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化学实验考试技巧,从容应对各种实验题目

1.化学实验考试技巧,从容应对各种实验题目
2.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考试的难点。
不少同学在考试中会遇到各种
棘手的实验题目,甚至因此影响���个考试成绩。
如何有效备考化学实验,是诸多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3.首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备考阶段,要注重实验基本操作的掌
握。
通过多次实验操作,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有助于���入理解化学实验知识点,提高应试能力。
4.其次,注意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
化学实验常常涉及到数据的收集、计算和分析。
因
此,做好数据处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要熟悉各种数据处理方法,如求平均值、标准偏差、百分误差等,掌握正确的数据计算方法,减少误差。
5.再次,注意安全。
化学实验中常涉及危险品的使用,正确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方法是保证
考试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备考阶段,要加强对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学习,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
6.最后,要多做练习题。
化学实验考试中,除了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还要求考生掌握各
种实验操作的推断和分析能力。
通过多做实验题,认真分析题目要求、通读实验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试水平。
7.总结来说,化学实验考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意
数据处理和安全操作,加强练习题的训练。
只有在具备这些基本素质的情况下,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实验题目。
实验探究3常见离子检验及答题模板

实验研究 3 常有离子的查验及答题模板[ 教材实验原型 ]1. Fe 3+的查验 ( 人教版化学必修 1 P 61 实验 3-10) 向 FeCl 2 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 ( 左 ) ,向 FeCl 3 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 ( 右 ) 。
察看现象并记录。
2. Cl -的查验 ( 人教版化学必修 1 P 85 实验 4-6)在 5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 3 mL 稀盐酸、 NaCl 溶液、 Na 2CO 3 溶液、自来水、蒸馏水,而后各 加入几滴 AgNO 3溶液,察看现象。
而后再分别加入少许稀 HNO 3察看现象,填入表格。
[ 教材内容概括 ] 常有离子的一般查验方法 1.常有阳离子的查验常有阳离子 试剂或方法 实验现象Na +(K +) 焰色反响 黄色火焰 ( 透过蓝色钴玻璃,紫色火焰 )Al 3+ NaOH 溶液 白色积淀,溶于过度的强碱NaOH 溶液白色积淀→灰绿色→红褐色Fe 2+先加 KSCN 溶液,加 KSCN 溶液无显然变化,再加氯水 再加氯水变成红色K 3[Fe(CN) 6] 溶液 产生蓝色积淀 +NaOH 溶液,加热产生使润湿的红色NH4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2. 常有阴离子的查验常有阴离子试剂或方法实验现象-加入 AgNO 3溶液、稀 HNO 3生成白色、 浅黄色、 黄色积淀, 不溶于X3- - 、 I -2-稀 HNO ,挨次为 Cl 、 Br先加入 HCl 再加入 BaCl溶液生成白色积淀 (BaSO)SO424加入盐酸或硫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 2)2-生成白色积淀 (BaSO) ,该积淀可溶于SO 33加 BaCl 2 溶液、盐酸盐酸,产生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 )2注意:当有多种离子共存时,要注意离子的扰乱问题。
2-[ 命题角度研究 ]时,为何使用盐酸而不使用硝酸?加入试剂时为何不可以先加入BaCl 2 溶液1.查验 SO 4后加入盐酸? 2-提示:用硝酸时 可能扰乱;先加 +SO 3 BaCl 2 后加盐酸, Ag 扰乱。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1】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
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几年南京市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改编、设计的一些实验探究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创新类探究试题创新类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
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探究题一般并不包括所有的探究要素,但上述要求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例1】(2016年南京中考)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化学实验题解题思路及答题方法小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水 (1)取一小块白磷放在一铝制
的小盒中,然后放入装有生石灰 燃烧的蜡烛一会
的集气瓶内。点燃蜡烛,塞紧胶 儿就熄灭了
塞,观察现象
白 磷
(2)待冷却后,打开分液漏斗 铝盒中的白磷燃
活塞,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 烧,放出热量的
铝箔 生石灰 立即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同时产生了大量
白烟
小结:
问题:1. 蜡烛为什么熄灭? 2. 白磷为什么可以燃烧?
药品探究2
【资料】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的体积比。
【探究】
C + O2 点燃 CO2
分子个数比
1
1
体积比
1
1
S + O2 点燃 SO2
分子个数比
1
1
体积比
1
1
小结:
碳、硫燃烧后产物为气体。 ——小于1/5
【资料】
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平均耗氧量
可燃物
磷
木炭
硫
耗氧量
蜡烛
平均耗氧量/% 96
60-70
88
碳白、磷硫 红红磷红、磷白磷磷
蜡烛
解释与应用
将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在燃烧匙上点
燃(或灼烧),分别放入下图所示装置的广
口瓶中,立即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待冷却
后,打开止水夹,放入哪种物质的导管中水
柱上升最少( B )
A.磷
B.木炭
C.镁
【资料】
药 品 探 究 3 燃烧的条件!
实验装置
性质
用途
PK
红磷
白磷
小结:
白磷有剧毒,且不易保存,易自燃,取
用时安全性较低!
[全]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
![[全]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158ddc02bb4cf7ec4bfed080.png)
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一.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1. 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在学习新知识、实践新方法中进行思考、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清楚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物质的性质。
此外,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 提出猜想在学习、思考和实验中,发现了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查阅资料,这时有许多问题就可能得到完美的解决,而有一些问题,结论有多种可能(这就是猜想),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3. 设计验证方案提出猜想后,就要结合实验室的条件,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中,关键的就是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调控。
新的问题出现再设法改进,直到科学合理为止,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方案可能还会出现问题,还要及时进行调整。
4.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或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如不能得出结论则要加做实验,或进行对比实验,或将设计的实验进行改进。
若实验中遇到新的问题,则可以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 探究实验题的结构特点一般是试题创设的情景、设问比较新颖,但又贴近学习与日常生活,趣味性较浓。
选择的情景往往紧扣课本。
⑴探究的课题(目的)。
⑵提供的信息,必须的材料,或限制条件。
⑶探究的过程,包括:假设或猜想、探究方案、实验报告及一系列的探究问题等。
⑷结论及分析。
三. 探究实验题的解法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1. 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关注题目要求,抓住实验目的。
在题目中创设情境,说明探究的课题(目的)。
2. 学会合理假设依据题目的提示和限制,对原理、材料、变量、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假设。
第一种模式:假设1:只有A成立;假设2:只在B成立;假设3:A和B都成立。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后,从实验结果中归纳总结化学规律,完成问题或论述的一种问答形式。
下面是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技巧:
1. 清晰理解题意,认真阅读题目中的信息和数据,把握其关键节点,明确主体和谓语的关系。
2. 弄清实验的目的和方法,理解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现象与化学定律及理论;
3. 做好实验记录,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整理和归纳实验数据,逐个分析化学现象,并注意观察现象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性。
4. 总结归纳实验结果,通过数据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以及通常的规律和定律性,结合已有的化学原理进行论述分析。
5. 确保答案的全面、正确及有逻辑性,并且无误之处要给出合理的解释。
答题时最好采用"问题-证据-解释" 答题模式,以简明扼要、准确清晰地表达答案。
6. 注意文字表达和论证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写作各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与全文的中心思想紧密相连。
避免重复、散漫和不必要的叙述。
7. 最后进行检查,检查答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确保不出现离题、错误、遗漏、冗长、无条理性等情况。
化学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化学五大题型答题技巧化学五大题型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 答题稳评卷看准确度、不看速度,答快不加分。
答题时切记毛躁,看清题再落笔。
2. 看全面A、B、C、D四个选项都要看,这样可以避免选出“好像正确”的“陷阱”答案。
3. 做标记标记出否定叙述。
要求选出“不正确”或“错误”选项的题,审题时要做个标记,以便在答题和检查时提醒自己别选成“正确”的。
4. 留痕迹错误选项在审题时可以在选项上划一个小小的“\”或“×”,组合式的选择题更要把错误的或正确的标记出来,审题时应留下具体的痕迹。
5. 巧联系答题方法多样化,选择题既能从题干出发作答,也能从选项出发作答,要看清楚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
6. 两检查一检查分析的和答的是否一致;二检查试卷上的答案和答题卡上涂的是否一致。
二、填空/简答题答题技巧1. 记忆型的题目,解答时只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即可,答题时注意看准题目问的是什么。
2. 结合图表的试题,解题关键点是仔细观察图像的形状、位置、特殊点、变化趋势等有关信息,运用对比归纳法总结图、表中的规律。
3. 某些开放型/拓展型的试题,其实是对课本知识的一些延伸,审题时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比较即可解答。
三、推断题答题技巧1. 做标记标记出题干中出现的题眼,将题眼转化成有用信息,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可能的范围;并将其标注在图中。
2. 巧联系结合已知物质顺藤摸瓜,推断其他物质;推断不出的物质莫心急,在底下设问中也可挖掘出有用信息。
3. 三检查一检查推断出来的物质能不能根据题给转化图进行转化;二检查是否还有其他可能;三检查答案是否与题目设问相符。
四、实验探究答题技巧1. 稳心态探究题是中考中最难的一道题,但不是每个空都难,做探究题时一定不要畏惧。
2. 明意图找出探究的意图,围绕实验目的或探究目的,不要偏离核心。
3. 巧联系联系上下文,一些答案结合上下文就能作答,如结合结论写步骤,结合现象判断结论。
初中化学 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讲义

201 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专属讲义课题: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学生姓名:授课教师:201 年月日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目的→装置步骤的分析→实验的变量→现象→注意事项(操作是否可行)知识点一: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知识点内容说明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燃烧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例1】(2016年武汉元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Ⅱ.关闭K1,打开K2,通人O2,观察现象;Ⅲ.……(1)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Ⅲ,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___________ (填序号),可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A.细铁丝 B.硫 C.水 D.食用油【例2】(2017年武汉元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木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I.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III.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步骤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氧化铜,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科学探究题往往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对身边常见物质或有趣的现象进行探究,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道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同时将探究结论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新课标中考的要求和方向。
但纵观近几年来学生在中考中的答题情况,在实验探究题面前,学生往往显得无从下手,导致失分较多。
究其原因,学生没有一套解答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好基础
化学实验探究题看似文字繁多,牵涉的化学知识广,表面看来高深莫测,实际上它都是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础知识。
所以,首先必须掌握好最基本的基础知识。
1.掌握重要物质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
(4)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5)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含Cu2+)。
2.了解常见气体、离子的检验
(1)O2: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H2O:通过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变蓝。
(4)CO2-3: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5)Cl-: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白色沉淀。
(6)SO-24: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白色沉淀。
3.牢记物质的重要性质
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俗称纯碱;是碳酸盐,遇酸溶液会放出气体,该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会不变浑浊等。
他们都是解答实验探究题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重视过程
1.读题需认真,找出探究内容
实验探究题的题目一般都比较长,学生往往耐心不够,读题不仔细,出现“读一题,做一题”“读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又忘了”等现象,严重影响答题质量。
因此,学生答题时一定要通读全题,找出需要探究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避免答题的盲目性。
2.审题应仔细,提取有用信息
在认真通读全题的前提下,一定要仔细审题,找出题中的关键字、词、重要现象,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为顺利作答奠定基础。
例,某包装盒里有一包白色物质,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字样。
一段时间后,某同学发现块状固体变成了粉末。
(2)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能不能继续作干燥剂,他作了如下探究:
步骤:取适量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现象: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
(3)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的粉末里含有的物质,该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取适量粉末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4)该同学认为这包粉末里除含有(3)中探究到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其他物质。
提出问题:可能含有。
请写出证明该物质可能存在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生石灰”氧化钙及其在空气中变质后一系列物质的性质(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而氢氧化钙是碱,水溶液显碱性,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既然固体溶于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说明没有氧化钙了;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说明固体中有氢氧化钙;那么除了(3)中探究到的物质外,还可
能含有的是碳酸钙,检验方法就是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
一旦做到这一点,该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讲究技巧
1.敢于大胆猜想
实际上实验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学生做题时联想不到。
解答时,学生要善于从实验、生活、现象、资料等材料中发现问题,结合题目和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想,并结合猜想的理由或依据进行推断,在推断过程中发觉行不通时,再果断改变思路和方向,并找出原因。
2.学会提炼原理
实验探究题中的探究内容可能是教科书之外没学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从给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有用信息中提炼出规律和原理,看牵涉到已学过的哪些化学知识,再将其迁移到未知的问题上进行科学探究。
3.减少答题失分
在平时的练习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解答探究性的习题,但过失性失分较多,主要的原因在于解答时不够细心。
例如,在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作用时,一定要强调不同的催化剂的形状、质量要相同,还要强调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和质量也要相同!所以,提醒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细心,注意细小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