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多篇)

合集下载

科技工作者主要事迹材料

科技工作者主要事迹材料

科技工作者主要事迹材料当今的社会,科技发展尤其重要,需要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加入。

今天店铺给大家整理了科技工作者主要事迹材料,仅供参考。

科技工作者主要事迹材料篇一姬庆军,2003年任鲁桥镇科协办公室主任。

两年来,该同志通过政策推动、利益驱动、示范带动等措施,全镇的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训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2003、2004年,全镇共引进有关人才56人,组织科技培训15期、83个班,参训人数近万人。

人才的引进与科技培训成果显著:全镇形成1.8万亩乌鳢养殖基地,3000亩湖蟹养殖基地,1000亩泥鳅养殖基地,6000亩芦笋种植基地,3500亩杞柳种植基地,50亩番鸭育种基地,100亩双孢菇种植基地。

1998年,被省科协命名为“省科普示范基地”。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是科普工作由虚向实转化的重要载体。

为此,姬庆军同志把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全镇科技工作全面推广的基石。

首先,审时度势把握市场走向,强化政策引导。

该同志每年两次组织力量进村入户调研分析,面向市场,提出对策。

2003年年底,通过考察,引进了双孢菇等食用菌种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租赁100亩土地包费租给群众发展双孢菇种植。

镇农技站、农经站、水利站等部门的同志在姬庆军同志的带领下发展双孢菇种植。

目前,全镇共发展大棚86个。

2003年年初,在渔业养殖效益走低的形势下,姬庆军同志协调人员与韩国客商合资,引进优质泥鳅,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占地600亩的泥鳅养殖场。

其次,多层次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引导。

一是建立科技示范与周围农户结对子,进行传、帮、带,有效地调动了农户学用科技的积极性;二是成立技术顾问组。

姬庆军聘请山农大动科院的教授、江苏双孢菇种植大户、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顾问组,以专家为依托,在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服务,所以在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及试验示范项目等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落实。

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六次,受训人员1600余人。

第三是引进人才,多渠道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强化市场引导。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六篇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六篇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六篇【篇一】年毕业于xx师范大学物理系电子技术专业,拥有物理教育和应用物理的专业知识特长为我从事青少年科技辅导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基础,但在科技辅导工作实践中深深认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足,1995-1996年我毅然停薪留职应聘到浙江001电子集团技术研究所,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技术革新工作。

两年的产品研发工作培养了我较为敏锐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较为成熟的创新项目市场价值观。

1997年回到学校教育工作岗位后,不畏农村中学设备、器材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不利因素,结合物理教学,采用“瓶瓶罐罐皆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xx年在小路口中学任教,辅导学生xx的《潜水泵无水断电自锁装置》作品参加xx省第一届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

大赛中我悉心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展现,主动交流,一路高歌,进入20强、10强,最后杀入总决赛。

在总决赛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一举夺得青年组一等奖。

(该次大赛只设两个一等奖,青年组、少儿组各一个,总分不分组),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及选手的现场表现赢得了专家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决赛实况在xx电视台的金点子栏目现场录制并播出)本人同时被评为xx省首届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

xx年辅导学生参加“xx杯”全国少年儿童创新大赛,历经两个多月的“海选”,获“xx”科技希望奖(三等奖)并获奖金1000元。

(央视一台报道本次大赛参赛作品八万余件,三等奖共200人)xx—xx年本人先后数次被评为祁门县优秀科技辅导员。

xx年本人调到祁门二中任教,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了少许成绩:xx年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投入3000多元资金,由我牵头创建了学校首个科技活动室,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并探索、总结有效的方式、方法。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得以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日渐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之一。

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一)丁瑜女,1980年10月出生,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汉族,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现任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

丁瑜长期从事动力与储能电池关键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复合石墨电极材料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已经在企业上线生产,成果被20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目前,她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项目、湖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企业合作项目“商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天然石墨改性研究”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项。

她组建了“孝感市动力与储能电池工程技术中心”、“湖北工程学院百吉瑞新材料研发中心”。

她在JournalofPowerSources,ElectrochimicaActa,RSCAdvance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被SCI收录的研究论文2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主编教材1部。

曾获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2012年度和20XX年度湖北工程学院“科研十佳”称号,湖北工程学院首届“青年科技奖”,2012年获武汉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一等奖,2017年获得湖北工程学院“首届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多次获得湖北工程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优秀奖”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丁瑜博士所带领的创新团队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科技创新团队之一,不仅推动了学校科技创新的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两年来,实验室本科生已经获得“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2项;“湖北省‘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

实验室10名2017届本科生已经被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正是由于在实验室的训练经历,他们在面试中脱颖而出,被很多课题组青睐,其中2人进入院士课题组,1人进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课题组、2人进入国家“千人计划”人选课题组。

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篇一同志,2003年毕业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现任项目部总工程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潜心于施工技术、安全、质量方面的管理工作,其工作认真、诚实肯干、勤于动脑、善于总结、爱好学习的工作作风,深得身边同事们的好评和认可。

在技术方面,既注重理论学习,又勇于实践应用,始终本着技术为生产服务的理念。

坚持通过技术改进,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认真钻研技术,积极进行技术改进1.1线路工程位于戈壁荒漠,临时用电负荷不足、焊工短缺,导致钢筋加工无法满足现场需求,同志果断提出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代替电弧焊。

该技术在线路工程尚未大量应用,从滚丝机设备选型采购、连接套筒采购、设备调试、人员培训、工艺试验、半成品及成品检验,同志全程指导,首次应用工人的操作经验缺乏,对质量控制关键点不熟悉,同志亲自上阵进行示范,并编写了相关的质量控制手册,对工人进行了相关培训,使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与电弧焊相比,机械连接具有连接强度高、设备简单、操作简易、效率高、综合成本低等特点,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有效的解决了钢筋加工难题,并且保证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为项目部创造了经济效益。

1.2组塔阶段,业主要求调整工期,加上甲供材滞后,有效工期短。

根据现场地形,在对本标段166基铁塔塔高、段重、平口高度等进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设计了采用25t吊车负责底段至平口吊装、70t吊车负责曲臂以上部分吊装、130t吊车进行较高塔顶部吊装的机械流水式施工方案。

通过合理安排吊车进场顺序,控制吊车数量,充分发挥吊车效率,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降低了施工成本。

1.3本工程土质大多数为岩石或坚土,地锚坑开挖需要爆破或采用挖掘机完成,施工成本高、耗时长,采用钢筋余料,加工了框式摩擦地锚,经过两次试验一次改进,终于获得了成功,解决了地锚开挖难题。

科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科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科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第一篇: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医院)1991年××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镇康县人民医院外科工作。

近日,他被××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市“十五”期间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1994年9月,刚刚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接到了一项重大的救治任务。

9月1日凌晨,镇康县公安局缉毒民警在缉毒中,毒贩引爆手榴弹,致使2名民警死亡,3名民警重伤。

接到救治任务后,××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为伤员清洗伤口、取弹片。

许多小弹片看不见,难取出,××就在x光的透视下进行工作。

一次、两次、三次……一天、两天、三天……经过多次x光照射,××感觉到身体疲惫,进行血化验,发现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他知道这是x光照射杀伤所致。

但他为自己能够亲手救治缉毒英雄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1995年5月,一位叫曹七的病人被送到网县人民医院外科。

b超检查提示,这是一位胆总管下段占位性病变患者。

经查,患者疾病已是晚期,严重黄疸,异常消瘦,疼痛难耐,但患者及患者亲属强烈要求做手术,以解除患者(来源:好范文http:///)肉体的痛苦。

患者体质较差,重度营养不良,手术风险较大。

如果不做手术,患者又会产生感染中毒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

于是,××和同事们制定了两套周密的手术方案:一、如果胆总管下段为结石梗阻,就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手术;二、如果胆总管下段为肿瘤梗阻,就施行胆囊空肠吻合手术。

手术中发现,患者胆总管下段并非结石梗阻,于是为患者施行了胆囊空肠吻合术。

手术成功地解除了患者的肉体痛苦,填补了镇康县人民医院无此手术的空白。

,一位矿山民工在施工时被土石方压伤,送到镇康县人民医院外科时生命垂危。

急诊探查发现,其右半肝粉碎性破裂,无法修补。

对于肝叶粉碎性破裂只有切除,但当时镇康县人民医院外科没有肝叶切除条件,怎么办?患者失血较多,生命垂危,随时都可能导致死亡,必须立即作出救治办法。

我国科研工作者事迹材料

我国科研工作者事迹材料

我国科研工作者事迹材料
《无私奉献精益求精》
我国科研工作者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奋斗、探索、创新,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断攀登科研高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张华,化学领域的年轻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新型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他在实验室里孜孜不倦地钻研,通过不断实验,攻克了一道道科研难题,最终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效的新型催化剂,为我国的化工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明,生物工程领域的资深科研工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他在实验室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不断优化药物的配方,最终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强疗效的新药,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

刘杰,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

他不断挑战自己,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科研声誉。

这些科研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不断追求卓越。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为我们的国家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光辉篇章。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精选多篇)正文第一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申报材料汗洒科教路情谱创新曲——记濮阳市科技教育奇葩杨建庄杨建庄,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河南濮阳人,中共党员,95年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

现任濮阳市油田六小科教主任,兼任河南省科技英才俱乐部高级教练、河南省科技教育讲师团高级讲师、中国创造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技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教育部社科学术常委与教育科研鉴定评审专家等职。

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高,有良好职业道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勤奋敬业,创新奉献,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主讲的创新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9项;他承担国家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11项,开发的14项实用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编著《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创造性教学通论》《学创造》等6套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内推广应用;国家刊物上发表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青少年创新辅导专著。

他辅导学生参加3-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创造发明一二等奖86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210项,获局市奖创新发明奖1123项,28项发明技术获国家专利奖和国际工程大赛奖;其中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

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等。

一、创新教育研究与技术开发求实协作,硕果累累。

杨建庄坚信科研是开发教育技术的生产力,他甘做“科研兴教,教改强师”领头羊,带头身先士卒,立德诚为本,立业勤为先,他引领教师群体推动教改,用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人格魅力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科技教育团队。

优秀老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老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老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燃烧的岁月:优秀老科技工作者事迹》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很多人都会追求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创意。

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我们不得不忽视了一群默默无闻但却功勋卓著的老科技工作者。

他们可能不会在大众媒体上频频露面,但他们的贡献却无法忽视。

在深圳,有这样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张师傅,他已经在一家电子厂工作了40年。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张师傅默默无闻,但却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潜心钻研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挑战自我,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

在公司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张师傅总是能够提出中肯的建议和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深受领导和同事的赞誉。

另外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刘师傅则是一位精通机械加工的技师。

他在一家机械制造厂工作了30年,一直致力于提高产品的加
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刘师傅的技术水平在同行中也是相当出色的,他开发的加工工艺方案,不仅在公司内部得到广泛应用,还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

这些老科技工作者,他们或许不擅长与人交际,或许不擅长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但他们的付出和贡献都是不可替代的。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坚守和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各种科技成果和产品。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地重视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贡献,
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关怀。

同时,也要给予年轻一代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共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因为正是有了这些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目录第一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第二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第三篇:河北科技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动画学院郝俊康第四篇:河北科技大学理工葛振东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材料第五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推荐正文第一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申报材料汗洒科教路情谱创新曲——记濮阳市科技教育奇葩杨建庄杨建庄,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河南濮阳人,中共党员,95年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

现任濮阳市油田六小科教主任,兼任河南省科技英才俱乐部高级教练、河南省科技教育讲师团高级讲师、中国创造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技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教育部社科学术常委与教育科研鉴定评审专家等职。

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高,有良好职业道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勤奋敬业,创新奉献,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主讲的创新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9项;他承担国家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11项,开发的14项实用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编著《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创造性教学通论》《学创造》等6套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内推广应用;国家刊物上发表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青少年创新辅导专著。

他辅导学生参加3-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创造发明一二等奖86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210项,获局市奖创新发明奖1123项,28项发明技术获国家专利奖和国际工程大赛奖;其中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

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等。

一、创新教育研究与技术开发求实协作,硕果累累。

杨建庄坚信科研是开发教育技术的生产力,他甘做“科研兴教,教改强师”领头羊,带头身先士卒,立德诚为本,立业勤为先,他引领教师群体推动教改,用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人格魅力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科技教育团队。

他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以及科技部、教育部重点立项课题13项,他负责课题设计、项目申报、项目实施、总结验收等多项工作;他全身心投入,锐意创新,创造力培养实验教学做到了有质量、有经验、有成果,实验中他积累翔实工作资料,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式上开创了三条有效途径,创见性地提出12条创新教学原则和18条创造性教学策略,构建出“三维1同步增长”创新教学模式,被国家教育部认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创造实践和表现能力”,该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效果显著:实验班学生获省创造发明奖2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86项,总计1353人次。

课题研究中他起草创新教育文件82万字,组织科普活动130次,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应用到10余省市普遍反映很好。

在技术创新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他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有机结合,调动起校内外科技力量的合作积极性,取得了突出业绩。

承担国家重点和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其中《青少年创造力教育培养技术研究及开发应用》、《中小学创新发明竞赛的开发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格本位培养的实验研究》等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研究成果得到国家科学规划专家、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的高度肯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该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全国同类课题研究中居领先水平”。

他管理的创新教育工作被评为全国创新教育先进集体和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5次。

XX年9月获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创造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XX年9月获“全国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能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XX年9月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先进实验学校,XX年9月被评为国家重点项目先进集体,XX年9月获国家重大项目“青少年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

二、帮带青年教师创新率先垂范,培养科教团队成绩斐然。

杨建庄认为:“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科教要以育人为本,育人要以教学为重,教学要以教师为主。

科教要拥有自己的名师,才能培养出更多科技英才,创新教育会成为影响和推动濮阳发展的重大资源。

” 杨建庄的创新教育工程首先从培养青年教师入手,他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沿着“合格——骨干——名师”台阶式拾级而上,培养教师参加教育创新一丝不苟,倾心付出,他示范引领,主讲的《发明训练》、《统计与可能性》、《平移与旋转》和《联想与创造》获省和全国创新优质课一等奖。

作为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科教专家,他指导中青年创新教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亲自参与课题的规划、立项、开题、实验、研究、结题、推广;他主研的《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油田开发生态系统受损机理及其复活重建的综合技术开发》、《智能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他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教学信息采编系统》、《微机智能风力实验平台》《静电除尘演示器》、《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智能控制下溶液导电性能演示器》、《模拟生态燃料电池》、《数字化日月地三球运动演示仪》、《一种能提高电池板光电转换率的定日技术》等8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他主持的《学生创新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实验研究》和《新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等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杨建庄分别获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

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他给青年教师创造平台与发展机会,带出了一支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科技师资队伍。

他指导教师承担国家科教创新立项课题26项、省部级课题35项,指导教师成获省和国家科技教育成果奖87项,研究成果在国家正式刊物公开发表97篇,获国家优秀论文一、二等奖265篇,科技教师获省和全国优质课、观摩课一二等奖48项,培养省市级科技教育骨干教师68名。

受他指导和人格魅力影响,许多人受益终身;他的严谨、勤奋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位青年教师。

他的引领让一个个学科带头人饮誉濮阳,一批批骨干名扬河南。

近年来有46名青年教师参加省、国家优质课和技能竞赛荣获大奖,是全市乃至全省获奖最多的教师群体。

如陈丽萍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教师”,吕辉获省级名师和濮阳市青年科技创新奖,陈媛英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等等,是科技教师群体中最有影响力的杰出代表。

三、39年坚执辅导青少年发明实践和竞赛,拿银夺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杨建庄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

他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培养青少年创新素质39年如一日敬业于科技教育;他为了强化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实践操作能力,编写了860万字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科技创新辅导用书,主编了《创造性教学通论》高师培训和6套《学创造》实验教材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全国推广近20省市推广应用;国家刊物上发表科技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等专著。

每年都积极组织科技活动节和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周,指导学生参加3-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赛,辅导的《濮阳市人工招鸟入住现状的调查与建议》、《一种植物型除虫济的研制与探究》、《抽油机智能控制系统》、《带声光显示的验电器》、《呵护精灵使者先从学校做起》、《空中穿绳器》、《双动力节能烟道抽气装置》、《带蘸墨的方便书法墨瓶》、《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86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辅导的《激光夜视螺丝刀》、《蚯蚓鉴别濮阳市土壤污染的研究》、《濮阳市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研究》、《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油气管线套置防盗异形装置》、《自动浇花装置》等210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辅导的《植物型除虫剂》、《管线套置防盗装置》、《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多用交通安全驾车报警》、《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28项技术发明获国家专利奖,其发明技术在全国应用推广;辅导杨长澜、卓然、陈钦钦等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辅导杜辛欣、罗琛、李博、刘子文、杨卓婷等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

杨建庄分别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

所在学校被国家命名“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

四、科技教育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杨建庄在科技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很有建树,尤其研究开发的创新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对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创新学习与创造性倾向和人格特质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

所著《创造性教学通论》与《青少年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对培训教师创新教学实践和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

实验教材《创造性教学通论》和《学创造》(1—12册)已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教材并批准在全国推广应用,国内22个省近万所学校作为“校本课程”使用后,普遍反映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杨建庄创新教学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有省内外上万所学校纷纷要求参与他主持的创新教改实验,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近几年他接待国内考察学习团40余次,应邀在国内10余省举办创造教育讲座32次,他代表课题组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省内外推广受到教育部认可与高度评价。

他深入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特长的培育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成果被《中国创新教育网》转载,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教育时报》、《中国石化报》、《石油教育》等30余家媒体报导。

树高百尺,离不开大地的滋养孕育;江流千里,离不开源头的涓涓细流。

相信杨建庄在上级领导关怀培养下,提振信心,构建特色,铸造品牌,逐步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愿濮阳这株创新教育奇葩更加璀璨!第二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男,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汉族,现任明光酒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是公司的技术核心。

参与研制的明光特曲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是中国食品协会第六届、七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届、届“国家级白酒评委”;是国家质监总局全国白酒工业产品许可证国家注册审查员,荣获首届中国白酒优秀科技专家;获滁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获高级品酒师;是“省白酒评委”,“省酒业协会专家组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