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认识实习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实习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工程地质实习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工程地质实习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工程地质实习是我大学期间最为难忘和宝贵的经历之一。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机会亲身参与实践项目,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我对工程地质实习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实习开始前,我对工程地质只是有个大概的了解,对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一无所知。

然而,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确了实地进行勘察和地质调查的重要性。

在一次实地勘察中,我亲眼见证了勘察人员如何使用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地质勘察和测试,从而获取到准确的地质数据。

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我的专业选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实习期间,我还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技能,例如钻探、岩土工程施工等。

通过亲身参与这些实践项目,我明白了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差距,也意识到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

在钻探工作中,我学到了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钻机、如何合理选择钻探工具等。

这些技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将会派上用场,为我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实习期间,我还有幸参与了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如地铁建设和水利工程。

这给我提供了机会亲眼见证和参与到真正的工程施工中。

通过亲身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工程地质对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工作的不准确或粗略勘察可能导致工程施工中的各种问题,甚至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完成进度。

因此,我更加坚定了我将来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决心。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实习还锻炼了我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经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快速找出解决方法并与团队成员协作完成任务。

这种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灵活应对问题,并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这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工程地质实习,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我不仅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实习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加强了我对工程地质领域的热爱和兴趣。

总之,工程地质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和宝贵的经验。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范文(摘选10篇)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范文(摘选10篇)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范文(摘选10篇)1.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篇一工程地质实习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实地考察中,我亲眼见证了各种岩石、地质构造的形成与变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次实习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也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

2.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篇二工程地质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实习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和操作,不断加深对工程地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也为我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篇三工程地质实习让我对地质工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实习中,我参与了地质勘察、岩石分析等工作,深刻感受到了地质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工具和技术手段去解决问题。

这次实习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地质工程的决心。

4.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篇四工程地质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学会了如何适应工作环境和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到了提升自我的方向。

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成熟、自信,也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5.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篇五工程地质实习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地质学的魅力。

在实习中,我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同事和导师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次实习让我更加热爱地质学这个专业,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篇六作为一名大学生,参与工程地质实习让我有了更深入的体验。

实地观察与操作让我对地质构造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这次实习不仅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也锻炼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地质实习心得体会7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那么地质实习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1)金秋十月,我们地理班开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实习。

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大家都十分兴奋,。

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

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很亲近,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积极地去认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依傍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林州地区内各种现象都很奇特,并且出露良好,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

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

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

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

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

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大全5篇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大全5篇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大全5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大全篇1短短五天的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本次实习亲眼见到了很多课本中描述过的地质构造以及岩石,学会了罗盘的使用方法,练习了利用地形图使用后方交会法确定自己的位置,练习了透过读地质图来决定当地岩层的年代、产状等,深刻地感受了仅有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透过实践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化为己用。

本次实习真的收获了很多,感谢两位老师一路辛苦的教导。

经过一个多学期煤矿地质学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和煤矿地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煤矿地质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状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地质学的了解,__级采矿工程同学六月二十号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行3天地质的实习。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大全篇2通过矿山地质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

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习,了解矿山地质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

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

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

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①在矿山地质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5篇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5篇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5篇为大家收集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那么,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篇1】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 20__年7月1日实习目的和任务:《煤矿地质学》课程的认识实习是有关地质科学的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次实习时该课程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1) 认识实习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学会区分三大类岩石;2) 了解该地区的地层构造和特殊的地层关系;3) 认识实习区地层剖面,了解对比地层划分,熟悉地层时代;4) 认识实习区地质构造(褶皱、节理、断层)学会识别方法;5) 认识实习区的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6)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断层)产状;7) 学会做简单的野外地质记录;8) 编写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篇2】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是为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该课程的一些实地相关的地质例子,进一步了解该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一天参观南京六合区的火山岩形成区的景观------桂子山石柱林景区是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位于六合城北约17公里,与金牛湖景区紧邻,由六合城区经金江公路即可直达,交通便捷。

桂子山石柱林被评列为金陵名胜之一,描述为“上溯万年,冲天赤焰三千丈;遨游六合,掷地琼林十万株”。

从科学的角度讲,桂子山石柱林系千万年前火山爆发时,玄武岩浆喷射到地面冷却收缩后形成六棱型、五棱型等不同形态的“柱状节理”。

现有的石柱林直观陡壁高达50余米,山体岩壁约有5万余根熔岩石柱,它们或直立、或倾斜,如修饰性开发后直观高度可达100米,雄伟壮观,令人称奇。

该地区原是一采石厂,1983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徐克勤在周边地区作地质考察时,首次发现是比较规则的石柱林,后建议上级政府给予保护,并作为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地质考察点。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通用9篇)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通用9篇)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通用9篇)地质篇1砂岩、夹粉砂岩;在西江南岸侵蚀低山、侵蚀台地和冲积平原上也有部分出露。

在断层线附近还有老虎坳组(d2l)的砂砾岩、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泥质页岩,估计是上覆新地层被侵蚀掉而出露表层的。

另有两组为晚泥盆世地层,分别为帽子峰组(d3m)的页岩、粉砂岩、砂岩互层、夹灰岩和天子岭组(d3t)的灰岩和泥质灰岩、夹钨质页岩。

4. 石炭系(c)石炭系的地层广泛出露于西江北面的冲积平原上,由西江北岸出发,向北岭方向分别从岩关阶(孟公坳组)(c1y)砂页岩过渡到测水段(c1dc)石英砂岩、泥质页岩夹煤层。

七星岩地区也主要为石炭系的地层,石牌附近为石磴子段(c1ds)微粒灰岩夹泥质页岩,阿波岩为壶天群(c2+3ht)白云石化灰岩、微粒灰岩、夹角砾状灰岩。

5. 二叠系(p)龙潭组上部(p2lb)石英砂岩、页岩与粉砂质页岩互层、夹煤层只在图中西江东南的冲积平原上找到一处,位于高要市东北部。

6. 三叠系(t)这一时代的岩石出露得不多,可以看到只在高要市西北的山地有分布。

为砾岩、砂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与泥质页岩互层、夹灰质页岩及煤层(t3r-j1a)三叠纪时期比较重要的地层是晚侏罗世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〥32(3)),这是在发生在三叠纪的燕山运动中形成的,主要分布于西江南岸,形成黑云母花岗岩群;另外在羚羊峡附近的西江沿岸和鼎湖山区也有较多出露。

7. 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西江沿岸的冲积平原上,为现代河床沉积。

其中南岸主要是砾石、砂夹红黄色粘性土,北岸主要为砂、砂砾、夹粉砂质粘土;另外在市区北部公路附近还有砂、砂砾、砂质粘土、夹泥炭及淤泥层的第四系地层。

(二)构造1. 褶皱肇庆地区的褶皱是在构造运动中岩层受力弯曲变形所形成的,几乎整个肇庆地区都处于这一大型褶皱构造之上。

北岭、栏柯山是桂头群为主的背斜山,中部平原是石炭系灰岩为主的复式向斜谷。

肇庆平原的沉积主要来自西江对凸岸的沉积,大约距今三至四亿年前,在肇庆地区首先沉积了砂岩和页岩,后来又沉积了一层厚达百多米深的石灰岩。

地质实习收获和心得(万能模板16篇)

地质实习收获和心得(万能模板16篇)

地质实习收获和心得(万能模板16篇)地质实习收获和心得篇120__年6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昌乐火山口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

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

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

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

为季节性河流。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地质实习心得体会5篇对于自己的老师,可以借助心得体会的书写方式来进行记录,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力量。

我信任,许多人都非常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我整理的地质实习心得体会5篇,仅供参考。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1一、实习目的及任务:巩固和加深其次章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理论学问,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不同矿物的分类、形态、颜色、解理、硬度和鉴别方法;学会分析不同的岩石,清晰不同分类岩石的形成缘由及构成和结构;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20__年5月22日三、实习地点:土木工程学院楼岩土标本室四、试验内容:1)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1)矿物的形态。

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汲取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

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

矿物反抗刻划、研磨的力量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也许了解矿物的硬度。

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

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肯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奇面,只有矿物的新奇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2)其次观看、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最终,依据观看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1、正长石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奇面,然后观看他的外形,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看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近似正交2、橄榄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奇面,然后观看它的外形,粒状,颜色为淡黄绿色至黑绿色,在阳光下观看,有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划不动,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观看解理面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认识实习心得体会短暂的地质实习很快就结束了,而这次野外实习对我产生的影响却并没有很快随之消失。

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每天随老师一起到野外观察,测量产状,记录数据,观察地形,判断构造,并且及时复习了已经渐渐淡忘的部分课本知识,短短的两周,让我对野外地质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对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个最直接的了解。

并且直接影响了我的学习观念,将实践的成分注入了思想中,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之前的地质学习还仅仅局限与课本知识的认知,通过听课,复习,考试等环节,认识并了解了大量的地质知识,但这些都仅仅是纸上谈兵,我知道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却还都只是能从插图上判断,到野外旅游的时候见了很多岩体,也没有能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判断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而褶皱的向斜与背斜构造,更是无从判断。

但经过这次野外实习,听了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再加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同学之间的合作,我对之前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感性的理解,不但能够正确迅速地区分节理和断层,还解决了很多课本学习中遗留下来无从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操作,对地质罗盘的使用也熟悉起来,而不是先前仅仅对插图的认识。

野外实习在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的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对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虽然时间并不长,前后不过两周的时间,但是在这期间学到的方法,观念上的改变,是课堂学习中所不能得到的。

只有真正走出课堂,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通过自己的操作加深理解,才能算是学习过程得到完善。

举一反三地说,任何工程实际与课本上的罗列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实际中的情况往往更复杂,是各方面的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有通观全局的能力,在做分析的时候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而与工程相关的课程,都需要真正地走出课堂,工程地质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学习中的观念产生了一个转变,认识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在和老师同学一起到野外观察采集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地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很多工作是自己独立操作所不能完成的,需要老师指导,需要同学配合,经过组员之间的分工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学校的学习只有在实际中得到运用才算是学会了,所以以后我们一定要加强各种实践活动的参与。

总地来说,在将来的学习中,必将逐渐体会到这次实习带给我的更多收获。

这次实习是成功的,我个人在这次实习中受益匪浅,更多的方面的收获是隐性的。

篇二: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文档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第一章前言一、目的任务1)工作目的:本次实习是地质类专业的一次地质认识实习,是在完成了《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学习后进行的。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基础地质认识实习,地点主要位于xxx。

通过本次实习各个环节的训练,使我们掌握、巩固和丰富课堂的理论知识,认识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现象;认识地层层序和划分标志,学会岩石的野外观察和鉴定,掌握各种地质构造的观察描述等基本工作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主要学习(1)罗盘的使用;(2)观察点的记录格式和记录内容;(3)实习区及区域地质概况;(4)河流地质作用特征及其现象;(5)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野外观察、鉴定和描述;(6)岩浆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7)地层的层序及接触关系;(8)褶皱、断层节理和劈理等构造的特征及识别标志。

2)时间、地点(路线)、目的(内容):3)完成情况二、地理概况1)桂林市地理概况:地形条件: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109°45-104°40,北纬24°18-25°41。

平均海拔150米。

有典型岩溶峰林地貌,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

市内交通便利,实习期间所到地点坐车皆可直接到达。

气候条件: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优越。

年平均气温为18·9℃。

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5·6℃。

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

平均蒸发量1490~1905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

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

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

土壤条件: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

酸碱度为4·5~6·5。

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

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

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

动植物资源:桂林市的动物种类繁多,有1593种,隶属60目295科。

陆栖脊椎动物有400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水生物有144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鳗鲡等。

全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

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

矿产资源:桂林矿产资源丰富。

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钽、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30多种,在广西位于全国前列的36种矿产中,桂林占17种,其中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滑石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

水利资源: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

水能,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土特产品:桂林有很多名产:沙田柚果大形美,肉质清香,驰名中外;夏橙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首;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个大味香,享誉京城;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荷花鱼、腐竹等名优土特产。

2)部分实习区域地理概况:1.灵川县大圩镇。

灵川县大圩镇辖1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5.29万人,行政区域面积193.7平方公里。

2000年被评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自治区204个重点建设镇之一,2003年5月被列入建设部、科技部小城镇建设科技示范项目,2005年9月和11月分别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农村改革典型镇荣誉称号。

2.资源县。

该县位于越城岭山脉腹地,东经110°15′—110°55′,北纬25°46′—26°21′之间。

东北与全州县相连,南西与兴安县毗邻,西南与龙胜县接壤。

县城距桂林市107公里。

境内高山环抱,山峦起仗,沟谷纵横,是一个山区面积大、平均耕地面积较小的县。

气候条件。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但光能不足,光、热、水时空分布不均匀,自然配合不协调。

由于地势偏高,地形复杂,具有山地“立体气候”特征。

土壤条件。

资源县土壤主要是由岩浆岩系的花岗岩变质的岩类、沉积岩系的砂岩、页岩等发育成的红壤、黄壤、黄棕壤土类,土层厚度中等,质地疏松、肥沃、透水性好,理化性质较好,适合各种作物生长。

水系和植被。

资源县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境内山山有水,岭岭有泉,河溪遍布,水源丰富。

众多的支流汇于两大河流——资江和浔江。

资源县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78.44%。

地方特产。

资源县地方特产以药材最为出名,盛产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县共有药材种类150多种。

国家收购数量较多的品种有前胡、白艿、桔梗、勾藤、金银花、田七、黄连、黄柏、杜仲、厚朴等。

其中野生桔梗,勾腾,前胡年产量150余吨;人工种植的杜仲、厚朴、黄柏、金银花近10万亩,每年收购量达100余吨,质优价廉。

另浔江鱼、娃娃鱼与石蛙也是该县负有盛名的土特产。

3)涠洲岛地理概况篇三: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昆明理工大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习地点:实习时间: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习的目的和意义第二节实习的安排和进度第三节实习地的地理与交通概况第二章西山实习路线第一节西山地理地貌特征第二节滇池的地理环境现状第三节西山大断裂第四节西山大断裂的地层剖面第五节滇池的形成和演化第三章澄江实习路线第一节帽天山抚仙湖地理交通现状第二节澄江动物群第四节抚仙湖的形成和水环境特征第四章总结和感想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实习正是理论知识与实地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从理论到实际,用哲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次飞跃。

我们有了理论知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很高的分析实际眼前的问题,只有把学到的理论应验于实地,用理论来知道实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了解地貌学。

这种从理论上的认识到真正亲临现场去分析问题,就是一次飞跃。

因此,应该把实习看成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把自己对每一种地貌类型的认识看成是自己在认识论上的一次飞跃。

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

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煤矿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应用学科分支,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必修的一门课程。

地质学不仅是一门科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

无论是进行地质研究还是地质知识应用几乎都离不开野外地质观察。

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和取样,获取地质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和实物材料,经室内进一步研究,进而最终获得地质知识。

这次实习无疑巩固了地质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热诚,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