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的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虫草调研报告范文

虫草调研报告范文

虫草调研报告范文虫草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与目的虫草,又称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虫草的生产、销售与应用情况,为进一步推动虫草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本次调研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面谈、问卷调查等。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先后访问了虫草种植基地、药材市场和药店,并与种植户、经销商和消费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1. 虫草生产情况:虫草主要产自我国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贵州等。

据了解,虫草的生长需要特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且耗时较长,生产过程中比较困难。

近年来,虫草的种植技术逐渐成熟,但仍然面临种植成本高、市场需求不稳定等问题。

2. 虫草销售情况:虫草主要通过中药材市场和部分药店进行销售。

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虫草的价格相对较高,且波动较大。

有些消费者认为虫草的功效显著,愿意购买;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则对虫草的疗效存在怀疑,对价格较高的虫草持观望态度。

3. 虫草应用情况:虫草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认为具有补虚壮阳、抗衰老等多种功效。

此外,虫草还被用于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虫草的应用已逐渐拓宽,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等。

四、调研成果与建议1. 加强虫草生产技术研究:通过加强对虫草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虫草的种植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市场供应。

2. 建立虫草行业标准:制定虫草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规范虫草的生产与销售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积极开拓虫草市场:通过加强虫草的宣传与推广,提高消费者对虫草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扩大虫草的市场规模。

4. 加强虫草产业链合作:建立虫草产业链合作机制,促进虫草生产、销售、应用等各环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五、调研感想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虫草的生产、销售与应用现状,认识到虫草产业的发展潜力与问题所在。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虫草产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推广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冬虫夏草国内研究概况

冬虫夏草国内研究概况

冬虫夏草国内研究概况冯影,孟令丰,吴大勇,郝继红(哈药集团制药六厂,黑龙江哈尔滨150056)摘 要:国内研究表明,冬虫夏草的活性成分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对肾脏、肝脏、心脏损伤有保护和防治作用,并有抗衰老、抗应激作用。

同时,对冬虫夏草化学成分给予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冬虫夏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06(2004)02-0024-03收稿日期:2003-11-03 冬虫夏草,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ll 寄生在蝙蝠科昆虫蝙蝠蛾(Hepialus arm oricanus oberthur 越冬)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贵州等海拔4000~5000m 的山中,为较常用的名贵中药材之一。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冬虫夏草性味甘、平,入肺、肾经,功能益肺肾,止咳嗽,补虚损、益精气。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冬虫夏草性温,补精益髓,此物保肺气。

《药性考》说它能“秘精益气”。

《本草从新》也记载,虫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嗽。

病后体虚,自汗多,怕风寒,宜用虫草与鸡鸭炖食,效果更好。

因此说,冬虫夏草是一种滋补强壮药,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症[1]。

1 化学成分研究1.1 核苷类 研究人员从冬虫夏草中分得3’-去氧腺苷、尿嘧啶、胸腺嘧啶、腺嘌呤、鸟嘌呤、尿苷、腺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2]。

邢振荣等采用HP LC 法分别测定了四川产冬虫夏草中尿嘧啶、尿苷、腺嘌呤、腺苷等核苷类化学成分含量[3]。

1.2 糖醇、甾醇类 我国学者从冬虫夏草分得D -甘露醇、蕈糖、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麦角甾醇-β-D -吡喃葡萄糖苷和2,2-二羟基麦角甾醇及胆甾醇、β-谷甾醇、啤酒甾醇[4]。

(整理)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概况——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的唯一性.

(整理)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概况——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的唯一性.

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概况——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的唯一性青海久实公司突破了青藏高原上难以再生、难以重现、难以复制珍贵稀有可食动植物资源的历史,拥有国家级发明专利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中国被毛孢菌粉的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050273.7)。

公司“久实宝”系列产品生产所用菌种,经过国家权威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检测,鉴定结果为蝙蝠蛾被毛孢为唯一无性型冬虫夏草[鉴定号:(2007)微检字第101号],同时被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要求该产品菌种列入收藏(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GMCCNo.2126)。

蝙蝠蛾被毛孢(Coydyceps Sinensis)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海拔3000-6000米的高寒草甸阴湿地区。

是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上的真菌——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独特的地理、生态、气候环境;独特的生物物种;独特的滋补和药用价值,成为中华医药千年传承的传奇珍品。

蝙蝠蛾被毛孢富含四十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虫草多糖、虫草素、虫草酸、D-甘露醇、腺苷、尿苷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四种有机酸: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具有降血脂作用,对血压进行双向调节。

五种维生素:VB1、VB2、VB12、VE、VK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六种肽类化合物,有效增强人体免疫活性。

八种微量元素:钠、钾、钙、铁、锌、硒、锰、铜,是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

十八种氨基酸是增强免疫的物质基础。

历代医药典籍将蝙蝠蛾被毛孢药性药效归纳为,“性温,甘,平。

归肺、肾经;温而不澡,补而不滞;阴阳并补;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用于久咳虚喘,久涝咯血,肾虚遗精,腰膝酸痛,理诸虚百损”。

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现代医学从功能上将其归为免疫调节。

进一步映证了传统中医“理诸虚百损”的功效。

蝙蝠蛾被毛孢不但对人体各种脏器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还存在某些直接抗病功能。

现代药理药效研究表明蝙蝠蛾被毛孢具有:1、可迅速增强机体免疫力,双向调节内分泌;2、改善心血管功能;3、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4、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冬虫夏草的国内研究概况

冬虫夏草的国内研究概况

收稿日期:2009-07-30基金项目:鄂州职业大学校级青年项目(2009qn04)作者简介:钱俊轩(1980-),湖北鄂州人,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医药营销、营销管理研究。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滋补品。

它药性温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有更广泛的药用价值,国内外需求与日俱增。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

目前,国内外主要进行了冬虫夏草的鉴定、药理作用以及化学成分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还有冬虫夏草人工培养和菌丝的发酵培养研究。

1冬虫夏草的生态研究与鉴定自1923年法国人巴拉南从我国带回冬虫夏草后,人们即对冬虫夏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有关论文近千篇,基本上搞清了冬虫夏草的生态特点。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青海、甘肃南部及西藏昌都地区,在海拔3500-5000米有珠芽蓼等生长的地方,最适生长温度为8-12℃,扁蝠蛾的幼虫在土中过冬的过程中,虫草孢子浸入其中萌发、繁殖,至第二年夏至前后冰雪刚溶而杂草未生时,于晴天顺阳光斜视即可发现,采集期一般为15-25天,若过期,一则杂草丛生不易寻找,二则虫草腐烂不堪药用。

[1]近年来,冬虫夏草对肺、肾疾病的治疗及调节免疫、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作用得到肯定,使市场需求量增加。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近年来过度的采挖,天然虫草资源已日益匮乏,产量有限,其价格上升较快。

因此,市场上出现一些掺盐、掺糖、掺明矾、掺黄泥的混伪品。

为保证冬虫夏草临床用药准确,以达到使用安全、有效、稳定,鉴定冬虫夏草真伪非常重要。

冬虫夏草真伪鉴定:一看颜色,冬虫夏草的虫体外观呈棕黄色,如果是特别黄或特别黑的,则质量较差,或者是假的。

掰开虫体,虫质应呈米白色,中间有一条黑线(即幼虫的消化管),纵方向贯穿虫体;二看形状,冬虫夏草虫体似蚕,长3-5厘米,直径0.3-0.8厘米,上面有20-30个环形的细纹,8对明显的足,子座从头部长出,拉不断,呈细长圆柱形,其上有纵形的黑色细纹。

开题报告:虫草及其特殊之处的研究

开题报告:虫草及其特殊之处的研究

开题报告:虫草及其特殊之处的研究虫草及其特殊之处的研究摘要:虫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誉为“冬虫夏草”的好伴侣。

虫草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平衡免疫、抗肿瘤、明目等,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医药领域。

本文将对虫草的文化背景、生长环境、质量判定、成分分析、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虫草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1 .虫草的文化背景虫草是虫化草本植物的干贵体,被誉为“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药材,适宜生长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草原。

虫草的历史悠久,早在IOOO多年前,世界各国就开始使用虫草进行医疗和滋补。

在中国,虫草被广泛使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虫草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近乎精细的地步。

2 .虫草的生长环境虫草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海拔高、氧气充足、日照充足、雨水适当、土质疏松、PH值适宜、营养丰富的草原。

青藏高原是虫草的原产地,具有高寒、缺氧、高辐射、干燥等特殊的气候环境。

在人工种植时,要根据虫草的生长习性和环境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和培育,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同时保证其生长环境的纯洁,以保证虫草品质的稳定。

3,虫草的质量判定虫草的质量判定需进行外观、成分、有效成分、微生物学等方面的检验。

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干湿程度、外观、虫体大小、形状规则等。

成分检测指检测虫草中的化学成分,如腺甘、腺喋吟、麦角管醇、重要氨基酸等。

有效成分检测需进行定量分析,以腺甘和麦角酱醇为主,并结合体内外药效学检验。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菌落总数、霉菌、滤膜、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综合判断这些方面的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虫草的质量等级。

4 .虫草的成分分析虫草不仅富含多种不同的生理活性成分,如多醵、多元酸、腺喋吟类、皂苔类、姜黄素类、多酚等,而且每个组分都具有着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具有多重的药理作用。

其中,腺苗是虫草的特殊成分,其含量可以达到2.5%,是其他草本植物的100倍以上。

腺昔在人体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功能环节,如参与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合成,同时也可以通过神经传递、免疫调节等机制在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冬虫夏草研究概况及展望_戚三涛

冬虫夏草研究概况及展望_戚三涛

1 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特性一般在每年的7~8月,冬虫夏草真菌侵入到虫草蝙蝠蛾幼虫体内并使其被感染。

虫草蝙蝠蛾幼虫被侵染后就变得恐慌不安,行动也变得相对缓慢,从地面钻出来四处乱爬,一番挣扎后便爬向靠近植物根部距离地表2~3cm深的土层,头朝上尾朝下而死去。

此时菌丝体就吸收蝙蝠蛾幼虫体内的脂肪、蛋白质、体液等营养物质供自身生长繁衍使用,最后整个幼虫的体腔充满了菌丝。

幼虫在10月左右便死亡成僵虫,直至此时虫草真菌的无性世代即已经完成。

此后由于地温不断降低,虫体僵化越来越严重,并伴随着体内菌核的形成,在僵虫的头部长出幼小子座。

由于从11月到次年2月这段时间内地温很低,导致子座难以生长甚至停止生长。

直到第二年的4、5月后随气温的不断升高,子座以每天大约3~4mm的速度向上生长,并且会钻出到地表,形状像小草。

钻出地面的子座的颜色起初为淡绿色,而后由淡绿变成紫红色。

一般子座生长至3~8cm长度后便不再生长,顶部开始膨大成圆柱状的子囊座。

至此时,冬虫夏草已完整地形成。

由于子座形似草,冬虫夏草“草”之名便由此而来。

2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冬虫夏草体内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物及多种微量元素。

虽然不同人工培养条件和不同产地生长的冬虫夏草体内含有的各成分含量稍有差别,但是这些成分总体上基本保持不变,主要含有以下几类物质。

2.1 核苷类在冬虫夏草体内检测发现的核苷类主要有尿嘧啶、尿苷、次腺嘌呤、黄嘌呤、腺苷、鸟苷、肌苷虫草素(3-脱氧腺苷)等,而其体内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虫草素和腺苷。

冬虫夏草中腺苷的含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第一部)中被作为评价冬虫夏草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明确规定其含量不能低于0.010%。

这些核苷类物质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癌、钙离子拮抗、抗辐射损伤及杀死昆虫等多种功效。

2.2 多糖类冬虫夏草在形成及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主要是由木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这些糖组成。

2.3 糖醇、甾醇类从冬虫夏草中可以分离得到胆甾醇、D-甘露醇、蕈糖、胡萝卜甙、D-毗喃葡萄糖苷和谷甾醇、2,2-二羟基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麦角甾醇、胆甾醇、菜油甾醇、棕桐酸酯等。

冬虫夏草研究报告

冬虫夏草研究报告

① 甘露醇;据药理研究及临床报道,甘露醇具有利尿、提高血浆
渗透压、镇喘祛痰、抗自由基等作用,且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故
被认为是冬虫夏草的活性成分之一。甘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文献报道 较多的是氧化还原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


② 核苷类物质;核苷类物质(腺苷、尿苷、鸟苷) 为冬虫夏草有效
• 下图分别是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冬虫夏草菌菌丝
生长情况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冬虫夏草菌的培养条件的优化• 根据以上4种单因子实验 ;可以得到最
优的冬虫夏草菌菌丝体的培养条件:
• 葡萄糖 2;酵母浸汁 0.5;花生饼粉 3;
蚕蛹粉 0.5;奶粉 0.2;磷酸氢二钠 0.1;磷酸二氢钾 0.15;VB1 lmg
冬虫夏草菌的人工培养存在的问题
• 1.活性成分的问题;冬虫夏草的具有活性成分的是存在于菌体上,还是存在
冬虫夏草上。单独人工培养菌种是否能替代冬虫夏草的药理疗效。
• 2.冬虫夏草的菌种的鉴定;鉴别正确的冬虫夏草菌可以有利于后续研究。如
鉴别蝙蝠蛾拟青霉菌和中国被毛孢谁是正确的冬虫夏草菌,造成这个原因的 情况是因为在从虫体上分离菌体的时候,能分离到多种菌体。
龄幼虫期侵染,此时的菌丝体的浓度也应 达到较大的程度。
下图为虫草菌对虫体的侵染图表
6.冬虫夏草菌对虫体的侵染方法
由于冬虫夏草菌和虫体的生物学关系是竞争关系,冬 虫夏草寄生在虫体体内,吸取营养,当虫体死亡后,冬虫 夏草菌就成为腐生关系。所以菌体对虫体侵染的方法和时 机需要把握和研究。
有研究报道,采用冬虫夏草菌对蝠蛾幼虫进行感染的 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后幼虫经80-100d出现发病症状, 显症状后3-5d形成僵虫7d后虫体表面长出菌丝,30d后 产生分生孢子;用病菌悬浮液涂抹或喷雾虫体均可使幼虫 感染,而针刺、喂食、浸泡接种均不感染,以浓度 100g/kg的蔗糖加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菌丝混合悬浮液 涂抹接地种感染率最高,达15.0%;刚脱皮幼虫的感染 率明显高于正在生长的幼虫感染率,适宜感染的温度为8 -16℃,相对湿度大于90%时幼虫感染率可达8.0%- 15.0%,相对湿度低于65%则不发生感染。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概况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概况
于青 海 、 西藏 、 四川 、 南等  ̄30 ~0 0 高原 高寒草 甸 。 云 '50 50m ̄ 关键 词 : 虫夏草 ; 冬 药理作 用 ; 况 概
中图分类 号 : 2 2 文献标 识码 : R8. 7 A 文章 编号 :0 6 0 7 ( 0 0 1— 12 0 10 - 9 9 2 1 )7 0 0 — 4
和合 理利 用 , 这一 珍贵 的药 材资 源可 望 长期 持久 地供 人 类使 用 。 2 . %, 64 0 由天 门冬 、 、 、 、 、 、 、 、 、 苏 丝 谷 脯 甘 缬 蛋 亮 异亮 、 、 酪 苯丙 、 在活 性成 分和药 效 方 面 的综合 研 究 ,对今 后 产 品的研 发具 有重 赖 、 、 、 、 胱 、 氨 酸组 成 , 中包 括 了 8种 人体 必 需 氨 基 组 精 胧 半 色 其 要 的意义 。本 文将 近年 来 对天 然 虫草 的化 学 成分 及 药理 作 用 的 酸 。 天然 冬 虫夏 草 以谷 氨 酸 、 色氨 酸及 酪 氨酸 为 主[ 人 工虫 草 菌 6 3 。

攻克 各种 疑难 杂症 的研 究 在 普遍 开展 , 元 8 公 世纪 , 存最 早 的 同 , 甘露 醇含 量 报道 的差 异较 大 , 数 报道 为 5 8 王 化远 现 对 多 %~ %。
藏医 药学 名著 《 王药诊 》 载其 能 “ 肺部 疾 病 ”清代 15 年 等『对 不 同 生长 期 虫草 子 座 、 月 记 治 ; 77 】 O l 虫体 中甘 露 醇 的含 量 比较 发现 , 子 %,虫 体 中甘 露 醇 的 含 量 均 高 于 吴仪 洛 的《 草 从 新 》 次 记 载 了冬 虫 夏 草 的药 用价 值 , 本 首 生态 环 座 中甘 露 醇 的含 量 不 高 于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虫夏草的研究概况董洪新,吕作舟(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室,湖北 武汉430070) 摘要:冬虫夏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药用真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本文介绍了冬虫夏草的生物学习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人工培育现状,并展望了冬虫夏草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冬虫夏草;生物学习性;药理作用;人工培育中图分类号:S5671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10(2002)02—0005—03冬虫夏草,又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

全世界目前已报道由虫草属真菌Cordyceps寄生于昆虫和其他生物长出子座的虫草种类达400多种,我国已记载68种。

在国内外一些人和学者的概念中,把凡是由虫草属真菌寄生并能产生子座的菌物结合体通称为冬虫夏草。

然而,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和我国绝大多数学者和人们所指的冬虫夏草,是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的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nesis(Berk.)Saccardo(1878)寄生于蝙蝠蛾属、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mu2 soberthur)或绿蝙蝠蛾(H.varians staudinger)的幼虫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而其他类群仅称为虫草,不是正宗的冬虫夏草。

1 冬虫夏草研究简史冬虫夏草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1694)。

至于虫草菌的学术研究,是从中国冬虫夏草传到西方开始的,1723年由欧洲的传教士尚加特利茨库把从中国西北采到的冬虫夏草带到法国,1727年冬虫夏草被收入巴黎科学院院士会会议纪要。

1728年中国宁保船主尹心宜把冬虫夏草带到日本,转献给东都幕府,以后陆续有标本输往意大利、日本以及欧洲其它国家和地区,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兴趣。

1843年,英国真菌学鼻祖Berkeley将中国的冬虫夏草定名为Sphaeria sinesis。

1878年,意大利学者Saccardo将我国的冬虫夏草的学名定为Cordyceps sinesis(Berk).Sacc。

意指中国虫草。

从此,冬虫夏草的研究在国外引起重视,中国虫草也开始驰名于世。

20世纪以来,世界上对虫草的研究逐渐转向区域性。

我国七十年代初期以前,对虫草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

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在对虫草的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性研究、有效成分的提取、代用品的选择和人工、半人工栽培等领域的科研遍及全国,虫草及其人工培养物制剂已广泛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效益。

2 冬虫夏草的形态分类冬虫夏草菌隶属于麦角菌科(C 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 s)。

目前我国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特产正宗的冬虫夏草菌不仅是一种,而是一个类群,或者是多个不同的亚种群体,以往不同种的蝙蝠蛾昆虫和不同地区的冬虫夏草在子囊孢子形态和整个形体上有一定的区别,但又与冬虫夏草菌相似,与其他地区和国家分布的虫草种类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所以应是青藏高原上特产的一个类群。

而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就是一个菌种———Cordycep s sinesis,孢子和形体上的不同是生长时间和采集时期不一致而造成的。

目前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开始从遗传基因异同或者是微循环产孢结构异同等方面开展研究。

3 冬虫夏草无性型的研究冬虫夏草菌具有完全形(也称为有性世代)和不完全形(也称无性世代)两个完全不相同的形态。

关于冬虫夏草无性型的确定问题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已报道与冬虫夏草无性型相关的菌种达10个属的30多种。

现已报道的无性型主要有虫草多毛孢H ir sutella hepiti,中国被毛孢H ir sutella sinensis、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中国拟青霉Paecilomyces sinesis、蝙蝠蛾被孢霉Mortierella hepiali、虫草头孢霉C ephdo sporium sinensis、蝙蝠蛾柱霉Scytalidium hepiale、中国弯颈霉T olypocladium sinensis中国金孢霉Chryso sporium sinensis、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等。

各学者都自称分离到了冬虫夏草的不完全形阶段,但谁也未能用不完全形真菌培育出批量完全形态的冬虫夏草。

现在普遍认为:冬虫夏草的无性型为中国被毛孢H isutella sinesis。

1941年K obayase提出确定无性型判定的五条标准:(1)由虫草子座的一部分或分枝产生的无性产孢结构;(2)在形成虫草子实体的菌丝体上同时形成的无性产孢结构;(3)与虫草子实体同时出现在同一寄主昆虫体上的无性产孢结构:(4)在同一地区,在长虫草子实体的同种昆虫的不同虫体上同时观察到无性产孢结构;(5)虫草的子囊孢子接种在培养基上形成的无性产孢结构。

无性型分离的较传统也是较可靠的方法是子囊孢子分离,但对于一些难以人工培养的虫草菌则不适用。

对于子囊孢子难5第21卷 第2期 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以萌发的种,利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得无性型,有时候能成功,但这种方法也难以排除误定的可能;同时工作量大,需多批次多途径的进行分离。

利用子囊孢子的微循环产孢(microcycle conidiation)确定虫草无性型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微循环产孢是丝状真菌中分生孢子萌发后无(或仅有极微弱的)菌丝生长阶段的一种重复产孢现象。

利用微循环产孢确定虫草无性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然而未能用无性型菌株培育出批量完全形态的冬虫夏草以前,谁也不能完全肯定是分离出和找到了真正的冬虫夏草无性型菌株。

4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411 化学成分 1947年汤腾汉初次报道冬虫夏草含粗蛋白25132%,脂肪814%,粗纤维18153%,碳水化合物2819%,灰分411%,水分10180%。

郑藻杰1952年报道得到一种淡黄色结晶粉末,熔点96℃,似一种有机酸。

孙志琳报告含维生素B1, 1977年日本宫琦等用乙醇分馏,经凝胶过滤,使虫草子囊果水溶液多糖净化,得到一种高支多糖CS—1,并证明它是半乳甘露聚糖,由含甘露糖原和含有分支的半乳糖低聚物组成。

吕瑞锦等报导,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出尿 啶、腺嘌呤、腺嘌呤核苷、蕈糖、甘露醇、麦角甾醇和硬脂酸等7种成分。

肖永庆等1983年又分离得到胆甾醇软脂酸酯,软脂酸及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虫草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真正巨大的潜在价值或许是它们所形成的各类代谢产物,迄今人们已从虫草及其无性型中检测或分离到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1990年焦彦朝等人对这些物质作了很好的评述:(1)核苷酸类物质。

a.虫草菌素(C ordycepin),它的作用机理是引起细胞核变性及细胞整体崩解;b.N6-(2-羟乙基)腺嘌呤核苷;c.其它核苷酸。

(2)多糖类物质。

冬虫夏草已知含有至少二种多糖:CS—1,一种从子座中经热水提取的水溶性胞外多糖,它是一种高度分枝的半乳甘露聚糖。

另一种多糖ct-4N,一种含少量蛋白质的半乳甘露聚糖。

大量药理试验表明,虫草多糖类物质具有多种作用:抗肿瘤,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小鼠血清中IgG (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对体外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和抗辐射作用等。

龚敏等(1990)证实来源于冬虫夏草的多糖,其抗肿瘤活性与分子量有关,分子量大于116×104时,才具有抗肿瘤活性。

多糖的活性除了跟分子量有关外,还与多糖的溶解度、粘度、初级结构和高级结构有关。

(3)环状缩羧肽。

李兆兰(1988)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到一株中国弯颈霉,就产生一种名为环孢菌类(cyclosporin)的环状缩羧肽,这是有价值的免疫剂及抗真菌剂。

(4)超氧化物岐化酶(S OD)。

它在生活的细胞中广泛存在,作为细胞保护酶,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超氧阴离子损伤,使机体得益而抗衰防老。

412 药理作用 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归纳起来共有12大功能:41211 提高和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 冬虫夏草能明显加快机体对血中胶体炭粒的廓清速度,提高大白兔和大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增加肝、脾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

其多糖能使脾脏明显增重及脾中浆细胞明显增生。

促进细胞免疫作用。

冬虫夏草的乙醇提取物(6%)给小白鼠腹腔皮下注射能促使脾淋巴细胞增值。

调节动物的体液免疫作用。

冬虫夏草可提高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状态小白鼠的血清溶血素及脾细胞免疫溶血活性。

41212 对中枢神经的镇静和抗惊厥功能:冬虫夏草可明显抑制小白鼠自发性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和抗惊厥作用。

41213 抗肿瘤作用:冬虫夏草的乙醇提取物(60%)对小鼠艾氏腹水癌、S—180肉瘤、Lewis肺癌、M A—737乳腺癌等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1214 抗病原微生物功能:冬虫夏草浸提液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冬虫夏草酒精浸出液对结核杆菌H37p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还有抗阿米巴的明显作用。

41215 对肾脏的作用功能:冬虫夏草对慢性肾衰动物模型具有降尿蛋白和血肌酐、尿素氧(BUN)的作用,还能降低动物模型的死亡率,改善贫血状况,促进淋巴细胞产生I L—2,增强淋巴细胞对I L—2的吸收率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41216 抗炎症功能:冬虫夏草水煎液对大白鼠有模型的抗甲醛性致炎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白鼠耳炎有模型的抑制作用。

41217 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a.冬虫夏草水提液对小白鼠具有较强的扩张冠状动脉的功能,可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和冠脉流量增加。

b.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具有特异性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

c.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和抗心率失常作用。

d.对戊巴比妥纳麻醉大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e.冬虫夏草提取物能促进大白鼠血小板凝聚而起到止血作用,其醇提取液能抑制大鼠血栓形成。

41218 促进机体代谢的功能 冬虫夏草水提液能使小鼠空腹血糖浓度显著升高,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能促进大白鼠红细胞糖酵解途径生成ATP。

41219 健全和促进呼吸系统功能:冬虫夏草水提液具有明显增强肾上腺素、扩张动物支气管、平喘等作用。

412110 促进造血系统功能:冬虫夏草对辐射造成的动物血小板减少及脾脏萎缩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V ol121,N o12可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促使脾系数和脾巨核细胞增加,血小板数升高。

412111 调节内分泌功能:冬虫夏草水提液可使幼年大白鼠精囊增大,显示有雄性激素作用。

412112 此外,冬虫夏草在对动物的实验中还明显具有抗疲劳、耐缺氧、耐高温和低温作用。

5 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现状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在近20年来,全国先后有60多个科研单位和数千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和探索;云南、四川等地已在高海拔地区取得了小面积培育有性型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周期长,高海拔地区无推广对象,投资大,效益不如自然采集等多种因素,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