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酒市场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红酒国内市场分析

红酒国内市场分析

红酒国内市场分析一、市场概述红酒作为一种高档酒类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爱慕。

本文将对中国红酒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中国红酒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

2022年,中国红酒市场销售额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估计到2025年,中国红酒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元。

市场规模的扩大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高品质红酒的追求和消费升级的趋势。

三、消费趋势1. 消费人群结构红酒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群体,他们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和对品质的要求。

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红酒市场的消费人群逐渐扩大。

2. 消费场景多样化红酒消费场景由传统的商务宴请、社交聚会扩展到家庭聚会、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

消费者更加注重红酒的品质和文化内涵,追求与家人和朋友共享的夸姣时光。

3. 品质与价格的平衡消费者对红酒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同时也注重价格的合理性。

市场上的红酒品牌众多,消费者在购买时会综合考虑品质、价格、口碑等因素,寻求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四、竞争格局中国红酒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1. 品牌竞争国内外知名红酒品牌在中国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如法国的拉菲、意大利的贵族等。

这些品牌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在市场上占领一定的份额。

2. 价格竞争红酒市场上存在着各个价位的产品,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不同价格段的产品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质和价格的平衡上,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适中且品质良好的产品。

3. 渠道竞争红酒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

线上渠道如电商平台、红酒专卖网站等,线下渠道如酒店、超市、专卖店等。

各个渠道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服务和推广方面。

五、发展趋势1. 品质导向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提高,红酒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企业需加强研发和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红酒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红酒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红酒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现状分析
市场规模
红酒行业在中国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红酒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消费需求稳定增加。

中国已成为全
球最大的红酒消费国家之一。

消费行为
中国消费者对于红酒的需求在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红酒作为一种高档、文化的商品逐渐受到
欢迎。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品味和品质,对红酒的喜好和认
知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品牌竞争
红酒市场竞争激烈,众多国内外品牌争相进入。

知名的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在市场上展开激烈的争夺,通过创新营销手段和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来竞争市场份额。

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也在不断增强。

发展趋势
健康消费趋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红酒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饮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这种健康消费趋势将会进一步推动红酒市场的增长。

品牌差异化竞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红酒品牌将更加注重差异化竞争策略。

通过独特的品牌形象、产品特色和市场定位来吸引消费者,并建立起品牌忠诚度。

电商渠道的崛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红酒行业的渠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方便地购买到各类红酒,这种渠道的崛起将促进红酒市场的发展。

结论
红酒行业在中国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红酒行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差异化竞争策略。

同时,借助电子商务渠道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推动红酒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023年红酒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红酒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红酒行业市场规模分析2023年红酒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红酒已经不再是高档消费品,而是成为了更多人日常饮料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化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红酒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2019年中国红酒市场现状分析》报告,2018年中国红酒市场规模达到1965.3亿元,同比增长8.56%。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前景以及市场主要品牌等方面对中国红酒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红酒价格高、口感属于高档消费品,其超高品质与复杂特征,使得高端红酒得到了日益增长的市场认可,更为重要的是,红酒市场的分层得到了进一步的明晰,从而促进了其发展方向与潜力趋势。

根据欧洲和美洲的经验,消费者会逐步忘记传统的白酒和黄酒,逐渐接受和爱上红酒。

目前,中国红酒市场有很强的消费潜力,竞争激烈,但也存在着市场缺陷和机遇。

中国红酒市场的规模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即红酒;二是销售渠道,即线下的超市、酒类专卖店、葡萄酒厂直销、线上的电商平台等;三是消费者。

二、市场前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成为红酒市场增长的主推动力。

市场分析师认为,2019-2023年,中国红酒市场将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

从经销商和生产商的角度来看,红酒市场前景良好,渠道扩张和销售策略的加强是将推动红酒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红酒不再是高档消费品,而是成为了常规饮品之一。

随着红酒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各红酒品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差异化将成为红酒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此外,消费群体的味道越来越重,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上也涌现了很多品质和口感各异的红酒,对企业当前的市场竞争与压力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三、市场主要品牌中国红酒市场发展迅速,各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市场上的红酒品牌主要分为进口红酒和国产红酒两大类,其中国产红酒主要来自河南、宁夏等地。

2022年行业报告我国高档红酒行业分析:红酒消费进入中产阶级时代

2022年行业报告我国高档红酒行业分析:红酒消费进入中产阶级时代

我国高档红酒行业分析:红酒消费进入中产阶级时代葡萄酒是指以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酒精度(体积分数)大于等于7%的酒精饮品。

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

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

在逛商场的时候你或许会发觉高档红酒价格大跌这一不争的事实。

在2022年前后,一瓶1982年的大拉菲在国内最高能卖到8万元-10万元。

现在,同样一瓶1982年法国大拉菲,只需要4.5万元。

假如你可以等上一两个月,通过一些法国葡萄酒的经销商还能拿到更低价格,价格还能再廉价。

是什么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名酒渐渐回归了公道的价格?“给我开一瓶1982年的拉菲。

”这是周润发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影响了许多中国人对名酒的推断标准。

1982年是公认的好年份,那一年全部的法国红酒都能卖出高价,尤以拉菲为甚。

闻名美国酒评家Parker(罗伯特·帕克,在葡萄酒界影响力特别大,甚至可以影响到葡萄酒的价格)给1982年拉菲打出了100分满分的评价,也就是完善的名酒。

更多葡萄酒资讯可查询发布的《葡萄酒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在2022年前后,一瓶1982年的大拉菲在国内最高能卖到8万元-10万元。

现在,同样一瓶1982年法国大拉菲,只需要4.5万元。

假如你可以等上一两个月,通过一些法国葡萄酒的经销商还能拿到更低价格,价格还能再廉价。

是什么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名酒渐渐回归了公道的价格?中国最大的红酒进口商ASC有一份报告直言,始于2022-2022年,由政府选购驱动的进口顶级酒泡沫市场已经消退了,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再卷土重来。

这是由于中国政府于2022年4月开头推行的节俭和反腐政策导致。

这些政策以前所未有的严格力度约束公款宴请和送礼,随着上述现象有效地渐渐得到遏制,进口葡萄酒也受到了冲击。

高档红酒价格大跌红酒进入中产阶级时代要说高端红酒在中国的标志性大事,不是周润发电影里的台词,而是2022年产的拉斐。

红酒行业市场调研洞察消费者需求与偏好

红酒行业市场调研洞察消费者需求与偏好

红酒行业市场调研洞察消费者需求与偏好红酒作为一种重要的酒类产品,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增强,人们对红酒的需求和偏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红酒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我们进行了一次市场调研,并在此整理出以下的洞察。

一、红酒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红酒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红酒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的增长速度。

这表明红酒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

消费者对红酒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

红酒作为一种高品质的饮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这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品质生活追求的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消费者对红酒的需求1. 健康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提高,消费者对红酒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红酒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如多酚类物质和抗氧化剂等,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这使得红酒成为了许多人在享受美酒的同时追求健康的首选。

2. 品质需求消费者对红酒的品质需求逐渐提高,他们更加注重红酒的原产地、酿造工艺和口感等方面。

一些消费者更加热衷于喝那些具有代表性和独特魅力的红酒品牌,以展示自己对红酒的品味和品质的追求。

3. 文化需求红酒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产品,在消费者中间也有着独特的文化需求。

一些消费者更加喜爱那些有着浓郁文化内涵和传统历史的红酒品牌,以此感受红酒所带来的文化和艺术享受。

三、消费者对红酒的偏好1. 酒体风格的偏好消费者对红酒的酒体风格有着不同的偏好。

有些人喜爱浓郁、醇厚的红酒,有些人则更倾向于轻盈、清爽的红酒。

这种不同的偏好往往与个人口味、饮酒场合和所搭配的菜肴等因素有关。

2. 品种选择的偏好红酒有着丰富的品种选择,消费者对不同品种的红酒也有着不同的偏好。

一些人更喜欢橡木桶陈酿的红酒,觉得其有更好的口感和香气。

而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于年份陈酿的红酒,认为其能够表达出葡萄生长年份的特点。

红酒调研报告

红酒调研报告

红酒调研报告
《红酒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红酒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酒类产品,具有浓厚的市场潜力和广泛的消费群体。

为了更好地了解红酒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我们对红酒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

二、市场规模
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红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需求稳步增长。

在中国市场,红酒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方式,年销量持续增加。

三、消费趋势
红酒的消费趋势受到年轻人群体的影响,90后和00后逐渐成为红酒消费的主力军。

他们对品质和口感要求较高,更愿意支付高价购买优质的红酒产品。

四、品牌竞争
红酒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通过产品创新、定位策略和营销活动来争夺市场份额。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与本土品牌展开激烈竞争。

五、消费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红酒时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同时也关注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线下门店和电商平台是他们购买红酒的主要渠道。

六、发展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产阶层的壮大,红酒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不同地区和消费群体的需求将推动红酒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七、发展建议
对于红酒厂商来说,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渠道建设,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

结语
红酒市场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报告,为红酒行业的参与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红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葡萄酒市场调查报告3篇

葡萄酒市场调查报告3篇

葡萄酒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之一:葡萄酒市场概述一、概述近年来,葡萄酒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了消费者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葡萄酒以其独特的口感、酒体、香气和色泽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求之一。

据统计,全球每年消费的葡萄酒量已经达到了37亿升,市场规模超过了3000亿美元。

二、市场分析1.国内市场近年来,我国的葡萄酒市场获得了快速的增长。

尽管葡萄酒市场起步较晚,但是市场潜力仍然庞大。

我国全年饮用葡萄酒的人口超过了2亿,市场规模接近于1000亿元。

并且,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消费者越来越愿意花费更多的钱来购买高质量的葡萄酒。

同时,中低档葡萄酒市场仍然具有市场优势,这也是投资者的重要选择。

2.国际市场欧洲是葡萄酒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葡萄酒产地属于世界著名的产地。

此外,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也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它们的葡萄酒以新鲜、充满果香和果味为特色,深受消费者的喜欢。

此外,以中高端葡萄酒为主的日本、韩国等市场正在迅速崛起。

三、市场发展趋势1.高端化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和品味的提高,高品质的葡萄酒日益受到了关注。

高端化成为了葡萄酒市场的趋势,高端酒的市场前景也很好。

2.品牌化品牌化成为了消费者购买葡萄酒的主要选择。

品牌化的葡萄酒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品牌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3.口感多元化消费者对葡萄酒口感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新口味的葡萄酒也在不断涌现。

而且,除了传统的红酒、白酒之外,玫瑰酒和果味酒也逐渐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的对象。

四、竞争情况1.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颇为复杂,除了一些行业前辈,许多企业通过自主品牌发力,所以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此外,进口葡萄酒的价格和质量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毕竟,国外名优高端葡萄酒占据了市场的一部分,这使得中国本土品牌的发展有一定困难。

2.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也较为激烈。

欧美地区牢牢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的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

红酒国内市场分析

红酒国内市场分析

红酒国内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红酒是一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酒类产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健康价值受到消费者的爱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红酒市场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红酒国内市场进行详细分析。

二、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红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22年红酒市场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20%。

这一增长趋势在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也得到了延续,消费者对红酒的需求持续增长。

估计到2025年,红酒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

三、消费者需求1. 品质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高品质的红酒备受青睐。

消费者更加注重红酒的产地、酿造工艺和口感。

2. 健康需求:红酒被认为有益于心脏健康,富含抗氧化物质。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红酒的健康价值,选择红酒作为日常饮品。

3. 礼品需求:红酒作为一种高档礼品,受到商务人士和消费者的青睐。

节假日和重要场合,红酒成为送礼的首选。

四、市场竞争红酒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竞争:国内外知名红酒品牌在市场上竞争激烈,如法国的拉菲、澳大利亚的彼得莱蒙等。

这些品牌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口碑在市场上占领一定份额。

2. 价格竞争:市场上存在各种价格层次的红酒产品,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价格区间的产品。

价格竞争对于中低端红酒市场来说尤其激烈。

3. 渠道竞争:红酒的销售渠道多样,包括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

线上渠道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购买到各种品牌的红酒,线下渠道则更注重产品展示和销售体验。

五、市场趋势1. 中高端市场增长: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中高端红酒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追求推动了中高端红酒市场的发展。

2. 产地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法国、意大利等红酒产地,新兴产地如智利、澳大利亚等也逐渐崭露头角。

消费者对于不同产地的红酒有着不同的偏好,这促进了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3. 电商渠道崛起:随着电商的兴起,红酒的线上销售逐渐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云南红
• “云南人喝云南红”,“云南从此告别了没有自己名酒的时代”—— 云南红,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产品配方快速在云南站稳了脚跟,接下 来携云贵高原地势之利,倾盆而下,克贵州、进两广、平四川、入湖 南,进而凭“钓鱼台国宴用酒”欲挥师北上,也谓壮志凌云。除了初 期产品价位较高,拥有较大市场操作空间外,云南红可以行销全国的 另一个原因就是“云南风情文化”在全国范围的广泛认同。红酒毕竟 是浪漫、传奇、时尚的情景体验消费产品,而云南风情具备上诉的所 有消费认同。纵观全国,可以生产地方概念红酒,并行销全国的地方 不过三两个。但我们也看到,随着云南红价格的透明、利润的滩薄、 新品开发的不利、行销全国口味的不适,云南红成为全国性品牌的路 途,还任重道远。
酿酒工艺、技术水平与世界同步
• 葡萄酒其实非常简单。早在三年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国际著 名的葡萄酒权威人士李华在一次国际葡萄酒会议上断言,国际葡萄酒 的工艺、技术及研究已经达到非常高级的水平,中国的葡萄酒工艺、 技术和科研水平已经与世界同步。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在葡萄种植、 管理、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和技术水平已经尽得世界葡萄酒研究成果, 完全可以独立解决系统中出现的任何技术、工艺问题。同时,亚洲唯 一的葡萄酒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世界在校和培养学 生最大的葡萄酒专业人才学府之一,同时,全国多所农业院校或开设 葡萄酒工程学科、或开设葡萄酒研究机构、或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 酿酒人才,为葡萄酒行业的科技进步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
当前我国葡萄酒品类形象战略现状及成因
• 张裕的品质、长城的三毫米旅程、王朝的尊贵、新天的时尚等等,基 本上所有品牌的广告诉求战略都是属于只有在成熟市场时期才能发挥 最佳效果的品牌形象战略
中国十大红酒品牌
第一集团品牌:张裕、长城、王朝、威龙 第二集团品牌:云南红、华东、龙徽、北京丰收、甘肃莫高、 东北通化股份、长白山、新疆新天等
中国红酒市场分析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仅限内部使用,请务外传!
中国红酒进入发展阶段
第一集团品牌:张裕、长城、王朝、威龙 第二集团品牌:云南红、华东、龙徽、北京丰收、甘肃莫高、 东北通化股份、长白山、新疆新天等
中国葡萄酒从初级阶段进入发展阶段

2007年新国家标准的出台、国际葡萄酒的规模化进入、国内企业自身 的战略发展,标志着中国葡萄酒已经与世界葡萄酒融为一体,从初级 阶段进入发展阶段。 从政府管理到行业自身调节机制也已比较完备; 已形成了内部和外部相关产业的产、供、销一体化配置; 行业从初级阶段的感性向理性发展; 市场从感性消费正逐步向理性消费转化; 竞争从单一到多层次、多方位变化; 品牌也开始从单一到更加丰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产业链条已成雏形
• 原料种植形成十大特色产区,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农业种植与工 业生产形成良性对接,互为促进;产品品种丰富多样,国际标准干型 酒成为主流;葡萄酒相关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基本形成完整的配套, 从辅料供应、包装材料、到相关配件供应基本齐全,形成良性互动; 西部产区因规模尚未达到对相关产业的支撑能力,所以产业结构还不 完善,但是随着西部的崛起,相关产业已经开始注意西部商机。未来 全国性的产业结构体系正在构建之中。
存在的问题:原料生产模式落后
• 葡萄酒是一个原料依赖型产品,酿酒葡萄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 量。但多年来我国葡萄原料种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原料供应与生产 脱节、品种区域性严重、生产模式落后、原料种植缺乏特色等。针对 这些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葡萄酒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葡萄与 葡萄酒专家段长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国原料产地一方面存在着因 选择品种盲目而造成的主栽品种不对路,优良品种不能形成批量,或 者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未经品种区域性试验就大量投入生产栽 培的问题。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不合理,采收期集 中等问题,不仅采收时劳力短缺,而且加大了酒厂的压力。诸多因素 直接限制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
生产:质量快速提升,但规范性仍待提高
• 2007年8月,国家葡萄酒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葡萄酒质量报告中说, 中国葡萄酒的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和质的飞跃,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 • 但仍存在着原料基地建设薄弱、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生产技术 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生产者缺少诚信理念、随意进行虚 假宣传等问题,生产规范问题仍然严峻。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和规模居世界前列
• 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酿酒葡萄面积也居前列。2005年,酿 酒葡萄栽培总面积约46.6千公顷,结果园面积约34.3千公顷,总产量 约48万吨左右。根据国家葡萄、葡萄酒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国酿 酒葡萄种植面积将达66.67千公顷,2015年将达100千公顷。中国酿 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说:“由于国际葡萄酒价格的上 升,实际上也是我国一些葡萄产区的葡萄种植面积、葡萄品种选择, 乃至酿酒葡萄种植产业的一个很好的促进。”
销量将进世界前十
• 2006年葡萄酒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葡萄酒总产量达49.51万千升, 与2005年的43.4万吨相比上升14.1%,销售收入达到129.52亿元,同 比增长25.04%,利润总额达到13.53亿元,同比增长19.60%。2007 年前三季度我国葡萄酒行业保持高速发展状态,实现利润8.5亿,同 比增长33.83%。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分析,中国葡萄酒 的生产和消费已逐步进入快车道,葡萄酒的产量和消费量将继续保持 现有的发展速度。 国际权威调查机构IWSC研究人员估计,2006-2011年间,中国的葡 萄酒消费市场将会有70%的增幅。截至2012年,中国将有望超过罗马 尼亚和俄罗斯联邦成为世界第八大葡萄酒消费国。
1.张裕
• “传奇品质,百年张裕”——最为清晰到位的红酒品牌,但品牌有老 化的嫌疑,应从传奇角度去更新,比如“成就品质、浪漫品质的多角 度去更新传奇的概念”。 • 卡斯特酒庄的作用,仅仅是为卡斯特公司在中国建立知名度做了嫁衣, 并未使张裕获得多少预期的回报。2900万打造的解百纳,面对竞品的 恶意低价攻击,却也丧失了使解百纳高档起来初衷。上诉两项,算得 上张裕百年成功中的两大败笔。
5.新天
• “葡萄故乡,四季阳光”——经历了艰苦探索的新天,终于找到了自 己的优势定位,同样在讲产地,说法却比长城的高明的多,消费者也 容易认同和理解“葡萄故乡出好酒”的诉求。特别是巨资打造的“梁 朝位、张曼玉”新天时尚新形象,在短时间快速更新了新天过去土旧 的产品形象。只是新天盲目扩大的15亩产能,虽然是资本及资源运做 的大手笔,却也是给自己背上了一个“产销不配套”最大的包袱,否 则也不会搭上“印象”这条莫名其妙的船。
2.长城
• “地道好酒,天赋灵犀”——叫卖式的广告,并没有清晰的传达出差 异化的诉求,缺乏足够量的平面媒体传播,消费者很难知道在在说什 么?整合后的长城,面临着经销商网络、和重复产品精简带来得双重 损失,却也给二线厂家很好的发展机会。学习长城一方面是他的OEM 的定牌加工,一方面是他在终端建设上的优秀表现。最近,中粮大量 进口洋酒被查获,将是个竞品打击长城的大好机会,竞品如何攻,长 城如何守,也将是最进传媒的一大看点,可见红酒公关还大有作为。
3.王朝
• “酒的王朝,王朝的酒”——有潜在危险的品牌,没有清晰的品牌定 位和产品诉求,空洞的广告语喊了20年,营销上不创新,因循守旧, 新品开发不力,已经被二线品牌紧紧盯住,是最有可能退出三甲的品 牌。销售上由于过于倚重华东地区,可谓危机四伏。从视觉符号经营 的角度,王朝无疑是成功的,红色的葡萄庄园的记忆已广广大消费者 认同,但央视天气预报中频频出现王朝古旧的办公楼,却让人丝毫找 不到“王朝”的感觉。
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逐渐与国际接轨
• 2008年1月1日,新的葡萄酒国家强制标准正式执行,标志着我国葡 萄酒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原葡萄酒标准为 1994年中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负责组织制定的GB/T15037-1994 《葡萄酒》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旧国标”)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当 时还考虑到中国葡萄酒生产厂家的水平良莠不齐,“旧国标”仅作为 推荐性标准。随后,国内又出台了GB/T1980-1994《半汁葡萄酒》行 业标准,与旧国标同时生效。2008年正式实施的新标准是广泛参照了 国际葡萄酒标准制定的,作为强制性标准并增加了根据含糖量进行的 分类和感官分级评价的描述,将有力推动中国葡萄酒国际化进程。
产地注重特色区隔,同质化现象正在得到改变
• 中国十大葡萄产区的气候土壤各有千秋,葡萄表现独具风格。同在北 纬40度至44度酿酒葡萄黄金生长带的西域沙地葡萄酒和东部海岸葡萄 酒是我国重点葡萄酒产区,其中西域沙地葡萄酒源因于“沙酿天成”, “零污染产区”使得酒体丰满、口感醇厚,盛产赤霞珠,东部海岸以 碧浪金沙和精耕细作的传统孕育了优质的葡萄园区,其酒体平衡,口 感柔顺,盛产蛇龙珠。东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寒冷气候,赋予了葡萄耐 寒抗冻,形成了极有中国特色的山葡萄酒,并为规模化生产冰葡萄酒 创造了可能;而云南独特的高原气候则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玫瑰蜜、水 晶葡萄,其生长期长,成熟早,种植成本低,特别是香味独特、浓郁, 又能酿造出色鲜味美、入口柔和的红酒,宜新鲜饮用,非常符合中国 人的饮酒口味,出现了以云南红、香格里拉藏秘为代表的品牌产品。
4.威龙干红
• “威龙干红”——已经是行业老四的销售额了,同时也不得不接受, 被消费者认为是低端红酒代表的这一看法。大力发展低端红酒,使企 业快速上规模,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但消费者除了记得威龙的酒 便宜,好象没有其他的概念。威龙干红葡萄酒连续四年荣获国家名牌 称号,被中国消费者协会认定为国内葡萄酒行业唯一推荐品牌的称号, 却很难作为有效的葡萄酒产品宣传理由。因此,濮存晰的名人广告效 果也大打折扣。现在,面临着国家开始取消半汁葡萄酒的局面,该是 做品牌,提升档次的时候了。
7.印象干红
• “有效沟通、印象干红”——印象干红,这个不到一年就声名鹊起的品牌, 品牌定位上走的是一条“体验消费之路”。8500标王、加盟印象拥有自己品 牌、让红酒象啤酒一样普及、利乐包红酒、啤酒瓶红酒、携手新天创造中国 红酒航母,公关炒作,消息漫天横飞,算得上是快速运做品牌知名度的高手。 但冷静的看一下,有没有哪个销售型企业,单靠炒作就可以盘活市场?况且, 懂得媒介监测得人,都看得出8500万广告费究竟有多少到位。 • 再看印象一年多来,除了被巨大产能压的喘不过气的新天加盟之外,自己的 产品好象还只是“云南、西藏、赤霞珠印象”。选择优秀经销商出让品牌在 地使用权,本来是个降低风险,利益均沾的好思路。但面对以赢利为目的, 以厂家投入多少确定是否代理的经销商,这种思路又太过超前。哪个经销商 肯为尚未确定风险的品牌自掏腰包呢?况且有几个地方适合生产在地概念的 干红呢?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西印象 等等,是否可以和红酒浪漫、优雅、时尚、的文化消费体验联系起来呢?这 一点比起在消费成熟的白酒领域,自己操盘,踏踏实实投入市场建设的金六 福“为城市干杯系列”,却是多了不少功利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