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氨的还原性
2020届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最基础考点系列: 考点14 氨的性质含答案

考点14 氨的性质【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氨的性质,涉及氨的结构与物理性质、氨气的还原性及氨水的弱碱性,掌握氨水喷泉实验的操作要点及常见氨气的制备原理与实验装置。
【精确解读】1.氨的物理性质:①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②氨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④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2.氨分子的结构:NH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3.氨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3分子与H2O分子结合成NH3•H2O(叫一水合氨).NH3•H2O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4+和OH-:NH3+H2O⇌NH3•H2O⇌NH4++OH-a.氨水的性质:氨水具有弱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是一种特殊情况).NH3•H2O不稳定,故加热氨水时有氨气逸出:NH4++OH-=NH3↑+H2Ob.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其中含有3种分子(NH3、NH3•H2O、H2O)和3种离子(NH4+和OH-、极少量的H+).c.氨水的保存方法: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d.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氨水虽然大部分以NH3•H2O形式存在,但计算时仍以NH3作溶质.②跟氯化氢气体的反应:NH3+HCl=NH4C1说明:a.当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水中挥发出来的NH3与盐酸挥发出来的HCl化合生成的NH4C1晶体小颗粒.b.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微小的铵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c .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 2SO 4、H 3PO 4等)反应时,无白烟生成.③跟氧气反应:4NH 3+5O 2催化剂 △4NO+6H 2O 说明:这一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之一.4.氨气的用途:①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的原料;②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的常用原料;③用作冰机中的致冷剂【精细剖析】1.喷泉实验的原理中学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高中化学 氨气的性质用途有哪些注意事项

氨气的性质用途定义:氨气,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易溶于水,氨溶于水时,氨分子跟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能小部分电离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氨与酸作用得可到铵盐,氨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氨气的化学性质:(1)跟水反应氨在水中的反应可表示为:NH3+H2O=NH3·H2O氨水中存在三分子、三离子分子:NH3.NH3·H2O、H2O;离子:NH4+、OH-、H+;(2)跟酸反应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NH3+HCl===NH4Cl3NH3+H3PO4===(NH4)3PO4NH3+CO2+H2O===NH4HCO3(3)在纯氧中燃烧4NH3+3O2==点燃==2N2+6H2O4NH3+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氨气的催化氧化)(4)与碳的反应NH3+C=加热=HCN+H2↑(剧毒氰化氢)(5)与水、二氧化碳NH3+H2O+CO2==NH4HCO3该反应是侯氏制碱法的第一步,生成的碳酸氢铵与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加热碳酸氢钠制得纯碱。
此反应可逆,碳酸氢铵受热会分解NH4HCO3=(加热)=NH3+CO2+H2O(6)与氧化物反应3CuO+2NH3==加热==3Cu+3H2O+N2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实验室常用的临时制取氮气的方法,采用氨气与氧化铜供热,体现了氨气的还原性。
氨气的物理性质:相对分子质量17.031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71g/L氨气极易溶于水,溶解度1:700熔点-77.7℃;沸点-33.5℃固氮:(1)人工固氮工业上通常用H2和N2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最近,两位希腊化学家,位于Thessaloniki的阿里斯多德大学的GeorgeMarnellos和MichaelStoukides发明了一种合成氨的新方法(Science,2Oct.1998,P98)。
氨及铵盐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最新版

解题能力提升
答案:(1)
-2 (2)2NH3+NaClO
N2H4+NaCl+H2O
(3)8.7×10-7 N2H6(HSO4)2 (4)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1
N2H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还原产物为N2和H2O,而Na2SO3产生
Na2SO4)
解题能力提升
解题能力提升
命题角度3 利用现代传感技术认识喷泉原理 [预测角度] 示例5 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 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新高考化学
氨及铵盐
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必备知识通关
1.NH3的性质 [重点]
必备知识通关
注意:
1.NH3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l2·xNH3,故氨气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但
可用碱石灰干燥。 2.NH3可作制冷剂,是因为NH3汽化能吸收大量的热。 2.喷泉实验 [2020全国卷Ⅲ第10题] (1)形成喷泉的原理 形成喷泉最根本的原因是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这种压强差的作 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形成喷泉。
去水中溶解的O2 氨的优点是
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 。
解题能力提升
解析:(1)N2H4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其电子式为
。N2H4中H
为+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确定N为-2价。(2)反应中
NaClO和NH3分别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写出
以放置无水氯化钙,B错误;为防止生成的氨基甲酸铵水解及装置6吸收未反 应的氨气时发生倒吸,应在装置5和6之间,依次添加干燥装置和安全瓶,C正 确;若反应初期观察到装置6内稀硫酸溶液中产生气泡,说明二氧化碳过量, 应该加快产生氨气的速率,D正确。 答案:B
高中氨气知识点总结

高中氨气知识点总结一、氨气的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无色透明气体。
它极易溶于水,在水中能够形成氨水,这种氨水有着碱性的特性。
氨气有着较强的还原性,能够和氧气或氯气等发生化学反应。
氨气也是一种较为活泼的非金属活性气体,能够和氢气发生化学反应。
二、氨气的制备1. 直接合成法N2(g) + 3H2(g) → 2NH3(g)氮气和氢气通过铁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制备氨气。
这是工业上常用的氨气制备方法。
2. 间接合成法C + 2NH3 → HCN + 3H2HCN + 3H2 → NH3通过一系列的反应,从一些化合物中得到氨气的方法。
三、氨气的用途1. 化肥制造氨气是化肥的原料,被用来制造硝酸铵、尿素、硝酸钙等肥料。
2. 合成其他化学品氨气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用于合成硝酸、硫酸等化学品。
3. 清洁剂氨气可用来制备清洁剂,常用于清洁玻璃等表面。
四、氨气的化学性质1. 与酸反应NH3(g) + HCl(g) → NH4Cl(s)氨气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
氨气的碱性使其与酸反应会产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 与氧气反应4NH3(g) + 5O2(g) → 4NO(g) + 6H2O(g)氨气与氧气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3. 与硫酸铜反应CuSO4(aq) + 4NH3(g) → [Cu(NH3)4]SO4(aq)氨气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配合物。
五、氨气的危害1. 毒性氨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吸入过量氨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 腐蚀性浓度较高的氨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3. 爆炸性氨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和空气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六、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氨气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
2. 水污染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作用。
七、氨气的使用和安全1. 使用氨气时需注意通风良好,避免其浓度过高造成危害。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氨和铵盐

1、 实验室制氨气时不用氢氧化钠固体来代替氢 氧化钙固体 2、图中的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应注意哪些问 题反?应装置:试管口向下倾斜
收集装置:导气管插到试管底部
若将棉花换为一个单孔橡皮塞可以吗?
3、装置中收集氨气的试管口的棉花的作用是什 么?你在以前学过的哪个实验中也用过棉花?
1、说明盐酸和浓氨水具有什么性质?
浓盐酸、浓氨水易挥发
2.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
有何现象? 白烟
3.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
有何现象? 无明显现象
写出与酸反应的方程式
NH3 + HCl = NH4Cl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 = (NH4)2SO4 浓氨水与挥发性酸相遇时均有白烟生成。
探究一:铵盐的性质
(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加热氯化铵固体
加热氯化铵固体的实验
加热碳酸氢铵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实验
①试管中固体
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
逐渐消失,
②试管口有白 色固体生成 ①试管中固体逐渐消
生成的NH3和HCl在试 管口反应生成N生成; ③石灰水变浑浊
实质: NH3 + H+ == NH4+
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与O2反应 ( 氨的催化氧化)
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最低价,具有还原性,
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反应。
高温 4NH3 + 5O2 催化剂 4NO + 6H2O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一步)
?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转移电子数为?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胺与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胺与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反应胺是指含有氨基(-NH2)的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功能团。
胺类化合物根据氨基的位置和数量可以分为三类:一级胺、二级胺和三级胺。
本文将整理胺与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反应,包括它们的物理性质、酸碱性质、氧化还原性和其它重要反应。
1. 胺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胺类化合物通常呈无色至黄色液体或固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一级胺和二级胺能形成氢键,使它们的沸点和溶解度高于相应的烃。
2. 胺类化合物的酸碱性质胺类化合物可看作是替代了一个或多个氢原子的氨分子。
它们可以接受质子而表现出碱性,通常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胺盐。
3. 胺类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胺类化合物在氧化剂存在下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一级胺可被氧化为相应的亚硝基化合物(亚硝胺)和亚硝酰化合物。
二级胺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为相应的亚硝胺。
4. 胺类化合物的重要反应4.1 胺的烷基化反应胺可以与烷基卤化物(例如溴烷)反应,生成N-烷基胺。
反应一般在碱的存在下进行。
4.2 胺的酰化反应胺与酸酐反应,生成相应的胺酯。
该反应是通过胺的氮原子与酸酐的羰基发生亲电加成而进行。
4.3 Hofmann 消解反应一级胺与次氯酸盐(或次氯酸)反应,生成相应的氨。
这个反应通常用于检验胺的存在或从胺类化合物中有选择地制备氨。
4.4 Gabriel 合成一级胺与次氯酸钠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相应的无机胺盐。
该盐再与酰卤反应,生成相应的一级胺。
4.5 Diazotization 反应胺与亚硝基酸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硝基胺,这是一种重要的反应,也常用于有机合成中。
除了上述的反应,胺类化合物还可以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等。
综上所述,胺与胺类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功能团,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了解胺的性质和反应有助于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并为有机合成提供重要的反应途径。
氨气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氨气的性质知识点总结一、物理性质1. 氨气的化学式为NH3,相对分子质量为17.03。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常温下呈压缩状态,放出时呈蒸气状。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在水中呈弱碱性。
2. 氨气的沸点为-33.34℃,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在低温和高压下可以液化成为氨液。
3. 氨气的密度为0.73克/升,比空气轻,能上升到高处。
所以在一定空气流通情况下,如果泄漏,氨气会迅速上升,易散去。
4. 氨气具有很强的促燃性,能和氧气或氧化剂发生激烈的反应,因此在储存和使用氨气时要十分小心。
二、化学性质1. 氨气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气体,能与氧化剂或氧气发生搏斗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例如,氨气与氧气反应可生成氮气和水,其中氮气是稳定的氧化物,而水是一种无害的产物。
这种还原性很强的性质使氨气被广泛用作还原剂。
2. 氨气与酸反应时呈现出明显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由于氨气具有很强的碱性,所以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会用氨气来中和酸性溶液。
3. 氨气具有很强的亲电性,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它会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各类氨合物。
4. 氨气能够与醛和酮反应,形成胺醇。
这样的反应通常发生在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中,氨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毒性和危害性1. 氨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眼睛、鼻腔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 高浓度的氨气对人体呼吸道和粘膜会产生腐蚀作用,引起化学性肺炎,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甚至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
3. 氨气对一些金属和材料也具有腐蚀性作用,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氨气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以免造成人员和设施的损害。
综上所述,氨气是一种具有很强化学活性和毒性的气体,但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使用氨气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氨和铵盐知识点总结

氨和铵盐知识点总结氨和铵盐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对氨和铵盐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这两种物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氨的基本概念氨,化学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化学中重要的碱性物质。
氨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气体,在常温下呈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可以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铵。
氨具有还原性和碱性,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
二、氨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常温下呈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
氨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氨具有还原性和碱性。
与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物反应时,具有还原性;与酸性氧化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反应时能中和酸性。
氨还具有与醛、酮、羰基化合物等发生亲核反应的性质。
三、氨的制备1. 氨的工业制备:氨的工业制备是通过哈勃法来实现的,即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2. 氨的实验室制备: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加热含氨基物质(如硝酸铵)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
四、氨的用途1. 氨作为化肥的应用:氨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原料,可以制备尿素、硝酸铵等化肥产品。
2. 氨作为工业制剂的应用:氨还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用于生产硝酸、胺类化合物、染料、合成纤维等产品。
五、铵盐的基本概念铵盐是指由铵离子NH4+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是一类常见的盐类化合物。
铵盐具有两性,既具有碱性,又具有还原性,因此在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铵盐的性质1. 物理性质:铵盐的物理性质与其成分有关,大部分铵盐为晶体或结晶状物质,有些铵盐呈无色晶体或白色晶体,有些则呈黄色或蓝色。
2. 化学性质:铵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在水中形成各种程度的电离。
铵盐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和碱性,可以与酸类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也可以与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
七、铵盐的制备1. 铵盐的实验室制备:可以通过氢氧化铵和酸类物质反应来制备铵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8.C
【解析】
【详解】
A.氮气转化为二氧化氮,要两步进行氮气放电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不能实现甲到丁的一步转化,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无法转化过氧化钠,不能实现甲到丁的一步转化,故B错误;
C.Fe在氧气中点燃生成Fe3O4,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Fe在氯气中点燃生成FeCl3,FeCl2中通入氯气反应生成FeCl3,各步都可以实现一步转化,故C正确;
D.S无法一步转化为SO3,不能实现甲到丁的一步转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CD
【解析】
【分析】
A为单质,根据转化关系,A可能为S,B为H2S,C为SO2,D为SO3,E为H2SO4;A可能为N2,B为NH3,C为NO,D为NO2,E为HNO3。
【详解】
A. D不一定是最高价氧化物,比如NO2,故A错误;
C.二氧化硫与氧气常温下不反应,所以气体物的量不变,压强不变,故C选;
D.SO2和H2S发生SO2+2H2S═3S↓+2H2O,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发生变化,故D不选;
故选:C。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NH3+O2→NO,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加热,故A不选;
B.CH4→CH3Cl,反应条件是光照,故B选;
C.C6H6+H2→C6H12,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加热,故C不选;
D.C6H12O6→C2H5OH,反应条件是催化剂,故D不选;
故答案选B。
5.B
【解析】
【分析】
A.图象可知X为+5价对应的氮的氧化物;
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
C.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
①Cu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③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1。
(4)有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20mL,加入0.25mol•L-1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w(g)和Ba(OH)2溶液的体积V(mL)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混合液呈中性)。则原混合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1,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1。
A.如是标准状况下,则V(N2)=0.25mol×22.4L/mol=5.6L,但气体存在的条件未知,不能确定气体的体积,故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有0.3 mol NO被还原,故B正确;
C.0.2molNH3反应,被氧化生成氮气,则氧化产物为0.1mol,质量为2.8 g,故C正确;
D.气体有两种情况:0.3molNO和0.7molNH3或0.2molNH3和0.8molNO,二者比值不是3:2,故D错误。
D.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3价,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4价二者反应生成氮气;
【详解】
A.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可知,X为+5价对应的氮的氧化物是N2O5,A正确;
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B错误;
C.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C正确;
B.若B是金属钠,则E是氢氧化钠,但NaOH和铜不反应,故B错误;
C.若E为硝酸,则A为N2,在常温下为气态,故C正确;
D.若E为浓硫酸,则A为S,在常温下为固态,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D。
10.BC
【解析】
【详解】
6molNO还原得到3molN2,4molNH3氧化得到2molN2,两者相差1molN2,现相差1.4g, =0.05mol,相当于0.3molNO和0.2molNH3反应,产生氮气0.25mol;依题意NO和NH3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必有一种为过量,所以有两种情况:0.3molNO和0.7molNH3或0.2molNH3和0.8molNO;
(3)现有100mol的原料气,其中含氨气为xmol,反应后生成的硝酸ymol。在得到硝酸的条件下,写出x与y的关系式。(写出解题过程)________________
12.氨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标准状况下,将500L氨气溶于水形成1L氨水,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工业上常用过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详解】
A.打开K1,关闭K2,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一小段,然后松开,活塞复原,说明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
B.打开K1,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使过量的氨气与氯气混合时,过量的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只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雾,故B错误;
C.充分反应后,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或生成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会倒吸至试管内,故C正确;
A.D是一种最高价氧化物
B.B氧化到C后还能氧化,所以B是金属钠
C.若E为硝酸,则A在常温下为气态
D.若E为浓硫酸,则A在常温下为固态
10.NH3可消除NO的污染,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现有NO与NH3的混合物1mol充分反应,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4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D.实验室制备氨气和氯气都可以使用固体与液体制备,制备氨气可以选用浓氨水和氧化钙,制备氯气可以选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可以用同一套发生装置,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掌握氨气与氯气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氨气与氯气反应:8NH3+3Cl2=N2+6NH4Cl或2NH3+3Cl2=N2+6HCl。本题的易错点为CD,C可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分析,D中要熟悉氨气和氯气的常见制备方法。
D.实验室制备氨气和氯气可以用同一套发生装置
8.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变化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N2
NH3
NO
NO2
B
Na
Na2O
NaOH
Na2O2
C
Fe
Fe3O4
FeCl2
FeCl3
D
S
FeS
SO2
SO3
A.AB.BC.CD.D
二、多选题
9.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单质,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D.NH3可与NO2反应生成氮气,8NH3+6NO2=7N2+12H2O,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是个价态存在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6.B
【解析】
【详解】
A.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A正确;
B.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铝,B错误;
C.S燃烧生成SO2,SO2被氯水氧化可以转化为硫酸,硫酸与镁等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镁,C正确;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转化为氢氧化铁,D正确;
答案选B。
7.B
【解析】
D.Fe→FeCl2→Fe(OH)2→Fe(OH)3
7.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氯气与过量氨气反应的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K1,关闭K2,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一小段,然后松开,活塞复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打开K1,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使过量的氨气与氯气混合时,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充分反应后,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会倒吸至试管内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可知,A一定是弱酸的铵盐,当X是强酸时,A、B、C、D、E、F分别是:Na2S、H2S、S、SO2、SO3、H2SO4;当X是强碱时,A、B、C、D、E、F分别是:NH4Cl、NH3、N2、NO、NO2、HNO3。
【详解】
A.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酸时,F是H2SO4,故A正确;
B.CH3CH2OH和CuO反应生成Cu、乙醛和水,a处变红,b处变蓝,乙醛在c处被冷凝,c处接收到无色液体,B可能;
C.NH3和CuO反应生成Cu、氮气和水,a处变红,b处变蓝,氮气沸点-195.8℃,在c处不可能得到无色液体,C不可能;
D.CO和CuO反应生成Cu和CO2,H2和CuO反应生成Cu和水,a处变红,b处变蓝,c处无现象,D不可能;
A.产生氮气为5.6 L
B.有0.3 mol NO被还原
C.生成氧化产物2.8 g
D.原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3:2
三、综合题
11.工业上用氨气与空气的混合气在一定条件下制硝酸,发生的反应是:
①4NH3+5O2→4NO+6H2O
②4NO+3O2+2H2O→4HNO3
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0,氮气体积分数为0.80,请完成下列填空及计算:
B.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碱时,F是HNO3,故B正确;
C.无论B是H2S还是NH3,B和Cl2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