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管理简答题
《劳动关系管理》B卷答案

广东省高新技术技工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劳动关系管理》试卷B17年级工商企业管理(中高技)专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劳动者被派遣到接受单位工作满法定期限,接受单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终止,由(A 兀A.接受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B.派遣单位与劳动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C.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都必须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D.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都不得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1.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D )提出的警示和提示。
A.亏损企业B.经济效益较差企业C.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企业D.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3.总工程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C )。
A.全面责任B.直接责任C.安全卫生技术领导责任D.在自己岗位上承当严格遵守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义务4.按照(A )划分,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和团体争议。
A.劳动争议的主体B.劳动争议的性质C.劳动争议的客体D.劳动争议的标的5 .“谁主张、谁举证”是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原那么中的(D )的内容。
A. 一次裁决原那么B.强制原那么C.合议原那么D.区分举证责任原那么6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的期限(A )。
C.通过平等协商确定D.按合同期限的一定比例确定.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B ) 申请强制执行。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B.人民法院C.劳动保障监察大队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7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不包括(B )。
A.工伤保险费B.医疗保险费C.工伤认定、评残费用D.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经费 8 .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如果涉及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那么属于(A )。
A.民事纠纷B.劳动争议C.法人争议D.行政争议9 . ( D )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标的。
A.补充保险实施B.工伤伤残鉴定10 .企业应对员工定期体检,发现疾病时应当(C )。
维护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简答题

维护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简答题维护劳动关系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啊。
咱们得先聊聊什么是劳动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老板和员工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
就像老话说的,“有钱人和冤大头”一样,得平衡好这两方的利益。
你想啊,员工辛辛苦苦工作,换来一份薪水,而老板呢,当然希望员工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
其实啊,这就像谈恋爱,有时候你得付出,有时候也得考虑对方的感受。
维护这种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第一,得互相尊重。
老板要尊重员工的劳动,员工也要尊重老板的管理。
就像那句老话,“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双方都尊重,才能让关系和谐。
否则,谁都别想好过。
这就像你在饭桌上,不给对方夹菜,最后肯定没人愿意再跟你吃饭。
沟通也特别重要。
工作中难免会有误解,大家千万别憋在心里。
有什么问题就得说出来,别像个“小媳妇”,闷着不说。
要知道,良好的沟通能让事情简单很多。
就像水煮青菜,有时候只要加点盐就好,不用加那么多调料。
让沟通变得简单,大家都能愉快合作,工作效率自然提高。
然后呢,公平公正也非常重要。
老板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员工,不能偏心,更不能搞“猫腻”。
员工也得明白,公正的待遇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就像大家都爱喝的那碗汤,谁都想尝一口,没人喜欢看见只有某个人在那喝。
公平的环境下,大家工作起来才会更有干劲,气氛也会更加融洽。
再说,法律意识可不能缺少。
这个得提一提,劳动法可不是摆设,真有必要了解一下。
大家都得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万一碰上什么事情,心里也有底。
这就像打麻将,得知道牌型才能打得漂亮。
懂得法律,才能在劳动关系中更有底气。
咱们常说“知法懂法”,可不是空口无凭,得把这道理放到实际生活中。
灵活性也很重要。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意外情况,大家都得有点弹性。
老板可能需要调整工作安排,员工也可能因为个人原因需要请假。
双方能互相理解,那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就像一根橡皮筋,拉得太紧总有一天会断,适当放松一下,才能保持弹性和活力。
建立信任也是维系良好劳动关系的关键。
劳动关系学试题及复习资料

劳动关系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劳工组织从1919年第一届大会到2004年底为止,共通过国际劳动公约( )A.150个B。
184个C.194个D。
200个2、《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的标准工作时间为劳动者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A.7小时B.8小时C.10小时D。
24小时3、工人纪某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公司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该公司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公司应当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纪某,提前的期限为A.30日B。
35日C.40日D。
60日4、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A。
劳动合同期满;B.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C。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D。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5、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A。
100%B.150% C.200% D.250%6。
为了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劳动法》第80条和81条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的委员会是(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B.工会调解委员会C。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D。
职工调解委员会7、未成年上岗工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证件是()A。
未成年人健康检查表B。
未成年工登记表C。
未成年工登记证D。
毕业证1、B2、B3、A4、B5、B6、A7、C8、根据《劳动法》规定,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是( )A.福建省歌舞团B。
福建某边远地区企业C。
福州省体工队D。
福建某特种工艺单位9、下面的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关系的是()A。
个体经济组织中个体劳动者与帮工之间的关系B.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关系C。
弄明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所发生的买卖关系D.劳动者与需要方之间的劳务关系10、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要提出申诉的,当事人应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提出,其提出申诉的有效期限是()A。
劳动关系简答题精选

劳动关系可作为简答题1、罢工的指标有:①根本次数②卷入的工人人数③损失的工作日数2、罢工的形式主要有:同情罢工、就地罢工、“野猫罢工”、突发性罢工、象征性罢工、集体辞职、“和平罢工”、巡回罢工、间断罢工、总罢工。
3、保护工会成员工作及收入的具体条款主要有:①工作合同的转让条款②解雇通知及技术变革条款③补充失业保险。
4、由于双方误解导致的罢工的情况主要有:①由于产生误解引发的罢工②为检验雇主是否诚实而引发的罢工③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而导致的罢工④工人不切实际的期望引发的罢工⑤罢工形势本身的复杂性。
5、罢工的处理和解决的手段措施主要有:①和解、调解和实情调查②利益仲裁。
6、法律规定的补救措施主要有:①责令停止②民事补救③补偿和恢复。
7、符合合法罢工的先决条件有:①罢工必须遵循和平之义务②工会在举行罢工之前,要在会员中进行秘密投票③罢工必须是公平的④罢工只能作为最后的手段8、产生伴随失业效应的原因:①雇主通过裁员来维持企业的运营②管理方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使用更多的机器设备替代劳动。
9、产业行动的形式:①雇员或工会的产业行动②雇主的产业行动。
10、参与决策的内容主要有:①工作层面的参与:任务分配、工作方法、工作程序设计、工作目标、工作速度、工作时间、设备的安置、照明设备的配备、工作安全②管理层面的参与:雇佣于解雇、培训于激励、工作纪律与工作评估、工资发放与意外事故补偿及标准③企业层面的参与:管理者的雇用与使用、利润分成与财务计划、产品发展与市场营销、资本投资与股漂分红。
11、“诚实谈判”的原则通常包括:①双方会面并开始谈判②全面讨论双方面临的问题、所处立场和理由③任何一方不得隐匿、扣留和歪曲信息,也不得故意误导对方④任何一方都不得通过自相矛盾的方式或者做出简单毫无意义的让步之举,破坏谈判的进程,通常称为“表面谈判”战略⑤管理方不得绕开工会直接向会员允诺条件。
12、成熟的劳动关系的特征:①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②劳资矛盾总体趋于缓和、合作成为主流。
劳动关系管理复习资料(精炼版)

《劳动关系管理》复习资料考试时间120分钟,有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共20分)1、( B )是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009年11月三级真题]A.劳动关系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合同D.劳动法律制度2、下列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特点的是( D )。
[2010年5月三级真题]A.它是一种双务关系B.具有国家强制性C.内容是权力和义务D.平等性和隶属性3、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是指( C )。
[2010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法律行为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事件D.劳动法律事实4、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中,(A)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
[2010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合同B.民主管理制度C.集体合同D.劳动法律法规5、以下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2010年5月三级真题]A.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等同于劳动合同B.集体合同不可以由劳动者个人与企业签订C.现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是集体合同存在的基础D.集体合同经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后才具有法律效力6、以下关于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B)。
[2010年5月三级真题]A.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公布B.用人单位可以考虑职工的意见C.内容不合法的不具有法律效力D.其制定程序是先职工参与后正式公布7、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C)天内将审核意见书送达。
[2009年11月三级真题]A.7B.10C.15D.308、(A)是企业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机构的设置和配备各类人员的数量界限。
[2009年11月三级真题]A.编制定员规则B.劳动纪律C.劳动定额规则D.劳动岗位规范9、下列关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D)。
[2010年5月三级真题]A.非国有企业实行民主协商制度B.职工代表大会主要在国有企业中实行C.职工代表大会和民主协商是并行不悖的制度D.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对企业管理的替代10、正式通报的优点不包括(D)。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成性考核任务一(第一-二章)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成性考核任务一(第一~二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1.劳动关系答: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
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2.劳动关系的主体答: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劳务关系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
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体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
3.劳动合同答: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劳动合同被确定无效,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C )。
A.可以不支付劳动报酬B.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C.应当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D.赔偿劳动者的损失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C )。
A.双方当事人约定到劳动者法定退休年龄终止的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终止的劳动合同B.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的劳动合同C.双方当事人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调一致,可以(C)。
A.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B.将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的社会保险费支付给劳动者个人C.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D.口头约定劳动合同解除情形4.(C )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A.《劳动合同法》B.《公司法》C.《劳动法》D.《民法通则》5.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A )”。
A. 1个月B. 3个月C.6个月D.1年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可以将(ABCD )作为确定双方是否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依据。
劳动法简答题重点加名词解释

简答题第一章1、简述劳动关系的特点(1)是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提供劳动能力(智力与体力),用人单位拥有生产资料,提供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双方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发生了劳动关系。
产生于有偿职业活动,与劳动密切相关。
(2)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各自有其经济利益。
劳动者要求获得报酬和工作条件;用人单位要求获得经济利益,如降低人工成本。
(3)劳动关系具有法律地位的平等性,经济利益的一定对立性。
(4)劳动关系具有劳动过程管理的隶属性、从属性。
(5)与工厂立法密切相关、从民法中分离的独立法律部门,是工业化的产物。
2、简述劳动法对我国那些人发生法律效力(即对人的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合同法》第2条:增加了民办非企业组织。
第96条把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纳入到适用范围中。
3、简述我国劳动自由在劳动法的体现:择业自由:双向选择、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辞职自由:辞职可提前30天申请;试用期期间则可无条件辞职。
反对就业歧视: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传染病院携带者)、农民工而受歧视。
歧视一般源于: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社会偏见、家庭误导、个体思想和成长沉淀。
禁止强迫劳动: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在非自愿情况下从事劳动。
4、简述五项劳动者的权利与五项劳动者的义务:(重点)劳动者的权利:就业、报酬、劳动条件、劳动保护、休息劳动者的义务:遵守劳动纪律,操作规程5、填空: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6、简述劳动法所指的劳动者具体是哪些人?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的我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工作人员;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勤人员);其它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等。
《劳动关系管理》试题

《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结业作业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学院:指导教师:《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结业作业一、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经济关系。
2、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3、专项协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明确特定的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协议。
4、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5、医疗期: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二、判断题1、保姆、军人、公务员不是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
(√)2、企业可以先与员工签试用期合同,转正后再签正式劳动合同。
(×)3、服务期可以长于劳动合同期限也可以短于劳动合同期限。
(√)4、非全日制用工也必须订立书面协议,不可以只订立口头协议。
(×)5、上岗前的培训和日常业务培训不属于专业技术培训。
(√)6、专项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属性,属于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
是对劳动合同的补充,但不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医疗期的长短只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有关,与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无关。
(×)8、劳动规章制度只在本单位范围内适用。
(√)9、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0、加班应支付加班费,如不予支付的,用人单位除要支付加班费外,还要按应付费用的200%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用人关系中属于劳动关系的是(D)A.保姆与用人家庭 B.在校大学生与实习单位 C.小王参加社团组织的慈善事业的义务劳动 D.老李在A公司做清洁工2、下列保险中不包含于劳动法中规定的“五险”的是(B)A.生育保险 B.商业意外保险 C.失业保险 D.工伤保险3、某员工工作十年之后离职,重新找到工作,于2010年6月1日到新单位,请计算他在本单位带薪休假的天数?(B)A.5天 B. 6天 C.10天 D.15天4、小王到某公司担任业务员,并规定试用期为3个月,2010年1月1日,劳动者开始上岗工作,但劳动合同一个月之后才签订,劳动关系的建立日为?(A)A.2010年1月1日 B. 2010年2月1日 C.2010年4月1日 D.2010年5月1日5、下列险种中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承担的是(C)A.医疗保险 B.失业保险 C.养老保险 D.工伤保险6、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试用期不得超过多长时间(B)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7、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主动离职要求提前多少天通知用人单位?(A)A.3天 B.7天 C.30天D.不需要提前通知8、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多少个小时?(C)A.8个小时 B.6个小时 C.4个小时D.3个小时9、某职员在其他单位工作累计5年,在本单位工作时间为5年,他能享受多长的医疗期?(B)A.12个月 B.9个月 C.6个月D.3个月10、企业可以对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从工资中予以扣除,数额不超过本人工资的多少?(C)A.40% B.30% C.20% D.15%1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关系简答题1.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包括有哪些方面答:所谓劳动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关系的特征如下:(1)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2)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
(3)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2.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哪些不同之处答: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3 分)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如下:(12 分) (1)主体不同。
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织或者劳动者按照合法程序推荐的代表;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则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
(3 分) (2)内容不同。
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它可以涉及集体劳动关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只涉及劳动关系的某一方面;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3 分) (3)功能不同。
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设立具体标准,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3 分) (4)法律效力不同。
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标准的一律无效,故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3 分)3.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及与集体协商制度的区别是什么答:(1)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是:①审议建议权。
②审议通过权。
③审议决定权。
④评议监督权。
⑤推荐选举权。
(5 分) (2)两者的区别,是:①主体不同。
②目的不同。
③程序不同。
④内容不同。
⑤法律效力不同。
⑥法律依据不同。
(6 分)4.简述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步骤及方法答: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如下:(1)确定调查对象。
(2)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调查项目)。
(3)确定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如下:1)目标型调查法,包括①选择法。
②正误法。
③序数表示法。
2)描述型调查方法。
(4)确定调查组织(5)调查结果分析5.工资支付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有哪些答: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则如下:(1)货币支付: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替代。
(2)直接支付:工资应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但需书面记录并传递领取者的相关资料。
(3)按时支付:工资应当按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4)全额支付: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在正常情况下工资应当余额支付。
6.职业病可以分为哪些类别答:职业病可以分为: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7.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时应关注哪些方面答:员工满意度调查应针对以下项目进行:①薪酬;②工作;③晋升;④管理;⑤环境。
8.集体合同制度在协商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守哪些原则?答:(1)重要意义:1)订立集体合同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
2)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
3)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4)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
(2)应遵守以下原则: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9.劳动法对明确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得因素作了哪些原则性的规定答:(1)最低工资是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2)所谓的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照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3)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休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4)最低工资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都应实行最低工资制度。
(5)国家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其基本出发点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分配行为。
10、劳动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包括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与客体。
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即雇主与雇员。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
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劳动权利能力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
行为能力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使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消灭的资格。
法律将自然人分为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和无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包括:1)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从事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工种、岗位的工作等);2)女性劳动者(在女职工禁忌劳动的工种或岗位被视为无劳动行为能力;在特定的生理时期,不得安排从事某些特定的生产作业);3)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只能从事与劳动能力相适应的职业);4)某些特定的疾病患者(不得从事特定的职业或岗位、工种的工作);5)部分被依法限制行为自由的人(因违反某些特定规则,被依法限制执业资格的人等)无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指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因为劳动法律关系为双务关系,当事人互为权利义务主体,故一方的义务为另一方的权利。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的其他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
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
11、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应符合?劳动法律事实—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就是劳动法律事实。
一句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分为两大类:1、劳动法律行为,2、劳动法律事件劳动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1)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包含建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意图;(2)意思表示必须完整地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必须内容,残缺不全的,通常不能使法律行为成立;(3)行为人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意图表示于外部,可以由他人客观地加以识别。
11、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集体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单位职工根据法津、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
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一方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按合法程序推举的代表;劳动合同当事人则是企业和劳动都者个人。
(2)内容不同。
集体合同涉及全体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动合同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3)功能不同。
集体合同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方面设定具体标准;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定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4)法律效力不同。
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是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一律无效,故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12、举例说明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问题设计的提问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调查问卷一般分为两类:1、目标型调查。
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并且设定问题的若干个答案,由被调查对象设定的答案进行选择,包括选择法、正误法、序数法。
优点是便于进行统计分析,降低调查费用、提高调查效率;缺点是被调查者只能选择哪些最接近自身心理感受的答案,而设定的答案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不能完全地给被调查者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2、描述型调查法。
由被调查者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意愿和想法,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感受。
可分为确定性提问和不定性提问。
确定性提问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员工对某一问题的感受,不定性提问的重点在于了解一般员工的一般感受,但可以使管理者了解组织运行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3、最低工资?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应考虑的因素:最低工资—是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应考虑的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4.工资支付应遵循的规则:1.货币支付2.直接支付3.按时支付4.全额支付15、完善的员工沟通构成要素:信息的发出者、信息沟通渠道、信息的接收者。
16、何种情况下可以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作的其他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忘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劳动者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17、简述工伤保险待遇的主要内容。
(一)工伤医疗期待遇。
1、医疗待遇。
报有效医疗费用和必要的护理费用;2、工伤津贴。
按照平均工资支付工伤津贴;(二)工伤致残待遇。
1、职工因工伤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发给抚恤金;2、职工因工伤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