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二)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二)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一下氧化还原反应。
首先我们来分析锌和盐酸的反应,反应中锌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锌元素从零价升高到正二价,一个锌原子失去两个电子,锌单质被氧化,可表示为化合价升高,失去两个电子,被氧化,氢元素从正一价降低到零价,两个氢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氯化氢被还原,可表示为化合价降低,得到两个电子,被还原。
以上,我们用双线桥法分析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变化情况,双线桥是分析反应前后,同一变价元素的变化情况。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而化合价变化的内在原因是发生了电子转移,因此,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要在线桥上标明元素化合价升高或降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以及被氧化或被还原的情况等。
下面,我们用双线桥分析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反应中铁元素从零价升高到正二价,一个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铁单质被氧化,铜元素从正二价降低到零价,一个铜原子得到两个电子,硫酸铜被还原。
我们再来分析钠与氯气的反应,反应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钠元素从零价升高到正一价,两个钠原子失去两个电子,钠单质被氧化,生成了氯化钠,氯元素从零价降低到负一价,一个氯分子得到两个电子,同时氯气被还原,生成了氯化钠。
用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箭头从反应物中的变价元素指向生成物中的相应元素。
其次,线桥上标注化合价变化情况、电子得失情况以及被氧化或被还原等情况。
此外,电子转移的总数要相等。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方程式如下所示,请同学们思考,被氧化的元素以及被还原的元素分别是什么?反应中锰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锰元素的化合价从正四价降低到正二价,一个锰原子得到两个电子,二氧化锰被还原,氯元素的化合价从负一价升高到零价,但同时我们还发现,氯化锰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一价,并未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分析氯原子失电子数目必须要注意到未变价的氯元素。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一、课标要求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中,凡涉及到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学会利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类推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学会线桥表示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电子得失、氧化和还原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关系上,形成对立统•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氧化剂和还原剂四、教学过程[复习]常言“温故而知新”,请思考以下问题,并时下列反应做出判断:1.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根据是什么?2CuO+H2==4cu +H21MnOz+Wl (浓):金==MnS+H2()+Cl2 t却于氧化还原3NQ>+H20======2HN03+NO的京应有哪些?2H2O2====2H2O+O21CaCO3+H2O+CO2===== Ca(HC03)2)[小结]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即化合价变化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属氧化还原反应。
[讲述]在上述氧化还原反应中由一日1。
的实质是失去了电子,被氧化,而CuO-Cu的实质是得到了电子,被还原,其中山为CuO的还原提供了电子,CuO为山的氧化得到了电子,从而使双方完成氧化还原反应,在这里比起还原作用称为还原剂,CuO起氧化作用称为氧化剂。
[板书]三、氧化剂和还原剂1.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一一得电子(电子对偏向)的物质还原剂一一失电子(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思考]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本身所发生的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情况。
[引导]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如何在化学方程式上清楚地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呢?[板书]2.“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必修化学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
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1、学生在前节课中已经从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知道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本质。
2、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学会用“双线桥法”、“单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及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化学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课前小练]判断以下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2 Na +Cl2==2NaCl2、Fe +CuSO4 ==FeSO4 +Cu3、2 HgO ==2Hg +O2 ↑4、NH4NO3 ==N2O ↑+2H2O5、CaO +H2O ==CaCO36、3 Fe +2O2 ==Fe3O47、BaCl2 +H2SO4 ==BaSO4↓+2HCl8、CaCO3 ==CaO +CO2↑[师]请大家根据以上的练习,总结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板书]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讲]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些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1、2、3、4、6;非氧化还原反应有:5、7、8;化合反应:1、5、6;分解反应:3、4、8;置换反应:2;复分解反应:7;学生讨论后并小结[点击试题]1、判断以下说法正确与否○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氯化还原反应。
○2、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氯化还原反应。
2、判断以下反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2CuO+H2=====Cu+H2O○2、MnO2+4HCl(浓)======MnCl2+H2O+Cl2↑○3、3NO2+H2O======2HNO3+NO○4、2H2O2======2H2O+O2↑○5、CaCO3+H2O+CO2====== Ca(HCO3)2[过]在反应○1中,H2――H2O 的变化实质是失去了电子,被氧化,而CuO ---Cu 的变化实质是得到了电子,被还原。
其中,H2为CuO 的还原提供了电子,CuO 为H2的氧化接受了电子,从而使双方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里,H2起还原作用称为还原剂,CuO 起氧化作用称为氧化剂。
高中化学_《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班级,组别,姓名,学号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编号:018 编写:审核:时间:……※课前预习案※……【知识回顾】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2.下列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①2CuO+H2=====Cu+H2O②MnO2+4HCl(浓)======MnCl2+H2O+Cl2↑③3NO2+H2O======2HNO3+NO ④2H2O2======2H2O+O2↑⑤CaCO3+H2O+CO2====== Ca(HCO3)23.从反应中物质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以CuO+H2△Cu +H2O为例)(1)氧化剂是指的反应物,发生反应。
如CuO。
(2)还原剂是指的反应物,发生反应。
如H2。
【新知预习】【预习自测】1.下列各式中,当左边物质生成右边物质时,画横线的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1)NaCl→Cl2(2)KMnO4→MnCl2(3)Fe2O3→Fe(4)CO2→CO2.用双线桥法表示化合价变化及电子转移情况(1) Cl2+SO2+2H2O=H2SO4+2HCl (2)2H2S + SO2= 3S↓ + H2O(3)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4)Cl2 + H2O = HCl + HClO【我的疑问】…※课堂探究案※……【学习目标】1. 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等基本概念;2. 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3. 了解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方法——单线桥法;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学习重点】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等基本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等基本概念。
【质疑探究】探究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几组概念及关系[问题1]氧化剂和还原剂与化合价的变化、电子转移有何关系?[问题2]试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给氧化性、还原性下定义。
[问题3]试分析氧化剂、还原剂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对应关系。
高一化学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初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得失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设疑、比较、讨论、讲解、练习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受热分解放出CO2B、以MnO2为催化剂,KClO3分解放出O2C、铁与稀硫酸反应D、固体NaCl与浓H2SO4反应放出HCl气体2、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上升到从元素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提问]什么叫化合价?化合价的数值是如何确定的?[过渡]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板书]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指导同学们看课本图1-8,指导学生认识NaCl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写出双线桥:失去2×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2Na + Cl2 = 2NaCl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归纳] :氧化剂:Cl2,得到电子的物质;还原剂:Na,失去电子的物质。
化合价升高(降低)的价数=失去(得到)的电子数同一反应中得到电子总数=失去电子总数请同学们分析氢气与氯气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2 + Cl2= 2HCl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结论]对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没有完全得失电子,只是电子的偏移,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设问]综合上述两种情况,你能说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吗?[板书]4、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最新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精品文档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对化学反应和元素化合价的分析,使学生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并与氧化性、还原性产生联系。
(2) 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3) 通过实验,初步认识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研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利用分类常识,进行氧化剂、还原剂的探究。
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与意义,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氧化还原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感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并建立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概念。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
教学难点: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
教学过程:
精品文档。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教案

教学难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
教学方法:设疑、讲解、练习
学生学法:讨论、分析、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它的实质是什么?它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阅读P37页,填空
【投影】一、氧化剂和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作为反应物共同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是______(或电子对________)的物质,在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氧化剂具有________,反应时本身被________,发生了______反应,得到的产物是________产物。还原剂是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的物质,在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_,还原剂具有_______,反应时本身被_______,发生了______反应,得到的产物是_______产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即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ClO3->BrO3->Cl2>Fe3+>I2B. BrO3->Cl2>ClO3->I2>Fe3+
C. BrO3->ClO3->Cl2>Fe3+>I2D. BrO3->ClO3->Fe3+>Cl2>I2
【作业】P39第9题
教学后记
周次
星期
时间
课题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
课型
新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和初步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如何帮助、指导学生从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肤浅认识,提升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这是第一章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
高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判断,从外在显形的判断转向隐形本质的判断,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4对重要的基本概念,如何正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结构的基础。
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自主构建以氧化剂、还原剂为核心,以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为判断依据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
本节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本节教学难点:用双线桥和单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教学过程】
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主要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
如在利用几个反应分析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的关系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听取学生的结论加以点评,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真正体验学习的过程。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实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
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
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浓、、
、
、、等。
2.还原剂
金属:等; 某些非金属: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
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
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
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例如:
【课后作业】
课本P38: 1、2、3、7、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