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常见的动静脉畸形的症状表现

合集下载

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及栓塞治疗

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及栓塞治疗
维普资讯
国 外 医学 临 床 放射 学分 册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 CLinica L Radiological Fascic Le 2002 M ar:25(2)119-123
嘲 入 放 射 学
肺动 静脉 畸 形 的诊 断 及 栓塞 治 疗
华 中科 技 大学 同济 医学 院 附属 协 和 医院放 射 科 (430022)
柳 曦 周承凯 综述 许 林锋 审校
摘 要 肺 动静 脉 畸 形 是 一 种 极 为 少见 的疾 病 ,但 在遗 传 性 出血 性 毛 细 血 管 扩 张症 的病 人 中较 为 常 见 。 它可 以导 致 下速 症状 :工 作 负荷 能 力 降低 、紫 绀 、肺 出血和 异住 体循 环 栓 塞 (如 脑 梗 塞 、脑 脓 肿 等 )症 状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曾是 唯 一 可 选择 酌 疗 法 ,然 而近 20多年 ,经 导 管栓 塞 已经 成 为 治疗 肺 动 静 脉畸 形 的 首选 疗法 。末 文 就 肺动 静 脉 畸 形 酌病 理 学 、 临床 袁现 、诊 断 方 法 和辁 塞 浩 疗作 了较 为 系统 的踪 进 ,
关键 词 肺 动静 脉 畸 彤 栓 塞 ,治 疗性 毛 细 血管 扩 张 ,遗 传性 出血 性
肺 动 静 脉 畸 形 (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 formations,PAVMs)是 一 种 较 为 少 见 的疾 病 … ,即 在 肺 动 脉 和 肺 静 脉 问 形 成 了 异 常 沟 通 或 称 “短 路 “, 它们 仅仅是 简单 的解 剖结 构 异 常连结 ,通 常 包括 l 条 『共血 动 脉 和 l条 或 数 条 引 流 静 脉 ,以 及 动 静 脉 之 间 异 常 的 血 管 团 。PAVM s是 典 型 的 先 天 发 育 异 常所 导致 的疾 病 ,但 亦有 报道 在极 少的情 况下 由创 伤 、血 吸虫病 、感染 性 病变 和肿瘤 等原 因 引起 。 在 所 有 讨 论 PAVMs的 文 献 中 ,都 提 及 另 一 种 疾 病 — — 遗 传 性 出 血 性 毛 细 血 管 扩 张 症 (hereditary hemorrhage telangiectasia.HHT)。 而 HHT 首 先 由 Rendu于 1896年 报 道 ,随 后 Osler和 W eber也 在 1901年 和 1907年分 别作 了类似 的描 述 ,因此本 病 在 临床 亦称 作 Osler—Weber—Rendu病 HHT 是 一 种 因常 染 色 体 基 因 紊 乱所 致 的一 组 遗 传 性疾 病 ,它 包 括 累 及 皮 肤 、牯 膜 、肺 、胃肠 道 和 中 枢 神 经 系统 的许 多大小 不一 的异 常动 静脉通 道 。其 最 常见 的 临床 表 现 是 发 生 于 皮肤 和 粘膜 的动 静 脉 畸 形 和 毛细 血 管 扩张 ,而 毛细 血管 扩张 最 多见 于鼻 粘 膜 , 所 以最 常 见的症 状 即反复 鼻 出血 。。现世 界上公 认 的 HHT诊 断标 准 是 由 Guttmacher于 1995年 总结 归 纳 确定 的 ,即需 以下 诊 断 要 点 中 的 两 条 就可 确 诊 :① 确 定 为 常染 色 体遗 传 性疾 病 。② 反 复 鼻 出 血 。③皮肤 、粘 膜 毛细血 管扩 张。④ 内脏 动 一静 脉 畸 形 。最 近遗传学 家 McAllister等的研 究 表 明 3条 不 同的染色 体 (第 9号 、第 12号染色体 ,可 能还 有第 3号 染 色 体 ) 上 基 因序 列 异 常 会 不 同程 度 地 导 致 HHT 的各种 表 现 型 ,其 中第 9号染色 体 变异 所 导 致 的 I型 HHT 与 PAVM s有 强 烈 的 相 关 性 I。 据

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

附: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
由于脑动静脉畸形盗血,造成畸形周 围的正常脑供血不足,使脑组织慢性 缺血。因而这部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 丧失了自动调节能力。一旦动静脉畸 形被切除,或其主要输入动脉被闭塞, 原来被动静脉畸形盗血的血液重新流 入慢性扩张的血管,一高流量注入微 循环,是病理性扩张的血管不能耐受 这种改变,导致血管源性水肿,毛细 血管破裂,脑实质出血 ❤
护 理 措 施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术前准备 病情观察及护理(血压、癫痫、头痛)等
护 理 措 施
术后护理: • 体位:全麻未清醒患者取侧卧位,意识清醒者抬 高床头15-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 病情观察及护理:神外术后常规护理 • 血压控制:术后估计有可能出现正常灌注压突破 现象危险者,可维持全身适度低血压4-7天 • 管道护理:引流管、尿管、cvc等 • 基础护理:口腔、会阴、皮肤等 • 营养和补液:流质--半流质--普食并静脉补液 • 用药护理:脑血管痉挛、抗生素、脱水药等 • 并发症的护理
脑动静脉畸形 (AVM)
神经外一科 汪亭
脑动静脉畸形定义
•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局部脑血
管发生的变异,在病变部位脑动脉与脑静 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使动脉直接与静 脉相接,形成了脑动、静脉之间的短路, 产生一系列脑血流动力学上的紊乱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 男性稍多于女性
脑AVM临床表现
AVM临床表现
出 血
癫 痫
头 痛
神经功能障 碍及其他症状
脑AVM临床表现
• 出血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畸形血管破裂可致脑内、脑室内和蛛网膜 下腔出血,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 吐等症状:少量出血时症状不明显
• 发生率:68% 死亡率第一次10%.第二次13%.第三次 20%

脊髓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瘤)

脊髓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瘤)

脊髓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瘤)【病因】(一)发病原因脊髓血管畸形系先天性病变,对其认识以病理解剖为基础,以动脉或静脉畸形为主要病变,过去着重在静脉的病理生理影响。

在磁共振及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的基础上,结合大体病理所见。

现将脊髓血管畸形分为四种主要类型(表1):【症状】依据脊髓血管畸形位于硬膜外和硬膜内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不同。

硬膜外脊髓血管畸形属于Ⅰ型,硬膜内血管畸形分为髓内和髓外,分类属于Ⅱ、Ⅲ、Ⅳ型,另包括海绵状血管畸形。

1.Ⅰ型临床表现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畸形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比例为4∶1。

病人的平均年龄为40~50岁,病变多发于胸腰段。

没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

人口统计资料显示: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畸形可能为获得性疾病,这些病变可能与创伤性因素有关。

疼痛是脊髓动静脉畸形病人最常见的症状。

胸腰段背部或臀部的疼痛可能为其主要症状,有时病人可出现神经根性痛。

Aminoff和Logue报告42%的病人主诉疼a痛为其主要症状,33%的病人有感觉障碍而非疼痛,一些病人常常在针刺感觉降低区的邻近有皮节分布区感觉过敏,有轻触觉和位置觉的缺失。

脊髓硬膜动静脉畸形中1/3的病人有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

这些病人通常有上运动神经元和与腰骶部脊髓有关的下运动神经元的混合功能障碍体征。

臀肌和腓肠肌的萎缩常合并下肢的反射亢进。

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和各种俯身、弯腰、伸展或屈曲等姿势加重了静脉的充血可使症状加重。

脊髓硬膜动静脉畸形病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少见。

当急性坏死性脊髓病可能导致突然的瘫痪(Foix-Alajouaine综合征),这可能是由突然发生回流静脉血栓形成引起。

脊髓硬膜动静脉畸形病人典型的病史之一,是进行性发展的有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表现的混合性瘫痪,并且合并有疼痛、感觉障碍、臀肌萎缩和中老年男性的括约肌功能障碍。

尽管动静脉瘘可能位于腰骶部水平以上或下,症状往往与腰骶部脊髓有关。

80%的病人可以为缓慢进展的脊髓病,不到10%~15%的病人呈严重的脊髓功能障碍,而急性发病。

医院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诊疗护理常规

医院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诊疗护理常规

医院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诊疗护理常规一、概述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病变部位脑动脉与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产生一系列脑血流动力学紊乱。

AVM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类型之一,通常以癫痫、脑内或蛛网膜下隙出血、盗血以及头痛发病。

二、临床表现脑动静脉畸形通常以出血或癫痴发病,伴或不伴有头痛、颅内杂音及进行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1.出血:50%以上的AVM患者以颅内出血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严重者意识丧失,颈项强直。

2.癫痫:癫痫是AVM最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出血前或出血后,也可发生在出血时,顶叶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额叶和颞叶,再次为枕叶,大脑深部和颅后窝AVM很少发生癫痫。

3.头痛:较为常见,头痛性质可为偏头痛、局限性头痛或全头痛,无明显定位意义。

如出血大量时,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甚至出现意识障碍。

4.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或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肢体麻木或无力、偏盲、失语、共济失调等。

5.其他症状:精神症状、眼球突出、颅内血管杂音。

6.辅助检查。

(1)DSA是诊断脑血管畸形的金标准。

(2)MRI和MRA,MRI诊断脑AVM的正确率几乎可达到100%。

(3)头颅CT扫描。

(4)利用TCD技术,不仅可以检测脑AVM的血流方向,还可检测到有无盗血现象。

三、治疗原则1.血管内栓塞治疗。

2.手术治疗。

(1)供血动脉结扎术。

(2)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使病灶缩小后再考虑手术切除。

四、护理评估了解患者主要症状及症状出现时间、诱发因素;评估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及自理程度。

五、护理要点及措施1.术前护理。

(1)倾听主诉,了解病史及畸形发病特点,是以癫痫发病还是以脑出血发病。

(2)按癫痫护理常规,床旁备地西泮,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大发作时防止受伤,观察记录意识瞳孔变化及发作情况。

(3)已出血发病者,应观察其意识及瞳孔变化,遵医嘱给予止血、脱水等治疗。

大脑动静脉畸形诊断金标准

大脑动静脉畸形诊断金标准

大脑动静脉畸形诊断金标准
大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血管疾病,它会导致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异常连接。

这种异常连接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和出血,进而引发中风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于患有AVM的患者来说,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确诊大脑动静脉畸形,医生通常会依靠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诊断AVM的金标准。

1.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诊断AVM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通过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大脑血管的结构,帮助医生确定血管异常的位置和大小。

2.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A是一种特殊的MRI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血管的情况,有助于确定AVM的血流情况和血管供应区域。

3. CT血管造影(CTA),CTA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来观察血管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关于AVM的血流情况和血管结构的详细信息。

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SA是一种介入性的影像学检查,通过在血管内注入造影剂来观察血管的情况,是诊断AVM的金标准之一。

除了影像学检查,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进行诊断。

一旦诊断出AVM,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介入治疗或放射治疗等。

总之,对于怀疑患有大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来说,及早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精准的诊断,患者才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风险。

脑动静脉畸形诊疗规范(最新版)

脑动静脉畸形诊疗规范(最新版)

脑动静脉畸形诊疗规范(最新版)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脑血管畸形,其起源于胚胎期时脑原始动脉和静脉并行,中间以两层血管内皮细胞相连。

如果这两者之间发生瘘道,血液就会直接从动脉流入静脉,形成血流短路,从而引起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显微镜下,畸形组织呈一堆较成熟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结构,其中夹杂有硬化的脑组织。

诊断】一)临床表现1.头痛:多数病人主要症状为长期头痛,常为偏头痛样,但部位并不固定而且与病变的定位无关。

当畸形出血时,头痛加剧,且伴有呕吐。

2.癫痫:约1/3以上的病人以发作起病,多呈限局性抽搐。

该症状有一定定位意义。

确诊年龄越小,越容易出现癫痫症状。

癫痫发生风险统计:10-19岁44%;20-29岁31%,30-60岁6%。

偶然发现或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病人多无癫痫发作。

3.出血:可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和硬脑膜下出血等。

常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亦可无任何原因。

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出血的高峰期为15-20岁,每次出血的死亡率为10%,病残率为30-50%。

小的动静脉畸形常比大的更易表现为出血。

4.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及智力减退:由于脑盗血现象病变远端和邻近脑组织缺血,旧之对侧肢体可出现进行性肌力减弱,并发生萎缩。

在儿童期发病,当病变大而累及脑组织广泛者可导致智力减退。

5.颅内杂音:当畸形体积大、部位表浅,特别是伴有硬脑膜动静脉畸形时可听到。

6.占位效应:例如小脑桥脑角(CPA)的AVMs引起的三叉神经痛。

7.儿童动静脉畸形常有大的中线位置的动静脉畸形并引流入增大的大脑大静脉(Gale静脉,即"Galen静脉动脉瘤")。

还可伴有:A。

脑积水合并大头畸形:多由于增大的Galen静脉压迫中脑导水管所致。

B。

心功能衰竭伴随心脏肥大。

C。

前额静脉突起,多因静脉压增加所致。

8.临床分级:临床采用较多的是Spetzler分级法,它根据AVM的大小、部位和引流情况进行评分。

动静脉畸形名词解释

动静脉畸形名词解释

动静脉畸形名词解释动静脉畸形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疾病,通常发生在脑部或骨骼肌肉系统中。

以下是关于动静脉畸形的详细解释:1.定义与特性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血管异常发育,形成了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异常通道。

这些通道没有正常的毛细血管床,导致血液流动异常,血压升高。

动静脉畸形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最常见于成年人。

2.发病原因动静脉畸形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

此外,头部创伤、妊娠、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3.分类与类型动静脉畸形根据发病部位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1)脑动静脉畸形:发生在脑部,可能导致头痛、癫痫、出血等症状。

(2)骨骼肌肉动静脉畸形:发生在骨骼和肌肉系统,可能导致疼痛、肿胀、肌肉无力等症状。

(3)内脏动静脉畸形:发生在内脏器官,可能导致器官功能异常等症状。

4.诊断与鉴别诊断动静脉畸形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医学影像学检查,如CT、MRI、DSA等。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症状来确定诊断。

同时,需要与其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动脉瘤、血管炎等。

5.治疗方式与效果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

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部位。

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改善,但有复发的风险。

6.预后与复发风险动静脉畸形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

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然而,由于动静脉畸形的复杂性,治疗后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或复发。

复发风险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

7.患者生活与注意事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减少出血和脑部损伤的风险。

同时,应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治疗。

对于患有内脏动静脉畸形的患者,需要避免使用避孕药和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总之,动静脉畸形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患者和医生需要密切合作,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和生活注意事项来控制病情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海南外科模拟题2021年(43)_真题-无答案

海南外科模拟题2021年(43)_真题-无答案

海南外科模拟题2021年(43)(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女性,39岁。

突发剧烈头痛半个月,伴意识障碍,右侧肢体活动减少1周住院。

半个月前与家人聊天时突感剧烈头痛,呈持续胀痛,不能忍受,急到私人诊所,测血压为200/100mmHg。

半小时后出现意识丧失,肢体强直抽搐,口吐白沫,持续约10分钟自行缓解。

急送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示颅内出血,腰穿检查示血性脑脊液(具体不详)。

给予药物治疗,头痛缓解。

1周后患者出现昏睡,表情淡漠,不能言语,同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减少。

查体:呈昏睡状态,颈强直。

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右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巴氏征(+)。

提示:发病当天头颅CT提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按Hunt-Hess分级属于下列哪一级A. Ⅰ级B. Ⅱ级C. Ⅲ级D. Ⅳ级E. Ⅴ级F. 0级2. 女性,39岁。

突发剧烈头痛半个月,伴意识障碍,右侧肢体活动减少1周住院。

半个月前与家人聊天时突感剧烈头痛,呈持续胀痛,不能忍受,急到私人诊所,测血压为200/100mmHg。

半小时后出现意识丧失,肢体强直抽搐,口吐白沫,持续约10分钟自行缓解。

急送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示颅内出血,腰穿检查示血性脑脊液(具体不详)。

给予药物治疗,头痛缓解。

1周后患者出现昏睡,表情淡漠,不能言语,同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减少。

查体:呈昏睡状态,颈强直。

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右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巴氏征(+)。

提示:发病当天头颅CT提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患者情况,最好采取A. 3H治疗B. 显微手术动脉瘤夹闭术C. 显微手术动脉瘤孤立术D. 开颅探查E. 微弹簧圈栓塞术F. 球囊栓塞术3. 女性,39岁。

突发剧烈头痛半个月,伴意识障碍,右侧肢体活动减少1周住院。

半个月前与家人聊天时突感剧烈头痛,呈持续胀痛,不能忍受,急到私人诊所,测血压为200/100mmHg。

半小时后出现意识丧失,肢体强直抽搐,口吐白沫,持续约10分钟自行缓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动静脉畸形我们都不陌生,动静脉畸形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所以当出现动静脉畸形的症状时,必须及时的上医院就诊。

动静脉畸形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者更离不开家属们细心的护理,做好动静脉畸形的工作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那么,为了避免患有动静脉畸形的症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面鄂州中医血管瘤专科医院专家,将为我们讲述关于动静脉畸形的相关知识:
欧阳光明(2021.03.07)
小型动静脉畸形可没有任何症状或体征,绝大多数动静脉畸形可出现一定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有:
(1)出血:发生率为20%~88%,并且多为首发症状。

动静脉畸形越小,越容易出血。

一般多发生于青年人。

发病突然,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剧烈头痛,伴呕吐;神志可清醒,亦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可出现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亦可有颅内压增高征或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

如果是AVM脑浅表的血管破裂,则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如破裂的是较深的血管则引起脑内血肿;邻近脑室或脑室内的AVM破裂常为脑内血肿伴有脑室内出血或仅脑室内出血。

AVM出血多见于脑实质内的血管团血管破裂,引起脑内血肿的机会多。

因此,通常没有颅内动脉瘤出血凶险。

后者多位于脑底动脉环,破裂时血液充塞颅底蛛网膜下腔,引起严重的脑动脉痉挛。

AVM第一次出血的病人80%~90%可以存活,而动脉瘤第一次出血时存活率只有50%~60%.AVM出血亦可反复发作,最多可达10余次。

而且随着出血次数增多,症状和体征加重,病情恶化。

综合文献资料,未破裂的AVM 每年将有2%~4%的出血率,而破裂出血过的AVM第一年再出血的危险性约6%,第二年起每年亦有2%~4%再出血,与未破裂者相同。

继发于出血的年死亡率为1%,总死亡率10%~15%.永久性重残率每年2%~3%.其中20%~30%由出血所致。

由此可见,未出血的AVM 与出过血的AVM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均有潜在的或现实的危险,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2)抽搐:约有一半以上病人癫痫发作,表现为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

以额叶、顶叶及颞叶的AVM抽搐发病最多,尤其是大型、大量盗血
的AVM患者。

癫痫发作可为首发症状,也可发生于出血或伴有脑积水时。

发生率与动静脉畸形的部位及大小有关。

额顶区动静脉畸形的癫痫发生率最高,达86%,额叶为85%,顶叶为58%,颞叶为56%,枕叶为55%,动静脉畸形愈大,发生率越高,“脑盗血”严重的大型动静脉畸形癫痫的发生率越高。

(3)头痛:半数以上病人有长期头痛史,类似偏头痛,局限于一侧,可自行缓解,一般表现为阵发性非典型的偏头痛,可能与脑血管扩张有关。

出血时头痛较平时剧烈,多伴呕吐。

(4)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约40%,主要为运动或感觉性功能障碍。

常发生于较大的AVM.因大量脑盗血引起脑缺血发作,出现轻偏瘫或肢体麻木。

最初短暂性发作,随着发作次数增多,瘫痪可加重并成为永久性。

此外,脑内多次出血亦可引起神经功能损害加重。

脑盗血所致长期缺血的脑组织随着年龄增长,脑动脉广泛硬化或血栓形成,脑萎缩的进展较正常人快,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发展亦较快较重。

(5)其他
巨大型尤其是涉及双侧额叶的AVM可伴有智力减退,癫痫及抗痫药物亦可影响智力发育,或促使智力障碍的发展。

较大的AVM涉及颅外或硬脑膜时病人自觉颅内有杂音。

幕下的AVM,除SAH外,较少有其他症状,不易发现。

以上文章就是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介绍,相信读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对您肯定也能有所帮助。

在此,鄂州中医血管瘤专科医院专家建议患者和家属,病发原因还是要去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够及时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

当然如果您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问题,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