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绿茶-蒙顶甘露介绍
十大名茶之蒙顶甘露

起源: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四川总志》、《雅安府志》记载有“上清峰产甘露”。
上清峰是蒙顶最高峰,海拔1456米,常年雨雾蒙沫。
蒙顶甘露茶是在总结蒙山“玉叶长春”(宋政和二年创制)和“万春银叶”(宋宣和二年创制)的基础上创制的,是我国最早的卷曲型名优绿茶。
甘露比喻佛法,汤似甘露,味胜醍醐。
1959年,蒙顶甘露被国家外贸部评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中国顶级名优绿茶的代表。
工艺:
选用蒙顶山上清峰的明前老川茶为原料,精选一芽及一芽一叶初展鲜叶,经过“三炒三揉”,手工做型提毫,炭火烘焙而成。
品鉴:
外形紧卷多毫,色泽嫩绿油润;内质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叶底细嫩,芽叶匀整。
舒畅喜悦也好,惆怅郁结也罢,一杯甘露,如其名,令你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不喜不悲,获得平衡、宁静。
功效:
蒙顶甘露具有延缓衰老和抗癌的功效,并且能醒脑提神、清肝明目、防辐射,特别适合于长期面对电脑的人群。
沏茶工序:
建议以80℃-85℃水温进行冲泡。
蒙顶甘露产品手册

蒙顶甘露产品手册蒙顶山茶叶交易所二O一五年十二月第一章蒙顶甘露产业概况一、蒙顶甘露简介甘露,甘美的雨露,古诗云:“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世上有一种茶,因为味道鲜美,爽滑回甘,而被命名为甘露,它便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茶——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茶原产地范围内,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国顶级名优绿茶、卷曲型绿茶的代表。
此茶饮之如甘泉、如美露,饮后齿颊留香、余韵不绝。
蒙顶甘露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它的前身是中国最早的名茶之一“吉祥蕊”,是国内最早出现的卷曲(揉捻)型绿茶,为纪念世界人工种茶第一人吴理真而更名为“甘露”。
甘露在梵语是“念祖”之意。
因为吴理真于汉宣帝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种下了七株“仙茶”,揭开了世界茶经济、茶文化大发展的帷幕,被追封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
“甘露”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植茶始祖,也能表明此茶的初创时间,同时也恰如其分的体现了此茶的品质特性。
蒙顶甘露茶采摘细嫩,制工精湛,外形美观,内质优异。
其品质特点:紧卷多毫,浅绿油润,叶嫩芽壮,芽叶纯整,汤黄微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
沏二遍时,越发鲜醇,雅韵突出、回味悠长。
二、蒙顶甘露的的功效1、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据有关部门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 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
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
据日本奥田拓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 强18倍。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中国名茶-绿茶介绍

中国名茶——绿茶类目录:洞庭春福建雪芽高峰云雾贡字龙井狗牯脑惠明翠片雨花茶江山绿牡丹金奖惠明金坛雀舌汉水银梭龙王茶庐山云雾茶蒙顶甘露祁山白芽千岛玉叶雀舌四明十二雷天湖白绒花五云曲毫午子翠柏午子仙毫姿源茗眉姿源墨菊西湖龙井小布岩茶信阳毛尖洞庭春产于湖南省岳阳县黄沙街茶叶示范场。
1985年创制。
产地地处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洞庭湖南岸的丘陵地带。
鲜叶于清明后采摘,以一芽一叶初燕尾服为标准。
经摊放杀青清风初揉初炒摊凉烘焙等工序加工而成。
成品外形条索赔紧结微曲,芽叶肥硕匀齐,白毫满披隐翠,内质香气高鲜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福建雪芽主于福建省福安县。
产地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俩酸性,沙质土,茶树生态环境优越。
鲜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用科学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
成品外形芽多,枝状,自然开展,披毫,色银白带绿;香气鲜爽纯正,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黄绿明亮。
高峰云雾产于湖南省祁东县高峰茶场。
产地在县正北而后"三阳山"半山腰上,三阳山座落在衡阳、邵阳、祁阳交界之外,有"一足踏三阳"之称。
三最山纵横数里,上有钟鼓寨、三旭庵、白云泉、真神洞等十多处名胜景点。
茶园周围树林茂密,云雾缭绕,年均温15.3℃,无霜期257269天;土质由页板岩发育而成,土层空厚,通透性好,PH值酸性,极宜茶树生长。
鲜叶以一芽一、二叶初燕尾服为标准,于清明前后采摘。
经摊放杀青青风初揉初干做形提毫摊凉烘焙等八道工序而成。
成品细紧弯曲显毫,色泽深绿尚润;香气高而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度芽叶完整成朵、嫩绿明亮。
贡字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龙井茶区分布于峦叠翠,名胜古迹比比皆是的西湖山区。
名城、名湖、名山、名茶四者相得益彰,冠绝天下。
主地气候渐和,雨丰水沛,年平均温度过16.1℃≥,10℃活动积温暖5067.7℃,极端最低温度9.6℃,年平均相对温度82%,年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
中国西南茶区知名绿茶一览

中国西南茶区知名绿茶一览1.蒙顶甘露蒙顶甘露是国内最早出现的卷曲(揉捻)型绿茶,是在宋代蒙山名茶“玉叶长春”(公元1112年)和“万春银叶”(公元1120年)演变而来。
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为中国顶级名优绿茶、卷曲型绿茶的代表。
该茶采摘细嫩,每年春分时节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制法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
其干茶外形美观纤细,叶整芽全,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开汤后香气馥郁芬芳,鲜嫩高爽;汤色黄中透绿,透明清亮;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叶底匀整,嫩绿鲜亮。
2.蒙顶石花蒙顶石花,造型自然美观,外型像石头上苔藓,冲泡后整芽形似花。
此茶产于蒙山,故名蒙顶石花。
蒙山石花为中国顶级名优绿茶、扁形绿茶的代表,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扁形茶。
蒙山石花的制法工艺沿用唐宋时期的“三炒三晾”制法,其干茶外形扁平匀直,嫩绿油润;开汤后香气浓郁,芬芳鲜嫩;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滋味鲜嫩,浓郁回甘;叶底细嫩,芽叶匀整。
3.竹叶青中国名茶,为绿茶类,产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地和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既是茶品种,又是其商标和公司名称,归属于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
竹叶青茶茶树品种以四川中小叶种及福鼎大白茶为主,采摘标准为独芽、一芽一叶初展。
其干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直秀丽,匀整、匀净,色泽嫩绿油润;开汤后香气嫩栗香、浓郁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嫩醇爽;叶底完整、黄绿明亮。
4.峨眉毛峰产于四川省雅安县凤鸣乡,原名凤鸡毛峰,1978年改为峨眉毛峰。
其干茶外形条索细紧匀卷,嫩绿油润,银芽秀丽,白毫显露;开汤后香气高洁,新鲜悦鼻;汤色微黄而碧绿;滋味浓爽适口;叶底匀整,整叶全芽,嫩绿明亮。
5.遵义毛峰于1974年为纪念遵义会议而创制。
产于遵义市湄潭县内,于每年清明节前后10至15天采摘,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制成。
其干茶外形茶片紧细圆直翠润,锋苗完整挺秀,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油润;开汤后香气嫩香持久;汤色浅(碧)绿明净;滋味清醇爽口;叶底嫩绿鲜活。
蒙顶茶的介绍

蒙顶茶的介绍蒙顶茶在国外也是广受欢迎,被誉为国家级礼茶,蒙顶茶有什么名誉及地位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蒙顶茶的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蒙顶茶的保健饮料现代医学对蒙顶山绿茶的研究表明,常饮蒙顶山绿茶,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据全国茶叶研究所化验专家分析,蒙顶山茶中含物质丰富,如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
在炎炎夏季,蒙顶山绿茶更可作为人们消夏的首选饮品。
因为蒙顶山绿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所以,人们若在暑热天喝蒙顶山绿茶,自然可以定心安神、消暑去热。
所以蒙顶山绿茶不啻为充满功效的、无热量的天然健康饮料。
蒙顶茶国家级礼茶蒙顶茶味道甘甜而清凉,色泽黄亮而碧绿,香气扑鼻久而不散。
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飘洋过海传到国外;并深受美国、日本、泰国、瑞士、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
蒙顶茶的品质特征蒙顶甘露品质特征为:外形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叶底嫩芽秀丽、匀整。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真茶性冷,惟雅州蒙顶山出者温而主祛疾”也清楚地表明了蒙顶山茶是唯一中性茶这一无可比拟的功效。
而现代医学对蒙顶山绿茶的研究表明,常饮蒙顶山绿茶,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据全国茶叶研究所化验专家分析,蒙顶山茶中含物质丰富,如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
而且在全国第三届防治食道癌学术论文集中,华西医大研究人员以蒙顶山绿茶为实验品作食道癌防治的论文中已证明蒙顶山绿茶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
在炎炎夏季,蒙顶山绿茶更可作为人们消夏的首选饮品。
因为蒙顶山绿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所以,人们若在暑热天喝蒙顶山绿茶,自然可以定心安神、消暑去热。
蒙顶山茶

蒙顶山茶蒙顶山茶,亦称“蒙顶茶”,属于绿茶类,因产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山之顶,故名“蒙顶山茶”。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蒙顶甘露,这种茶紧卷多毫,色泽翠绿,鲜嫩油润、香气清雅,味醇而甘;冲泡后汤色绿黄,透明清亮,饮之清香爽口,沏二遍水时,越发鲜醇,齿颊留香。
产地蒙顶山茶产于四川蒙山。
蒙山跨名山、雅安两县,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
古人说这里“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
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
相传2000多年前,僧人甘露普慧禅师吴理真,“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
蒙山五顶,中顶上清峰最高。
吴理真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树。
这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罩覆,久凝不散”,久饮此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寿,故有“仙茶”之誉。
文学家王心鉴在《蒙山行》一诗中写道:“踏雪蒙山去,石径入茶畦。
云深无俗迹,泉壑有禅机。
灵茗倚古寺,仙竹傍天梯。
此间尘嚣远,不欲思归期。
”此诗描写了蒙顶山特色独具的茶文化。
蒙顶山茶采摘条件蒙顶甘露采摘细嫩,每年春分时节,当茶园中有5%左右的茶芽萌发明,就开园采摘,选材颇为挑剔,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历史记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真茶性冷,惟雅州蒙顶山出者温而主祛疾……”也清楚地表明了蒙顶山茶是唯一中性茶这一无可比拟的功效。
现代医学对蒙顶山茶的研究又表明,常饮蒙顶山茶,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据全国茶叶研究所化验专家分析,蒙顶山茶中含物质丰富,如茶多酚(抗辐射,抗衰老,抗癌)、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
而且在全国第三届防治食道癌学术论文集中,华西医大研究人员以蒙顶山茶为实验品作食道癌防治的论文中已证明蒙顶山茶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
在炎炎夏季,蒙顶山茶更可作为人们消夏的首选饮品。
因为蒙顶山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蒙顶甘露

传 说
• 青衣江鱼仙 • 吴理真 • 几颗茶籽 • 成亲白色披纱 • 笼罩滋润一儿一女 • 河神忍痛离去白纱留下永远笼罩蒙山 • 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投入古井 而逝 • ,汤色黄碧,清澈明亮; • 使人齿颊留香 • 毫显香高 • 不是很耐泡 • 有冷后反应 • 适合喝快茶 • 易过期
冲泡表演程序:绝对的亮点
• 焚香静气 • 活煮甘露 • 冰心去尘 • 甘露亮相 • 雨涨秋池 • 甘泉降温 • 甘露入宫 • 池生春草
• 池中茶舞 • 飞雪沉江 • 春兰初绽 • 星斑点点 • 晶莹闪烁 • 雀舌含珠 • 下绿上碧 • 绿云飘香 • 绿满晶宫 • 茸毫悬浮 • 上下起落 • 初尝玉液 • 二品醍醐 • 三品琼浆 • 再啜甘露 • 神游三山
四川名茶
—蒙顶甘露
四川人的首选特种炒青绿茶
蒙顶山介绍
• 邛崃山脉 • 蒙顶山上清峰汉代甘露祖师吴理真 • 几雅? • 景区介绍
大 茶 壶
“高不盈尺,不生不灭”,年长日久,春生秋枯, 岁岁采茶,年年发芽,虽产量极微,但采用者 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人称“仙茶”
茶叶介绍
• 名人赞誉
何为神游三山
• 三山五岳 • 春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 • 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
蒙顶山甘露简介 - 天沫茶业

蒙顶山甘露简介简介:蒙顶甘露属历史名茶。
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
甘露在梵语是“念祖”之意;相传蒙山种茶始于西汉末年时,名山人吴理真亲手种七株茶于上清峰,"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当时被人们称为仙茶,吴理真也在宋代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
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蒙顶甘露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国顶级名优绿茶、卷曲型绿茶的代表。
蒙顶甘露目前为中国“国礼茶”,在我国外事活动中,深得国外嘉宾的喜爱。
历史:蒙顶甘露源自历史上的蒙顶茶历史上的“凡茶”,是国内最早出现的卷曲(揉捻)型绿茶,是在宋代蒙山名茶“玉叶长春”(公元1112年)和“万春银叶”(公元1120年)演变而来。
史料最早记载是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四川总志》、《雅安府志》记有“上清峰产甘露”。
明代《茶笺》在记述当时名茶工艺时有“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即相当于现代的杀青时的抖、扬作用),否则黄色、香味俱减,炒起出铛,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入铛文火炒于入焙”。
采摘:甘露茶采摘细嫩,制工精湛,外形美观,内质优异。
每年春分时节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新鲜芽叶适当摊放,以高温杀青,蒙顶山甘露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市斤干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
制作:蒙顶甘露的制法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
现在,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更加鲜嫩醇爽,鲜叶采回后,经过摊放,然后杀青。
杀青锅温为140~160℃,投叶量0.4公斤左右,炒到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匀称,茶香显露,含水量减至60%左右时出锅。
为使茶叶初步卷紧成条,给“做形”工序创造条件,杀青后需经过三次揉捻和三次炒青。
“做形”工序是决定外形品质特征的重要环节,其操作法是将三揉叶投入锅中,用双手将锅中茶叶抓起,五指分开,两手心相对,将茶握住团揉4~5转,撒入锅中,如此反复数次,待茶叶含水量减至15~20%时,略升锅温,双手加速团揉,直到满显白毫,再经过初烘、匀小堆和复烘达到足干,匀拼大堆后,入库收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优绿茶-蒙顶甘露介绍
茶是对时间的收藏。
闲暇午后,疲惫之余,一盏清茶,味蕾被触动,满颊生香。
喝春茶,则是爱茶人最具仪式感的事情。
一盏春茶入口,春天才算真正到来。
我国春茶种类繁多,采摘时间也不尽相同,从正月一直延续到五月。
有人说“最早春茶看四川,四川春茶看雅安。
”正月时节,多数春茶尚不到采摘的时间,已有茶商跑到雅安候着,只为收到比明前茶更早的春茶——蒙顶茶。
正如唐代黎阳王诗“若教陆羽持公道,应是人间第一茶”所述那样!蒙顶茶中,又以蒙顶甘露为顶级名优绿茶。
起源之说
相传蒙山种茶始于西汉末年,由吴理真亲手种七株茶于上清峰,当时被人们称为仙茶,吴理真也在宋代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
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蒙山有五峰,环状如指掌曰上清,曰玉女,曰井泉,曰菱角,曰甘露,仙茶植于中心蟠根石上,每岁采仙茶七株为正贡"。
蒙顶甘露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同时也是卷曲型绿茶的代表产品之一。
采制标准
蒙顶茶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芽外形紧凑多毫,嫩绿色润。
品质特点
【干茶】茶形纤细、叶嫩芽壮、紧凑多银毫、色泽嫩绿油润,香气馥郁
【茶汤】汤色碧清微黄,透明清亮,香馨高爽。
【滋味】入口醇而甘,沏二遍时越发鲜醇,使人齿颊留香。
【叶底】干净匀整、嫩绿鲜亮、叶芽壮硕纯整。
制作工艺
蒙顶甘露的制法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
鲜叶采回后,经摊放后杀青。
杀青时炒到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匀称,茶香显露,含水量减至60%左右出锅。
杀青后需经过三次揉捻和三次炒青,待茶叶含水量减至15~20%时,略升锅温,双手加速团揉,直到满显白毫,再经过初烘、匀小堆和复烘达到足干,匀拼大堆后入库收藏。
蒙顶山茶,由于制茶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更加鲜嫩醇爽。
品饮方法
冲泡方法:以先倒水入容器内后再放茶的上投法冲泡,一方面便于欣赏茶沉入水底之舞。
另一方面茶毫不会被冲的乱七八糟浮在水中显得浑浊。
第一道茶汤留三分之一水,再沿着杯壁注水。
水温:首泡85度,续水90度。
茶器:玻璃公道、杯或壶
茶水比:1:30,如3克茶90ml左右。
冲泡时间:第一泡30秒,第二泡25秒,第3泡30秒,第4泡40秒,第5泡1分钟。
5泡以后舍不得换那就把浸泡时间延长。
蒙山茶自唐入贡久负盛名,古往以来均为我国名茶珍品,至今已有甘露、黄芽、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多个品种。
漫漫冬季煎
熬,聚天地灵气于芽中。
至清明前后,芽头轻吐,营养和滋味都达到一年之中最值得期盼的时刻。
而制茶师傅经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和一代又一代人对制作工艺的完善,使得这春天的味道趋于完满。
品一杯春茶,犹如饮下整个春天,是对春天的迎接,更像是对春天的收藏。
轻酌慢饮间,把春天融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