成整体结构。
3. 对焊缝进行二次清洗,去除焊接时产生的渣滓与焊丝余量。
六、补焊与除锈
1. 对组装完成的储罐进行补焊,弥补初步时可能遗漏的位置。
2. 再次对罐体进行化学除锈,移除焊接过程可能带入的杂质。
七、干燥与检验
1. 对经过除锈处理的储罐进行高温烘干,去湿而不生锈。
2. 检验储罐整体结构与紧密程度是否合格,发现问题进行消环修改。
3. 对达标的储罐作封箱保护,进入后续部件安装环节。
卧式油罐的结构设计

卧式油罐的结构设计摘要:本文论述了油库使用的储油罐的设计过程,主要从容器直径的选取和厚度的计算开始,对封头进行计算,开孔及管口的法兰和接管配置进行设计,在设计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设计压力、适当的储存量、合适的材料、合理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制造技术要求,以确保储罐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储油罐设计配置机构合理卧式油罐是用以储存原油、植物油,化工溶剂、水或其他石油产品的长形容器。
卧式油罐是由端盖及卧式圆形或椭圆形罐壁和鞍座所构成,通常用各类油库保存成品油或原油。
一、容器直径的选取和厚度的计算容器结构设计首先要选取容器直径,容器的直径按钢制压力容器的工程直径系列选取。
除非用户有要求,一般取长径比为2~5,很多情况下取2~3就可以了。
本台20m3石油储罐卧式储罐要求容器的几何容积为20m3 。
我们先设定直径,再根据此直径和容积求出筒体长度,验算其长径比。
设定的直径应符合封头的规格。
我们设定直径为2200mm,查标准GB/T 25198-2010《压力容器用封头》附录C,得知此规格的封头容积为 1.5459m3,得筒体容积为20-1.5459x2=16.9082m3。
得到:筒体长度为4450.2mm .长径比为4450.2/2200=2.023。
比较理想,则我们确定本例石油储罐储罐的内直径为2200mm,筒体长度圆整为4450mm。
有了容器直径,即可计算圆筒的厚度。
首先,设计温度下圆筒的计算厚度按照GB150.3-2011《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公式3-1(p94)[2]计算(公示的适用范围为Pc≤0.4[σ]tφ,本例中0.4[σ]tφ=0.4x189x1=75.6>Pc=1.77所以,参数满足公式的适用范围。
计算容器筒体的计算厚度:计算出厚度为10.35mm。
碳钢和低碳钢制容器壳体加工成形后,满足不包括腐蚀裕量的最小厚度不小于3mm,因此计算厚度为10.35mm,其名义厚度为计算厚度与腐蚀裕量之和,再向上圆整到钢板的商品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m3常压卧式油罐制作方案一、单位工程概况 (3)1、工程概况 (3)2、油罐制作现场排版图: (3)二、施工方案 .........................................61.施工前准备........................................6 2.油罐制作.. (6)3.组对拼装 (10)4.制造过程质量控制 (11)5.焊接检验 (14)6.试验 (15)7.油罐的防腐 (15)三.验收 (16)四、油罐吊装方案 (17)1.油罐概况 (17)2.施工准备 (17)3.吊装 (18)一、单位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本工程为 10× 100m3罐组,现场制作工程量为 20台。
原设计图纸油罐仅有外形尺寸,外径φ 3216mm ,总长度 12800mm ,需要深化设计。
建设单位要求:油罐封头厚度δ =10mm ,筒体板厚 8mm ,钢板材质为Q235-A ,人孔为 DN600 ,高 800mm 。
2、油罐制作现场排版图:12800111208CL70*70*861215°3径外1#1#1#1#2# 1# E1#1#1503 1503 1503 1503 5991503 1503 1503 3333 333334V型坡口,角度 32.5 ±2°钝边 1.5mm 831964EHA 3196× 10-Q235A J B/T4746-20 02以内径为基准的椭圆形封头数量: 20个全部拼接焊接接头100%射线检测 III 级合格,(由甲方负责)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齐全II 00 0 1I2 IIφφ2040R30340 8R 450 2 2I R1 2 满焊0 φ9 0 3400 07 31 = 23 0 8 φ3 9*0 0 °1 23 453 060点焊R30油罐内部斜梯图C 向、 E 向旋转60°±5°60°±5°88R313 11015罐壁内侧罐壁焊缝祥 图(纵缝对 称错开) 包边角钢对 接焊缝详图角钢加强圈 底部导油孔接管D63035±5°68D9808882±0.5R2335±5°20°±2°8DN600人孔接 管焊接补强 图1# 7块100782# 1块10078筒体下料展开图( Q235-A δ=8)整板不拼接二、施工方案1.施工前准备1.1该油罐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A 焊制,符合 GB T709-2006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及钢板质量应符合GB700 — 88《碳素结构钢》。
焊接材料为 E4303,其质量应符合 GB/T5117-1995 《碳钢焊条》。
1.2所有材料必须具备材料出厂质量证明书。
到货后要按材料质量证明书进行验收,对有怀疑的项目,要进行复检,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
2.油罐制作2.1 制作程序:钢板检验排版下料纵环焊接坡口加工筒节卷圆纵缝焊接封头外协加工人孔接管环缝探伤环缝焊接组对校圆纵缝探伤压力试验除锈刷油验收2.2 封头制作:封头不在现场制作,委托加工厂制作。
2.3 筒节的卷制2.3.1卷板机应在设备精度和卷板能力范围内使用。
2.3.2工量夹具有钢卷尺、钢直角尺、角磨砂轮、圆弧样板、校正用夹具及组对装置等。
钢卷尺、钢直角尺、圆弧样板须定期检定。
2.3.3卷制前准备2.3.3.1卷制前操作者应熟悉有关图样、标准和工艺文件。
2.3.3.2 卷制前操作者应了解图纸中的有关要求并对钢板进行检查。
材质标记应放在外侧。
2.3.3.3 筒体钢板的下料长度尺寸可按下列公式确定:L= πDp+δ1+δ2+δ3-δ4式中: L —筒体钢板的下料长度尺寸, Dp —筒体的平均直径, mm;δ1—气割加工余量, mm;δ2—机械加工余量, mm;δ3—预弯直段余量, mm;δ4—冷卷伸长量,一般 2~5mm。
注:有预弯直段要求时才考虑及δ 1、δ 2及δ3。
一般当钢板厚度δ≥ 20mm时,如在卷板机上预弯,每端预弯直段余量不小于 2δ;当δ< 20mm时,可不考虑预弯直段余量。
本工程筒节钢板δ =8mm,不考虑预弯直段余量。
2.3.3.4筒体的下料长度尺寸应与之相配的封头冲压成形后的尺寸相适应,以保证筒体和封头环缝对接的质量。
2.3.3.5钢板卷制前,应保证钢板的长、宽尺寸偏差和对角线长度之差,且符合图样有关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冷卷工序。
2.3.3.6被卷钢板以气割作为板料最终加工手段时,必须清除气割毛刺及金属飞溅物,钢板表面及边缘必须光洁、平整,对接口(或坡口)端面及两侧不小于20mm范围内必须清除油污、铁绣、氧化皮等。
需再机加工时,修磨清理应在机械加工后进行。
2.3.3.7钢板卷制前开动卷板机进行空车运转检查。
各转动部分运转正常,方才进行卷制。
2.4 卷制过程2.4.1本工程筒节使用三辊卷板机卷制,在三辊卷板机上卷制时,钢板两端一般应预弯。
预弯如在压力机上进行,应采用专用的预弯模具压制,预弯的长度应大于三辊卷板机两个下辊中心距尺寸的二分之一。
在预弯长度内,预弯圆弧与检查样板(检查样板曲率半径的公称尺寸宜比图样名义尺寸小0.5~1mm)。
间隙h小于或等于1mm。
下图所示。
2.4.2预弯时应随时用样板检查预弯圆弧,局部有凸起或凹进的地方,可用钢板条作衬垫来校正。
2.4.3 对于有预弯直段余量的钢板应在钢板两端预弯后将余量切除。
焊接端面及两侧不小于20mm范围内清除油污、铁绣、氧化皮。
2.4.4被卷制钢板应放在轴辊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并对钢板位置进行校正。
使钢板对接口边缘与轴辊中心线平行,如下图所示。
2.4.5卷制时应使钢板起始卷制段逐渐弯曲卷制至适宜的曲率半径,之后再连续卷制成筒状。
用三辊卷板机卷制时,应多次调整上辊向下移动,使钢板弯曲,卷制成筒体。
上辊每下降一次需开动卷板机,使钢板在卷板机上往返卷一、二次。
2.4.6在每一次调整三辊卷板机上轴辊下移后卷弯时,都需用样板检查钢板圆弧曲率的大小,直至完全符合样板为止。
2.4.7在卷制过程中,应使钢板两侧边缘与轴辊中心线垂直。
应经常进行检查以防跑偏造成端面错口。
2.4.8在卷制过程中,应调整卷板机的轴辊使其互相保持平行,以避免卷制出的筒体出现锥形。
2.4.9 在卷制过程中,钢板必须随卷板机轴辊同时滚动,不应有滑动现象。
如出现滑动应立即排除。
2.4.10在卷制成形后,用专用纵缝对接装置将纵缝对接口对平、两端面对齐,对接口间隙应符合图纸的要求。
2.4.11定位焊接完成后,必须由质检员检验(对筒体对接边缘偏差和端面纵向错口进行重点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焊接工序。
2.4.12应用气割切除引、收弧板及焊接试板(不允许用锤击方式去除),气割部位必须用砂轮修磨平整。
2.4.13 冷卷筒体内外表面的凹陷和疤痕:如果深度为0.5~1mm时应修磨成圆滑过渡,超过1mm时应补焊并修磨。
2.4.14纵缝焊接后应在卷板机上进行校圆。
校圆时应随时用样板检查,要求圆弧曲率尽量均匀,使圆度(Dmax-Dmin )和棱角度 E达到规定。
2.5 质量检查按 NB/T 47003.1 —2009、施工图对卷制筒体进行检查。
单节筒体纵向焊缝对接边缘错口偏差、内径偏差、D max-Dmin 棱角度 E 等项目的检查方法和检测器具应符合有关规定。
3.组对拼装3.1 筒节拼装3.1.1 对已制作完成检验合格的筒节,可以进行相邻筒节的环缝组对,组焊时两个相邻筒节的纵焊缝要对称错开;3.1.2 筒节的拼装可以采用螺栓拉紧器或筒节组对焊接滚轮架等专用工具。
专用工具焊接和拆除应注意保护母材不受损伤。
切割拆除专用工具后形成的疤痕应用砂轮打磨与母材平齐。
形成的凹痕应不超过有关标准规定,确认该处无裂纹或其他缺陷存在。
3.2 封头与筒节的组对封头与筒节的组对前,应分别划好四条中心线,组对时应先对准这四条中心线,并使这四点间的距离保持一致,利用拉紧器等专用工具调整其他部位的错边量,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将接口对准,在间隙均匀、无错边超差,并在允差范围之内进行点焊牢固。
4.制造过程质量控制4.1封头:4.1.1 封头定货前选择合格生产厂,到货后必须按国家标准JB/T4746-2002 验收,必须有合格证。
4.1.2封头成型后的几何尺寸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2筒节制造4.2.1筒节选用整板卷制而成,不拼接,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b(见下图)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按第一行选择。
本工程b≤2mm。
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mm4.2.2 在焊接接头环向形成的棱角E,用弦长等于 1/6 内径D i ,且不小于 300mm 的内样板或外样板检查,其 E 值不大于(δn / 10 + 2)mm,且不大于5mm。
在焊接接头轴向形成的棱角 E,用长度不小于300mm的直尺检查,其 E 值不大于(δn /10 + 2 )mm,且不大于 5mm;本工程 E≤2.8mm。
焊接接头环向形成的棱角焊接接头轴向形成的棱角4.2.3筒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直径与最小内直径之差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 i 的 1%,且不大于 30mm;本工程D max-Dmin≤30mm。
壳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直径与最小内直径4.2.4 本工程相邻圆筒的纵向焊接接头对称错开,封头拼接焊接接头的端点与相邻圆筒的纵向焊接接头的距离均应大于钢板名义厚度δn的3 倍,且不小于100mm。
≥ 100mm。
4.2.5 施工中应避免钢板表面的机械损伤,对较严重的机械伤痕应进行修磨。
对壳体钢板的修磨深度不得超过钢板名义厚度δn的10%,且不大于 2mm,并使修磨范围内均匀过渡,不得有突变;修磨深度≤0.8mm。
4.2.6 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筒体的中心线,安装接管法兰应保证法兰面的水平或垂直,其偏差均不得超过法兰外径的1%(法兰外径小于 100mm时按100mm计算),且不于 3mm。
4.2.7 容器上补强圈等覆盖的焊缝,均应打磨至与母材齐平。
4.焊接4.1 容器的焊接必须由持劳动部门颁发的有效焊工证的焊工承担。
并且施焊方法及位置应在相应的合格项目之内,焊接时必须遵守焊接工艺。
4.2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为E4303,焊前应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500C,烘干时间为 1.5小时,并保温在1000C,随用随取,焊条最多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4.3 点焊时,从筒节外部进行点焊,点焊长度为50mm 左右,点焊要牢固。
4.4对接焊缝坡口形式如图二,焊接前对坡口及两侧100mm范围的油、锈、水份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5 焊接时工艺参数如下:焊条类型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电源及极性E4303 3.2 90~120A 22~24A 交直流均可E4303 4.0 180~200A 22~24A 交直流均可4.6 焊接前由工长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作业前进行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