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新艺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西方音乐欣赏 ppt课件

铜管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
打击器乐组:定音鼓、小军鼓、响板、钢 片琴、木琴、锣等
2021/3/30
6
• 乐例:《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布里顿
• 《动物狂欢节》 圣桑
(1)引子与狮子进行曲:兽王出场, 威风凛凛。
(2)母鸡和公鸡:钢琴于小提琴模 仿母鸡的叫声,钢琴与单簧管模仿 公鸡的叫声。
(3)野驴
2021/3/30
31
❖ 音乐剧
❖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 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 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 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 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 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 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 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 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 哲学和科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革命运动。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思潮,反对中世 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反对教会对人们思 想的束缚。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具有很大的 变化,由于对人和现实生活的强调,音乐呈 现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世俗、明朗和情感 化的倾向。
❖ 作品赏析:《苏醒吧,高兴吧》:为教皇侄 女的婚礼而作。
2021/3/30
34
❖ 作了音乐剧《约瑟夫与惊人五彩梦幻衣》。
❖ 1982年的《歌与舞》,1981年的《猫》, 19 84年的《星光快车》, 1985年的《安魂 曲》,1986年的《歌剧幽灵》,1989年的 《 爱的观点》以及1993年推出的《日落大道》 等。
2021/3/30
35
第六节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2021/3/30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打击器乐组:定音鼓、小军鼓、响板、钢 片琴、木琴、锣等
2021/3/30
6
• 乐例:《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布里顿
• 《动物狂欢节》 圣桑
(1)引子与狮子进行曲:兽王出场, 威风凛凛。
(2)母鸡和公鸡:钢琴于小提琴模 仿母鸡的叫声,钢琴与单簧管模仿 公鸡的叫声。
(3)野驴
2021/3/30
31
❖ 音乐剧
❖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 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 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 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 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 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 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 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 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 哲学和科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革命运动。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思潮,反对中世 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反对教会对人们思 想的束缚。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具有很大的 变化,由于对人和现实生活的强调,音乐呈 现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世俗、明朗和情感 化的倾向。
❖ 作品赏析:《苏醒吧,高兴吧》:为教皇侄 女的婚礼而作。
2021/3/30
34
❖ 作了音乐剧《约瑟夫与惊人五彩梦幻衣》。
❖ 1982年的《歌与舞》,1981年的《猫》, 19 84年的《星光快车》, 1985年的《安魂 曲》,1986年的《歌剧幽灵》,1989年的 《 爱的观点》以及1993年推出的《日落大道》 等。
2021/3/30
35
第六节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2021/3/30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 课件-崭露头角:巴洛克时期器乐艺术

二、巴洛克时期的键盘艺术
管风琴Organ
楔槌键琴Clavichord
羽管键琴 Harpsichord
1.管风琴艺术
• 管风琴常用体裁: (1)托卡塔toccata (2)赋格fugue (3)众赞歌为基础的作品 代表作曲家:J.S.巴赫
欣赏: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2.古钢琴艺术
• 代表作曲家:
两类古钢琴所演 奏的音乐,由于各自 特有的声音特点,表 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情 绪。它们虽然在音域、 音量及演奏技巧上受 到自身原理及构造上 的限制,但它们特有 的音色效果是:巴洛克时期器乐艺术
巴洛克器乐音乐
• 与声乐艺术达到平等地位 • 乐器制造达到高峰(管风琴、提琴制造)
一、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
• 1. 协奏源自竞奏观念(concerto)即独奏 与合奏的相互抗衡。 • 2.协奏曲既是一支或数支独奏乐器声 部的主奏和合奏团的协奏所组成的乐 曲。合奏团由弦乐器(小提琴、中提 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和大键琴组 成 • 3.巴洛克时期是协奏曲的时代(17世 纪后期至十八世纪中期),种类包括 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和合奏协奏曲。
2.独奏协奏曲
• 独奏乐器和合奏团的相互抗 衡,巴洛克作曲家如亨德尔、 巴赫、维瓦第创作大量的大 协奏曲,但也创作为数不少 的独奏协奏曲。 • 乐曲的结构与大协奏曲同, 如合奏→独奏→合奏→独奏 →合奏。 • 独奏在于强调独奏者的炫技。
代表作曲家:维瓦尔第
作品欣赏:维瓦尔第《春》第一乐章
旁树原度雷拂 。荫野奏电, 下花出交溪春 ,开。加流天 恬, ,潺到 然满 雨潺来 而山 过,, 睡林 天不众 ,木 晴久鸟 牧, ,后齐 羊牧 鸟乌鸣 犬羊 鸣云, 依人 叫密微 偎躺 声布风 在在 再,轻
西方音乐家及作品 ppt课件

PPT课件
6
1706年至1710年,亨德尔在当时世界歌剧 中心意大利四处游历,广泛接触了意大利的音 乐文化,开阔了艺术眼界。1709年他新创作的 歌剧《阿格里皮娜》在威尼斯上演,得到了意 大利歌剧界的一致好评,但亨德尔并没有感到 满足,不久他又远走英国。1712年定居英国后, 对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亨德尔从30年 代开始创作清唱剧。他的清唱剧使用英文歌词, 由英国人演唱,是一种为英国观众而写的新型 作品,但上演之初并不成功,只是经过了十多 年时间,才受到普遍的欢迎,亨德尔在英国也 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亨德尔的曲风雄伟、崇高, 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
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 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 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 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 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 到了韩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 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 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 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 的和声演奏形式。
PPT课件
5
2.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 尔(1685-1759)
出生于德国的哈勒城,
是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亨德尔少年时期曾跟随当地 风琴师、作曲家学习音乐, 后来担任了哈勒礼拜堂的风 琴师,并开始创作。1703 年,亨德尔迁居汉堡,并担 任了汉堡歌剧院的提琴师。 1705年,他的歌剧作品 《阿尔米拉》和《尼罗》在 汉堡歌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
9
1.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1732-1809)
又译海登、海典、偕 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 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 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 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 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 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 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 精神的作曲家。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西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

雅典学院 拉裴尔(意大利)
7
达芬奇(意大利)
• “眼睛叫做心 灵的窗子,它是知 解力用来最完美最 大量地欣赏自然的 无限的作品的主要复兴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9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名 称:最后的审判
时 期:1535-1541年 创作者:米开朗基罗·博 纳罗蒂 材 料:壁画 存藏处:梵蒂冈西斯廷教 堂
38
3、杰苏阿尔多(C.Gesualdo,1560-1613) 文艺复兴
• 欣赏: • 意大利牧歌《我离去,不再说话》 • 将半音体系引入牧歌,这并非装
模作样的仿古,而是对于歌词的深刻 动人的表现。
39
《我离去,不再说话》 文艺复兴
40
4、蒙特维尔第
(C.Montevirdi,1567-1643)
19
福 布 尔 东(Fauxbourdon) 文艺复兴
•
“福布尔东”一词意为“假低音”。演唱时在高声
部下方四度再即兴加入一个声部,该声部在谱面上往
往未写明。由于强调三度、六度音程,限制不协和音,
因而音响和谐、悦耳。
20
英国音乐
文艺复兴
3、最重要的作曲家: 约翰• 邓斯泰布尔 (1390---1453年),创作涉及经文歌、 弥撒曲等各种体裁,约有70首。
• 尼德兰乐派的三个时期:第一即勃艮第乐派, 第二、三常称为“佛兰德乐派”。分散分布,时 间跨度大,前后音乐风格变化很大。
• 第三代的约斯堪,把复调技巧和旋律熔于一 炉。
• 作品 (包括宗教作品)风格清新、具有感染人 的力量。
29
1、奥克冈(Johannes Ockeghem,
1430——1495)
主要成就在弥撒曲方面。 13首弥撒曲,一半采用了定 旋律弥撒曲的创作方法,选用的 定旋律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定 旋律是乐曲的主要结构因素,每 个乐章都要至少完整地呈示一次。 奥克冈也有些弥撒曲没有引 用定旋律,较自由地进行创作, 常常使用“卡农”手法,包括复 杂的有量卡农 。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幻灯片课件

• (二)奥尔加农(organum) • 在9世纪之后,格里高利圣咏中出现的“附加段”和“继叙
咏”,这种对圣咏的修饰与扩展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举措, 随后发展成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或者下方依附着另一条旋 律,由此,多声部复调音乐得以产生,最早的复调音乐人们 称它为“奥尔加农”。 • (二)中世纪时期的乐派:巴黎圣母院乐派。 • 圣母院乐派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复调作曲家,莱奥南和佩罗坦。 •
• (2)协奏曲是莫扎特在歌剧以外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他确立了18 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范式,确定了第一乐章中“双呈示部”和“华彩段 ”的形式,并为当时几乎所有的乐器创作了杰出的协奏曲,为近代协 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3)完善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
• (4)在交响乐中,强调奏鸣曲式中主、副部之间的强烈对比,加强 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预示了后世交响乐发展的思路。
• (一)巴洛克音乐风格特点:
• (1)通奏低音 (thoroughbass,basso 又称数字低音)。
• (2)协奏风格 • (3)即兴音乐突出 • (4)音乐注入了情感因素
continuo,
(二)歌剧的形成及其音乐形式
• 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宗教剧--文艺复兴时 期幕间剧、田园剧、牧歌等等中吸取养分,到巴 洛克时期形成了歌剧。
• (3)掌握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创作及其艺术 成就。
• 如:莫扎特艺术成就:
• (1)莫扎特对音乐的最大贡献体现在歌剧领域,他继承了格鲁克歌 剧改革的思想,但又与格鲁克不同,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以音乐 至上的原则创造了一部部世人为之震撼的作品,他的《魔笛》为德国 歌唱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费加罗的婚礼》成为喜歌剧史上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咏”,这种对圣咏的修饰与扩展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举措, 随后发展成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或者下方依附着另一条旋 律,由此,多声部复调音乐得以产生,最早的复调音乐人们 称它为“奥尔加农”。 • (二)中世纪时期的乐派:巴黎圣母院乐派。 • 圣母院乐派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复调作曲家,莱奥南和佩罗坦。 •
• (2)协奏曲是莫扎特在歌剧以外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他确立了18 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范式,确定了第一乐章中“双呈示部”和“华彩段 ”的形式,并为当时几乎所有的乐器创作了杰出的协奏曲,为近代协 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3)完善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
• (4)在交响乐中,强调奏鸣曲式中主、副部之间的强烈对比,加强 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预示了后世交响乐发展的思路。
• (一)巴洛克音乐风格特点:
• (1)通奏低音 (thoroughbass,basso 又称数字低音)。
• (2)协奏风格 • (3)即兴音乐突出 • (4)音乐注入了情感因素
continuo,
(二)歌剧的形成及其音乐形式
• 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宗教剧--文艺复兴时 期幕间剧、田园剧、牧歌等等中吸取养分,到巴 洛克时期形成了歌剧。
• (3)掌握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创作及其艺术 成就。
• 如:莫扎特艺术成就:
• (1)莫扎特对音乐的最大贡献体现在歌剧领域,他继承了格鲁克歌 剧改革的思想,但又与格鲁克不同,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以音乐 至上的原则创造了一部部世人为之震撼的作品,他的《魔笛》为德国 歌唱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费加罗的婚礼》成为喜歌剧史上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浪漫音乐.进行曲.舞曲

15
肖邦“军队波罗涅兹” op.40第1首
浪漫音乐.
《A大调波罗涅兹》是一首表现爱国思想的 钢琴曲,使人想起古代波兰骑士的形象。据说肖 邦有一天晚上写完了这首舞曲在钢琴上弹奏时, 看见房门打开,一群波兰武士穿着古代服装列队 而过。这一幻象使肖邦感到惶恐,他夺门而出, 整夜不敢回到房间里去。乐曲共分三段:
以小约翰.斯特劳斯《雷鸣电闪波尔卡》 最为著名。
17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小约翰.斯特劳斯1825 年10月出生,在家中是长 子,他的父亲老约翰.斯特 劳斯经过多年的奋斗、好 不容易组织成一个乐队, 这时已是一个乐队的负责 人。他不愿让儿子再走自 己这条路,先把小约翰.斯 特劳斯送到工业学校读书, 后来又让他到银行当了一 名职员。
11
《匈牙利舞曲》第1号
浪漫音乐.
随后乐曲进入中间部,奏出情绪 激昂的主题,表现了匈牙利人民热情 奔放的民族性格。速度忽慢忽快的中 间部后半部分表情丰富,体现了匈牙 利吉普赛音乐即兴性的特点。最后乐 曲再现第一部分,在热烈而欢快的气 氛中结束。
12
《匈牙利舞曲》第5号
浪漫音乐.
勃拉姆斯所有作品中最为流行的一首, 其粗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显的匈牙利 “查尔达什舞曲”的特征。
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的音乐文化—进行曲.舞曲 主讲教师:王大燕
1
P99 进行曲的创作概况
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的进行曲创作与古典时期 的进行曲相对照,继续发扬贝多芬、莫扎特 进行曲的活泼、庄严风格。脍炙人口的作品 有威尔第的“凯旋进行曲”,又名《大进行 曲》或《阿依达进行曲》选自其歌剧《阿依 达》,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选自其歌剧 《罗恩格林》,舒伯特为奥地利皇室近卫军 写的“军队进行曲”,以及老约翰.施特劳 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等。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西4.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文化.1ppt

1600年(歌剧诞生)至1750年(巴赫去世)这
一个半世纪称为巴罗克时期。
2
P34
概况: 1600年至1750年 巴洛克
• 1、欧洲各国的宫廷成为音乐发展的中 心,音乐成为宫廷不可缺少的风雅;古钢琴 音乐与歌剧倍受青睐。
• 2、城市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的壮大, 17世纪上半叶先后出现了一些商业性的歌 剧院和公开售票的音乐会。显示出对艺术 的需求,影响着音乐内容和风格、体裁在 整个18世纪发生着转变。
10
问题二?
巴洛克
• 巴罗克音乐有哪些新发展?
• 提示:
• 请从音乐与歌词、调性与调式、声 乐与器乐、宗教与世俗等二元关系中 考虑。
11
简要概括
巴洛克
• 巴罗克与前两个音乐时期相比,音乐最大的 特征在于对立因素的二元并置。
• 具体体现为: • 词乐关系中“古代风格”与“现代风格”的
对立。 • 大小调调性体系在中古调式体系中孕育而出。 • 通奏低音的广泛采用,将复调对位融入主调和声
• 主张:音乐要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挖掘人的感情 世界和注重音乐性;
• 旋律:为歌唱性的朗诵调; • 和声: “尖锐”(二度、七和弦)增强情绪表现; • 伴奏:加入管弦乐队,运用弦乐的震音和拨弦奏
法,造成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基本确立了早期乐 队的编制。 • 结构:初步定型,为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 唱(二重、三重)、合唱、管弦乐队及舞蹈综合在 一起。
填充、实现和声。 • “数字低音”把和声的实际填充和完成
交给了演奏者。
16
“单声音乐” ② 新风格 巴洛克
• 歌唱的旋律近似说和唱之间, 伴奏被减缩到最低限度,只用 键盘乐器和低音弦乐器来支持 上方的旋律。
17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ppt课件第11讲音乐天才莫扎特

代表作品
• 《唐·乔万尼》 两幕歌剧《唐·乔万尼》初演于
1787年。剧中的主人公唐·乔万尼是中 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的胆大 妄为的典型人物,他既厚颜无耻,但又 勇敢、机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 魅力欺骗了许多村女和小姐们,但他终 于被鬼魂拉进了地狱;他本质上是反面 人物,但又具有一些正面的特点。 《唐·乔万尼》把生活和哲理的因素揉 合在一起,着重于人物的心·璜理刻划, 为十九世纪大为发展的音乐心理戏剧开 创了先例。
▪ 莫扎特是个戏剧天才,他巧妙地把音乐的旋律和戏剧情 节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
▪ 重唱在意大利正歌剧中一向不重要,在莫扎特的歌剧中 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 和高潮的重要手段。
• 序曲简练、个性化,在性格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联系。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 莫扎特的交响曲有如下特征: 他的写作技术是从海顿那儿直接继承过来的,但他去
掉了以往海顿交响曲的引子,加强了奏鸣曲式中两个主题 之间的对比,促进了戏剧性的发展。和声、调性大胆构思, 展开部的不稳定幅度都已大大区别于海顿的交响曲,在一 定程度上预示着后来贝多芬交响曲创作的新倾向。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 A:再现部—— • 主部主题旋律(g小调); • 副部主题旋律(g小调)表现出失望、哀伤的情绪; • 结束部( g小调)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与成就
➢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 时期最完美的风格和对纯真音乐的理想。
➢ 莫扎特对音乐的最大贡献是在歌剧领域,他吸取了许多德国传统的 民歌、新教圣咏,同时也创造性地借鉴了过去正歌剧以及意大利喜歌 剧的因素来丰富歌唱剧,为德国民族歌剧体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唐·乔万尼》 两幕歌剧《唐·乔万尼》初演于
1787年。剧中的主人公唐·乔万尼是中 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的胆大 妄为的典型人物,他既厚颜无耻,但又 勇敢、机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 魅力欺骗了许多村女和小姐们,但他终 于被鬼魂拉进了地狱;他本质上是反面 人物,但又具有一些正面的特点。 《唐·乔万尼》把生活和哲理的因素揉 合在一起,着重于人物的心·璜理刻划, 为十九世纪大为发展的音乐心理戏剧开 创了先例。
▪ 莫扎特是个戏剧天才,他巧妙地把音乐的旋律和戏剧情 节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
▪ 重唱在意大利正歌剧中一向不重要,在莫扎特的歌剧中 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 和高潮的重要手段。
• 序曲简练、个性化,在性格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联系。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 莫扎特的交响曲有如下特征: 他的写作技术是从海顿那儿直接继承过来的,但他去
掉了以往海顿交响曲的引子,加强了奏鸣曲式中两个主题 之间的对比,促进了戏剧性的发展。和声、调性大胆构思, 展开部的不稳定幅度都已大大区别于海顿的交响曲,在一 定程度上预示着后来贝多芬交响曲创作的新倾向。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 A:再现部—— • 主部主题旋律(g小调); • 副部主题旋律(g小调)表现出失望、哀伤的情绪; • 结束部( g小调)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与成就
➢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 时期最完美的风格和对纯真音乐的理想。
➢ 莫扎特对音乐的最大贡献是在歌剧领域,他吸取了许多德国传统的 民歌、新教圣咏,同时也创造性地借鉴了过去正歌剧以及意大利喜歌 剧的因素来丰富歌唱剧,为德国民族歌剧体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肖的作品几乎涉及14世纪所有重要的音乐体裁 。 ⑴经文歌23首 ⑵弥撒歌曲 (《圣母弥撒》将五段常规弥撒套曲化。形成各个乐章对比 的,有联系的统一整) 马肖《弥撒曲》之“羔羊经” ⑶世俗歌曲 单声:18首游唱歌体,33首维特莱;
复调: 维勒莱,回旋歌21首、叙事歌42首
马肖回旋歌“玫瑰、百合、清泉和绿草”
西方音乐史上把前150年(1300—1450)称为“新艺术”时期——Ars nova 作为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期;
把后150年(1450—1600) 称为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 music
中世纪末期,教会上层日益腐败,大大削弱了宗教的统治; 英法两国的百年战争与黑死病引发了欧洲的社会动乱和经济衰退; 精神的信仰危机冲击着中世纪的思想价值体系。
Ars Nova and Renaissance music
“新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1300——1600)
1
一、概述(教材冯:P.20、沈:P.52)
“新艺术”的概念源自14世纪法国音乐理论家维特里 (P.de.Vitry)一篇论文题目。
1、古艺术与新艺术 “古艺术” Ars Antique 泛指12—13世纪以圣母院派与经文歌 以及弗朗科的有量记谱法为主要特征的欧洲音乐创作风格。 “新艺术”Ars Nova 以法国作曲家马肖为代表的14——15世纪 的欧洲音乐,其主要特征表现在:1、世俗音乐得到迅速发展;2、
人文主义对音乐最重要的影响是使音乐与文学艺术更紧密 地结合在一起。
9
薄伽丘——《十日谈》:
《十日谈》创作的背景是 1348年遭受黑死病大灾难侵袭后 的佛罗伦萨。故事里,几个贵 族青年人──三位青年与七位 少女,决定离开这危險之地, 前往山丘上的一座阳光别墅。 过了几天快乐生活后,为调剂 生活而相约每日每人讲一个有 趣的故事,书中收集了那十日 所讲的一百篇故事。
10
文艺复兴三杰
达
·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芬
奇
15-16世纪意大利的艺术大师和科学巨匠,代表作有:《岩间
自
画
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他第一个精辟地提出:
像
“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人是最神圣的,人体是自然中最美的
对象”。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
返 回18
圣彼得大教堂 米开朗其罗
1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20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画
像
亚,而是城市市民阶级所欣赏的温良贤淑的母性,反映人道精神。
11
蒙 娜 • 丽 莎 达芬奇
《西 斯 廷 圣 母》 拉 斐 尔
12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13
《最后的审判》 米开朗基罗
《哀悼基督》 米开朗基罗
14
《 大 卫 》
米 开 朗 基 罗
《 摩西 》 米开朗基罗
15
16
17
圣彼得大教堂 米开朗其罗
⑶分割旋律 “伪音”(即变化音)的演唱即兴处理。
5
2、马肖的音乐创作: (教材冯:P.22、沈:P.61)
纪尧姆·德·马肖 Guillaume de Machaut (1300~1377)
法国新艺术时期的最重要的音乐家,也是与彼特拉克齐名的诗人。他把 艺术创作作为情感的表述,认为真正的歌和诗只能出自心灵。他的经文歌更 为世俗化,他把宗教音乐的复调技巧用于世俗音乐,是最早创作完整mass 套曲的作曲家, 是西方音乐史上完整保存作品的第一位音乐家。
6
“我的尾就是我的头,我的头就是我的尾” ——马肖
逆行卡农方法: 1、预定小节;2、先作乐汇;3、然后逆抄;4、然后对位; 5、再逆抄、再对位……
7
二、文艺复兴的历史文化背景
(教材冯:P.28、沈:P.52)
欧洲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闪光,“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 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马克思)
佛罗伦萨雕刻家、画家、建筑师、诗人。代表作《大卫》、
《摩西》(雕塑)《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绘画)等。
拉
拉斐尔(Raphael, 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
斐
尔
他的风格代表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代表作是《西斯廷圣
自
母》。他笔下的圣母像已经不是虔诚天主教徒所崇拜的圣母玛利
8
文艺复兴运动高扬起“再生”和“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号, 思想基础是同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打破了基督教的思想统治,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并诞生了近代 的自然科学。
Florence is the shrine of the Renaissance.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三大文豪”。 后期“文艺复兴三杰”。 人文主义者提倡古典文化中所表现的一切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⑴以人性反对神权;⑵以理性反对迷信;⑶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记谱法的改革;3、等节奏经文歌;4、新的音响。
2
新的记谱方式(教材冯:P.21、沈:P.58)
维特里改革弗朗科以“三分法”为完整拍的“有量记 谱体系”,提出新的记谱原则:
1、增加更小的音符时值 2、突出二分的不完整拍的地位 3、二对三的交错节奏。
等节奏经文歌(教材冯:P.21、沈:P.59)
等节奏,即相同节奏的重复,是一种为了使音乐获得 统一性的曲式组织方式,体现出新艺术时期理性作曲意识以 及自然科学对艺术的影响。 。
3
克勒(Coler) 固定旋律音列 塔利亚(Talea)固定节奏型
“克勒”和“塔里”结合在一起构成等节奏,在下例中,“克勒”和“塔里”以不 同周期循环,在循环若干次后,两种要素刚好同时结束,
4
经文歌的变化产生新的音响
(教材冯:P.21、沈:P.60)
⑴弥撒套曲 ⑵坎蒂莱拉Cantilena
(Cantilena的表演方式有两个表现意义: ①到这个时期的任何音乐都是可唱可奏的; ②Cantilena的出现是人声与器乐结合的方式)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复调: 维勒莱,回旋歌21首、叙事歌42首
马肖回旋歌“玫瑰、百合、清泉和绿草”
西方音乐史上把前150年(1300—1450)称为“新艺术”时期——Ars nova 作为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期;
把后150年(1450—1600) 称为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 music
中世纪末期,教会上层日益腐败,大大削弱了宗教的统治; 英法两国的百年战争与黑死病引发了欧洲的社会动乱和经济衰退; 精神的信仰危机冲击着中世纪的思想价值体系。
Ars Nova and Renaissance music
“新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1300——1600)
1
一、概述(教材冯:P.20、沈:P.52)
“新艺术”的概念源自14世纪法国音乐理论家维特里 (P.de.Vitry)一篇论文题目。
1、古艺术与新艺术 “古艺术” Ars Antique 泛指12—13世纪以圣母院派与经文歌 以及弗朗科的有量记谱法为主要特征的欧洲音乐创作风格。 “新艺术”Ars Nova 以法国作曲家马肖为代表的14——15世纪 的欧洲音乐,其主要特征表现在:1、世俗音乐得到迅速发展;2、
人文主义对音乐最重要的影响是使音乐与文学艺术更紧密 地结合在一起。
9
薄伽丘——《十日谈》:
《十日谈》创作的背景是 1348年遭受黑死病大灾难侵袭后 的佛罗伦萨。故事里,几个贵 族青年人──三位青年与七位 少女,决定离开这危險之地, 前往山丘上的一座阳光别墅。 过了几天快乐生活后,为调剂 生活而相约每日每人讲一个有 趣的故事,书中收集了那十日 所讲的一百篇故事。
10
文艺复兴三杰
达
·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芬
奇
15-16世纪意大利的艺术大师和科学巨匠,代表作有:《岩间
自
画
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他第一个精辟地提出:
像
“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人是最神圣的,人体是自然中最美的
对象”。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
返 回18
圣彼得大教堂 米开朗其罗
1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20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画
像
亚,而是城市市民阶级所欣赏的温良贤淑的母性,反映人道精神。
11
蒙 娜 • 丽 莎 达芬奇
《西 斯 廷 圣 母》 拉 斐 尔
12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13
《最后的审判》 米开朗基罗
《哀悼基督》 米开朗基罗
14
《 大 卫 》
米 开 朗 基 罗
《 摩西 》 米开朗基罗
15
16
17
圣彼得大教堂 米开朗其罗
⑶分割旋律 “伪音”(即变化音)的演唱即兴处理。
5
2、马肖的音乐创作: (教材冯:P.22、沈:P.61)
纪尧姆·德·马肖 Guillaume de Machaut (1300~1377)
法国新艺术时期的最重要的音乐家,也是与彼特拉克齐名的诗人。他把 艺术创作作为情感的表述,认为真正的歌和诗只能出自心灵。他的经文歌更 为世俗化,他把宗教音乐的复调技巧用于世俗音乐,是最早创作完整mass 套曲的作曲家, 是西方音乐史上完整保存作品的第一位音乐家。
6
“我的尾就是我的头,我的头就是我的尾” ——马肖
逆行卡农方法: 1、预定小节;2、先作乐汇;3、然后逆抄;4、然后对位; 5、再逆抄、再对位……
7
二、文艺复兴的历史文化背景
(教材冯:P.28、沈:P.52)
欧洲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闪光,“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 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马克思)
佛罗伦萨雕刻家、画家、建筑师、诗人。代表作《大卫》、
《摩西》(雕塑)《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绘画)等。
拉
拉斐尔(Raphael, 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
斐
尔
他的风格代表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代表作是《西斯廷圣
自
母》。他笔下的圣母像已经不是虔诚天主教徒所崇拜的圣母玛利
8
文艺复兴运动高扬起“再生”和“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号, 思想基础是同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打破了基督教的思想统治,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并诞生了近代 的自然科学。
Florence is the shrine of the Renaissance.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三大文豪”。 后期“文艺复兴三杰”。 人文主义者提倡古典文化中所表现的一切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⑴以人性反对神权;⑵以理性反对迷信;⑶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记谱法的改革;3、等节奏经文歌;4、新的音响。
2
新的记谱方式(教材冯:P.21、沈:P.58)
维特里改革弗朗科以“三分法”为完整拍的“有量记 谱体系”,提出新的记谱原则:
1、增加更小的音符时值 2、突出二分的不完整拍的地位 3、二对三的交错节奏。
等节奏经文歌(教材冯:P.21、沈:P.59)
等节奏,即相同节奏的重复,是一种为了使音乐获得 统一性的曲式组织方式,体现出新艺术时期理性作曲意识以 及自然科学对艺术的影响。 。
3
克勒(Coler) 固定旋律音列 塔利亚(Talea)固定节奏型
“克勒”和“塔里”结合在一起构成等节奏,在下例中,“克勒”和“塔里”以不 同周期循环,在循环若干次后,两种要素刚好同时结束,
4
经文歌的变化产生新的音响
(教材冯:P.21、沈:P.60)
⑴弥撒套曲 ⑵坎蒂莱拉Cantilena
(Cantilena的表演方式有两个表现意义: ①到这个时期的任何音乐都是可唱可奏的; ②Cantilena的出现是人声与器乐结合的方式)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