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十章练习题
毛概第十章习题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单选题1、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社会制度的改善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
A.社会制度的改善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
A.社会制度的改善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马克思主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马克思主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8、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改革创新9、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改革创新10、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的是()。
A.发展教育B.思想道德建设C.发展科学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发展教育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C.发展科学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二、多选题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
A.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B.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C.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C.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D.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3、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
(毛概习题)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概习题)第⼗章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化第⼗章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化⼀、单项选择题:1、有中国特⾊社会主义⽂化建设的根本是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C 营造良好的⽂化环境 D.深化⽂化体制改⾰2、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统⼀C.加强民族团结 D.增强⼈民凝聚⼒3、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新⼈B.坚持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针C.进⾏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化建设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化成果4、江泽民同志⾸次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略是在A.2000年6⽉,中央思想政治⼯作会议上的讲话中B.2001年1⽉,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C.2001年7⽉,庆祝中国共产党成⽴⼋⼗周年⼤会讲话中D.2001年9⽉,党的⼗五届六中全会的讲话中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是A.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举⽌⽂明、爱岗敬业、勤俭节约B. 爱国守法、维护安定、诚实守信、热⼼公益、⾃强不息C.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强、敬业奉献D. 热爱祖国、热爱⼈民、忠实于党、宽厚待⼈、严于律已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是A..诚实守信B为⼈民服务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7、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着⼒点,即我们常说的“三德”建设是指A. 政治品德、经营道德、思想品德B. 社会公德、思想品德、职业道德C.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D. 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8、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是A. 共产党员B领导⼲部C⼈民群众D青少年学⽣9、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加强思想教育C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D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0.促进⼈的全⾯发展是A.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与发展的根本要求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的根本要求⼆、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表现为A.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持C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E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2、社会主义精神⽂明对改⾰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作⽤表现为A.保证改⾰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向B.为改⾰开放、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智⼒⽀持C.为改⾰开放、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稳定环境和社会秩序D.为改⾰开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E.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强⼤动⼒3、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基本指导⽅针的主要内容包括A.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必须促进全⾯改⾰和实⾏对外开放C.必须促进祖国统⼀ D.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E必须培育“四有”新⼈4、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揭了⼈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B.决定着精神⽂明的性质C.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答案 D. 规定着精神⽂明建设的⽅向E.是精神⽂明建设的全部内涵5、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A.具有法定约束⼒的⾏为规范B最起码的公共⽣活准则C.个⼈道德修养的起点D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E.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6、社会主义要⼤⼒建设精神⽂明,现阶段的重点是A.坚持以邓⼩平理论为指导B.培育“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C.加强教育科学⽂化建设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7、现阶段,我国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要坚持物质⽂明和精神⽂明都要搞好。
《毛概(2021版)》第10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概论(2021版)》第十章: 知识点及练习题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要知识点1.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建设现代经济体系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5.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6.巩固和发展爱国主义统一战线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9.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10.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11.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
A.文化工作B.政治工作C.外交工作D.经济工作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理解()。
A.供给性B.倾向性C.结构性D.周期性3.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优先。
A.利益B.速度C.人才D.效益4. ()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
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B.健全民主法制C.社会公平正义D.人民主体地位5.建设充分发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A.市场作用B.服务业动能C.社会作用D.社会福利补给6.经济改革的方向是要让()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A.科技B.创新C.政府D.市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共同富裕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现代化建设8.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推动()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旋律。
A.供给侧改革B.产业结构升级C.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9.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发展体系A.实体经济B.社会进步C.城乡区域D.社会服务10.十八大进一步把()纳入到现代化建设布局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
A.社会和谐B.生态文明C.政治D.文化11.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A.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B.中华民族大团结意识C.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D.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是最大的民生。
A.卫生B.教育C.就业D.三农问题13.()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毛概 第十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1、战后以来,导致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是()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C、各国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2、影响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军备竞赛B、局部战争C、国际经济旧秩序D、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3、中国外交政策基本的目标是()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4、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C、不称霸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5、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独立自主C、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D、加强对话,反对对抗答案:1、A 2、C 3、B 4、B 5、A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B 4、B 5、A二.论述题:1、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第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第五,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
毛概_第10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单项选择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使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B.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C.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D.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2.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标准是()A.德治经济B.爱国主义C.诚实信用D.社会主义3.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的是()A.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4.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指的是()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B.以德治国C.依法治国D.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和灵魂是()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C.社会主义教育事业D.社会主义科学事业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A. 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B. 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C. 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D. 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7.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B.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D.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8.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B.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9.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主要区别在于()A.社会意识的不同实现形式B.治理国家的效果和机制不同C.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D.社会控制和国家治理的不同方式10.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A、文化复古主主义B、民族虚无主义C、完全吸收D、批判地继承、发扬二、多项选择1、精神文明建设对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作用在于()。
毛概第十章习题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在( )。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50年代【正确答案是】:C2.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 )。
A.和平B.发展C.民族独立D.经济联盟【正确答案是】:B3.首先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一系列主张的我国领导人是( )。
A.周恩来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正确答案是】:B4.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 )。
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正确答案是】:B5.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正确答案是】:B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 )。
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B.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C.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别人打自己的牌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正确答案是】:B7.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对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所作的最大的调整是实行()。
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完全的不结盟政策D.反美统一战线【正确答案是】:C8.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 )。
A.和平与发展B.和平、稳定、公正、合理C.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答案是】:D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
A.反对侵略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权利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C.决不干涉别国内政D.平等互利【正确答案是】:A10.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正确答案是】:B11.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建立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
A.互利、互信、团结、合作的新安全观B.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新安全观C.互利、合作、繁荣、发展的新安全观D.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正确答案是】:D1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第十章毛概题库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单选题1.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C.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正确答案是】:B2.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四有”的核心和精神支柱是()。
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正确答案是】: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答案是】:A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和谐文化建设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传统文化建设【正确答案是】:C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B.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C.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确答案是】:A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B.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C.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确答案是】:B7.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
A.实现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实现大同社会8.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
因此,发展先进文化()。
A.是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B.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C.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D.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正确答案是】:B9.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毛概第十章习题库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精神文明A.与人类文明是同一概念B.是教育、科学、文化的总和C.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包括思想建设成果和文化建设成果D.与物质文明相互对立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D.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C.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4.党的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A.重要内容 B.重要基础C.重要标志 D.重要范畴5.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A.发展教育和科学 B.繁荣文学和艺术C.加强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 D.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6.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7.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实现世界大同 D.实现共产主义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C.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问题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9.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A.贯彻落实“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问题B.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C.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问题D正确对待祖国文化遗产;和外国优秀文化成果问题10.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11.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A.四项基本原则 B.等价交换原则C.集体主义 D.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勇于献身1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提倡集体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单项选择
1.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南北问题
B..维护世界和平问题
C.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问题
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问题
2.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 ).
A. 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 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C. 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 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3. 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 ).
A. 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
B. 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加强国际干预
4.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5.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下列哪项作出的战略抉择( ).
A.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
B.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C.自身发展的需要
D.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
二、多项选择
1.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 ).
A. “一边倒”
B. “反霸权主义”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
2.我国在外交政策中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这主要体现在( ).
A. 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 真正的不结盟
C.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 不与霸权主义国家交往
3.争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必须建立国际新秩序。
国际政治新秩序是指
( ).
A. 国际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国际事务
B. 各国独立自主选择本国发展道路
C. 和平解决国际分歧和争端
D. 不干涉别国内政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 ).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 长期共存、竞争发展
5.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包括( ).
A.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B.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C.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D.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
谐世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D4D5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2ABC3ABCD4ABC5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