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定义、类型及现状
《环境化学》课件——2 水污染

第八节 水污染
一、水体的概念
1、描述性定义:
水体系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 川、海洋等“地表贮水体”的总称。水体不仅包括水, 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及水生生物等。从自然地 理角度,水体是指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
2、划分:
Ø按类型
海洋水体 陆地水体
Ø按区域
地表水体
在光化反应中有些反应物不能直接吸收某波长的光进 行反应。但如果有光敏剂存在,它能吸收这种波长的光 ,并把光能传递给反应物而发生光化反应。如叶绿素就 是一种天然光敏剂,它能够吸收阳光中的可见光,并将 光能传递给水和二氧化碳来合成糖和氧气,如果没有叶 绿素,植物就不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吸收可见光来完成 光合作用。
农药的水解反应例如: 有机磷农药较易水解,故作为 农药使用,可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如敌敌畏在酸性下可逐渐水解,而在中性,尤其在碱 性下水解更快,其反应式如下:
四、洗涤剂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主要是由于胶束的乳化 作用。为了说明其原理,先考察一下肥皂的结构,作为 肥皂主要成分的硬脂酸钠具有一个羧基头和长长的碳氢 尾巴,头亲水,尾巴憎水:
农药进入水体以后与水体中各类物质接触,发生一系 列的物理、化学和生化反应,它们的行为可归纳为以下 几个方面:被水体颗粒物质吸附、被生物吸附并积累、发 生降解反应,使农药含量逐渐降低。
农药的降解可以通过光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水解 反应和生化反应等实现。
影响环境物质光化反应的因素除了光的波长、强度外 ,还与天然光敏剂的存在与否有关。
q底质中的自净:底质中的微生物使底质中的有机污染 物发生分解
三、水体污染
定义:当水中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 下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 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 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 的现象,被称为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

第一节 水体污染的基本概念
例如:重金属污染物易于从水中转移到底泥 中,水中重金属的含量一般都不高,若着眼于水, 似乎未受到污染,但从水体看,就可能受到较为 严重的污染,使该水体成为长期的次生污染源。
研究水体污染主要研究水污染,同时也研究 底质(底泥)和水生生物体的污染。
水体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620亿吨, 这相当于每个人每年排放40多吨的废污水,而其中大部分未 经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泊。 在对我国11.4万公里的河段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水质 在四类以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只能作为农业用水的水 体已经占到了四成以上。其中,松辽河、黄河、海河以及淮 河流域的水污染最为严重。
2、湖泊对污染物的搬运、混合、稀释的能力较弱
由于湖泊(尤其是内陆封闭湖),水流流速小,
进入湖泊的污染物不易被混合、搬运;在湖泊污
染的过程中,沉降作用较为明显。
3、湖泊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转化和富集作用强
降解作用:有机物+微生物
C6H5OH H2O+CO2
无机物
富集作用是指生物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可使许多数量 分散的污染物产生浓缩和积累。比如:DDT的放大。 转化是指水体中某些重金属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 如:汞的甲基化即无机汞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汞, 又叫甲基汞。
二、污染源类型(主要有四种)
(四)按污染源的分布特征分为
1.点污染源
2.面污染源 3.线污染源
1.点污染源
指以地点集中的形式排入水体。
包括工厂、矿山、生活排污口。
主要指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1.点污染源
工业废水是水体中最主要的点污染源,它量大、面 广、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在水中不易净化,处理也 较困难。另一大点源即是城市生活污水,是各种洗涤水, 99.9%以上为水,固体物体小于1%,而且多为无毒物质, N、P、S含量高及多种微生物。 河北省于1992年~1993年调查3个流域8大水系的 247条河流,共有较大排污口2228个。 点源除了固定点源外,还有移动点源,如轮船等。
水污染防治措施

水污染防治措施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和防治水污染。
本文将介绍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及常见的防治措施。
通过制定和遵守规范、规程和标准,我们能够有效地解决水污染问题,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一、水污染类型和成因水污染主要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是指来源于固定的污染源,如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等;非点源污染则是指来源分散、难以确定的污染源,如农田和城市表面径流。
水污染的成因包括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及自然因素等。
农业活动产生的农药和化肥,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以及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机废物都是水污染的常见来源。
二、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极大。
首先,水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饮用受污染的水可能导致肠胃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其次,水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水中富营养化和有毒物质的积累对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水污染还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目标,威胁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因此,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
三、加强水质监测和信息分享监测是有效防治水污染的首要步骤。
各行业应加强水质监测,特别是对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建立水质信息共享机制,让相关部门和公众了解水质状况和污染源分布,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各行业应加强对工业废水的处理,确保废水的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对于高污染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提高其环境技术和管理水平,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五、完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农业活动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应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同时,加强农田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减少农业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2024年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法的完善》范文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法的完善》篇一一、引言地下水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
然而,近年来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法体系的完善问题,为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1. 污染类型与程度我国地下水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等类型。
其中,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是主要的污染源。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地下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北方地区,地下水水质恶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2. 污染的影响地下水污染不仅会破坏水生态系统,还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长期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此外,地下水污染还会对农业、工业等领域的生产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地下水污染防治法的现状与不足1. 现有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然而,由于立法滞后、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不紧密以及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2. 存在的主要问题(1)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当前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部分规定过于笼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执法力度不足:部分地区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重视不够,执法力度不足,导致违法行为频发。
(3)公众参与度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目前公众参与度较低,缺乏有效的参与渠道和机制。
四、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法的建议1. 健全法律制度(1)完善立法体系:制定更加系统、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2)强化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3)加强跨区域协作:建立健全跨区域协作机制,共同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水污染事件应对及处理预案

水污染事件应对及处理预案第一章水污染事件概述 (3)1.1 事件定义 (3)1.2 事件分类 (3)1.2.1 化学性污染事件 (3)1.2.2 物理性污染事件 (3)1.2.3 生物性污染事件 (3)1.2.4 放射性污染事件 (3)1.2.5 混合型污染事件 (3)第二章水污染事件预警与监测 (3)2.1 预警系统建立 (3)2.2 监测方法与手段 (4)2.3 监测数据分析 (4)第三章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 (5)3.1 应急响应级别 (5)3.2 应急响应流程 (5)3.3 应急响应组织架构 (6)第四章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 (6)4.1 污染源控制 (6)4.2 污染物处理 (7)4.3 水环境修复 (7)第五章水污染事件应急资源保障 (7)5.1 人力资源配置 (8)5.2 物资资源保障 (8)5.3 资金保障 (8)第六章水污染事件信息发布与沟通 (9)6.1 信息发布渠道 (9)6.2 信息发布原则 (9)6.3 信息沟通与协作 (10)第七章水污染事件法律责任与追究 (10)7.1 法律责任划分 (10)7.2 追究责任程序 (10)7.3 法律法规宣传 (11)第八章水污染事件后期处置与恢复 (11)8.1 生态环境恢复 (11)8.2 社会影响评估 (12)8.3 恢复重建规划 (12)第九章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编制 (13)9.1 预案编制原则 (13)9.1.1 合法性原则:预案的编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证预案内容合法、合规。
(13)9.1.2 科学性原则:预案编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科学手段和技术手段,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3)9.1.3 系统性原则:预案编制应充分考虑水污染事件的整体性,涵盖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各个环节。
(13)9.1.4 协同性原则:预案编制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与协作,保证预案的协同性和执行力。
水资源污染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引言水资源污染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仅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还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提高人们对水资源污染问题的认识,培养专业人才,以下是一篇关于水资源污染的面试题目,旨在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面试题目1. 请简要介绍水资源污染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
2. 请分析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包括主要污染源、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
3. 请结合实例,阐述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请探讨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并举例说明。
5. 请分析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现状,包括政策法规、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6. 请针对水污染治理,提出以下问题:a. 水污染治理的难点有哪些?b. 如何加强水污染源头治理?c. 如何提高水污染治理的科技水平?d. 如何加强水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7.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以下问题:a. 水污染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b. 水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及其经验。
8. 请谈谈你对我国水污染治理前景的看法,并提出建议。
9. 请结合水资源污染治理的实际需求,谈谈你对以下问题的理解:a.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b. 水资源管理与水污染治理的关系。
c. 水资源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0. 请针对以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a. 如何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b. 如何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和排放管理?c. 如何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11. 请谈谈你对水资源污染治理相关政策的理解,并分析其优缺点。
12. 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水资源污染治理的国际化趋势及其影响。
13. 请针对水资源污染治理,谈谈你对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看法。
14. 请结合水资源污染治理,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
15. 请谈谈你对水资源污染治理人才需求的看法,并分析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三、面试评分标准1. 知识掌握:考察应聘者对水资源污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定义、分类、危害、治理措施等。
浅析水污染来源与危害

浅析水污染来源与危害(葫芦岛市连山区环保局辽宁省葫芦岛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水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安全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已经成为了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而水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排入水体,污染物质的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健康和生活等方面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一、水污染来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
1、生活污染生活污染的来源主要是人类在生活中使用的污水、垃圾、粪便以及各种化学洗涤剂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和致病细菌。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的总量大约在五百多亿吨,并且每年持续增长并有加快的趋势,而全国各地的生活污水对当地水体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2、工业污染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和纸制品业、冶金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等。
另外一些城市和农村的水域周围存在一些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革、印染等,也往往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影响的主要来源。
由此可见,工业废水是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3、农业污染在我国除了农产品加工这一间接水污染行业外,牲畜的饲养、农作物种植栽培等过程排出的废水对水环境也有严重的影响,同时调查研究表明化学农药和氮肥的超量使用也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虽然相比较国际化肥使用量的标准,我国的化肥使用量并不是特别高,但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大量使用低质化肥、氮肥与磷肥、钾肥等,并且不成比例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效率变低,对水环境的污染加重。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大量廉价低质的氨肥的过度使用,这种地方生产的氨肥极易溶解,进而被冲入水体中造成污染。
由于害虫的抗药性导致杀虫剂的过度喷洒,其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导致了鸟类物种的损失,并造成一些受保护水体的污染。
牲畜饲养场排出的废物也是水体中生物需氧量和大肠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
水污染的定义

水污染的定义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那么,什么是水污染呢?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而导致水质下降,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的现象。
广义上来说,水污染可以包括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物质、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等;狭义上来说,水污染特指对水体进行化学、生物和物理性质的破坏和改变。
总体而言,水污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1. 表面水污染:表面水污染是指地表水、湖泊、河流等表面水体受到的污染。
这种污染通常来自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各个方面。
工厂废水、农田农药、生活污水和垃圾倾倒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表面水污染。
这些污染物给水中的生物造成威胁,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层遭到有害物质污染,使其不适宜饮用和使用的过程。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源之一,被广泛用于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
工业废水、化学品和农药渗透到地下水层中,会造成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不易修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长期危害。
3. 海洋水污染:海洋水污染是指海洋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扩散,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
海洋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物、船舶废弃物和海洋石油污染等。
污染物的累积会导致生物中毒,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海洋渔业资源和人类健康。
4. 农田水污染:农田水污染主要是指农业活动中农药、化肥和农业废水等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层或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对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农田水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水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对水质的破坏和改变。
水污染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表面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洋水污染和农田水污染。
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和防止水污染的发生。
只有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才能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
•一、什么是水污染
•二、水污染的类型
•三、全球和中国的水污染状况
什么是水污染
•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水污染的类型
•1.重金属污染•2.耗氧有机物污染•3.富营养化
•4.油污染
•5.病原微生物污染6.有毒物污染
7.酸碱污染
8.热污染
9.放射性污染
1.重金属污染
•一般把比重大于5(g/cm³),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大于20的金属元素,称为重金属。
•重金属主要有:Hg, Cd, Pb, Cr, Cu, Ni, As等元素。
•主要来源:在重金属的开采、冶炼、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产生。
2.耗氧有机物污染
•主要指动、植物残体和生活、工业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易分解的有机物,它们在分解过程中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故称为耗氧有机物。
•主要来源: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如造纸、
皮革、纺织、食品、石油加工、焦化、印染
等工业废水。
3.富营养化
•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太湖蓝藻爆发
太湖
4.油污染
•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油类物质及其衍生物进入环境后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及生物正常生存的现象。
•多发生在海洋中,主要来自油船的事故泄露、海底采油、油船压舱水以及陆上炼油厂和生化工厂的废水。
5.病原微生物污染•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
体后,直接成间接地
使人感染或传染各种
疾病。
•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
医院污水、畜禽饲养
场污水等,这些水常
含有病原体,如病毒、
病菌和寄生虫。
6.有毒物污染
•主要是由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和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造成的,它们大都来自矿山、冶炼废水,它们都富集在生物体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7.酸碱污染
•指各种酸碱盐无机化合物进入水体,使淡水PH值改变,影响水质。
•碱污染主要来自造纸、化纤、制碱、制革及炼油废水。
•酸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造纸、制酸、粘胶纤维等工业)、矿山排水、酸性降水。
8.热污染
•指热流出物排入水体,使水温升高,溶解氧减少,影响水质,危害水生生物。
•主要来源于工业冷却水,如发电站等的冷却水。
9.放射性污染
•它是由于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造成的。
•主要来源于原子能工业排放的废物(如核电站冷却水)、核武器试验沉降物、医疗和科研放射。
全球水污染状况
•全球每年约有4.2 ×1012m3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1014m3的淡水,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河流的稳定流量的40%左右已经被污染。
印度2/3的水资源易遭受污染,马来西亚24条河流已被官方加上“死亡”的标签。
中国的水污染现状
•全国每年排放污水数百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其余污水均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污染水源,造成约1000亿元的经济损失。
全国2001-2004年全国水污染事故3988起,3.6亿多人饮水不安全。
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主要淡水湖如滇池、巢湖、太湖。
中国水污染地图与绿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