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音乐欣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西方音乐欣赏 ppt课件

西方音乐欣赏 ppt课件
铜管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
打击器乐组:定音鼓、小军鼓、响板、钢 片琴、木琴、锣等
2021/3/30
6
• 乐例:《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布里顿
• 《动物狂欢节》 圣桑
(1)引子与狮子进行曲:兽王出场, 威风凛凛。
(2)母鸡和公鸡:钢琴于小提琴模 仿母鸡的叫声,钢琴与单簧管模仿 公鸡的叫声。
(3)野驴
2021/3/30
31
❖ 音乐剧
❖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 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 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 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 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 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 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 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 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 哲学和科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革命运动。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思潮,反对中世 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反对教会对人们思 想的束缚。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具有很大的 变化,由于对人和现实生活的强调,音乐呈 现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世俗、明朗和情感 化的倾向。
❖ 作品赏析:《苏醒吧,高兴吧》:为教皇侄 女的婚礼而作。
2021/3/30
34
❖ 作了音乐剧《约瑟夫与惊人五彩梦幻衣》。
❖ 1982年的《歌与舞》,1981年的《猫》, 19 84年的《星光快车》, 1985年的《安魂 曲》,1986年的《歌剧幽灵》,1989年的 《 爱的观点》以及1993年推出的《日落大道》 等。
2021/3/30
35
第六节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2021/3/30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西方流行音乐大学音乐鉴赏课件

西方流行音乐大学音乐鉴赏课件
西方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翻译过来的。也有人把 它译成“通俗音乐”、“大众音乐”,但在公众语言中, 还是“流行音乐”用得普遍些。 流行音乐一般泛指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 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化时代的产 物。它以娱乐性、通俗性、群众性、生活性、时尚性、和 商业性为主要特征,给人以轻松愉快的审美享受。流行音 乐直接面对广大民众,“流行”是建立在契合了某种具有 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并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流行音乐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和时代的象征。
6、《神秘园之歌》(罗尔夫曲)
成立于1994年的“神秘园”,是两位才华出众的音 乐家组成,一位是在挪威音乐界享有盛誉,担任作曲、 监制并身兼键盘师的罗尔夫,他是神秘园的灵魂;另一 位则是来自爱尔兰的小提琴家雪莉,他们在欧洲的一次 歌唱大赛中相遇,由于两个人的音乐理念和生活态度包 括哲学观念都很相近,对音乐的热情和追求一拍即合组 成了神秘园。乐队的主要风格是融合了爱尔兰空灵缥缈 的乐风,北欧挪威自然清新的民族音乐及古典音乐,乐 曲恬静深远,轻松舒缓,使人不知不觉随着音乐进入氤 氲空蒙之境,仿佛倘佯在世外桃源。 小提琴悠扬的旋律,缓缓拉开了《神秘园之歌》的 神秘面纱,那飘动的音符缓缓地,轻柔地穿透我们的内 心世界,使你的思绪飘渺在一个空旷的原野,让你的灵 魂轻松地步入山川河谷之中,尽情吸纳着自然的祥和与 宁静。
乡 村 音 乐
乡村音乐是美国的特产,发端于美国西南部偏 僻地区,由山地乡民们用自制的乐器伴奏的民谣 发展起来的流行音乐。这种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 的音乐其渊源于欧陆与英伦地区的民间音乐,由 移民带到美国,并在迁徙、拓荒、淘金等生活环 境中逐渐发展演变成美国特有的一种音乐形式。 乡村音乐的主题单纯,质朴而诚挚,结构清新, 节奏简单而富有变化,形式活泼,有自己创作自 弹自唱的,也有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演唱演奏的。 工业化文明时代的浪潮给乡纪音乐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 世纪末的一种融合了世界民族音乐和现代电子音 乐,介于古典音乐与轻音乐之间的新的音乐形式, 也有人称为“自然音乐”、“绿色音乐”,其主 要特征是:素材注重民间化,和声注重和谐化, 演奏注重即兴化,手段注重多样化与融合化,美 学观念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净化心灵。代 表人物与乐队组合有雅尼、雅尔、喜时郎、久石 让、恩雅、莎拉· 布莱曼、马修连恩范吉利斯、神 秘园、班得瑞、英格玛等。

《波斯市场》欣赏课ppt

《波斯市场》欣赏课ppt

作品评价
艺术价值
该作品被认为是凯特尔贝的代表 作之一,也是古典音乐中的经典
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影响力
该作品对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成为许多作曲家学
习和研究的对象。
历史地位
该作品在音乐历史上具有重要的 地位,被视为现代音乐的里程碑
之一。
03 《波斯市场》音乐欣赏
音乐风格
古典音乐风格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以平等和 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同时 ,我们也应该积极传播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让世 界更加了解和认识我们的文明。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新,展现了作曲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才华,为古典音乐的传承和发
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04 《波斯市场》舞蹈欣赏
舞蹈风格
古典芭蕾舞
作为一部古典芭蕾舞剧,《波斯市场》在舞蹈风格上展现了芭蕾舞的优雅与高贵,同时也 融入了丰富的舞蹈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多元文化融合
该剧将不同地域和文化的舞蹈元素融合在一起,呈现出多元化的舞蹈风格,展现了市场的 繁荣与活力。
音乐结构
曲式结构
该作品采用了多段体曲式结构,将不同的音乐段落有机地组合在一 起,使作品更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
旋律结构
该作品的旋律结构独特,采用了多种旋律手法,如反复、模进、倒 影等,使作品更具有旋律性和歌唱性。
和声结构
该作品在和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运用了多种和声手法, 如平行和弦、附加音和弦等,使作品更具有和声性和色彩性。
《波斯市场》欣赏课
目录
• 课程介绍 • 《波斯市场》简介 • 《波斯市场》音乐欣赏 • 《波斯市场》舞蹈欣赏 • 《波斯市场》舞台效果欣赏 • 《波斯市场》的启示与思考

西方音乐欣赏PPT课件

西方音乐欣赏PPT课件

1.歌剧的诞生:意大利 2.乐器第一次达到了与声乐并驾齐驱的地步:键盘(古钢琴、管风琴)、弦乐、管乐、打击乐 3.音乐家是手艺人,地位低下,服务与教堂、宫廷、自由城市、属于雇佣关系 4.维瓦尔第(Vivaldi)(1678——1741) 小提琴协奏曲:三乐章(快板——慢板——快板)
《四季》(四首小提琴协奏曲组成的套曲)
一、亨德尔(Handel)(1685——1759)德国
复调和管风琴大师 歌剧和清唱剧作品最为杰 出
清唱剧:宗教题材的歌剧,歌词多借用圣经, 无布景、化妆、演员只唱不演,不需上下舞台
《弥塞亚》(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神剧,以合唱 为中心,兼有独唱、重唱等)《哈利路亚大合唱》
二、巴赫(Bach)(1685——1750)德国
肖邦Chopin(1810——1849)
波兰 “钢琴诗人”
1.波兰舞曲(10首,又称 Polonaise)
起源于波兰,一种傲慢、庄严、列 队行进的交际舞,四分之三拍,中 速,节奏庄重如一。
2.谐谑曲(4首,Scherzo)
意为“戏谐”,原为交响曲中一乐 章体裁,肖邦将其发展为独立的钢 琴作品,具有戏剧性和对比性。
《卡门》(比才)
三、威尔第(Verdi)(1813—1901
共创作26部歌剧,是意大利抒情歌剧完美的继承者。 1.《茶花女》(La Traviata)
三幕歌剧 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戏剧改编 ①《第一幕序曲》 ②《饮酒歌》 2.《弄臣》(Rigoletto) 三幕歌剧 根据雨果的戏剧《国王取乐》改编 ①《女人善变》(公爵之歌) ②《热恋中的女人》(四重唱)
02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及音乐家
Music and musicians in the period of classicism

高中音乐鉴赏《巴洛克音乐》PPT课件-2024鲜版

高中音乐鉴赏《巴洛克音乐》PPT课件-2024鲜版
亨德尔的作品气势宏伟,旋律优美 流畅,和声丰富多变,具有鲜明的 戏剧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9
斯卡拉蒂及其代表作品
01
斯卡拉蒂简介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
,巴洛克音乐晚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02
代表作品
《555首键盘奏鸣曲》、《歌剧《格丽塞尔达》》等。
2024/3/28
对比性力度变化
巴洛克音乐在力度上追求 对比,通过强弱的明显变 化来塑造音乐形象。
快速音阶和琶音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常 常包含快速的音阶和琶音 ,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 演奏技巧。
12
巴洛克音乐的表现力
丰富的情感表现
巴洛克音乐能够表达各种复杂的 情感,如欢乐、悲伤、愤怒等, 通过旋律、和声和节奏的变化来
高中音乐鉴赏《巴洛克音乐》 PPT课件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8
• 巴洛克音乐概述 • 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 巴洛克音乐的演奏技巧与表现 • 巴洛克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 • 巴洛克音乐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体验
2
01
巴洛克音乐概述
2024/3/28
3
巴洛克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特点
巴洛克音乐具有华丽、繁复、对比强烈的特点。它追求音响 的丰满和色彩的绚丽,注重情感的表达和音乐的戏剧性。
2024/3/28
风格
巴洛克音乐的风格多样,包括宗教音乐、世俗音乐、室内乐 和管弦乐等。其中,宗教音乐以合唱和管风琴为主,世俗音 乐则包括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
5
巴洛克音乐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2024/3/28
03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欣赏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欣赏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
• B.B King : 黑人音乐家,被称为“布鲁斯之 王”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
• 蓝调音乐欣赏 • Make You Feel My Love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
• Jazz • 爵士乐源于蓝音,是一种从前居住在美国
南部的非洲奴隶以及他们的后代们的民间 音乐。蓝调深受西非文化和音乐传统的影 响,这些奴隶也逐渐成为移居到城市的黑 人的音乐家。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
• Let it be 欣赏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
• Michael Jackson • 推广复杂的现代舞如机械舞、太空舞步 • 独特的音乐舞蹈等向世界各地延伸,打破
了文化种族经济的隔阂,激励与影响了无 数的艺术家 • 拥有15座格莱美奖,26座全美音乐奖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
• 视频及音乐欣赏
• 青年自主意识(包括对社会的反思或者反叛,基于其激烈 程度不同);
• 爱与和平(无政府主义通常也与之联系在一起); • 反宗教(在欧美等有宗教背景的国家); • 享乐主义或者纵欲主义(以80年代的硬摇滚--流行金属--
AOR时期为代表); • 悲观主义与虚无主义(以黑金属和厄运金属为代表)。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
• Country music
• 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是一种具有美 国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 兴起于美国南部,其根源来自英国民谣, 是美国白人民族音乐代表。乡村音乐的特 点是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事性, 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多为歌谣体、二部 曲式或三部曲式。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
• 摇滚代表人物:Elvis Presley、The Beatles、Michael Jackson

巴洛克时期音乐ppt课件

巴洛克时期音乐ppt课件
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现代演绎巴洛克音乐时,常常对原作品进行节奏和速度上 的调整,以适应现代听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展现出新的艺 术魅力。
和声与织体的丰富
现代音乐家在和声与织体方面进行大胆尝试,运用复杂的 和声进行和丰富的织体变化,使巴洛克音乐呈现出更加立 体和多彩的效果。
巴洛克元素在现代音乐中的运用
旋律的运用
器乐风格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作品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的独奏协奏曲、室内乐和管弦乐作品,如巴 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音乐表现
巴洛克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力度和节奏的变化以及装饰音的运用来表现音乐的张力 和动感。同时,巴洛克音乐也强调对比和统一的原则,如在曲式结构中运用对比鲜明的主 题和动机等。
02
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
巴洛克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 风格对浪漫主义音乐家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浪漫主义音乐家在创 作中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想 象。
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巴洛克音乐的复杂性和创新性对 现代音乐产生了启示作用,现代 音乐家在创作中借鉴了巴洛克音 乐的元素和手法。
巴洛克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巴洛克音乐的传承
现代音乐家常常借鉴巴洛克音乐的旋律特点,创作出优美且具有 表现力的旋律,使现代音乐更具情感深度和内涵。
复调手法的借鉴
巴洛克音乐中的复调手法被现代音乐家广泛运用,通过多个声部的 交织和对比,营造出丰富的音响效果和空间感。
装饰音和即兴演奏的发挥
现代音乐家在演绎巴洛克音乐时,充分发挥装饰音和即兴演奏的特 点,展示出卓越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融合与创新带来的艺术价值
01
拓展音乐表现空间
巴洛克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打破了传统音乐表现形式的束缚
,为音乐创作和演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音乐鉴赏——世界名曲鉴赏PPT课件

音乐鉴赏——世界名曲鉴赏PPT课件

钢琴走出主题,两支长笛以答题形式而结束全曲。
欣赏
乐曲中装饰性的风格为18世纪艺术所特有的风格,《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器乐作品中的典范, 也是管弦乐史上的里程碑。
.
21
创作风格
巴赫的音乐作品,总的来说体现了生活在十八世纪初德 国普通市民的先进思想。他的音乐具有哲理性,但其作品中 的哲理性是与抒情、写景相结合的,从而他的音乐听起来更 亲切,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巴赫一生中非常重视器乐曲,特别是古钢琴的创作。他一共写了二百二十首左右的古钢琴曲,它们至
今仍然是世界上所有的优秀钢琴家们必弹的保留节目。其中《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二卷,历来被视为
巴赫全部作品中最高水平的杰作,被推崇为钢琴音乐中的“旧约圣经”。《C大调前奏曲》就是《平均律
钢琴曲集》第一集中的第一首乐曲。
.
10
主要作品
声乐曲:马太受难乐、 b小调弥撒曲、 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 塔等
钢琴曲:创意曲集、 法国组曲、 英国组曲、 平均律钢琴曲集
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曲等
管弦乐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共6首)、 双小提琴协奏曲
.
11
作品欣赏
【b小调弥撒曲】 弥撒曲来自于天主教的弥撒仪式,是每次仪式前都要咏唱的段落。包含5个部分:慈悲 经、信经、荣耀经、圣哉经、羔羊经,被称为“常规弥撒套曲”。历代的西方音乐家都关注这种大型声乐 曲,写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常规弥撒套曲的歌词是用拉丁语写成,而拉丁语已不再是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语 言文字,在不能理解它的内容时,弥撒曲传递给我们比较多的是一种大致的音乐氛围。巴赫《b小调弥撒 曲》的氛围特点是庄重崇高,充沛的感情表达。它的篇幅宏大,内容丰富,是一部不朽的音乐巨著。这里, 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两个部分,慈悲经和圣哉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主义”一词,最初是一个与绘画有关的描述术语。印象主 义音乐是在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19世 纪末,以莫奈为代表的法国印象主义绘画流派,一反传统的从宗教和 神话中吸取创作题材的做法,主张画家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描绘 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给人留下的瞬间印象,在光与色的变化表现对象 的整体印象以及周围的气氛。由于印象主义绘画的着眼点在色彩的变 化给人带来的朦胧、飘忽的艺术幻觉,因此所表现的对象主题内容和 思想内涵便显得不那么重要。象征主义文学则强调诗歌的创作应该用 扑朔迷离的语言暗示和象征隐藏在现实生活背后的理想世界,用一朦 胧的、隐晦的、静谧的艺术表现手段自我的“内心梦幻”。印象主义 音乐家同样喜欢描绘大自然的光线和色彩给人带来的瞬间印象和感受。 这种音乐主要是通过别具一格的旋律、节奏、调式、和声、音色、配 器反映感觉世界的浮光掠影,即一种朦胧的气氛,来表现其象征主义。 在德彪西这位法国音乐家手中,印象主义获得了完美的表现。此外, 拉威尔、杜卡、鲁塞尔等也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这一音乐超脱尘 世、优雅纤细的艺术品位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享受和丰富的感官 愉悦。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音乐形式上的大胆探索,为20世纪现代音 乐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因此,印象派音乐可以说是连接19世纪和20世 纪,浪漫乐派和现代音乐的一条纽带,是一个音乐新时代的端倪。
作者简介
德彪西(1862-1918),法国作曲 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生于巴黎, 7岁开始学习钢琴,11岁考入巴黎音乐 学院,1884年获罗马大奖,赴罗马学 习三年。后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 等人的影响,在创作上逐渐形成了自己 的风格,开创了音乐上一个划时代的流 派——印象派。代表作有:《牧神午后 前奏曲》、《大海》、《意象集》、 《版画集》、《贝加莫组曲》、歌剧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等。
(一)印象派音乐
1.《牧神午后》(德彪西曲) 【欣赏提示】 该曲作于1892年,是根据法国象征派诗 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的一首前奏曲, 是德彪西的成名作,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 奠基之作。 诗歌大意:盛夏,一个倦人的午后。昏昏 欲睡的牧神(神话中半人半兽的神)躺在 草丛中,幻想着一群洁白的仙女出现在眼 前,又想象自己拥抱了维娜斯女神。一想 到对神的不敬会带来惩罚时,睡意又上来 了,他告别现实,进入梦乡,将毫无声息 地去探索那朦胧的、消失了的梦境。 诗歌的本身就是神秘而模糊的。它的风 格和绘画上的印象主义近似,而德彪西用 更抽象的音乐诠释了这首诗的意境。
2. 《波莱罗舞曲》(拉威尔曲) 【欣赏提示】
这首乐曲是1928年作者应舞蹈家易达· 鲁宾斯坦之 约,为一个具有西班牙风的独幕舞剧写的配乐。剧情 十分简单:一位少女在西班牙的一间小酒店里翩翩起 舞,初不引人注意,后随着音乐的渐渐热烈,舞蹈越 来越狂热奔放,人们逐渐参与共舞,最后在狂欢的高 潮中结束。 “波莱罗”是西班牙民间的一种男女双人舞,三拍 子,经常以响板、吉他、铃鼓作伴奏。 全曲由同一固定节奏型伴奏下的两个主题的不断反 复组成。作者曾说:“这是始终如一的中庸速度的舞 曲,不论旋律、和声,还是由小鼓不断击出的节奏, 始终保持原样不变。唯一的变化是管弦乐音响的逐渐 增强。” 乐曲在两个主题的不断反复中,通过音色、音响的 逐渐变化,使情绪步步高涨,音乐也越来也生动。结 束时,乐曲突然转为E大调并以极不和谐的音响造成音 乐的模进,使音乐达到欢乐的高潮。最后又迅速回到C 大调上,以下属和弦至主和弦的变格终止结束全曲。 《波莱罗舞曲》以其绚丽夺目的色彩,辉煌的配器 技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 耶夫就曾经把这世纪各种哲学、美学、艺术思潮的 影响。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艺术中的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高举反理想主义的旗帜,努力从人的各种心理和 无意识中,从人类生存条件的现实等各个方面揭示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 种异化现象及种种感受,20世纪音乐在创作上与这些表现内容相联系,反映 了对传统的反叛。《月迷比埃罗》、《春之祭》、《一个华沙幸存者》、 《广岛受难者的哀歌》、《孩子们的原始呼声》、《图朗加利拉交响曲》等。 还出现了许多反映现代的自然科学、大工业生产、抽象概念或非人间的幻想 世纪的作品如《光谱》、《电离》、《三种气体》、《声音的图案》、《计 算机描述》、《空间的幻想》、《太平洋231号》、《神秘的宇宙》、《大 气层》等。更重要的变化还体现在作品的形式和表现手法的革新上。甚至出 现了无声音乐的极端个案如《4分33秒》等。 在20世纪音乐的众多流派中,比较典型的几个音乐流派是:以巴托克、 沃昂· 威廉斯为代表的“新民族主义”;以斯特拉文斯基、兴德米特为代表 的“新古典主义”;以勋伯格、韦伯恩为代表的“表现主义”;还有“十二 音音乐”、“序列音乐”、“电子音乐”、“具体音乐”、“偶然音乐”、 “微分音音乐”、“噪音音乐”、“拼贴音乐”、“多媒体音乐……新的观 念、新的技法、新的材料、新的语言、新的形势、新的内容、新的趣味,像 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可谓异彩纷呈、无奇不有。
全曲以木管乐器、弦乐器和竖琴为主。音乐奇异朦胧,好似蒙上一层薄 纱,若隐若现,具有梦幻的感觉。曲式结构为但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乐曲一开始响起了柔和而飘忽不定的无伴奏长笛主题,带着 微微的倦意和恍惚。尔后,竖琴以级进的滑音、圆号以轻弱的吟唱相应和, 伴以弦乐组加弱音器的和弦,仿佛是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牧神倦怠的神态 和那牧歌般的芦笛声从远处传来。主题经过多次变奏后,逐渐增加了活泼轻 快的因素。 第二部分,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由双簧管奏出,极富表现力的旋律 描绘了牧神在幻想中触景生情,萌生了热切的愿望。接着,音乐进入更加活 跃的气氛。音乐把牧神的嬉笑、追逐、狂喜、挫折与绝望的形象表现得淋漓 尽致。木管乐器奏出的第二主题,音乐在温柔宁静中,带有凝神的遐思和飘 动的幻觉乐队的全奏,逐渐把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主题,在弦乐组的震音背景衬托下,仍旧 由长笛主奏,音量逐渐减轻,牧神的幻想渐渐消失,重又进入倦慵状态。乐 曲的尾声极慢极轻,仿佛是牧神的模糊意识和消逝在稀薄空气中的蒙。最后, 在低音弦乐器轻微的拨弦声中结束全曲。 马拉美对这首作品赞赏有加,认为德彪西的《牧神午后》不但发挥了他 原诗的意境,还以微妙的色彩提高了它。
西方现代音乐欣 赏
上一个世纪之交,由于浪漫主义把感情 的宣泄发挥到了极致,把音乐的感官表现 发展到了极限,音乐语言既有的传统手段 几乎用尽。同时,世纪矛盾激化,社会动 不安,艺术家们力求在新的哲学、美学和 思想观念中寻求出路,这时,背离浪漫主 义,创立新的艺术观和新的音乐语言就成 为必然了。“印象主义”乐派就成为了19 世纪和20世纪之间音乐和新时代过渡的大 桥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