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预测

合集下载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和家庭带来了重大挑战。

因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原因1.现状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持续发展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3.88 million (百分比18.1%)。

此外,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人口红利消失。

2.原因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长寿化,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二是生育水平下降,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生育率不断下降,使得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三是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镇,农村留守老人增多。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预测1.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根据现有数据和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中国的老龄人口比例将持续上升。

到2030年,预计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25%,2070年甚至有可能达到40%以上。

这将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2.老年人口福利需求增加随着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人口的福利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这包括医疗保障、养老金、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需求。

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建设老年护理设施,并完善养老金体系,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福利。

3.劳动力人口减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人口将逐渐减少。

这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政府应通过教育系统和就业政策,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劳动市场中,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4.家庭结构变化老龄化还将引起家庭结构的变化。

随着核心家庭模式的普及和老年人口的增多,传统的多代同堂家庭模式将逐渐减少。

2020~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 表格

2020~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 表格

2020~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老龄化现象也日益显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2020年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

1. 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已经达到了约2.5亿人。

这一数字在整个人口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 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预测根据预测模型,到了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会更加庞大,预计将接近4亿人。

这意味着在未来3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翻番增加。

3. 老年人口结构变化除了数量的增多,老年人口的结构也将迎来重大变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整体上会有所改善。

养老方式和需求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对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社会问题和挑战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养老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养老金保障的不足、老年人口膨胀对医疗资源的压力,都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和结构的变化,我国社会应当高度重视老年人口问题,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投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020~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将呈现出数量增多、结构变化、社会问题和个人观点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态势。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老年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共同努力去解决相关挑战,为我国老年人口的幸福晚年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篇文章将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2020~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以及对应的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为我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的需求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的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最新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最新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转变,老龄化 速度将逐渐加快,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速度将逐 渐提高。
人口红利期缩短
由于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口红利期将逐渐缩短 ,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将逐渐加大。
3
应对老龄化的时间紧迫
由于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政府和社会需要尽快采 取应对措施,以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02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老龄化程度
老龄化率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率持续上升,预计 在未来几十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
老年人口规模
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尤其是65岁 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占总 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
老龄化速度
增速加快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生育率的持续下降,老龄化速度呈现加快趋势。
最新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 势预测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引言 •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 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策略建
议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 和比例持续增长。
科学规划家庭养老
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科学 规划家庭养老方式,合理 分配家庭资源。
05
结论
研究总结
01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 加深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 年人口比例将继续上升,预计未来几 十年内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
02
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 长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养老服务需求 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包括养老院、护 理中心、康复中心等机构的需求将持 续增加。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2024年数据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2024年数据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2024年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2024 年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

2024 年,这一现象呈现出更为复杂和深刻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2024 年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持续增加。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这意味着养老负担的加重以及社会资源在老年群体中的分配需求不断增长。

在健康状况方面,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这不仅给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也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医疗资源的需求增加,包括医院床位、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等,使得医疗保障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养老保障方面,尽管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养老金的支付压力逐渐增大,部分地区的养老金收支出现不平衡。

同时,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

劳动力市场也受到了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2024 年,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劳动力供应相对减少。

这对于依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企业可能面临招工难、用工成本上升等问题,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养老服务、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而对于一些传统的消费领域如时尚、电子产品等的需求相对减少。

这促使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转型,以适应新的消费趋势。

家庭结构的变化也是一个显著特点。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以及人口流动的加剧,“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比例上升。

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大了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增加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的供给。

同时,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服务质量。

中国人口老龄化预测

中国人口老龄化预测

中国人口老龄化预测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超过18%,2030年预计将超过25%,到2050年预计将超过30%。

这一趋势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趋势及对策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和未来预测。

一、人口结构变化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快速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口总量逐渐增加、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的出生率已经降至每千分之八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死亡率则因为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导致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而在人口老龄化方面,随着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医疗条件得到改善,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初步呈现出老龄化趋势。

二、老龄化趋势根据现有数据和趋势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在未来持续加剧。

主要表现为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增加、65岁以上和80岁以上人口规模将大幅增长、人口抚养比和经济抚养比将继续下降。

老龄化趋势还将对劳动力市场、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从劳动力市场来看,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人口规模和质量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增加用工难度和成本压力。

而在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方面,老年人口的增加将带来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服务需求的大幅增长,给医疗卫生体系和养老保障体系带来重大挑战。

老龄化趋势还将对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规划和居住环境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三、应对策略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一是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可以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鼓励个人和企业投入养老保障金,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二是优化医疗保健体制,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可以通过增加医疗资源投入,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延长健康寿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中国人口老龄化预测

中国人口老龄化预测

中国人口老龄化预测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医疗技术的先进,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率明显上升,这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目前,中国的老龄人口比例正在迅速增加。

预计到 2025 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000 万人,占总人口的 18% 左右。

到 2050 年,这一比例可能将达到 39%。

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会在许多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这意味着花费在养老保险、医疗保健和老年照顾上的支出将大幅增加。

这将给政府财政带来负担。

其次,这也将使得劳动力市场变得更竞争激烈。

由于老年人需求的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服务会增加,相应地,劳动力市场需要更多医疗专业人员、护工、社工等人员。

而中国的医疗和社会服务人员短缺的问题将更加明显。

此外,老年人口的增加还可能导致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

社交和经济福利的减少可能使得许多老年人急需精神支持。

这也将影响未来的资源分配和发展。

在居民预期寿命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老年人口激增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政府和社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一趋势。

政府需要采取更多举措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以及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服务,促进措施的综合实施,极力减轻老年人口的负担,创造出一个尊重老年人权益和生命的、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同时,政府还可以推动出台税收优惠和其他政策奖励人们在家中长期照顾和关爱年老和残疾亲人。

总之,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口提供充分的保障和服务,并创造出一个尊重老年人权益和生命的、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老龄化趋势预测的方法

老龄化趋势预测的方法

老龄化趋势预测的方法一、统计模型预测统计模型预测是预测老龄化趋势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基于历史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老龄化趋势。

常用的统计模型包括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ARIMA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影响老龄化的因素,如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等,从而对未来的老龄化趋势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二、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是预测老龄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比例和分布情况,从而推断未来的老龄化趋势。

人口普查数据还可以提供有关人口迁移、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老龄化现象。

三、生命周期模型生命周期模型是一种基于个体生命周期的预测方法。

该模型通过分析个体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行为和决策,来预测未来的老龄化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老龄化的内在机制,从而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

四、健康状况评估健康状况评估是预测老龄化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通过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可以预测未来的老龄化趋势,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应对。

五、经济因素分析经济因素是影响老龄化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对老龄化趋势产生影响。

通过对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老龄化趋势,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应对。

六、社会文化变迁社会文化变迁也是影响老龄化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对老龄化趋势产生影响。

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1、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与背景人口老龄化,是指由于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社会中老年人口比例相对增加,而青少年人口比例相对减少的人口结构变化现象。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挑战。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尤为明显。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人口转变。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生育率大幅下降,同时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比例快速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已经从1982年的6%上升到了2021年的9%,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还将继续上升。

人口老龄化的背景是复杂而多元的,它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受到政策、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养老保障体系的压力、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等。

因此,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影响,探索应对策略,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特点近年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明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既有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共性特征,又有着自身独特的背景和特点。

从现状来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据统计,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趋势尤为显著。

这种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形成的,这使得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具有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政策因素。

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阶段并不完全同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应对老龄化的难度。

再次,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还伴随着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问题,这使得老龄化的影响更加复杂多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预测摘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

文中由国家统计网得到的1990年至2010年的人口数据统计资料,在对各阶段人口增长率假定短期内不变的基础上,运用马尔萨斯方程对分段(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年龄人口进行预测,进而得到2006—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以及占总人口比例等人口老龄化有关指标预测值,并依此预测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等特点。

问题的提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人口政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成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并且呈现出地区性不平衡特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老龄人口绝对数和相对数剧增,一系列涉及医疗、养老、救助等社会保障问题,以及财政收支、产业调整等国民经济问题随之而生。

因此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一个有效的人口老龄化预测数学模型,对中国人口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个重要问题。

人口预测的模型有很多,比较常用的人口老龄化预测模型主要有:自回归模型、GM(1,1)模型、CPPS 软件预测、Leslie预测等,这些预测模型所需参数较多,预测精度会较低,建立模型难度也比较大,比如Leslie预测模型需要考虑到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生育率及年龄结构等问题,当所获得的数据较少时,模型的建立难度加大。

基于这一事实,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增长的特点出发,本文利用大家较熟识的马尔萨斯模型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短期趋势做出预测。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分析: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65岁以上者)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日益增长的趋势.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增长趋势:根据统计资料显示( 表一) ,1999年我国 65岁以上人口约有8679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9% ,业已逼近人口老龄化的界定标准,十年后,即 2009 年全国 65 岁以上人口数升至11307万人,达到全国总人口数的 8.5%,超过老龄化标准1.5 个百分点,十年间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绝对数累计增长 30.3%,年均增长 2.68%,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年均增长 2. 11%,远远超过同期全国总人口约 0.60% 的增长率。

此外,2000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达 7%,已符合老龄化标准,且往后逐年递增,从增长率看,1999—2009 年间全国 65 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年均增长率( 2. 11%) 也远远超过 15-65 岁人口比重的年均增长率( 0.77%)。

同时通过比较各阶段人口增长速率,近年来65岁以上人口增长率已达到总人口的三倍多,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日益严重。

由于2000年之前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允许生二胎,生育率下降速度比较快,2000年之后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结婚高峰的到来,按照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群体允许生育第二胎,但这一政策还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生育率仍然很低,近几年,社会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死亡率迅速降低,因此老龄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直观分析:在人口统计中,为了形象地说明和分析人口年龄构成的类型,通常与性别分组结合起来,用几何图形表示。

图形可根据各年龄组男女人数绘制,也可根据男女各年龄组构成比绘制,人口统计学称之为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年龄金字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个年龄段和性别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通过收集1990年—2010年各年龄段人口数量,绘出人口年龄金字塔,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严重(如图)。

1990年 1995年2000年 2005年图12010年图中左边的柱型为特定年龄组男性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右边为女性人口的百分比。

从图形的变化可以看到,早些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形成的金字塔具有宽大的底座和比较狭长的顶尖,意味着比较年轻的人口结构。

而到了90年代以后,人口金字塔的底座已经缩小,顶尖变宽,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人口结构趋于老化。

二、人口老龄化模型的构建:本文使用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网中1990 ~2010 年的各项数据。

由于 60 岁以上人口数和其占总人口比重难以统计,因此选取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和占总人口比重作为研究指标。

(一)建模前提条件:1.假设收集的数据均真实有效。

2.假设未来几年内国家的人口政策没有太大变动。

(二)马尔萨斯人口模型1.马尔萨斯模型的建立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Malthus )于 1798 年提出了马尔萨斯人口模型。

其建模思路如下:在简单情况下,人口的(相对)增长率是常数,人口预测采用 指数增长函数。

假定 r 为人口增长率,P(t)为 t 年的人口数,则有: t r t P t P t t P ∆=-∆+)(/)()(][ (1)假定变量连续,求导得其微分形式为:)(/)(t rP dt t dP = (2)经过数学变换,将上面的公式化为指数形式:rt e P t P 0)(=这便是著名得马尔萨斯人口模型。

式中,0P 为t =0 年的总人口数 ,其他字母的含义与 (1)式相同 。

2.马尔萨斯模型参数的确定马尔萨斯模型的求解方法比较简单, 通过数学变换先将模型化为线型形式: rt P t P +=0ln )(ln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OLS )进行线性回归运算即可求出参数0P 和r ,从而实现数据的模型拟合和预测分析。

3.马尔萨斯模型的应用为了处理方便,在拟合前先将年份转换为时序t (t=0,1,2....)。

根据表中1990-2010年全国人口数据和变动规律,分别用1990—2010年(21样本)、2005—2010年(11样本)、2006—2010 年(5样本)三组不同时段的人口数据,借助 SPSS 软件拟合出三个全国总人口的马尔萨斯预测模型(表1),三个模型的拟合优度2R都比较高,模型Ⅲ(5样本)的平均相对误差ave最小,因此选用模型Ⅲ的样本数据。

选用2006-2010的样本数据,然后用马尔萨斯方程建立分年龄段(0-14岁,15-64岁,65岁以上)的人口老龄化预测模型(表2),用该模型预测2006-2010年65岁以上人口,通过2006-2010年65岁以上人口预测值与实际统计值之间的比较,得出预测误差的大小(表3),平均相对误差为0.726%,这说明预测模型能进行较好的模拟预测。

4.未来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运用该模型,我们主要以65 岁及以上人口数和占总人口比重作为研究老龄化的指标,预测2011-2020年的老龄化情况(表5),预测在2011年总人口为134867.47万人,到2020年达到144187.09万人,说明人口增长呈现较稳定的状态,同时65岁以上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而且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并且超过了 7%,已符合老龄化标准,预测出在2015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10%,到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高达11.31%,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表6),说明老龄化情况将越来越严重。

表5 人口老龄化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人口情况的预测结果(万人)时间0-14岁人口15-64岁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2011年22247.84 100458.5 12161.13 134867.47 0.0902 2012年21486.93 101640.8 12564.11 135691.84 0.0926 2013年20752.04 102836.9 12980.45 136569.39 0.0950 2014年20042.29 104047.2 13410.59 137500.08 0.0975 2015年19356.82 105271.7 13854.98 138483.5 0.1000 2016年18694.79 106510.6 14314.09 139519.48 0.1026 2017年18055.4 107764.1 14788.42 140607.92 0.1052 2018年17437.88 109032.4 15278.47 141748.75 0.1078 2019年16841.48 110315.5 15784.76 142941.74 0.1104 2020年16265.47 111613.8 16307.82 144187.09 0.1131表6 根据2006-2020年65岁以上人口预测的比例所绘的散点图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及思考1.采取合理的人口政策:我国人口老龄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而不段加重,因此不按照经济发展情况地调整生育政策,那就必然会导致甘肃省人口的严重老龄化,致使全国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衡,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未来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要依据未来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一个合理的人口发展规划,达到既控制人口总量增长,又防止过度老龄化的良好效果。

2.大力发展全国各地的老龄产业:老龄化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制约因素的同时,也在孕育着一个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老龄产业,为老龄社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应适当倾斜,制定适应老龄产业的优惠政策。

3.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现在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较低,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善,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今后的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尽可能实现广覆盖,特别是要加快农民的社会化的步伐,推进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模型评价:优点:1.相比较其他老龄化预测模型而言,该预测模型所需要的参数少,不必收集太多的统计数据就可构建该模型。

2.模型形式较为简单,预测精度也较高,便于构建使用。

缺点:1.忽略了全国各地人口分配不均,及不同的生育政策,对老龄人口的预测有较大影响。

2.不能用过去很久的时间序列数据作出预测,只能用最近几年的数据来建模预测。

3.该模型不适宜做长期预测,只能进行中短期(5-10年)的预测人口增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满的预测其发展, 我们只能尽可能的优化我们的方法, 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参考文献[1]中国人口网.http :/ / www . chinapop . gov . Cn。

[2]中国国家统计局网.[Z]。

[3]黄健元,基于Leslie方程预测的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特征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