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图实验的设计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1)實驗目的: 學會觀察眼圖及其分析方法2)實驗要求: 1 分析電路的工作原理,敘述其工作過程;2 敘述眼圖的產生原理以及它的作用;3 繪出實驗觀察到的眼圖形狀。
二、實驗原理:我們知道衡量整個通信系統的傳輸品質,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用眼圖來觀察傳輸畸變和雜訊干擾。
我們知道,在實際的通信系統中,數位信號經過非理想的傳輸系統必定要產生畸變,信號通過通道後,也會引入雜訊和干擾,也就是說,總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碼間串擾。
在碼間串擾和雜訊同時存在情況下,系統性能很難進行定量的分析,常常甚至得不到近似結果。
為了便於評價實際系統的性能,常用觀察眼圖進行分析。
眼圖可以直觀地估價系統的碼間干擾和雜訊的影響,是一種常用的測試手段。
什麼是眼圖?所謂“眼圖”,就是由解調後經過低通濾波器輸出的基帶信號,以碼元定時作為同步信號在示波器螢幕上顯示的波形。
干擾和失真所產生的傳輸畸變,可以在眼圖上清楚地顯示出來。
因為對於二進位信號波形,它很像人的眼睛的過程眼圖。
在圖15-1中畫出兩個無雜訊的波形和相應的“眼圖”,一個無失真,另一個有失真(碼間串擾)。
(無失真及有失真時的波形及眼圖):(a)無碼間串擾時波形; 無碼間串擾眼圖(b)有碼間串擾時波形; 有碼間串擾眼圖圖15-1中可以看出,眼圖是由虛線分段的接收碼元波形疊加組成的。
眼圖中央的垂直線表示取樣時刻。
當波形沒有失真時,眼圖是一隻“完全張開”的眼睛。
在取樣時刻,所有可能的取樣值僅有兩個:+1或-1。
當波形有失真時,在取樣時刻信號取值分佈在小於+1或大於-1附近,“眼睛”部分閉合。
這樣,保證正確判決所容許的雜訊電平就減小了。
換言之,在隨機雜訊的功率給定時,將使誤碼率增加。
“眼睛”張開的大小就表明失真的嚴重程度。
為便於說明眼圖和系統性能的關係,我們將它簡化成圖15-2的形狀。
(眼圖的重要性質,其中U=U++U)(a) 二进制系统(b) 随机数据输入后的二进制系统三、實驗步驟:、眼圖觀察及分析實驗;、模擬眼圖觀察測量實驗;观察眼图SP109 SP614 SP615CPLD 32PN 码'()H ω观察眼图SP708PSK 译码SP614SP615'()H ω1、打開實驗箱右側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亮,按動帶鎖開關使L2(紅燈)點亮表示系統正常工作;2、連接SP614和SP109或SP809,送入基帶信號;3、用模擬示波器CH1觀察SP105,CH2觀察SP615,調節示波器特性調節電位器,可以觀察到有碼間串擾和無碼間串擾時的眼圖;4、當連接SP809是將PSK 解調模組解調還原的數位基帶信號送入眼圖電路。
实验五眼图

实验五眼图一、实验目的:1、理解受限信道上的数据传输率;2、观察眼图,分析不同参数设置对眼图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当一个信号通过一个受限的信道时,它的波形将发生变化。
如图5-1所示,当数据传输率提高时,波形的失真也增大,甚至使得数据不能传输。
图5-1 受限信道中的波形的前后变化眼图通常用于实时观察一个数字数据序列,它能够表达出很多有关传输质量的信息,而做这些仅一个常用的示波器和一位时钟序列就可以了。
通过观察眼图,可以测量出传输的质量及接收到的数据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其原理图如图5-2所示:图5-2 眼图产生的原理一个典型的眼图通常是用来显示传输在一个受限信道上的二进制序列,而这个受限的信道是忽略了噪音的。
如图5-3所示:图5-3眼图三、实验设备1、主机TIMS-301F2、TIMS基本插入模块(1)TIMS-153序列产生器(Sequence generator)(2)TIMS-148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3)TIMS-153 可调低通滤波器(Tuneable LPF)3、计算机4、PICO虚拟设备四、实验步骤:1、将TIMS系统中的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序列产生器(Sequencegenerator)、可调低通滤波器(Tuneable LPF)三个模块按图5-4连接。
2、PICO软件的设置:打开PICO软件,设置眼图参数。
在“Settings”菜单中选择“Options”选项,如下图所示:在弹出的窗口菜单中,在“Scope options”里的“Data to display”项选择“Accumulate”。
如下图所示:在Trigger项中应作如下图的设置:2、顺时针设置可调低通滤波器(Tuneable LPF)上的TUNE 和GAIN按钮,使其调至最大选择WIDE带宽模式。
根据设置的参数,观察波形幅度的最大最小值,“眼”张开的最大最小值、码元的宽度、过0点的宽度、幅度畸变的范围。
眼图观测实验 光纤通信_实验5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实验名称:实验5 眼图观测实验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得分: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眼图的形成过程和意义。
2、掌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眼图观测方法。
二、实验内容1、观测数字光纤传输系统中的眼图张开和闭合效果。
2、记录眼图波形参数,分析系统传输性能。
三、实验器材1.主控&信号源模块2.25号光收发模块3.示波器四、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框图眼图测试实验系统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本实验是以数字信号光纤传输为例,进行光纤通信测量中的眼图观测实验;为方便模拟真实环境中的系统传输衰减等干扰现象,我们加入了可调节的带限信道,用于观测眼图的张开和闭合等现象。
如眼图测试实验系统框图所示,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光发射机、光接收机以及带限信道组成;信号源提供的数字信号经过光发射机和接收机传输后,再送入用于模拟真实衰减环境的带限信道;通过示波器测试设备,以数字信号的同步位时钟为触发源,观测TP1测试点的波形,即眼图。
3、眼图基本概念及实验观察方法所谓眼图,它是一系列数字信号在示波器上累积而显示的图形。
眼图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反映的是系统链路上传输的所有数字信号的整体特征。
利用眼图可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分析眼图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特性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被测系统的眼图观测方法通常观测眼图的方法是,如下图所示,以数字序列的同步时钟为触发源,用示波器YT模式测量系统输出端,调节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则屏幕中显示的即为眼图。
眼图测试方法框图●眼图的形成示意图一个完整的眼图应该包含从“000”到“111”的所有状态组,且每个状态组发送的此时要尽量一致,否则有些信息将无法呈现在示波器屏幕上。
八种状态如下所示:八种状态示意图眼图合成示意图如下所示:眼图合成示意图一般在无串扰等影响情况下从示波器上观测到的眼图与理论分析得到的眼图大致接近。
●眼图参数及系统性能眼图的垂直张开度表示系统的抗噪声能力,水平张开度反映过门限失真量的大小。
2.眼图实验报告

信息学院班级第批第组姓名同组成员
实验名称
眼图实验
实验设备
(1)通信原理实验箱(2)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用“眼图”观察数字基带信号以判断传输系统性能的方法。
实验内容
在预设“BPSK”传输系统内,观测不同发送信号的眼图,学会眼图的观测方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报告要求
1、分别观测输入信号为0/1码和M序列时的眼图信号。
2、分析整理实验观测到的数据,并将测试数据记录在此报告单上。
3、用描点法画出输入信号为“0/1”码时,系统观测点的眼图。
4、实验报告一律用16开大小的纸书写,并以此单为封面,装订成册。每人应自备坐标方格纸,实验波形图要求用铅笔在绘图纸上绘出。实验报告必须在实验结束后一周之内交到实验室。
完成时间:200年月日
眼图实验(含总结)

实验报告20 年度春季学期数字通信原理课程名称实验二眼图实验名称实验名称:眼图实验目的:理解升余弦滚降系统的特性;理解眼图的含义。
实验要求:1.绘制滚降系数分别为0,0.5,1的升余弦系统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并分析之。
2.画出滚降系数为1的升余弦系统的眼图。
实验过程:1.打开MATLAB新建一个文件,然后按照老师所给的PPT的实验教程指南打上以下的程序:Ts=1;N=17;dt=Ts/N;df=1.0/(20.0*Ts);t=-10*Ts:dt:10*Ts;f=-2/Ts:df:2/Ts;a=[0,0.5,1];for n=1:length(a)for k=1:length(f)if abs(f(k))>0.5*(1+a(n))/TsXf(n,k)=0;elseif abs(f(k))<0.5*(1-a(n))/TsXf(n,k)=Ts;elseXf(n,k)=0.5*Ts*(1+cos(pi*Ts/(a(n)+eps)*(abs(f(k))-0.5*(1-a(n))/Ts)));end;end;xt(n,:)=sinc(t/Ts).*(cos(a(n)*pi*t/Ts))./(1-4*a(n)^2*t.^2/Ts^2+eps);endsubplot(211);plot(f,Xf);axis([-1 1 0 1.2]);xlabel('f/Ts');ylabel('升余弦滚降频谱');subplot(212);plot(t,xt);axis([-10 10 -0.5 1.1]);xlabel('t');ylabel('升余弦滚降波形');图1 升余弦滚降函数代码2.之后点击运行,然后能看见结果:图2 升余弦滚降3.然后在按照老师所给的实验操作指南,打上眼图的源代码,如下:图3眼图源代码(1)图4 眼图源代码(4)4.之后自己编写一段sigexpand函数,然后运行它之后在运行眼图代码,得到结果如下:图5 眼图运行结果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对眼图与升余弦滚降系统的特性分析让我对于其的结构理解、更加的深刻,我不断地翻阅书籍和网上的相关知识得到了滚降系数α:在无码间串扰条件下所需带宽W 和码元传输速率Rs 的比值(即奈奎斯特频率),将本来很模糊的概念到最后的融会贯通。
(完整版)眼图观测实验

武夷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实验项目名称:眼图观测实验姓名:专业:通信工程班级:一班学号:同组成员:无
实验结果:
实验线路图如图1所示:
图1
打开示波器,进过调节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波形图,再调节可以得到最大“眼睛”的眼图如图3所示。
图2 图3 由图2、图3可以看出,示波器显示的眼图的线迹不完全重合,“眼睛”也没有张开到最大,可以判断这次的眼图是在有一定噪声和码间干扰下得到的。
可以由上图可以知道,此时并不是最佳抽样时刻,还可以看出斜率小于0.5,可见对位定时误差也不是很敏感;图中的阴影部分较大抽样时刻上信号受噪声干扰的畸变程度较大;图中央的横轴位置没有与眼睛的横对角线重合,表明判决门限略低于零电平;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可见其值也不大。
实验操作成绩(百分制)__________ 实验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
实验报告成绩(百分制)__________。
眼图实验报告

眼图实验报告眼图实验报告引言:眼图是一种常用的电信测量工具,用于分析数字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观察信号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显示,我们可以获得信号的波形、噪声和时钟抖动等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眼图分析方法,对数字信号进行测量和评估。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眼图实验,了解数字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并掌握使用眼图进行信号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眼图是一种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的方法。
在示波器屏幕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的“眼睛”,每个“眼睛”代表了一个数据位。
通过观察这些“眼睛”的开闭程度和位置,我们可以判断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眼图中,水平轴代表时间,垂直轴代表信号的电压。
每个“眼睛”由上下两条边界线和中间的开放区域组成。
边界线的位置和开放区域的大小反映了信号的噪声和时钟抖动情况。
边界线越平整,开放区域越大,表示信号质量越好;反之,表示信号质量较差。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示波器和信号源:将信号源的输出与示波器的输入相连。
2. 设置示波器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示波器的触发模式、时间基准和垂直尺度等参数。
3. 调整示波器触发:通过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模式和触发电平,使信号能够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4. 观察眼图:调整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尺度,观察眼图的显示情况。
注意观察边界线的平整程度和开放区域的大小。
5. 分析眼图:根据眼图的显示结果,分析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观察边界线的位置和开放区域的大小,判断信号是否存在噪声和时钟抖动。
6. 记录实验数据: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眼图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比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眼图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不同信号的眼图,并进行了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开放区域较大、边界线平整的眼图代表了较好的信号质量和稳定性,而开放区域较小、边界线波动较大的眼图则表示信号质量较差。
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常见的眼图特征。
例如,当信号存在噪声时,眼图的开放区域会变小,边界线会变得不规则;当信号存在时钟抖动时,眼图的边界线会出现波动。
眼图观测实验报告

眼图观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眼图的形成过程和意义。
2、掌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眼图观测方法。
二、实验器材主控&信号源模块25号光收发模块示波器三、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本实验是以数字信号光纤传输为例,进行光纤通信测量中的眼图观测实验;为方便模拟真实环境中的系统传输衰减等干扰现象,我们加入了可调节的带限信道,用于观测眼图的张开和闭合等现象。
如眼图测试实验系统框图所示,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光发射机、光接收机以及带限信道组成;信号源提供的数字信号经过光发射机和接收机传输后,再送入用于模拟真实衰减环境的带限信道;通过示波器测试设备,以数字信号的同步位时钟为触发源,观测TP1测试点的波形,即眼图。
3、眼图基本概念及实验观察方法所谓眼图,它是一系列数字信号在示波器上累积而显示的图形。
眼图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反映的是系统链路上传输的所有数字信号的整体特征。
利用眼图可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分析眼图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特性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被测系统的眼图观测方法:通常观测眼图的方法是,如下图所示,以数字序列的同步时钟为触发源,用示波器YT模式测量系统输出端,调节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则屏幕中显示的即为眼图。
眼图的形成示意图一个完整的眼图应该包含从“000”到“111”的所有状态组,且每个状态组发送的此时要尽量一致,否则有些信息将无法呈现在示波器屏幕上。
八种状态如下所示:眼图参数及系统性能眼图的垂直张开度表示系统的抗噪声能力,水平张开度反映过门限失真量的大小。
眼图的张开度受噪声和码间干扰的影响,当光收端机输出端信噪比很大时眼图的张开度主要受码间干扰的影响,因此观察眼图的张开度就可以估算出光收端机码间干扰的大小。
其中,垂直张开度水平张开度从眼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最佳抽样时刻是“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
(2)眼图斜边的斜率表示了定时误差灵敏度。
斜率越大,对位定时误差越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程序清单
ORG 00H
AJMP START
START : MOV SCON,#80H
;设置工作方式 2
MOV PCON,#00H
;置 SMOD=0,波特率不加倍
MOV A ,#96H
MOV C ,P
;奇偶位送 TB8
MOV TB8 ,C
LOOP : MOV SBUF,A
;送串口并发送数据
JNB TI ,$
1
(3) 模式 2 和模式 3
串行口工作于模式 2 和模式 3 时,被定义为 9 位异步通信接口。它们的每帧数据结构是 11 位组成
的:最低位是起始位(0),其后是 8 位数据位(低位在先),第 10 位是用户定义(SCON 中的 TB8 或 RB8),
最后一位是停止位(1)。模式 2 和模式 3 工作原理相似,唯一的差别是模式 2 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模
因此,通频带
f p1 =
f0 2
fp2 =
f0 2
( ) ( ) 2
3 Auf 4
3 + Auf
( ) ( ) 2
3 Auf 4
3 + Auf
fbw = f p2
f p1
(3
Auf
)
f
0
=
f 0
Q
(6)
(7) (8) (9)
由式(1)、(4) 和(7)可得
f =3 bw
A uf
÷f = 0
2
RF R1
A
t
(a) A
(b)
t
(d) (c)
图 3 基带信号波形及眼图
3.2 眼图形成的原理 首先,不考虑噪声的影响。图 3 中(a)图是接收滤波器输出的无码间串扰的双极性基带信号波形,
用示波器观测它,并将示波器扫描周期调整到和码元周期相等,由于示波器的余辉作用,扫描所得的每 一个码元波形将重叠在一起形成图 3 中(b) 图所示的迹线细而清晰的大“眼睛”;图 3 中 (c) 图是有码 间串扰的双极性基带波形,由于存在码间串扰,此波形已经失真,示波器的扫描迹线就不完全重合,由 于形成的眼图迹线杂乱,“眼睛”张开得较小,且眼图不端正,如图 3 中 (d) 图所示。对比图(b)图(d) 可知,眼图张开得越大,且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反之,表示码间串扰越大。
U R = O = 1 + f Auf
1
U R P
(1)
当 C1 = C2 C, R1 = R, R2 2R 时,电路的传输函数
[ ] ( ) A A (s) = (s)
u
uf
1+ 3
sRC Auf (s) sRC + sRC 2
(2)
令中心频率
f0
=
2
1 RC
,电压放大倍数
3
Auf
1
A = . ( ) u
÷ ÷ ÷
f
0
(10)
由式(9)可知,通过改变电阻 R2 或 R1 的阻值,可以改变通频带,且中心频率 f0 不受影响。为了
避免 Au = 3时发生自激振荡,一般取 RF p 2R。 2.3 参数的选择
因 为 信 号 的 波 特 率 为 187.5Hz , 为 了 让 四 次 谐 波 全 部 通 过 , 所 以 设 置 滤 波 器 的 频 率 应 为 f0 = 750 K H z ,设品质因数 Q = 5 ,由(1)、(5)式得 R f = 1.8 R1 ;由式(9)得 fbw = 1 5 0 K H z ;由(7)式
若滤波电路仅由无源元件组成,则称为无源滤波电路。若滤波电路不仅由无源元件,还由有源元件 组成,则称为有源滤波电路。
因为在无源滤波电路中,其通带放大倍数及其截止频率都随负载而变化,这一缺点常常不符合信号 处理的要求,因而在该设计中,选用有源滤波电路,即在无源滤波电路和负载之间加一个高输入电阻低 输出的隔离电路,最简单的方法是加一个电压跟随器,在本设计中选用单运放 F007,其引脚功能具体 见附录 2。为了更好地控制频带宽度以及上下截止频率,选用带通滤波器。因为一阶电路的过渡带较宽, 幅频特性的最大衰减斜率仅为-20dB/十倍频。增加环节,可加大衰减斜率,所以选择二阶电路。综上所 述,二阶带通滤波电路是最佳选择。 2.2 带通滤波电路原理
当存在噪声时,眼图的线迹变成了比较模糊的带状线,噪声越大,线条越宽越模糊,“眼睛”张开 得越小。不过,应该注意,从图形上并不能观测到随机噪声的全部状态,例如出现机率少的大幅度噪声, 由于它在示波器上一闪而过,因而用人眼是观察不到的。所以,在示波器上观测眼图只能大致估计噪声 的强弱。
开始,把一个起始位(0)送到 TXD 端,移位后数据由寄存器送到 TXD 端,再过一位,出现第一个移位
脉冲。
第一次移位时,把一个停止位“1”由控制器的停止位发生端送入移位寄存器的第 9 位。此后,每
次移位时,把 0 送入第 9 位。因此,当 TB8 的内容送到移位寄存器得输出位置时,起左面一位是停止位
这是将单片机的串行口扩展为若干并行输入口的工作模式,而在该设计中主要用它的串行口输出一 随机序列,所以在这不研究这种模式。 (2) 模式 1
串行口工作于模式 1 时,为波特率可变的 8 位异步通信接口。因为波特率是可变的,就会影响到信 道(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使之不确定,所以这种模式也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SCON 用于控制和监视串行口的工作状态,其各位定义[9]如图 1 所示: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I RI
图 1 SCON 格式
SM0、SM1:用于定义串行口的工作模式,两个选择位对应四个模式;TB8 为用户定义位,在该设计 中它表示奇偶校验位。其余位不用,所以不再分析。 1.1.3 串行口工作模式选择[8] (1) 模式 0
;检测是否发送结束并清 TI
JMP LOOP
;重复发送相同的数据
程序注释:
第一句,SCON 中放而进制代码 10000000,说明 SM1 为 1,SM0 为 0,所以设置的工作模式位 2;第二句,
PCON 中放 00000000,说明 SMOD=0,波特率不加倍;第三句,说明要求输出的序列为 10010110。
(2) 对于操作模式 2 或 3,应根据需要在 TB8 中写入待发送的第 9 位数据。
(3) 若选定的操作模式不是模式 0,还需设定接收/发送的波特率。设定 SMOD 的状态,以控制波特率是
否加倍。若选定操作模式 1 或 3,则应对定时器 T1 进行初始化以设定其溢出率。在该设计中选择
模式 2,所以只需置 TB8(奇偶校验位)的值。
得
f p1
=
675KHz
;由式(8)式得
f p2
= 825KHz
;又
f0
=
2
1 RC
,所以当 R 1
=
200
时, C = 0 .0 1 F ,又
R = R1 R3 , R 2 = 2 R ,则原理图中各参数都已确定。
4
3 眼图的观测及其分析
从理论上讲,只要基带传输特性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就可实现无码间串扰传输。但在实际中, 由于滤波器部件调试不理想或信道特性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使传输特性改变,从而使系统性能恶化。 计算由于这些因素所引起的误码率非常困难,尤其在码间串扰和噪声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系统性能的定 量分析更是难以进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定性测量系统的性能,其中一个有效 的实验方法是观测接收信号的眼图。眼图是指利用实验手段方便地估计和改善(通过调整)系统性能时 在示波器上观测到的一种图形。
3 Auf
1+ j 3
1 Auf
f f0
f0 f
(3)
当 f = f 0 时,得出带通放大倍数
A
u
p
=
3
Au A
f u
f
Q Au f
(4)
Q= 1
所以
3 Auf
(5)
令式(3)分母的模为 2 ,即式(4)分母虚部的绝对值为 1,即
1
fp f 0
1
3 Auf f 0 fp
解方程,取正根,就可得到上限截止频率 f p1 和下限截止频率 f p2 分别为:
带通滤波电路可用低通滤波电路串联高通滤波电路得到。设前者的截止频率为 f1,后者的截止频率 为 f2,f2 应小于 f1,则通频带为 f2 减去 f1 的值。实用电路中采用了单个集成运放构成压控电压源二阶带 通滤波电路,电路原理如图 2 所示:
F007
Hale Waihona Puke 图 2 压控电压源二阶带通滤波电路
up (s)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比例系数
式 3 的波特率是可变的,与定时器 T1 的溢出率有关,所以不选择模式 3。
综上所述,模式 2 是最理想的选择。现在对模式 2 的发送过程进行具体分析:
发送过程是由执行任何一条 SBUF 为目的寄存器的指令来启动的。由“写入 SBUF”信号把 8 位数据
装入 SBUF,同时还把 TB8 装入发送移位寄存器的第 9 位,并通知发送寄存器要求进行一次发送。发送
串行口缓冲器 SBUF 是可直接寻址的特殊寄存器,其内部 RAM 字节地址是 99H。在物理上,它对应 着两个独立的寄存器,一个发送寄存器,一个接收寄存器。发送时,就是 CPU 写入 SBUF 的时候,51 系 列单片机没有专门的启动发送状态的指令;接收时,就是读取 SBUF 的过程,接收寄存器是双缓冲的以 免在接收下一帧数据之前,CPU 未能及时响应接收器的中断,没有把上一帧数据读走,而产生两帧数据 重叠的问题。 1.1.2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SCON
眼图实验的设计
摘 要: 设计了一个由信号源和模拟信道组成的眼图实验系统,通过相同信号经过两个不同性能信道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