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年产50万吨磷酸二铵及干燥机的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磷酸二铵工艺流程

磷酸二铵工艺流程

磷酸二铵工艺流程磷酸二铵(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简称DAP,是一种重要的氮磷复合型化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下面是磷酸二铵的工艺流程。

磷酸二铵的制备工艺通常包括两个主要步骤:反应和结晶。

反应:首先,将磷酸一铵(monoammonium phosphate,简称MAP)和氨水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

MAP是一种含有氮和磷的盐类,其化学式为NH4H2PO4。

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在120-150摄氏度和0.5-1.0兆帕的条件下进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2NH4H2PO4 + NH3 → (NH4)2HPO4结晶:当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内的溶液泵送到结晶器中进行结晶。

结晶器通常是一种连续操作的设备,其中溶液通过喷头喷洒在粒子上,形成结晶核。

在结晶器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以确保磷酸二铵的纯度和结晶度。

结晶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NH4)2HPO4 + H2O → (NH4)2HPO4·H2O结晶后的磷酸二铵需要通过离子交换和过滤等工艺进一步提纯和干燥,最终形成所需的产品。

离子交换可用于去除掉杂质离子,过滤则可以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此外,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剂来提高磷酸二铵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可以添加硫酸铵作为稳定剂,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延长其存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工艺流程中,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结晶条件和后续处理的操作参数。

这些参数的控制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监测和调节。

总的来说,磷酸二铵的制备工艺包括反应和结晶两个主要步骤,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结晶条件,以及经过离子交换和过滤等工艺步骤,可获得高质量的磷酸二铵产品。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磷酸二铵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毕业设计论文-年产50万吨煤气化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年产50万吨煤气化工艺设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50万吨/年煤气化工艺设计摘要煤气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与原料,它广泛用于合成氨、民用燃气、工业用气乃至发电,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减少和煤气化生产成本的降低,发展使用煤气化等新的替代燃料,己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是资源和能源相对匾乏的国家,少气,缺油,但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煤制气,以煤代替石油,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化学工业高速发展的需求。

本课题通过对国内外几种煤气化工艺流程的对比,最终选择高压法煤气化制备煤气的shell工艺生产流程。

最后设计出shell气化炉的基本尺寸;并对反应过程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关键词:煤气化;shell气化炉;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论文类型:工程设计ABSTRACTGas is an important chemical products and raw materials, it is widely used in synthetic ammonia, civil and industrial gas, gas, electricity, and has a huge market potential. With the world of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reduce production cost of coal gasifi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alternative fuel use coal gasification, etc, has become a trend. China is relatively short of energy resources like gas and oil, but relatively rich of coal,so development of coal to gas,but petroleum is national energy safety needs, as well as chemical industry .Shell gasification is chesde fianly by contrasting severed gasification,peocess at home and abroad .Mass balance and heat balance of gasification process are caleulated .The technoloyical dimensions of shell gasifier are designed .Keywords:Coal gasification;Shell Gasifier;Mass balance;Heat balance Thesis:Engineering Design目录1绪论 (1)1.1煤气化过程原理 (1)1.2国内外煤气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1.3SHELL煤气化工艺 (2)1.4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2 SHELL煤气化 (7)2.1选择SHELL煤气化的原因 (7)2.2工艺流程图 (7)2.3SHELL气化工艺的主要设备 (8)2.4SHELL气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9)2.5气化反应的物料、热量衡算 (10)2.5.1气化反应的物料衡算 (10)2.5.2气化反应的热量衡算 (18)2.650万吨煤气化产物分析 (18)3 SHELL气化炉的设计 (20)3.1SHELL气化炉 (20)3.2SHELL炉体工艺尺寸计算 (21)4总结 (22)参考文献 (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年产50万吨合成氨中变换工段设计

年产50万吨合成氨中变换工段设计

年产50万吨合成氨中变换工段设计[摘要]变换工段工序是合成氨生产中关键的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将变换气中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

本设计采用中串低工艺流程。

首先对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进行简单说明;然后对全厂布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其次根据工艺参数对中变炉、低变炉、饱和热水塔等主要设备进行物料、热量衡算;再次对变换炉、换热器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和计算;最后对变换炉进行强度校核。

[关键词]中串低;变换工段;工艺设计The Design of the Conversion Sec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500 thousand tons Synthetic Ammoniaper yearAbstract: Conversion section is the key step in the Synthetic Ammonia production, the main task is transform the Carbon monoxide in the feed gas to Carbon dioxide.This design uses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shift in series process. Firstly, simply introduce the process and process conditions; Secondly carries on the reasonable design to the entire factory arrangement; Next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to calculate the material and heat balance of the main equipment such as medium temperature shift furnace、low temperature shift furnace and Saturated hot water tower.; Then design and calculat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shift converter and the heat interchanger. Finally carries on the intensity examination to the shift converter.Key word: low and medium temperature; conversion section; process design;目录1 概述 (1)1.1目的和意义 (1)1.2合成氨工业概况 (1)1.2.1基本现状 (1)1.2.2发展趋势 (1)1.2.3应用领域 (2)1.3变换工艺介绍 (2)1.3.1中温变换工艺 (2)1.3.2中串低变换工艺 (2)1.3.3中低低变换工艺 (2)1.3.4全低变工艺 (3)1.4变换工艺的选择 (3)1.4.1工艺原理 (3)1.4.2工艺条件 (3)1.4.3工艺流程确定 (3)1.4.4主要设备的选择说明 (4)2 全厂总平面布置 (5)2.1全场总平面布置的任务 (5)2.2全厂总平面设计的原则 (5)2.3全厂总平面布置内容 (5)2.4全厂平面布置的特点 (5)2.5全厂人员编制 (6)3 物料与热量衡算 (8)3.1已知条件及计算基准 (8)3.2中温变换炉物料及热量计算 (8)3.2.1水汽比的确定 (8)3.2.2中变炉CO的实际变换率的求取 (8)3.2.3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 (9)3.2.4最佳温度曲线的计算 (10)3.2.5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物料及热量衡算 (10)3.2.6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物料及热量衡算 (13)3.3低变炉的物料及热量衡算 (17)3.3.1低变炉物料计算 (17)3.3.2出低变炉的变换气温度估算: (19)3.3.3低变炉的热量衡算 (19)3.3.4低变催化剂操作线计算 (20)3.3.5低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 (20)3.4饱和热水塔的热量和物料衡算 (22)3.4.1 饱和塔的热量和物料衡算 (22)3.4.2热水塔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24)3.5主换热器的物料与热量的衡算 (25)3.6中间变换器物料与热量衡算 (26)4 设备的计算 (28)4.1中温变换炉的计算 (28)4.1.1触媒用量的计算 (28)4.1.2第一段床层触媒用量 (28)4.1.3 第二段床层触媒用量 (29)4.1.4 触媒直径的计算 (30)4.1.5中变炉进出口管径的选择 (31)4.2低温变换炉的计算 (32)4.2.1催化剂用量计算 (32)4.2.2催化剂床层阻力 (33)4.3主换热器的计算 (33)4.3.1传热面积的计算 (33)4.3.2设备直径与管板的确定 (34)4.3.3传热系数的验算 (34)4.3.4壳侧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35)4.3.5总传热系数核算 (37)4.3.6其他换热器的选择 (37)4.4泵的选择 (38)5 变换炉机械设计及校核 (40)5.1变换炉筒体和裙座壁厚计算 (40)5.2变换炉的质量载荷计算 (40)5.2.1塔壳和裙座的质量 (40)5.2.2封头质量 (40)5.2.3 裙座质量 (41)5.2.4塔内构件质量 (41)5.2.5人孔、法兰、接管与附属物质量 (41)5.2.6保温材料质量 (41)5.2.7平台、扶梯质量 (41)5.2.8操作时塔内物料质量 (41)5.3地震载荷计算 (42)5.3.1计算危险截面的地震弯矩 (42)5.4风载荷计算 (43)5.4.1风力计算 (43)5.4.2风弯矩计算 (45)5.5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45)5.5.1计算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 (45)5.5.2操作质量引起的轴向压应力 (45)5.5.3最大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45)5.6筒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 (46)5.6.1筒体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 (46)5.6.2裙座的稳定性校核 (46)5.7裙座和筒体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47)5.7.1筒体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47)5.7.2裙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48)5.8基础环设计 (48)5.8.1基础环尺寸 (48)5.8.2基础环尺寸的应力校核 (48)5.8.3基础环厚度 (49)5.9地脚螺栓计算 (49)5.9.1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49)5.9.2地脚螺栓直径 (49)总结 (52)设备一览表 (53)符号说明 (54)参考文献 (55)致谢 (56)附图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年产50万吨PET工艺设计

年产50万吨PET工艺设计

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瓶和纤维制造的聚酯树脂。

在设计一个年产量为50万吨的PET工艺过程时,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原料处理、聚合、挤出、拉伸、切割和收集。

首先,原料处理是PET工艺的第一步。

原料主要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这两种原料需要经过精炼和净化过程,以保证质量和纯度。

接下来是聚合过程。

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适当温度,同时加入催化剂和控制剂,使其聚合成聚酯树脂。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以确保得到一致的产品质量。

然后是挤出过程。

将聚酯树脂熔化,并通过挤压机将其挤出成细长的管状。

要确保挤出速度和温度的控制,以获得均匀的挤出物。

接着是拉伸过程。

在拉伸机上,细长的挤出物会被拉伸成更细的纤维。

在拉伸过程中,要注意拉伸速度和温度的控制,以及纤维的强度和拉伸比例的合适调整。

然后是切割和收集过程。

拉伸出来的细长纤维会被切割成适当长度的PET纤维,并通过输送带或其他方式收集起来。

最后,对产出的PET纤维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进行染色、处理和包装等后续处理。

在设计这个工艺过程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工艺参数的合理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设备的选择和布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工艺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以减少人工操作和减少错误发生的机会;废弃物处理和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设计一个年产量为50万吨的PET工艺过程需要考虑原料处理、聚合、挤出、拉伸、切割和收集等过程,并确保质量稳定、效率高、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这需要综合考虑工艺参数的选择、设备的布置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废弃物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磷酸二铵是一种广泛用作化肥和其他农业产品的无机化合物。

以下是磷酸二铵的生产工艺的详细介绍:1.原材料准备:磷酸二铵的主要原料是磷酸和氨水。

磷酸可以从矿石中提取或通过湿法法处理磷酸矿石来获得。

氨水可以通过氮和氢的气体反应制备。

2.中和反应:首先,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磷酸,然后以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下,慢慢加入氨水进行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方程式如下:H3PO4+2NH3+H2O→(NH4)2HPO4这个反应产生的磷酸铵是一种前体化合物,需要经过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磷酸二铵。

3.停滞结晶:将中和反应得到的磷酸铵溶液放置在一个停滞的结晶槽中,允许溶液中的磷酸二铵结晶。

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可以使结晶的磷酸二铵的纯度达到要求。

4.结晶分离:经过停滞结晶后,将含有磷酸二铵晶体的溶液从结晶槽中抽取出来。

然后,通过离心或过滤操作将磷酸二铵的晶体与残留的溶液分离。

5.干燥:从结晶分离步骤中得到的湿磷酸二铵晶体需要通过干燥来去除其含水量。

将湿晶体置于干燥器中,通过热风或真空等方式将水分蒸发,直到达到所需的含水量。

6.粒度调整:干燥后的磷酸二铵晶体通常需要经过粒度调整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可以通过将晶体经过粉碎,筛分或者压缩成颗粒的方式来实现。

7.包装和储存:此外,磷酸二铵生产工艺还需要注意一些安全和环保问题。

例如,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护措施,保证工人的安全;对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

总之,通过以上的几个步骤,磷酸二铵可以有效地生产出来,并被用于农业领域。

这种生产工艺以其高效和可控性受到广泛应用。

年产50万吨煤制甲醇生产的工艺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

年产50万吨煤制甲醇生产的工艺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

年产50万吨煤制甲醇生产的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的设计改进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的设计改进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的设计改进张金玲【摘要】为了提高产品的含氮量,同时控制产品总养分,采用管式反应器—预中和的方法生产磷酸二铵(DAP)产品,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通过控制中和槽和洗涤液的中和度及流向,降低中和、氨化过程中氨的损失,使生产出的产品达到18-46-0的一等磷酸二铵产品,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nitrogen content and control the total products nutrient,the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mixed a pipe reactor and a preneutralization-reaction tank was adopted to product diammonium phosphate.The degree of neutralization of preneutralization-reaction tank and washing liquid direction were controlled to reduce ammonia loss during ammonification to produce first-class 18-46-0 diammonium phosphate and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process.【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1(039)016【总页数】2页(P162-163)【关键词】磷酸二铵(DAP);管式反应器—预中和;中和度;洗涤液;含氮量【作者】张金玲【作者单位】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42.14目前,国内外的磷酸二铵生产工艺主要有喷浆造粒工艺、预中和转鼓氨化工艺、管式反应器—转鼓氨化工艺、预中和—管反—转鼓氨化工艺[1]。

磷酸二铵工艺流程图

磷酸二铵工艺流程图

磷酸二铵工艺流程图磷酸二铵(NH4)2HPO4)是一种重要的氮、磷复合肥料,具有高效、易溶、低毒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以下是磷酸二铵的工艺流程图:一、原料准备:磷酸二铵的制备主要原料为磷酸和氨水。

磷酸可由磷矿石经过酸法提取获得,氨水可通过合成氨与水反应得到。

二、预处理:1. 磷酸预处理:将磷酸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在反应槽中加入助溶剂,并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使磷酸更易于溶解。

2. 氨水预处理:将氨水进行稳定处理,以保持其浓度的稳定。

三、反应过程:1. 反应槽:将预处理后的磷酸注入反应槽中,继而加入预处理后的氨水,两者按一定比例加入,形成反应混合物。

2. 中和反应:在适宜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均匀,使磷酸与氨水充分中和产生氨磷酸(NH4H2PO4)。

4. 结晶分离:将中和后的溶液经过过滤或离心过程,使得产物中的晶体与溶液分离。

5. 湿法烘干:将分离得到的湿膏进一步进行烘干处理,使其含水量下降,得到粉末状的磷酸二铵。

四、粉碎处理:将烘干得到的磷酸二铵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大小均匀细小,提高其可溶性与肥效。

五、包装:粉碎后的磷酸二铵通过输送系统装入包装机,按照一定的重量装袋,并进行密封封装。

六、包装检验:对包装后的磷酸二铵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含水量、氮、磷含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

七、成品储存:检验合格的磷酸二铵成品将被储存在仓库中,保持干燥、防潮、防火、防爆等条件,待销售或使用。

以上就是磷酸二铵的工艺流程图。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设备的维护和安全措施的执行,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优良。

磷酸二铵作为一种重要的氮、磷复合肥料,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造粒岗位——转鼓造粒
转鼓造粒机是类似滚筒造粒机的回转窑设备。磷铵料浆被雾化后喷入转鼓造粒机,与料床接触,涂布或粘结,经自热脱去部分水分后形成粒状物料。
转鼓造粒机区别于滚筒造粒机在于转鼓造粒机内没有抄板,而是防止结疤的状似鼓皮的内衬。
一般转鼓造粒机内以通氨轴补入部分氨,使磷铵物料达到需要的中和度,并提供一定的中和热。
2(NH4)2HPO4+H2SO4=2NH4H2PO4+(NH4)2SO4
然后用碱标液滴定至第二终点(PH=8.0)使磷酸一铵全部转化为磷酸二铵和磷酸二钠:
2NH4H2PO4+2NaOH=(NH4)2HPO4与第二终点之比求得中和度。如果中和度小于一,则磷酸的第一个H+未全部中和,先用碱标液滴定至第一终点,使磷酸全部转化为磷酸一钠:
1.7.5管式反应-氨化粒化
本工艺主要过程为磷酸与氨在管式反应器中产生高温、高浓度料浆,借助本身压力喷入氨化粒化器,生成DAP时进行进一步氨化与返料细粉造粒,经干燥、筛分、冷却后制得磷铵产品。管式反应器是近年来国外新开发的技术,投资省,能耗低,返料少,流程操作简单,工艺成熟,因此,本设计采用该技术进行设计。
工艺水由调节器加入系统,以吸收造粒系统溢出的细尘和控制洗涤液的密度。
洗涤废气形成的洗涤液由管式反应器给料泵送入管式反应器中,以回收利用,并调节造粒状况,其加入量由调节器控制泵的电机来控制流量。
氨、磷酸、硫酸和洗涤液在造粒机管式反应器内反应后,形成较粘稠的料桨喷到造粒机内料床上进行造粒,料桨中所含水分被反应热蒸发一部分。
年产50万吨磷酸二铵及干燥机的工艺设计
1.设计任务书
1.1项目
年产50万吨磷酸二铵及干燥机的工艺设计
1.2设计内容
(1)车间工艺的设计
(2)干燥机设计
1.3设计规模
(1)年产:50万吨;
(2)年生产日:312天;
(3)日生产能力:500000/312=1600吨/天
1.4设计依据
该设计依据#####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年产50万吨磷酸氢二铵和生产管理规范的相关文件而设计的。
H3PO4+NaOH=NaH2PO4+H2O
然后用碱标液滴定至第二终点,使磷酸一铵和磷酸一钠全部转化为磷酸二铵和磷酸二钠:
2NH4H2PO4+2NaH2PO4+4NaOH=(NH4)2HPO4+3Na2HPO4+4H2O
由第一终点和第二终点之比求得中和度。
试剂及仪器:
0.1%溴甲酚绿指示剂,1%酚酞指示剂,0.1mol/L NaOH标液,0.05mol/LH2SO4标液,酸碱滴定管25ml各一只,三角瓶250ml一只
产品物理性质:本品易溶于水,溶解后固形物较少,适用各种农作物对氮磷元素的需要,尤其尤其适合于干旱少雨的地区作基乃以、种肥、追肥。与尿素、硝铵、氯化铵可混性好。
表1磷酸二铵的规格[1](GB10205-10212-88)
产品等级
指标名称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有效磷(中性柠檬酸铵溶性磷,以P2O5计)%
46~48
1.7.2预中和-喷浆造粒
浆用泵送氨化粒化器内再与磷酸反应,并控制中和度在1.95。料浆与返料细粉造粒后经干燥、筛分、冷却制得磷铵产品。该工艺技术成熟可靠,使用磷酸浓度低,适应性强,装置操作灵活方便,能生产多种产品,国外普遍使用,有较成熟的设计
该工艺是氨和磷酸加入带搅拌反应槽内反应生成磷铵料浆,料浆直接喷入造粒干燥窑,与返料细粉造粒,并进行干燥,物料经筛分、冷却制得产品。该生产工艺对磷酸质量要求相对较低,操作简单、易控制。我国第一套120kt/a磷铵装置即铜陵磷铵厂就是从罗马利亚引进这种工艺的。此工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使用较低浓度的磷酸,使得设备体积庞大、投资高、反应热利用不充分、能耗也高、返料比大、成本较高。因此近年来国外已很少采用,只适于中小型规模难以浓缩的磷酸制磷铵装置。
2.
2.3.1中和岗位
将磷酸和氨按比例在预中和器中反应,生成一定中和度的磷铵料浆,泵送至氨化粒化机,再补加一定数量的氨或磷酸,使反应物达到工艺所要求的中和度。
2NH3+H3PO4=(NH4)2HPO4+2H2O
中和料浆中和度:1.80~1.90
中和度和PH的关系:磷酸中的三个氢离子被氨中和了一个,生成了磷酸一铵,则称中和度为1,磷酸中的氢被氨中和了两个,生成磷酸二铵,则中和度为2.依次类推。
磷酸与氨的反应,主要是酸碱中和反应,随着中和度的增高,溶液中NH4+不断增加,H+相应减少,料浆的PH值则随之增大,因此,只要能准确,及时地测得料浆的PH值则能控制料浆的中和度。
粉铵车间的分析岗位:
样品名称:中和料浆
取样点:管式反应器
分析频率:2次/小时
滴定原理:用溴甲酚绿和酚酞作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如果中和度在1-中和度-2之间,则磷酸的第一个H+已全部中和,第二个H+仅部分中和,先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PH=4.4)使磷酸二铵全部转化为磷酸一铵:
磷酸由磷酸输送泵送入车间,分为三部分加入系统。一部分由调节器、调节阀控制加入分离器D3831中,以吸收系统溢出的氨气;一部分送入D3835以吸收系统溢出的氨气;一部分由调节器、调节阀控制加入造粒机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硫酸由硫酸输送泵送入车间后分为三部分加入系统,一部分加入旋风洗涤塔中,以最大限度地吸收系统溢出的气氨;一部分控制加入造粒机管式反应器内进行反应,还一部分加入洗涤液内调节洗涤液的PH。
测定步骤:将中和槽内取出的中和料浆1-2滴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水约50ml,0.1%溴甲酚绿指示剂1滴,如果溶液呈蓝色,表示料浆中和度大于1,如果呈黄色,表示料浆中和度小于1。如果中和度大于1,用0.05mol/L H2SO4标液滴定至黄绿色为第一终点,记下H2SO4用量A(mL),再加1%酚酞指示剂10滴,用0.1mol/L NaOH标液滴定,滴至紫色为第二终点,记下NaOH用量B(mL)
1.5产品方案
产品名称:磷酸二铵
化学名称:磷酸氢二铵
英文简称:DAP
分子式:(NH4)2HPO4
分子量:132
性质:白色晶体或粉末,纯的磷酸二铵含氮21.21%,P2O5含53.79%。
易溶于水,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逐渐失去氨而变为磷酸二氢铵。
1.6磷酸二铵的用途、品种规格
用途:磷酸二铵是一种高浓度的速效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特别适用于喜铵需磷的作物,作基肥或追肥均可,宜深施。
图4氨化粒化机
a-磷酸进口;b-料浆进口;c-氨进口;d-返料;e-物料出口;f-尾气出口
2.3.3干燥岗位
由造粒岗位送来的磷铵物料进入干燥机,物料和热风直接接触,进行热质传递.物料被干燥,在干燥机尾部由一个大块破碎机,干燥机内的大块被筛网滤过进入破碎机进行破碎,细的粒子则进入斗提机去筛分机进行筛分。
工艺指标:
热风温度,350~500℃
干燥机尾气温度:90~100℃
干燥机机头负压,~30Pa
2.3.4 返料
干燥机送出的物料进入斗式提升机,被提升到振动筛,经过筛分,振动筛有两层筛网,大于4mm的大块物料被第一层筛网筛分出,经破碎机破碎后送去返料皮带.;小于2mm的则被第二层筛网筛分出去,被送往返料皮带;而2~4mm的粒子则在两层筛网之间,被送至精筛。精筛后,不合格粒子送至返料皮带通过下层筛网的也送去返料胶带,通过上层又不能通过下层的的合格粒子一部分作为成品,一部分也作为返料,返料胶带将返料送入连续不断地送入喷浆造粒机。
如果中和度小于1,则用0.1mol/L NaOH溶液滴至草绿色为第一在终点,记下用量A`(mL),再加1%酚酞10滴,用0.1mol/L NaOH液滴至蓝紫色为第二终点,记下用量B`(mL)
中和度大于1计算公式:中和度=1+A/B
中和度小于1计算公式:中和度=1-A`/B`
工艺控制指标:料浆中和度1.00~1.20
2.2.2固体物料流程
加入到造粒机内的各种固体原料、返粒、造粒机管式反应器喷射的反应料桨,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喷氨轴喷氨量等对造粒机影响的因素,在造粒机内造粒后,经过溜槽进入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干燥用的热风由热风炉燃烧的燃煤产生,干燥方式为并流干燥。干燥机内的大块化肥由设在干燥机出料端内部的大块破碎机进行破碎。经干燥后的物料经溜槽进出皮带传送机,再经斗式提升机送入两个分料阀分成4部分分别进入4个振动给料筛。经筛分后的物料被分为三种颗粒的物料:小于2mm的物料经溜槽进入返料皮带作为返料回造粒机内重新造粒;大于4mm的物料被送入两台三辊式破碎机中进行破碎(破碎到2mm以下),破碎后粒子经溜槽进入返料皮带送入造粒机内重新造粒;颗粒在2.0~4.0mm之间的半成品由皮带输送机收集,并经分料挡板控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保持系统有足够的返料量,由调节器控制分料挡板的开度,使部分合格粒子返回返料皮带输送机上作为返料回造粒机内参与造粒;另一部分合格粒子半成品经二级筛分机筛分后,将半成品中存留的2mm以下的细粒筛除,细粒经溜槽送入主返料皮带输送机送入造粒机内重新造粒。合格粒子的产品进入进入斗式提升机,由斗式提升机提升送入沸腾式流化床中进行冷却。冷却用的风经制冷机组冷却后的空气(冷却风温度在10~20摄氏度),经冷却后的成品被送入裹料筒中进行包裹,以防成品化肥吸潮。包裹剂是由矿物油加胺片加热至80~150摄氏度配置成,加入量由皮带秤通过比值调节器,计量泵控制,以每吨产品加入2kg包裹剂为适。包裹后的产品经斗式提升机提升,然后由皮带输送机送入成品库堆放或送至包装车间进行包装。
图2管式反应器
1.8
1.8.1原料
磷铵生产该产品所用的原料:合成氨,磷矿粉.磷矿石,硫酸液氨。
1.8.2
中和度控制、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
2
2.1
图3磷铵流程框图
2.
2.2.1原料的投入及中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