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水污染的定义..
(完整版)水污染的定义..

1. 水污染的定义: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谁提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2. 造成水危机的原因:(1)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季节变化大。
(2)用水需求增加,城市与工业区过度集中发展。
(3)用水浪费,不合理开发与使用水资源。
(4)水体污染破坏了有限的水资源。
废水的分类与界定:4. 工业废水的概念: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废弃外排的水,包括工艺过程用水、机器设备冷却用水、烟气洗涤水、设备和场地洗涤用水等。
5. 工业废水的分类:(1)按行业的产品加工对象分类: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纺织印染废水、炼焦煤气废水、制革废水、冷却废水、农药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等。
(2)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性质分类:有机废水、无机废水。
(3)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类: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酚废水、含镉废水、含铬废水、含锌废水、含汞废水、含氟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含放射性废水。
6. 需氧污染物废水中凡能通过生物化学或化学作用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绝大多数为有机物质,无机物质主要有:Fe、Fe2+、S2-、CN等。
7. 固体污染物分三类:(1)悬浮物:指粒径大于100nm的杂质(2)胶状物:指粒径介于1~10nm之间的杂质(3)溶解状化合物:粒径小于1nm的物质。
8. 综合水质的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有毒物质、悬浮物、细菌总数、pH值、色度、氨氮、磷、生物需氧量等。
9. 美国环保局(EPA于1976年率先公布了129种优先污染物。
对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称为优先污染物。
种类有:金属与无机化合物、农药、多氯联苯、卤代脂肪烃、醚类、单环芳香族化合物、苯酚类和甲酚类、钛酸酯类、多环芳烃类、亚硝胺和其他化合物。
10. 酸碱污染物:指废水中含有酸性污染物和碱性污染物。
水污染的定义

水污染的定义
水污染是指将水中有害物质、微生物和其他外来物质引入水体中,影响水中生物生存
和人类健康的现象。
水污染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生活、健康和经济都造成了
很大的危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城市污水、固体垃圾、石油和
化学物质泄漏等。
这些污染源会释放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氮氧化物等,这
些物质在水中长期存在会对生态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污染水体会导致水体变质,鱼类和其它水生
生物的数量减少或者死亡,造成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则表现为:污染水
体使用后,能通过饮用、游泳和沐浴等方式进入人体,引起多种疾病,如胃肠病、皮肤病、泌尿系统疾病等,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
在应对水污染问题方面,国际上普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重要的措施包括:建
立和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污水处理技术改进,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环保管理水平,加强法规制定和执法力度。
总之,水污染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因素。
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确保人类和生态的健康生存。
(完整版)水质理化检验名词解释

水质理化检验名词解释1.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现场空白样:在现场以纯水作样品,按测定项目的采样方法和要求,于样品相同条件下装瓶、保存、运输,直至送交实验室分析。
3.回收率:在实际工作中,在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经分离富集后,测得标准物质的量与加入标准物质的量之比即为回收率。
4.富集效率:富集效率是指富集到待测组分的量与待测组分总量之比。
5.表色:是指没有除去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包括溶解性物质和不溶解性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
6.真色:是指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仅由溶解性有色物质所产生。
7.浑浊度:表示水中含有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而呈混浊状态,造成通过水的光线被散射或光线透过时受阻程度。
8.溶解性总固体(TDS):是指水经过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主要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和能通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又称为可过滤性固体或过滤性残渣。
9.总硬度:主要是指溶于水中的钙盐、镁盐类的含量。
10.活性浓度:应用水的指导水平用每一升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表示,用活度每升(Bq/L)表示。
11.硫化物:指电正性较高的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与硫形成的化合物。
12.活性磷:水样未经预水解或氧化消解所测出的正磷酸盐。
13.有机磷:水样中有机物被氧化消解后测出的正磷酸盐,又称为有机结合磷.14.总磷:包括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和有机磷化合物,既包括溶解性磷酸盐,又包括颗粒状的磷酸盐。
15.溶解氧(DO):溶解于水中的单质氧,以氧的浓度(mg/L)表示。
16.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价氧化处理,水中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消耗重铬酸钾所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
17.生化需氧量(BOD):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18.总有机碳(TOC):是指1升水中的有机物的总碳量,包括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碳的含量。
水污染

水污染:由有害化学物质(harmful chemical)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
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还会因石油漂浮水面,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引起火灾。
基本概念英文:water pollution 名词解释: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排放的各种外源性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原先就有的和没有的),进入水体后,超出了水体本身自净作用(就是江河湖海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消除外源性物质)所能承受的范围,就算是水污染了。
简要介绍: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Water Pollution)。
羊城晚报上有具体报道。
分类方法废水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据不同来源分为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据污染物的化学类别又可分无机废水与有机废水;也有按工业部门或产生废水的生产工艺分类的,如焦化废水、冶金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废水等。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水污染的定义

水污染的定义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那么,什么是水污染呢?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而导致水质下降,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的现象。
广义上来说,水污染可以包括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物质、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等;狭义上来说,水污染特指对水体进行化学、生物和物理性质的破坏和改变。
总体而言,水污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1. 表面水污染:表面水污染是指地表水、湖泊、河流等表面水体受到的污染。
这种污染通常来自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各个方面。
工厂废水、农田农药、生活污水和垃圾倾倒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表面水污染。
这些污染物给水中的生物造成威胁,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层遭到有害物质污染,使其不适宜饮用和使用的过程。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源之一,被广泛用于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
工业废水、化学品和农药渗透到地下水层中,会造成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不易修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长期危害。
3. 海洋水污染:海洋水污染是指海洋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扩散,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
海洋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物、船舶废弃物和海洋石油污染等。
污染物的累积会导致生物中毒,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海洋渔业资源和人类健康。
4. 农田水污染:农田水污染主要是指农业活动中农药、化肥和农业废水等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层或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对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农田水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水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对水质的破坏和改变。
水污染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表面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洋水污染和农田水污染。
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和防止水污染的发生。
只有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才能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生活。
水污染的科普知识

水污染的科普知识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然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影响和预防等方面进行科普知识的介绍。
水污染指的是在水体中存在着异常或有害的物质,使水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水体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健康。
水污染可以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是指来自固定的源头,如排污管道和工业废水管道等。
非点源污染则来自分散的源头,如农田、城市道路和建筑施工等。
水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和大气降水是主要的污染源。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和化工药剂等,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而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对水体的污染。
生活污水则来自于家庭、餐馆和医院等,其中包含有机物、微生物和有害物质。
大气降水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
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水污染直接影响人类健康。
饮用受污染的水会导致腹泻、痢疾、肝炎等疾病。
其次,水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水中毒素的积累会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水污染还会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威胁,使得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更加严重。
为了预防水污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首先,减少产生污水是关键。
我们应该鼓励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者采取环保措施,防止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此外,家庭和个人应更加节约用水,减少家庭污水的排放。
其次,废水处理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加强对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最后,提高环境意识和科学知识是预防水污染的关键。
通过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掌握正确的水资源利用知识,才能真正达成净化水环境的目标。
总之,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科学的管理,才能净化水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完整版)20个环境污染分类解释

(完整版)20个环境污染分类解释本文将为您解释20个常见的环境污染分类,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1. 大气污染指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安全标准,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2. 水污染指水体中被排放的废水或污染物质,使水质变差,威胁水生物和人类健康。
3. 土壤污染指土地受到工业废料、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侵害,影响土壤的质量和耕作能力。
4. 噪声污染指环境中过多噪音的存在,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对健康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5. 光污染指城市中过多的人工光源,影响天文观测和夜间生物活动,破坏生态平衡。
6. 放射性污染指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辐射危害,如核泄漏事件。
7. 电子垃圾污染指废弃的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导致的环境污染,包括有毒物质的释放和资源浪费。
8. 化学污染指化学品和化学物质对环境和生物造成的危害,如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
9. 煤矸石污染指煤矿开采后留下的废渣,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
10. 化肥农药污染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对土壤、水体和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11. 油污染指石油泄漏或洩漏导致的环境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地区产生严重影响。
12. 垃圾污染指过多的垃圾产生和处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如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
13. 岩石垮塌污染指土地退化和岩石崩塌导致的土地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
14. 微塑料污染指塑料颗粒、纤维和微颗粒对水体和生物造成的污染,对人类健康也存在潜在风险。
15. 汽车尾气污染指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6. 工业废料污染指工厂和生产设备产生的废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有毒气体和废水排放。
17. 农牧废料污染指农场和畜牧场产生的废物对土壤、水体和空气质量造成的污染。
18. 核废料污染指核能产业产生的放射性废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19. 烟雾污染指燃烧木材、化石燃料和其他有机物质产生的烟雾对空气质量和健康的影响。
《环境保护概论 》水污染 防治

2、水体有机污染
3、水体无机污染
主要是指由城市污水、食品工业和造纸工业等排放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水所造成的污 染。
指酸、碱和无机盐类对水体的污染。
4、水体的有毒物质污染
5、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6、水体油污染
各类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在高浓度时,会杀死水中生物
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并大量消耗 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和死亡。
神经系统
经系统
硒: 高浓度会危害肌肉及神 亚硝酸盐: 造成心血管方
面疾病,婴儿的影响最为明 显(蓝婴症),具致癌性
四、水污染成因
水源污染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自然污染:因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 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 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 二是人为污染: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 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
治理手段
( 三)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重点控制近岸海域污染 和生态破坏 1、努力削减陆源污染物入海量 2、加快重点海域污染治理 3、防治港口和船舶污染 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5、防治海洋环境灾害 (四)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五)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治理手段
个人方面:
(1)不要在饮用水源地游泳、捕鱼和划船; (2)不要往河里、湖里乱扔东西,不要往河边、湖 边倾倒垃圾和废物; (3)洗涮时不用长流水,尽量少用洗涤剂。洗衣服 时适量使用肥皂,不用合成洗涤剂; (4)选购无磷洗衣粉和洗涤剂; (5)不往下水道里倾倒食物残渣和废食油; (6)发现有污染水源的现象要及时劝阻或报告有关 部门等。
一、水污染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污染的定义: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谁提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2.造成水危机的原因:(1)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季节变化大。
(2)用水需求增加,城市与工业区过度集中发展。
(3)用水浪费,不合理开发与使用水资源。
(4)水体污染破坏了有限的水资源。
器设备冷却用水、烟气洗涤水、设备和场地洗涤用水等。
5.工业废水的分类:(1)按行业的产品加工对象分类: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纺织印染废水、炼焦煤气废水、制革废水、冷却废水、农药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等。
(2)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性质分类:有机废水、无机废水。
(3)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类: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酚废水、含镉废水、含铬废水、含锌废水、含汞废水、含氟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含放射性废水。
6.需氧污染物废水中凡能通过生物化学或化学作用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绝大多数为有机物质,无机物质主要有:Fe、Fe2+、S2-、CN-等。
7.固体污染物分三类:(1)悬浮物:指粒径大于100nm的杂质(2)胶状物:指粒径介于1~10nm之间的杂质(3)溶解状化合物:粒径小于1nm的物质。
8.综合水质的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有毒物质、悬浮物、细菌总数、pH值、色度、氨氮、磷、生物需氧量等。
9.美国环保局(EPA)于1976年率先公布了129种优先污染物。
对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称为优先污染物。
种类有:金属与无机化合物、农药、多氯联苯、卤代脂肪烃、醚类、单环芳香族化合物、苯酚类和甲酚类、钛酸酯类、多环芳烃类、亚硝胺和其他化合物。
10.酸碱污染物:指废水中含有酸性污染物和碱性污染物。
以pH来表示酸碱污染的存在。
难降解物质:难于被微生物降解,有些难降解物质还对水生生物有毒,特别是存在于纺织工业废水中的难降解含氮化合物。
油类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有机化合物。
11.工业废水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特别复杂;(2)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水平有限;(3)我国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不仅废水难处理,对经济贡献大的高产污企业还会继续存在;(4)工业园区废水处理问题;(5)“负效应”问题;(6)市场混乱问题;(7)规模效应问题;(8)商业模式问题;(9)零排放误区;(10)排放标准难落实、监管不严问题。
12.工业废水的污染指标:物理污染指标、化学污染指标、生物污染指标。
13.瞬间水样:从水体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地点而言)采集的样品称为瞬间水样。
混合水样:在同一采样点上以流量、时间、体积或是以流量为基础,按照已知比例(间歇的或连续的)混合在一起的水样称之为混合水样。
综合水样:为了某种目的,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得的瞬间水样混合为一个样品(时间应尽可能接近,以便得到所需要的数据),这种混合样品成为综合水样。
14.水样保存的基本要求:(1)减缓生物作用;(2)减缓化合物或络合物的水解及氧化还原作用;(3)减少蒸发和组分的挥发和吸附损失。
水样的保存时间一般为24h,清洁水样最长储放时间为72h,轻污染水样为48h,严重污染水样为12h。
15.水样的预处理:澄清、过滤、消解、浓缩。
水质监测主要以温度、浊度、悬浮物、pH、酸、碱、盐、溶解氧类无机物,各类金属物质,油类、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类综合有机物为主。
监测分析:(1)现场测定及优先测定项目:水温、大气温度和压力、pH、游离二氧化碳、溶解氧、硫化氢等项目,容易变化,最好在现场进行测定。
(2)可稍缓测定项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铁、锰、重碳酸盐、色度、浊度、臭、味、耗氧量、余氯、磷酸盐、氰、酚等,应尽可能当天测定。
有机氮、总碱度、氯化物、二氧化硅、溶解性固体可稍缓测定。
(3)最后测定项目:总固体、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硫酸盐、氟化物、碘化物及重金属离子可以最后测定。
16.监测误差:准确度:监测数据的准确度可用国家规定或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进行控制,其测定范围一般控制在X+1S,不超过X+2S。
精密度:可用平行样进行控制,允许最大相对偏差与测定浓度有关。
处理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适用于BOD、COD在要求值以下和含有悬浮物的废水。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调节、离心分离、沉淀、除油、过滤、格珊、筛滤等。
(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处理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适用于无机废水处理,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3)物理化学法:是运用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常用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有:混凝、气浮、吸附法、离子交换法以及膜技术(电渗析、反渗透、超滤)。
(4)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微生物营养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的常用于含难降解的COD工业废水处理、高浓度(BOD>1000mg/L)废水及低浓度有5机废水的处理。
常用的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消化法、稳定塘、人工湿地等。
19.废水处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1)一级处理:也叫预处理,多采用物理方法,如沉淀、浮选、过滤等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状固体物质,或采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如凝聚、氧化、中和等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悬浮油类强酸、强碱和过浓的有毒物质等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初步净化。
(2)二级处理:利用生物化学作用,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二级处理主要是清除可分解或氧化的呈胶状或溶解状的有机污染物,多采用较为经济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3)三级处理:也叫深度处理,采用相应处理方法,如凝集沉淀、活性炭过滤、逆渗透、离子交换好人电渗析等,去除可溶性的无机物和不能分解的有机物,去除各种病毒、病菌、磷、氮和其他物质。
20.控制工业废水污染源的基本途径是减少废水排放量和降低废水中污染物浓度。
(1)减少废水排放量:废水分流;节约用水;生产工艺技改;避免间断排放废水。
(2)降低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改革生产工艺,尽量采用不产生污染物的工艺;改进装置的结构和性能;废水分流;废水均和;回收有用物质;排除系统的预警控制。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式:集中处理、单独处理21.工业废水污染源现场调查:(1)查明工厂在所有操作条件下(正常及高负荷)下的水平衡状况;(2)记录所有用水工序,并编制每个工序的用水平衡明细表;(3)从各排水工序和总体水口取水样进行分析;(4)确定排放标准。
资料分析的步骤:(1)哪些工段是主要的污染源;(2)有无可能将要处理的废水和不需处理就可以排放的废水进行分流;(3)能否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水量的浓度;(4)能否使某工段的废水不经处理就可用于其他工段;(5)有无回收有用物质可能性;(6)采取上述措施后,还需要怎样处理才能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22.工业废水预处理的概念:是通过物理、化学的作用分离和去除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油珠)及调节废水的酸碱性的方法。
23.调节池的作用是均质和均量一般还可考虑兼有沉淀、混合、加药、中和及预酸化等功能。
调节池分为均质池:对不同时间或不同来源的废水进行混合,使出流水质比较均匀。
(1)外加动力调节:叶轮搅拌、鼓风空气搅拌、水泵循环;(2)采用差流方式调节:对角线调节池、折流调节池、穿孔导流槽式调节池、圆形调节池。
均量池:均化水量,废水处理中单纯的水量调节有两种:线内调节(重力流)和线外调节。
均化池:既能均量又能均质,出水泵的流量用仪表控制,在池中设置搅拌装置,如采用表面曝气或鼓风曝气时除可使悬浮物不致沉淀和不致出现厌氧情况外,还可以起预曝气的作用,能改进沉淀效果,减轻曝气池负荷。
事故池:为了防止水质出现恶性事故或发生破坏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数股时,导致废水的流量或强度变化太大,一般应设置事故池,储留事故排水。
24.筛滤:是去除废水中粗大悬浮物和杂物,以保证后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一种预处理方法。
格栅的分类:(1)按格栅所截留污物的清除方式可分为人工清渣格栅、机械格栅和水力清除格栅;(2)按格栅的形状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3)按格栅栅条的净间距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50mm)、细格栅(3~10mm)。
25.过滤中和:酸性废水流经碱性滤料时与滤料进行中和反应的方法称为过滤中和法。
废酸液:酸含量大于5%~10%的高浓度含酸废水废碱液:碱含量大于3%~5%的高浓度含碱废水等量点:当进行中和反应的酸碱物质的量相等时,两者恰好完全中和,叫做达到等量点。
中和达到等量点时污水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或碱性。
pH调节:为了某种特殊要求,将污水的pH调整到某一特定值(范围),这种处理操作叫做pH调节。
碱化:将pH由中性或酸性调至碱性酸化:将pH由中性或碱性调至酸性26.沉砂池的原理: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将沉砂池的进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起。
沉砂池的作用: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密度大于(约2.65g/cm3)的砂粒。
其沉淀物主要是密度较大的“砂”、“渣”等无机颗粒,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沉砂池一般设在泵站或沉淀池之前,用于保护基件和管道免受磨损,还能使沉淀池中污泥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防止排放与输送管道被堵塞,且能使无机颗粒与有机颗粒分别分离,以便于分类处理和处置。
27.工业废水的油一般有三种形态:呈悬浮状态的可浮油、呈乳化状态的乳化油和呈溶解状态的溶解油。
分散相是油滴时,称水包油乳状液分散相是水滴时,称油包水乳状液28.沉淀过程:(1)自由沉淀:当废水中悬浮颗粒浓度较低(<50mg/L)时,如沉砂池、初沉池的初期沉淀过程。
(2)絮凝沉淀:当废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比较高(50~500mg/L)时,如经过混凝处理的水中颗粒的沉淀、初沉池后期、生物膜法二沉池、活性污泥法二沉池初期等沉淀过程。
(3)拥挤沉淀:当废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很高(>500mg/L)时,如活性污泥法二沉池的后期、浓缩池上部的沉淀过程等。
(4)压缩沉淀:当废水中悬浮颗粒浓度特高,以至于可以用固体含水率表征时,如活性污泥法二沉池污泥斗中、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等。
29.用斯托克斯公式的前提条件:雷诺数<1,颗粒下降引起周围水流的扰动,处于层流状态。
30.根据沉淀装置的用途及工艺布置不同,可将沉淀池分为:(1)初次沉淀池:设置在沉砂池之后,作为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预处理,可降低污水的有机负荷。
(2)二次沉淀池:用于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后,分离化学沉淀物、分离活性污泥或生物膜。
(3)污泥浓缩池设在污泥处理段,用于剩余污泥的浓缩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