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全绝缘管型母线技术规范书
10kV全绝缘套管母线

CG-2016-413-2/2辽宁东方发电有限公司储灰场20MWp光伏农业发电项目10kV全绝缘母线成套装置技术协议买方: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卖方:江苏亿能电气有限公司第一章技术规范1.总的要求设备需求表1.1 一般规定1.1.1 卖方必须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9000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卖方(包括分包商)应已设计、制造和提供过同类设备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至少有10kV全绝缘母线安全运行五年以上业绩。
如发现有失实情况,买方有权拒绝该卖。
1.1.2 卖方应仔细阅读买文件,包括商务和技术部分的所有规定。
由卖方提供的设备的技术规范应与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要求相一致,卖方也可以推荐满足本技术规范要求的类似定型产品,但必须提出详细的规范偏差。
1.1.3 本规范书正文提出了对10kV全绝缘母线及其附件的技术参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4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中国国标GB、IEC 和ANSI最新版本的标准和本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1.5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应在卖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1.6 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该类最高标准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1.7 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1.8 本规范书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买文件的商务买文件有矛盾时,以商务买文件为准。
1.1.9 本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双方协商确定。
1.2 卖方应提供的资格文件卖方在卖文件中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格文件,否则视为非响应性卖。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标准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目录1 规性引用文件1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13 标准技术参数34 使用环境条件表85 试验86 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9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1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295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2 电缆外护层GB/T 3048.10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GB/T 3048.12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T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GB/T 11019 电缆用铝带GB/T 12706.2 额定电压1kV(U m=1.2kV)到35kV(U 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与其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 m=7.2kV)到30kV(U m=36kV)电缆GB/T 14315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2.1电缆结构2.1.1 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与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其他应符合GB/T 3956的规定。
800mm2以下导体应采用紧压圆形导体结构;800mm2的导体可任选紧压导体或分割导体结构,1000mm2与以上应采用分割导体结构。
2.1.2 挤出交联工艺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
绝缘料采用交联聚乙烯料,半导电屏蔽料采用交联型材料,绝缘料和半导电料从生产之日到使用不应超过半年。
生产厂家提供对产品工艺制造水平的描述,包括干式交联流水线方式,生产设备中的测偏装置、干式交联,冷却装置的描述等。
10kV电缆技术规范书

10kV电缆技术规范书采购技术要求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1 总则1.1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或供货商应设计、制造和销售过铜芯或铝芯电缆的产品,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
近3年至少有1000km的10kV电缆产品运行业绩。
1.1.3 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招标文件,包括《商务部分》和《技术部分》的所有规定。
由投标人提供的10kV电力电缆应与本规范中规定的要求相一致。
卖方应仔细阅读包括本规范在内的招标文件中的所有条款。
卖方提供货物的技术规范应符合招标书要求。
1.1.4 本规范提出了对10kV电力电缆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偏差,应在投标书中以技术专用部分附录的格式进行描述。
1.1.6 本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7 本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
本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双方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双方协商确定。
1.1.8 本规范中涉及的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9 本规范中的规定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矛盾时,以专用部分为准。
1.1.10 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GB和IEC最新版本的标准和本规范的优质产品。
1.2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以下列明了对投标人的资质的基本要求,投标人应按下面所要求的内容和顺序提供翔实的投标资料,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
基本资质不满足要求、投标资料不翔实或严重漏项将导致废标。
1.2.1 拥有权威机构颁发的ISO9000系列的认证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1.2.2 具有履行合同所需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文件资料。
10kV全绝缘管型母线技术规范书

10kV全绝缘管型母线技术规范书工程项目:广西电网公司2008年11月目录1 总则2 使用环境条件3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4 试验5 供货范围6 售后服务与承诺7 包装、运输、贮存1 总则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10kV全绝缘管型母线,它提出了10kV全绝缘管型母线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本规范书的条款,除了用“宜”字表述的条款外,一律不接受低于本技术规范条款的差异。
不允许直接修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款而作为供方对本技术规范书的应答。
1.4本技术规范书和供方在投标时提出的“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如下。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文。
本技术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供需双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有矛盾时,按现行的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GB/T12706.4—20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实验方法GB/T18889—2002 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方法GB7251-19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二部分:对干线系统(母线槽)的特殊要求GB/T18349—2002 金属封闭母线GB/T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311.2—2002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 12706.1~.3—1991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 7354—2003 局部放电测量GB/T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GB/T16927.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64—1999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 417—2006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GB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ISO 12944-1998 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Q/GXD 126.01-2006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广西电网公司企业标准)1.6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线技术规范书

10kV交联聚乙烯架空绝缘线技术条件1.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河南省电力公司10kV架空绝缘线的招标通用订货,是相关设备通用订货合同的技术条款。
2.采用标准供货方应使用最新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IEC标准,在用户方同意时可以使用其他性能更高的标准。
行业标准中已对产品质量分等作出规定的条款,供货方所提供的产品性能应达到优等品的标准。
当以上标准中的条款与本技术条件发生偏差时,应以本技术条件为准。
3.设备规范3.1 设备名称 10kV交联聚乙烯薄绝缘架空绝缘线3.2 设备规格 JKLYJ/QN3.3 主要技术要求3.3.1使用环境条件a. 海拔高度:≤1000m。
b. 环境温度: -20℃~+40℃c. 相对湿度: 90%(20℃)e. 最大日温差: 25℃i. 安装位置:户外架空敷设j. 适应环境污秽等级:3级3.3.2 使用运行条件a.额定电压:10kVb.设备最高电压:12kVc.系统额定频率:50Hzd.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允许持续运行2小时。
e.电网最大相间短路电流:20kA,不大于5s。
3.4导体3.4.1导体采用紧压圆形绞合LY8或LY9型硬铝线,并符合GB3955电工圆铝线的规定,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损伤屏蔽及绝缘层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3.4.2成品导体应满足截面积70~120mm2层根数为1+6+12;150~240mm2层根数为1+6+12+17(18),导体外径符合国标GB14049-93《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的规定。
3.4.3导体截面: ____________ 。
3.4.4导体的拉断力、直流电阻应符合GB14049-93《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的规定。
3.5绝缘层3.5.1绝缘料采用交联聚乙烯 ( XLPE ) 黑色耐候料,其所填加碳黑的比例适当,该比例的绝缘线的试件应通过光老化试验。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295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2 电缆外护层GB/T 3048.10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GB/T 3048.12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T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GB/T 11019 电缆用铝带GB/T 12706.2 额定电压1kV(U m=1.2kV)到35kV(U 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 m=7.2kV)到30kV(U m=36kV)电缆GB/T 14315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2.1 电缆结构2.1.1 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其他应符合GB/T 3956的规定。
800mm2以下导体应采用紧压圆形导体结构;800mm2的导体可任选紧压导体或分割导体结构,1000mm2及以上应采用分割导体结构。
2.1.2 挤出交联工艺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
绝缘料采用交联聚乙烯料,半导电屏蔽料采用交联型材料,绝缘料和半导电料从生产之日到使用不应超过半年。
生产厂家提供对产品工艺制造水平的描述,包括干式交联流水线方式,生产设备中的测偏装置、干式交联,冷却装置的描述等。
2.1.3 导体屏蔽导体屏蔽应为挤包的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100Ω·cm。
G18配电网10kV架空绝缘导线技术规范

配电网10kV架空绝缘导线技术规范前言按照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要求,科学地建立健全中山供电局的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本企业配电运行管理的工作,实现配电运行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规范,执行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中山供电局的实际而制定。
本规范由中山供电局生技部负责解释。
1.应遵循标准规范中所有设备及其备品备件,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GB)、电力行业标准(DL)和国际单位制(SI)。
现行标准如下:GB 14049-93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2.使用条件2.1 运行条件2.1.1 系统标称电压和频率:10kV,50Hz。
2.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2 kV。
2.1.3 系统接地方式: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
2.2 环境条件2.2.1 环境温度:-10℃~+45℃。
3.2.2 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轻度盐污腐蚀。
2.3 敷设条件架空敷设。
2.4 运行要求2.4.1 电缆导体的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90℃。
2.4.2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
2.5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弯曲试验时圆柱体直径。
3.技术要求架空绝缘导线,其技术参数除应符合 GB 14049 -93的要求以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3.1 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采用紧压圆形硬铝线。
铝导体材料为A00铝。
3.2 挤出交联工艺导体屏蔽、绝缘应采用共挤工艺,化学交联或温水交联。
3.3 绝缘普通型绝缘标称厚度为 3.4mm ,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测量厚度应不小于 3.1mm ,最大测量厚度应不大于3.7mm 。
管型母线技术规范及要求

管母线产品知识培训材料(内部资料、不得外传)2015、01、05各位老总大家好!首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口头介绍),就是xxxxxxx WG管型导体中心负责人。
我们主要开展10到35kV电容式复合屏蔽绝缘管母线、铝镁硅合金管状母线(行业所称管状母线即为该产品)、低压管型导体母线、风电专用管母线等产品得开发、生产与技术服务。
本人及所属团队专业从事管母线相关设计、生产、现场安装以及市场跟踪服务等工作多年,经历了管型母线从开始艰难开发市场到目前被电力电气行业所广泛认同,历经大小数百个项目得洗礼,在产品开发创新、市场开拓维护、行业动态把控、同行区别性竞标、产品生产设计安装、特定使用环境技术方案优选、原材料采购途径优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得经验。
目前管母线产品线已扩大到使用范围更加广阔得低压输配电领域以及风电、铁路牵引站、隧道等特定行业。
一、管母线得发展历史及行业现状首先介绍电容式复合屏蔽绝缘管母线,该产品就是管母线系列产品中得核心产品,在国内市场处于成长期并因其优良得产品特性受到电力电气行业得逐步重视,目前保持了较高得利润附加值与明显得技术特征识别度,市场销售前景非常好。
该产品在国外被称为管型电缆,欧洲得德国与瑞士在该产品开发领域就是先驱国家,特别就是瑞士得MGC公司生产得管母线在我国得市场开拓也小有成就。
2000年左右,北京、合肥得部分高校得电气研究人员通过电力行业得专业期刊了解到了这个产品,并在一些专业得行业会议上进行了相关得技术交流,引起了一些市场嗅觉灵敏得企业与个人得注意。
将该产品努力推向市场并取得初步成效得就是广州日昭电力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得罗志昭,她们当时主要得做法就是包装企业与罗志昭个人,同时迅速取得很多产品专利;建立销售队伍与网络,重点做了电力设计院与各地电力公司得工作,为绝缘管母线进入我国得电力输配电行业打下了基础,同时该企业也取得了一些发展得先机与优势,到目前其市场占有率还就是保持一定得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V全绝缘管型母线技术规范书目录1 总则2 使用环境条件3 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4 试验5 供货范围6 售后服务与承诺7 包装、运输、贮存包装、运输、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10kV 全绝缘管型母线,它提出了10kV 全绝缘管型母线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本规范书的条款,除了用“宜”字表述的条款外,一律不接受低于本技术规范条款的差异。
不允许直接修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款而作为供方对本技术规范书的应答。
1.4 本技术规范书和供方在投标时提出的“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 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如下。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文。
本技术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供需双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有矛盾时,按现行的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GB/T12706.4—2002 力电缆及附件附件实验方法GB/T18889—2002 试验方法GB7251-1997 的特殊要求GB/T18349—2002 GB/T311.1—1997 GB/T 311.2—2002 金属封闭母线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额定电压35kV 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局部放电测量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第4 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二部分:对干线系统(母线槽)GB 12706.1~.3—1991 GB 50150—2006 GB/T 7354—2003GB/T16927.1—1997 GB/T16927.2—1997 DL/T 596—1996 DL/T 620—1997 DL/T 621—1997 DL/T 664—1999 DL/T 417—2006 GB 8923-1988 ISO 12944-1998 Q/GXD 126.01-2006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广西电网公司企业标准)1.6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GB/T 1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必须已经生产过10km 以上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产品,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运行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
提供的产品应有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对于新产品,必须经过挂网试运行,并通过产品鉴定。
2 使用环境条件2.1 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日温差日照强度:2.2 海拔高度2.3 最大风速2.4 环境湿度2.5 耐地震能力+55℃-10℃25K 0.1W/cm2(风速0.5m/s) 不超过1000m 35m/s 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 8度地面水平加速度0.25g;地面垂直加速度0.125g。
2.6 降雨量年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 2.7 污秽等级:2.8 雷暴日:3000 mm 360 mm Ⅳ级(爬电比距31mm/kV,按最高电压计算)90~120 日/年32.9 大气条件大气中无严重侵蚀和爆炸性介质2.10 产品安装地点:户外和/或户内2.10 10kV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
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3 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3.1 系统标称电压(Un) 3.2 最高运行电压(Um) 3.3 额定频率3.4 额定电流10kV 12kV 50Hz 见供货范围见供货范围(时间为4s)。
3.5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有效值)3.6 绝缘水平3.6.1 主绝缘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min 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工频击穿电压(有效值)额定动稳定电流(峰值)为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值的2.5 倍。
75kV 42kV(出厂),38kV(交接)不低于56kV3.6.2 接地屏接地屏和地之间1min 工频耐受电压3kV(有效值)。
3.7 介质损耗因数在Um/ 3 和10kV 电压下,测量产品的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出厂时介质损耗因数均不超过0.005,且变化量不超过0.001;现场整体安装完成后介质损耗因数均不超过0.007,且变化量不超过0.0015。
3.8 局部放电水平在1.5Um/ 3 电压下的局部放电量,出厂时不大于10pC,现场整体安装完成后交接时不大于20pC。
试验时,先预加电压2.0Um/ 3 保持至少5s,然后降至测量电压 1.5Um/ 3 保持至少5min 之后,读取视在放电量。
3.9 温升在环境温度30℃时,额定电流下,导体温升、管型母线连接金具、管型母线绝缘外表的温升均不大于60K。
3.10 管型母线结构及材料采用圆柱体电容型结构形式,在绝缘层之间设置不小于5 个均压电容屏,包括零屏、均压电容屏、接地屏。
零屏与导体等电位,接地屏与变电站接地网连接。
电容型芯体在恒温恒湿净化车间内进行绕包。
导体采用无氧铜管,纯度不低于99.8%。
4均压电容屏采用半导体纸,至少半迭绕包。
接地屏采用厚度不小于0.05mm 的铜箔半迭绕包。
接地引出点必须加固处理。
接地引出线采用铜丝编织带,有效截面积应不小于6mm 。
均压电容屏间绝缘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膜。
接地屏的绝缘外护层应能可靠防止水份和潮气的侵入。
可采用热缩绝缘套管,其颜色和相色(黄、绿、红)应一致。
热缩绝缘套管采用两层,总厚度(收缩后)不小于3mm,接口(如果有)必须错开位置,接口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绝缘外护层的外面是否还设金属外护层(如铝合金波纹管),根据需方要求决定。
3.11 正常运行时绝缘管型母线的温度和载流量a)长期工作温度不超过90℃;b)正常运行时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应根据导体的工作温度,各部分的损耗和热阻,环境温度以及散热条件等加以计算确定。
绝缘管型母线允许长期载流电流密度I:额定电流3150A 以下,I≤2.5A/mm2;额定电流4000A 及以上,I≤2.0A/mm2。
3.12 安装及工艺要求支架、托架、包箍、固定金具等由供方配套提供。
所有暴露在大气中的金属部件应有可靠的防锈层或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钢材表面除锈等级达到或优于Sa2.5、St2,防腐耐久性达到H 级(15 年以上。
至少达到M 级中等水平,即10 年以上)。
现场施工金属焊接处应作防锈处理。
直径12mm 以下的螺栓、螺钉等应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直径12mm 及以上的螺栓宜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或应采用热镀锌。
包箍采用铝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管型母线悬空最大跨距不大于6m。
导体外表要求:铜管端部需作倒圆角处理,铜管端部连接面应镀银或搪锡,确保具有较低的接触电阻及防腐蚀功能。
中间接头要求:接头应满足通流和温升要求,接头处的绝缘结构形式和管型母线相同,并确保接头处的绝缘外表电位为零,以保证运行维护的安全。
终端接头要求:绝缘铜管型母线与设备之间采用铜质软连接方式。
接地要求:整相绝缘管型母线接地电容屏必须全部可靠接地,包括中间接头处的屏蔽绝缘套管,接地方式为一点接地(可分段各自独立接地),避免绝缘管型母线的接地线因多点接地而产生环流,保证外层接地屏满足人体能安全触摸的要求;金属外护层(如果有)也必须可靠接地。
4 试验 4.1 型式试验 4.1.1 型式试验应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a)新产品试制、老产品转产时;b)当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材料有重大变化时;52c)停产一年以上再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4.1.2 型式试验试品将绝缘铜管型母线组件安装在标称截面相对应的铜管型母线上,组成试验品。
试品两个终端头之间的铜管型母线长度应不小于10m,还应包括2 个终端头、1 个中间接头及其屏蔽筒。
4.1.3 型式试验项目型式试验项目及要求见表1。
表1 序号1 2 3管型母线型式试验项目和要求母线型式试验项目和要求项目试验项目要求不低于20000MΩ·m 不低于500M ·m 与设计计算值相符在Um/ 3 和10kV 电压下,测量产试验方法采用5000V 兆欧表采用500V 兆欧表主绝缘的绝缘电阻外护层绝缘电阻直流电阻及电阻率检测4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品的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介质测量损耗因数均不超过0.005,且变化量不超过0.001。
5 6工频耐压试验局部放电试验42kV,1min,不闪络,不击穿在1.5Um/ 3 下视在放电量不大于10pC。
每个负荷循环时间为8h,其中加热按GB/T16927 按GB/T188897负荷循环试验3 个周期6h,最后2h 使导体温度稳定在95~100℃,随后3h 自然冷却到不超过环境温度10K。
按GB/T188898负荷循环试验后的局部在1.5Um/ 3 测量电压下不大于放电试验冲击耐压试验10pC。
施加1.2/50us 冲击电压波,不发生击穿、闪络。
按GB/T188899按GB/T18889610负极性直流电压试验负极性直流电压52kV,15min,不闪络,不击穿。
施加工频电压35kV,4h 不闪络,不击穿。
在额定电流下,相对于环境温度(30℃),温升不大于60K。
114h 工频电压试验12 13 14温升试验热稳定试验动稳定试验均匀速度施加工频电压,直至试品15 工频击穿电压试验击穿,应不低于56kV。
(施加工频电压56kV 不击穿即认为通过)4.2 出厂检验产品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应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提供出厂检验报告。
出厂检验项目和要求见表2。
表2 序号1 2 3绝缘管型母线出厂试验项目和要求绝缘管型母线出厂试验项目和要求项目试验项目要求表面光洁无伤痕试验方法外观检查主绝缘的绝缘电阻外护层绝缘电阻导体直流电阻及电阻不低于20000MΩ·m 不低于500M ·m 直流电阻与设计计算值相符;电阻率不大于1.9×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