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必背古诗文64篇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64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高考语文64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高考语文64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登高》1.写远望所见,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锦瑟》1.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2.运用典故,表现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哀伤境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人生如梦、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4.回忆往事怅然若失,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虞美人》1. 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运用比喻夸张写出愁思绵绵无尽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的句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念奴娇·赤壁怀古》1.诗人想象赤壁之战中周瑜运筹帷幄,谈笑自若的两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念奴娇.赤壁怀古》写诗人面对人生旷达洒脱的两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赞美赤壁美景,引发对历史人物感慨的两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4.写苏轼自嘲自伤,年华逝去:(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5.写赤壁山石陡峭,长江水浪巨大的两句(乱石拍空,惊涛拍岸)6.写水浪巨大,浪花如雪的两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7.写长江水滚滚而逝的两句(大江东去,浪淘尽)8.以江水喻指时间,英雄人物都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9.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正直青春年少(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登高远望,遥想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 楼台还在,英雄不在:(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4.刘义隆想建立霍去病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5.国家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6.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年老却还希望为国立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永遇乐》中写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刘裕曾经也是普通人的两句:(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8.写诗人回忆当年金兵南侵战火烽烟的两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写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3.《蜀道难》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4.运用夸张手法写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句子。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精编本文档总结了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词及其理解性默写练题,并附有答案。

通过默写练,有助于学生记忆古诗词,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以下为本文档的目录:目录唐诗1. 《登高》王之涣2. 《将进酒》李白3. 《春夜喜雨》杜甫4. 《春夜喜雨》杜甫(古文)5. 《望岳》杜甫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7.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8. 《静夜思》李白9. 《悯农》李绅10.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1. 《江雪》柳宗元1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13. 《苏幕遮》唐·无名氏14. 《长恨歌》白居易15. 《池上》白居易16. 《秦时明月汉时关》张养浩17. 《滁州西涧》韦应物18. 《登高壮观》王之涣19. 《黄鹤楼》崔颢20.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陆游21. 《观书有感》韩愈22.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上元丹丘作》白居易23. 《春望》杜甫24. 《枫桥夜泊》张继25. 《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26.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7. 《游子吟》孟郊2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9. 《相思》王维30.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3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2.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33. 《拟行庭赋兼怀故人》欧阳修3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35. 《清明上河图》张懋修36.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3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煜39. 《临江仙·满庭芳》杨万里40.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1.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季正42. 《圆舞曲·功名梦》陆游43. 《浪淘沙令·北戴河》曹禺44. 《夜雨寄北》杨万里4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之涣46. 《金缕衣·元夕》唐寅47.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48.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古文)49.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宋词5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52. 《减字木兰花·紫骝金鞍》刘克庄53.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54. 《卜算子·咏梅》55. 《八声甘州·寄张济之广州刘郎中》李清照5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古文)57. 《庐山谣》宋·杨万里58. 《满江红·登吴趋府寄宣州李使君》岳飞59. 《·赤壁怀古》苏轼60. 《长恨歌·自京城至吴门水陆》白居易61. 《·过洞庭》杨万里62. 《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杜牧63.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6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古文)练题每篇古诗词附有理解性默写练题,通过默写来检验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填空版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填空版

学》中的“
”观点相同。
3. 荀 子 在 《 劝 学 》 中 说 , 君 子 需 要 通 过 广 泛 学 习 来 提 升 自 己 的 两 个 句 子
是: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在后面
5. 强 调 君 子 并 非 有 何 差 异 , 只 是 善 于 借 助 外 力 的 一 句 : 。
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 ,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
用的句子是:
8 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 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9 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 是:
10.杜 牧 在 本 文 中 最 后 总 结 , 六 国 和 秦 国 的 灭 亡 都 是 由 于 不 修 自 身 , 咎 由 自 取 , 怨 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第 2 页 共 14 页
阿楠整理 内训教材 禁止翻印
三年 6 班内训教材《新题型之理解性背诵默写》—阿楠整理
禁止翻印
(5)《赤壁赋》
1.写 江 上 水 汽 弥 漫 , 江 水 无 边 无 际 和 远 方 天 际 相 接 的 句 子 是 :
(3)《师说》 1.韩 愈 所 说 的 “ 师 ” , 有 其 独 特 含 义 ,
第 1 页 共 14 页
阿楠整理 内训教材 禁止翻印
三年 6 班内训教材《新题型之理解性背诵默写》—阿楠整理 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禁止翻印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 ,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 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 句是:

高考必考初高中必背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word版)

高考必考初高中必背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word版)

初高中必背64 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高中《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0.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1.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离骚》1.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8.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高考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考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考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高中部分(14篇)1.《劝学》(《荀子》)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___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用成功雕刻金石的例子来说明在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文中以雕刻为喻,从反面论述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一】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 , ,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 ; , . 1, “学不可以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
1.“”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2.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1.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蜀道难》
22.《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3.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24.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琵琶行》
25. “,。

”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6.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7. 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念奴娇·赤壁怀古》
28. 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29. 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30. 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1. 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32.词人化用典故,表达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33.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论语》
34. .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35. 孔子对于弟子宰予言行不一,言而无信感到生气的句子是:
“,,。


36.《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7. 分析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38.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


39. 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


《曹刿论战.》
40.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答案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5.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8.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1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6.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7.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8.“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0.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2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2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6.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7.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9.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1.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4.朝闻道,夕死可矣。

3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8.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9.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2.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43.王之蔽甚矣皆朝于齐
4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6.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8.亲贤臣,远小人
49.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4.心乐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0.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6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4.莲,花之君子者也。

6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6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7.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68.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69.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7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5.自经丧乱少睡眠⒁,长夜沾湿何由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