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月报1

合集下载

2018年12月襄阳环境空气质量月报

2018年12月襄阳环境空气质量月报

2018年12月襄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月报一、城区空气质量状况2018年12月,襄阳市城区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在60-370 之间。

优良天数为9天,其中“优”为0天,“良”为9天;“轻度污染”为10天,“中度污染”为2天,“重度污染”为7天,“严重污染”为1天,优良天数比例为31.0%。

2017年12月优良天数为12天,其中“优”为0天,“良”为12天;“轻度污染”为8天,“中度污染”为3天,“重度污染”为3天,“严重污染”为3天,优良天数比例为41.4%。

2018年襄阳市区1-12月优良天数为232天,其中“优”为31 天,“良”为201天,“轻度污染”为75天,“中度污染”为16天,“重度污染”为20天,“严重污染”为3天,优良天数比例为67.1%。

2017年襄阳市区1-12月优良天数为238天,其中“优”为35天,“良”为203天,“轻度污染”为82天,“中度污染”为21天,“重度污染”为17天,“严重污染”为3天,优良天数比例为65.9%。

优良天百分比严重污染优□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图1襄阳市城区2018年12月空气质量等级分布2018年12月襄阳市城区PM2.5、PM® SO2、NO2月均浓度分别为114卩g/m3、143卩g/m3、15卩g/m3、51 g/m3; CO第95 百分位为2.0mg/m3,O3-8h 第90 百分位为58 a g/m3。

SO2、NO2、CO、Q-8h 四项指标日均值达标率均为100% PM2.5日均值达标率为31.0%, PM io 日均值达标率为69.0%。

首要污染物为PM10有2天,占比6.9%;首要污染物为PM2.5有27天,占比93.1%。

与2017年同期相比,襄阳市城区优良率下降10.4%;PM0月均浓度下降2.7%, PM5月均浓度上升6.5%, SO月均浓度下降44.4%, NQ 月均浓度下降19.0%,Q-8h第90百分位下降15.9%,CO第95百分位同比下降9.1%。

空气质量监测报告

空气质量监测报告

空气质量监测报告引言本文档为空气质量监测报告,旨在对某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监测和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我们可以评估城市空气污染的情况,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决策支持。

监测方法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和方法,包括使用自动气象站、污染物传感器和其他相关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监测点覆盖了城市的不同区域,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监测结果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我们对空气质量做出以下评估:PM2.5浓度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我们的监测,PM2.5浓度在过去一个月内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工业区和交通密集区。

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硫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由燃煤和燃油排放产生。

根据我们的监测,二氧化硫浓度在过去一年内有所下降,但仍超过了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臭氧浓度臭氧是大气中的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危害。

根据我们的监测,臭氧浓度在夏季经常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特别是在高温和阳光条件下。

这可能与汽车尾气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有关。

影响因素分析空气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排放、气象条件等。

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我们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

改善措施基于我们的分析结果,我们建议以下改善措施以提高空气质量:1. 加强工业企业和排放源的污染治理,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 优化交通管理,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和推广使用。

3.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植被面积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

4. 宣传和推广环保意识,鼓励市民采取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的行为。

结论通过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分析,我们发现城市的空气质量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然而,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希望本报告的结果和建议能够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并推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工作。

黑龙江省空气环境质量状况月报(2023 年2月)

黑龙江省空气环境质量状况月报(2023 年2月)

黑龙江省空气环境质量状况月报(2023年2月)一、2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总体状况2023年2月全省1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有所下降,达标天数比例为90.4%,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二)主要污染物状况PM2.5浓度范围为25~65μg/m³,平均浓度为41μg/m³,同比升高2μg/m³。

PM10浓度范围为27~90μg/m³,平均浓度为57μg/m³,同比升高7μg/m³。

SO2浓度范围为6~18μg/m³,平均浓度为11μg/m³,同比下降1μg/m³。

NO2浓度范围为14~37μg/m³,平均浓度为23μg/m³,同比升高3μg/m³。

CO24小时平均浓度第95百分位数范围为0.6~1.1mg/m³,平均浓度为0.9mg/m³,同比不变。

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范围为77~104μg/m³,平均浓度为87μg/m³,同比下降1μg/m³。

(三)主要污染物与2022年同期对比情况与2022年同期相比,13个城市中,PM2.5、PM10、SO2、NO2、CO-95per、O3-8h-90per的月均浓度分别有9、11、6、11、6、5个城市升高,其他城市月均浓度有所下降或保持不变。

(四)综合指数及同比变化排名情况表12月份全省13个市(地)6项污染物综合指数及同比变化排名名次城市综合指数同比1牡丹江 3.30下降4.3%注:6项污染物为PM2.5、PM10、SO2、NO2、CO、O3-8h。

二、1~2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总体状况2023年1~2月全省1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有所改善,达标天数比例为87.1%,同比升高1.4个百分点。

(二)主要污染物状况PM2.5浓度范围为28~71μg/m³,平均浓度为46μg/m³,同比下降1μg/m³。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评估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都会制作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以监控环境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方向。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是环保部门每月定期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数据、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环境问题整改方案等内容。

通过这份月报,社会公众可以了解到当月环保工作的具体进展情况,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促进环保工作的持续改进。

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会详细记录当月的环境监测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监测数据、土壤污染状况等,通过监测数据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监测数据是环境体系运行月报的关键内容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环境治理工作的效果,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制定环保政策提供依据。

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还会介绍当月环保工作的进展情况。

这包括环保项目的实施进度、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环保督查检查工作等。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到各个环保项目的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还会列出当月的环保问题整改方案。

这些问题可能是环保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也可能是环保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还可能是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出的突出污染源。

通过列出整改方案,可以及时找出环保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环境质量的提升和改善。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整改问题方案的实施情况也是考察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是环保部门监督环境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的重要工具。

只有通过不断地监督和检查,才能及时发现环保问题并解决,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希望未来环境体系运行月报能够更加完善,为环保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字数:456】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还会对环保项目和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

空气质量情况汇报汇报书

空气质量情况汇报汇报书

空气质量情况汇报汇报书
尊敬的领导:
根据最新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本市空气质量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市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近期受到气象条件和工业排放等因素的影响,空气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具体情况如下:
二、PM2.5浓度。

近期,本市PM2.5浓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受到工业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尤其是工业区域和交通密集区域的PM2.5浓度较高,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

三、PM10浓度。

本市PM10浓度整体较为稳定,但部分区域受到工地扬尘和交通排放的影响,PM10浓度略有上升。

需要重点关注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减少扬尘和排放。

四、臭氧浓度。

近期,本市臭氧浓度整体较低,但在高温天气和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臭氧浓度有所上升。

需要引起重视,加强对光化学污染的监测和管理。

五、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浓度。

本市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浓度整体较低,但部分工业区域和燃煤区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放。

需要加强对工业和能源行业的监管,减少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排放。

综上所述,本市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我们将继续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管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改善空气质量,为市民营造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谢谢!。

英德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月报(2020年3月)

英德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月报(2020年3月)
优:AQI≤50;良:50<AQI≤100;轻度污染:100<AQI≤150;中度污染:150<AQI≤200;
重度污染:200<AQI≤300;严重污染:AOI≥300。
英德市北江流域水质监测月报(2020年03月)
河流/湖库
监测断面
监测时间
水质目标
水质现状
主要
超标项目
北江
高桥
20200303
Ⅲ类
45

一级

3月35

一级

3月14日
55
臭氧8小时(O3_8h)
二级

3月15日
67
臭氧8小时(O3_8h)
二级

3月16日
54
细颗粒物(PM2.5)
二级

3月17日
54
细颗粒物(PM2.5)
二级

3月18日
38

一级

3月19日
38

一级

3月20日
35

一级

3月21日
Ⅱ类
——
石尾
20200305
Ⅱ类
Ⅱ类
——
南山(单月)
20200305
Ⅱ类
Ⅱ类
——
黎溪
20200304
Ⅲ类
Ⅱ类
——
滃江
石角(单月)
20200302
Ⅲ类
Ⅲ类
——
楣头(单月)
20200302
Ⅱ类
劣Ⅴ
氨氮
大站
20200304
Ⅱ类
Ⅲ类
氨氮
连江
下坝(单月)
20200303

2020年1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生态环境部

2020年1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生态环境部

其他省会城 市和计划单
列市 (15 个)
辽宁、吉林、黑龙
江、福建、广西、 海南、贵州、云南、 西藏、甘肃、青海、
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福州、厦门、南宁、海口、贵阳、 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共 15 个城市
宁夏、新疆
7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六项污染物浓度限值如下表 所示:
3
总体来看,1 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环境空气中 PM2.5 和 O3 浓度同比、环比均有所上升;PM10、SO2 和 CO 浓度同 比有所下降、环比有所上升;NO2 浓度同比、环比均有所下降。
(二)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状况 2020 年 1 月,长三角地区 41 个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 例为 68.1%,同比上升 11.6 个百分点。其中,丽水、舟山、温州 等 6 个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为 100%,绍兴、台州、宁波等 6 个城 市的优良天数比例在 80%~100%之间,无锡、池州、上海等 21 个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在 50%~80%之间,亳州、阜阳、淮北等 8 个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不足 50%。超标天数中首要污染物全部为 PM2.5。
长三角地区 41 个城市 PM2.5 平均浓度为 63μg/m³,同比下降 12.5%,环比上升 8.6%;PM10 平均浓度为 75μg/m³,同比下降 22.7%, 环比下降 7.4%;SO2 平均浓度为 7μg/m³,同比下降 30.0%,环比 下降 22.2%;NO2 平均浓度为 33μg/m³,同比下降 28.3%,环比下 降 31.2%;CO 日均值第 95 百分位平均浓度为 1.4mg/m³,同比持 平,环比上升 16.7%;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第 90 百分位平均浓度 为 94μg/m³,同比上升 16.0%,环比上升 19.0%。

撰写生态环境工作月报

撰写生态环境工作月报

撰写生态环境工作月报一、工作概述本月,我单位在生态环境工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重点关注了空气质量、水环境、土壤污染等问题。

通过加强监管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

以下将逐一介绍本月的工作进展。

二、空气质量治理1. 加强监测和预警本月,我们继续加强了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完善监测设施和技术手段,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提醒市民关注空气质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我们加大了对大气污染源的排放管控力度。

通过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同时,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管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进一步改善了空气质量。

三、水环境治理1. 加强水质监测本月,我们持续加强了对水环境的监测工作。

通过完善监测网络和技术手段,及时获取水质数据。

对于发现的水质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了水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2. 推动水污染治理项目我们积极推动水污染治理项目落地。

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推动了一批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

例如,在某水体流域建设了污水处理厂,有效减少了污水的直排,改善了水质。

四、土壤污染防治1. 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本月,我们组织开展了一项全面的土壤污染调查工作。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实验分析,全面了解了土壤污染的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方案,以减少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推动土壤修复项目我们推动了一批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

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采取了一系列的修复措施,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

修复后的土壤能够恢复其原有的功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其他工作除了以上重点工作外,本月我们还开展了其他相关工作,如环境教育宣传、生态保护区建设等。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生态保护区的管理,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六、工作总结通过本月的工作,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月报1
(2020年9月)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制
2020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及所辖103个旗县(市、区)建成区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12个盟市中心城区开展降尘监测。

一、盟市环境空气质量
9月份,12个盟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96.6%~100.0 %之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99.4 %,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17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同期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平均为0.7毫克/立方米,与上年同期持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

详见表1、表2。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评价,9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相对较高的盟市是乌海市和包头市;相对较低的盟市是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

同比降幅大于10%的盟市是赤峰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和兴安盟。

详见表3。

1本报告12 盟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国控点位数据、103 旗县(市、区)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国控点位及区控点
位数据;各项污染物的监测状态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29号)中的相关要求执行;各盟市PM10、PM2.5浓度统计扣除沙尘天气影响,达标天数比例统计保留沙尘天气影响。

旗县PM10、PM2.5浓度统计不扣除沙尘天气影响。

表1 9月份全区各盟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级别天数统计及同比情况
表2 9月份全区各盟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统计及同比情况
2“臭氧”为当月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

3“一氧化碳”为当月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

表3 9月份全区各盟市环境空气质量六项污染物综合指数
二、旗县环境空气质量
9月份,全区各旗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85.2%~100.0%之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99.4%,详见表4。

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平均为0.7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09微克/立方米。

表4 9月份全区各旗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级别天数统计
注:玉泉区、九原区、陈巴尔虎旗、科尔沁右翼前旗本月监测数据不符合国家监测数据有效性规定,未能参与统计。

表5 9月份不符合数据有效性的旗县(市、区)情况
三、盟市降尘监测结果
9月份,全区12个盟市降尘量在2.79(鄂尔多斯市)~14.90(乌海市)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全区平均降尘量为7.83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26.2个百分点。

乌海市、包头市、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月平均降尘量高于9.0吨/平方公里·月(参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各城市平均降尘量不得高于9.0吨/平方公里·月);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月平均降尘量同比上升,上升范围在2.3%(乌海市)~181.0%(巴彦淖尔市)之间;其他8盟市降尘量同比下降,下降范围在1.3%(呼伦贝尔市)~81.5%(通辽市)之间。

详见图1、表6。

图1 9月份全区各盟市降尘量比较
表6 9月份全区各盟市降尘监测结果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