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1篇本教材选自人教版《化学1》必修。

该课中的学案是依据同学现有的阅历和理解水平,将学问点设置成一系列问题。

它体现了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对同学用问题启发思维,供应学法指导。

在教学思路上,该课的最大特点是不单纯地讲解学问,而是将详细的学问点进行加工,使其向上与化学原理、观念以及方法相链接,向下能落实到应用层面。

准时利用化学原理整合学问,适时渗透化学学科的讨论程序和思维方法,不仅能使学问条理化和脉络化,消退元素化合物学问的“散、繁”的现象,而且体现了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给同学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建立框架。

该教学设计为同学的学习供应了支架,加强了思维方法的训练,在肯定程度上能发挥优化教学过程和促进同学进展的双重功效。

教学详细过程[引入]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Si、Cl,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非金属元素S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是探究其氧化物的性质。

[板书]第四章第三节硫的氧化物[问题]依据原子结构打算元素性质的原理,我们可通过什么来了解S元素的性质?完成学案的第1题。

阅读教材第89页,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2题。

1. 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通常简单_____电子。

2. 单质硫的俗名为________,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成粉末。

________溶于水,微溶于酒精,_____溶于二硫化碳。

设计意图:画出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想S元素的性质,使同学把握用原子结构思索元素性质的化学思维方法。

通过同学自己阅读教材去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培育自学力量。

[问题]常见的硫磺就是单质S,硫磺有什么特点?[同学]回答:可以燃烧。

[老师]回忆S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完成学案的3题。

3.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提问]依据S燃烧的现象,推想SO2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4题。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技能:把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依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把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本领培育:通过察看试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本领。

科学思想:通过察看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同学了解讨论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讨论问题,找寻规律的方法。

科学品质:通过试验操作,培育同学动手参加本领,对反应现象的察看激发同学的爱好;培育同学严谨求实、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察看、记录试验;对反应事实的处理及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予以确定。

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试验,并察看记录: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需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

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NaOH+HCl=NaCl+H2O分组试验,并记录察看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同学试验察看本领,依据提出的问题和试验结果引起同学产生猛烈的求知欲望。

续表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分别讨论三组试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教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教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其基本原理。

通过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例,让学生初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提供学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化学问题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及实例;2、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课堂讲授、学生互动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1、引入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化学反应是一大重要内容,而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则是最重要、最基础、最具有代表性的反应,它不仅在化学体系中广泛存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内容。

2、概念及特征(1)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又称红ox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的氧化剂和另一种物质的还原剂发生化学反应,使物质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而形成的过程。

(2)特征:氧化:氧化剂在反应中接受了还原剂某些电子,使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

还原:还原剂在反应中把它一些电子给了氧化剂,使氧化剂获得电子或电子对。

3、基本原理(1)原子的氧化还原价:元素不同,因而它的中心原子结合的电子数和外层电子数因原子间作用存在的差异而不同。

在合成和分解成分子时,原子达到最稳定的电子构型是它们最根本的需要。

为了达到这个最稳态,原子会接受或放出有用的外部电子。

当封闭系统中不同的元素联系时,如果一种元素在氧化反应中偏向获得电子(在反应中被还原),那就可以作为还原剂;如果这种元素在氧化反应中偏向失去电子(在反应中被氧化),那就可以作为氧化剂。

(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化学反应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转移完成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化学物质发生了氧化,另一种化学物质发生了还原。

这是因为在反应中,一个元素一般会失去电子而被氧化,以得到对于更稳态的离子,同时,另一个元素一般会获取电子而被还原,以达到对于更稳态的离子。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3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3篇)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3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会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的深入研究,深刻体会自然现象中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知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能不能举出几个具体的实例呢?【学生回答】氧化反应:碳与氧气、铁与氧气……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环节二:新课讲授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提出问题】能不能举出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碳与氢气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提出问题】观察一下所列举的几个化学方程式,除了得失氧之外,从化合价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得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失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

【教师引导】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就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是,铁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都出现了变化。

可知并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出现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电子转移)有关。

【教师引导】那么就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揭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1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对于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既要复习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和以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__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4、重难点设置: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__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大,要使同学们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此,必须精心设计教法,力求深入浅出,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者。

所以我采用“问题解决法”教学,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__教学__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深入。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共11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共11篇)

氧化复原反响教学设计〔共11篇〕第1篇:氧化复原反响教学设计氧化复原反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p 】氧化复原复原反响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根底,因此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

通过这局部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实验事实理解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可以举例说明消费、生活中常见的氧化复原反响。

而且删除了旧教材从化合价变化多少、电子转移多少去分析^p 和表示氧化复原反响的过细、过繁、过难的内容,大大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

学生可以在初中化学的根底上,进一步去理解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到达优化知识构造的效果。

对氧化复原反响在生活中应用的介绍,起到了培养学科感情的目的,同时,教材还辨证地介绍了氧化复原反响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以引导学生形成辨证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知识重难点: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教学目的】理解氧化复原反响、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复原反响;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p氧化复原反响;通过对氧化复原反响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复原反响;【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p 氧化复原反响.学生掌握氧化复原反响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1〕重、难点的解决方法1 ①复习化合价概念,抓住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通过分析^p 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响,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提醒反响的本质,从而形成氧化复原反响的概念。

②正确理解概念间的互相关系,例如讲氧化剂和复原剂时,应着重说明在氧化复原反响中,氧化剂夺得电子而发生复原反响,复原后的生成物叫做复原产物;复原剂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响,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让学生认识到氧化剂和复原剂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二者缺一不可。

③课堂上要有方案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展练习稳固,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篇1三维目标:①在复习反应类型,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分类方法。

知识与技能:②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③掌握从化合价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类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与价值观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教学方法:设疑、启发、讨论、讲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引入]最近,在我国航天事业中发生了几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事情吗?2011年9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陕西上空对接成功,为我国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我国也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对接技术的国家。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更是陕西人的骄傲,因为设计、发射的许多关键技术在我们西安完成,测控中心在我们陕西,就连对接都在我们陕西上空进行。

当我们看到火箭发射升空的壮观场景时,可能还没有想到,火箭发射离不开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巨大的能量,那么究竟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呢?[过渡]在初中化学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反应,它们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进行分类共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那么,请问同学们Fe2O3+3CO 2Fe+3CO2属于上述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结论】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4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4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3.理解得失电子、氧化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一、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反应【提问】CuO+H2Cu+H2O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讲解】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联系起来。

【讨论】2Na+Cl22NaCl H2+Cl22HCl这两个反应没有氧的得失,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讲解】小结上述讨论后,得出:【板书】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这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巩固性提问】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MnO2+4HClMnCl2+2H2O+Cl2↑Ca(ClO)2+CO2+H2O===CaCO3↓+2HClO【板书】二、电子得失和氧化还原反应1.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升降【讲解】以钠跟氯气反应为例,讲清钠原子为什么失去1个电子,氯原子为什么获得1个电子以及得失电子跟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后,再举铁跟稀硫酸、铁跟氯气、氯化亚铁跟氯气的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小结如下:【板书】2.电子得失和氧化还原反应【讲解】把电子得失跟化合价升降的关系以及化合价升降跟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联系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张吉林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
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总结归纳法、练习反馈法等。

教学主线:
四 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表观认识:得氧失氧(片面)
2、特征认识: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3、本质认识:电子转移(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