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土地利用规划试卷

合集下载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篇一: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土地的水平范围包括()a. 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b. 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和海洋c. 陆地和内陆水域d. 地球表层所有陆地部分2.合理利用土地的首要问题是()a. 提高全民族素质,人人懂得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b. 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c.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d. 加强土地管理,包括地权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3.某乡土地总面积1000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100公顷,林地200公顷,有林地100公顷。

该乡土地利用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是()a. 90%和20%b. 90%和30%c. 70%和10%d. 90%和10%4.土地利用规划所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a. 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b. 土地利用中需要与可能的矛盾c. 各用地部门之间的矛盾d.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5.土地人口承载量是指()a.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最多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b.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至少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c.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和生活水平上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d.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6.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用地区之间()a. 可以重合,还可以有复区b. 不可以重合,也不可以有复区c. 可以重合,不可以有复区d. 不可以重合,可以有复区7.从土地管理角度,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是()a. 土地利用的全部问题b.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问题c. 如何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问题d.土地利用方式的问题8.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确定必须根据()a. 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 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c. 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d. 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有关部门审批实施,就具有()a. 控制土地利用效应b. 行政效应c. 监督土地利用效应d. 法律效应10.不宜作为水库库址的是()a. “肚大口小底平”地形的地区b. 集水面积大的地区c. 喀斯特地貌地区d. 占用部分农田地区11.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反映()a. 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b. 耕地利用程度c. 耕地利用的社会效益d. 耕地利用的生态效益12.不是土地利用分区基本依据的是()a.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 土地评价c. 自然社会经济资料d. 单位和个人用地需求13.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手段分()a. 行政、技术和经济手段b. 行政、技术、经济和法律手段c. 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d. 行政、技术和法律手段14.不属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土地利用评述内容的是()a. 土地利用成绩b. 土地利用问题c.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意见d. 土地利用分区15.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范畴的是()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 土地估价c.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d.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1.基本农田不单指“高产稳产”农田,还包括必须保留的中低产田。

土地利用与规划考核试卷

土地利用与规划考核试卷
10.土地执法监察是土地管理部门的日常职责,不需要特定情况下才进行。(√)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编制原则。(10分)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土地征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0分)
3.请阐述土地资源管理在保护耕地方面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10分)
土地利用与规划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土地利用的基本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农用地
B.建设用地
C.生态用地
D.工业用地
2.下列哪种规划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
C.土地整治规划
D.农田水利规划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多少年?()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4.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
A.地形
B.气候
C.人口
D.文化
4.空间、经济效益
5.合法、合规、合理
6.土地整理
7.法律规定
8.土地资源管理
9.绿地
10.土地执法监察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编制原则包括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协调性。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

A 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B 开发、保护、整治和分配C 利用、分配、整治和保护D 开发、利用、分配和保护2、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A 合理分配土地资源B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 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D 增加土地的经济价值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4、()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

A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B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C 土地用途分区D 土地利用控制指标5、土地用途分区的依据主要有()。

A 土地自然条件B 土地社会经济条件C 土地利用现状D 以上都是6、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A 统计分析法B 对比分析法C 动态分析法D 以上都是7、建设用地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节约集约用地B 保护耕地C 优先保障工业用地D 符合城市规划8、耕地保护规划的重点是()。

A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B 提高耕地质量C 控制耕地减少D 以上都是9、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

A 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B 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的影响C 土地整治对环境的影响D 以上都是10、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不包括()。

A 法律保障B 行政保障C 技术保障D 经济保障11、土地利用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根据()确定。

A 规划区域的大小B 规划的精度要求C 规划的用途D 以上都是12、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A 耕地保护专项规划B 土地整治专项规划C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D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13、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方式不包括()。

A 问卷调查B 听证会C 专家咨询D 行政命令14、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作用不包括()。

A 为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持B 便于规划成果的管理和更新C 为土地执法提供依据D 直接决定土地的用途15、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趋势()。

2011土地估价师考试《管理基础》习题及答案

2011土地估价师考试《管理基础》习题及答案

2011年土地估价师考试《管理基础》习题及答案1.我国耕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

A.10%B.12%C.14%D.16%【答案】C2.2006年A省制定了A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下列( )为A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期限。

A.15年B.25年C.35年D.45年【答案】A【解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15年。

3.下列关于基本农田及基本农田保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基本农田,又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B.基本农田是耕地的其中一部分,而且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C.所有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D.基本农田保护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答案】C【解析】基本农田是耕地的其中一部分,而且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但并不是所有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

4.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交债权人占有,将该权利或动产作为全权债权担保的行为是( )。

A.抵押B.质押C.留置D.担保【答案】D5.下列属于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是( )。

A.水资源调查B.劳动力调查C.特种土宜调查D.植被调查【答案】B6.按照标准支付土地补偿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批准可以增加( )。

A.土地补偿费B.安置补助费C.青苗补偿费D.新菜地开发资金【答案】B7.我国土地所有权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的,土地所有权为( )所有。

A.国家B.全民C.集体D.全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答案】D8.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之一,是其净资产额不低于( )万元。

A.3000B.6000C.8000D.10000【答案】B9.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重要行政法规( ),使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A.《土地管理法》B.《城市房地产管理法》C.《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D.《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答案】C【解析】1990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土地开发与利用考核试卷

土地开发与利用考核试卷
A.合理规划施工时间
B.采取降噪措施
C.土壤污染防治
D.提高土地开发强度
9.土地开发项目的审批流程可能涉及哪些部门?()
A.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B.环保部门
C.建设部门
D.财政部门
10.下列哪些因素在土地开发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估中应被考虑?()
A.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B.对当地就业的带动作用
C.对社会治安的影响
A.土地取得成本
B.施工材料价格
C.劳动力成本
D.环保措施投入
17.下列哪些类型的土地开发项目可能对交通状况产生影响?()
A.商业综合体
B.工业园区
C.住宅小区
D.教育园区
18.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促进土地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
A.完善法律法规
B.提高审批效率
C.加强监管力度
D.提供政策扶持
19.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土地开发项目的市场前景?()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
3.土地开发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
4.土地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5.在土地开发项目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保障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10.________和________是提升土地开发项目市场前景的两大因素。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土地开发项目只需关注经济效益,无需考虑生态环境影响。()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为10年。()
3.任何类型的土地开发项目都可以进行填海造陆。()

2011年土地估价师考试《土地估价实务》有关习题参考6

2011年土地估价师考试《土地估价实务》有关习题参考6

-某甲房地产集团经过调查,于1998年以出让⽅式取得某市⼀⽚⽣地50年⼟地使⽤权。

该地块⾯积为1.8k㎡,进⾏“七通⼀平”开发后,按照规划,区域内道路、绿地等公益事业占地⾯积为30%。

根据调查,该市同类⼟地取得费⽤为10万元/亩,将⽣地开发成“七通⼀平”⼟地的开发成本、管理费⽤等为1.4亿元/k㎡。

开发期为3年,每年开发费⽤及管理费⽤在期初均匀投⼊,第⼀年、第⼆年、第三年分别投⼊40%、30%,20%。

贷款年利率⼀年期为6%、⼆年期为7%、三年期为8%;投资利润率为12%。

当地⼟地增值收益是⼟地成本价格的20%,⼟地还原利率为6%。

1998年起⾄2004年地价上涨幅度为每年增长2%。

2002年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其中3000㎡的A地块上建成综合写字楼并对外出租。

写字楼⾯积6200㎡,耐⽤年限50年,残值率为4%。

⽬前该类建筑的重置价格为1800元/㎡,建筑物还原利率为8%。

2004年,某丙咨询公司以此作为典型案例,测算出该市同类房地产的综合还原利率为7.42%,请问是否正确?解:(1)⽤成本逼近法计算⼟地价值①计算⼟地取得费及税费l.8×1000×1000×150=2.7亿元②计算⼟地开发费1.4×1.8÷[1.8×(1—30%)]=200元/㎡总开发费⽤:200×1.8×0.7=2.52亿元③计算利息2.7×8%×3+2.52×40%×[(1+8%)2.5-1]+2.52×35%×[(1+7%)1.5-1]+2.52×25%×[(1+6%)0.5-1]=0.648+0.21386+0.09421+0.01862=0.97469亿元④计算利润(2.7⼗2.52)×12%=0.6264亿元⑤计算⼟地增值(①+②+③+④)×20%=1.36422亿元⑥⽆限年期地价①+②+③⼗④+⑤=8.18531亿元⑦50年期地价P=(①+②+③⼗④+⑤)×[1—1/(1⼗6%)50]=7.7409亿元⑧地价修正到2004年:7.7409×(1+6%×2)=8.6698亿元⑨单位⾯积地价8.6698÷[1.8×(1-30%)]=688.08元/㎡总地价:3000× 688.08=2064240元(2)计算建筑物现值建筑物年折旧:1800×6200÷46=242609元。

2011年土地管理基础考试题及答案(本站推荐)

2011年土地管理基础考试题及答案(本站推荐)

2011年土地管理基础考试题及答案(本站推荐)第一篇:2011年土地管理基础考试题及答案(本站推荐)2011年土地管理基础考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土地供求关系是指土地经济供给与人们对某些土地用途需求之间的关系。

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低价是指为防止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而实施的最低基准地价。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4.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土地市场不是实物交易意义上的市场。

5.农民宅基地应经村委会审查,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批。

6.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必须共同申请土地登记。

7.出让土地使用权出租后,承租人必须继续履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8.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因此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就是该区域内的全部土地。

9.国有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作价人股的,其土地使用权作价折算的股本额不得低于审核确认的土地使用权作价总额。

10.承租人转让土地租赁合同的,租赁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给第三人。

二、单项选择题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倍。

A.4-6B.6-10C.8-10D.4-712.关于农用地开发,下列提法中最准确的是()。

A.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未利用地通过工程的、生物的或综合的措施,使其成为可利用农地的过程B.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未利用地通过工程的或综合的措施,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的过程C.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中低产田通过工程的、生物的或综合的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过程D.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中低产田通过综合的措施,使其成为可利用土地的过程13.按照法律规定,我国的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具体由()负责。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B.土地登记代理事务所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屋管理部门D.A和B均可14.把土地资源分为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的依据是()。

土地利用规划试卷

土地利用规划试卷

土地利用规划试卷一、选择题1.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是什么?A. 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B. 推动乡村振兴C. 保护生态环境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2.下列哪个是土地类型分类的原则?A. 生产功能B. 自然条件C. 土地用途D. 土地区位答案:C3.城市用地规划中,一般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A. 住宅用地B. 工业用地C. 农业用地D. 商业用地答案:C4.下列哪个部门主要负责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管理?A. 国土资源部B.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C. 环境保护部D. 城乡规划部答案:D5.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A. 调查研究、规划设计、公示等B. 立项、咨询、编制、审查等C. 确立任务、调查研究、编制方案等D. 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答案:C二、填空题1.土地利用规划中,采用的主要指标是______答案: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生态环境指标等2.2020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______个功能区答案:93.土地分类主要分为______主要类型答案:74.土地利用中的______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答案:城市用地5.土地利用规划应该与______相协调和统筹答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三、简答题1.解释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并举例说明。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平衡、分类指导、保护优先、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

以综合平衡为例,这意味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考虑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比如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利益,确保不会偏重某一方面而导致其他方面的损失。

2.请阐述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在于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它可以合理调配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师范学院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环旅学院07年级
GIS专业《土地利用规划》考查试卷(这个部分抄到试卷上)
一、简答(每小题10分,共60分)
1、简要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2、土地资源的功能有哪些
3、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
4、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一些什么内容?
5、简要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包括哪几方面?
二、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县级和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试卷的几个要求:
1、写答案的时候,在白纸左侧留出装订线的区域,并在这个区域写上(院系、专业、年级、班级、姓名)
2、写答案时把题目抄到试卷上。

3、因为试卷要在6.1日前录入电脑,请务必在5月29日前交到班长处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环旅学院07年级
GIS专业《土地利用规划》考查试卷评分标准
一、简答(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其范围或层次可以分为:(1)包括区域全部土地的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区域内各类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2)耕地、草地、林地等单一土地利用系统的详细利用规划,主要内容是各类用地的内部土地利用组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3)为了解决特定土地利用问题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内容包括防止土地退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的土地开发规划,以及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等。

2、土地资源的功能主要有三项:植物生产功能、建设承载功能和生态功能。


同性质的土地,有着不同的光、热、水、肥等条件,适应于不同的植物、动物生长繁殖,人类可以通过施肥、农田水利建设,以至发展保护地栽培,来影响或改变环境条件。

居民点、道路、水利工程等各项工程,都是在土地上建立的。

土地的工程特性主要由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地形、水文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各项条件不良的土地不能作为建筑用地。

土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是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和净化功能。

支撑功能主要是说植物要生长固定在土壤上,养育功能是说土壤是食物链的关键一环,无论是植物、动物、微生物都离不开土壤。

净化作用是说污染物质在土体中可以通过扩散、分解等作用,降低浓度、减少毒性;或者经过沉淀、胶体吸附等使污染物发生变化,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脱离食物链;通过生物和化学降解,使污染物变为毒性较小或无毒性甚至有营养的物质;另外,通过土地掩埋,也可减少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当然,土地的净化功能是有限的,必须在它容许的范围内进行。

3、是因为人口快速增长已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

为了满足食物需求,人
类将林地、草地、湿地等开垦为农田,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相当多的开垦耕地已成为不毛之地,人口的增加对居住、交通、文化娱乐等用地的要求也增加,大量肥沃良田正在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渍化、酸化、贫瘠化、污染等造成土地生物生产潜力降低或生物产品质量降低,大面积的耕地、林地、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高化肥、农药的投入,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全球食物的98%是陆地生产的,海洋和陆地水域生产不到2%,植物性食品占人类膳食的92%,而只占8%的动物性产品大部分也间接来自于植物性产品,这些决定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4、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基本农田保护方案的编制和保护
区的划定;其次是落实规划方案;最后是制定保护措施。

基本农田保护方案要在对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耕地分等定级,并根据人口发展预测,计算粮食需求,确定耕地保护面积;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

落实规划方案要将方案逐级分解下达到乡、
村,并落实到地块,在田间设立保护标志。

在保护措施方面,应规定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手续和权限;建立基本农田登记制度、损失补偿制度、地力保养和环境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监督检查制度;确立政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责任,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直到村委会。

5、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深入和补充,是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总体规划实现的重要技术措施。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包括行业用地规划以及有特定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如为了流域水土保持而进行的流域治理规划;为了改良土壤而进行的土壤改良规划;为了防风固沙而进行的绿化规划等。

6、实施措施包括法律措施、行政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四个方面。

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报上级批准,作为地方性法规,由人大监督执行。

政府要制定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条例,对有关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贯彻执行。

积极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启动和发展土地市场。

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监督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

二、问答题
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1)根据地级规划所规定的土地利用方向、
重点基础设施的布局,结合本县的土地资源特点,确定县内的土地利用方向、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布局,重点确定耕地、土地开发整理和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布局,并把指标分解到乡;(2)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编制各分区用途管制规则;(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县级规划的要求和和本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确定本乡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和各类用地指标,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环境用地及其它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2)进行土地用途分区,落实每一块土地的具体用途和限制条件;(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2、(1)综合分析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土地既有自然属性,又有其社会经济属
性,要考虑到综合性和复杂性;(2)系统性原则,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互相关联,高层次的规划比较概括,为低层次的规划提供依据和要求,低层次的规划是实施高层次规划的具体操作;(3)灵活性和动态性原则,规划要有多方案设计和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具有调整和应变能力,同时要注意稳定性;(4)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

我国人均耕地少,各项用地对耕地的压力大;(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6)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7)部门和公众参与的原则;(8)以供给能力调控需求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