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介绍

合集下载

大师作品分析—悉尼歌剧院解读

大师作品分析—悉尼歌剧院解读

大师作品分析——悉尼歌剧院解读一、悉尼歌剧院项目背景和概况悉尼歌剧院于1959年3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市贝尼郎岬岛角破土动工,歌剧院三面环水,其西边是Harbour Bridge,南边是市植物园与政府大厦.整个建筑花费1.2亿美元与14年的时间,于1973年10月落成。

剧院占地1.84公顷,总建筑面积为88258 m,坐落在距海平面19m高的花岗岩台阶上,长183m ,宽118m,高67m。

建筑造型犹如一组扬帆出海的船队,也像一枚枚屹立在海难上的洁白大贝壳,为悉尼的标志。

二、建筑设计师与结构工程师歌剧院建筑的中标者为当年38岁的丹麦年轻建筑师约翰•伍重提交的方案,在全世界233份建筑设计方案中,他做的壳形方案被当时的评委会主席艾罗•萨里宁所欣赏并采用。

结构工程师为世界极顶尖结构大师阿鲁普及其领导的阿鲁普结构研究所。

可以说,没有这一世界顶尖结构工程公司的鼎力协助,约翰•伍重设计的歌剧院可能会成为“纸上谈兵”。

三、悉尼歌剧院的平面功能布置歌剧院有一个音乐厅(2700座),一个歌剧院(1550座),一个话剧院(550座),一个兼放电影的室内小剧场,一个大展览厅,以及录音兼排练室、餐厅及各种辅助用房。

悉尼歌剧院在外观整体上看,有由十对壳体组成的3组白色壳状屋顶,两个剧院占用两组大的壳体,另外一组小壳体为餐厅,其中歌剧厅、音乐厅与休息厅并排而立,各由四块巨大的壳状屋顶覆盖,这些壳状屋顶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

可以认为,单个壳体之间的组合是其屋顶的基本组成成分。

与巨大的壳形屋顶相协调的是底部高达19m的基座,这为屋顶结构提供了一个有效地抗侧推力的手段。

在扇形肋拱间形成的空的部位的结构组合上,采用梁板式结构体系,以拱肋的主体结构为基础,于拱肋上搭梁,并且因交接处应力的集中,在结构交接处的部位梁截面较厚,从而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传力体系,来自屋面板的压力传递给梁,再传递给作为主体结构的拱肋,最后传至大石座基础通过对悉尼歌剧院的结构分析可以知道歌剧院总体上属于拱的大跨度结构体系,而非表面上所显示的壳结构体系。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
大家好,欢迎来到悉尼歌剧院!这座壮丽的建筑是悉尼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

悉尼歌剧院位于悉尼港湾边,由丹麦建筑师乌尔夫·格尔斯特设计,于1973年
完工。

它的外观犹如一片巨大的白帆,优美而独特。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都
会来到这里,欣赏世界级的歌剧、音乐会和戏剧演出。

这座建筑内部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它拥有多个演出厅,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剧院,可容纳约2,700名观众。

大剧院的舞台上曾经演出过无数经典的歌剧和戏剧,
包括《麦克白》、《图兰朵》等。

除了演出厅,悉尼歌剧院还设有多个餐厅和咖啡馆,供游客休息和品尝美食。

你可以在这里品味到悉尼的独特美食文化,同时欣赏着壮观的港湾景色。

如果你对艺术和建筑感兴趣,悉尼歌剧院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它代表
着悉尼的精神和创意,也是澳大利亚文化的象征。

无论你是音乐爱好者还是建
筑迷,这里都能给你带来一次难忘的体验。

希望你在悉尼歌剧院度过愉快的时光!谢谢大家!。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现代建筑的典范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现代建筑的典范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现代建筑的典范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作为现代建筑的典范,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令人难忘的外观成为了全球建筑界的代表作品。

一、悉尼歌剧院的历史与建造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末,最初的构想来自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

而最终的设计方案则是由乌松与澳大利亚建筑师彼得·霍尔托普共同完成。

建造工程开始于1959年,历经近20年的施工,最终于1973年正式落成。

二、悉尼歌剧院的设计理念悉尼歌剧院的设计理念是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兼顾实用性和美学。

整个建筑群由多个小型建筑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尺寸,但又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这种设计方式使悉尼歌剧院在形式上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三、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特色1. 建筑外观悉尼歌剧院的外观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

整个建筑以强烈的几何线条和曲面构成,搭配着白色的陶瓷瓦片,形成了独特的外观风格。

尤其是建筑顶部的弧线状屋顶,仿佛一抹白帆在海上航行,与悉尼港湾的风景相得益彰。

2. 内部空间悉尼歌剧院的内部空间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主剧院、小剧院、音乐厅等各个演出场地都被精心设计,以确保良好的音效和观赏效果。

此外,建筑内还包括各类艺术展览空间、音乐工作室和多功能厅等,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场所。

四、悉尼歌剧院的国际地位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澳大利亚的象征,也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中心。

每年数百万的游客慕名而来,以欣赏这座建筑的独特之处和多样化的艺术演出。

悉尼歌剧院还是众多国际艺术节和文化活动的举办地,吸引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艺术家与观众。

五、悉尼歌剧院的影响与启示悉尼歌剧院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对现代建筑的影响与启示。

首先,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和建筑理念,成为了建筑界的经典之作。

它的成功证明了建筑可以融入自然环境,并创造出宏伟与美观兼具的建筑作品。

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悉尼歌剧院

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悉尼歌剧院

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是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Jorn Utzon)设计(乌松于1918年4月9日出生于丹麦2008年11月29日在丹麦去世),遗憾的是他却从没亲眼目睹过。

1956年在约恩·乌松斯德哥尔摩旅行时从一份建筑杂志上得知了悉尼歌剧院这个建筑竞赛,在尚未造访过悉尼的情况下,凭借着几个悉尼姑娘对家乡的描述就绘制出了一份设计图。

截止1957年共有32个国家的233份设计方案参与“悉尼歌剧院”设计竞标。

当日,作为主要评选委员的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因故迟到,这时其他评委已经选出了10个方案。

但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沙里宁对这些方案不屑一顾,乃至亲自动手,从废纸堆里拣出了一张只有潦草几笔的设计方案,这就是约恩·乌松的手稿。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区北部的便利朗角,1959年3月动工建造,1973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是澳大利亚地标式建筑。

贝壳形屋顶下方是结合剧院和厅室的水上综合建筑。

内部建筑结构仿效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

悉尼歌剧院占地面积1.8公顷,坐落在距离海面19米的花岗岩基座上,最高的壳顶距海面60米,总建筑面积88000平方米,有一个2679座的音乐厅,一个1547座的歌剧院和一个420座的小剧场,有展览、录音、酒吧、餐厅等大小房间900个,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称其为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20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以及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

按照设计师后来的解释,他的设计理念既非风帆,也不是贝壳,而是切开的橘子瓣,但是他对前两个比喻也非常满意。

而据乌松回忆,他对悉尼歌剧院最早的外观造型设计只是受到剥橘子动作的启发:“14瓣的建筑可以结合成完美的球状建筑体”。

世界自然遗产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世界自然遗产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世界自然遗产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标志性建筑之一。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表演艺术而闻名于世。

一、悉尼歌剧院的历史和建筑特色悉尼歌剧院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

它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的贝内洛港湾,占地面积达到6.5公顷。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风格独特,外形酷似一片扬帆的船只或像一只鸟展翅欲飞,给人以极具张力和美感的视觉冲击。

二、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和影响力悉尼歌剧院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和骄傲。

自建成以来,悉尼歌剧院成为了世界艺术舞台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吸引了无数国内外艺术家和观众。

在这里,世界各地的演出艺术家争相登台,包括歌剧、舞蹈、戏剧等各种表演形式。

三、世界自然遗产的认定2007年,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的认定意味着该建筑具有了国际级的保护地位,并得到全球公认的价值认可。

四、世界级的表演艺术悉尼歌剧院不仅拥有独特的建筑设计,也是表演艺术的殿堂。

这里每年举办各类音乐会、歌剧演出、舞蹈表演等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和表演团队。

悉尼歌剧院为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听享受,让人们沉浸在激动人心的演出中。

五、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悉尼歌剧院还举办了许多与文化相关的活动,例如文化展览、艺术讲座和工作坊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悉尼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交流和创作的平台。

六、悉尼歌剧院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这里,为悉尼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悉尼歌剧院周边的商业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酒店、餐厅、购物场所等涌现其中。

七、对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悉尼歌剧院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悉尼歌剧院导游词范文介绍

悉尼歌剧院导游词范文介绍

悉尼歌剧院导游词范文介绍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区北部的便利朗角,1959年3月动工建造,1973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是澳大利亚地标式建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悉尼歌剧院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悉尼歌剧院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这次负责带领大家游览悉尼歌剧院的导游,很高兴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时光里与大家相遇,希望我的解说能让大家更加喜欢这个地方!澳大利亚国土旅游资源丰富,是南半球最发达的国家。

悉尼歌剧院简介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贝尼朗岬角,整个建筑占地一万八千四百平方米,是世界着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早在二零零七年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悉尼歌剧院呈特有的帆造型,与周围的港湾大桥相互辉映,美不胜收!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来自丹麦的约恩乌松先生曾因悉尼歌剧院的风格出色获得2003年普利策建筑学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大师,在他生前直至去世都没能够亲眼看过他自己的杰作。

澳大利亚南北气候不同,在南方属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但与中国季节相反的是,春季为九月至十一月,夏季为十二月至二月,秋季为三月至五月,冬季为六月至八月;而北方则是热带气候,只分雨季和旱季。

澳大利亚悉尼作为2000年奥运会举办地,倍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更是吸引游客纷纷到访的旅游胜地之一,而悉尼的标志性建筑物当然是其最具特色的歌剧院了。

悉尼歌剧院简介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贝尼朗岬角,整个建筑占地一万八千四百平方米,是世界着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早在二零零七年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悉尼歌剧院呈特有的帆造型,与周围的港湾大桥相互辉映,美不胜收! 悉尼歌剧院景点介绍悉尼歌剧院外观结构大家看,悉尼港湾的悉尼歌剧院,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

它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一百八十六米、东西最宽处为九十七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

澳洲“悉尼歌剧院”-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澳洲“悉尼歌剧院”-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澳洲“悉尼歌剧院”-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无数次在图片里见到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一直很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次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

前一天晚上观看了歌剧院的灯光秀,第二天早晨我们又再次来到歌剧院,入内参观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竣工于1973年10月,被誉为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这座并不算古老的建筑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设计。

歌剧院广场的入口走进广场,又见海港大桥。

这个角度看歌剧院,造型很陌生。

俯瞰歌剧院广场广场非常大,地势比较低。

歌剧院的外观由三组大小不同的“贝壳片”组成,壳片外表覆盖了105万块白色和奶油色瓷砖,只有近距离才看得出来,远看真像贝壳粗糙的表面。

前一天晚上我们观看的灯光秀就是投影在这组贝壳身上的,它里面是个餐厅,晚上生意很好。

只有从海对岸才能看到三个贝壳依次套在一起的造型,从广场这侧看到的是变化多端的贝壳造型。

这是歌剧院另外一侧的码头我们跟随歌剧院内部的导览员从底层乘坐电梯进入。

我留意到这个电梯间很奇特,没有天花板,可以一眼望到顶。

歌剧院的地板也与众不同,每一片地砖的四角都有螺丝孔,估计里面可以安装线路,旋下螺丝就可以取出一整片地砖,我猜是方便维修吧。

墙上有很多演出预告,仔细看了下,票价并没有想象中的高,有的才60多澳元,有的100多不等。

进入内部大厅,马上被这个巨大的扇型“琴键”水泥墙设计所吸引,简直太有创意了!类似这样放射性的线条在歌剧院内部随处可见这是进入歌剧院音乐厅的楼梯,两侧动感的造型令人赞叹。

透过落地玻璃可见对面的海港大桥再往上进入观海大厅全透明设计令大厅内部光线充足,外面的海港风光毫无遮拦。

走下紫色的台阶阳光透过天花板的长条形隔断洒在地面上,令到室内光线充足。

据说不少公司在这个场所举办发布会紫色厅对面有个观景台站在观景台可以俯瞰海港风光海港大桥近在咫尺这是观景台上方的遮阳棚,很巧妙地使用了镜面材料,刚好将对岸的风景全部反射出来。

游览悉尼 歌剧院演出一览

游览悉尼 歌剧院演出一览

游览悉尼歌剧院演出一览悉尼歌剧院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

这座壮丽的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他们不仅来此参观,还可以欣赏到世界级的演出。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下悉尼歌剧院的演出一览,为您提供更多了解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的机会。

1. 歌剧院概况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港湾,是丹麦著名建筑师小堡·海恩设计的杰作。

作为世界最重要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它拥有多个演出场地,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表演团体和艺术家。

游客可以参观内部的剧院大厅、舞台和排练场地,领略音乐之殿的魅力。

2. 演出节目悉尼歌剧院每年都会有丰富多样的演出节目供观众选择。

以下是近期的一些精彩演出:- 歌剧:作为悉尼歌剧院的代表性节目,各种经典歌剧作品在这里上演。

像《卡门》、《弄臣》、《图兰朵》等都曾在这里上演过,让歌剧迷们流连忘返。

- 交响乐:悉尼歌剧院还定期举办交响乐音乐会,邀请世界一流的乐团和指挥家来此演出。

无论是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还是马勒的作品,都将在这里展现出最好的演绎。

- 跳舞:悉尼歌剧院的舞蹈节目也备受瞩目,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舞团在这里展示出精湛的技艺和灵动的舞姿。

华丽的芭蕾舞剧和现代舞作品,都将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

- 戏剧表演:除了歌剧和音乐会,悉尼歌剧院还举办各种戏剧表演。

包括戏剧剧目、儿童剧和话剧等,适应不同观众群体的喜好和需求,带给他们截然不同的表演体验。

3. 演出场地在悉尼歌剧院,有多个不同规模和功能的室内演出场地,以满足不同演出节目的需求:- 歌剧院大剧院:是最重要的演出场地,能容纳1507名观众。

它的优雅和独特的设计使得观众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到最高水准的演出。

- 歌剧院小剧场:作为大剧院的附属场地,小剧场可容纳400名观众。

在这里,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到演员的表演,与他们建立更亲密的连接。

- 歌剧院副剧场:较小的副剧场适合举办小规模的演出和观摩课程,为演员和观众提供更加亲密和深入的交流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悉尼歌剧院介绍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座落在悉尼市区北部,是一座贝壳形屋顶下方是结合剧院和厅室的水上综合建筑。

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的,共耗时14年,斥资1200万澳币,于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开幕。

歌剧院内部有许多地方是用法国进口的玻璃所镶嵌,配上澳洲独有的建材材料,其内部建筑结构则是仿效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

外面的玻璃是由法国制造的双层玻璃──素色及黄玉色,共有700种尺寸、2000片。

悉尼歌剧院是世界著名艺术表演场地,每年举办约2400次活动,曾邀请纽约爱乐、德国碧娜.鲍许乌帕塔舞蹈剧场(Tanztheatre Wuppertal Pina Bausch)、菲利浦.葛拉斯乐团(The Philip Glass Ensemble)等国际团体,并获得伊丽莎白女王、美国总统福特、柯林顿、南非总统曼德拉、联合国前安理会总理安南等众多国际名人造访,为歌剧院增添许多光采。

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4年12月15日下午4时30分,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官方网站于当地时间发布信息称:“鉴于当前悉尼CBD的局势,我们决定取消今晚的演出,缓解悉尼交通网络的压力,保障观众安全。


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悉尼图片也采用悉尼歌剧院图片。

1973年10月20日,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落成。

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特征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

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建设工作从1959开始,1973年大剧院正式落成。

在2007年6月28日这栋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为背景的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

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前来观赏这座建筑。

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

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

其中最大的主厅是音乐厅,最多可容纳2679人。

设计的初衷是把这个最大的厅堂建造成为歌剧院,后来设计改动了,甚
至已经完工的歌剧舞台被推倒重建。

音乐厅内有一个大风琴,是由罗纳德·沙普(Ronald Sharp)于1969年至1979年制造的。

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由10,500根风管组成。

主厅中较小的一个才是歌剧院。

由于当初是将较大的主厅设计为歌剧院,小厅被认为不太适合做大型的歌剧演出,舞台相对较小而且给乐队的空间也不便于大型乐队演奏。

其他附属设施则包括戏剧院、影院以及摄影室。

在入口的阶梯前也经常举行一些免费的公共演出。

歌剧院规模: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 ,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市贝尼朗岬角。

这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魂魄,清晨、黄昏或星空,不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不同多样的迷人风采。

从远处看,悉尼歌剧院就好像一艘正要起航的帆船,带着所有人的音乐梦想,驶向蔚蓝的海洋。

从近处看,它就像一个陈放着贝壳的大展台,贝壳也争先恐后地向着太阳立正看起。

悉尼歌剧院的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

悉尼歌剧院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年起公开徵求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个作品参选,後来丹麦建筑师约恩·伍重的设计屏雀中选,建设从1959年3
月开始,直至1973年10月竣工,斥资1亿零200万澳大利亚元完成建造,为了筹措经费,除了募集基金外,澳大利亚政府还曾於1959年发行悉尼歌剧院彩券。

通常用於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

此音乐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於音乐厅正前方,忠实呈现澳州自有的风格。

外观结构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

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

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歌剧厅。

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

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

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

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湾,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
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因而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

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

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

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像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

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瓷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

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据设计者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

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

而这一创意来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伟大构想。

内部装饰
歌剧厅较音乐厅为小,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

采用这样的装置,演出时可以有圆润的音响效果。

舞台面积440平方米,有转台和升降台。

舞台配有两幅法国织造的毛料华丽幕布。

一幅图案用红、黄、粉红3色构成,犹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蓝色、绿色、棕色组成,好像一弯新月隐挂云端,称“月幕”。

舞台灯光有200回路,由计算机控制。

还装有闭路电视,使舞台监督对台上、台下情况一目了然。

音乐厅装潢华丽,有2690个席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