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音乐

合集下载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众所周知,西方音乐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从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到之后的浪‎漫主义音乐‎,直至20世‎纪的现代主‎义音乐。

这学期我对‎西方近代音‎乐进行了大‎致的了解,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分析‎一下西方现‎代音乐的几‎种流派与形‎式。

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十分复杂‎,一百年间,音乐思潮、作曲风格、音乐技法和‎表现手法变‎化十分迅速‎而频繁,日新月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受到了象‎征主义文化‎和印象派绘‎画的影响,随之出现了‎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音乐‎,如同印象派‎绘画风格一‎样,主要表现倏‎忽朦胧的主‎观现象,用迷离恍惚‎的音乐语言‎,渲染出闪烁‎的气氛和色‎彩。

创作手法上‎打破了完整‎的旋律和曲‎式,配乐上和声‎纤细柔和,展现给人一‎幅模糊的、色彩捉摸不‎定的音画,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奇幻‎的音乐世界‎。

如德彪西的‎代表作《牧神午后》,一开始,长笛的主旋‎律就奠定了‎全曲田园风‎的基调,柔和的音色‎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梦一‎般的世界。

如果说印象‎主义是把人‎们对外界的‎印象描绘下‎来,那么,把人们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的就是‎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音‎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流行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个现代‎流派,同样是由绘‎画、诗歌领域扩‎展到了音乐‎领域。

印象主义常‎常以大自然‎为主要描绘‎对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光线和气氛‎,而表现主义‎抓住的是人‎的内心的、灵魂深处的‎感觉和体验‎。

表现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作品强调夸‎张手法的应‎用,表现内心强‎烈的感受,通过梦境象‎征的手法来‎释放出心灵‎深处的痛苦‎和对现实的‎不满,并广泛性地‎运用无调性‎的作曲技法‎,作品极富表‎现力,如勋伯格的‎《乐迷披埃罗‎》。

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年‎,诞生了新古‎典主义乐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西方音乐发展史掠影学习项目三 20世纪西方音乐轨迹 课件(共1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西方音乐发展史掠影学习项目三 20世纪西方音乐轨迹 课件(共10张PPT)
课堂展示 查阅资料 总结归纳 呈现方式
课后任务
选择一位音乐家,了解他/她的生平、所处时代、代表作品、所属风 格流派,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
第四单元 西方音乐发展史掠影
学习项目三 20世纪西方音乐轨迹
导入
理查·施特劳斯 (1864—1949)
请欣赏: 《最后四首歌》片段
导入
20 世纪西方音乐
专业音乐创作 流行音乐
新知探究
第一小组
勋伯格 (1874—1951)
请欣赏: 《五首管弦乐曲》片段
新知探究
第二小组
斯特拉文斯基 (1882—1971)
请欣赏: 《C 大调交响曲》片段
新知探究
第三小组
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
请欣赏: 《第二圆舞曲》片段 Nhomakorabea知探究第四小组
梅西安 (1908—1992)
请欣赏: 《时值与力度的模式》片段
新知探究
第五小组
约翰·凯奇 (1912—1992)
课堂小结
1. 各小组根据课堂展示情况互相评价,并给出建议。 2. 教师评价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八)民族主义音乐(二)——英国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八)民族主义音乐(二)——英国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八)民族主义音乐(二)——英国-音乐论文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八)民族主义音乐(二)——英国张宝华在16世纪和17世纪,英国音乐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

普赛尔(HenryPurecell,1659-1695)以后,差不多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音乐默默无闻,成了德国人所说的“没有音乐的国土”,这一时期,意大利和德国音乐主宰着英国。

尽管在此期间,英国文学界出现了拜伦(1788-1824)、雪莱(1792-1822)等伟大诗人,而音乐界却没有一位享誉世界的大作曲家。

直到19世纪末,英国音乐才重新登上世界舞台。

从20世纪上半叶英国音乐的发展过程看,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1.开始:以帕里、斯坦福和埃尔加(EdwardElgar,1857-1934)为代表。

他们的音乐带有英国风格,但受德国影响很大。

他们还称不上20世纪英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但却为民族乐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其中最突出的是埃尔加,其代表作管弦乐《谜语变奏曲》(1899年)和清唱剧《杰龙修斯之梦》(1900年)被誉为英国音乐开始复兴的标志。

埃尔加热爱英国,热爱英国的文化和自然风光,这种精神有时也与他赞颂大英帝国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如他创作的《希望和光荣的国家》(1902年)、《加冕颂歌》(1902年)等。

他的军队进行曲《威仪堂堂》(1901年)第一首,多年来一直是新闻片中不列颠皇室镜头出现时必不可少的配乐。

2.发展:这一阶段以沃恩·威廉斯(VaughanWilliams,1872-1958)和霍尔斯特(GustavHolst,1874-1934)为代表。

他们比埃尔加进了一步,自觉、成功地使用地道的英国语言,使民族主义倾向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发展。

其中,沃恩·威廉斯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也是20世纪英国民族主义音乐典型的代表人物。

沃恩·威廉斯:在长达50多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沃恩·威廉斯写出了大量的作品。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文献导读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文献导读
落成典礼上,布里顿为新教堂的而创作 的《战争安魂曲》,进行了首演并一举成功。这是是20世纪最宏 伟的音乐巨作之一。作品中,作曲家将独唱、重唱、管风琴、室 内乐重奏、两个混声合唱团、一个童声合唱团和一个庞大编制的 管弦乐团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显示出良好的音乐驾驭能力。 作品的歌词分别取自英国诗人欧文(Wilfred Owen 1893-1918) 的战争诗篇和传统的拉丁文弥撒。“诗篇”通过室内乐重奏和独 唱声部用英文来演绎,“弥撒”则采用多个合唱队和管弦乐队用 拉丁文进行渲染。这种融古今于一炉的组合模式,也是其他许多 20世纪作曲家所追求的一种结构形式关系。 这部作品,十分清楚地体现出一种传统的“古典”风格特征。
福莱
(法国,G. Fauré,1845-1924)
主要作品
合唱《安魂曲》 (1887)
声乐套曲三首《美好的歌曲》(1891-1892) 管弦乐《洋娃娃组曲》(1893-1896) 歌剧《普罗米修斯》(1900) 钢琴与乐队《幻想曲》(1919)
雷斯庇基
(意大利,O. Respighi,1879-1936)
/art/gdyy/eyymt/ge70009.htm

/group/modern_music

印象主义音乐
历史背景
印象主义一词首先出现在绘画领域。19 世纪中后期,法国一些反对学院繁琐教学 并向传统绘画原则进行挑战的年青画家举 办画展,画家莫奈展出的一幅风景画,标 题叫做《日出﹒印象》,当时由于人们对 这种绘画风格并不理解,称这幅画为“印 象主义”绘画。艺术家对此并不介意,这 个定义“含混不清”带有贬意的称谓竟得 以保留并流传开来。
Credo —为5位独唱者、童声与混声合唱和交响乐队而作
创作于1997-1998年间。36年之后,作曲家 的创作取向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 风格特征方面,明显地显露出‚回归‛ 趋势。 在作品的创作构思中,通过对旋律、和声、节 奏等常规音乐要素的渲染,以一种新浪漫主义 的技术风格,揭示出作品的音乐结构意义。

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2019年文档

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2019年文档

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20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由此西方音乐大转折,跨步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

20世纪的西方音乐,与传统音乐体系迥然不同,不仅有所突破,还对固若金汤的作曲技法有所创新,审美视角、表情风格和作曲理念由此焕然一新。

一、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初步认识以20世纪为分界线,之前的音乐特色更多的表现人民的愿望、生活色彩、思想感情、艺术手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作曲技法与创新上也无突破,比如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作曲技法遵循的是理性为先,稳重而严肃、严谨和谐、曲风淳朴;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曲技法在很多时候还保留和继承着古典主义音乐的手法,注重来自民间的曲风素材并加以升华,但在整体上还是没有挣脱结构严谨的束缚。

然而,随着20世纪的到来,音乐在形成各种流派的同时,出现了形式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

作曲家们也百花齐放,为自己的独树一帜和新异技法而废寝忘食。

1909年8月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随着勋伯格的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创作定音,音乐正式迈入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

人们的耳朵也随之享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音乐洗礼。

一个世纪的时间让人们应接不暇的是各种各样奇特怪异的音响、技法、谱式、观点、理论与创新想法。

比如说电子音乐、表现主义音乐、计算机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偶然音乐、序列音乐等。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让人惊异的新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过去几百年音乐发展的必然走势。

经历每一个音乐巅峰时,总会适时出现新的音乐模式将其取代并把音乐发展延续下去。

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然后发展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继而在浪漫主义的后期阶段当时固有的音乐形式、语言和风格都发展到了顶峰。

此时出现的音乐作品如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与德彪西模糊的调性,它们让当时的音乐创作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音响的效果更加丰满并复杂化,调性此时也面临着土崩瓦解。

这些就成为了新音乐即将诞生的明显预兆。

二、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两次高潮不断标新立异的20世纪音乐发展中,经历过两次巅峰期。

20世纪西方音乐鉴赏复习资料

20世纪西方音乐鉴赏复习资料

简答1、简述表现主义的音乐特点?答案:与印象主义音乐一样,表现主义音乐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延长线上的一个音乐流派,但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

印象主义的目标在于捕捉于内心地感受推向外界。

表现主义所要表达的内心体验,往往是潜意识的、非理智的,无疑与世纪末德奥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形势感到绝望,以及心理学家佛罗伊德的理论有关。

表现主义用反抗蔑视就有秩序来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恐惧,从而使它又具有20世纪的特征。

代表作曲家有勋伯格。

2、新古典主义的“新”体现在何处?答案:新古典主义并非真正回到古典、巴洛克,甚至更远,时处20世纪,一方面,音乐家有着不同的艺术目标,另一方面,种种新技术手段,诸如运用自由的不协和音响、多调性、复杂的节奏组合,都被广泛运用,所以才称为“新--古典主义”。

3、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旋律常以短小的动机缀合而成,避免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重复、扩充、发展等手段。

声乐旋律与语言音响相吻合,器乐旋律也很少有气息宽广的线条。

喜用复节拍和复节奏,节奏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

重视调式的表现力,如运用五声音阶、中古调式及全音阶。

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终止式。

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取得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音色丰富新颖,广泛运用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

配器及织体安排及其细腻,是管弦乐色彩缤纷,并把力度与音色联系起来。

较多采用小型体裁,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不少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性结构的轮廓。

论述:1、你如何看待20世纪音乐?2、20世纪民族乐派与19世纪民族乐派的异同点是什么?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与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相比:19世纪的民族主义和20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都与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在内容的充实性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深度上都比19世纪少很多,他们更多的关注与音乐本身,对民族音乐特征的新发现则表现的更加突出。

20世纪西方音乐

20世纪西方音乐

的音乐?
3
以下乐
曲,往往
以二拍子
为主要节
拍的是: 进行曲
西方音乐
自14世纪
以来通行
的时值比
例是:
1:02
斯特拉文
斯基在以
下哪部作
品中大规
模尝试不
规则重 《春之祭
音:

节拍器指
示的是: 速度
视频24分
12秒处的
Chaconne
,你认为
这是一种
什么名
称?
舞曲
视频2分
14秒处出
现的歌
唱,请问
音乐开始
在第几
特拉文斯
基的俄罗
斯风格时
期并奠定
其音乐史
地位的三
大舞剧,
不包括: 焰火
斯特拉文
斯基较早
使用爵士
音乐语言
来创作的
代表作 士兵的故
是:

被认为音
乐风格宣
言书的《
新的古典
主义》公
开信,来
自:
布索尼
兴德米特
与韦尔、
克舍涅克
在一起倡
导:
实用音乐
兴德米特
第一创作
阶段作品
中,带有
未来主义
音乐特征 室内乐队
的是: 曲
以下哪位
作曲家,
不是维也
纳古典乐
派的成
员:
勋伯格
第二维也
纳乐派所
主导的风
格是: 表现主义
以下那部
歌剧被视
为表现主
义的先 《莎乐美
声?

《月迷彼
埃罗》的
主人公是
一个: 小丑
音色旋律
是表现主

20世纪西方音乐章节答案参考

20世纪西方音乐章节答案参考

20世纪西方音乐章节答案参考第一讲:音乐的史纲1、《塞吉洛斯的墓志铭》的音乐形态是单声歌曲2、“散而有序”中的“散”指的是区域的变化3、西方音乐历史,目前全球公认的段分为七个阶段4、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音乐历史阶段是中世纪时期5、一部出现在1607 年名为《奥菲欧》的歌剧,是巴洛克时期的作品6、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的核心活动地区为意大利7、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音乐家,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德国8、古典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活动中心在维也纳9、泛欧洲的艺术浪潮在19 世纪被称为浪漫主义10、本集课程视频的4 分35 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

聆听并观赏,你认为音乐的风格属于20 世纪11、本集课程视频的4 分41 秒处,音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你认为此时的舞蹈者在表现紧张12、反复聆听《塞吉洛斯的墓志铭》,旋律与里拉琴伴奏的旋律是相同的13、中世纪时期,西方教会音乐以人声曲形式为主14、奥尔加农是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15、圣咏是单声音乐形态16、中世纪圣咏采用的语言是拉丁文17、巴洛克音乐晚期三杰: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18、《尤丽迪茜》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开端标识作品19、古典主义音乐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20、世纪西方音乐的第一时间界标是1945 年21、本集课程视频的4 分35 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

聆听并观赏,你认为音乐的风格属20 世纪第二讲:音乐的风格1、西方音乐历史段分的客观依据是风格特征2、音乐的不同种类为称为乐种,区分不同乐种的客观依据是风格构成3、风格一词的西文原义是一种带尖的工具4、风格一词的中文语源要追溯到中国秦朝(公元前221 年至前207 年)建立的乐府文化运动5、风格一词中的“风”,在中国音乐里的解释是:民歌6、风格体的构成包括几个部分:6 个7、音乐风格体的空间构成包括几个部分:5 个8、与音乐风格体空间构成相对应的是:时间构成9、旋律的希腊语原义是:歌曲10、音乐的固定时间值指的是节拍11、声音的协和关系,被称为:和声12、有主次关系的声音织体,被称为:主调织体13、只有先后,没有主次,这种声音织体,被称为:复调织体14、大型西方交响乐队根据音色被划分为几个区域:4 个15、视频5 分6 秒处的卡通片音乐,你认为最重要的织体形式(不包括和弦,即一大组声音同时发响的部分)是:单声织体第三讲:音乐的空间1、音乐空间的最重要聆听对象是:旋律和段落2、约翰·凯奇的作品《想象中的风景》中的“想象”,所指的是音乐的:抽象感3、音乐的线条的所指的是:旋律4、音乐的线条包括音乐的节奏5、轮唱是一种复调音乐6、垂直分布的点对点的声音,在纵向关系上,会产生和声音乐风格构成要素7、. 德国的帕赫贝尔《D 大调卡农曲》8、帕赫贝尔的生活年代处于德国巴洛克时期9、《青年少管弦乐指南》由2 个核心主题构成10、《D 大调卡农曲》由四个声部构成11、《青少年管弦乐指南》中的第一主题段落,从音乐织体上来说是主调音乐12、仔细聆听《青少年管弦乐指南》,并观察视频11 分34 秒至14 分11 秒的呈示,思考作品由第二主题形成的声音的天罗地网,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的:音色顺序13、贝多芬的《欢乐颂》是一个几句体的段落:4第四讲:音乐的时间1、西方人对音乐时间的探索,基本工作共有:5 步2、如下节拍型不是单拍子的是:4/43、强-弱-弱关系的节拍型是:3/44、四拍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述是:一板三眼5、中国音乐文化中的“板”相当于西方音乐文化中的:重拍6、西方人开始系统探索音乐时间的关键世纪是:7、以下哪一项描述是关于音乐节拍的?(B)A、荒腔B、走板C、不搭调D、倒仓8、《小步舞曲》是一种3 拍子的音乐进行曲往往以二拍子为主要节拍9、西方音乐自14 世纪以来通行的时值比例是:1:211、斯特拉文斯基在以下哪部作品中大规模尝试不规则重音:春之祭12、节拍器指示的是:速度13、视频24 分12 秒处的Chaconne,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名称?舞曲14、视频2 分14 秒处出现的歌唱,音乐开始在第4 拍15、视频2 分14 秒处出现的歌唱,是:圣咏16、视频7 分09 秒所出现的乐队中的键盘乐器是:羽管键琴17、视频18 分49 秒出现的巴赫《乐队组曲》的样本,其中图示中的“0”,代表:休止第五讲1、20 世纪西方音乐的三大领域,流行、古典、民间2、西方音乐历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打击乐作品是:电离3、Beat Box 是一种人声节奏4、约翰·凯奇将以钢琴作为打击乐器创作的作品为称为:预置钢5、古典音乐领域在20 世纪的第二阶段是:实验音乐6、约翰·凯奇的音乐创作在20 世纪西方音乐历史上往往被划归:偶然音乐7、20 世纪西方音乐创作的二次高峰分别出现在:20 世纪20 年代和50 年代8、瓦雷兹在成为美国作曲家之前是:法国人9、视频1 分14 秒至6 分12 秒,出现了大段由多种音色混合一体的音乐,请问它的织体形态是:单声10、在视频6 分40 秒处,Beat Box 出现了节奏形态的变化,请问以下哪个组合是正确的?噼里啪啦-大萝卜-老鼠-噼里啪啦11、聆听《电离》,你认为以下那个选项,可以作为划分段落的依据:速度12、视频26 分处听到的人声音乐,是欧洲民间唱歌,这种复杂的声音形态是:复调第六讲1、贝多芬被世人熟知的《月光》,是一首奏鸣曲德彪西的《月光》,出自:Bermagasque 组曲2、德彪西在1905-1907 年完成的钢琴代表作品集是:意象集3、德彪西的《前奏曲集》是一部钢琴作品4、《幻想交响曲》是一部标题交响曲5、大小调音阶系统是德国确定的6、在德彪西艺术思想确立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莫奈、萨蒂、马拉美7、独奏作品《Syrinx》,是德彪西著名的长笛独奏曲8、钢琴作品《变化的音乐》约翰.凯奇9、钢琴作品《变化的音乐》,是一部:偶然音乐作品10、钢琴作品《变化的音乐》,使用了以下哪一种文化因素:中国易经因素11、《幻想交响曲》,钟声暗示着死亡,随后在低音区出现铜管演奏的主题旋律,来自中世纪著名的《末日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西方音乐NOTES (1)西方音乐史纲1、西方音乐是一个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

2、西方音乐文化特点:——散(地域散点移动)而有序(时间发展连续)、乐以表情3、七个阶段①古希腊古罗马时期BCE11-BC5古希腊古罗马音乐表情克制含蓄感伤塞吉洛斯的墓志铭(BC1)生便乐之,遇事莫怨人生苦短时运自转as long as you live,be lighthearted.let nothing trouble you.life is only too short,and time takes its roll.②中世纪时期BCE5-BC15 法国神权时代教会音乐音乐成为礼仪的一部分分为圣乐与俗乐office+mass圣咏格里高利一世《唱经歌集》单声古谱发展为复调多声部单声圣咏:《慈悲经》奥尔加农(最晚在BC9)表情肃穆排斥激情男声咏唱③文艺复兴时期BC16-BC17 意大利原为复古,实际弘扬资本主义文化精神,反对神权文化表情愈发鲜明多声音乐成主流器乐发展④巴洛克时期1600-1750 德奥神权过渡到君权声乐器乐并驾齐驱复调大发展歌剧出现主旋律清晰表情更加丰富第一部歌剧《优丽迪茜》晚期三杰巴赫(德)亨德尔德维瓦尔第意⑤古典主义时期1750-1810 奥地利维也纳君权过渡到人权克制的激情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歌剧感官愉悦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贝多芬莫扎特⑥浪漫主义时期1810-1900 整个欧洲感性理性双重特点泛欧洲浪漫主义风潮抒情激情奔放艺术歌曲交响诗标题音乐后期世纪末风潮德彪西转型施特劳斯马勒结束浪漫主义开始表现主义)⑦二十世纪1900至今美国纽约古典流行民间电影电子1945年为界现代后现代结合古典与流行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4、20世纪西方音乐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百年,一方面这一百年是西方音乐进程的阶段成果和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这一百年的价值也是千百年历史进程的积累和体现。

NOTES (2)音乐的风格1、风格划分历史、区分乐种,来源于感觉,某地某时当时人多数接受的表达样式,是美感的积淀。

2、风格(style)拉丁文词源stile,尖头笔。

风:民歌(秦代建立乐府收集民歌,采风即收集民歌)格:样式原指民歌样式,后来范围扩大。

3、风格体旋律(melody,希腊语歌曲)节奏(节拍,固定时间值,2,3,4,6拍。

节奏rhythm,单点内不同变化。

)和声(harmony,悦耳/刺耳)织体(texture,单声、主调、复调。

20世纪流行歌曲通行风格织体:低音线条+节拍线条+人声线条)音色(timber,木管铜管弦乐打击)曲式(form,音乐结构,A段B段两段体)4、音乐时间:节拍节奏音乐空间:其余五个。

NOTES (3)音乐的空间1、谢林(德):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2、空间艺术,音乐是听觉的,建筑是视觉的。

空间——线条+段落运动的线条是音乐空间形成的第一要素3、段落是作曲家有组织的使用音乐线条(即旋律)形成的结果。

canon:轮唱声音线条按照固定时间差先后进入齐头并进交织错落一起结束。

canon in D:固定低音与轮唱结合的技术,由8个低音构成低音线条形成音乐空间的8根柱子,循环往复在低音线条上也基于8设计三个新线条,再形成垂直分布点对点空间关系;水平运动方向上四个线条轮流出现各自运动,形成了四个线条层的空间运动关系。

上方声音变化,下方声音稳定。

4、基础八音:D A B #F G D G ANOTES (4)音乐的时间1、【音乐的时间】音乐的节拍和节奏。

西方人在十四世纪通过数学技术以计算的思维解决了关于音乐定量的问题。

多声音乐发展,音乐越来越复杂,容易出现荒腔走板不搭调,很难听,所以开始解决时间问题。

2、【梳理音乐时间】1.节拍型meter pattern 1-2-3变化音乐的心跳、脉搏2.时值型duration pattern 音符时值长短3.节奏型rhythm pattern 节拍和时值共同形成,规则的是节拍,不规则的是节奏。

十种节奏型猫(四分)老鼠(八分)没错(大附点)你的(小附点)噼里啪啦(十六分)大萝卜(前八后十六)萝卜大(前十六后八)电灯泡(三连音)去你的(大切分)去你的(小切分)4.重拍型accent pattern 重拍——重音板:强拍,眼:弱拍。

《春之祭》20世纪音乐标志作品,重拍换成了重音。

5.速度型tempo pattern 单位时间长度的固定,音乐时间感觉的变化,使用节拍器(1816梅尔采尔专利,1817贝多芬认可,四分音符-M.M60)3、14世纪之前1:3,三位一体之后为1:24、巴赫:英国组曲-法国舞曲-德国舞曲创作组曲对音乐时间做大规模系统化处理5、阿拉曼德萨拉曼德6、声音要内化感觉要锐化NOTES (5)多元新秩序1、20世纪是离我们最近的时代,也是我们最不了解的时代。

音乐在倒退。

2、噪音也是音乐,古典音乐在20世纪初进行了探索。

重视噪音的作用是古典音乐在20世纪的最重要贡献。

法国作曲家瓦雷兹:音乐是有组织的声音,第一部纯打击乐作品《电离》约翰凯奇发展了此观点。

1.噪音音乐是未来方向2.电子音乐是噪音音乐的下一阶段3.音乐遗产是人的思考能力3、两个高峰:20年代二战后新音乐1945 试验音乐现代主义1970 后现代主义1.用易经创作偶然音乐2.空白也是音乐《4分33秒》无声音乐是噪音音乐发展的极致。

4、20世纪:多元新秩序听觉演进史上最具集成意义的百年音乐风格史上最具多元意义的百年文化探索史上最具折射意义的百年美学建构史上最具争议意义的百年未来创新史上最具试验意义的百年艺术发展史上最具转折意义的百年文明进程史上最具当下意义的百年NOTES (6)世纪末情结下的法国音乐:德彪西*难听:unpleasant-listening and hard-listening and aesthetically古典音乐的线条清晰,可以被记住的。

1、【世纪之交法国音乐】19世纪的法国音乐在柏辽兹之后出现了一个相当长的空白时期,由于法国公众崇拜德国瓦格纳,影响了法国音乐发展。

在标题音乐作品《幻想交响曲》1830年首演后近半个世纪中,只有1875年比才的喜歌剧《卡门》是一个亮点,但卡门首演失败,没能带法国摆脱德国音乐影响。

世纪末法国音乐家的时代任务是改变旧有局面,复兴法国音乐。

此任务在19世纪落在了弗兰克和圣桑身上(他们的探索是重视音乐的色彩性,为法国音乐的突破打下基础,成为后世新风格的先声),后继者德彪西和拉威尔在20世纪彻底完成任务。

2、【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使法国音乐摆脱德国束缚,也带来一场改变西方音乐史进程的革命。

产生过程与发展与印象主义画派有紧密关联。

印象主义画派排除明晰的线条和轮廓,追求色彩的清淡朦胧及对瞬间感觉凭借印象重现的做法都深刻影响了印象主义音乐。

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德彪西的音乐最突出代表了印象主义音乐的总体特征。

美学上的反德国话语是德彪西音乐风格探索的直接方向。

印象主义音乐处处反德国,反贝多芬传统。

1.排斥清晰的旋律线条,旋律不再具有传统的主导地位,趋向于简短化片段化。

2.和声突破了过去的理论和规则,运用传统理论所限制的所有不谐和音,频繁使用各种德国音乐不允许的和声技法。

3.德国总结确立大小调音阶系统,印象主义作曲家则重视各种中古调式音阶、五声音阶、全音阶,一心摆脱大小调音阶的禁锢。

4.音乐的色彩和氛围成为音乐最重要的表现对象。

5.节奏复杂多变,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规则节奏。

6.音乐的结构趋向于松散,段落划分界限不清楚。

7.音乐织体丰富多彩,音响效果新颖独特。

8.音乐的表现对象模糊抽象很难琢磨,即便有标题,有时也不容易像德国人一样喜爱人生、哲学、思考等主观理念,而是高度重视瞬间印象。

3、德彪西的最大对手是法国听众。

德彪西的性格特点也是成就其音乐的重要因素。

1.自幼家贫,得到富人赞助。

迅速提高其音乐知识和鉴赏水平。

2.充满创意,离经叛道,对和弦有个人创见,教师评价两极化。

3.以法国精致生活为灵感来源和素材来源,在蒙马特里区咖啡馆中找到伙伴。

4.19世纪末法国是国际交流中心,东西方文化交流也为德彪西带来创造力。

1891年邂逅钢琴家萨蒂,其简洁克制的思想影响了德彪西;艺术史上两大运动,绘画中的印象主义与诗歌中的象征主义也以19实际80年代后的巴黎为主要舞台。

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家讲求对瞬间感觉的描摹,强调走出画室接触大自然,表现自然光线下的美感;马拉美为领袖的象征主义诗人试图打破传统平铺直叙的写作方式,通过描绘、联想、暗示和象征等手法唤起读者的艺术共鸣和审美体验。

德彪西1887年与马拉美成为挚友,印象画派色彩斑斓光影变幻的视觉为德彪西开创属于自己的听觉世界提供了直接范本,象征主义诗歌中朦胧模糊的意境,难以捉摸的情绪成为其音乐创作追求的最高理想。

4、【德彪西聆听顺序】钢琴-乐队器乐-人声5、【德彪西钢琴音乐特点】1.钢琴是德彪西创造的主要乐器。

德彪西对钢琴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对钢琴音色和声音效果的发展方面,他废弃了大量创作手段,如音阶、琶音、八度等,代之以高度个人特点的和弦、和声进行、非常规琶音等。

2.重视色彩变化,利用全新的旋律和伴奏素材,广泛使用各种不谐和音创造新和弦,体现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理念。

3.无鸿篇巨制,都是精炼的短曲,题材广泛,很多有标题,有很强的描绘性。

6、1893年弦乐四重奏,杰出作品,采用传统四章结构,所有旋律素材都从一个单一主体发展出来,而其色彩效果前所未有。

1917年《小提琴奏鸣曲》交响乐作品《牧神午后》感官美色彩美,宣告法国器乐艺术的新生。

《大海》歌剧《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受比利时象征主义文学家梅特林克感动而创作。

NOTES (7)世纪末情结下的法国音乐:拉威尔1、拉威尔简介祖籍瑞士,生于西班牙,极小就显露出音乐天赋,14岁入巴黎音乐学院是从著名音乐家福雷,先后对肖邦、舒曼、夏布里埃、萨蒂、俄国“强力集团”等人的音乐深感兴趣,模仿并学习他们的风格。

毕业后进入成熟期,有钢琴套曲《镜》、《夜之幽灵》,管弦乐曲《西班牙狂想曲》、歌剧《西班牙时刻》、舞剧《达夫妮和克洛埃》。

一战后再次达到创作高潮,有钢琴套曲《库普兰之墓》、舞蹈诗《圆舞曲》、歌剧《孩子与魔法》、管弦乐改编曲《图画展览会》、管弦乐曲《波列罗》及两部钢琴协奏曲。

拉威尔在德彪西独创的音乐语言的基础上,使印象主义音乐更加丰富。

拉威尔是富于个人创造的借鉴德彪西。

钢琴作品《古风小步舞曲》、《为死去的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库普兰墓前》等作品,旋律清晰、节奏规整、有明确的古典主义结构,和声更复杂精致,有清晰的功能性。

《鹅妈妈组曲》温情感伤质朴动人,《镜》《夜之幽灵》2、技巧无与伦比色彩斑斓夺目拉威尔善于驾驭管弦作品,配器才能非凡。

《达夫妮和克罗埃》改编自同名芭蕾舞剧,在三管编制的乐队基础上加入多种打击乐器,使用各种非常规的弦乐器演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