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山西和顺正邦神磊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山西和顺正邦神磊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山西和顺正邦神磊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公布日期】2010.09.30•【字号】晋煤办基发[2010]1161号•【施行日期】2010.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山西和顺正邦神磊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晋煤办基发[2010]1161号)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你局上报的市煤规[2010]119号《关于山西和顺正邦神磊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工程开工的请示》收悉。

山西和顺正邦神磊煤业有限公司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63号文批准的重组整合矿井,批准能力为90万吨/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分别以晋煤规发[2010]665号和晋煤办基发[2010]349号文批复矿井地质报告及初步设计,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晋煤监安二字[2010]341号文批复安全专篇设计,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函[2010]602号文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你公司对建设安全已做出承诺,至此,矿井的前期审批文件及程序已全部完成。

截止目前,矿井已选择了浙江中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施工,监理合同已与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晋中分公司签订,质量监督已在煤炭工业晋中地方煤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注册登记,矿井管理组织机构已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已编制完成并通过汇审,矿井的前期准备及“四通一平”工作已全部完成,已具备正式开工建设的条件,鉴于此,同意你局请示意见,山西和顺正邦神磊煤业有限公司矿井9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可于2010年10月8 日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15个月。

省厅要求你局监督该矿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各专篇设计内容,以及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确保矿井建设与各专项工程及设施的“三同时”。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况1.1.1地理位置及交通成庄煤矿(以下简称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南翼,晋城市西北20km处,跨泽州和沁水两县。

工业广场位于泽州县下村镇史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5°34′11″—35°39′50″,东经112°36′06″—112°43′49″。

成庄井田北至大阳井田南界,南至寺河井田北界,东以煤层露头及小窑为界,西与潘庄井田为邻,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9.7km,面积74.3338km2。

太(原)—焦(作)铁路由井田东10余km处通过,侯(马)—月(山)铁路从西南约7km处通过。

矿井有铁路专用线经古书院矿与太焦铁路接轨,距古书院矿18km。

207国道(太原—洛阳)在成庄矿东侧约20多km 处通过,晋(城)—长(治)、晋(城)—阳(城)、晋(城)—焦(作)、长(治)—邯(郸)、太(原)—长(治)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交通极为便利(图1-1-1)。

1.1.2地形、地势及河流本井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沟谷发育。

中部高,东、西部低,最高点标高为1146.5m,最低标高为691.3m,相对高差为455.2m。

东部长河西岸有黄土覆盖、西部沁河东岸也有黄土覆盖,中部山区森林发育。

井田内村庄位于黄土冲沟两侧或山顶低洼处有黄土覆盖的地方。

河谷两侧为侵蚀堆积地形,形成河漫滩及以上的三级阶地。

1.1.3水文水系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

井田内主要河流为长河,为沁河支流,由东北向西南从井田东缘流过。

史村河、河底河等为长河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长河,为季节性水流。

图1-1-1 交通位置图1.1.4气象及地震晋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温暖宜人,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据晋城市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22.8℃(1956年1月21日),极端最高气温38.6℃(1967年6月4日)。

雨季为7、8、9三个月,平均年降水量622.7mm,最小295.9mm(1965年),最大1010.4mm (1956年)。

白羊岭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白羊岭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白羊岭煤矿矿井及选煤厂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汇报材料—建设单位:国投昔阳公司白羊岭煤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国投昔阳公司白羊岭煤矿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到我矿进行竣工验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下面我对白羊岭煤矿90万吨/年矿井及选煤厂项目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进行汇报。

一、项目简介国投昔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白羊岭煤矿的前身是昔阳县煤炭工业局直属煤矿,始建于1983年7月,1996年12月投产,进入2005年,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简称国投)的全资子公司---国投煤炭公司(出资60%)、澳大利亚神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0%)和昔阳县丰汇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0%)合资组建的大型煤电一体化中外合资企业出资收购,于2005年10月28日正式接管,建矿到现在已有28年开采历史。

国投昔阳公司白羊岭煤矿工业广场位于昔阳县城南20公里处的大寨镇杨子江村,交通便利。

矿井批准开采沁水煤田15#煤层,井田面积平方公里,井田南北走向长~,东西倾向宽~,井田内工业资源/储量为,设计资源/储量为,设计可采储量为,设计规模90万吨/年,服务年限。

15#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开采标高为+830米至+570米,厚度为~左右,平均厚度为4.75m。

采用走向(倾斜)长壁综采大采高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投产采区为东翼一采区,布置一个15#煤层综采大采高工作面,首采面为15101综采工作面。

煤层不具有爆炸性,为不自燃煤层,设计按高瓦斯矿井管理。

15#煤为低中灰、低挥发分、低中硫、低磷、高熔灰分、特高热值、高强度的无烟煤。

矿井设计为立井单一水平开拓方式,建设主立井、副立井及两个回风斜井共四个井筒,布置三条大巷,中央边界式通风,运输大巷布设带式输送机担负煤炭运输,辅助运输采用矿车运输;布置一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及工艺为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

配套建设与矿井同等规模的选煤厂,采用重介浅槽选煤方法。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煤矿2#煤90万吨/a矿井初步设计目录前言 (8)摘要 (9)Abstract (10)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 (11)1.1 矿区概述 (11)1.1.1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11)1.1.2 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概况 (11)1.1.3 矿区电力供应基本情况 (12)1.1.4 矿区的水文简况 (12)1.1.5 矿区的地形与气象 (12)1.2 井田地质特征 (13)1.2.1井田的位置与地层 (13)1.2.2 井田勘探程度 (16)1.2.3构造 (20)1.2.4 地层的移动角 (20)1.2.5 井田水纹地质概况 (21)1.3 煤层的埋藏特征 (25)1.3.1 煤层赋存特征 (25)1.3.2煤层的性质及品种 (28)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32)2.1 井田境界 (32)2.1.1井田边界的描述 (32)2.1 储量的计算 (33)2.2.1工业储量的计算 (33)2.2.2 设计储量的计算 (34)2.2.3 可采储量的计算 (34)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35)3.1 矿井工作制度 (35)3.2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5)3.2.1 矿井生产能力 (35)3.2.2 矿井服务年限 (35)第四章井田开拓 (36)4.1 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36)4.1.1 井筒的位置、形式、数目及矿井通风方式 (36)4.1.2 阶段垂高及开采水平的规划、位置与数目,以及各开采水平的服务年限 (39)4.1.3 运输大巷、主要石门及暗井的位置、形状及数目 (39)4.1.4 采(盘)区划分及开采程序 (40)4.1.5 方案比较 (41)4.2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的配备 (44)4.2.1 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44)4.2.2 采煤机 (45)4.2.3 液压支架 (47)4.2.4 工作面输送机 (47)4.2.5 转载机 (48)4.2.6 胶带输送机 (48)4.2 上号煤层回采工作面机械设备汇总 (48)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 (49)5.1 井筒、石门与大巷 (49)5.2 井底车场 (50)5.3 建井工作计划 (50)第六章采煤方法 (53)6.1 采煤方法的选择 (53)6.1.1 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53)6.1.2 回采工作面的个数、产量及装备 (53)6.1.3 回采工作面回采方向与接替 (53)6.1.4 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 (53)6.2确定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 (54)6.2.1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一 (54)6.3 回采工艺与劳动组织 (55)6.3.1 回采工艺 (55)6.3.2 劳动组织形式 (56)6.4盘区的准备和工作面接替 (57)第七章井下运输 (58)7.1 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58)7.2 输运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59)7.2.1 矿车、材料车和人车 (59)7.2.2 大巷内运输设备的选型和计算 (60)第八章矿井提升 (60)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60)9.1 风量的计算 (61)9.2 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66)9.2.1 矿井通风系统 (66)9.2.2 风量分配 (70)9.3 计算负压及等积孔一、计算原则 (72)9.4 选取扇风机 (75)9.5 矿井通风网络的风量调节 (79)9.6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81)9.6.1瓦斯与煤尘爆炸的防治措施 (81)9.6.2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 (82)9.6.3 预防井下水灾的措施 (83)9.6.4 火灾预防措施 (84)9.6.5 预防顶板事故的措施 (85)9.6.6 井下避灾线路 (85)9.6.7 矿山救护大队的设置 (86)第十章经济部分 (92)10.1 矿井设计概算 (92)10.1.1 投资范围及划分 (92)10.1.2 井巷工程概算编制依据 (92)10.2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93)10.2.1 生产作业班次 (93)10.2.2 劳动定员数量与技能素质要求 (93)10.2.3 全员效率 (94)10.3 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4)致谢 (98)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概论 (1)一、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产品说明 (15)第三章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一、建设内容 (19)(一)土建工程 (19)(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0)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二、污染物的来源 (30)(一)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二)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6)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5)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2)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3)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4)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5)(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67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9)(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70)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总投资估算 (71)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3)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4)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4)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6)(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7)(三)利润总额估算 (78)(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8)项目综合损益表 (79)四、财务分析 (79)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1)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3)五、不确定性分析 (84)盈亏平衡分析表 (84)六、敏感性分析 (85)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6)第十三章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综合评价 (87)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年产90万吨煤矿矿井兼并重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山西中阳桃园容大煤业公司建设概况

山西中阳桃园容大煤业公司建设概况

山西中阳桃园容大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改扩建情况简介山西中阳桃园容大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中阳县城北21km处的张子山乡王家坡村东沟内,距国道307线7km,距孝柳铁路交口站9km,交通十分便利。

一、矿井基本情况山西中阳桃园容大煤业有限公司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45号文《关于吕梁市中阳县、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批准的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由山西永平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桃园腾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峰达煤业有限公司等3座矿井重组整合为1座矿井,重组后矿井能力90万吨/年,该矿主体企业为山西桃园腾阳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27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34,批准开采4—10﹟煤层,井田面积6.3395km2,生产规模90万吨/年。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晋)名称预核内【2009】第008215号通知书核准,企业名称为:xxxxxx容大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中阳桃园容大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矿井兼并重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已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分别以“晋煤规发【2010】1250号”,“晋煤办基发【2011】863号”文件批复: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晋煤监安二字【2011】349号”文件批复《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本井田可采煤层为4﹟、6﹟、10﹟煤层,4#煤层已采空,6﹟、10﹟为稳定可采煤层,矿井保有储量47.246Mt,可采储量27.719Mt,设计服务年限22年。

矿井地质构造属于简单型,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各煤尘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6﹟煤层为自燃煤层,10﹟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

二、矿井的建设情况1、按照矿井初步设计,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

主斜井(已有)利用原山西桃园腾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的主斜井作为兼并重组后的主斜井,井筒净宽4.5m,倾角22°,净断面积15.1m2,至10﹟煤层井筒斜长491m,井筒一侧利用已有的一部带宽为1000mm的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井筒另一侧安装检修轨道,担负带式输送机的检修任务,设台阶、扶手、兼作进风井及安全出口。

煤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煤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90 万吨矿井初步设计1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况1.1.1地理位置及交通成庄煤矿(以下简称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南翼,晋城市西北20km处,跨泽州和沁水两县。

工业广场位于泽州县下村镇史村, 地理坐标为北纬35°34′11″—35°39′50″, 东经112°36′06″—112°43′49″。

成庄井田北至大阳井田南界,南至寺河井田北界,东以煤层露头及小窑为界,西与潘庄井田为邻,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9.7km,面积274.3338km2。

太(原)—焦(作)铁路由井田东10余km处通过,侯(马)—月(山)铁路从西南约7km 处通过。

矿井有铁路专用线经古书院矿与太焦铁路接轨,距古书院矿18km。

207国道(太原—洛阳)在成庄矿东侧约20 多km 处通过,晋(城)—长(治)、晋(城)—阳(城)、晋(城)—焦(作)、长(治)—邯(郸)、太(原)—长(治)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交通极为便利(图1-1-1 )。

1.1.2地形、地势及河流本井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沟谷发育。

中部高,东、西部低,最高点标高为1146.5m,最低标高为691.3m,相对高差为455.2m。

东部长河西岸有黄土覆盖、西部沁河东岸也有黄土覆盖,中部山区森林发育。

井田内村庄位于黄土冲沟两侧或山顶低洼处有黄土覆盖的地方。

河谷两侧为侵蚀堆积地形,形成河漫滩及以上的三级阶地。

1.1.3水文水系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

井田内主要河流为长河,为沁河支流,由东北向西南从井田东缘流过。

史村河、河底河等为长河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长河,为季节性水流。

1.1.4 气象及地震 晋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温暖宜人,日照充足 , 无霜 期长。

据晋城市气象站资料 , 年平均气温11℃, 极端最低气温 - 22.8 ℃(1956 年 1月 21日),极端最高气温 38.6 ℃(1967年6月 4日)。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1. 引言矿井建设是指按照矿井工程设计方案,对矿山进行开掘、支护、排水等建设过程的总称。

本文档旨在对矿井建设初步设计进行规划和说明,以确保矿井建设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2. 设计目标根据当前矿井建设的需求和有关规定,本次初步设计的目标如下:1.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井开采效率。

2.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

3.降低矿井建设和维护成本。

4.优化矿井建设布局,提高场地利用率。

5.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矿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设计内容3.1 矿井开采方式选择根据矿井所处地质条件、矿藏特征和经济因素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矿井开采方式。

常见的矿井开采方式包括:•地下开采:包括巷道开采、块状开采等。

•露天开采:适用于浅层和大规模开采等。

3.2 矿井支护设计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方式,设计合适的矿井支护方案。

包括支架材料的选择、支护形式的确定等。

3.3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设计矿井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和污染物的排除。

包括风井的布置、风机的选择等。

3.4 矿井排水系统设计设计矿井排水系统,解决矿井开采中的水问题。

包括井筒的设置、泵站的设计等。

3.5 矿井安全设施设计设计矿井的安全设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包括逃生通道的设置、防尘设施的配置等。

4. 设计步骤本次矿井建设初步设计的步骤如下:1.调查研究:对矿井地质条件、矿藏特征、环境要求等进行调查研究,获取必要的设计数据。

2.方案设计: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矿井建设的初步设计方案,包括开采方式选择、支护设计、通风设计、排水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等。

3.评估优化: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绘制图纸:根据设计方案,绘制矿井建设的相关图纸,包括平面图、剖面图、设备布置图等。

5.编制报告:整理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编制矿井建设初步设计报告。

5. 结论通过本次初步设计,我们可以为矿井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矿井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4矿区水文简况
井田处于龙子祠泉域水文地质单元的西界附近。西北及北大面积出露碳酸盐地层,成为地下水的补给区,地下水向东南及东于龙子祠泉排泄。龙子祠出露临汾市西南13km西山山前,泉水出露于西山与临汾盆地交接处的坡积物中,出露标高465.2-478.0m,泉流量呈持续的衰减状态。
1.1.5矿区地形与气象
矿区位于吕梁山南端的东部,地形复杂,切割强烈。总体地势东高西低。地面上由三条规模较大的山梁将井田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南部一条山梁近东西向展布,靠近矿区东界转折北西向分叉成两条山梁:一条北东向延伸出井田南界外;一条近东西向延伸出东界外。井田中南部一条山梁呈北东向展布,在井田中心腹部分叉出一条近东西向山梁延伸出井田西界,至井田东界处与另一条山梁相合。井田北西角至井田东界中部发育一条北西向山梁,在井田东界中部与中南部山梁合为一条山梁,在井田北部分叉为三条山梁,近南北向延伸出井田北界。山梁两侧沟谷发育。最高点点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中段山峰,标高为+1298.5m,最低点位于武家沟村南西村口,标高+1083m。相对高差215.5m,属黄土覆盖型低起伏山区。
地面用电由6KV出线3回路,电缆选用MYJV22-6/6KV分别至1#和2#箱变,供地面生产生活系统;回风立井通风机及水源井电源由6KV出线3回路,电缆选用MYJV22-6/6KV;入井6kV电源2回,引自矿井35/6kV变电所6kV不同段母线,经主斜井敷设至井下中央变电所,电缆选用MYJV22—6/6kV—3x150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长度约0.7km。所选电缆当任意一回电源停止运行时,另一回可满足该变电所的全部负荷用电;压缩空气站由电源6KV出线2回路,电缆选用MYJV22-6/6KV;副井提升机由电源6KV出线2回路,电缆选用MYJV22-6/6KV。
X煤矿90万吨/年矿井初步设计
需要图纸的加466430645索要
第1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矿区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霍州煤电集团蒲县新乐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临汾市蒲县黑龙关镇境内,主井向南西方向1.5km为在修的临(汾)大(宁)一级公路,有临汾至大宁、蒲县、永和、隰县的公交车经过。根据国家规划山西中南部大能力铁路将从井田北部穿过,并有望在南沟建设站台。该矿向西距蒲县县城约15km;向东约63km可到达南同蒲铁路临汾站,并可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霍(县)侯(马)一级公路、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相通,交通便利。
新乐煤业为2008年7月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矿井。原矿名称为蒲县兴乐煤矿。
矿区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的倒盾形,南北长约2700m,东西宽1280m,面积3.2618km2。
1.1.2矿区的农业生产建设情况
矿区内主要为黄土覆盖,地表植被不发育,有些灌木和少量农田。地表建筑物主要为民房,集中在化乐村和武家沟村附近。房屋结构多为砖混结构。农田主要位于矿井南部,农田主要种植玉米。
地面35KV变电站采用的两台变压器为同等型号为SFZ11——10000/35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相数:3相;额定频率:50HZ;额定电压:35/6.3KV;额定电流:165/916.4A;电压组合:35±3×2.5%/6.3kv;联接组标号:YDLL。
35KV进线二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6KV出线14回,目前准备使用5回(入井2回、风井2回、地面1回)将来使用12回,备用2回,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方式。
地表主要沟谷中有基岩出露,其余大面积黄土履盖,坡徒沟深,且多为黄土冲沟,主要沟谷为武家沟村北东和桥沟村北东大冲沟,及井田北部北西向展布南东延展的大冲沟,均呈“丫”字型展布。以桥沟村冲沟较大。地表植被不发育,有些灌木和少量农田。地表建筑物主要为民房,集中在化乐村和武家沟村附近。房屋结构多为砖混结构。
本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根据蒲县气象台观测记录,年平均气温8.7℃,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平均最低气温为-6.8℃;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5℃。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年降水量为586mm,最大降水量为2400mm,年蒸发量为1952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3.3倍。无霜期约171天,霜冻期为11月至次年4月,冻土深度0.8~1.0m。
中央变电所承担井下全部负荷用电。所内设JGP9L-6型矿用一般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11台,KBSG变压器4台,BKD-400馈电开关10台,ZBZ-4照明综保1台。主要向井下环节设备供电。
采区变电所与一采区水泵房联建,内设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12台,KBSG变压器6台,BKD-400馈电开关10台,BKD-630馈电开关2台,ZBZ-4照明综保1台。电源引自井下中央变电所6kV母线不同段,主要向一采区水泵房及采掘面供电。
1.1.3矿区电力供应基本情况
在工业场地建一座35kV变电站,双回路电源分别引自黑龙关110kV变电站35kV母线和新建刁口110kV变电站35kV母线,导线型号为LGJ-185mm2,线路长度分别为10km和17km。输电线路电缆采用的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型号为:YJV22-6/6 3×150mm²。
1.2.2井田地质层位概述
井田范围内大面积黄土履盖,植被不发育,地形上石盒子组下段和中段部分地层,并零星分布有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现结合钻孔资料,对矿区内的地层由老到新分别叙述如下:
1.2井田地质特征
1.2.1井田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吕梁山南端的东部,地形复杂,切割强烈。总体地势东高西低。地面上由三条规模较大的山梁将井田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南部一条山梁近东西向展布,靠近矿区东界转折北西向分叉成两条山梁:一条北东向延伸出井田南界外;一条近东西向延伸出东界外。井田中南部一条山梁呈北东向展布,在井田中心腹部分叉出一条近东西向山梁延伸出井田西界,至井田东界处与另一条山梁相合。井田北西角至井田东界中部发育一条北西向山梁,在井田东界中部与中南部山梁合为一条山梁,在井田北部分叉为三条山梁,近南北向延伸出井田北界。山梁两侧沟谷发育。最高点点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中段山峰,标高为+1298.5m,最低点位于武家沟村南西村口,标高+1083m。相对高差215.5m,属黄土覆盖型低起伏山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