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22高考山东卷化学试卷分析

2022高考山东卷化学试卷分析一、命题特点2022年山东卷化学试题继续保持以往风格,试卷结构和试题难度保持了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稳中求新;试题难度梯度设计合理,契合山东考生特点,坚持“重视根底、立足实践、突出能力、不断创新”的要求,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原则,准确表达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全面测试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实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1、依托教材,立足基础,考查学科必备知识必备知识是指高度网络化、结构化并具有迁移功能价值的知识。
根据内容特点,化学学科的必备知识主要包括化学用语、物质结构与性质、反应变化与规律、物质转化与应用、实验原理与方法等。
2022年山东卷紧扣高中化学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内容,重点围绕基础性的化学知识设计考查目标,结合考生的学习实际,以熟悉的题型和核心知识呈现考查内容。
选择题第2题涉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第6题涉及中和滴定实验仪器及相关操作,第9题涉及蒸发与结晶、萃取与分液等都在考查化学实验与原理必备知识;第3题涉及质子数、中子数、同位素、化学键等专业术语;第5题涉及共价键的形成及主要类型等电子原理的应用,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化学键杂化类型,共价晶体(新教材)概念等都在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必备知识;第4题涉及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的相关概念、第7题涉及酚的性质、有机物共面问题,手性碳原子的概念等,考查有机化学必备知识;第8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第10、12题涉及有关平衡规律及其运用等考查化学反应原理基础知识。
这些选择题集中体现了对高中化学主干与核心知识的考查,可以说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
2.整合知识,注重方法与思维,诊断学科关键能力2022年山东卷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命题载体,整合了高中教材的知识与内容,设计了具有一定综合性、应用性的问题;从试题设问的综合性表现看,既有必修教材与选择性必修模块教材的学科内综合;也有图文并茂、文表共用等多样情境的形式综合,还有调用多种学科方法、多种思维能力复合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综合。
2022年山东高考化学反应原理工艺流程试题及备考策略及题型分析说题比赛

2.整合基础实验,落实核心素养
工艺流程题目的考查是综合性的:涉及到实 验、计算、原理、物质转化、逻辑推理等多 方面知识。
工艺流程题目除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 行考察外,还加深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的 考察。对于学生必做实验除了要一一开展之 外,联系真实情景,整合基础实验。在具体 的实验探究中落实科学素养的各个维度。
1.加强《课标》、《体系》研究 2.整合基础实验,落实核心素养 3.加强真题研究,优化教学模式 4.重构知识网络,贴合学生实际
1.加强《课标》、《体系》研究
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课程标准是高考命 题依据,高考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技 术要求。这两个文件不研究不落实,就无法 对一核四层四翼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作为 一名合格的高三教师,不能凭惯性思维从事 高三学习,加强研究,积极主动加强《文件》 学习是第一要务。
展现艺术之美,再谈工艺流程
目录
一、感叹美 二、发现美 三、创造美
一、感叹美—艺之美无处不在
美艺 之
实验操作美学 数字计算美学 图表审视美学 逻辑推理美学 物质转化美学 原理应用美学
原理应用美学
实验操作美学
物质转化美学 数字计算美学
逻辑推理美学
逻辑推理美学 原理应用美学
实验操作美学 数字计算美学 物质转化美学
原理应用美学 图表审视美学
实验操作美学 物质转化美学
逻辑推理美学 数字计算美学
高考化学真题(2022)及模拟题专题解析—化学实验基础

高考化学真题(2022)及模拟题专题解析—化学实验基础2022年高考真题汇总及解析1.(2022·浙江卷)名称为“吸滤瓶”的仪器是A.B.C.D.【答案】D【解析】A.图示实验仪器为蒸馏烧瓶,A不合题意;B.图示实验仪器为分液漏斗,B不合题意;C.图示实验仪器为容量瓶,C不合题意;D.图示实验仪器为吸滤瓶,其特征是一个厚壁的带分支的锥形瓶,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2022·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应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出B.铝热反应非常剧烈,操作时要戴上石棉手套和护目镜C.利用红外光谱法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D.蒸发浓缩硫酸铵和硫酸亚铁(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溶液至出现晶膜,静置冷却,析出硫酸亚铁铵晶体【答案】A【解析】A.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要将整个滴定管内壁进行润洗,因此,应将润洗液的一部分从滴定管上口倒出,另一部分从滴定管下口放出,A说法不正确;B.铝热反应非常剧烈,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火星飞溅出来,因此,在操作时要戴上石棉手套和护目镜以保护手和眼睛,B说法正确;C.有机物中的基团在红外光谱中会呈现出其特征谱线,因此,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法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C说法正确;D.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蒸发浓缩硫酸铵和硫酸亚铁(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溶液至出现晶膜,溶液达到饱和状态,静置冷却后,由于在该温度下的混合体系中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最小,因此,析出的晶体是硫酸亚铁铵晶体,D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3.(2022·湖南卷)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
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 .碱式滴定管排气泡B .溶液加热C .试剂存放D .溶液滴加【答案】A【解析】A .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时,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出口上斜,轻轻挤压玻璃珠附近的橡皮管可以使溶液从尖嘴涌出,气泡即可随之排出,A 符合规范;B .用试管加热溶液时,试管夹应夹在距离管口的13处,B 不符合规范;C .实验室中,盐酸和NaOH 要分开存放,有机物和无机物要分开存放,C 不符合规范;D .用滴管滴加溶液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应悬空滴加,D 不符合规范; 故选A 。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考点2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考点2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1.(2022·上海化学·13)某、Y、Z、W是短周期元素,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p电子数相等;Z元素+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W元素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下列有关这些元素性质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某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B.Z元素的离子半径大于W元素的离子半径C.Z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元素的单质反应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Z元素为Mg,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电子排布为n2np2,是C或Si,某为N或O,W为Al或Cl,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但O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中性或弱酸性,A错误,Al3+的半径比Mg2+小,B错误;氮气、氧气均能与镁反应,C正确;CO2形成的晶体熔沸点低,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2.(2022·海南化学·19I)(6分)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CaC2B.N2H4C.Na2S2D.NH4NO3[答案]AC[解析]:略。
3.(2022·上海化学·4)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A.碘和干冰的升华B.硅和C60的熔化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D.溴和汞的气化【答案】A【解析】A项变化客服的都是分子间力,正确,硅和C50的融化分别克服的都是共价键,分子间力,B项错误,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分别克服的都是共价键,离子键,C项错误,溴和汞的气化分别克服的都是分子间力金属键,D项错误,4.(2022·上海化学·5)374℃、22.1Mpa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和OH,由此可知超临界水A.显中性,pH等于7B.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C.显酸性,pH小于7D.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答案】Bk5u【解析】超临界水任然呈中性,AC项错误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可以知道B正确(有机物大多数是非极性分子)D错误。
【升级版】微专题01 “化”中有“化”化学与传统文化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1.(2022·山东·高考真题)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一、中国古代化学的工艺简介1.炼制陶器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
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
2.冶炼青铜冶炼青铜的过程大致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入炼炉内,点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
初铜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
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3.锌的冶炼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
其冶炼Zn 的方程式为ZnCO 3+2C=====高温Zn +3CO↑。
4.银的冶炼材料信息 信息提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分离与提纯方法化学反应原理 对照 检验 选项银虽有以游离状态或银金合金状态(黄银)存在于自然界的,但很少,主要以硫化矿形式存在,并多与铅矿共生。
中国大约在春秋初期才开始采集银, 东汉时期发明了以黑锡( 铅)结金银的“灰吹法”。
明代著作《菽园杂记》、《天工开物》中有翔实记载。
5.汞的冶炼在自然界中虽有游离态汞存在,但量很少,主要以丹砂( 硫化汞) 状态存在。
方士们在密闭的设备中升炼水银,先后利用过石灰石、黄矾、赤铜、黑铅、铁和炭末来促进硫化汞的分解。
南宋时期发明了蒸馏水银的工艺, 设计了专用的装置,《天工开物》中也有类似记载。
在中国的医药化学中还曾利用过铅汞齐、锡汞齐。
唐代已开始用银锡汞齐作为补牙剂。
6.造纸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的竹纸制造方法为例,步骤如下:①斩竹漂塘:将新砍下的嫩竹放入池塘中,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的青皮。
②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利用石灰的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等。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2022山东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2022山东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盐水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A. 1:4B. 1:8C. 2:32D. 4:32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Na(钠)B. Mg(镁)C. Al(铝)D. Cl(氯)4.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点是:A.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B.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 氧化剂和还原剂都被氧化D. 氧化剂和还原剂都被还原5.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B. CaOC. HClD. Fe3O46.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石墨B. 酒精C. 纯碱D. 硫酸7.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B. 硫酸C. 蔗糖D. 硝酸8.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燃烧反应B. 氧化反应C. 溶解反应D. 电离反应9.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NaOHB. KOHC. Ca(OH)2D. 所有选项10.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H2SO4C. HNO3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的_________。
12. 化学键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金属键。
13.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结合。
14.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比还原剂的氧化性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比氧化剂的还原性强。
15.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溶液的pH值小于7时,溶液呈_________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举例说明。
2022高考山东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2高考山东化学试题及答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该反应达到反应限度C.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压强、浓度等因素的影响D. 任何化学反应都可以达到平衡状态2. 根据题目分析,选项D是错误的,因为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能达到平衡状态,有些反应会完全转化。
因此,正确答案是D。
(以下省略13个类似格式的选择题及解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A的摩尔数。
已知:反应方程式为2A + B → 3C + DB的摩尔数为2mol,C的摩尔数为4.5mol请写出计算过程并给出A的摩尔数。
2. 某学生在进行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提纯实验中,需要将晶体溶解在去离子水中。
已知硫酸铜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温度(°C) | 溶解度(g/100g H2O)--10 | 20.020 | 25.030 | 31.040 | 38.0请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以下问题:A. 绘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B. 如果该学生希望至少溶解50g硫酸铜晶体,他需要至少多少克去离子水?3.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为了处理这些废水,需要使用一种还原剂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不溶性的金属。
已知以下反应:a. 2Fe^{3+} + Cu → 2Fe^{2+} + Cu^{2+}b. Fe^{2+} + Zn → Fe + Zn^{2+}请回答以下问题:A. 根据题目中的反应,哪种金属更适合作为还原剂?B. 如果废水中Fe^{3+}的浓度为0.5M,需要多少摩尔的Zn来处理1升废水?4. 某化学反应的活化能(Ea)为80 kJ/mol,试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该反应在25°C和35°C时的速率常数(k)。
2022年山东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备考策略

回归教材
P51 P63
P68 P114
04 考向预测
大 趋 势
1、将会增强从化学键和极性的视角分 析问题,更加注重原理的分析
2、更加注重各学科内模块知识、学科 间知识融合考查
3、加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联系,关注 氨基、酰胺基及其转化
05 备考策略
高三复习备考=认知升级=知识储备升级+思维能力升级
03 模型构建
模型构建
第一步:找“活泼氢” 第二步:看官能团 第三步:对比前后两两组合确定陌生反 应实质
活泼氢
官能团
2021年山东卷
2020年山东卷
+
2020年山东模拟卷
2020年全国卷
学科思想
结构
原子吸引电子能 力(电负性)越
强
决定 反映
性质
官能团/活泼氢 的活泼性越强
新旧教材对比
必修
高考试题分析之有机化学篇
--巧用活泼氢,析陌生反应
目录
CONTENTS
01
命题依据
02
题例分析
03
模型构建
04
考向预测
05
备考策略
01 命题依据
基 础 性
核心价值 学科素养 关键能力 必备知识
综 合 性
立德树人 服务选拔 导向教学
性 用 应
性 新 创
02 题例分析
核心价值“金线”考查 学科素养“银线”考查
必备知识考查
关键能力考查
2022年山东卷
基础性 综合性
应用性 创新性
考题共性
2022年山东卷
陌生反应
2021年山东卷
2020年山东卷
寻找活泼氢 活泼氢
含氢官能 团上的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2022年山东卷化学高考试题继续保持2021年试题风格,试卷结构和试题难度保持了相对稳定,难度梯度设计合理,题目设置符合考生特点,体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考查目标。
同时体现了高考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原则,科学、公平、准确、标准,难易结合,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全面考查了考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实现了高考的人才选拔功能。
一、注重引领,突出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高中教学的根本任务,新高考化学试题立足“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深化爱国主义精神、提高道德修养,让考生感受到化学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发挥化学试题立德树人作用。
如:第1题,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
二、强化主干,筑牢学科基础
第Ⅰ卷的选择题在试题设计上,每道题都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每个选项都进行拓展与外延,每道试题都表现出“线索清晰、内容丰富"的特点。
选择题尽管只有10道单选和5道不定项选择,但它却反映了对高中化学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包括化学与STSE、化学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用语、重要
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热化学、电化学等知识,基本涵盖高中化学的所有重要知识。
如:第2题的试剂实验室的保存方法,第7题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及特征反应,第8题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第6题的中和滴定实验仪器及相关操作,第3、5、15题有关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第10、12题有关平衡规律及其运用等。
第Ⅱ卷大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的能力。
题型与往常相同,五个大题分别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工工艺流程、化学实验探究、有机化学基础和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题目选材新颖,题型设置与试题材料紧密结合,不给人以突兀感。
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化工生产实践、科学前沿相关的情境巧妙融合,使试题背景材料化为连接课本知识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纽带和桥梁。
三、巧选载体,情境立足实践
在新高考背景下,情境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2],高考题越来越重视考试情境的设置,无情境不命题。
“情境”,是指“问题情境”,是真实的问题背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和“四翼”考查要求,是通过情境与情境活动两种载体来实现的,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呈现现实中的真实问题情境或是再现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挥着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
2022年山东卷化学试题立足化学科学之特点,重点选择新药物、新材料、新催化技术等真实情境,呈现出生产生活中会遇到的
实际问题,有的是应用广泛的新技术,有的则是传统的工业生产,这些真实情境可能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考查的重点依然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充分体现出试题“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
如:第5题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AlN、GaN为载体,考查共价晶体熔沸点的比较;共价键的类型;等电子原理的应用;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化学键杂化类型;第9题提供了苯胺和苯甲酸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的真实情境,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依次判断每一步分离出什么物质;第12题以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等。
这些试题中的真实情境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应用性、时代性和创造性,使考生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有用的化学”。
要想解决试题中的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归纳论证和逻辑推理等关键能力,提高人才选拔的质量,从而进一步实现化学核心素养考查的有效性。
四、注重实验,发展探究能力
近两年化学高考题中,实验所占的比例很大,学生要会选择常见的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完成简单物质制备、检验,根据题目所给目的设计实验等,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
2022年高考化学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解释等方面加强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切实提
升实验能力。
如:第2题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第9题的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操作;第18题利用FeCl2∙4H2O和亚硫酰氯(SOCl2)制备无水FeCl2,通过对实验步骤的分析,选取合适的仪器,预测实验现象,同时考查实验操作方法和定量分析,所学即所考,很好地实现了教考衔接。
五、多维呈现,考查思维品质
试题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考查能力的要求,通过创设复杂的真实问题情境,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试题对能力的考查往往不是孤立的,在重点考查某种能力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考查了其它相关能力,这一点在非选择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通过实际工业生产过程的呈现,在考查考生信息获取和处理加工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推测实际工艺过程中步骤、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化学计算等。
第15题巧妙地把充放电过程中与晶胞结构融合在一起,一箭双雕;第19题,以支气管扩张药物特布他林(H)的一种合成路线为切入口,全面考查官能团之间的转化;第20题利用丁内酯(BL)制备1,4-丁二醇(BD)过程,利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进行分析等。
总结
高考试题的设置要求以新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满足高考的考查要求—“一核·四层·四翼”,高考题越来越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新颖或陌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找到规律。
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一定要
基于真实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基于真实情境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不再只是把课程内容直接塞给学生,打破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堂局限性。
帮助学生适应高考题型的同时,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将学生打造成将来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全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