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2024年国旗讲话知法守法(二篇)

2024年国旗讲话知法守法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学生》。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法制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知法、懂法、守法。
但是,由于一些未成年人没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不知法、不懂法,导致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
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法制意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学生。
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
在我们小学生中可能存在这样一些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发展下去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们朋兴小学的同学们可千万不要有这样的不良行为。
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我们小学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努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二、在学校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朋兴小学学生一日常规》等。
三、在家听家长的话,不做家长不允许的事。
四、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不争强好胜,尽量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
另外,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要记住两点: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____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
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4年国旗讲话知法守法(二)尊敬的同志们,亲爱的国民同胞们:大家好!首先,我要对大家取得的辉煌成绩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
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下,我们始终保持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的崇高目标。
国旗下讲话-----弘扬宪法精神-做知法守法公民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弘扬宪法精神,做知法守法公民》。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
法律之于世界那么平息纷争;之于国家那么治国安邦;之于社会那么维护和谐;之于学校那么如铁骨钢架。
我们要实现抱负,首先应当做遵守法律的模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通过四个宪法,现为1982年宪法,历经五次修订,共143条。
201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我国的宪法宣传日,今年是第6个年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开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着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每年5月份我校的十八岁成人仪式上,学校都会将宪法作为成人礼物送给每一位高三学子,希望他们学法、懂法、守法。
有关数据说明: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
2016年,北京某中学初三女生(丽丽)拍照时拍到了该校高一女生(彤彤)的身影,在删除照片并抱歉之后,丽丽被彤彤纠集来的30多人轮番扇耳光。
经海淀法院公开宣判,打人的3人,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6个月及7个月。
近年来校园暴力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
暴力非本意,奈何要“知名”!对于很多校园施暴者而言,他们并非法盲,但法律意识淡薄,也无法通过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故而只能以此来展示自己所谓的“实力”, 维护自身所谓的“权益二近来,校园贷大规模出现和流行在大学校园里,2018年上半年,400 多名大学生被告上法庭。
原因是这些大学生,利用“校园贷”购买高档手机,欠款不还。
令人惊讶的是,该系列“校园贷”案件陆续开庭后,没有一名大学生应诉。
这些被告大学生普遍认为,“校园贷”等于非法放贷,借他们的钱不用还。
知法守法学法国旗下讲话5篇

知法守法学法国旗下讲话5篇知法守法学法国旗下讲话5篇国旗下讲话也经常用于国家重要场合或庄重的仪式,例如国庆典礼、主权交接仪式等。
在这些场合,领导者或重要人物会发表演讲,提醒人们对于国家及其使命的责任感,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知法守法学法国旗下讲话,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知法守法学法国旗下讲话(精选篇1)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谈起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
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纪律一起,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
正是有法律的存在,我们的生命和财产才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律同行有同学可能会说:你多虑了,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约束不到我们。
我可以说:不是的!法律离我们很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有呈上升势头,而且犯罪的一般是18岁以下的在校学生。
根据来自中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违法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占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由于犯罪,给他们以后的人生带来了极大地危害。
比如:案件一:某中学两名高一学生,在班级打扫卫生中追逐,其中一位不小心将另一位的毛衣撕开一个小口,两名学生互相推拉争执。
老师将他们带回办公室进行劝导,两人均表示和解。
谁知放学后,在其他三名同学怂恿下,毛衣被撕破的同学再次追上对方要求赔偿,对方不答应,两人扭打在一起。
厮打中,毛衣被撕破的同学手握借来的小刀挥动捅插,插的`同学颈部和左前胸各中一刀,最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案件二:某市一中专学校经常发生偷盗案件,后被警方破获,抓获的14名案犯中有10名是在校学生,为首的两个也是该校之前已经开除的学生。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想好好的学习,前提必须要遵纪守法,而遵纪是基础。
以宪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中学生

以宪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中学生一、介绍在当今社会,法治文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理念。
作为年轻一代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深入理解和把握法治的重要性,树立法治观念,知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增强法治意识,自觉维护法治权益,做敢于维权的楷模;培养法治素养,懂得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做明辨善恶的楷模。
二、从简到繁1. 什么是以宪为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以宪为纲是指在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中尊重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指导,以法治国,以法治国家。
2. 以宪为纲对学生的重要性作为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是培养维护法治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理解法治的内涵,才能真正把尊重法治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知法守法的内涵知法守法,不仅仅是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要遵纪守法,明察善断,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维权。
4. 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知法守法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学生们明白了法律的底线,懂得自我保护与权益维护,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为建设法治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树立法治观念,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增强法治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总结回顾通过深入理解以宪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中学生的重要性,相信广大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自觉遵纪守法,做敢于维权的楷模,树立法治观念,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在日常行为中注重宪法和法律的学习,增强法治意识,以宪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中学生做到知法守法,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为我国的法治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增强法治意识。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宪法和法律,才能真正把尊重法治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日国旗下讲话稿: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年的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同时也是第十九个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日。
今天,我们庄严地举行升旗仪式,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我演讲的题目是《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全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意志与决心。
它把国家的法治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也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起一个法治信仰、法治追求的新高度,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1954年我国拥有第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宪法,到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的现行宪法,再到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期间经历了风雨侵袭,经受了时代考验。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以宪法为准则,才能维护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捍卫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以宪法为准绳,才能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父母教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
老师告诉我们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宪法》对一个国家而言,如铠甲,如标杆;对我们而言,如雨露,如阳光。
宪法保证我们平等自由的地位,保护我们受教育的权利,给了我们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
作为祖国未来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去了解、去遵守宪法。
有同学会说,宪法离我们很远。
你可知道我们的生活围绕着它?我们认真上学,接受教育,是遵守《宪法》;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遵守《宪法》;我们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遵守《宪法》。
以宪法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通用12篇)

以宪法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通用12篇)以宪法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通用12篇)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写起演讲稿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以宪法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通用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宪法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学法、知法、懂法,做个守法小公民》。
常言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一个个人,一切行为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是维护社会安定、校园有序的重要保障。
作为国家小公民,校园的小主人,同学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学习法律知识。
通过学习法律,我们就会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做,什么样的行为受法律保护,什么样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
或许有的同学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法时刻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当你过马路的时候,你有没有严格按照“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交通规则?放学后,你有没有出入游戏厅、黑网吧等场所?走进美丽的校园,当我们走在走廊里,会偶尔听到同学们嘴里传出难以入耳的粗话、脏话,并可能演变成武力,造成意外人身伤害;有的同学搞恶作剧,故意毁损学校的桌椅,拿走班级内的教学工具,损坏消防器材等公共设施。
以上列举的种种现象不都是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吗?这其中有你吗?人们常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错不改使他们越陷越深,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面对朋友,面对家人,他们青春稚嫩的脸上显露的是深深的悔恨与无助。
在那么多鲜活的悲剧前,我们更应该引以为戒,千万不要因小错而酿成终生大错,因为守法与违法犯罪往往只是一步相隔。
在现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更要重视培养遵法守法的意识,在行为和情感上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因为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以宪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

以宪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以其权威性和规范性,成为了我们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依据和指南。
在宪法中,我们看到了宪法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等。
在宪法的保护下,我们可以享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劳动自由、财产权利等等。
这些权利和自由的保障,使我们能够在和平、安定、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
在宪法规定的法律框架下,我们必须遵守法律、尊重法律。
守法不仅是对自身的要求,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只有在法律的规范下,社会秩序才能得以维持,公正和平等才能得到保障。
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违法行为不仅会对个人造成损害,也会对社会造成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影响。
知法也是守法的前提。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和研究宪法和法律,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只有具备法律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遵守法律,不被法律的空白和漏洞所利用,也能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有正确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以宪为纲,不仅意味着我们要始终坚持宪法作为最高法律的地位,更意味着我们要坚守宪法的原则与规定,遵循宪法确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
以宪为纲,要求我们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保障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宪法是国家治理的指南和准绳,只有以宪为纲,我们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民族复兴的目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宪法的学习和宣传,加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弘扬法治精神,倡导守法守纪,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只有全体公民都能够以宪为纲,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要求,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法治的、公正的、和谐的社会。
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国旗下讲话《以宪为纲,知法守法》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我们国家因为和平,因为和谐,所以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去维护我国祖国的和谐,而为一名中学生,更应该去了解,去遵守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怎样,总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判断其行为的价值与效果。
法律作为一种标准和尺度,自然具有判断、衡量人们行为的作用,它通过判断机关、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是否有效或合法,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从而达到指引人们行为的效果。
尽管所有社会规范,诸如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和社会团体等规章等都具有评价作用,但法的评价与其他社会评价不同,它具有客观、统一性、普遍性、强制性的特点。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不仅与其他法律一样,具有评价作用,而且其评价作用还具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广泛性、集中性、最高性。
宪法是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以它为依据,一切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以它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因此,宪法的评价具有至高无上性。
宪法对于提高公民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比如,我国现行宪法的序言,通过总结我国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所发生的四件大事,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历史、深刻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宪法正文中有关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规定,也将有力地促进人民公民意识的增强。
从1954年我国拥有第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宪法,到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了现行宪法,再到2020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其间经历了风雨侵袭,经受了时代考验。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以宪法为准则,才能维护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捍卫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早上好!
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因法矗立。
"
12月4日是中国的“宪法日”。
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我是唐依琳,来自初三(1)班一名幸运的中学生。
说我幸运,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生长在一个法治的社会,一个法治的国家。
当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我们看到了,看到了那个旧社会里,封建腐朽的中国,看到了那个千疮百孔,令人心酸的中国。
但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用语言的力量来传达我的情感,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和平法治的国家,归功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从小,家里的老人就教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宪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甘露,如阳光;对于我们而言,如铠甲,如标杆。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因为宪法给了我受教育的权利,给了我了解民主法律的机会,给了我们大家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
可以说,《宪法》是我们如今一切成就的根本。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都知道,清朝末年的中国,是何等的落后,软弱,那些屈辱的历史犹如一把尖刀刻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我们也常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但是试想,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宪法》,没有民主没有法治,我们又该如果度过
那段支离破碎的岁月,又该如何走向未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爱国、守法,不止是说说而已。
我们作为一位炎黄子孙,有责任去维护我们祖国的和谐,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去了解、去遵守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生活中,时常会有同学说,宪法离我们很远。
但是,你是否知道,我们时时刻刻受着宪法的保护?我们每天上学、接受教育,是遵守《宪法》,我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遵守《宪法》,我们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遵守《宪法》,可见,《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陪伴我们成长。
《超级演说家》节目嘉宾刘媛媛发表过一篇演讲,叫《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她说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是九零后,企业家会是九零后,甚至国家主席都会是九零后。
其实同样,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长大成人,也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角,那么我想问大家,如果在那一天,我们又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什么呢?我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那种站在风口浪尖上去把握国家命运的人物,你我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升斗小民,是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我相信有一件事情我们都可以做到,那就是遵守《宪法》,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人,用我们的法律知识,为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宪法很薄,也很重。
它的沉重,是我们十三亿炎黄子孙的信念与希望,更是照亮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照亮这个崭新时代的曙光!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宪法遵守宪法,以宪为纲,知法守法,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