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活性成分的含量研究概况
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条件及有效活性成分研究

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条件及有效活性成分研究发布时间:2022-12-06T07:54:34.980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3期作者:汪楠瑶[导读] 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材,药用功能很多,还可以作为食材,医药保健价值非常高。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江东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要: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材,药用功能很多,还可以作为食材,医药保健价值非常高。
服用冬虫夏草,促使机体加快新陈代谢,免疫力提高。
当前一些地区人工栽培冬虫夏草,而且规模化发展,但是由于没有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导致效果不够理想。
这就需要研究冬虫夏草的培养条件,分析有效活性成分,以提高产量,本论文着重于研究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条件以及有效活性成分。
关键词: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技术;条件;活性成分;有效性引言冬虫夏草作为一种生长菌,是在中低温环境中生长的。
野生的冬虫夏草非常稀有,生长环境为高海拔的山上。
现在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冬虫夏草的药用功效,同时也逐渐了解其生活状态,因此一些地区开始人工栽培。
冬虫夏草适合在2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生长,温度比较低的环境中可以生长,不能承受高温环境。
如果生长在30摄氏度的环境中,虫草菌很快死亡[1] 。
冬季,在适宜的环境下,夏草的菌丝不断发育,虫体头部会有子实体生长出来。
第二年的春天,气候温暖,达到 4摄氏度至10摄氏度的时候,子座生长速度非常快,出土之后长成草状,这就是“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采用人工培养方式,对于这些要有所掌握,为其塑造合适的生长环境,还要深入研究有效活性成本,以提高成活率,保证产品质量。
一、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条件(一)深层发酵虫草菌丝体液体对冬虫夏草液体进行发酵处理,就是将野生虫草菌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各种类型营养物质经过均匀混合之后融入到水中,制作成培养基,经过发酵处理之后将虫草属真菌接种于气质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就可以繁殖虫草真菌菌丝,生长之后就会有菌丝体形成。
对冬虫夏草采用人工深层发酵方式,早在1992 年就已经研制成功[2] 。
冬虫夏草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3-06-15T08:43:12.551Z 来源:《科技潮》2023年10期作者:胡航[导读] 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与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其气微腥、味微苦,性甘、平,归肺、肾经,具有益肺补肾和化痰止血的功效。
冬虫夏草既可作为其他治疗手段的辅助单方使用,也可制成复方制剂发挥作用。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江东有限公司摘要: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与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其气微腥、味微苦,性甘、平,归肺、肾经,具有益肺补肾和化痰止血的功效。
冬虫夏草既可作为其他治疗手段的辅助单方使用,也可制成复方制剂发挥作用。
由于来源有限,一些临床药品和保健食品中以组分和药理作用相似的发酵虫草菌粉作为原料,多年来,冬虫夏草中的活性成分受到科研工作者持续关注。
针对冬虫夏草各种提取物及活性成分的研究进行归纳,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冬虫夏草、挖掘其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虫夏草;提取物;活性成分一、冬虫夏草提取物1.1提取物制备方法1.1.1冬虫夏草的选择传统的冬虫夏草药材,是以其干品入药,如《中国药典》对其描述为“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而不同的干燥方式对冬虫夏草活性成分含量有影响。
对比了冷冻干燥、阴凉干燥、热风烘干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冬虫夏草中代表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冷冻干燥制备的冬虫夏草,维持了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而热风烘干的产品中,麦角甾醇、胆固醇、豆甾醇等含量较高。
此外,一些研究在选择原料时采用了鲜冬虫夏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干燥方法及工艺对冬虫夏草提取物成分的影响。
1.1.2提取方法在制备冬虫夏草提取物时,最常用的方式是浸取。
为了提高浸取效率,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手段,如热回流、超声等。
比较了加热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及热回流辅助超声波提取,通过对比常见重金属元素、指纹图谱、部分主要/差异性成分,发现含超声方式所制得的提取液稳定性和均一性均较好、提取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种类更多。
冬虫夏草化学成分研究综述

9 6・
科技 论 坛
冬虫夏草化学成 分研究综述
严 冬 , 梁举春 z
( 1 、 西藏 自治 区( 成都) 科技孵化 园, 四川 成都 6 1 0 0 0 0 2 、 西藏天知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 司, 西藏 拉 萨 8 5 0 0 0 0 ) 摘 要: 冬 虫夏草是我 国传统的珍稀 名贵药材 , 含有核苷 、 多糖 、 甾醇 、 糖 醇、 氨基酸等 多种 生理活性成分 , 本文对冬 虫夏草 的化 学成
分 文 献报 道 加 以综 述 。
关键 词 : 冬 虫夏草; 化学成分 ; 综述 冬 虫夏草 为麦 角菌科真 菌冬虫 夏草菌 C o r d y c e p s s i n e n s i s 道不 一, 多数报道含量 为 2 0 %~ 2 5 %, 最少含量 为 5 . 5 3 %, 最多含量 为 f B e r k . S a c c . 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 的子座和幼虫尸体 的干燥复 3 9 . 2 2 %, 其 中以精氨 酸、 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总含量为最高, 以精 合体 , 具有补肾益肺 , 止血化痰 的功效 。临床用于 肾虚精亏 , 阳痿 遗 氨酸 、 色氨 酸 、 谷氨酸及 酪氨酸等为药理学 主要成分 。 马骁驰等研究 精, 腰膝酸痛 , 久 咳虚喘 , 劳嗽咯血 。 冬虫夏草与鹿茸 、 人参并称为中 了沈阳产蛹冬虫夏草培养液 的化学成分, 并从 中分 离得 到环 ( 缬氨酸 药三宝 , 素有“ 软黄金” 之称 。 脯氨酸) 、 环( 苯丙氨酸 一脯氨酸) 、 环( 亮 氨酸 一脯氨 酸) , 以及环( 丙 据报 道 ,野生 冬 虫 夏 草含 有 粗蛋 白 2 9 . 1 % ~3 3 %,粗 脂 肪 氨酸 一 脯 氨酸) 。冬虫夏草在临床上的补益 功能 , 辅助 治疗 消化系统 8 . 6 2 %,总糖 1 3 . 9 4 %~2 4 . 2 0 %,粗纤维 1 8 . 5 %,水分 1 0 . 8 %,灰分 及神经系统疾病, 抑制病菌及增强免疫功能等, 可能与其含有丰富 的 8 . 6 4 %t “ 。 冬虫夏草中还含有核苷类物质 、 甾醇 、 糖醇 、 多糖 、 多种氨基 氨基酸有 一定 的联 系。 酸、 脂肪酸 、 维生素 、 无机元素及多胺类 等, 这 些成分是冬虫夏草发 5无机元素类 挥生理活性或药效 的主要物质基础. 冬虫夏草含有 十分 丰富的微量元素,有报 道称不少 于 3 7种元 1核苷类 素, 其 中以磷 、 镁含量最高 。 沈晓云等通过对冬虫夏草和虫草菌丝的 有研究 报道[ 2 1 认为核苷类 物质是冬虫 夏草主要有 效成分之 一, 微量元 素分析表 明 : 大量元 素 P 、 M g 、 C a 、 N a 、 K 的含 量, 虫草菌丝 高 尤其 以腺苷具有较明显 的药理作用。 自 《 中国药典) 2 0 0 0 年版 以来 , 于冬虫夏草 ; 微量元素中 Mn 含量两者相近 ; 而c u 、 N i 、 c o的含量 , 天 历版药典均 以腺苷作为冬虫夏草含量测定 的重要指标 , 并 规定不得 然虫草高于虫草菌丝 ; A 1 , F e , Z n , S i , S r , B a , T i , L i 的含量,虫草菌丝 高于 钻、 铁、 低于0 . 0 1 0 %。2 0世纪 5 0年代初 , 加拿大学者从 冬虫夏草 的培养物 冬虫夏草。有研究 报道称冬虫夏草 的抗癌作用可能与含磷 、 中分离得到 3 一去氧腺苷 即冬虫夏草素( e o r d  ̄ c e p i n ) 。 近年来 , 又有研 铜 等无机元素有关。 究人员从冬虫夏草 中提取 分离得到 了腺苷 、 尿嘧啶 、 腺嘌呤等 核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维 生素 类 类 成分 。吕瑞绵 等[ 3 1 从西藏产冬 虫夏草为 中分离得到尿 嘧啶 、 腺嘌 冬虫夏草富含维生素类成分 。纪莎等报道冬虫夏 草中含有核黄 呤、 腺嘌呤核苷。 刘静 明等【 4 】 从长春蛹冬虫夏草菌丝中分离得到腺嘌 素、 抗坏血酸、 硫胺素等维生素。赵余庆等经研究表明, 冬虫夏草含 呤、 腺苷和冬虫 夏草素( c o r d y c e p i n ) , 其 中腺嘌呤和冬虫夏草素( c o r d y — 有 维生素 B 。 , 维生素 B , 维生素 B 。 , 维 生索 C 、 烟酸 和烟酰胺 等维生 c e p i n ) 为首次从菌丝体中分离得到 。 徐 文豪等f s 研 究结果显示水溶性 素。 核苷类成分主要集 中在冬虫夏草的子座部分, 而 虫体 的水溶性核苷 7脂肪酸、 酯、 烷烃类 ‘ 类成分含量很低 , 并且从冬虫 夏草子座 的水浸液分离得到微量 的次 有学者从冬虫夏草 中分离鉴定 了 l 2 个脂肪酸成分, 其中4 个 主 黄嘌呤 、 腺 嘌呤 、 鸟嘌呤和核苷 。 要成分为硬脂酸 、 软脂酸 、 油酸 、 亚油酸和 1 个微量 的十七烷酸 。 2多糖 类 8其 他 成 分
冬虫夏草中甘露醇和虫草素的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中甘露醇和虫草素的研究进展摘要: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药材,早在唐朝就已有文献记载,具有抗癌、滋补、免疫调节、抗菌、镇静、催眠等功效。
由于冬虫夏草同时兼有显著的治病、保健和抗衰老作用,因此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常有些不法分子制造伪劣产品或者用仿制品,以次充好,冒充冬虫夏草坑骗消费者。
由于野生冬虫夏草资源有限,加之过度开采,致使宝贵、有限的天然资源遭到破坏并呈现日益枯竭的趋势。
因此,科学地培育出人工冬虫夏草,以作为天然资源的补充,是从事冬虫夏草研发的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显然,不论是严格的市场管理,还是科学地培育人工冬虫夏草,都需要准确检测以识别冬虫夏草中的关键有效成分,进而鉴定是否为冬虫夏草,这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分析技术问题。
关键词:冬虫夏草;甘露醇;虫草素一、冬虫夏草中的甘露醇和虫草素甘露醇(C6H14O6)是鉴别冬虫夏草的最重要的指标,由主要同位素构成的分子为2C61H1416O6,,其精确的质量数为182.0789 amu。
根据药理研究及相关报道,甘露醇具有利尿、提高血浆渗透压、抗自由基等药理作用,并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是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被认为是冬虫夏草的重要分析测试指标。
虫草素是冬虫夏草起药理和保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其分子式和对应的质量数分别为C10H13N5O3和251.1017 amu,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调节心率失常、抑制神经递质释放等功效过去几十年,在分析研究冬虫夏草中的虫草素含量及其药理活性时,一直存在诸多争论,不同的研究者甚至得出相互对立的结论。
通常人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A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AS)等技术,利用其质谱峰作为检出信号研究冬虫夏草时,一般都把对应251amu和252 amu的谱峰,认定是来自虫草素C10H13N5O3(251amu)的分子离子峰M+,[M+H]+的信号。
二、甘露醇和虫草素的HPLC 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测定冬虫夏草中甘露醇的方法多为用水超声提取,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检测器测定甘露醇含量;测定虫草素的方法多为用甲醇超声提取,再利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测定其中虫草素含量。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 号 : 2 2 文献标 识码 : R8. 7 A 文章 编号 :0 6 0 7 ( 0 0 1— 12 0 10 - 9 9 2 1 )7 0 0 — 4
和合 理利 用 , 这一 珍贵 的药 材资 源可 望 长期 持久 地供 人 类使 用 。 2 . %, 64 0 由天 门冬 、 、 、 、 、 、 、 、 、 苏 丝 谷 脯 甘 缬 蛋 亮 异亮 、 、 酪 苯丙 、 在活 性成 分和药 效 方 面 的综合 研 究 ,对今 后 产 品的研 发具 有重 赖 、 、 、 、 胱 、 氨 酸组 成 , 中包 括 了 8种 人体 必 需 氨 基 组 精 胧 半 色 其 要 的意义 。本 文将 近年 来 对天 然 虫草 的化 学 成分 及 药理 作 用 的 酸 。 天然 冬 虫夏 草 以谷 氨 酸 、 色氨 酸及 酪 氨酸 为 主[ 人 工虫 草 菌 6 3 。
‘
攻克 各种 疑难 杂症 的研 究 在 普遍 开展 , 元 8 公 世纪 , 存最 早 的 同 , 甘露 醇含 量 报道 的差 异较 大 , 数 报道 为 5 8 王 化远 现 对 多 %~ %。
藏医 药学 名著 《 王药诊 》 载其 能 “ 肺部 疾 病 ”清代 15 年 等『对 不 同 生长 期 虫草 子 座 、 月 记 治 ; 77 】 O l 虫体 中甘 露 醇 的含 量 比较 发现 , 子 %,虫 体 中甘 露 醇 的 含 量 均 高 于 吴仪 洛 的《 草 从 新 》 次 记 载 了冬 虫 夏 草 的药 用价 值 , 本 首 生态 环 座 中甘 露 醇 的含 量 不 高 于 7
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1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特征冬虫夏草,又名虫草、冬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
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虫草蝙蝠蛾幼虫上的菌座(子实钩与虫体的复合物)。
在徐昆的《柳崖外篇》上载有户冬虫夏草,一物也,冬则为虫,夏则为草,虫形似老蚕,色微黄,草形似韭叶,较细。
人夏,虫以头人地,尾自成草,杂钻于蔓草润露伺,不知其为虫也。
交冬,草渐萎黄,虫及出地,蠕蠕而动,其尾尤簌簌然,带草而出,益随气候转移,理而然者。
”确是对虫草的真实写照。
这给冬虫夏草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何原因促成冬虫夏草出现这些变化呢?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原来冬虫夏草是虫和菌的复合体。
菌是麦角菌科的冬虫夏草真菌。
虫草主产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并以个体饱满、色泽光亮、菌座粗壮者为上品[1]。
冬虫夏草含有18 种氨基酸,不仅含量丰富,而且比例适当,其活性物质配合了核苷类、维生素、有机酸、微量元素和其它多种成份,促使冬虫夏草发挥绝佳的补益功效。
虫草多糖,可增加脾脏营养性血流量,促进脾脏实质组织增生,有助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造血能力和抗辐射,是一种有奇妙功效的抗癌、防癌药材。
2虫草的药用价值及营养价值据分折,虫草的营养价值很高。
每百克虫草含有蛋白质25g,脂肪8.4g,碳水化合物28.9g,粗纤维185g,游离氨基酸12种,水解氨基酸18种,并含有无机元素、虫草酸、虫草素、维生素B12、六碳糖醇、生物碱等营养成分。
虫草(Cordyceps)还是我国名贵中药,是一类极具保健功能的大型药用真菌。
它隶属于真菌界、真菌门、子囊菌亚门、核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
虫草属在全世界报道近400种,除已记载可作药用的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蝉花(Cordycepssobolifera)、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和大团囊草(Cordycepsophioglossoides)等少数种外,近代不少种虫草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2]。
冬虫夏草活性成分的含量研究概况(1)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 会 业出版社 , 2000. 一部 86, 二部 89 阴健 . 中药 现代研 究与临 床应用 [ M ] . 北 京 : 学苑 出版 社 , 1993. 227 3 4 5 阮桂平 , 彭拓华 . 冬虫夏草及其类似品中甘露醇的含量研究概 况 [ J]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1, 36( 6) : 96 陈顺志 , 吴佩杰 , 管代义 , 等 . 组培蛹草与虫草成分的比较 [ J] . 食 用菌 , 1993, 5( 6) : 15 邢振荣 , 王溶溶 , 沈雁书 , 等 . 冬虫夏草菌体成分分析 [ J] . 中成 药 研究 , 1986, 12: 27 6 7 8 汪宝琪 , 庞志功 . 西藏冬 虫夏 草中 D - 甘露 醇的薄 层扫 描分 析 [ J] . 中草药 , 1995, 26( 4) : 189 金道山 , 江朝光 , 梅世昌 , 等 . 比色法测定冬虫夏草中甘露醇的 含 量[ J] . 药物分析杂志 , 1998, 18( 5) : 120 李雪芹 , 熊功友 . 不同方法测定 29 种中药甘 露醇含量的比较 研 究[ J] . 九江医学 , 1999, 14( 1) : 25 9 10 董钰明 , 刘晖 , 张军 , 等 . 比色法测定复方虫草颗粒中甘露醇的 含 量[ J] . 中草药 , 2001, 32( 8) : 697 杨跃熊, 杨人荣 , 董大志 , 等 . 几种虫草成分的比较研究 [ J ] . 云 南 中医杂志 , 1988, 9( 1) : 33 11 12 13 王化远 , 唐心曜 . 川 产野生 冬虫夏 草不 同生产 期子座 虫体中 甘 露醇含量比较 [ J] . 华西药学杂志 , 1996, 11( 1) : 58 李绍平 , 李萍 , 季 晖 , 等 . 天 然与发 酵培 养冬虫 夏草中 核苷类 成 分的含量及其变化 [ J] . 药学学报 , 2001, 36( 6) : 436 毛丽珍, 阙沛红 . 虫草 药, 1993, 24( 9) : 467 中华束丝孢中腺苷的含量测定 [ J ] . 中 草 中国药 典 [ S] . 北京 : 化学 工
冬虫夏草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王林萍余意冯成强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4年第07期摘要:在自然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冬虫夏草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药效成分主要有虫草素、腺苷、虫草多糖、虫草酸、麦角甾醇、脂肪酸、氨基酸等,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纤维化、降血糖、抗细胞凋亡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归纳总结了冬虫夏草及人工发酵菌丝体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冬虫夏草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冬虫夏草;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综述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7.043中图分类号:R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7-0132-05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是肉座菌目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真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区。
冬虫夏草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化痰、已劳嗽”(《本草从新》)之功。
现代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及其活性成分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抗纤维化,对呼吸道、肾脏、肝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建设计划(SYSl00270430)通讯作者:冯成强,E-mail:fengchengqiang@然而,由于冬虫夏草特殊的生长环境要求和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加之长期大量采挖,野生冬虫夏草资源已供不应求。
因此,对冬虫夏草主要药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能使其有针对性地得到利用,为充分发挥药用价值和充分利用资源提供依据。
笔者在综述近年来冬虫夏草药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冬虫夏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药效成分1.1虫草素20世纪50年代初,Cunningham等[1]首次从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中分离出一种抗菌性物质3’-脱氧腺苷,即虫草素,之后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验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不同种寄主昆虫的冬虫夏草中甘露醇的含量 ;王 化远等[11] 按冬虫夏草发育状况分成 1 、2 、3 类 ,分别 测定了 3 类冬虫夏草中子座及虫体中甘露醇的含 量 。研究结果表明 :冬虫夏草中甘露醇的含量主要 与其产地 、寄主及生长期等因素有关[3] 。国内学者 对冬虫夏草中甘露醇的含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某一 产地冬虫夏草的研究 ,今后应更加系统地研究不同 产地冬虫夏草中甘露醇的含量及影响冬虫夏草中甘 露醇含量的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时选用的 测定方法不同也会因为方法本身的原因造成同一样 品中甘露醇含量测定结果的差异 。现对冬虫夏草类 似品中甘露醇含量的研究开展得较少 ,主要体现在 种类及样品数等方面 ,类似品是否能真正成为冬虫 夏草的代用品还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2 核苷类物质
核苷类物质 (腺苷 、尿苷 、鸟苷) 为冬虫夏草有效 成分之一 ,尤以腺苷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如改善心 脑血液循环 、防止心律失常 、抑制神经递质释放和调 节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等[12] 。冬虫夏草中腺苷等核 苷类 物 质 的 含 量 以 往 多 采 用 薄 层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13 ,14] 或高效液相色谱法[15] 测定 。这两种方法前 者准确性差 ,后者样品前处理繁杂 。李绍平等采用 毛细管电泳法[12] 来测定天然和人工冬虫夏草中腺 苷 、尿苷 、鸟苷等 3 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并对其变 化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天然和人工冬虫夏草中 腺苷 、鸟苷和尿苷 3 种核苷均以尿苷的含量最高 ,人 工冬虫夏草的核苷含量明显高于天然冬虫夏草 ,这 可能与人工培养品的代谢迅速有关 。人工冬虫夏草 中腺苷的含量差异显著 ,高低相差达 6 倍 。而新鲜 采集的天然冬虫夏草 (如在青海玉树 、湟中和云南采 集的样品) 中腺苷等的含量极低甚至无法定量 ,而采
定[J ] . 中国中药杂志 ,2001 ,26 (8) :540 16 李云华 ,李修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虫夏草及虫草乌鸡
胶丸中麦角甾醇的含量[J ] . 药学学报 ,1991 ,26 (10) :768 17 李绍平 ,李萍 ,季晖 ,等. RP - HPLC 测定天然与人工冬虫夏草游
离麦角甾醇的含量[J ]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1 ,18 (4) :297 18 任月英. 虫草多糖药理学研究及开发前景 [J ] . 山东医药工业 ,
2001 ,20 (4) :31 19 余晓斌 ,罗长才 ,缪静. 冬虫夏草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J ] . 中草
药 ,2002 ,33 (12) :1086 收稿日期 :2003 - 06
有文献采用比色法测定冬虫夏草及其类似品中 甘露醇的含量[7~9] ,研究者认为比色法与薄层法定 性测定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准确度高 ,比氧化还原 法[1] 测定甘露醇含量更可靠 ,更具特异性且快速简 便 ,可克服容量法因待测的冬虫夏草及其类似品中 含有其他还原性物质 (单糖等) ,使测得结果偏高的 缺点 。
量[J ] . 中草药 ,2001 ,32 (8) :697 10 杨跃熊 ,杨人荣 ,董大志 ,等. 几种虫草成分的比较研究[J ] . 云南
中医杂志 ,1988 ,9 (1) :33 11 王化远 ,唐心曜. 川产野生冬虫夏草不同生产期子座虫体中甘
露醇含量比较[J ] . 华西药学杂志 ,1996 ,11 (1) :58 12 李绍平 ,李萍 ,季晖 ,等. 天然与发酵培养冬虫夏草中核苷类成
[J ] . 中草药 ,1995 ,26 (4) :189 7 金道山 ,江朝光 ,梅世昌 ,等. 比色法测定冬虫夏草中甘露醇的含
量[J ] . 药物分析杂志 ,1998 ,18 (5) :120 8 李雪芹 ,熊功友. 不同方法测定 29 种中药甘露醇含量的比较研
究[J ] . 九江医学 ,1999 ,14 (1) :25 9 董钰明 ,刘晖 ,张军 ,等. 比色法测定复方虫草颗粒中甘露醇的含
分的含量及其变化[J ] . 药学学报 ,2001 ,36 (6) :436 13 毛丽珍 ,阙沛红. 虫草 —中华束丝孢中腺苷的含量测定[J ] . 中草
药 ,1993 ,24 (9) :467 14 王新华 ,傅智宏 ,白霜. 百令胶囊中腺苷的含量测定[J ] . 中国现
代应用药学 ,1997 ,14 (6) :33 15 夏文娟 ,曾晓英 ,袁海龙 ,等. 不同产地冬虫夏草腺苷含量的测
1 甘露醇
冬虫夏草中含有较大量的甘露醇 。据药理研究 及临床报道 ,甘露醇具有利尿 、提高血浆渗透压 、镇 喘祛痰 、抗自由基等作用 ,且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 效 ,故被认为是冬虫夏草的活性成分之一[3] 。甘露 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文献报道较多的是氧化还原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薄层扫描法 。高效液 相色谱法系应用差示折光检测进行测定[4] ; 气相色 谱法是先将冬虫夏草提取后 ,进行乙酰化反应转换 成醋酸酯衍生物 ,再进行色谱分析[5] ;薄层扫描法是 先用薄层色谱法对冬虫夏草中甘露醇进行分离 ,用 高碘酸钾 - 联苯胺溶液显色 ,再进行双波长反射锯 齿扫描[6] 。
[J ]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 ,36 (6) :96 4 陈顺志 ,吴佩杰 ,管代义 ,等. 组培蛹草与虫草成分的比较[J ] . 食
用菌 ,1993 ,5 (6) :15 5 邢振荣 ,王溶溶 ,沈雁书 ,等. 冬虫夏草菌体成分分析[J ] . 中成药
研究 ,1986 ,12 :27 6 汪宝琪 ,庞志功. 西藏冬虫夏草中 D - 甘露醇的薄层扫描分析
作者简介 :魏玲 ,女 ,实验师 ,从事生物化学的科研 、教学工作 。
36 0
华西药学杂志
第 18 卷
集日久者核苷类成分含量却较高 ,提示天然冬虫夏 草中核苷类物质可能来源于贮存过程中大分子核苷 (酸) 的降解 ,为此 ,该文考察了湿热对冬虫夏草中核 苷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发现湿热可明显增加冬虫夏 草中核 苷 类 物 质 的 含 量 , 在 相 对 湿 度 75 %、温 度 40 ℃的条件下放置 10 天 ,冬虫夏草中核苷类物质的 含量可增加 1~4 倍 。而人工冬虫夏草中腺苷 、鸟苷 和尿苷的含量却无明显变化 ,提示天然和人工冬虫 夏草中核苷类成分有一定的差异 。腺苷作为冬虫夏 草的质量控制指标 ,不能客观反映天然冬虫夏草的 质量 。因此 ,腺苷在其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尚值得进 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1 中国药典 [ S] . 北京 :化学工 业出版社 ,2000. 一部 86 ,二部 89
2 阴健. 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 M] . 北京 : 学苑出版社 ,1993.
227 3 阮桂平 ,彭拓华. 冬虫夏草及其类似品中甘露醇的含量研究概况
3 麦角甾醇
麦角甾醇是真菌类的特征甾醇 ,为一种重要的 维生素 D2 原 。李云华等[16] 采用将样品直接皂化 , 分配柱和吸附柱进行样品的净化和浓缩 ,建立了冬 虫夏草及其制剂中麦角甾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法 。李绍平等[17] 在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石油醚索 氏提取 ,RP2HPLC 法测定 。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 , 回收率高 ,测定结果快速 、准确 、重复性好 。用此方 法对不同来源的天然与人工冬虫夏草中游离麦角甾 醇含量进行比较 ,表明不同来源的天然冬虫夏草中 游离麦角甾醇含量差异显著 ,但均明显高于人工虫 草菌丝 。人工北虫草子实体的麦角甾醇含量却很 高 ,仅次于西藏产天然冬虫夏草 ,高于青海 、四川产 冬虫夏草 。因此 ,作为冬虫夏草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 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
提要 : 对中药冬虫夏草的活性成分甘露醇 、核苷类 、麦角甾醇 、虫草多糖等的含量研究进行综述 。
关键词 : 冬虫夏草 ;甘露醇 ;核苷类物质 ;麦角甾醇 ;虫草多糖
中图分类号 :R284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 0103 (2003) 05 - 0359 02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 (Berk. ) Sacc. [1] 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 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具有补肺益肾 、止血化 痰 、抗肿瘤 、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现代药物研究 表明虫草中含有甘露醇 、腺苷 、腺嘌呤 、尿苷 、鸟苷 、 尿嘧啶 、麦角甾醇 、氨基酸 、虫草素及微量元素 、矿质 元素等成分[2] 。现将近十年来国内对冬虫夏草部分 活性成分的含量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华西药学杂志 W C J ·P S 2003 ,18 (5) :359~360
冬虫夏草活性成分的含量研究概况
魏 玲1 ,赵应华2 ,郭 遂3
1.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2. 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31 成都升和三精医药有限 责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
4 虫草多糖
虫草多糖的研究[18] 由来已久 ,早在 50 年代即 已有虫草多糖的分子结构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 。 日本和台湾对此有较系统的研究 , 并已申请专利 (WO 9943698 ;US 5 ,582 ,828) 。国内的一些大专院 校 ,如中国药科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北京大学及 中国中医研究院等 ,也做了大量的虫草多糖研究 。 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抗肿瘤 、降糖 、抗免疫损伤性大鼠 肝纤维化 、提高免疫等 。虫草多糖的提取常用乙醇 沉析法 。余晓斌等[19] 对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 了优化实验 ,经 SAS - RSREG程序计算出回归方程 , 以虫草多糖沉析量回归模型进行数学分析 ,得出乙 醇沉析法的优化条件为 :乙醇Π发酵液 (3. 8∶1) ;醇析
时间 12 h ; pH 7. 65 , 虫草多糖析出量为 11. 36 g· L - 1 。在虫草多糖沉析过程中 ,乙醇添加量对多糖沉 析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 pH 值 ,当 pH 7. 65 时沉淀量 最大 ,可能是因为虫草多糖分子带电荷有关 。多糖 的测定采用干重法 ,将乙醇沉淀下来的虫草多糖过 滤 ,并烘干至恒重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