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学生认识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的理论基础,对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电化学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 年版)》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态,可通过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从教材安排来看,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及“离子反应”之后,元素化合物内容之前,这既能发展夯实之前对物质及反应的微观认识,从不同角度建构出新的化学学习思维,又能帮助学生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物质性质,完善新课标中提出的价类(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分析思路,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建立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价、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等基础知识。

而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分类思想在化学物质及反应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初步形成分类观;而第二节“离子反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初步形成了微粒观;并且宏微结合的思想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认识物质及反应的维度越丰富,越能接近其本质。

而本节内容则将突破学生在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建立一个新的维度,即从化合价(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继续深化学生的变化观,同时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教案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教案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教案
目标:
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 能够根据物质的氧化态变化判断其是否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3. 能够编写和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解释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2. 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二、讲解
1. 讲解氧化和还原的定义和特征;
2. 介绍氧化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过程;
4. 举例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实验
1. 进行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物质;
3. 引导学生编写和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四、练习
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2. 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
1. 回顾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更多知识。

六、作业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写一份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报告;
2. 提醒学生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化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化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化学教案(精选5篇)高中化学教案1第一单元第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一、学习目标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2Na+Cl2=2NaCl2Fe + 3Cl2 2FeCl3H2 + Cl2 2HClCl2+H2O HCl+HClOCa(ClO)2+CO2+H2O=CaCl2+2HClO2HClO O2↑+ 2HCl[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1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对于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既要复习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和以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__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4、重难点设置: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__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大,要使同学们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此,必须精心设计教法,力求深入浅出,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者。

所以我采用“问题解决法”教学,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__教学__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深入。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3.理解得失电子、氧化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一、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反应【提问】CuO+H2Cu+H2O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联系起来。

【讨论】2Na+Cl22NaCl H2+Cl22HCl这两个反应没有氧的得失,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讲解】小结上述讨论后,得出:【板书】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这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巩固性提问】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MnO2+4HClMnCl2+2H2O+Cl2↑Ca(ClO)2+CO2+H2O===CaCO3↓+2HClO【板书】二、电子得失和氧化还原反应1.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升降以钠跟氯气反应为例,讲清钠原子为什么失去1个电子,氯原子为什么获得1个电子以及得失电子跟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后,再举铁跟稀硫酸、铁跟氯气、氯化亚铁跟氯气的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共11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共11篇)

氧化复原反响教学设计〔共11篇〕第1篇:氧化复原反响教学设计氧化复原反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p 】氧化复原复原反响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根底,因此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

通过这局部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实验事实理解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可以举例说明消费、生活中常见的氧化复原反响。

而且删除了旧教材从化合价变化多少、电子转移多少去分析^p 和表示氧化复原反响的过细、过繁、过难的内容,大大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

学生可以在初中化学的根底上,进一步去理解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到达优化知识构造的效果。

对氧化复原反响在生活中应用的介绍,起到了培养学科感情的目的,同时,教材还辨证地介绍了氧化复原反响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以引导学生形成辨证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知识重难点: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教学目的】理解氧化复原反响、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复原反响;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p氧化复原反响;通过对氧化复原反响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复原反响;【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p 氧化复原反响.学生掌握氧化复原反响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1〕重、难点的解决方法1 ①复习化合价概念,抓住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通过分析^p 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响,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提醒反响的本质,从而形成氧化复原反响的概念。

②正确理解概念间的互相关系,例如讲氧化剂和复原剂时,应着重说明在氧化复原反响中,氧化剂夺得电子而发生复原反响,复原后的生成物叫做复原产物;复原剂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响,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让学生认识到氧化剂和复原剂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二者缺一不可。

③课堂上要有方案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展练习稳固,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高中化学的氧化还原性教案

高中化学的氧化还原性教案

高中化学的氧化还原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3. 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 氧化数的计算方法;
3.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5分钟)
通过展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意义。

2. 教师讲解(15分钟)
a.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b.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c. 讲解氧化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练习(20分钟)
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题目,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氧化数的计算方法。

4. 拓展应用(10分钟)
让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防止金属生锈、电池反应等。

5. 知识检测(5分钟)
通过提问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
1. 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
2. 教科书和教学PPT;
3. 学生练习题目。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情况;
2. 学生在实验或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高中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一)1、有关概念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的依据:化合价是否有变化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被氧化: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被还原:得到电子被还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氧化产物:氧化反应生成的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2、概念间的关系< height=42>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1、两条线桥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2、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

3、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1、一条线桥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2、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3、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4、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化合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 <> < colspan=2>(3)分解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就,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 < colspan=2>(4)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 <> <>5、常见的氧化剂<>6、常见的还原剂<>7、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氧化剂2>非金属元素 2> < width="72%" height=25>非金属活动顺序:f > o > cl > br > i > s < width="72%">同周期从左到右,氧化性增强:cl > s > p < width="13%" rowspan=2>(2)还原性< rowspan=2>金属元素 < rowspan=2> < height=23>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h)>cu>hg>ag>pt>au < width="72%">同主族从上往下,还原性增强:mg < ca < ba < colspan=4>(3)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colspan=4 height=26>氧化剂的氧化性 >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colspan=4>还原剂的还原性 >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colspan=4>(4)浓度、温度、酸碱性等:< colspan=4 height=21>如:浓hno3的氧化性> 稀hno3,加热时浓h2so4的氧化性增强,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增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案(设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课本及课件中的图片感受化学人类生产、生活的贡献,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2)体验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心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

(3)体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识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教学方法(策略)(设计)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法、讨论法、总结概括法、习题巩固法●教学媒体(设计)板书、PPT课件、flash动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PPT展示蜡烛燃烧图片)上课。

图片上我们看到的是燃烧着的蜡烛,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初中是如何定义燃烧的?[PPT展示]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引导]也就是说燃烧是发生了氧化反应[情景引入](PPT展示生锈的铁塞图片)图片上铁塞会变得锈迹斑斑是因为?[讲解]燃烧和铁塞生锈过程都发生了氧化反应,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我们学过的氧化反应有哪些呢?[PPT展示]C+O2CO2CH4+2O2CO2+2H2O2Mg+O22MgO[提问]判断它们是氧化反应的方法是什么呢?[过渡]对,同学们对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现在请同学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如何使锈迹斑斑的铁塞变回本来模样?(提示:工业上是如何冶炼铁的?(PPT展示生锈的铁塞图片),[PPT展示]还原反应[提问]我们学过的还原反应又有哪些呢?回忆初中学习的燃烧有关知识,[回答]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回忆初中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知识,[回答]铁的缓慢氧化。

思考,讨论,回答回忆初中氧化反应的定义[回答]与氧气反应,得到了氧。

回忆初中还原反应的定义[回答]通过还原反应,将氧化铁铁还原成铁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出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已知的旧知识引入,减少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为教学创设好的心理基础。

温故知新。

教师为引导,学生动脑思,自主发现问题,激起探究兴趣。

[PPT展示]初中学过的还原反应[提问]判断它们是还原反应的方法是什么呢?[提问]那么,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不是独立发生的呢?以CuO + H2反应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

从前面我们可以知道可以通过得氧失氧来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那对这个反应的分析我们也采取这种方法。

[讨论]学过的还原反应回忆初中还原反应的定义[回答]反应中化合物失去氧[副板书]失去氧,被还原(还原反应)CuO + H2 === Cu + H2O得到氧,被氧化(氧化反应)[讲解]分析发现,在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而同时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由此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引导] 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呢?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刚才自己所学出的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并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点评学生回答并总结]同学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下面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规范表述: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2.3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过渡】好,我们通过flash动画模拟氧化铜与氢气反应中两者的变化,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PPT展示]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的flash动画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一、定义: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讨论,回答]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氢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讨论,回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是同时发生的。

交流、思考,回答: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结合实例给出定义,更加直观易懂。

动画模拟,将微观的现象宏观化,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设问]前面我们是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前提条件是氧的参与,是否氧化还原反应只能发生在有氧参与的反应中呢?老师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不是思考,回答不一通过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

△D.Ca(OH)2+CO2=CaCO3+H2O2、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Na+Cl2= 2NaClH2+Cl2= 2H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理解[设问]同学们对这种判断方法掌握得很好,那同学们有没思考过,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钠与氯气反应以及氢气与氯气反应这两个反应中元素原子所发生的变化。

[板书]2Na+Cl2= 2NaCl[边写副板书边讲解]初中时我们已经能够学过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跑步,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我们分别画出钠跟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呢?答:…这种结构稳不稳定呢?答:…钠要达到稳定结构必须?答:…而氯最外层有几个电子?答:..要达到稳定结构必须:…钠与氯气反应,钠要失去电子,而氯要得到电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钠便把最外层上的一个电子给了氯。

我们一起来观看钠与氯气反应的模拟动画。

[PPT展示]用动画演示离子化合物NaCl的形成过程,并解释其中原理[总结]钠与氯气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因为失去一个电子而形成钠离子,化合价…每个氯因为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化合价…钠离子和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了氯化钠。

钠和氯气反应的过程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总结]这种说法还不是完全正确的,前提条件是钠与氯元素原子获取电子的能力相差较大,故正确的表述应为:对于反应物原子获取电子能力相差较大的反应,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PPT演示]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电子的得失[讲解]对于因为反应中发生电子得失而引起化合价改变的情况,我们还可以总结出规律:高、失、氧,低、得、还。

【板书】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关系规律:高、失、氧,低、得、还。

[PPT演示] 讨论,自由发言认真听讲,了解新知识认真听讲,并跟这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

【回答】一个;七个;思考,【回答】升高;降低;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

看动画,加深理解。

联系初中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并对那与氯气反应中发生的变化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种分析方法,利用动画演示直观地表述物质形成的原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得出“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这一结论。

通过形象有趣的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电子的得失规律:高、失、氧,低、得、还[过渡]我们通过形象的动画来记住这个规律。

[PPT演示]跷跷板动画,物质得失电子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边看边讲解)[过渡]这是钠和氯气反应的情况,钠跟氯通过电子的得失分别达到稳定结构,双双得利。

那对于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呢?同学们阅读教材36到37的内容,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氢气和氯气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是因为?[过渡]我们同样通过动画来模拟整个变化过程。

[PPT演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讲解]氢原子与氯原子各以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组成一对共用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到两个院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

[PPT演示]氯化氢的形成(简化版)[讲解]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而偏离于氢原子。

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总结]对于反应物原子获取电子能力相差不大的反应,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子的偏移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答:发生了电子的偏移动画加深学生的印象[讲解]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即电子的转移。

那么氧化还原反应又可以怎样表述?[PPT演示]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称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 我们自己动手来分析一下其他氧化还原反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PPT演示]练习:电子的得失或偏移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称氧化还原反应。

扣紧教材,诠释原理[讲评]从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出:氧化反应表现为被氧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失去(或偏离)电子的过程。

还原反应表现为被还原的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其实只是该元素的原子得到(偏向)电子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听讲,总结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离)梳理知识点,指出重点,强调难点,更利于完整知识体系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