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社会学历年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考研历年真题试题(2004-2014)共15套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考研历年真题试题(2004-2014)共15套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考研历年真题经典试题(2004-2014)目录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 (2)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 (3)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 (5)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 (9)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 (13)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 (16)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 (20)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 (22)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 (25)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 (26)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 (27)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社会救济2转移支付3帕累托最优4挤出效应5养老金替代率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 生命周期假说的创始人是谁?其主要内容是什么?2 衡量收入差别的方法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3 提高退休年龄会产生哪些影响?4怎样决定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组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 试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统帐结合的模式的内容和原因。

2 试述你对欧洲的“福利国家”政策的看法。

3 请根据经济学理论,论述经济转轨过程中如何协调政府和市场在社会保障改革中的关系。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保障真题一、名词解释1缴费确定型2企业年金3基尼系数4新凯恩斯主义5职工福利二简答题1 确定最低生活标准的方法有哪些?2 减税是否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为什么?3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4 简述强制储蓄养老金计划的特点。

5 简述政府间财税支付转移的原因。

三论述题1 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对劳动力供给会产生什么影响。

2 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论述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分析题2000年,中国老龄委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下面一个结果(见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2004版P171表格:“城市老年人担心‘离退休金养不了自己’的情况”)试对表中所反映的问题以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

历年社会学考研真题

历年社会学考研真题

历年社会学考研真题名词解释杜克海姆的“集体意识”(南开2000,社会学)s“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人大1996,社会学)s“报酬类型”(布劳)(人大1999,社会学)s“权威结构”(达伦多夫)(人大1999,社会学)s“戏剧论”(戈夫曼)(人大1997,社会学)s文化堕距(奥格本)(人大1998,社会学)s“挑战与应战”(汤因比)(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s“精英”(帕雷托)(人大2000,社会学)s需要层次(马斯洛)(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s《群学肄言》(南开2000,社会学;北大2000,社会学、社会保障)s《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大1998,社会学)s米尔斯的“权力”(南开2000,社会学)s费孝通(南开2000,社会学)s卡尔\曼海曼(北大1998,社会学)s吴文藻(北大1997,社会学)s社会掌控(复旦1998,应用领域社会学)s社会掌控的规范性(复旦1997,应用领域社会学)s人际沟通(南开2000,社会学)s社会解组(北大1997、1998,社会学)s角色紊乱(人大1997,社会学)s文化掌控手段(人大1997,社会学)s社会结构分化(人大1997,社会学)s社会资源整合(人大1999,社会学)s社会权力(人大1999,社会学)s社会设置(人大1999,社会学)s社会静力学(北大1998,社会学)s关联主义(吉大2000,社会学)s中轴原理(吉大2000,社会学)s离散数据(人大1997,社会学)s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人大1998,社会学)s亲属称谓制(人大1997,社会学)晕轮效应(人大1998,社会学)s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人大1998,社会学)s零和博弈(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s跨文化心理学(南开2000,社会学)s目标体系(南开2000,社会学)s福利性物价政策(南开2000,社会学)s大社会学理论体系(南开2000,社会学)s非对抗性阶级冲突(南开2000,社会学)s地位群体(南开2000,社会学)s“中间变量法”(南开2000,社会学)s社会物理学(北大1997,社会学)s交换理论(北大1997,社会学)s精英循环(北大1998,社会学)s群体凝聚力(人大1996,社会学)s拓展家庭(人大1996,社会学)s题器(人大2000,社会学)s同姓圈半径(人大1996,社会学;1999,社会学、人类学)s成婚资金投入(人大1996,社会学)s代偿(人大1997,社会学)s家族(人大1997,社会学)s事实婚姻(人大1997,社会学)s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es)(人大1998,社会学)s症候群(人大1998,社会学)s姻亲(人大1998,社会学)s和泛鬼神信仰(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s隐私屏障(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s不平等指数(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s人口性别比(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s主文化与亚文化(人大1999,社会学)s库拉圈(人大社会学、人类学1999)s组织结构(复旦1997、1998,应用社会学)s文化模式(复旦1997,应用领域社会学)s生活方式(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s群体(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s地位相悖(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人大2000,社会学)s“社会人”假设(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人大2000,社会学)s社会性资源(吉大2000,社会学)s社会唯名论(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s人类生态学(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s家庭生命周期(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s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方针(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s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吉大2000,社会学)s刚性结构(吉大2000,社会学)s迟发展效果(吉大2000,社会学)s成就动机(人大1996,社会学)s文化相对主义(人大1996,社会学)s图腾崇拜(人大1996,社会学)s认知判断(人大1997,社会学)s制度文化(人大1997,社会学)s地位一致(人大1999,社会学)s内群体(人大1999,社会学)s“天职观”(人大1999,社会学)s正式宣布非政府(人大2000,社会学)s相对褫夺(人大2000,社会学)s机会均等(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s职业声望(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s异化劳动(吉大2000,社会学)s普遍化的他人(吉大2000,社会学)s平等互惠准则(吉大2000,社会学)s群体持续性(吉大2000,社会学)s利他行为(南开2000,社会学)s偏见(南开2000,社会学)s暗示(南开2000,社会学)s自我(南开2000,社会学)s韦伯的“感召权威”(人大1999,社会学史)s韦伯的“权威”(南开2000,社会学)s韦伯的“新教伦理”(人大1997,社会学史)s韦伯的“普遍合理化”(人大1998,社会学史)いs韦伯的“目标合理性”(人大2000,社会学史)s“镜中我”(库利)(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s电邮理论(人大1997,社会学)s标签理论(人大1998,社会学)s帕森斯的“行动”(南开2000,社会学)s模式变量(帕森斯)(人大1998,社会学)s“演化共二者”(帕森斯)(人大1996,社会学)s“反常分工”(杜尔克姆)(人大1996,社会学)s多元分层空间(布劳)(人大2000,社会学)s“反功能”(默顿)(人大1997,社会学;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s安全阀(科塞)(人大1998,社会学)s边陲国家(北大1997,社会学各专业)s世界体系论(吉大2000,社会学)s二元社会结构(人大1996,社会学)s西方中心主义(人大1997,社会学)s晚播发内生型现代化(人大1997,社会学)s社会趋同论(北大1998,社会学各专业)s依附于论(人大1996,社会学)s社会风险(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9,社会学)s社会犯罪行为(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7,社会学)s性别角色(南大1995,社会学)s文化反哺(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6,社会学;南大1997,社会学;南大1999,社会学)s侵害(南大1995,社会学)s参考群体(南大1995,社会学)s社会角色(南大1995,社会学;南开2000,社会学;浙大2000,社会学)s时尚(南大1995,社会学;南开2000,社会学)s民族性格(南大1995,社会学)s边际人(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8,社会学)s印象整饰(南大1996,社会学)s旧有固(南大1996,社会学)s挫折―侵犯假说(南大1996,社会学)s认知平衡理论(南大1996,社会学)s角色冲突(南大1996,社会学)s时髦(南大1996,社会学)s代沟(南大1996,社会学;南大1997,社会学;人大2000,社会学)s基本人格结构(南大1997,社会学)s民意(南大1997,社会学)s社会运动(南大1997,社会学)s人口素质逆淘汰(南大1997,社会学)s老龄化社会的指标(南大1997,社会学)s离土不离乡(南大1997,社会学)s标定主义理论(南大1997,社会学)s非现实冲突(南大1995,社会学)s投影法则(南大1995,社会学)s广义互换媒介(南大1995,社会学)s社会安全阀定律(南大1995,社会学;浙大1999,社会学)s炫耀消费(南大1998,社会学)s腐败(南大1998,社会学)s家户(南大1998,社会学)s失业、待业与下岗工人(南大1999,社会学)s亚当\斯密问题(南大1999,社会学)s“离土不离乡”与“离土又离乡”(南大1999,社会学)s市场性流动方式(南大1999,社会学)s集群行为(南大1999,社会学)s城市人口集中度及其测量指标(南大2000,社会学)s基尼系数(南大2000,社会学;人大1996,社会学)s人缘(南大2000,社会学)s家族企业及其转化(南大2000,社会学)s交易(南大2000,社会学)s血缘关系(北师大2001,民俗学)s文化丛(北师大2001,民俗学)s城市化(北师大2001,民俗学)s社会流动(北师大2001,民俗学;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s社会保障(北师大2001,民俗学;浙大2001,社会学)s去个性化(南开2001,社会学;人大2001,社会学)s刻板印象(南开2001,社会学)s流言(南开2001,社会学)s冒险性迁移(南开2001,社会学)s类语言(南工2001,社会学)s韦伯的“理想类型”(南开2001,社会学)s杜克海姆的“社会事实”(南开2001,社会学)s科层制(南大1995,社会学;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s社区发展(南大1996,社会学;复旦1998,应用领域社会学)s中间阶层(南大1996,社会学)s未非政府的集团(南大1996,社会学)s社会学想像力(南大1996,社会学)s功能普遍性(南大1997,社会学)s社层流动(南大1997,社会学;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s情境文化(南大1997,社会学)s剧本期望(南大1997,社会学)s社会有机体论(南大1998,社会学)s社区效率(南大1998,社会学)s单面社会(南大1998,社会学)s生活世界(南大1998,社会学)自控性社会(南大1998,社会学)s符号价值(南大1999,社会学)s反社会化(南大1999,社会学)s现实性冲突(南大1999,社会学)s《江村经济》(南大1999,社会学;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s权力精英(南大1999,社会学)s社会(南大2000,社会学)s“白领阶层”(南大2000,社会学)s社会结构(南大2000,社会学;北大1997,社会学;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吉大2000,社会学)s模式变项(南大2000,社会学)s功能替代(南大2000,社会学)s后工业社会(南大2000,社会学)s失业人员(南大1998,社会学)s资本主义精神(南大1998,社会学)s社会化(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s“蓝领”(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s心理上断乳(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s社会事实(北大1997,社会学;南开2001,应用领域社会学)s参与观察(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人大1997,社会学)s参考群体(南开2001,应用领域社会学)s默顿(robentk.menton)(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s社会心理(浙大2000,社会学)s制度化(浙大2000,社会学)s《社会学年鉴》(浙大2001,社会学)s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浙大2001,社会学;南开2000,社会学)s“agil”功能图式(浙大2001,社会学;浙大2000,社会学)s贝尔的“中轴原理”(浙大2001,社会学)s社区(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s社会变迁(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s芝加哥学派(北大1999,社会学;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 s兴趣(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s初级群体(浙大1998、1999,政治学理论;北师大2001,民俗学)s集体意识(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s经济制度(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s社会阶层(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s社会制度(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复旦1997、1998,应用领域社会学)s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浙大2000,社会学)s形式社会学(浙大2000,社会学)s首属群体(浙大2000,社会学)s社会指标(浙大1999,社会学)s参照群体(浙大1999,社会学)s米德的“主我”与“客我”(南开2001,社会学;人大2001,社会学)s默顿的“正功能”与“负功能”(南开2001,社会学)s米尔斯的“权力精英”(南开2001,社会学)。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真题及解析.doc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真题及解析.doc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7年真题及解析考试年份:2007招生专业:行政管理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社会学》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什么是初始社会化?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

3、社会流动的类型如何划分?二、论述题(4选3,每题17分,共51分)1、论述各种社会化主体的作用及其特征。

2、论述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3、用社会变迁理论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

4、社会角色失调的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解析】一、简答题1、什么是初始社会化?【参考答案】: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价值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社会组织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工具,它有其特定的目标系统。

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

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末来和发展方向。

社会组织的形成是特定社会分工的结果,社会分化程度越高,社会组织的类型也越复杂,组织之间的区别体现为目标和分工的差异。

因此,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组织是依靠特定的目标来维持其存在的,组织内部的一切活动也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

失去目标,便意味看组织活动失去其合理依据。

第二,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它包括括两个方面:对内是指组织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策略时,要以满足目标要求为准绳。

组织内部的各项方针、策略和政策正确与否,就看它是否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对外来说,是向社会大众宣告本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明确其发展方向,使人们认识并了解这个组织,以便加入该组织或与该组织发生联系。

第三,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组织活动都是围绕者组织目标进行的,这种活动是否有效益或效卒,以及效益和效率如何,就看它活动的结果接近于组织目标的程度。

历年社会学考研真题6

历年社会学考研真题6

历年社会学考研真题6简答题简述假设在实证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人大1996,社会学) 简述在观察中如何控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社会距离。

(人大1996,社会学)简述如何查阅文献。

(人大1996,社会学) 简述什么是层次谬误。

(人大1996,社会学) 什么是理论、假设、概念、变量、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复旦1996,应用社会学)效度测定的三种类型是什么?内在联系如何?(复旦1996、1997,应用社会学)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有什么区别(分类原则有何不同)?为什么?(复旦1996、1997,应用社会学;北大1997,社会学各专业) 挑选访问员的标准是什么?(复旦1996,应用社会学) 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有什么关系和区别?(复旦1996,应用社会学) 试说明研究课题具体化与操作化的主要内容。

(北大1997,社会学各专业)简述实验方法中的社会伦理问题。

(人大1997,社会学) 简述深入访谈的基本类型。

(人大1997,社会学) 简述概率抽样的随机化原则。

(人大1997,社会学) 举例说明三维列联表有几个二维边缘表。

(人大1997,社会学) 简述毛泽东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贡献。

(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方案主要应考虑哪些方面?(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有哪些特点?(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理论分析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什么叫统计推论?其特点是什么?(复旦1997,人口经济学、应用社会学、人口学)什么叫非参数检验方法?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复旦1997,人口经济学、应用社会学、人口学)进行总体参数的点估计时,衡量估计值好坏的标准有哪几条?(复旦1997,人口经济学、应用社会学、人口学)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北大1998,社会学各专业) 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有何异同?(北大1998,社会学各专业) 简述分类体系建立的原则。

(人大1999,社会学) 为调查某地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意向,从中抽查了200名应届毕业生,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北大1998,社会学各专业) 如何理解访谈方法中的“人为性”?(人大1999,社会学) 简述目标量的基本类型和相互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社会学理论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社会学理论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社会学理论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文化特质
2.群体内聚力
3.角色冲突
4.人格
5.性存在
6.有机团结(杜尔克姆)
7."镜中我"(库利)
8."情境定义"(托马斯)
9."扩散性-专一性"(帕森斯)
10."权威结构"(达伦多夫)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我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特点.
2.简述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
3.简析马克思"阶级论"与帕雷托"精英论"之间的关系.
4.简述布劳"社会交换"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同"经济交换"的差异.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列举当前我国"社会越轨"现象的主要表现,并选用适当理论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2.试用社会学有关理论分析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理性化"增长的主要表现及其蕴含的问题.。

(NEW)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11社会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理论考研真题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2选8,每题5分,多选本大题判为0分)1.意会2.生育模式3.日历年龄4.拟像秩序5.年龄中位数6.间接标准7.无时间之时间8.族群9.文化适应10.继嗣群11.规划性认同12.文化路向二、简答题(8选4,每题15分,多选本大题判为0分)1.帕森斯是怎样论述“非逻辑行为的逻辑化”?2.米尔斯是如何论述“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基本观点有哪些?3.布迪厄是如何论述“惯习”和“策略”之间的关系的?4.怎样理解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运行逻辑是差异逻辑的论述?5.简述“田野工作”作为社会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价值?6.人口学中有些指标是“率”,但实际上却不是“率”,请列举5个此类指标并予以说明。

7.请用相关的指标来简要概括中国当前的人口总体状况。

8.简述现阶段年龄歧视的表现,并谈谈你对现阶段年龄歧视的看法?三、论述题(6选2,每题25分,多选本大题判为0分)1.韦伯是怎样论述社会行动的本质的?并说明韦伯以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与迪尔凯姆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有何异同?2.吉登斯是如何论述“反思性”成为了全球化时代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普遍本质特点?3.费孝通先生是怎样论述“熟悉社会”的本质和特点的?说明现在的学者的“熟人社会”学术发展与费孝通先生的“熟悉社会”的异同分析。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历年考研真题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历年考研真题

人大社会学真题试题编号:845一、名词解释(12选8,8×5=40’)1.日历年龄2.社会认同3.年龄中位数4.人口红利5.东方学6.社会行政7.蝴蝶效应8.集体表象9.文化相对主义10.剩余物11.抚养系数12. 代表型公共领域二、简答题(6选4,4×15=60’)1相对古典进化论而言,新进化论“新”在何处。

2比较涂尔干与韦伯有关社会学研究对象观点旳区别与联络。

3简述“瑷珲—腾冲线”及其附近人口分布旳特性。

4简述人口再生产旳基本类型。

5简述社会工作咨询与社会工作督导旳联络与区别。

6简述萨皮尔—沃尔夫假说旳内容。

7简述布希亚旳“拟像三序列”旳观点。

8影响人类寿命旳原因有哪些。

三、论述题(6选2,,2×25=50’)1试述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与社会发展之间旳关系。

2试联络网络微博旳迅速发展,比较在场交往与不在场交往旳联络与区别。

3老年人旳小区服务需求和目前我国旳小区服务旳缺陷与处理途径。

4社会工作该怎样应对网络化旳生活。

5试述费孝通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旳思想。

6试述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同对对中国社会秩序稳定旳作用。

试题编号:601一、名词解释(10选7,7×6=42’)1.民族志2.残存法3.自然试验4.扎根理论5.事后解释6.整群抽样7.原则分8.科学旳范式9.原则效度 10.(不好意思忘掉了)二、简答(5选3个,3×16=48)1简述社会研究中问卷调查措施旳长处。

2简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旳缺陷。

3简述一项完整旳社会研究旳基本过程。

45不记得了三、论述(6选2个,2×30=60.)1试述纵贯研究旳内容,有何长处及难处。

2试述抽样设计时应该考虑旳原因。

3试述二手数据分析旳优缺陷。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老年学、社会工作考试科目:社会理论考试时间:-1-16日下午试题编号:811一:名词解释(12选8,每题5分,合计5*8=40分,多做按0分计)1:助人自助2:人口老龄化3:同批人(cohort)4:文化唯物主义5:平均寿命预期6:剩余物7:网络助燃8:交往理性9:互动典礼链10:传递性经验11:详细叙事12:人力资本二:简述题:(7选4,每题15分,合计15*4=60分)1:马尔萨斯旳《人口原理》基本思想2:怎样理解格尔茨所论述旳“深描”?3:简述优势视角旳重要观点4:简述人口老龄化旳决定性原因5:哈贝马斯怎样论述公共领域旳历史形式?6:怎样理解布迪厄有关“惯习”旳论述?7:怎样理解丹尼尔.贝尔有关中轴原理旳措施论意义,为何说它超越了相对主义?三:论述题:(6选2,每题25分,合计25*2=50分)1: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特点是什么?在新时期展开人口普查旳意义和难点是什么?2:结合实例论述人类学民族志写作旳特点与意义3:试论社会工作对增进精神健康旳意义4:试论老年人对社会服务旳多方面需求和发展老年社会服务旳对策思绪?5:试论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旳本质联络及其在构建友好社会中旳重要意义?6:怎样理解常人措施学实现了社会学思维方式旳革命?研究措施:一、名词解释(10选7,每个6分)1. 分层抽样2. 观测记录3.非介入性研究4.第一类错误5.区位谬误6.中介变量7.原则差 8.编码9.个人生活史研究10.参与研究二、简答(5选3,每个16分)1、定量研究旳局限有哪些?2、列举定性资料旳搜集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1996-2016年社会学方法初试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1996-2016年社会学方法初试真题
究假设是错误的,称为证伪,对理论的发展、改进,是从证伪开始的。证伪的方法有:简单 证伪法和理论证伪法。
3、元社会学 从哲学层次上对社会学理论前提、概念假设、方法前提等作研究。齐美尔:哲学社会学 研究社会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即揭示社会学研究的条件、前提和基本概念,对个别研 究进行形而上学的综合。 4、参数 反映总体某个变量的综合描述,有平均数、方差等,可由样本统计值来估计。 5、抽样单位 抽样单位和个体是有区别的,个体是收集信息的基本单位,即分析单位。个体与抽样单 位在有研究中是相同的,但在实际抽烟中抽样单位往往是多层次的。 6、估计量 即样本统计值。是调查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简述实验方法中的社会伦理问题。 (1)社会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人,因而实验能操纵的自变量常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伦理或法 律的限制。 (2)实验对象:自愿、知情同意、避免强迫特殊群体; (3)对实验对象的蒙蔽:通常情况不允许蒙蔽,但是不得已的时候可以蒙蔽; (4)不能强迫参与者:生理上,心理上,法律上; (5)实验对象的匿名、对其信息保密; (6)其他:比如对实验对象的补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方法真题(1996-2016)
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学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6 选 5,每题 4 分,共 20 分) 1、社会事实(《社会学研究方法》64) 杜尔克姆将社会层次上特有的现象统称为社会事实,并将其界定为:任何对个人施以
外在强制作用的,固定的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社会总体中普遍出现的,不依赖于个人 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和独立性四个特点, 可以分为社会物质事实和社会精神事实。
右一行以及最下一行次数的合计称为边缘次数,分布状况称为边缘分布,由边缘分布组成的 表称为边缘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理论真题(完整版)一. 名词解释(12选8)1. 过滤仪式2. 符号价值3. 总和生育率4. 缺场交往5. 外婚制6. 社区脱域7. 老年抚养比8. 剩余物29. 公众家庭10. 脱离理论11. 惯习12. 人口倍增时间二. 简答题(8选4)1. 什么是标准化技术?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化?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年龄标准化。

2. 曼瑟尔奥尔森说:“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你怎样理解他的观点?3. 简述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年龄歧视的不同特点。

4. 梁漱溟怎样论述中国文化路向和西方文化路向的区别?5. 如何评价米德—弗里曼之争?6. 利奥塔是怎样论述宏大叙述合法性危机的?7. 编制生命表的主要原理和作用是什么?8. 简述卡斯特关于集体认同三种构件形式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6选2)1. 为什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空间分化?其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影响如何?2. 阐述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养老方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 怎样理解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运行逻辑是差异逻辑的论述?4. 请对关系论社会资本理论和集体论社会资本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比较分析。

5. 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谈谈你对中国汉人社会的认识。

6. 你认为应该“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吗?请结合世界经验及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谈谈你的认识。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方法真题(完整版)一、名词解释1、信度与效度2、标准差与标准误3、抽样误差4、同序对与异序对5、文化圈6、口述史7、实验民族志8、命题与假设9、“简化论”错误10、“Kish选择法”二、简答题1. 请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区别与适用性。

2. 试述什么是问题研究与过程研究。

3. 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环”,请给出说明与阐释。

4. 什么是分层抽样和配额抽样,请说明它们之间的异同。

5. 社会地位是指个体在一个社会等级体系或分层系统中的登记位置,通常用社会经济地位来度量。

请对社会地位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需要给出具体的操作定义和测量方法)。

三、论述1. 说明并解释社会研究中四中研究方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点、适用范围与议题,并做出比较。

2. 试述在问卷设计中问题与答案的表现形式,并对在问题与答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3. 如何理解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理论预设?4. 请阐述人类学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并谈谈你的看法。

5. 假设单变量均值检验中的统计量满足正态分布,讨论如何确定双边检验和单边检验中的临界值,接受域和拒绝域,需要给出图示并注明。

6. 下表给出了某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户口类型的各种分布信息,包括频次分布、行百分比、列百分比和格百分比。

所用数据来自于2006年的一个全国抽样调查。

根据下表提供信息,分析户口类型和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受教育程度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总计小学或者以下 2466 800 326675.51 24.49 100.0049.82 15.51 32.2024.31 7.89 32.20初中 187 **** ****54.23 45.77 100.0036.91 29.69 33.2218.01 15.20 33.22高中 560 1728 228824.48 75.52 100.0011.31 33.28 22.565.52 17.04 22.56大专或以上 97 1123 12207.95 92.05 100.001.96 21.63 12.030.96 11.07 12.03总计 4950 5193 1014348.80 51.20 100.00100.00 100.00 100.0048.80 51.20 100.00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2:社会理论考试时间:1月6日下午一、名词解释(12选8,每题5分,共40分)1.人口城镇化2.主观定义3.现实主义民族志4.底部老龄化5.家庭户6.更替水平7.实践感8.符号消费9.社会资本的密集性10.文化圈11.民族中心主义12.选择亲和性二、简答(8选4,每题15分,共60分)1.说明队列分析和时期分析结合的必要性2.说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区别与联系3.简述解释生育率的财富流理论4.贝克是怎样论述社会风险产生的原因的?5.说明老年学研究对象;长期照料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区别(not sure)6.为什么说常人方法学引发了社会学的革命?7.网络化发展与社会脱域的关系。

8.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not sure)三、论述(6选2,每题25分,共50分)1.有人说“中国污染严重的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

”你同意吗?2.说说网络微博发展给中国社会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如何在我国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进展的背景下理解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4.为什么现在同时出现了全球化和个人主义两种趋势?5.谈谈影响我国社会养老制度的因素,以及对家庭养老的看法(not sure)考试科目1:社会研究方法考试时间:1月6日上午一、名词解释(10选7,每题6分,共42分,多做本大题记为0分)1.系统抽样2.结构式问卷3.4.深描5.跨文化并置法6.自由度7.科学环8.量表9.定距测量10.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二、简答题(5选3,每题16分,共48分。

多做记0,下同不叙)1.说明社会研究中选择测量指标的多样性2.简述统计显著性和实际显著性的区别3.什么是分析单位,简述其特点和类型4.现实主义民族志的特点5.根据给出的图表写出相关表达式并解释。

Wkhrt表示每周工作时间,Age表示年龄。

WkhrtModel SS df MS Num. of Obj. 4855Regress. 90000+ 1 ?? F(df1=1,df2=4854) 27.xxResidual 180+ 4854 ?? R Square 0.0057Total 90000+ 4855 ?? Adj R Square 0.0057??? ???------------------------------------------Model Coef. Std.Err beta ? 95% Confidence IntervalAge -0.0802 ? -5.xx ? -0.11xx -0.01xxCons. 52.14xx ? 72.xxx ? 51.xx 53.xx三、论述题(6选2,每题30分,共60分)1.说明社会研究中的测量层次及其特点,以及如何选用2.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异同,地位和作用3.设计一份问卷,包含多个指标,操作化“幸福感”(not sure)4.根据表格画直方图并根据直方图分析其分布特点。

表格内容是10000名参加成人高考的年龄分布情况年龄18-19 20-21 22-24 25-39 30-34 35-39 40-44 45-49百分比(%) 2 37 30 18 6.5 2.5 2.5 1.52012年人大社会学真题试题编号:845一、名词解释(12选8,8×5=40’)1.日历年龄2.社会认同3.年龄中位数4.人口红利5.东方学6.社会行政7.蝴蝶效应8.集体表象9.文化相对主义10.剩余物11.抚养系数12. 代表型公共领域二、简答题(6选4,4×15=60’)1相对古典进化论而言,新进化论“新”在何处。

2比较涂尔干与韦伯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观点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瑷珲—腾冲线”及其附近人口分布的特征。

4简述人口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5简述社会工作咨询与社会工作督导的联系与区别。

6简述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内容。

7简述布希亚的“拟像三序列”的观点。

8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6选2,,2×25=50’)1试述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试联系网络微博的快速发展,比较在场交往与不在场交往的联系与区别。

3老年人的社区服务需求和当前我国的社区服务的缺点与解决途径。

4社会工作该如何应对网络化的生活。

5试述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思想。

6试述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同对对中国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

方法:试题编号:601一、名词解释(10选7,7×6=42’)1.民族志2.残存法3.自然实验4.扎根理论5.事后解释6.整群抽样7.标准分8.科学的范式9.标准效度10.(不好意思忘记了)二、简答(5选3个,3×16=48)1简述社会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优点。

2简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缺点。

3简述一项完整的社会研究的基本过程。

45三、论述(6选2个,2×30=60.)1试述纵贯研究的内容,有何优点及难处。

2试述抽样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3试述二手数据分析的优缺点。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老年学、社会工作考试科目:社会理论考试时间:2011-1-16日下午试题编号:811一:名词解释(12选8,每题5分,共计5*8=40分,多做按0分计) 1:助人自助2:人口老龄化3:同批人(cohort)4:文化唯物主义5:平均寿命预期6:剩余物7:网络助燃8:交往理性9:互动仪式链10:传递性经验11:具体叙事12:人力资本二:简述题:(7选4,每题15分,共计15*4=60分)1: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基本思想2::如何理解格尔茨所论述的“深描”?3:简述优势视角的主要观点4:简述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5:哈贝马斯怎样论述公共领域的历史形式?6:怎样理解布迪厄关于“惯习”的论述?7:怎样理解丹尼尔·贝尔关于中轴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为什么说它超越了相对主义?三:论述题:(6选2,每题25分,共计25*2=50分)1: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特点是什么?在新时期展开人口普查的意义和难点是什么?2:结合实例阐述人类学民族志写作的特点与意义3:试论社会工作对促进精神健康的意义4:试论老年人对社会服务的多方面需求和发展老年社会服务的对策思路?5:试论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的本质联系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6:如何理解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革命?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0选7,每个6分)1. 分层抽样2. 观察记录3.非介入性研究4.第一类错误5.区位谬误6.中介变量7.标准差8.编码9.个人生活史研究10.参与研究二、简答(5选3,每个16分)1、定量研究的局限有哪些?2、列举定性资料的收集方法。

3、根据一个实例(略)计算几率比(odds ratio)4、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5、问卷调查时访谈员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三、论述(选2个,每个30分)1、PPS抽样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