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规划
丰收路体育用地规划方案

丰收路体育用地规划方案
9月4日,青岛高新区人才服务和教育体育发展局回复关于请求青岛高新区丰收路北、宝源路西、银海学校南侧空建设体育用地规划,需依据高新区片区建设规划来定,具体建设进度需征求当地建设部门意见。
青岛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答复。
青岛高新区银海学校南侧空地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商业混合用地(R2B1),世茂集团于2013年取得该地块《土地使用权证》,该地块具体建设内容将按照规划用地性质进行建设。
还透漏,为方便世茂及周边小区居民健身休闲需求,根据市政府批复的《高新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华东路以东、丰庆路以南地块西南角用地规划为文化体育用地(A2A4)。
该地块将建设街道级体育活动中心和社区综合型文化服务中心。
该中心建成后将满足周边居民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等文体方面的需求。
规划文体用地位置
根据已批复的青岛高新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来看,此处规划一处文化体育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4.77公顷。
主要建设街道综合文化站、街道级体育活动中心、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社区体育中心、地块内停车场(库)、10kw变电站2处,并配有公共厕所等。
青岛高新区生态城及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护 等 部 门 的工作 人 员 在 报废 机 动 车 回收拆 解 监 督
管 理工作 中滥 用 职权 、 玩忽 职 守 、 私 舞弊 , 成犯 徇 构
罪 的 . 法追究 刑 事责 任 ; 依 尚不 构成 犯 罪 的 , 法 给 依
予 处分 。 第六 章 附则
格 证 书》 逾 期仍 达不 到规 定 条件 的 , ; 不得 继续 从事
名专家 组成 专家 组进 行 了评审 。 与会 专 家 一致 肯 定 规 划成 果 基 本 达 到 编 制 要
青 岛高 新 区 自调整 管理 体制 以来 ,按 照市委 、 市政 府 建设 “ 制 机制 创 新 先新 区 、 体 高新 技 术 产业
集 聚 区 、 态文 明示 范 区 ” 目标 , 生 的 生态建 设 与规 划 建设 、 经济 发展 齐头 并进 。坚持 “ 态 、 生 生产 、 活” 生 用 地 各 占三 分 之一 ,为 生态 化发 展 提供 充 足空 间 。 科 学 编 制 产业 规 划 , 定 了物质 减 量 与 循 环 、 染 制 污
报 废机 动车 回收拆 解 活动 。 第 四十 五条 本 条例 自年 月 日起施 行 。 国务 院 2 0 年 6月 1 01 6 1 布施行 的《 3公 报废 汽 车 回收管
理 办法 》 同时废止 。
第 四十 一条
。 简 讯
军 队报 废机 动 车 的 回收 拆解 , 依
青 岛高新 区生态城及循 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部 门责令 改 正 ; 不 改 正 的 , 50 0元 以上 2万 拒 处 0
第 四十 三 条 《 废 机 动 车 回收 拆 解 资 格证 报
书》 《 和 报废 机动 车 回收证 明》 的式样 由国务 院商务
青岛高新区建设城市服务综合体

[]h m tt o s 司 ,C eC O 用 手 册 ,2 0 , 1 2 C e s a i ̄ 公 hmA使 04 0
作者简介 :
王 莉 ( 9 1 ) , 女 ,江 苏 宝 应 人 , 南 京 信 息 职 业技 术 18 一 控制 理 论与 智 能 计 算 。
最大 的不足 之 处在于 设计 的流 程缺 乏通 用性 ,对 每一 个流 程 图都要 编 一个 程序 与其 对应 ,下一 步我 们将 采蹦 添加 对话 框的 方法 实现 程 序的通 用性 ,
本文 依据上 述过 程 ,通 过 以下实 例来验 证 该方法 的可 实用性 , 以读取
三 个典 型 参 数作 为 例子 ,三 个参 数 分 别为 存 储罐 液 位 ( 操 作 单元 中读 从
使其对 所有 的流 程图都 通用 。
参考文献: [] 振 华 , V u l + 程 序 设 计 项 目 时 问 , 北 京 : 清 1贾 i aC + s
的建设序 幕 。 市 委 副 书 记 、 市 长 夏 耕 。 全 国
工 商联 副 主 席 、世 茂 集 团 董 事 局 主 席 许 荣 茂 ,市 委 常 委 、副 市 长 、 高 新 区
园 、 沿 街 商 业 配 套 设 施
等 。 高 新 区 继 成 功 引 进 科
技金 融 中心 、货 币 中心 、
2 O. 3 Ol
取 )、精 馏塔温 度 ( 从流 程 中读取 ) 、冷凝 罐 压力 ( 从流 程 中读取 ) 。数 锯 显示结果如 图l 所示 。
3总结 与分析 本文 介绍 了化 工软件C e C D h m A ,并 且利用 v + 实现 了C e C D c÷ h m A 数据 的寅 时动 态显示 ,可 以得到C e C D h m A 流程 圈 中任意参 数 。但本文 也有 不足之 处, 创 论坛】 科技 新
高新区沪鸽产业园设计

高新区沪鸽产业园设计
为加强公众参与,发挥公众在我市规划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对沪鸽口腔医疗器械科技园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批前社会公示,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和建议。
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公示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单位:青岛沪鸽口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建设项目:沪鸽口腔医疗器械科技园
3、建设地点:高新区宝源路以东、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
主园区规划路以南、华东路以西、规划东
19号线以北
4、公示阶段:《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前公示
二、公示方式:高新区政务网站、政务服务大厅2楼、项
目现场
三、公示时间:2022年6月10日—2022年6月16日
其中现场:2022年6月10日—2022年6月12日
反馈方式: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2楼及项目现场。
青岛某高新区综合管沟工程规划实例

Ca s e o f Ut i l i t y T u n n e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l a n o f Hi g h - t e c h Z o n e s i n Qi n g d a o
Su n Yua n h u i , Xue S o n g, Su n Li n, S ha o Gu a ng hu a
综 合 管 沟也 称 “ 综合管廊 ” 、 “ 共 同沟 ” 或“ 管 线 箱 地震 影 响 , 加上二次火灾灾害 , 东京 承 受 了毁 灭 性 的 廊” , 英文名称为“ u t i l i t y t u n n e l ” , 就 是 城市 地 下 管 道 综 打击 , 当时 的东京 政 府在 重 建 时 主动 资兴 建 了包 括
敷 设 8种 以上 管线 , 情况 复 杂 , 而 高新 区地 势 平坦 , 道 k m 的共 同沟 。 同时 , 为设 置 、 管理共 同管道 , 制定 了《 台 路纵坡小 , 非 常不 利 于排 水 , 若 不 进行 统 一 总 体 布局 , 湾省 共 同管道 设 置 管理 办 法 》 、 《 台北 市 共 同管 道设 置 协 调好 各 专业 管线 的平 面和 竖 向关 系 , 管 线 施 工 时 势 管 理 办 法 草 案 建 议 条 文 》 和《 台 湾 省共 同管 道 工 程 基
管 线 工 程 器
Pi pe l i n e En gi n程规划 实例
孙 元 慧 , 薛 松 , 孙 琳 , 邵 光 华
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 美丽的绿色海滨城市—青岛
青岛位于中国大陆山东半岛东南部,黄海之滨,胶州湾畔 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159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839万人 乘飞机仅1小时即可到达首尔
QNHIDZ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呼和浩特 太原 北京
★ 天津
大连 青岛
500Km 1000Km
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青岛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
引进韩国先进技术,推进工艺和设备改造。
QNHIDZ
建设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引进韩国企业,实现重点节能环保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建立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加快重点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 探索节能环保产业管理模式,加强管理创新。
QNHIDZ
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五、绿色政策保障
(一)建立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发展的政策体系。
QNHIDZ
(二)土地 全区域为建设用地、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可依法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对节能环 保产业项目企业可给予土地出让最低限价50%的科研补贴。 (三)税收 企业所得税形成高新区财政收入部分,自投产之日起,前两年给予100%的补贴,后三 年给予50%的补贴;其上缴增值税形成高新区财政收入部分,自投产之日起,前一年 给 予100%的补贴,后两年给予50%的补贴。 (四)建设节能环保产品销售、技术研发及科技孵化基地、建立立足青岛市、面向全国的 节能环保产品销售、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青岛高新区节能环保 产业基地发展目标
通过引进韩国先进节能环保企业,开发生产传统 产业节能环保化改造需要的配套设备和产品。 通过高新区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节能环保产业 集群。 通过与韩国机构的合作,建立韩国节能环保技术 推广中心,成为韩国节能环保产业在中国的展示 和服务中心。 通过中韩合作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促进青岛 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使青岛市节能环保产业 成为城市主导产业之一。
青岛:高新区投资36亿加快25个工程建设项目

今年 广东 将 突 出重点 ,扎 实推 进 污染 减排 , 力 产业 园和 中德科 技园
日 处理能力达 0 8 万吨。根据规划, 到今年底, 珠三
陕西省高速 集团 :
污水 厂要 处理 全部建 力 成; 争今年 完成“ 一五” 十 所
有 小火 电关 停任 务 , 选择 一 批 高耗 能 、 并 高污 染 、 能
蹬蹬 —_置 — 一 豳■ 厅 —圈 _
青 岛: 高新 区
。 … 。 ’ 。 。 ‘ 一 … ;
采取“ 一网 一县 一公司 模 使 ” 式, 农村行政 村客运 班
涡三县武: 界个 目面竺设 资 6 快 5 程 设 目 河 玄镇省两 项全开 、 鹿 邑 至 篓 工是 建 投 3 亿加 2 个工 建 项
积极推进沙颍河周 口至漯河段航运开发项 目和丹江
库 区航 运开 发项 目前期 工作 。
今年 , 青岛市高新区计划开建五类重点工程, 筹
建六个 特色 产业 园 。加快 推进 2 个 工程 建设 项 目, 5
此 外 , 南 省交通 厅 9 援川建 设 项 目将 于今 预计 总投资 3 亿 元 。 河 个 6
工程。 公里 。
l娜 用烛 J 冈 : t啊 / I V l, j 、6 _ ‘ VV ‘ i
近 日召 开的 陕西 省 高 速集 团 20 工作 会 议 09年
有效 形成减 排能力 的项 目进行 技术 改造或 关停 传出消息,陕西省高速集团计划在未来 3 年里投资
并转。 约 66 元 , 高速公路 93 8亿 建成 6 公里 。 根据 未 来 三年 建 设 目标 的 规 划 :2 l 年 ,十 0O
陕 今 将加 }设2; 污 处 厂 天 陕 界 安 段 十 线 康 汉 段 潼 西:年 建 j个 水 理 线 鄂 至 康 、 天 安 至 中 、 关 『
青岛高新区发展规划

青岛高新区发展规划1. 简介青岛高新区,全称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区东南部。
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区以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 发展愿景青岛高新区的发展愿景是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技术创新,加强产业优化和壮大。
3. 发展目标青岛高新区的发展目标包括:•培育一批在技术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提高技术集成和转化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吸引更多的高新企业和投资者进入高新区。
4. 发展重点青岛高新区的发展重点在于:4.1 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区将重点引进和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措施,吸引和扶持一批优秀的企业在高新区落地生根,并提供合适的场地和设施。
4.2 推进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高新区将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提高技术集成和转化能力。
通过建立科研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和资金支持,推动科技研发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并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4.3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高新区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培育和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和竞争力。
4.4 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高新区将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
通过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成本,提供创业孵化、人才培养和技术转让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 发展措施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和重点,青岛高新区将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并完善相关产业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各种支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科研机构,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管理支持,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总体规划(征求意见)一、规划背景伴随经济全球化,新一轮城市竞争演变为全球科技枢纽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的竞争。
国内城市纷纷整合自身资源,转变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海东滩、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等一批新城应蕴而生。
青岛处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边缘,面临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圈的南北夹击。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深圳、上海、苏州等城市相比,已形成明显差距,与大连等城市的领先优势逐步减弱。
面对当前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趋势,为尽快进入国家战略视野,融入全球产业版图,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确定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利用胶州湾北部盐田改造建设高新区,促进城市空间拓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拉开城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序幕。
二、规划范围、依据及原则(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以盐田改造为基础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约63.44 平方公里。
考虑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将周边部分用地一并纳入,进行控制与引导。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1月1日起实施)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4 月1 日起实施)3、《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年)4、《胶州湾及临近海岸带功能区划》(2004 年)5、《青岛市滨海城市组团—红岛组团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06 年)6、《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 2003 年)7、《青岛市胶州湾北部新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城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2008 年)8、青岛市近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文件(三)规划指导思想1、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从全球战略角度出发,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使青岛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研发基地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我国科技开发力量与国际高新技术前沿的接轨区,成为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的密集区。
2、统一领导、统筹规划规划建设胶州湾北部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关系到青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必须坚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按照国家级重点园区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新城要求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为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造坚实基础。
3、功能合理、产业衔接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要高度重视各产业园区的功能合理布局和产业链的科学衔接,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避免各园区间功能重复和产业趋同,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城。
4、梯次开发、分片管理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各片区的实际情况,分片管理;要以项目引进为龙头,梯次开发,务求实效;避免不顾客观条件,一哄而起,遍地开花。
5、多方参与、利益共享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要调动市、区、街道办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积极性,制定和执行统一的宏观指导性政策,切实发挥利益机制的作用。
6、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需要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形成新型的科技创新环境,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促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
(四)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生态环境是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开发的“双刃剑”,海洋、陆地交汇的优美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区域开发的热点地区,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也成为区域开发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为确保高水平、高价值的开发新城区,在综合衡量区域开发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时候,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将生态效益的评价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2、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开发利益的一种开发模式,胶州湾是胶州湾人子孙后代生存的依托,当代人一定要保护胶州湾优美的生态环境、并将其建设得更为美好,作为宝贵的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是胶州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从而实现整个胶州湾的可持续发展。
3、跨越式发展原则新城区所处的盐田地区开发的后发优势相当突出,因循守旧、循序渐进、粗放蔓延等低水平的开发模式获取的只可能是短期效益,长远来说是一种破坏性、甚至毁灭性的开发,更不可能高水平的发挥环胶州湾地区的综合开发价值。
面对区域发展的良好机遇,针对区域发展的现状问题,必须站在更高层次上选择发展战略和开发模式,以跨越式发展为原则,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的超常规跨越发展。
4、产业选择动态比较优势原则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培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区域发展要求的产业集群,形成合理完善的产业结构,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新城区应扩大对外开放,采用产业选择动态比较优势原则,集中力量发展本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构筑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分工协作、差异化竞争的区域格局,避免产业雷同、恶性竞争。
5、可操作性原则新城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规划的实施应特别注重具体的可操作性,对路网格局、生态框架等需要固化的内容加以明确,对产业引导、功能布局等内容应结合未来可能的发展途径预留弹性空间。
三、发展条件分析(一)发展的有利条件1、高新区用地空间资源优势明显经初步测绘,青岛高新区总面积为63.44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9.95 平方公里、原城阳区新材料团地14.88平方公里、海玉盐场7.98 平方公里、东风盐场东半场4.9 平方公里、东风盐场西半场22.07 平方公里、棘洪滩虾池用地面积1.52 平方公里、上马虾池用地面积2.14 平方公里。
经初步研究统计,除去河流、湿地、蓄洪区外,可建设用地面积约47 平方公里,其可供土地开发规模之大,是全国高新区中储备最多的,而且又不涉及农民转居转工、征地拆迁等复杂的社会敏感问题,这在国家级高新区中也是为数不多的,对于其他园区普遍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更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2、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为高新区的规划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阳区及即墨、胶州、莱西、平度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是胶州湾北部地区的强大后盾,胶州湾北部地区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四个街道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地区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为高新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并直接为高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部分人力和物质资源。
3、交通条件十分便捷机场、高速公路、国道、城市快速路、铁路(规划)、地铁轻轨(规划)等交通方式有机衔接,为高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4、生态环境条件良好胶州湾,以及由大沽河、墨水河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地区,棘洪滩水库构成的“品字形”生态背景,大沽河、墨水河、桃源河、洪江河及盐田沟渠构成的生态网络,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制约因素1、生态安全要求及防洪排涝、防风暴潮要求,将大大抬高高新区开发建设的门槛高新区位于胶州湾北部,是胶州湾地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确保胶州湾的生态安全成为高新区开发建设的第一前提。
生态安全要求,必须对高新区产业的入驻进行严格限制,将大大抬高高新区开发建设的门槛。
高新区是红岛地区地势最为低洼的地区,直接面临洪涝灾害与风暴潮危害的威胁,高新区开发建设必须做好防洪排涝、防风暴潮危害的工作。
2、淡水资源缺乏,是制约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淡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青岛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淡水资源不足也是制约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必须通过引进外地水源、挖潜当地水源,积极实施海水淡化工程,加强雨洪利用和中水回用等措施,解决好水资源短缺的难题。
通过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盐田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广阔的用地空间、便捷的交通联系和独特的景观环境资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建设提供了良好载体,但需解决好防洪排涝、防风暴潮等一系列基础性技术问题。
四、新城发展理念综合分析当前新城发展趋势,倡导生态理念,归纳形成绿色、创新、共融三方面。
(一)、绿色⏹保护、保育现存的生态特征,营造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气候、生物)相协调的人工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构筑生态间隔、布局紧凑、功能复合的空间布局体系。
以区域生态网络为底质,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生态与都市、生态与产业共生的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形态。
⏹推行精明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打造高新产业聚集区。
通过引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推动产业高效集聚,强化产业关联协作,形成复合共生的产业体系。
⏹充分运用具有生态特征的技术手段,倡导循环经济理念,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发展生态交通,建立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推行绿色、人性化的非机动交通。
(二)、创新⏹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培育科技创新聚集区。
利用新城区环境优势吸引国内外教育、研发机构进入,为城市发展提供无穷的“智力源泉”。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构筑自主创新服务平台。
注重城市建设和入驻企业的科技含量,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
⏹优化创新环境,营造机制创新先行区。
健全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政策。
(三)、共融⏹提倡健康、积极、和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人性化的邻里社区,培育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生活特征。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新城凝聚力和吸引力。
五、新城区发展目标与规模以新城发展理念为指导,综合分析高新区自身的资源禀赋,科学确定新城区的发展目标与规模。
(一)、发展目标:⏹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上的重要节点⏹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城示范城区⏹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军地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创新服务平台和北部城市新地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宜业宜居的生态新区(二)、城区职能1、以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带动的城市创新中心以政府引导与推动为基础,进行产学研的整体规划和制定产学研政策,通过优势产业带动、优势研究开发推动、优势产研力量延伸等三大策略,构造以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外包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优势产业带动相关特色化产业的发展。
2、依托滨海岸线和湿地、水系自然资源形成的青岛北部生态旅游休闲中心未来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将以严格的生态保护为底线,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绿核对青岛市的生态影响作用。
结合区内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优良的人居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品质的城市服务,发展相关滨海生态休闲旅游业。
3、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示范城区区域性居住区——营造更加适宜人居住的城市环境,接纳更多的区域性居住职能,吸引更多的创业技术人才定居,进而改善地区的人才结构,促进全市的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
生态宜居的示范城区——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发展思路,其生态环境及宜居指标在全国区域层面具有比较优势,绿地覆盖率、绿化率、人均绿地面积都达到较高水平。
和谐发展的示范城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精明增长模式、良性循环的环境改善方式、多元包容的社会管理体制、集约高效的资源利用模式,成为区域全面和谐发展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