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硫酸铜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实验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实验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实验必背知识点高中化学中的实验知识让不少学生觉得头疼,既细碎又杂乱,整理起来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学实验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化学实验必背知识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碳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硫酸根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氯气通入无色碘化钾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高中化学知识点口诀记忆

高中化学知识点口诀记忆

高中化学知识记忆口诀完全版--经典必看帮助记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固体需匙或纸槽,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燃,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解释:1、固体需匙或纸槽:意思是说在向试管里装固体时,为了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试管壁上,可试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滑落到底部。

2、手贴标签再倾倒:意思是说取液体药品时应将瓶上的标签贴着手心后再倾倒(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这句的意思是说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移液管(有时也可以用滴定管),在读数时,应该使视线刻度与液体凹面最低点的切线处于同一平面上。

否则,如果仰视则结果偏低,俯视则结果偏高。

4、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玻棒"指玻璃棒。

意思是说在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最好先将试纸剪下一小块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试纸就会被湿润,观察是否改变颜色,由此就可以判断溶液的性质。

托盘天平的使用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

调节螺丝达平衡,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

药品不能直接放,称量完毕要复原。

解释:1、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这两句说了组成托盘天平的主要部件:(调节零点的)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托盘(分左右两个)。

2、调节螺丝达平衡:意思是说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若不平衡,应调节螺丝使之平衡。

3、物码分居左右边:"物"指被称量的物质;"码"指天平的砝码。

意思是说被称量物要放在左盘中,砝码要放在右盘中。

(完整版)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

(完整版)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

1、 NaOH 药品不纯(如 NaOH 中混有少量 Na2O),结果偏高。

2、用天平称量NaOH 时,称量时间过长。

由于部分NaOH 与空气中的CO2 反应生成Na2CO3 ,得到 Na2CO3 和 NaOH 的混合物,则结果偏低。

3、用天平称量NaOH 时,如砝码有污物,结果偏高。

4、用天平称量NaOH 时,物码颠倒,但未用游码,不影响结果。

5、用天平称量NaOH 时,物码颠倒,又用了游码,结果偏低。

6、用天平称量NaOH 时,若用滤纸称 NaOH,结果偏低。

7、称量前小烧杯中有水,无影响。

8、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流至容量瓶之外,结果偏低。

9、未把烧杯、玻璃棒洗涤2~ 3 次,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结果偏低。

10、烧杯中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溶液注入容量瓶,结果偏高11、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而用滴管吸取部分溶液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2、定容时摇匀,容量瓶中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3、容量瓶定容时,若俯视液面读数,结果偏高。

14、容量瓶定容时,若仰视液面读数,结果偏低。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 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俯视读数,结果偏低。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 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仰视读数,结果偏高。

二、酸碱中和滴定17、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造成标准液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18、盛待测液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就取液加入锥形瓶,待测液被稀释,测定结果偏低。

19、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再取待测液,造成待测液实际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高。

20、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出就取液入锥形瓶,由于气泡填充了部分待测液,使得待测液体积减小,造成滴定时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1、滴定前,锥形瓶用水洗涤后,或锥形瓶中残留水,未干燥,或取完待测液后再向锥无形瓶中加点水便于观察,虽然待测液体积增大,但待测液浓度变小,其物质的量不变,影响。

高中化学 硫酸铜性质和用途

高中化学 硫酸铜性质和用途

硫酸铜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不溶于乙醇和乙醚,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色,是强酸弱碱盐,水溶液呈弱酸性。

将硫酸铜溶液浓缩结晶,可得五水硫酸铜蓝色晶体,俗称胆矾、铜矾或蓝矾。

(2)化学性质:
①二价铜与碱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Cu(OH)2溶于氨水形成深蓝色溶液[Cu(NH3)4]2+,此性质可以检验Cu2+。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CuSO4·5H2O),可作为水的检验的依据。

②胆矾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的空气中会逐渐风
化(),加热到45℃时失去2分子结晶水,110℃时失去4分子结晶水,150℃失去全部结晶水。

将胆矾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和氧气。

(3)Cu2+的化学性质:能被活泼金属将其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Cu2++Fe==Cu+Fe2+
硫酸铜:
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为天蓝色晶体,水溶液呈弱酸性,
俗名胆矾或蓝矾。

硫酸铜是制备其他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同石灰乳混
合可得波尔多液,用作杀菌剂。

硫酸铜也是电解精炼铜时的电解液。

硫酸铜的用途和制法:
用途:硫酸铜较重要的铜盐之一,在电镀、印染、颜料、农药等
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无机农药波尔多液就是硫酸铜和消石灰的混合液,
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可防止多种作物的病害。

硫酸铜也常用来制备其他铜的化合物和电解精炼铜的电解液。

制法:五水合硫酸铜可由铜或氧化铜与硫酸作用后,浓缩结晶而制得。

在实验室中可用浓硫酸氧化金属铜来制取无水硫酸铜。

【知识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点:与铜有关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知识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点:与铜有关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知识点:与铜有关的所有化学方程式课件www.5y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cuSo4+2H2o+So2↑浓硝酸与铜反应:cu+4HNo3=cu2+2H2o+2No2↑稀硝酸与铜反应:3cu+8HNo3△3cu2+4H2o+2No↑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三氯化铁溶液与铜粉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cl2点燃cucl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2↓+Na2So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加热碱式碳酸铜:cu22co3加热2cuo+H2o+co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2===cu2+Hg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2====cucl2+2H2o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2====cuSo4+2H2o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2↓+2Nacl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2cu+o2点燃或Δ2cuo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cu22co3Δ2cuo+H2o+co2↑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铜绿加热cuSo4+2NaoH=cu2↓+Na2So4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实验c+cuo高温2cu+co2↑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cuo+coΔcu+co2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Fe+cuSo4=cu+FeSo4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湿法炼铜、镀铜cu+Hg2=Hg+cu2cu+2AgNo3=2Ag+cu2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镀银Zn+cuSo4=cu+ZnSo4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镀铜cu2+2HNo3=cu2+2H2o蓝色固体溶解cucl2+2NaoH=cu2↓+2Nacl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cuSo4+5H2o=cuSo4?H2o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cuSo4?H2oΔcuSo4+5H2o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cuo+2Hcl=cucl2+H2o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cu2+2Hcl=cucl2+2H2o蓝色固体溶解cuo+H2So4=cuSo4+H2o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cu2+H2So4=cuSo4+2H2o蓝色固体溶解cuo+2HNo3=cu2+H2o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课件www.5y。

高中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一、离子反应1. 氯化银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什么?答:沉淀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沉淀和氯化钠溶液。

AgCl(aq) + NaOH(aq) → AgOH(s) + NaCl(aq)2. 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什么?答:沉淀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水,该沉淀可以用过滤转化成Cu(OH)2,再干燥可得到CuO。

CuSO4(aq) + 2NaOH(aq) → Cu(OH)2(s) ↓ + Na2SO4(aq)3. 氧化亚铁加入氯化氢酸会发生什么?答: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FeO(s) + 2HCl(aq) → FeCl2(aq) + H2O(l)二、氧化还原反应1. 硫酸铜与铁末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答:硫酸铜是氧化剂,铁末是还原剂。

2. 酸性溶液中,硫代硫酸铵加入亚硝酸钠溶液会发生什么反应?答:氧化还原反应,硫代硫酸铵被氧化成二氧化硫,亚硝酸钠被还原成氮气。

(NH4)2S2O3(aq) + 2HNO2 → H2S2O6(aq) + 2N2(g) + 4H2O(l)3. 亚硫酸钠和碘化钾溶液反应,若用淀粉试纸才能检测到红棕色复合体,则说明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反应?答:还原性反应。

三、功能团1. 如何确认一个物质中有没有羧基?答:用鱼碱试剂或苯酚酞试剂,羧基会和钠盐或氢氧化钠进行酸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2. 如何确认一个物质中有没有醇基?答: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进行氧化反应,醇基被氧化成酮或醛。

R-OH + [O] → R-CHO/R-C=O3. 如何确认一个物质中有没有酮基?答:用费林试剂或2,4-二硝基苯胺进行反应,酮基会被还原成相应的醇,产物会变成红色。

四、碳水化合物1. 油脂和糖类有什么区别?答:油脂是不溶于水的、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量,比如猪油、牛油等;而糖类是可溶于水的、能快速被人体吸收的能量来源,比如葡萄糖、果糖等。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D.在空气中加热4.41gCoC2O4得到钴的氧化物2.41g,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o3O4
三、综合题
11.建筑工地常用的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 能发生如下反应
_______NaNO2+_____HI——_________NO↑+_________I2+_______NaI+____H2O
故答案为:D。
8.D
【解析】
【详解】
分析化学方程式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氯酸钾是氧化剂,盐酸既表现了还原性又表现了酸性,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有1/6化合价未发生变化,所以还原剂占5/6,D正确。若有0.1molKClO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HCl为0.5mol,转移电子0.5mol,生成的氯气0.3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L,所以A、B、C(未注明标准状况)都是错的。
B.CaC2能与水反应生成乙炔,乙炔是易燃烧的气体,Na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易燃,故为遇湿易燃物品,所以CaC2和Na属于遇湿易燃物品,故B不符合题意;
C.CH4、C2H4是易燃气体,不是易燃液体,故C符合题意;
D.KMnO4、KClO3有强氧化性,是氧化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D
(2)“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的污染物二氧化硫(SO2)接触时,二氧化硫(SO2)会部分转化为三氧化硫(SO3),其污染更加严重。
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载体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高级中学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doc

高级中学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doc

2017高中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高中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篇一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高中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篇二1.硅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原硅酸(H4SiO4)是白色胶状沉淀(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H2SiO3SiO2+H2O②与强碱反应:H2SiO3+2NaOH== Na2SiO3+2H2O2.硅酸的用途:用作气体的吸附剂,油脂和蜡等的脱色剂,催化剂载体,以及分析化学试剂等。

3.硅酸的制取:由可溶性硅酸盐稀溶液和酸作用制得正硅酸的不稳定水溶液,失水成偏硅酸即通称的硅酸。

放置能缩合成多分子聚合物称硅酸溶胶(mSiO2nH2O),简称硅溶胶,加热脱水可得硅胶(多孔SiO2含水4%)。

由细孔球形硅胶用盐酸浸泡4~6h后用纯水洗涤,烘干72h,用纯水洗涤,再在70~80℃二次烘干制得。

也可由硅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硅溶胶,经凝聚,一次洗涤,干燥,浓盐酸浸泡,二次洗涤,干燥而制得。

高中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篇三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化学反应常常伴随颜色变化,下列反应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黑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后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
③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二、多选题
10.某学生测定CuSO4·xH2O晶体的x值,数据如下(已知x的理论值为5.0):
(4)硫酸铜粗品还需要通过重结晶法进行提纯,具体操作是:将粗晶体溶解于热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搅拌,冷却,过滤并洗涤,得到高纯度的硫酸铜晶体。加入乙醇能够提高硫酸铜的产率,从溶解性角度解释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的优点:制取等质量胆矾需要的硫酸少、途径②无污染性气体产生,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A正确;
(1)通过“中和、沉淀和过滤”可得碱式氯化铜[Cu(OH)Cl]固体,请将生成该固体的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Cu(NH3)4]2++________________。
(2)制备Cu(OH)Cl沉淀时,溶液的pH对铜元素含量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①若要提高Cu(OH)Cl沉淀的量,应将溶液的pH控制在_______(填字母序号)。
坩埚质量
坩埚+试样
失水后,坩埚+试样
11.70g
20.82g
16.02g
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
A.硫酸铜晶体中含不挥发杂质B.加热时有晶体溅出
C.实验前,晶体表面有吸附水D.未做恒重操作
三、综合题
11.硫酸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可作脱水剂、吸水剂、氧化剂和催化剂等。
(1)工业制硫酸铜的方法很多。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7.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
A. B.
C. D.
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MnO2 Cl2 Ca(ClO)2
B.S SO2 BaSO4
C.SiO2 H2SiO3 Na2SiO3
D.CuSO4 Cu(OH)2 Cu2O
答案选B。
4.A
【解析】
【详解】
A.不活泼的金属人类认识早,使用的早,活泼的认识晚,使用的晚,与金属活动性有关,A不正确;
B.灼热的铜丝与氯气反应,有烟产生,且呈棕黄色,B正确;
C.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硫酸铜和水,发生分解反应,C正确;
D.工业上,通过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D正确;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硫酸铜
一、单选题
1.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2Cu O2 2H2SO4=2CuSO4 2H2O)
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B.途径③中,1molCu与足量浓硫酸反应会产生64gSO2气体
C.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
5.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B.硫酸亚铁C.食盐D.生石灰
6.下列反应,其最终产物的颜色按血红、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 ②空气中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C. 实验前,晶体表面有吸附水,加热后水挥发,而造成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差偏大,C项正确;
D. 未做恒重操作,会导致测定的硫酸铜的质量偏大,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小,D项错误;
答案选BC。
1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Fe2O3+6H+=2Fe3++3H2O2Fe3++Cu=2Fe2++Cu2+把Fe2+氧化成Fe3+过滤1:2NH4++OH- NH3↑+H2O
(2)①根据图像,溶液的pH在5.2~5.8时,溶液中的铜元素的含量较低,说明Cu(OH)Cl沉淀溶解量很少,因此要提高Cu(OH)Cl沉淀的量,应将溶液的pH控制在5.2~5.8,故答案为B;
B.Cu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 CuSO4+SO2↑+2H2O,1molCu与足量浓硫酸反应会产生64gSO2气体,B正确;
C.Cu与混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从方程式知,硝酸根离子由硝酸提供,氢离子由硝酸和硫酸提供,所以硝酸为2mol时,硫酸为3mol,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C正确;
A.<5.2 B.5.2~5.8 C.>5.8
②pH< 5.2时,随pH减小,溶液中铜元素含量增大,其原因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
(3) “化浆、酸化"过程可得到硫酸铜粗品,发生的反应为Cu(OH)Cl+ 4H2O+H2SO4= CuSO4·5H2O+ HCl。则硫酸铜粗品中,含铜元素的杂质为__________,检验样品中含有该杂质的方法是:取少量硫酸铜粗品,加入适量水使其充分溶解,__________。
①方法一、用浓硫酸和铜制取硫酸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法二、用稀硫酸、铜和氧化铁制取硫酸铜,生产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和上述反应得到的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混合溶液中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蓝色滤液和红褐色沉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
12.Cu(NH3)42++3H++Cl-+H2O=Cu(OH)Cl↓+4NH4+BCu(OH)Cl+H+=Cu2++H2O+Cl-氯化铜(或CuCl2)加足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CuCl2杂质加入乙醇后CuSO4溶解性减弱,杂质(CuCl2)溶解性不变或增强(或在乙醇中CuSO4溶解度更小,杂质(CuCl2)溶解度不变或增大)
7.A
【解析】
【详解】
在选项给出的四种物质中只有 、 晶体有色,而 和 均为无色晶体, 加热分解生成CuSO4和H2O,CuSO4呈白色;而 加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的Fe2O3呈红棕色,所以符合题意的物质是 ,故合理选项是A。
8.D
【解析】
【详解】
A. MnO2和浓盐酸才反应生成氯气,故A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可吸收水,但现象不明显,不用于水的检验,C项错误;
D.二者均与Na反应,不能检验水,D项错误;
答案选B。
3.B
【解析】
【详解】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但很快转化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溶液呈红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医用酒精中含有水,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故溶液变蓝,故其产物的颜色按按红、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③②①④,B项正确;
【解析】(1)①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②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铜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通入空气的作用是利用氧气把Fe2+氧化成Fe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Fe2++4H++O2═4Fe3++2H2O;通过过滤分离蓝色滤液和红褐色沉淀;(2)①吸收塔中氨气、二氧化硫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4NH3+2SO2+O2+2H2O=2(NH4)2SO4,反应中氧化剂为氧气,还原剂为二氧化硫,根据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②检验硫酸铵中的NH4+是利用强碱并加热产物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H4++OH- NH3↑+H2O。
B.硫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氯化钡不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SiO2不与水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CuSO4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Cu(OH)2和硫酸钠,氢氧化铜与葡萄糖再碱性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Cu2O,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9.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物质颜色,运用各物质的颜色分析。
【解析】
(1)根据流程图,含有[Cu(NH3)4]2+的碱性废液中加入盐酸,通过“中和、沉淀和过滤”可得碱式氯化铜[Cu(OH)Cl]固体,离子方程式为:[Cu(NH3)4]2++3H++Cl-+H2O=Cu(OH)Cl↓+4NH4+,故答案为[Cu(NH3)4]2++3H++Cl-+H2O=Cu(OH)Cl↓+4NH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