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健康:有趣的钱(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表情》健康综合活动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表情》健康综合活动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表情》健康综合活动教案
一、活动意图:
表情是表现在人的脸部的一种艺术。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中读懂他的心情是开心、生气或是难过,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人们常说“察言观色”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幼儿园的孩子是最真实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完全写在自己的脸上,开心时会哈哈笑,委屈时会哭鼻子……正确引导孩子从别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能够减少活动中的各种纠纷,从而更好地学会与同伴相处。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脸部表情。

2、情感目标:理解各种表情所表达的心情,知道可以从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

3、能力目标:结合日常游戏,通过画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三、活动准备:
操作卡片:脸部表情为空白、水彩笔、表情娃娃。

四、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手指操,小白
(二)、探究新知:
1、小朋友你们今天高兴吗?你们看看孙老师今天高兴吗?你从那看出来我高兴的?如果我不高兴会怎么样?
2、你还知道那些表情,悄悄的和周围的小朋友说一说。

3、请小朋友演示一下自己知道的表情。

4、教师出示课件讲各种表情(哭、笑、生气、害羞)。

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情,看见别人不同的表情应该怎样做。

(三)、探究新知
在空白表情卡上画出自己的心情,并和听课的老师分享一下。

邀请所有的客人老师一起和我们留下最美丽的表情。

认识钱幼儿园教案

认识钱幼儿园教案

认识钱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具备简单的钱币价值认知能力;2.学会简单的购买能力和找零能力;3.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内容1.货币音符及面值;2.比较不同的货币音符面值;3.购买和找零过程模拟;4.货币分类和计数。

三、教学重点1.货币音符及面值的认识;2.购买和找零过程的基本流程。

四、教学难点1.不同货币面值的比较;2.购买和找零中的计算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各种货币音符及面值,让幼儿对钱的产生兴趣。

然后,老师出示不同面值的货币音符,询问幼儿它们的面值。

对于幼儿还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提示。

2. 展示老师用PPT或实物展示不同国家货币音符的图像,并让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不同面值的货币音符。

3. 模拟购买过程教师出示模拟商店的物品图片和对应的价格,让幼儿模拟购买过程。

幼儿需要自己计算需要付多少钱,然后交钱给老师,并计算找回的零钱。

4. 费用分类和计数教师将不同面值的货币音符混在一起,让幼儿进行分类和计数。

可以进行比较,看看两个幼儿是否得到相同的结果。

这有助于检查幼儿对货币音符的价值和数量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2.可以准备一些小测试或小练习来帮助检查幼儿的学习成果,例如:通过缩小货币音符的大小,让幼儿重新进行分类和计数。

七、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用材料或糖果来模拟商店商品,让幼儿进行购买和找零;2.通过学习彩票或纸币的防伪技术,让幼儿学习如何鉴别假币。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有趣的钱》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有趣的钱》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有趣的钱》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钱的来源和用途,知道钱可以用来购买商品。

1.2 学会认识不同面额的钱,如1元、5元、10元等。

1.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1.4 培养幼儿的财经意识,懂得节约使用钱。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一些真假币,包括1元、5元、10元等面额。

2.2 准备一些商品图片或实物,如玩具、水果、文具等。

2.3 准备一张购物清单,列出所需购买的商品。

2.4 准备一个钱箱,用于存放幼儿使用过的钱。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教师向幼儿介绍钱的来源和用途,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额的钱。

3.2 教师出示商品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根据购物清单选择自己想要的商品。

3.3 教师引导幼儿计算所需支付的钱数,让幼儿学会使用钱购买商品。

3.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让幼儿实践使用钱购买商品。

3.5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购物心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财经小游戏,如模拟经营商店、赚钱游戏等。

4.2 教师引导幼儿制作自己的购物清单,培养幼儿的规划能力。

4.3 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使用钱。

4.4 教师定期组织类似活动,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钱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5.2 收集幼儿的购物清单,评价幼儿的规划能力和计算能力。

5.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使用钱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5.4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效果。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安全地接触和使用钱。

6.2 引导幼儿正确识别真假币,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

6.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6.4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保持耐心和细心,引导幼儿逐步掌握使用钱的方法。

第七章:活动资源7.1 互联网上关于钱币知识和购物场景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钱

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钱

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钱活动目的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有趣的钱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金钱的概念与价值,并培养幼儿正确的消费观念,发掘幼儿的经济意识。

活动内容1. 制作钱袋首先,老师会与幼儿一起制作钱袋,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幼儿初步接触货币并了解它的形状和大小。

制作过程中老师会向幼儿介绍货币的由来和基本概念。

2. 认识货币接下来,老师会拿出各种不同面额的硬币,让幼儿认识货币的面值和不同的贵重程度。

然后,老师还会拿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纸币,让幼儿认识纸币的面值和颜色,并了解用钱的一些基本概念。

3. 分辨货币老师会拿出几张相似但面值不同的纸币和硬币,让幼儿尝试分辨它们之间的差异。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认识钱,还可以让幼儿通过不同的质地、颜色、大小等特点来分辨它们。

4. 过家家游戏老师会为幼儿准备几个小商店,幼儿可以以客户的身份前往商店购物,然后掏出“钱袋”来付款。

这个过程中,幼儿将理解货币的作用以及正确消费的意义。

同时老师也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

5. 自制储蓄罐最后,老师会让幼儿自己制作一个储蓄罐,幼儿可以将自己平常赚到的零花钱存入其中。

通过储蓄罐的使用,幼儿可以了解储蓄的概念并形成正确的储蓄习惯。

活动收获通过本次有趣的钱的教育活动,幼儿能够初步认识到货币的基本概念和价值,培养了经济意识和消费观念,形成了正确的消费习惯和储蓄习惯。

同时,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游戏中体验、学习,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学习了金钱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寓教于乐,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中班认识钱币教案

中班认识钱币教案

中班认识钱币教案教学目标:1.使幼儿能够认识中班常见的钱币,如硬币、纸币。

2.培养幼儿对钱币的兴趣,并了解使用钱币的基本规则。

3.帮助幼儿区分不同面值的钱币,并能够简单使用它们。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老师将银行存钱罐放在教室中央,并将几枚不同面值的硬币放在旁边。

2.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存钱罐和硬币,并提问:“你们见过这个存钱罐吗?知道里面能装什么吗?”3.鼓励幼儿发表意见,并引导他们猜测罐子里有钱币。

认识钱币:1.老师逐一拿出硬币,向幼儿展示,并询问幼儿有没有见过这些硬币。

2.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并帮助他们搞清楚硬币上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意义。

3.逐一让幼儿触摸硬币的纹路,并引导他们描述硬币的特点。

认识纸币:1.老师向幼儿展示纸币,并引导幼儿观察纸币的形状、颜色、图案。

2.通过与硬币的对比,帮助幼儿理解纸币的价值更大,并让他们了解纸币在购物中的重要性。

3.鼓励幼儿触摸纸币,并引导他们描述纸币的质地和特点。

区分不同面值的钱币:1.老师放出几张不同面值的纸币和几枚不同面值的硬币,让幼儿观察。

2.提醒幼儿通过观察纸币上的数字和硬币上的数字、字母来区分它们的面值。

3.引导幼儿讨论纸币和硬币的面值。

使用钱币的基本规则:1.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使用钱币的基本规则,如购物时需要交付相应的钱币,找零时要将多余的钱币返回等。

2.模拟购物场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使用钱币的过程和规则。

结束活动:1.老师总结整个活动,提醒幼儿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钱币,需要学会正确使用。

2.放出绘本或相关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3.布置家庭作业,在家里找出一些钱币,并向家人讲述钱币的特点和基本使用规则。

拓展活动:1.参观银行、邮局等场所,并观察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钱币。

2.通过手工制作模拟钱币,让幼儿亲手制作自己的存钱罐,培养他们对钱币的珍惜和管理能力。

3.逐渐增加对钱币面值的认知,比较不同面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进行简单加减法的运算实践。

幼儿科普一元纸币教案中班

幼儿科普一元纸币教案中班

幼儿科普一元纸币教案中班一元纸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货币之一,它的形状、颜色和图案都非常独特,对于幼儿来说,了解一元纸币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货币的作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通过科普一元纸币的教案,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一元纸币的相关知识。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一元纸币的形状、颜色和图案;2. 了解一元纸币的价值和作用;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教学准备。

1. 一元纸币实物;2. 一元纸币的图片;3. 一元纸币的相关知识资料;4. 与一元纸币相关的玩具或游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老师可以利用一元纸币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一元纸币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并提问,“你们见过这张纸币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发幼儿对一元纸币的兴趣。

2. 学习一元纸币的形状、颜色和图案。

在幼儿园中,可以利用一元纸币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仔细观察一元纸币的形状、颜色和图案,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元纸币的特点。

同时,可以利用与一元纸币相关的玩具或游戏,让幼儿通过操作和游戏的方式加深对一元纸币形状、颜色和图案的认识。

3. 认识一元纸币的价值和作用。

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了解一元纸币的价值和作用,可以和幼儿讨论一元纸币可以用来买东西,可以用来交换物品等,让幼儿初步了解货币的作用。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可以利用一元纸币的图片或实物,设计一些观察和记忆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记忆一元纸币的形状、颜色和图案,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5. 拓展活动。

可以组织幼儿到附近的超市或商店参观,让他们实际感受一元纸币的使用场景,了解一元纸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6.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对一元纸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货币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一元纸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教案(精选11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教案(精选11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教案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的:1、了解身体的一些洞洞(器官)名称和功能,知道它们需要保护。

2、大胆尝试用身体创造洞洞,体验洞洞的有趣。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一、联系经验看图讲述1、我们的身体都有许多有趣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找找身体上有没有有趣的洞洞。

(出示图片)看看,这两位小朋友身上哪里有洞洞?2、牙齿很坚固,怎么会有洞洞?这个洞洞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3、心上有洞洞,会有什么感觉?什么事会让你感到心痛、难过?、小结:这些洞洞给我们带来了麻烦、疼痛、难过,我们都不喜欢它们。

二、关注自己观察寻找1、我们身体上还长着许多有用的洞洞,它们在哪里呢?我们互相找一找。

2、这些洞洞都有什么用?(关注鼻孔、耳洞、嘴巴、肚脐眼)小结:这些洞洞都有自己的本领,给我们带来了健康,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

三、游戏体验拓展经验1、我们的身体还能变出各种洞洞,谁来试一试。

2、有什么好办法能变出更大的洞洞吗?(观看视频)3、原来我们合在一起就会把洞洞变得更有趣、更好玩,找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幼儿自由游戏)小结:身体的本领真大,能变出这么多有趣的洞洞,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活动反思: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了解眼睛的作用,感受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意义,并初步掌握了解简单的自我保护眼睛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教案篇2活动目标:1、重点:了解合理的营养结构。

2、难点:为自己设计营养食谱。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教案(精选5篇)

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教案(精选5篇)

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教案1设计意图:中班幼儿进入幼儿园已有一年的时间,各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人际交往方面,儿童开始发现,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自于我们有相同的东西,比如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或者我喜欢他,或者他喜欢我,或者双方能够相互理解。

受幼儿年龄和交往水平的影响,孩子在交往活动中又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为此,应及时开展一次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活动,以帮助幼儿及时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与自己不同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交朋友,知道好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2、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发生的小矛盾时,能够自己初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与彼此进行沟通等,处理小矛盾。

3、喜欢和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并且愿意与自己的好朋友分享快乐,深入体验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喜欢和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活动难点:能够初步使用一些简单方法独立处理小矛盾活动准备小故事《小胖熊吹气球》,挖好两个洞的报纸若干张,小兔子,小猫,小猪,小猴子的头饰若干个,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讲述小胖熊吹气球的故事,并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其他小动物和小胖熊发生矛盾时,小胖熊是怎样做的呢?(该部分旨在引发幼儿的兴趣以及思考,不用回答)二、基本部分1、引导幼儿谈谈自己有哪些好朋友,为什么喜欢和他们做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小故事中发现小胖熊有很多的好朋友,那小朋友们先想想,然后告诉老师你们有哪些好朋友?幼儿:XXX是我的好朋友师:你为什么喜欢跟他做好朋友呢?幼儿:他和我一样喜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健康新课程标准教材健康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 /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有趣的钱(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与健康有密切关系。

学习能使人精神振奋,情绪乐观,积极向上,生活充实,思想开阔,从而降低减少忧愁烦恼、孤独寂寞、沮丧无聊等不良情绪,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中班健康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语言活动:有趣的钱
设计思路:有一次,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同事把一些钱还给我。

一个小朋友看见了就说:“我妈妈也有这50元钱。

”这一下,大家说开了,“我妈妈还有100元钱。

”“我爸爸还有外国钱。

”我马上与孩子讨论起来。

于是我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钱,开始探索各种钱的特点。

活动目的:
1.看看讲讲各种钱币,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了解钱的用处,并让幼儿懂得从小节约用钱,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0元以内各种纸币、硬币、外国钱、古代的钱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师:最近,我们小朋友一起带来各种各样的钱,现在请你来告诉大家,你认识了哪些钱?(幼儿大胆发表)
师:今天我们班里开了三个娃娃银行,请大家到银行里看看有哪些钱?钱是怎样的?
2.幼儿自由观察
(1)你看到哪些钱?
(幼儿积极讲讲看到的钱,老师随机引导)
幼儿再次观察钱的秘密。

(2)你发现钱有什么秘密?
(3)还有什么看不懂,请大家看来帮忙。

(幼儿大胆提问,老师与同伴一起帮忙。


3.钱的用处
(1) 钱有什么用?
(2) 你们猜猜老师今天带来这些钱派什么用?
(老师出示报纸告诉幼儿有关答案,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3) 幼儿排队捐钱。

4.延伸活动
那这个箱子怎么寄出去?
(下次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