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1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1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1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LAB的基本使用与数学运算

目的:学习MATLAB的基本操作,实现简单的数学运算程序。

内容:

1-1要求在闭区间[0,2π]上产生具有10个等间距采样点的一维数组。试用两种不同的指令实现。

运行代码:x=[0:2*pi/9:2*pi]

运行结果:

1-2用M文件建立大矩阵x

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代码: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m_mat

运行结果:

1-3已知A=[5,6;7,8],B=[9,10;11,12],试用MATLAB分别计算

A+B,A*B,A.*B,A^3,A.^3,A/B,A\B.

代码:A=[56;78]B=[910;1112]x1=A+B X2=A-B X3=A*B X4=A.*B X5=A^3 X6=A.^3X7=A/B X8=A\B

运行结果:

1-4任意建立矩阵A,然后找出在[10,20]区间的元素位置。

程序代码及运行结果:

代码:A=[1252221417;111024030;552315865]c=A>=10&A<=20运行结果:

1-5总结:实验过程中,因为对软件太过生疏遇到了些许困难,不过最后通过查书与同学交流都解决了。例如第二题中,将文件保存在了D盘,而导致频频出错,最后发现必须保存在MATLAB文件之下才可以。第四题中,逻辑语言运用到了ij,也出现问题,虽然自己纠正了问题,却也不明白错在哪了,在老师的讲解下知道位置定位上不能用ij而应该用具体的整数。总之第一节实验收获颇多。

实验二、MATLAB程序的编写

目的: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学会编写函数。

内容:

2-1编写程序,建立向量N=[1,2,3,4,5],然后利用向量N产生下列向量;(1)2,4,6,8,10

(2)1/2,1,3/2,2,5/2

(3)1,1/2,1/3,1/4,1/5

(4)1,1/4,1/9,1/16,1/25

代码:N=[1,2,3,4,5]X1=N*2X2=N/2X3=1./N X4=X3*X3

运行结果:

2-2从键盘输入一个三位整数,将他反向输出,如输入为639,输出为936.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E。其中90~100分为A,80~89分为B,70~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E。

要求:

(1)分别用if语句

代码:clear

m=input('请输入一个三位数:')

m1=fix(m/100);

m2=rem(fix(m/10),10);

m3=rem(m,10);

n=m1+m2*10+m3*100;

disp(n);

(2)clear;

Mark=input('请输入成绩:');

Rank=cell(1,5);

S=struct('Marks',Mark,'Rank',Rank); for i=1:10;

a{i}=89+i;

b{i}=79+i;

c{i}=69+i;

d{i}=59+i;

e{i}=0+i;

q{i}=9+i;

g{i}=19+i;

h{i}=29+i;

m{i}=39+i;

n{i}=49+i;

end;

for i=1:5;

switch S(i).Marks

case100

S(i).Rank='A';

case a

S(i).Rank='A';

case b

S(i).Rank='B';

case c

S(i).Rank='C';

case d

S(i).Rank='D';

case e

S(i).Rank='E';

case q

S(i).Rank='E';

case g

S(i).Rank='E';

case h

S(i).Rank='E';

case m

S(i).Rank='E';

case n

S(i).Rank='E';

otherwise

S(i).Rank='成绩输入错误';

end

end

disp([num2str(S(i).Marks),blanks(3),S(i).Rank]);disp('');

运行结果:

2—3输入20个两位随机数,求其中的最大数最小数。要求分别用循环结构和调用MATLAB的max函数、min函数实现。

(1)a=fix(rand(1,20)*100)ma=max(a)mi=min(a)

运行结果:

(2)a=fix(rand(1,20)*100);

for i=1:20;

max=a(1);

min=a(1);

if max

max=a(i);

end

if min>a(i);

min=a(i);

end

end

max

min

运行结果:

2-6写出下列程序输出结果

(1)s=0;

a=[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for k=a

for j=1:4

if rem(k(j),2)~=0

s=s+k(j);

end

end

end

s

运行结果:

(2)global x

x=1:2:5;

y=2:2:6;

sub(y);

x

y

(3)function fun=sub(z)

global x

z=3*x;

x=x+z;

运行结果:

总结:第二次实验,对软件的使用比较熟练了,但还是遇到了些许问题。在运算符号的使用中,应当注意“.*”的使用,在最初因为不太会运用遇到了些困难,后来通过同学讨论和翻阅课本找到了答案。2—2中的第二种方法是按照课本例题改编的,有些啰嗦,不多至少是结果正确。还有2—6中刚开始没能正常输出,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2)(3)是一起使用,算是运用到了函数调用。好在最后所有题目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实验三、MATLAB图形处理

目的:能够根据数据绘制各种形状的二、三维图形。

3-1绘制曲线y=x^3+x+1,x的取值范围为[-5,5]

代码:

x=-5:0.01:5

y=x.^3+x+1

plot(x,y)

运行结果:

3-4有一组测量数据满足y=exp(-a*t),t的变化范围为0~10,用不同的线性和标记点画出a=0.1,a=0.2和a=0.5三种情况下的曲线。

代码:

t=0:0.1:10;

y1=exp(-0.1*t);

y2=exp(-0.2*t);

y3=exp(-0.5*t);

title('t from0to10');

plot(t,y1,t,y2,t,y3);

xlabel('Variable t');

ylabel('Variable y');

text(0.8,1.5,'曲线y1=exp^{-0.1t}');

text(2.5,1.1,'曲线y1=exp^{-0.2t}');

text(0.8,1.5,'曲线y1=exp^{-0.5t}');

legend('y1','y2','y3')

运行结果:

3-7绘制饼图,x=[6649715638],并将第五个切块分离出来。

代码:

x=[6649715638];

subplot(1,2,1);

pie(x);

subplot(1,2,2);

pie(x,[0,0,0,0,1]);

运行结果:

总结:这次实验,比较有成就感,并没有遇到什么太复杂的困难,但是软件操作上出现了写麻烦,一不小心将软件页面的各个功能窗口关上了,颇费周折终于找到了那些功能窗口,但是整个页面都有些混乱。好在还是将题目做了出来,图出现的时候感觉特别有成就感。真的说明一件事情,英语学不好很麻烦啊。

实验四、MATLAB仿真模拟调制

目的:能用MATLAB仿真调幅信号和调角信号。

5-1用在区间[0,2]内的信号

m(t)=t0<=t<=1;m(t)=-t+21<=t<=2;

以DSB-AM方式调制一个载波频率为25HZ、幅度为1的载波产生已调信号u(t)。写一个Matlab的M文件,并用该文件作下面的题:

(1)画出已调信号;

(2)求已调信号的功率;

(3)求已调信号的振频谱,并与消息信号m(t)的频谱作比较。

程序代码:

dt=0.01;%时间采样间隔

fc=25;

T=1;

N=floor(T/dt);

t1=[0:N]*dt;

t2=t1+1;

%t=[t1t2];

mt1=t1;%信源

mt2=-t2+2;

%DSB-AM modulation

dsb1=mt1.*cos(2*pi*fc*t1);

dsb2=mt2.*cos(2*pi*fc*t2);

subplot(2,2,1);

plot(t1,dsb1);hold on;plot(t2,dsb2);

pwr1=mt1.^2;

pwr2=mt2.^2;

subplot(2,2,2);

plot(t1,pwr1);hold on;plot(t2,pwr2);

[mtf1,mtfft1]=FFT_SHIFT(t1,mt1);

[mtf2,mtfft2]=FFT_SHIFT(t2,mt2);

subplot(2,2,3);

plot(mtf1,abs(mtfft1));hold on;plot(mtf2,abs(mtfft2));

运行结果:

5-2设AM调整时,输入信号为没(t)=0.2sin1000pi*t+0.5cos1000exp2 *pi*t,A=1,载波中心频率fc=10khz

(1)用MATLAB画出AM信号的波形及其频谱

程序代码:

1、function[f,sf]=FFT_SHIFT(t,st)

df=t(2)-t(1);

T=t(end);

df=1/T;

N=length(t);

f=[-N/2:N/2-1]*df;

sf=fft(st);

sf=fftshift(sf);

2、dt=0.00001;%时间采样间隔

fm1=500;fm2=500*1.414;%信源频率

fc=10000;%载波中心频率

T=0.01;

N=floor(T/dt);

t=[0:N-1]*dt;

mt=0.2*sin(2*pi*fm1*t)+0.5*cos(2*pi*fm2*t);%信源

%AM modulation

A=1;

am=(A+mt).*cos(2*pi*fc*t);

[f,AMf]=FFT_SHIFT(t,am);

subplot(311);

plot(t,mt);

subplot(312);

plot(t,am);

subplot(313);

plot(f,AMf);

运行结果:

5-3设FM调制时,调频器的输入信号为一个周期性的锯齿波,锯齿波的一个周期为信号g(t)=t0<=t<1,g(t)=0其他,FM的中心频率fc=100hz,Kfm=10hz,试做(1)画出调频后的信号波形及其振幅谱

(2)若接收端采用鉴频器进行解调,且AWGN信道的功率密度谱为N0/2,试画出当解调器输入信噪比0dB,10Db,20dB时的解调输出信号,并与原信号进行比较。

程序代码:

1、function[f,sf]=FFT_SHIFT(t,st)

df=t(2)-t(1);

T=t(end);

df=1/T;

N=length(t);

f=[-N/2:N/2-1]*df;

sf=fft(st);

2.dt=0.001;%时间采样间隔

fc=100;

T=1;

N=floor(T/dt);

t=[0:N]*dt;

kf=10;

mt=t;

mti=t.^2/2;

fmt=cos(2*pi*fc*t+2*pi*kf*mti);

figure(1);

subplot(2,1,1);

plot(t,fmt);hold on;plot(t,mt,'r');

[f,ft]=FFT_SHIFT(t,fmt);

subplot(2,1,2);

plot(f,abs(ft));

s=1/2;%调制信号功率是A^2/2;

sn=100;db=s/(10^(sn/10));%求白噪声的方差。

noise1=sqrt(db)*randn(size(t));%产生高斯白噪声。fmt1=fmt+noise1;

figure(2);

subplot(2,1,1);

plot(t,fmt1);

N=length(fmt);

dfmt=zeros(1,N);

for k=1:N-1%已调信号微分

dfmt(k)=(fmt1(k+1)-fmt1(k))/dt;

end

envlp=abs(hilbert(dfmt));%求瞬时幅度,即包络subplot(2,1,2);

plot(t,envlp);

运行结果:

总结:这一次实验遇到的问题是花费了两节课解决的。第一个题目很快的完成后,第二个跟第三个题目都遇到了问题。第二题不出图,第三题图不正确,反复检查修改了好多遍程序还是不对,一直提示[f,ft]=FFT_SHIFT(t,fmt)程序这句话有问题,就在打算放弃的时候,终于在老师的提醒下知道,是因为没有调用函数,讲课本后面附录中的函数体加上之后,图就顺利的出来了。说明对程序的理解还不够到位,需要继续学习和努力。

实验五、MATLAB仿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目的:能用MATLAB仿真函数的抽样、量化过程,掌握信号编码方法。6-1设低通信号s(t)=sin2*pi*t+0.5cos4*pi*t

(1)画出该低通信号的波形;

(2)画出抽样速率为fs=4Hz的抽样序列;

(3)从抽样序列恢复出原始信号;

(4)当抽样速率fs=2hz时,画出恢复出的抽样信号。

运行代码:1.clear all;close all;

dt=0.01;

t=0:dt:10;

xt=sin(2*pi*t)+0.5*cos(4*pi*t);

[f,xf]=FFT_SHIFT(t,xt);

fs=4;

sdt=1/fs;

t1=0:sdt:10;

st=sin(2*pi*t1)+0.5*cos(4*pi*t1);

[f1,sf]=FFT_SHIFT(t1,st);

t2=-50:dt:50;

gt=sinc(fs*t2);

stt=INSERT0(st,sdt/dt);

xt_t=conv(stt,gt);

figure(1)

subplot(3,1,1);

plot(t,xt);title('原始信号');

subplot(3,1,2);

stem(t1,st);title('抽样信号');

subplot(3,1,3);

t3=-50:dt:60+sdt-dt;

plot(t3,xt_t);title('抽样信号恢复');

axis([010-11])

2.function[out]=INSERT0(d,M)

N=length(d);

out=zeros(1,M*N);

for i=0:N-1

out(i*M+1)=d(i+1);

end;

3.function[f,sf]=FFT_SHIFT(t,st)

df=t(2)-t(1);

T=t(end);

df=1/T;

N=length(t);

f=[-N/2:N/2-1]*df;

sf=fft(st);

运行结果:

6-2用一个均匀量化器对零均值、单位方差的高斯源进行量化,这个量化器在区间[-10,10]内均匀量化。假定量化电平设在各量化区域的中间点,求出并画出量化电平数为N=3.4.5.6.7.8.9.10时,量化产生的均方失真作为量化电平数N 的函数。

t=[0:0.01:1];

s=normrnd(0,1,size(t));

err=zeros(1,8);

for i=1:8

[err(i),x_qtz]=myquantizer(s,i+2,-10.10);

end

N=[3,4,5,6,7,8,9,10];

Plot(n,err);

function[err,x_qtz]=myquantizer(x,n,l,h)

xmax=max(l,h);

x_qtz=x/xmax;delta=2/n;

q=delat*[0:n-1]-(n-1)/2*delat;

for i=1:n

index=find((q(i)-delat/2<=x_qtz)&(x_qtz<=q(i)+delta/2));

x_qtz(index)=q(i)*ones(1,length(index));end

x_qtz=x_qtz*xmax;

err=sum((x-x_qtz).^2)/length(x);

function[sqnr,x_qtz,code]=UniPcm(x,n)

xmax=max(abs(x));

x_qtz=x/xmax;

b_qtz=x_qtz;

delta=2/n;

q=delat*[0:n-1]-(n-1)/2*delta;

for i=1:n;

index=delat=find((q(i)-delta/2<=x_qtz)&x_qtz<=q(i)+delta/2));

x_qtz(index)=(q(i)*ones(1,length(index));

b_qtz(find(x_qtz==q(i)))=(i-1)*ones(1,length(find(x_qtz==q(i)))); end

x_qtz=x_qtz*xmax;

nu=ceil(log2(n));

code=zeros(length(x),nu);

for i=1:length(x)

for j=nu:-1:0

if(fix(b_qtz(i)/(2^j))==1)

code(i,nu-j)=1;

b_qtz(i)=b_qtz(i)-2^j;

end

end

end

6-6试编写A律13折线近似法的编码与解码程序。

function code=myAcode(x)

iw=[01632641282565121024]

实验六、MATLAB仿真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目的:能够绘制常用码型,码型功率谱和眼图。

7-1设二进制符号序列为1011010010,以矩形脉冲为例,利用Matlab分别画出相应的单极性不归零、双极性不归零、单极性归零和双极性归零波形。

程序代码:

1、单极性不归零

function y=snrz(x);

t0=200;

t=0:1/t0:length(x);

for i=1:length(x)

if x(i)==1

for j=1:t0

y=((i-1)*t0+j)=1;

end

else

for j=1:t0

y=((i-1)*t0+j)=0;

end

end

end

y=[y,x(i)];

plot(t,y);

title(‘1011010010’);

axis([0,i,-0.1,1.1]);

2、双极性不归零:将程序1中的y=((i-1)*t0+j)=0改为y=((i-1)*t0+j)=-1

3、单极性归零

function y=srz(x);

t0=200;

t=0:1/t0:length(x);

for i=1:length(x)

if x(i)==1

for j=1:t0/2

y=((2*i-2)*t0/2+j)=1;

y=((2*i-1)*t0/2+j)=0;

end

else

for j=1:t0

y=((i-1)*t0+j)=0;

end

end

end

y=[y,x(i)];

plot(t,y);

title(‘1011010010’);

grid on;

axis([0,i,-0.1,1.1]);

4、双极性归零:将程序3中的for j=1:t0y=((i-1)*t0+j)=0改为

for j=1:t0/2

y=((2*i-2)*t0/2+j)=-1;

y=((2*i-1)*t0/2+j)=0;

运行结果:

7-4假设随机二进制序列“10110001”,“1”码对应的基带波形为升余弦波形,持续的时间为Ts;”0”码对应的基带波形与“1”码相反。画出基带波形以及眼图。

程序代码:

1、Ts=1;N=15;

eye_num=6;

a=1;N_data=1000;

dt=Ts/N,

t=-3*Ts:dt:3*Ts;

d=sign(randn(1,N_data));

dd=INSERT0(d,N);

ht=sinc(t/Ts).*(cos(a*pi*t/Ts))./(1-4*a^)*t.^2/Ts^2+eps);

st=conv(dd,ht);

tt=-3*Ts:dt:(N_data+3)*N*dt-dt;

subplot(211);plot(tt,st);axis([020-1.21.2]);

xlabel(‘t/Ts’);ylable(‘基带信号’);subplot(212);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 学号: 2142402 姓名:圣斌

实验一Matlab 基本语法与信号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的基本绘图方法; 2、实现绘制复指数信号的时域波形。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1、实验设备:计算机 2、软件环境:MATLAB R2009a 三、实验内容: 1、MATLAB为用户提供了结果可视化功能,只要在命令行窗口输入相应的命令,结果就会用图形直接表示出来。 MATLAB程序如下: x = -pi::pi; y1 = sin(x); y2 = cos(x); %准备绘图数据 figure(1); %打开图形窗口 subplot(2,1,1); %确定第一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1); %以x,y1绘图 title('plot(x,y1)'); %为第一幅图取名为’plot(x,y1)’ grid on; %为第一幅图绘制网格线 subplot(2,1,2) %确定第二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2); %以x,y2绘图 xlabel('time'),ylabel('y') %第二幅图横坐标为’time’,纵坐标为’y’运行结果如下图: 2、上例中的图形使用的是默认的颜色和线型,MATLAB中提供了多种颜色和线型,并且可以绘制出脉冲图、误差条形图等多种形式图: MATLAB程序如下: x=-pi:.1:pi; y1=sin (x); y2=cos (x); figure (1); %subplot (2,1,1); plot (x,y1); title ('plot (x,y1)'); grid on %subplot (2,1,2); plot (x,y2);

生产系统建模与及仿真实验报告

生产系统建模与及仿真 实验报告 实验一Witness仿真软件认识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Witness仿真软件的主要功能与使用方法; 2、学习生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 二、实验内容 学习、掌握Witness仿真软件的主要功能与使用方法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 2、写出简要实验步骤; 四、主要仪器、设备 1、计算机(满足Witness仿真软件的配置要求) 2、Witness工业物流仿真软件。 五、实验计划与安排 计划学时4学时 六、实验方法及步骤 实验目的: 1、对Witness的简单操作进行了解、熟悉,能够做到基本的操作,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基础建模。 2、进一步了解Witness的建模与仿真过程。 实验步骤: Witness仿真软件是由英国lanner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系统。它可以用于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同时又可以用于连续流体(如液压、化工、水力)系统的仿真。目前已成功运用于国际数千家知名企业的解决方案项目,有机场设施布局

优化、机场物流规划、电气公司的流程改善、化学公司的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工厂布局优化和分销物流系统规划等。 ◆Witness的安装与启动: ?安装环境:推荐P4 1.5G以上、内存512MB及以上、独立显卡64M以上显存,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 NT以及Windows XP的操作系统支持。 ?安装步骤:⑴将Witness2004系统光盘放入CD-ROM中,启动安装程序; ⑵选择语言(English);⑶选择Manufacturing或Service;⑷选择授权方式(如加密狗方式)。 ?启动:按一般程序启动方式就可启动Witness2004,启动过程中需要输入许可证号。 ◆Witness2004的用户界面: ?系统主界面:正常启动Witness系统后,进入的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主界面中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的基本操作与一般可视化界面操作大体上一致。这里重点提示元素选择窗口、用户元素窗口以及系统布局区。 ?元素列表窗口:共有五项内容,分类显示模型中已经建立和可以定义的模型元素。Simulation中显示当前建立的模型中的所有元素列表;Designer中显示当前Designer Elements中的所有元素列表;System中显示系默认的特殊地点;Type中

MATLAB实验报告(1-4)

信号与系统MATLAB第一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软件并会简单的使用运算和简单二维图的绘制。 2.学会运用MATLAB表示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方法 3.观察并熟悉一些信号的波形和特性。 4.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时移、反折和尺度变换。 5.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时间微分、积分运算。 6.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相加、相乘运算。 7.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的奇偶分解。 二、实验任务 将实验书中的例题和解析看懂,并在MATLAB软件中练习例题,最终将作业完成。 三、实验内容 1.MATLAB软件基本运算入门。 1). MATLAB软件的数值计算: 算数运算 向量运算:1.向量元素要用”[ ]”括起来,元素之间可用空格、逗号分隔生成行向量,用分号分隔生成列向量。2.x=x0:step:xn.其中x0位初始值,step表示步长或者增量,xn为结束值。 矩阵运算:1.矩阵”[ ]”括起来;矩阵每一行的各个元素必须用”,”或者空格分开; 矩阵的不同行之间必须用分号”;”或者ENTER分开。2.矩阵的加法或者减法运算是将矩阵的对应元素分别进行加法或者减法的运算。3.常用的点运算包括”.*”、”./”、”.\”、”.^”等等。

举例:计算一个函数并绘制出在对应区间上对应的值。 2).MATLAB软件的符号运算:定义符号变量的语句格式为”syms 变量名” 2.MATLAB软件简单二维图形绘制 1).函数y=f(x)关于变量x的曲线绘制用语:>>plot(x,y) 2).输出多个图像表顺序:例如m和n表示在一个窗口中显示m行n列个图像,p 表示第p个区域,表达为subplot(mnp)或者subplot(m,n,p) 3).表示输出表格横轴纵轴表达范围:axis([xmax,xmin,ymax,ymin]) 4).标上横轴纵轴的字母:xlabel(‘x’),ylabel(‘y’) 5).命名图像就在subplot写在同一行或者在下一个subplot前:title(‘……’) 6).输出:grid on 举例1:

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 仿真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MATLAB 仿真——图像处理 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级班级:2012级电子二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处理图像的相关操作,熟悉相关的函数以及基本的MATLAB语句。 2、掌握对多维图像处理的相关技能,理解多维图像的相关性质 3、熟悉Help 命令的使用,掌握对相关函数的查找,了解Demos下的MATLAB自带的原函数文件。 4、熟练掌握部分绘图函数的应用,能够处理多维图像。 二、实验条件

MATLAB调试环境以及相关图像处理的基本MATLAB语句,会使用Help命令进行相关函数查找 三、实验内容 1、nddemo.m函数文件的相关介绍 Manipulating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MATLAB supports arrays with more than two dimensions.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can be numeric, character, cell, or structure arrays.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multivariate data. MATLAB provides a number of functions that directly support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Contents : ●Creating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创建多维数组 ●Finding the dimensions寻找尺寸 ●Accessing elements 访问元素 ●Manipulating multi-dimensional arrays操纵多维数组 ●Selecting 2D matrices from multi-dimensional arrays从多维数组中选择二维矩 阵 (1)、Creating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in MATLAB are created the same way as two-dimensional arrays. For example, first define the 3 by 3 matrix, and then add a third dimension. The CAT function is a useful tool for building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B = cat(DIM,A1,A2,...) builds a multidimensional array by concatenating(联系起来)A1, A2 ... along the dimension DIM. Calls to CAT can be nested(嵌套). (2)、Finding the dimensions SIZE and NDIMS return the size and number of dimensions of matrices. (3)、Accessing elements To access a single element of a multidimensional array, use integer subscripts(整数下标). (4)、Manipulating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仿真实验报告经典案例概述

XXXXX 实验报告 学院(部)XX学院 课程名称生产系统仿真实验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2012年9月10日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年月日 学院年级、专业、班实验时间9月10日成绩 课程名称生产系统仿真 实训项目 名称 系统仿真软件的基础应 用 指导 教师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Flesim软件进一步的学习,建立模型,运用Flesim软件仿真该系统,观察并分析运行结果,找出所建模型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再次运行循环往复,直到找出构建该系统更为合理的模型。 二、实验内容 1、建立生产模型。 该模型生产三种产品,产品到达速率服从均值为20、方差为2的正态分布;暂存器的最大容量为25个;检测器的检测时间服从均值为30的指数分布,预制时间为10s;传送带的传送速率为1m/s,带上可容纳的最大货件数为10个。 2、运行生产模型。 3、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在运行,直到找到更为合理的模型。 三、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1、根据已有数据建立生产模型。 将生产系统中所需实体按组装流程进行有序的排列,并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

图1 2、分别对发生器、暂存器、检验台和传送带进行参数设置。 (1)发生器的产品到达速率服从均值为20、方差为2的正态分布。如图2所示。 (2)暂存器的最大容量设置为25件。如图3所示。 (3)设置检验台的检测时间服从均值为30s的指数分布,预制时间为10s.如图4所示。 (4)传送带的传送速率为1m/s,最大容量为10件。如图5所示 图2 图3 图4 图5 3、对发生器及暂存器进一步设置。 (1)发生器在生成产品时设置三种不同类型的产品,通过颜色区分。如图6所示。 (2)暂存器在输出端口通过设置特定函数以使不同颜色的产品在不同的检验台检验。如图7所示。

MATLAB实验报告实验二

实验二 MATLAB矩阵及其运算 学号:3121003104 姓名:刘艳琳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班日期:2014.9.2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数据对象的特点以及数据的运算规则。 2、掌握Matlab中建立矩阵的方法以及矩阵处理的方法。 3、掌握Matlab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PC_Windows 7旗舰版、MATLAB 7.10 三实验内容 4、1. (1)新建一个.m文件,验证书本第15页例2-1; (2)用命令方式查看和保存代码中的所有变量;

(3)用命令方式删除所有变量; (4)用命令方式载入变量z。 2. 将x=[4/3 1.2345e-6]在以下格式符下输出:短格式、短格式e方式、长格式、长格式e方式、银行格式、十六进制格式、+格式。 短格式 短格式e 长格式

长格式e方式 银行格式 十六进制格式 3.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1)w=sqrt(2)*(1+0.34245*10^(-6)) (2)x=(2*pi*a+(b+c)/(pi+a*b*c)-exp(2))/(tan(b+c)+a) a=3.5;b=5;c=-9.8; (3)y=2*pi*a^2*((1-pi/4)*b-(0.8333-pi/4)*a) a=3.32;b=-7.9; (4)z=0.5*exp(2*t)*log(t+sqrt(1+t*t)) t=[2,1-3i;5,-0.65];

4. 已知A=[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对其进行如下操作:(1)输出A在[ 7, 10]范围内的全部元素; (2)取出A的第2,4行和第1,3,5列; (3)对矩阵A变换成向量B,B=[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删除A的第2,3,4行元素; (1) (2)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1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LAB的基本使用与数学运算 目的:学习MATLAB的基本操作,实现简单的数学运算程序。 内容: 1-1要求在闭区间[0,2π]上产生具有10个等间距采样点的一维数组。试用两种不同的指令实现。 运行代码:x=[0:2*pi/9:2*pi] 运行结果: 1-2用M文件建立大矩阵x 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代码: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m_mat 运行结果: 1-3已知A=[5,6;7,8],B=[9,10;11,12],试用MATLAB分别计算 A+B,A*B,A.*B,A^3,A.^3,A/B,A\B. 代码:A=[56;78]B=[910;1112]x1=A+B X2=A-B X3=A*B X4=A.*B X5=A^3 X6=A.^3X7=A/B X8=A\B

运行结果: 1-4任意建立矩阵A,然后找出在[10,20]区间的元素位置。 程序代码及运行结果: 代码:A=[1252221417;111024030;552315865]c=A>=10&A<=20运行结果: 1-5总结:实验过程中,因为对软件太过生疏遇到了些许困难,不过最后通过查书与同学交流都解决了。例如第二题中,将文件保存在了D盘,而导致频频出错,最后发现必须保存在MATLAB文件之下才可以。第四题中,逻辑语言运用到了ij,也出现问题,虽然自己纠正了问题,却也不明白错在哪了,在老师的讲解下知道位置定位上不能用ij而应该用具体的整数。总之第一节实验收获颇多。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 MATLAB 及仿真实验(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时域分析,包括典型响应、判断系统稳定性和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二、预习要点 1、 系统的典型响应有哪些? 2、 如何判断系统稳定性? 3、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些? 三、实验方法 (一) 四种典型响应 1、 阶跃响应: 阶跃响应常用格式: 1、)(sys step ;其中sys 可以为连续系统,也可为离散系统。 2、),(Tn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0---Tn 。 3、),(T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向量T 指定。 4、),(T sys step Y =;可详细了解某段时间的输入、输出情况。 2、 脉冲响应: 脉冲函数在数学上的精确定义:0 ,0)(1)(0 ?==?∞ t x f dx x f 其拉氏变换为:) ()()()(1)(s G s f s G s Y s f === 所以脉冲响应即为传函的反拉氏变换。 脉冲响应函数常用格式: ① )(sys impulse ; ② ); ,();,(T sys impulse Tn sys impulse ③ ),(T sys impulse Y = (二) 分析系统稳定性 有以下三种方法: 1、 利用pzmap 绘制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图; 2、 利用tf2zp 求出系统零极点; 3、 利用roots 求分母多项式的根来确定系统的极点 (三) 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Matlab 提供了求取连续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step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零输入响应函数initial 以及任意输入下的仿真函数lsim.

物流系统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通达企业立体仓库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翟晓燕教授专业:物流管理1101 姓名:李春立 20110402088 吴可为 201104020117 陈诗涵 201104020119 丘汇峰 201104020115

目录 一、企业简介 (2)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2) 1................................ 模型描述:2 2................................ 模型数据:3 3.............................. 模型实体设计4 4.................................. 概念模型4 三、仿真模型内容——Flexsim模型 (4) 1.................................. 建模步骤4 2.............................. 定义对象参数5 四、模型运行状态及结果分析 (7) 1.................................. 模型运行7 2................................ 结果分析:7 五、报告收获 (9) 一、企业简介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1. 模型描述: 仓储的整个模型分为入库和出库两部分,按作业性质将整个模型划分为暂存区、分拣区、

储存区以及发货区。 入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 ①.(1)四种产品A,B,C,D首先到达暂存区,然后被运输到分类输 送机上,根据设定的分拣系统将A,B,C,D分拣到1,2,3,4,端口; ②.在1,2,3,4,端口都有各自的分拣道到达处理器,处理器检验合格 的产品被放在暂存区,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吸收掉;每个操作工则将暂存 区的那些合格产品搬运到货架上;其中,A,C产品将被送到同一货架上, 而B,D则被送往另一货架; ③.再由两辆叉车从这两个货架上将A/B,C/D运输到两个暂存区上; 此时,在另一传送带上送来包装材料,当产品和包装材料都到达时,就可 以在合成器上进行对产品进行包装。 出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包装完成后的产品将等待被发货。 2. 模型数据: ①.四种货物A,B,C,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A: normal(400,50) B: normal(400,50) C: uniform(500,100) D: uniform(500,100) ②.四种不同的货物沿一条传送带,根据品种的不同由分拣装置将其推 入到四个不同的分拣道口,经各自的分拣道到达操作台。 ③.每检验一件货物占用时间为60,20s。 ④.每种货物都可能有不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检验器旁的暂 存区;不合格的吸收器直接吸收;A的合格率为95%,B为96%,C的合格 率为97%,D的合格率为98%。 ⑤.每个检验操作台需操作工一名,货物经检验合格后,将货物送至货 架。 ⑥.传送带叉车的传送速度采用默认速度(包装物生成时间为返回60 的常值),储存货物的容器容积各为1000单位,暂存区17,18,21容量为 10;

matlab实验报告

MATLAB程序设计语言 实 验 报 告 专业及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 MATLAB 的基本使用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MA TALB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点,熟悉MATLAB 软件的运行环境; 2.掌握变量、函数等有关概念,掌握M 文件的创建、保存、打开的方法,初步具备将一般数学问题转化为对应计算机模型处理的能力; 3.掌握二维图形绘制的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实现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二、 MATLAB 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基本掌握以下的基础知识: 一. MATLAB 简介 二. MATLAB 的启动和退出 三. MATLAB 使用界面简介 四. 帮助信息的获取 五. MATLAB 的数值计算功能 六. 程序流程控制 七. M 文件 八. 函数文件 九. MATLAB 的可视化 三、上机练习 1. 仔细预习第二部分内容,关于MATLAB 的基础知识。 2. 熟悉MATLAB 环境,将第二部分所有的例子在计算机上练习一遍 3、已知矩阵???? ??????=??????????=123456789,987654321B A 。求A*B ,A .* B ,比较二者结果是否相同。并利用MA TLAB 的内部函数求矩阵A 的大小、元素和、长度以及最大 值。 解:>> A=[1 2 3;4 5 6;7 8 9]; >> B=[9 8 7;6 5 4;3 2 1]; >> A*B ans = 30 24 18 84 69 54 138 114 90 >> A.*B ans = 9 16 21 24 25 24

MATLAB Simulink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报告

MATLAB/Simulink 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实验一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仿真 1.1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运行MATLAB软件,点击Simulink模型构建,根据电路原理图,添加下列模块: (1)无穷大功率电源模块(Three-phase source) (2)三相并联RLC负荷模块(Three-Phase Parallel RLC Load) (3)三相串联RLC支路模块(Three-Phase Series RLC Branch) (4)三相双绕组变压器模块(Three-Phase Transformer (Two Windings)) (5)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Three-Phase V-I Measurement) (6)三相故障设置模块(Three-Phase Fault) (7)示波器模块(Scope) (8)电力系统图形用户界面(Powergui) 按电路原理图连接线路得到仿真图如下: 1.2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参数设置 1.2.1 电源模块 设置三相电压110kV,相角0°,频率50Hz,接线方式为中性点接地的Y形接法,电源电阻0.00529Ω,电源电感0.000140H,参数设置如下图:

1.2.2 变压器模块 变压器模块参数采用标幺值设置,功率20MVA,频率50Hz,一次测采用Y型连接,一次测电压110kV,二次侧采用Y型连接,二次侧电压11kV,经过标幺值折算后的绕组电阻为0.0033,绕组漏感为0.052,励磁电阻为909.09,励磁电感为106.3,参数设置如下图: 1.2.3 输电线路模块 根据给定参数计算输电线路参数为:电阻8.5Ω,电感0.064L,参数设置如下图: 1.2.4 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 此模块将在变压器低压侧测量得到的电压、电流信号转变成Simulink信号,相当于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作用,勾选“使用标签(Use a label)”以便于示波器观察波形,设置电压标签“Vabc”,电流标签“Iabc”,参数设置如下图:

物流系统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f l e x s i m仿真 实验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通达企业立体仓库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翟晓燕教授专业:物流管理1101

目录

一、企业简介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1.模型描述: 仓储的整个模型分为入库和出库两部分,按作业性质将整个模型划分为暂存区、分拣区、储存区以及发货区。 入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 ①.(1)四种产品A,B,C,D首先到达暂存区,然后被运 输到分类输送机上,根据设定的分拣系统将A,B,C,D分拣到 1,2,3,4,端口; ②.在1,2,3,4,端口都有各自的分拣道到达处理器,处理 器检验合格的产品被放在暂存区,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吸收掉; 每个操作工则将暂存区的那些合格产品搬运到货架上;其中,A, C产品将被送到同一货架上,而B,D则被送往另一货架; ③.再由两辆叉车从这两个货架上将A/B,C/D运输到两个 暂存区上;此时,在另一传送带上送来包装材料,当产品和包装 材料都到达时,就可以在合成器上进行对产品进行包装。 出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包装完成后的产品将等待被发货。 2.模型数据: ①.四种货物A,B,C,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A:normal(400,50)B:normal(400,50)C:uniform(500,100)D:uniform(500,100) ②.四种不同的货物沿一条传送带,根据品种的不同由分拣 装置将其推入到四个不同的分拣道口,经各自的分拣道到达操作 台。 ③.每检验一件货物占用时间为60,20s。 ④.每种货物都可能有不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检 验器旁的暂存区;不合格的吸收器直接吸收;A的合格率为95%, B为96%,C的合格率为97%,D的合格率为98%。 ⑤.每个检验操作台需操作工一名,货物经检验合格后,将 货物送至货架。 ⑥.传送带叉车的传送速度采用默认速度(包装物生成时间 为返回60的常值),储存货物的容器容积各为1000单位,暂存 区17,18,21容量为10; ⑦.分拣后A、C存放在同一货架,B、D同一货架,之后由 叉车送往合成器。合成器比例A/C : B/D : 包装物 = 1: 1 :4 整个流程图如下: 3.模型实体设计

matlab实验报告

2015秋2013级《MATLA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一班级:软件131姓名:陈万全学号:132852 一、实验目的 1、了解MATLAB程序设计的开发环境,熟悉命令窗口、工作区窗口、历史命令等窗口的使用。 2、掌握MATLAB常用命令的使用。 3、掌握MATLAB帮助系统的使用。 4、熟悉利用MATLAB进行简单数学计算以及绘图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启动MATLAB软件,熟悉MATLAB的基本工作桌面,了解各个窗口的功能与使用。 图1 MATLAB工作桌面 2、MATLAB的常用命令与系统帮助: (1)系统帮助 help:用来查询已知命令的用法。例如已知inv是用来计算逆矩阵,键入help inv即可得知有关inv命令的用法。 lookfor:用来寻找未知的命令。例如要寻找计算反矩阵的命令,可键入lookfor inverse,MATLAB即会列出所有和关键字inverse相关的指令。找到所需的

命令後,即可用help进一步找出其用法。 (2)数据显示格式: 常用命令:说明 format short 显示小数点后4位(缺省值) format long 显示15位 format bank 显示小数点后2位 format + 显示+,-,0 format short e 5位科学记数法 format long e 15位科学记数法 format rat 最接近的有理数显示 (3)命令行编辑:键盘上的各种箭头和控制键提供了命令的重调、编辑功能。 具体用法如下: ↑----重调前一行(可重复使用调用更早的) ↓----重调后一行 →----前移一字符 ←----后移一字符 home----前移到行首 end----移动到行末 esc----清除一行 del----清除当前字符 backspace----清除前一字符 (4)MATLAB工作区常用命令: who--------显示当前工作区中所有用户变量名 whos--------显示当前工作区中所有用户变量名及大小、字节数和类型 disp(x) -----显示变量X的内容 clear -----清除工作区中用户定义的所有变量 save文件名-----保存工作区中用户定义的所有变量到指定文件中 load文件名-----载入指定文件中的数据

通信工程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届别:07 B班 学号:0715232022 姓名:吴林桂 指导老师:陈东华

数字通信系统设计 一、 实验要求: 信源书记先经过平方根升余弦基带成型滤波,成型滤波器参数自选,再经BPSK ,QPSK 或QAM 调制(调制方式任选),发射信号经AWGN 信道后解调匹配滤波后接收,信道编码可选(不做硬性要求),要求给出基带成型前后的时域波形和眼图,画出接收端匹配滤波后时域型号的波形,并在时间轴标出最佳采样点时刻。对传输系统进行误码率分析。 二、系统框图 三、实验原理: QAM 调制原理:在通信传渝领域中,为了使有限的带宽有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负载更多的用户必须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QAM 就是一种频率利用率很高的调制技术。 t B t A t Y m m 00sin cos )(ωω+= 0≤t ≤Tb 式中 Tb 为码元宽度t 0cos ω为 同相信号或者I 信号; t 0s i n ω 为正交信号或者Q 信号; m m B A ,为分别为载波t 0cos ω,t 0sin ω的离散振幅; m 为 m A 和m B 的电平数,取值1 , 2 , . . . , M 。 m A = Dm*A ;m B = Em*A ; 式中A 是固定的振幅,与信号的平均功率有关,(dm ,em )表示调制信号矢量点在信号空

间上的坐标,有输入数据决定。 m A 和m B 确定QAM 信号在信号空间的坐标点。称这种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方式为 正交幅度调制。 图3.3.2 正交调幅法原理图 Pav=(A*A/M )*∑(dm*dm+em*em) m=(1,M) QAM 信号的解调可以采用相干解调,其原理图如图3.3.5所示。 图3.3.5 QAM 相干解调原理图 四、设计方案: (1)、生成一个随机二进制信号 (2)、二进制信号经过卷积编码后再产生格雷码映射的星座图 (3)、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后的信号 (4)、对该信号进行16-QAM 调制 (5)、通过升余弦脉冲成形滤波器滤波,同时产生传输信号 (6)、增加加性高斯白噪声,通过匹配滤波器对接受的信号滤波 (7)、对该信号进行16-QAM 解调 五、实验内容跟实验结果:

控制理论实验报告MATLAB仿真实验解析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控制理论(乙) 指导老师:林峰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MATLAB 仿真实验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实验九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办法,掌握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2.熟悉Simulink 仿真环境。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系统仿真实质上就是对系统模型的求解,对控制系统来说,一般模型可转化成某个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表示,因此在仿真过程中,一般以某种数值算法从初态出发,逐步计算系统的响应,最后绘制出系统的响应曲线,进而可分析系统的性能。控制系统最常用的时域分析方法是,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和单位冲激函数时,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分别称为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冲激响应。在MATLAB 中,提供了求取连续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step ,单位冲激响应函数impulse ,零输入响应函数initial 等等。 二、实验内容: 二阶系统,其状态方程模型为 ? 1x -0.5572 -0.7814 1x 1 = + u ? 2x 0.7814 0 2x 0 1x y = [1.9691 6.4493] +[0] u 2x 四、实验要求: 1.编制MATLAB 程序,画出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冲击响应曲线、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斜坡输入响应; (1)画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A=[-0.5572 -0.7814;0.7814 0 ]; B=[1;0];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工艺原则布置 实验项目名称:工艺原则布置( )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实验计划学时: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四种布置设计方法中最常用的工艺原则布置。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对于常用的工艺原则布置设计,最常用的设计方法为新建法()和改建法(),最常用的工具是从至表()。 本试验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工艺原则布置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物流仿真软件实现布置设计。 要求: . 认真学习教材第章第节 . 复习运筹学的二次分配问题 . 预先查阅遗传算法相关基本概念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电脑,软件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见附录一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任选思考题中的一题 . 教材方法求解,确定你的最佳布置并计算物流量大小。 . 进行建模,可以仿照附录的步骤进行,相关的图、表、文字说明全过程体现在试验报告内。 . 请考虑并回答问题:如果只知道搬运量的从至表和作业单位设施的面积,以及总面积大小,具体位置不能确定,这时我们一般采用的是方法来进行布置设计,如何在实现?不需要你在里面建模,但是希望你考虑实现的方法和一些设想,请把这些思考内容体现在你的实验报告最后,这是体现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关键点,也是决定你的成绩的评判标准之一。 这里我们统一:假设有台设备要布置到个工作地 .作业单位到作业单位之间如果有物料交换,则二者间的搬运量为。(,…) (,…) .工作地到工作地之间搬运距离为。(,…) (,…) .总的物流量:,而工艺原则布置优劣评判的其中一个标准是。 问题回答: 、通过作业单位搬运量从至表和作业单位距离从至表运行程序得出物流相关表。

OFDM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OFDM系统仿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OFDM 技术的实现原理 2、利用MATLAB 软件对OFDM 的传输性能进行仿真并对结论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 OFDM 调制基本原理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多载波调制(MCM)技术的一种。MCM 的基本思想是把数据流串并变换为N 路速率较低的子数据流,用它们分别去调制N 路子载波后再并行传输。因子数据流的速率是原来的1/N ,即符号周期扩大为原来的N 倍,远大于信道的最大延迟扩展,这样MCM 就把一个宽带频率选择性信道划分成N 个窄带平坦衰落信道,从而“先天”具有很强的抗多径衰落和抗脉冲干扰的能力,特别适合于高速无线数据传输。OFDM 是一种子载波相互混叠的MCM ,因此它除了具有上述毗M 的优势外,还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OFDM 选择时域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创门虽然在频域相互混叠,却仍能在接收端被分离出来。 2 OFDM 系统的实现模型 利用离散反傅里叶变换( IDFT) 或快速反傅里叶变换( IFFT) 实现的OFDM 系统如图1 所示。输入已经过调制(符号匹配) 的复信号经过串P 并变换后,进行IDFT 或IFFT 和并/串变换,然后插入保护间隔,再经过数/模变换后形成OFDM 调制后的信号s (t ) 。该信号经过信道后,接收到的信号r ( t ) 经过模P 数变换,去掉保护间隔以恢复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再经过串/并变换和DFT 或FFT 后,恢复出OFDM 的调制信号,再经过并P 串变换后还原出输入的符号。 图1 OFDM 系统的实现框图 从OFDM 系统的基本结构可看出, 一对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它的核心,它使各子载波相互正交。设OFDM 信号发射周期为[0,T],在这个周期内并行传输的N 个符号为001010(,...,)N C C C -,,其中ni C 为一般复数, 并对应调制星座图中的某一矢量。比如00(0)(0),(0)(0)C a j b a b =+?和分别为所要传输的并行信号, 若将

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MATLA仿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课程:—随机信号分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实验一

题目:编写一个产生均值为1,方差为4的高斯随机分布函数程序, 求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和方差,并于理论值比较。 解:具体的文件如下,相应的绘图结果如下图所示 G仁random( 'Normal' ,0,4,1,1024); y=max(G1) x=mi n(G1) m=mea n(G1) d=var(G1) plot(G1);

实验二 题目:编写一个产生协方差函数为CC)=4e":的平稳高斯过程的程序,产生样本函数。估计所产生样本的时间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并求统计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最后将结果与理论值比较。 解:具体的文件如下,相应的绘图结果如下图所示。 N=10000; Ts=0.001; sigma=2; beta=2; a=exp(-beta*Ts); b=sigma*sqrt(1-a*a); w=normrnd(0,1,[1,N]); x=zeros(1,N); x(1)=sigma*w(1); for i=2:N x(i)=a*x(i-1)+b*w(i); end %polt(x); Rxx=xcorr(x0)/N; m=[-N+1:N-1]; Rxx0=(sigma A2)*exp(-beta*abs(m*Ts)); y=filter(b,a,x) plot(m*Ts,RxxO, 'b.' ,m*Ts,Rxx, 'r');

periodogram(y,[],N,1/Ts); 文件旧硯化)插入(1〕 ZMCD 克闻〔D ]窗口曲) Frequency (Hz)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NH---.HP)&UO 二 balj/ 」- □歹

FLEXSIM软件在生产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FLEXSIM软件在生产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专业:学号:姓名: 1.FLEXSIM软件简介 Flexsim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可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和运作中做出智能决策。采用Flexsim,可以建立一个真实系统的3D计算机模型,然后用比在真实系统上更短的时间或者更低的成本来研究系统。 Flexsim是一个通用工具,已被用来对若干不同行业中的不同系统进行建模。Flexsim已被大小不同的企业成功地运用。使用Flexsim可解决的3个基本问题 1)服务问题 - 要求以最高满意度和最低可能成本来处理用户及其需求。 2)制造问题 - 要求以最低可能成本在适当的时间制造适当产品。 3)物流问题 - 要求以最低可能成本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获得适当的产品。 2.实验内容及目的 在这一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三种产品离开一个生产线进行检验的过程。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临时实体将按照正态分布间隔到达。临时实体的类型在类型1、2、3三个类型之间均匀分布。当临时实体到达时,它们将进入暂存区并等待检验。有三个检验台用来检验。一个用于检验类型1,另一个检验类型2,第三个检验类型3。检验后的临时实体放到输送机上。在输送机终端再被送到吸收器中,从而退出模型。图1-1是流程的框图。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以下内容:

?如何建立一个简单布局 ?如何连接端口来安排临时实体的路径 ?如何在Flexsim实体中输入数据和细节 ?如何编译模型 ?如何操纵动画演示 ?如何查看每个Flexsim实体的简单统计数据 3.实验过程 为了检验Flexsim软件安装是否正确,在计算机桌面上双击Flexsim3.0图标打开应用程序。软件装载后,将看到Flexsim菜单和工具按钮、库、以及正投影视图的视窗。 步骤1:从库里拖出所有实体拖到正投影视图视窗中,如图1-3所示: 图1-3 完成后,将看到这样的一个模型。模型中有1个发生器、1个暂存区、3个处理 器、3个输送机和1个吸收器。 步骤2:连接端口 下一步是根据临时实体的路径连接端口。连接过程是:按住“A” 键,然后用鼠标左键点击发生器并拖曳到暂存区,再释放鼠标键。拖曳时你将看到一条黄线,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DOC)

通信系统实验报告——基于SystemView的仿真实验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目录 实验一、模拟调制系统设计分析 -------------------------3 一、实验内容-------------------------------------------3 二、实验要求-------------------------------------------3 三、实验原理-------------------------------------------3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4 五、实验心得------------------------------------------10 实验二、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设计分析------------11 一、实验内容------------------------------------------11 二、实验要求------------------------------------------11 三、实验原理------------------------------------------11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2 五、实验心得------------------------------------------16 实验三、数字载波通信系统设计分析------------------17 一、实验内容------------------------------------------17 二、实验要求------------------------------------------17 三、实验原理------------------------------------------17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8 五、实验心得------------------------------------------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