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条件及过程
粉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粉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爆炸事故并不罕见,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涉及可燃性粉尘的行业逐渐增多,粉尘的种类和用量也显著增加。
粉尘爆炸的条件:(1)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粉尘本身可燃,即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可燃粉尘包括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受热后发生分解,放出可燃气,并留下可燃的碳。
无机粉尘如金属粉尘,虽不会热分解出可燃气,但能熔融蒸发出可燃蒸气进行燃烧,有些金属颗粒本身能进行气固两相燃烧。
(2)粉尘要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才能保证其表面与空气(氧气)充足接触;粉尘能否悬浮在空气中关键在于粉尘的粒径。
大的颗粒难以悬浮,即使悬浮在空中也会很快沉积下来。
粒径越少,其扩散作用大于重力作用,粉尘易形成爆炸云层,再加上粒子周围有足够的助燃空气,粒子才易燃烧。
粉尘粒子浓度太小,燃烧放热太少,难以形成持续燃烧,不会发生爆炸;浓度太大,混合物中氧气浓度太少,也不会产生爆炸。
堆积粉尘不会发生爆炸。
(3)要有足够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
如电弧、火焰、火花和机械碰撞等。
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会导致粉尘爆炸。
预防粉尘爆炸的措施:一、减少粉尘产生尽可能地减少粉尘的产生量,防止悬浮粉尘达到最低爆炸浓度,这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
设备要力求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不让粉尘飞散逸出;安装有效的吸风除尘系统,加强通风排尘,加强清扫工作,清除墙壁、顶棚等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照明灯具等的积尘。
水对粉尘爆炸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可利用水来控制粉尘飞扬。
不同行业降低粉尘浓度方法有:如煤矿里往煤层注水,增加煤层的含水量,降低其强度和脆性,增加可塑性,这样采掘时煤尘的产生就会大大减少。
在某些研磨物中保持一定的水分,如小麦在磨粉时就可以避免因摩擦空气干燥引起爆炸;在某些产生粉尘的地方,可用喷雾的办法将空气的相对湿度提高到65%以上,除可减少粉尘飞扬外,还因为水分子能大量吸收粉尘氧化产生的热量,增加空气和粉尘的导电性能而减少静电。
粉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粉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爆炸事故并不罕见,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涉及可燃性粉尘的行业逐渐增多,粉尘的种类和用量也显著增加。
粉尘爆炸的条件:(1)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粉尘本身可燃,即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可燃粉尘包括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受热后发生分解,放出可燃气,并留下可燃的碳。
无机粉尘如金属粉尘,虽不会热分解出可燃气,但能熔融蒸发出可燃蒸气进行燃烧,有些金属颗粒本身能进行气固两相燃烧。
(2)粉尘要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才能保证其表面与空气(氧气)充足接触;粉尘能否悬浮在空气中关键在于粉尘的粒径。
大的颗粒难以悬浮,即使悬浮在空中也会很快沉积下来。
粒径越少,其扩散作用大于重力作用,粉尘易形成爆炸云层,再加上粒子周围有足够的助燃空气,粒子才易燃烧。
粉尘粒子浓度太小,燃烧放热太少,难以形成持续燃烧,不会发生爆炸;浓度太大,混合物中氧气浓度太少,也不会产生爆炸。
堆积粉尘不会发生爆炸。
(3)要有足够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
如电弧、火焰、火花和机械碰撞等。
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会导致粉尘爆炸。
预防粉尘爆炸的措施:一、减少粉尘产生尽可能地减少粉尘的产生量,防止悬浮粉尘达到最低爆炸浓度,这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
设备要力求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不让粉尘飞散逸出;安装有效的吸风除尘系统,加强通风排尘,加强清扫工作,清除墙壁、顶棚等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照明灯具等的积尘。
水对粉尘爆炸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可利用水来控制粉尘飞扬。
不同行业降低粉尘浓度方法有:如煤矿里往煤层注水,增加煤层的含水量,降低其强度和脆性,增加可塑性,这样采掘时煤尘的产生就会大大减少。
在某些研磨物中保持一定的水分,如小麦在磨粉时就可以避免因摩擦空气干燥引起爆炸;在某些产生粉尘的地方,可用喷雾的办法将空气的相对湿度提高到65%以上,除可减少粉尘飞扬外,还因为水分子能大量吸收粉尘氧化产生的热量,增加空气和粉尘的导电性能而减少静电。
粉尘爆炸原理

粉尘爆炸原理
粉尘爆炸是一种在粉尘形成的可燃空气混合物被点燃时发生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的原理可以分为三个基本要素:可燃粉尘、氧气和点火源。
首先,可燃粉尘是粉尘爆炸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可燃粉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可燃空气混合物的粉尘。
这些粉尘通常是细小的固体颗粒,例如木材粉尘、谷物粉尘、化工原料粉尘等。
当这些粉尘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能形成可燃空气混合物。
其次,氧气是粉尘爆炸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粉尘爆炸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来支持燃烧反应。
一般来说,空气中含有约21%
的氧气浓度,这是粉尘爆炸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
最后,点火源是粉尘爆炸发生的直接原因。
点火源可以是明火、高温表面、静电火花、机械火花等。
当点燃源接触到可燃粉尘和氧气混合物时,就会引发燃烧反应,从而产生爆炸。
在粉尘爆炸发生时,点火源会使可燃粉尘和氧气混合物发生瞬间快速的氧化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气体。
这些气体扩散迅速,形成冲击波,引发爆炸的连锁反应。
爆炸过程中释放的热能和压力会破坏周围的结构和设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预防或减少粉尘爆炸的发生,应采取措施避免可燃粉尘的积累,确保通风良好,使用隔爆电器设备,以及对可能存在的
潜在点火源进行有效的控制。
此外,还需进行粉尘爆炸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的制定,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粉尘爆炸的原理

粉尘爆炸的原理
粉尘爆炸是一种由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现象。
其原理可以归结为三个必要条件:燃料(可燃粉尘)、氧气(空气)和点火源。
首先,燃料是粉尘颗粒,例如木屑、面粉、煤炭、化工品等。
这些细小的颗粒能够悬浮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混合物,在适当条件下会形成爆炸性的粉尘云。
其次,氧气是空气中存在的气体成分,它提供了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氧气,同时也是维持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最后,点火源是引发粉尘爆炸的关键因素。
点火源可以是火焰、火花、高温表面、电弧、静电放电等能够提供足够能量的物体或现象。
当点火源接触到可燃粉尘云时,粉尘与氧气迅速发生氧化反应,燃烧产生的高温和大量气体释放引起剧烈爆炸。
在爆炸发生后,产生的压力波和火焰通过热传导和辐射形式传播。
高温火焰会引发周围可燃粉尘的燃烧,形成连锁反应,导致爆炸扩大。
同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焰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建筑物倒塌等严重后果。
为了防止粉尘爆炸,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包括粉尘防爆设计、清洁和通风、静电控制等。
同时,对于存在粉尘爆炸风险的行业,如化工、煤矿、粮食加工等,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和培训,确保安全生产。
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1.定义: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
2.条件: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3.粉尘爆炸的过程:粉尘的爆炸分为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可燃混合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
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粉尘爆炸的特点 1.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就是多次爆炸;2.粉尘爆炸所需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3.粉尘爆炸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较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大。
粉尘爆炸的危害1.粉尘爆炸具有极强的破坏作用。
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煤炭化工医药制造木材加工粮食饲料加工卷烟合成制药等部门都时有发生。
如1952---1980年间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亡546人。
联邦德国1965----1980年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其中较严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粮食饲料粉尘爆炸事故。
1987年我国哈尔滨亚麻厂发生亚麻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轻伤177人。
2.粉尘爆炸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第一次爆炸的气浪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不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第一次爆炸时高得多。
3.粉尘爆炸会产生有毒气体。
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粉尘物(如塑料等)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
最常见的粉尘爆炸分为煤粉尘面粉粉尘木粉粉尘糖粉玉米粉土豆粉干奶粉铝粉锌粉镁粉硫磺粉等。
粉尘爆炸的定义

3.粉尘爆炸的特点:(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3)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1.粉尘本身是可燃粉尘非燃性粉尘是不会发生爆炸的,燃粉尘除前述外,还有茶叶、中药材维、硫磺粉尘等。 2.粉尘必须悬浮在空中,并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粉尘能否悬浮在空中要害在于粉尘微粒,只有直径小于l0um的粉尘其扩散作用才大干重力作爪,易形成爆炸“层云”。粉尘爆炸下限一般为20~60g/m3,爆炸上限为2~6kg/m3。 3.火源必须具有一定能量粉尘爆炸需首先加热或熔融蒸发或热解出可燃气体,因此需较多的热量。粉尘爆炸的最小引爆能达10毫焦以上,为气体爆炸的近百倍。此外,空气中的湿度不能太大,否则也不会发生粉尘爆炸。
燃烧热高的粉尘,其爆炸浓度下限低,一旦发生爆炸即呈高温高压,爆炸威力大。
粉尘中含可燃挥发分越多,热分解温度越低,爆炸的危险性和爆炸产生的压力就越大。
粉尘中的灰分(即不燃物质)和水分的含量增加,其爆炸的危险性就降低。因为,它们一方面能够较多地吸收体系的热量,从而减弱粉尘的爆炸性能,另一方面灰分和水分会增加粉尘的密度,加快其沉降速度,使悬浮粉尘浓度降低。
粉尘爆炸后能产生有毒气体,与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轻易引起不完全燃烧,有些沉积粉尘还有阴燃现象。因而在爆炸产物中含有大量的CO气体及自身分解产生的毒性气体HCL、HCN等轻易使人员中毒。
凡是颗粒极微小,粒径在1至76um范围内的固体物质称为粉尘。粉尘包括易燃粉尘如:糖粉、淀粉、可可粉、硫粉、茶粉、橡胶粉等;可燃粉尘如:米粉、锯末屑、皮革屑、丝、虫胶等;难燃粉尘如:炭黑粉、木炭粉、石墨粉等。固体物质被粉碎成粉尘以后,其燃烧特性有很大的变化。原来是不燃的物质可能变成可燃物质,原来难燃的物质可能变成易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前提是必须达到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浓度。粉尘爆炸前无任何征兆,起后果却都能使建筑物毁于一旦。而且能导致粉尘爆炸的情况也很多:从农副产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到药物、食品、有机物、无机物的生产等很多过程中,粉尘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其危害极大。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要求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要求一、引言 (2)二、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 (2)(一)粉尘爆炸的定义 (2)(二)粉尘爆炸的条件 (2)(三)粉尘爆炸的过程 (2)三、粉尘涉爆企业的安全风险 (3)(一)粉尘爆炸的风险 (3)(二)粉尘火灾的风险 (3)(三)粉尘职业危害的风险 (4)四、粉尘涉爆企业的安全要求 (4)(一)企业安全管理要求 (4)(二)厂房和建筑物安全要求 (6)(三)设备和设施安全要求 (7)(四)作业安全要求 (8)(五)粉尘清理和处置安全要求 (9)五、粉尘涉爆企业的安全监管 (9)(一)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 (9)(二)社会中介机构的安全服务职责 (10)六、结论 (10)一、引言粉尘涉爆企业是指在生产、加工、储存、使用等过程中,可能产生可燃粉尘并形成爆炸性粉尘环境的企业。
可燃粉尘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发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粉尘涉爆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二、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一)粉尘爆炸的定义粉尘爆炸是指可燃粉尘在空气中形成一定浓度的粉尘云,遇到火源或其他能量源时,发生的剧烈燃烧和爆炸现象。
(二)粉尘爆炸的条件1、可燃粉尘可燃粉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粉尘,如煤粉、面粉、铝粉、镁粉等。
不同的可燃粉尘具有不同的爆炸特性,如爆炸下限、爆炸上限、最小点火能量等。
2、氧气氧气是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约为21%,当可燃粉尘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就可能发生爆炸。
3、火源或能量源火源或能量源是引发粉尘爆炸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火源或能量源有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摩擦火花、高温表面等。
当可燃粉尘云遇到火源或能量源时,就会发生爆炸。
4、粉尘云粉尘云是指可燃粉尘在空气中形成的悬浮状态。
当可燃粉尘的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就会形成粉尘云。
粉尘云的浓度范围通常称为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粉尘爆炸原理

粉尘爆炸原理粉尘爆炸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当遇到火花或高温源时,发生剧烈燃烧或爆炸的现象。
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了解粉尘爆炸的原理对于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粉尘爆炸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粉尘、氧气和能源。
可燃粉尘是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燃烧或爆炸的粉尘,例如木屑、面粉、化工原料等。
氧气是支持燃烧或爆炸所必需的气体,而能源可以是火花、高温表面、静电放电等。
只有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粉尘爆炸才可能发生。
其次,粉尘爆炸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悬浮阶段、扩散阶段、点火阶段、爆炸阶段和燃烧阶段。
在悬浮阶段,可燃粉尘在空气中形成悬浮云,扩散阶段是指悬浮云在空间中扩散形成混合云。
点火阶段是指混合云遇到火源或高温表面,发生点火或引燃。
爆炸阶段是指混合云在点火后瞬间发生爆炸,形成冲击波和火焰。
最后是燃烧阶段,爆炸后的火焰在周围可燃物质上持续燃烧。
再次,粉尘爆炸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爆炸冲击波和火焰对周围设备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二是爆炸释放的能量和高温对人员造成伤害;三是爆炸产生的火焰和烟雾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至关重要。
最后,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控制可燃粉尘的产生和扩散,例如加强清洁、密闭设备、通风换气等;二是消除或隔离火源和高温表面,防止点火;三是采取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设备、防爆工具等;四是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安全事故,了解其发生的原理和危害对于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学
1
可燃粉尘及其特性 粉尘爆炸的条件 粉尘爆炸的过程及危害
燃烧学
粉尘的相关概念
• 粉尘: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 。
•
•
可燃性粉尘:可与助燃气体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
粉尘云:悬浮在助燃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
体的混合物。
燃烧学
•
粉尘爆炸: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
燃烧学
可燃粉尘的分类
• 按动力性能分
悬浮粉尘:是指游浮在空气
中的粉尘,具有爆炸危险。
沉积粉尘:是指堆积在物体
表面上的粉尘,具有火灾危险。
燃烧学
•
按燃烧性能分
易燃粉尘:点火能量小,火焰蔓延速度快。如:糖粉、
淀粉。
可燃粉尘:点火能量较大,火焰蔓延速度较慢。如:米
粉、铁木屑、皮革屑。 难燃粉尘:很大的点火能量,且不易蔓延。如:石墨粉、 木炭粉。
燃烧学
•
有足够的点火能
可燃粉尘发生爆炸,首先需要被加热,或熔融蒸发,或
受热分解放出可燃气体,其过程比气体燃烧更复杂,所需能 量也就更多。
燃烧学
可燃粉尘及其特性
2
粉尘爆炸的条件
3
粉尘爆炸的过程及危害
燃烧学
粉尘爆炸的过程
① 悬浮粉尘在热源作用下温度迅速升高。 ② 粉尘粒子表面的分子在热作用下发生热分解,在粒子 周围产生可燃气体。
跃升的现象。
•
•
一次爆炸:也叫初始爆炸,由初始点火源引起的爆炸。
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
尘吹扬起来,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
燃烧学
•
多次爆炸:随着爆炸引起极大的震动,沉积在不同部位
的粉尘扬起,形成多个粉尘云,从而产生连环爆炸! 二次或多次爆炸时,粉 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 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 一次要大得多。 二次、多次爆炸 更具破坏性!
燃烧学
•
燃烧不充分,产物毒性大
可燃粉尘爆炸时间短,粉尘粒子燃烧不充分,有些沉积
尘处于阴燃状态。因此,粉尘爆炸产物中含有大量的CO及分 解产生的HCl、HCN等,产物毒性大。
边扩散,爆炸的破坏性和对周围可燃物的燃烧程度更严重。
粉尘爆炸的能量是气体爆炸的数倍,温度可达2000~3000℃。
燃烧学
•
产生二次(多次)爆炸,危害巨大
可燃粉尘初始爆炸产生的气浪会扬起沉积粉尘,在新的空间
达到爆炸浓度产生二次爆炸。 另外,粉尘初始爆炸点,空气和燃烧产物受热膨胀,密度减 小,形成负压区,新鲜空气向爆炸点逆流,促使空气的二次冲击, 若粉尘和火源仍存在,也可引发二次(多次)爆炸。
• 粉尘具有可燃性
一般条件下,并非所有的粉尘都能发生爆炸。金属粉尘 在燃烧反应中释放出巨大热量,使空气膨胀,因此具有爆炸 性;非金属粉尘受热释放出可燃气体,气体燃烧发生爆炸。
燃烧学
•
为悬浮性粉尘,且达到爆炸极限
沉积粉尘不会发生爆炸,只有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才可
能发生爆炸。且同气体一样,必须处于一浓度范围内才能发 生爆炸。
燃烧学
粉尘爆炸的过程
③ 粒子周围产生的可燃气体被点燃,形成局部小火焰。
④ 粉尘燃烧释放出能量,把能量传递给附近悬浮或吹扬
起来的粉尘,促使燃烧循环持续进行,随着能量的集聚,反
应速度增大,最后形成爆炸。
燃烧学
粉尘爆炸的危害
• 高压作用时间长,破坏力大
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和最大压力都比气体爆炸要小一些,但粉 尘密度比气体大,燃烧时间长,爆炸压力上升和下降速度都较慢, 压力和时间的乘积(爆炸释放的能量)较大,同时粉尘粒子边燃烧
释放能量
释放能量
急剧膨胀
粉尘云着火时,瞬间完成燃烧过程,释放大量热能,形 成爆燃,使燃烧气体温度骤然升高,体积剧烈膨胀,一旦空
间受限,发生爆炸!
燃烧学
粉尘爆炸的五要素
氧气 燃烧三要素 氧气 可燃性 粉尘 火源
可燃性粉尘 火源
粉尘 爆炸 五个 要素
增加
扩散 受限空间
扩散
受限 空间
燃烧学
粉尘爆炸的条件
燃烧学
——粉尘爆炸条件及过程
燃烧学
江苏昆山工厂粉尘爆炸
2014年8月2日7时34分,位 于江苏省昆山市的昆山中荣金 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
铝粉尘爆炸事故,共造成97人
死亡、1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
失3.51亿元。
燃烧学
燃烧学
•
直接原因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除尘
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
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
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因没有泄
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口 喷出,导致车间所有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
燃烧学
本次课学习的内容:
① 什么是粉尘?
② 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
③ 爆炸的过程又是怎样?
燃烧学
•
自燃点低
就同一种可燃粉尘而
言,粒度越小,化学活性 越强,自燃点越低。
燃烧学
•
动力稳定性强
动力稳定性:是指粉尘始
终保持在不向下沉积的特性。
(原因:在空气中受到重力作
用和扩散作用)
燃烧学
1
2
可燃粉尘及其特性 粉尘爆炸的条件
粉尘爆炸的过程及危害
燃烧学
【Q】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
可燃粉尘 氧化反应 诱发较大区 域粉尘反应、 温度、压力急 剧上升,气体
燃烧学
•
按粉尘来源分
金属粉尘:镁、铝粉;合成材料粉尘:塑料、染料粉尘; 轻纺原料产品:棉、麻尘;粮食粉尘:面粉、淀粉; 煤炭粉尘:煤尘、活性炭;农副产品粉尘:棉花、烟草; 饲料粉尘:鱼粉、饲料粉;木材产品粉尘:纸粉、木粉
燃烧学
可燃粉尘的特性
• 高分散度
在一定的粒径范围内,细小粉尘颗粒数占总粉尘颗粒数 的百分数。在粉尘的整体中,如果细小粒子含量越高,粉尘 的分散度越大。分散度大的可燃粉尘,则比表面积大,化学 活性强,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因而燃烧爆炸危险性大。
燃烧学
•
表面积大
粉尘的比表面积,主要
取决于粉尘的粒度。同一体 积的物体,粒度越小,表面 积就越大。
燃烧学
•
吸附性和化学活性强
任何物质的表面都具有能把其他物质吸向自己的吸附作
用。(原因:物体内部的分子,四周都被具有相等吸引力的 分子所包围,处于平衡状态,而表面的分子只是在它的旁边 和内侧受到具有相同吸引力的分子的吸引,有一部分力没有 达到满足,这种不饱和力称为剩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