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癌病毒的人 世界上第一个病毒

合集下载

癌基因

癌基因

细胞癌基因≈原癌基因
激活:癌基因;静止未激活:原癌基因
可从肿瘤组织细胞中分离出的致癌的基因片段。
目录
细胞癌基因的概念 定义1: 细胞内正常存在的基因。通常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其突变或不恰当表达会引起细胞癌变。√ 定义2: 编码调节细胞生长或分化的有关蛋白质,而在突变或过表达 时可转变为癌基因并引起细胞癌变的正常细胞基因。 应用学科: 定义3: 真核细胞基因组中被激活后可引起癌变的一类基因。√
达产物(原癌基因结构改变)
出现过量的正常表达产物(原癌基因 调控区强启动)
目录
第二节、抑 癌 基 因 Anti-oncogenes
目录
一、抑癌基因的基本概念
抑癌基因(cancer suppressive gene, anti-oncegene)
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促进终末分化
并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
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7、myc 、MC29 avianmyelocytomatosis 禽类髓细胞瘤,过表达转 录因子等 目录
附3、部分癌基因在人与动物所致癌名称与癌基因 特点
动物 人类
abl
鼠源白血病(病毒所致)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融合
RTK,基因易位, 9~22号)
erbB 禽类成红细胞瘤 myc 禽类髓细胞性白血病
原癌基因它们既可以被导入逆录病毒而活化 成病毒癌基因(v-onc),也可因突变或异 常表达而活化成细胞癌基因(c-onc)。活 化的癌基因能诱导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肿瘤发 生。 何谓原癌基因?原癌基因的转化?
目录
3、细胞原癌基因的产物分类(与功
能)
①生长因子,如(EGF 表皮生长因子), ②生长因子受体,如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非酪氨酸蛋白激酶受 体(跨膜生长因子受体)

向癌症挑战的巨人——记世界著名的治癌专家细胞更新学理论首创者武艺敬

向癌症挑战的巨人——记世界著名的治癌专家细胞更新学理论首创者武艺敬

巨 症的 原因所在 要 使这一全新理论在实 践中得 ” 证 实 武艺敬付出 了 巨大 的努 力 98 0 年 他终 于发现天 然种子 萌芽呸
, ,

疗 效 之 显 著 优 于 目 前所有 的中 西 药

, ,
,
新 发生殖 a C 恤变 由 正 常 抗 a C 细 饱更新 a C 细胞而 达到根治疡病的目 的

,
下 熬过 了 最艰难 的日 子 把这项 研究 探索 工作坚持 了下 来 在经过 了十多

,
年漫 漫 路程 之后 武艺敬 于

,
,
70
年代

出 身在黄 土地上的老中医 经过半个 多 世纪的探索钻研终于解 开了 这就是被誉 为世界著名治癌专 家武艺敬 及 由他首 创的命子 生物 医 治学
。 。
,
了 征服癌症的希望 之 光 将首 先在中 国 点燃 它将如晨光 铺满山岭
“ 。


武艺敬根据他首创的 理 论结合 临床 3 万 余例癌病的调查研究中得 出结论 : 人患癌症 这是命 子 生物学 高级神经中枢活 动中的错谬义形成 有关联的恶肤信使 干扰有 亲和力部
,
武艺敬 出身 于 中 医世 家 这位 8 岁就开始行医 9 岁的老中 医 从 1 6


理性的 细胞更新 其中也包含着微妙 的进化和退化衰弱的趋向 合理的中
格 症 假 拒 阻 这与现代 医学所言
、 、 。
,
新体质 所谓 细 胞更新基质 就是 能 够促使 生物细胞再生 发育 成长 免
、 、 、



疫的基本物质 武老从 八 十年代就开 始利用天然种子 的胚 胎 经过一定物 尔朋药液的定向培育和诱导 工 艺 制

病毒的发展史

病毒的发展史

病毒的发展史病毒:普通生物学上给它的定义是“一种严格在活细胞内寄生、非细胞型的感染介质(因子),成熟的胞外病毒颗粒称为病毒粒子。

”那么,人们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病毒的研究,并最终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的呢?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主要内容:病毒的发展史。

最先对病毒引起注意的应该是爱德华.琴那,一名英国医生。

当时天花在欧洲广泛流行,18世纪死于此病者达1.5亿以上,连法国一位国王也未能幸免。

琴那立志解决这一医学难题。

经过20多年刻苦研究,终于证实对人接种牛痘疫苗,能使得人获得对天花的永久免疫力,挽救了无数生命。

他的成功还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免疫学,他是在科学基础上征服传染病的先驱。

的确,琴那作为免疫学之父和天花的终结者,虽然没有意识到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但他是第一个接近病毒的人,这也是人类征服病毒的一个里程碑。

然后是病毒学之父:俄国的伊万洛夫斯基。

他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他将患有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

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滤过性病毒”。

后来,科学家莱福勒和弗洛施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也就是说伊万洛夫斯基是世界上第一位发现病毒的人,被后人誉为“病毒学之父”。

伊万洛夫斯基的研究让我们离病毒又近了一步。

贝杰林克,被认为是病毒学的开创者,他在1898年通过过滤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比细菌还要细小,并因此推论出病毒的存在。

他把这种病原体命名为“virus”。

他主张病毒是一种液体,但后来美国化学家斯坦利证明了病毒其实是颗粒。

病毒的神秘面纱即将被揭开。

费力克斯.徳赫雷尔法国的一位军医。

当时城外的部队发生了痢疾,他从病人那里得到了一些痢疾杆菌进行培养。

部分培养皿都被完全覆盖,而有些培养皿却有一些空斑,这让他想到会不会是一种颗粒状病毒,可以感染细菌。

病毒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海南大学

病毒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海南大学

第一章测试1.列举三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疾病:,,___。

答案:2.病毒除了会引起人类疾病,还可以进行肿瘤治疗。

()A:错B:对答案:B3.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是由()发明的。

A:巴斯德B:琴纳C:科赫D:列文虎克答案:C4.___是公认为第一个提出病毒概念的科学家,并由此开创了病毒学独立发展的历程。

答案:5.1935年,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成功地获得了___的结晶。

答案:6.1931年,克诺尔与鲁斯卡制造出第一台___,从而使观察病毒成为可能,并促进了病毒学的建立。

答案:7.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病学和病毒学教授S.Prusiner由于发现了羊瘙痒病的致病因子是___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答案:8.病毒的基本特点有()A:专性活细胞内寄生B:酶系完全C:超显微的D:没有细胞结构答案:ACD9.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表现在()A: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B:纯种病毒与杂种病毒C:真病毒与假病毒D:有包膜的病毒和裸露的病毒答案:BCD10.近年新出现或再现病毒的特点有()A:可能由昆虫或节肢动物为中间媒介B:所致疾病的诊断需作病原学确证C:多数为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可能由动物传给人D:随交通旅行或工作生活习性改变、环境气候变化而传播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腺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___。

答案:2.流感病毒和HIV都是___的球状病毒。

答案:3.病毒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在光学显微镜下就能看到的结构,叫做___。

答案:4.病毒壳体的结构类型可以按照对称性可分为()。

A:螺旋对称B:复合对称C:中心对称D:二十面体对称答案:ABD5.包膜是有些病毒核衣壳外面包裹着的一层脂蛋白膜,它是病毒以_方式成熟时,由_或者___衍生而来的。

答案:6.有尾噬菌体是_结构,由_的头部和___的尾部组成。

答案:7.决定了有包膜病毒的免疫原性和,是病毒分型的重要依据。

答案:8.病毒的核酸类型可分为()。

A:单链RNAB:单链DNAC:双链RAND:双链DNA答案:ABCD9.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

癌症的真相

癌症的真相

癌症的真相我相信癌症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接触,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比如现在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身边有亲人或者朋友被诊断为癌症?其实有些时候我觉得这个调查应该反过来做,有多少人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呢?我相信几乎等于很多年,一直在做抗癌新药的研发。

2013的时候我开始写科普,有人问是什么东西让我在工作之余写科普,还坚持了这么多年。

其实有很多事情影响了我,但有一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那就是魏则西的事件。

大家都知道在2016年,魏则西,一个大学生,发现恶性肿瘤后被莆田系的医院忽悠去做了一个生物疗法,花掉了20多万,最后去世。

他当时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问题,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把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

这件事情对很多人来说很愤怒,很痛苦,但对我来说很遗憾。

为什么很遗憾,因为在魏则西事件发生一年半以前,我就已经写过科普文章说明他接受的这种疗法是无效的,当时我用的标题是《谋财不害命,中国的免疫疗法现状》。

这篇文章出来以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因为这个东西被淹没在很多的伪科学里面,被淹没在很多的商业推广里面,它后来也被收入我的书里,但是很显然魏则西没有看到。

我坚持在科研的业余时间做科普,是因为我觉得如果我写的东西能够让更多人看到,或许真的能够挽救他们的生命,挽救他们的家庭,虽然不能让他长生不老,但至少到后来不会人财两空,这是让我坚持做科普的最大的一个动力。

为什么刚才做调查很多人都举手了?因为癌症现在确实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

现在每一年中国新诊断的癌症患者数目已经超过了400万,因癌症去世的人超过280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每分钟会有超过8个人被诊断为癌症,会有5个人因为癌症去世,所以我们几乎每个人身边都会遇到这样的人。

根据美国现在的统计,37%的女性和42%的男性在一生之中会遇到癌症,这个比例远远高过大家的想象。

如果是这样,现在的一个家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再加上父母和小孩,现在还有二胎,这样一个八口之家里面出现一个癌症患者的概率就超过了90%,所以这个东西躲是躲不掉的。

分子肿瘤学3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分子肿瘤学3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 病毒癌基因无内含子,细胞癌基因通常有 内含子或插入序列
• 病毒癌基因常会出现碱基取代或碱基缺失
• 二者的同源序列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功能 上也有差异
2、细胞癌基因的特点:
1、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 2、基因序列高度保守; 3、它的作用通过其产物蛋白质来体现; 4、被激活后,可形成癌性的细胞转化基因。
3、原癌基因甲基化程度降低而激活,属于外基 因机制(epigenetic)
• DNA分子甲基化有稳定双螺旋结构,阻抑转录 的作用。如结肠腺癌和小细胞肺癌中,c-ras 基因比邻近正常组织中甲基化明显降低,导致 原癌基因激活
4、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
原癌基因以某种不适当的方式被复制,拷贝增 多,过度表达。采用细胞内微注射法证实,正 常p21ras在高浓度时具有转化活性。
(6)核内转录因子:如c-myc ,l-myc等。 编码产物为反式作用因子,们于核内, 可与某些特定的DNA结合,影响复制、 转录,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 亡
(三)原癌基因活化的机制
1、逆转录病毒激活原癌基因 插入激活或插入致突变 转导激活
2、人类原癌基因的激活 点突变 基因易位(重排) 基因扩增 外基因机制
(1)Initiating Stage: 细胞受癌 性启动因子作用,DNA发生改变,成 为癌前细胞,但表型正常。各种干细 胞及处于分裂增殖中的细胞对启动因 子更敏感
(2)Promoting Stage: 在启动因子 和促癌因子的协同作用下,细胞出现 恶性。
• 启动因子:低剂量,一次接触,本身有 致癌性
激酶活性。
bcr
abl 9
22
t(9;22)(q34;q11)
9 bcr/abl

世界瘟疫史大事年表

世界瘟疫史大事年表

世界瘟疫史⼤事年表世界瘟疫排⾏第⼗名,西班⽛流感。

墨西哥流感发⽣在1918年到1919年间,正赶上第⼀次世界⼤战,这次流感造成的死亡⼈数,⽐⼀战都多,全球感染5亿⼈,有4000万⼈到5000万⼈因为西班⽛流感去世。

流感最早在1918年春天发⽣于美国⼀个军营,开始只是普通感冒,死亡率不⾼,由于当时正值第⼀次世界⼤战,病毒迅速随着⼠兵传到各国。

到了1918年秋天,流感卷⼟重来⽓势汹汹,死亡⼈数直线上升,因为西班⽛政府先报出疫情来,所以习惯称之为西班⽛流感。

西班⽛流感有个很奇怪的特点:年轻⼈易感死亡率⾼,⽼⼈孩⼦等体质很弱的⼈反⽽死亡率没那么⾼。

据说⼀战也是因为这次流感导致募兵困难⽽提前结束了。

西班⽛流感病毒是后来各种流感的祖宗,被命名为H1N1.第九名,墨西哥瘟疫1576年在今天的危地马拉、墨西哥和秘鲁⼀带发⽣过⼀场⼤瘟疫,夺⾛⼤约1500万⼈的性命,每5个⼈就有3到4⼈感染疾病,从发病到去世只有4天时间,瘟疫夺去了当地⼈⼝的百分之⼋⼗,⼟著⼏乎死亡殆尽。

被瘟疫感染的⼈很痛苦,死时,头疼腹痛,眼睛⿐⼦嘴⾥出⾎。

现代有⼈研究墨西哥瘟疫得出的结论是:沙门⽒菌感染。

现代有抗⽣素,沙门⽒菌可以控制,但是四百年前⼈们得了这个病只有等着⽼天裁决。

第⼋名,结核病。

这个病很有名,很多很有名的⼈和结核扯上过关系,⽐如鲁迅,林徽因,还有红楼梦中的林妹妹⼤约也是结核病去世的。

结核病现在依旧是只能控制不能根治的疾病,对于结核病现在中国免费供药,但是世界很多地区的缺医少药,他们得了这个病只有等死。

展开全⽂⽹上能看到的数据,2017年全球因为结核病⽽去世的⼈有170万。

第七名,天花。

天花长期以来⼀直是中国古⼈的⼀道坎,天花⼀辈⼦只出⼀次,如果侥幸活下来,就能终⽣免疫,但是出天花⽆疑是⼀次地狱考练,很多⼈⽆法过关。

中国古⼈讲究多⼦多福,多⽣的⼀个原因就是⼩孩⼦会因为出天花夭折,不管是对皇帝家还是普通百姓家天花都⼀视同仁。

古⼈拜的神明中有⼀位痘神,⼈们拜痘神希望他能⾼抬贵⼿放⾃⼰孩⼦⼀条⽣路。

1901-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1901-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1901-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时间得主国家获奖原因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1902年罗纳德·罗斯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1905年罗伯特·科赫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俄罗斯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尔瑞士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瑞典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1914年罗伯特·巴拉尼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奥托·迈尔霍夫德国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系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加拿大发现胰岛素约翰·麦克劳德加拿大1924年威廉·埃因托芬荷兰发明心电图装置1926年约翰尼斯·菲比格丹麦发现鼠癌1927年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格奥地利发现在治疗麻痹性痴呆过程中疟疾接种疗法的治疗价值1928年查尔斯·尼柯尔法国在斑疹伤寒研究上的工作1929年克里斯蒂安·艾克曼荷兰发现抗神经炎的维生素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英国发现刺激生长的维生素1930年卡尔·兰德施泰纳奥地利发现人类的血型1931年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德国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1932年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英国发现神经元的相关功能埃德加·阿德里安英国1933年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美国发现遗传中染色体所起的作用1934年乔治·惠普尔美国发现贫血的肝脏治疗法乔治·迈诺特美国威廉·莫菲美国1935年汉斯·斯佩曼德国发现胚胎发育中的组织者(胚胎发育中起中心作用的胚胎区域)效应1936年亨利·哈利特·戴尔英国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的相关发现奥托·勒维奥地利1937年圣捷尔吉·阿尔伯特匈牙利与生物燃烧过程有关的发现,特别是关于维生素C和延胡索酸的催化作用1938年海门斯比利时发现窦和主动脉机制在呼吸调节中所起的作用1939年格哈德·多马克德国发现百浪多息(一种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效果1943年亨利克·达姆丹麦发现维生素K爱德华·阿德尔伯特·多伊西美国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1944年约瑟夫·厄尔兰格美国发现单神经纤维的高度分化功能赫伯特·斯潘塞·加塞美国1945年亚历山大·弗莱明英国发现青霉素及其对各种传染病的疗效恩斯特·伯利斯·柴恩英国霍华德·弗洛里澳大利亚1946年赫尔曼·约瑟夫·马勒美国发现用X射线辐射的方法能够产生突变1947年卡尔·斐迪南·科里美国发现糖原的催化转化原因格蒂·特蕾莎·科里美国贝尔纳多·奥赛阿根廷发现垂体前叶激素在糖代谢中的作用1948年保罗·赫尔曼·穆勒瑞士发现DDT是一种高效杀死多类节肢动物的接触性毒药1949年瓦尔特·鲁道夫·赫斯瑞士发现间脑的功能性组织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葡萄牙发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对特定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1950年菲利普·肖瓦特·亨奇美国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美国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瑞士1951年马克斯·泰累尔南非黄热病及其治疗方法上的发现1952年赛尔曼·A·瓦克斯曼美国发现链霉素,第一个有效对抗结核病的抗生素1953年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英国发现柠檬酸循环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美国发现辅酶A及其对中间代谢的重要性1954年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美国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各种组织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美国托马斯·哈克尔·韦勒美国1955年阿克塞尔·胡戈·特奥多尔·特奥雷尔瑞典发现氧化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1956年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美国心脏导管术及其在循环系统的病理变化方面的发现沃纳·福斯曼德国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美国1957年达尼埃尔·博韦意大利发现抑制某些机体物质作用的合成化合物,特别是对血管系统和骨骼肌的作用1958年乔治·韦尔斯·比德尔美国基因能调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爱德华·劳里·塔特姆美国乔舒亚·莱德伯格美国发现细菌遗传物质的基因重组和组织1959年阿瑟·科恩伯格美国发现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机制塞韦罗·奥乔亚美国1960年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澳大利亚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彼得·梅达沃英国1961年盖欧尔格·冯·贝凯希美国发现耳蜗内刺激的物理机理1962年佛朗西斯·克里克英国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生物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詹姆斯·杜威·沃森美国莫里斯·威尔金斯英国1963年约翰·卡鲁·埃克尔斯澳大利亚发现在神经细胞膜的外围和中心部位与神经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理艾伦·劳埃德·霍奇金英国安德鲁·赫胥黎英国1964年康拉德·布洛赫美国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谢机理和调控作用费奥多尔·吕嫩德国1965年方斯华·贾克柏法国在酶和病毒合成的遗传控制中的发现安德列·利沃夫法国贾克·莫诺法国1966年裴顿·劳斯美国发现诱导肿瘤的病毒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美国发现前列腺癌的激素疗法1967年拉格纳·格拉尼特瑞典发现眼睛的初级生理及化学视觉过程霍尔登·凯弗·哈特兰美国乔治·沃尔德美国1968年罗伯特·W·霍利美国破解遗传密码并阐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哈尔·葛宾·科拉纳美国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美国1969年马克斯·德尔布吕克美国发现病毒的复制机理和遗传结构阿弗雷德·赫希美国萨尔瓦多·卢瑞亚美国1970年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美国发现神经末梢中的体液性传递物质及其贮存、释放和抑制机理乌尔夫·冯·奥伊勒瑞典伯纳德·卡茨英国1971年埃鲁·威尔布尔·苏德兰美国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1972年杰拉尔德·埃德尔曼美国发现抗体的化学结构罗德尼·罗伯特·波特英国1973年卡尔·冯·弗利德国发现个体与社会性行为模式的组织和引发康拉德·洛伦兹奥地利尼可拉斯·庭伯根英国1974年阿尔伯特·克劳德比利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方面的发现克里斯汀·德·迪夫比利时乔治·埃米尔·帕拉德美国1975年戴维·巴尔的摩美国发现肿瘤病毒和细胞的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罗纳托·杜尔贝科美国霍华德·马丁·特明美国1976年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美国发现传染病产生和传播的新机理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美国1977年罗歇·吉耶曼美国发现大脑分泌的肽类激素安德鲁·沙利美国罗莎琳·萨斯曼·耶洛美国开发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1978年沃纳·亚伯瑞士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丹尼尔·那森斯美国汉弥尔顿·史密斯美国1979年阿兰·麦克莱德·科马克美国开发计算机辅助的断层扫描技术高弗雷·豪斯费尔德英国1980年巴茹·贝纳塞拉夫美国发现调节免疫反应的细胞表面受体的遗传结构让·多塞法国乔治·斯内尔美国1981年罗杰·斯佩里美国“发现大脑半球的功能性分工”大卫·休伯尔美国“发现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托斯坦·维厄瑟尔瑞典1982年苏恩·伯格斯特龙瑞典“发现前列腺素及其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格特·萨米尔松瑞典约翰·范恩英国1983年巴巴拉·麦克林托克美国“发现可移动的遗传元素”1984年尼尔斯·杰尼丹麦“关于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控制特异性的理论,以及发现单克隆抗体产生的原理”乔治斯·克勒德国色萨·米尔斯坦英国1985年麦可·布朗美国“在胆固醇代谢的调控方面的发现”约瑟夫·里欧纳德·戈尔茨坦美国1986年斯坦利·科恩美国“发现生长因子”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美国1987年利根川进日本“发现抗体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1988年詹姆士·W·布拉克爵士英国“发现药物治疗的重要原理”格特鲁德·B·埃利恩美国乔治·希青斯美国1989年迈克尔·毕晓普美国“发现逆转录病毒致癌基因的细胞来源”哈罗德·瓦慕斯美国1990年约瑟夫·默里美国“发明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器官和细胞移植术”唐纳尔·托马斯美国1991年厄温·内尔德国“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通道的功能”伯特·萨克曼德国1992年埃德蒙·费希尔美国“发现的可逆的蛋白质磷酸化作用是一种生物调节机制”埃德温·克雷布斯美国1993年理察·罗伯茨英国“发现断裂基因”菲利普·夏普美国1994年艾尔佛列·古曼·吉尔曼美国“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作用”马丁·罗德贝尔美国1995年爱德华·路易斯美国“发现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遗传调控机理”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德国艾瑞克·威斯乔斯美国1996年彼得·杜赫提澳大利亚“发现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特性”罗夫·辛克纳吉瑞士1997年史坦利·布鲁希纳美国“发现朊病毒——传染的一种新的生物学原理”1998年罗伯·佛契哥特美国“发现在心血管系统中起信号分子作用的一氧化氮”路易斯·路伊格纳洛美国费瑞·慕拉德美国1999年古特·布洛伯尔美国“发现蛋白质具有内在信号以控制其在细胞内的传递和定位”2000年阿尔维德·卡尔森瑞典“发现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导”保罗·格林加德美国艾瑞克·坎德尔美国2001年利兰·哈特韦尔美国“发现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蒂姆·亨特英国保罗·纳斯英国2002年悉尼·布伦纳英国“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控机理”H·罗伯特·霍维茨美国约翰·E·苏尔斯顿英国2003年保罗·劳特伯美国“在核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发现”彼得·曼斯菲尔德英国2004年理查德·阿克塞尔美国“发现嗅觉受体和嗅觉系统的组织方式”琳达·巴克美国2005年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罗宾·沃伦澳大利亚2006年安德鲁·法厄美国“发现了RNA干扰——双链RNA引发的沉默现象”克雷格·梅洛美国2007年马里奥·卡佩奇美国“在利用胚胎干细胞引入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上的发现”马丁·埃文斯英国奥利弗·史密斯美国2008年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国“发现了导致子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法国“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吕克·蒙塔尼法国2009年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澳大利亚“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卡罗尔·格雷德美国杰克·绍斯塔克英国2010年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英国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奖2011年布鲁斯·巴特勒美国"他们对于先天免疫机制激活的发现朱尔斯·霍尔曼法国拉尔夫·斯坦曼美国"他发现树突细胞和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2012年约翰·格登英国“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山中伸弥日本2013年詹姆斯·E·罗斯曼美国在细胞内运输系统领域的新发现,三人发现了细胞囊泡交通的运行与调节机制兰迪-W.谢克曼美国托马斯-C.苏德霍夫德国2014年约翰·奥基夫英国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梅·布莱特·莫索尔挪威爱德华·莫索尔挪威2015年威廉·C·坎贝尔爱尔兰发展了一些疗法,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大村智日本屠哟哟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癌病毒的人世界上第一个病毒
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世界第一个发现癌病毒的人
世界第一个发现癌病毒的人:弗朗西斯佩顿劳斯
弗朗西斯佩顿劳斯(Francis Peyton Rous)1879年10月5日出生于美国,是纽约市洛克菲勒研究所的内科医生和病毒学家。

劳斯医生毕业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1911年1月21日,弗朗西斯佩顿劳斯发表了一份报告:癌性肿瘤是病毒所致。

这一提法在医学史上是首次。

因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癌症对人或动物有传染性。

劳斯也成为发现这种肿瘤病毒的第一人,因为这种病毒最先是在那只被劳斯接诊的鸡身上发现的,所以病毒被命名为劳斯鸡肉瘤病毒。

1966年,已经87岁高龄的劳斯在距离发现这种病毒55年之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种病毒的发现与劳斯积极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多年来,劳斯一直在积极地进行着研究工作,事实上,直到他过90岁生日时为止,他一直都在工作。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