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的配制方法

合集下载

浅谈商品高强混凝土的配制输送及处理措施

浅谈商品高强混凝土的配制输送及处理措施
工 条 件 下 降低 了 水灰 比 , 以 最 大 限 度 地 减 少水 泥 与石 的毛 细 管 孔 隙 以 及 混 凝 土 的粗 骨科 和 水 泥 之 问 的 界 面 缝 隙 高 强 混 凝 土 是 特 殊 性 商 品 ,在 输 送 及 泵送 存 在 客 观 上 的 问 题 ,是 不 可预 见 的 。 工 程 部 位 得 不到 连 续 浇 筑 , 高 强 混 凝 土 就 会 性 能 变化 。
建 筑 工 程
南 - 种 技 2 1年第1 工 00 期
浅 谈 商 品 高 强 混 凝 土 的 配 制输 送 及 处 理 措 施
田 千 兵
( 川科特建设 管理有限 公司 ) 四
摘 要 配 制 高 强 混 凝 土 方 法 ,我 们 采 取 “ 双掺 法 ”技 术 ,通 过 掺 入 高性 能 外 加 剂 和 一 定 量 的掺 合 料 改 善 和 易性 、流 动 性 、 密
8 8 9 2 f
表5 粉煤 灰实验参数
具有初浅 认识 。 谓配制高强混凝土 ,结合我实际的 工作经验 ,在 高 所 强混凝土采取掺入高性能外加剂和掺合料的 “ 双掺法 ”技术 ,这技 术 的 目的能使混凝土在 良好保 征下 ,使水灰 比降低 ,增 加和 易性 、流动 性 、减少水泥与石之间的界面空隙 。降低水泥的用量 、节约成本 ,降 低水化热的减度 ,增强了水泥的稳定性和密实性 ,因而提 高高强 混凝
方 弗 甩 量g广 ]— i 孔 水 一 厂i 一 2 8j d
娥 眉 江 油 拉 基 法 j Ih m } M e I5 S i 3 Ci . ¨ 29 ) l 格 2O n  ̄n 2 , 6 2 合 2I ih m 3 5i I5 7 3 iI h m . 9 21 2 f 椿 25n 3 n 3 . 7 5l 台 2 j 2 I eh n l h m 6 3 u 3 i . 8 28 I 8 夸 l 2O n 3 2 n}5 o I . 7 4 8 9} 幡

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蟹蟊囡叠霍 —一
C计 s a d T w s C n t dIn i a g i I n o n O sr o n Gu n x { e u
城 糖建设

表 2 外加 剂、 掺和料选 用方案对比表 序号 方案 特点 分析
水化 热 不 好控 制 , 价 较高 , 易 造 不
高效 减水 剂 等外加 剂 ,并掺 入粉 煤
灰、 超细矿渣 、 硅灰 等矿 物料, 以常规 工艺配制 而成 的混凝 土, 它具 有普通
2 原材料 的选用
2 1 水泥 的选 用 . 目前 市场 水 泥 品种主 要 有矿渣 水泥 、 普通水 泥, 主要特点见表 1 。
3 12 水 胶 比的 计 算 :根 据 fu .. c= 。 A (/ — ) 计算得 出配制 C 0混凝 f。c w B , 5 土 所 需 的 w c约 在 0 3 / .0~03 .2之
2 2 外加剂、 . 掺合料的选用
在外加 剂与掺合料 的选用 中, 本 着 以下 原则: 根据住 宅工程水泥混凝 土结 构的设计 、 特定施 工工艺要 求和 质量控 制 目标 , 通过试验 和技术经济 比较确定 ; 所选 外加剂 与掺 合料不应 危害 人体健 康或对环 境造成污 染; 严 禁使用对 人体产生 危害 、 环境造成 对 污染 的外加剂与掺合料 。 我们列举 了 三种方 案 ( 见表 2 。 )
混凝土 的性 能和高强混凝 土的特性 。 由于 高强 混凝 土 的强度 和质 量 要求 的提高 以及大 量掺 合料 的使用, 其混
凝土配制 、 养护及试件 强度检验 等方 面与 普通 混凝 土相 比均 有较 大 的不
间,我 们取 W C: .0 / oO3 ,并上下 增减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高强(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基本特点:1)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480±20kg;2)水泥用量不低于42.5级,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不超过400kg;3)砂率0.38~0.40,砂率尽量选小些,以降低粘度;4)使用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宜矿渣(10%~20%)与粉煤灰(10%~15%)复掺;5)优先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并复配有相容性良好缓凝剂与消泡剂;6)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31.5mm,如果强度等级大于C60,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7)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5.0%;8)粗骨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9)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10)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 基本规定3.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高强混凝土——精选推荐

高强混凝土——精选推荐

高强混凝土我国通常将强度等级超过C5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HSC);抗压强度在100Mpa的称为超高强混凝土(SHSC)特点有效地减小结构自重;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减少掺料用量及建筑成本,降低生产、运输和施工能耗。

混凝土高强化的技术途径1、从混凝土工程学角度搅拌用水量要少;浇筑捣实要充分;混凝土硬化后要充分养护2、从材料学的方面材料的组成,内部结构及其对混凝土材料性能(包括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考虑混凝土内部的界面结构与孔结构对强度与耐久性的影响一胶凝材料高强混凝土所用的胶凝材料主要有一般水泥、特种水泥和超细矿物掺合料。

(一)一般水泥1、品种与强度等级要求:42.5及以上的硅酸盐或普通水泥。

2、品质要求:具有较高的C3S含量,细度为350~400 m2/kg。

(二)特种水泥(国外)特种水泥主要包括两类:调粒(级配)水泥和球状水泥。

1、调粒(级配)水泥将水泥组成中的粒度分布进行调整,提高胶凝材料的填充率;掺入部分粒径较大的水泥粗料和超细矿粉,以获得最密实的填充。

2. 球状水泥所谓球状水泥,是将水泥粒子加工成球形,而不是传统水泥的碎石型,这种水泥可以使混凝土达到高流动性,高强度及高耐久性。

球状水泥的性能粒径3~40μm,粒度分布较窄,水化放热速率峰值及总放热量低;对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采用球状水泥和采用普通水泥对比,其混凝土坍落度由0提高至165mm;28天强度提高10%;碳化深度减小8mm。

(三)超细矿物掺合料1、掺合料的品种硅粉、粉煤灰、磨细的矿渣粉、沸石粉等。

2、掺合料的作用滚球润滑作用-----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微集料作用-----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胶凝材料及火山灰作用------改善水化物组成与过渡区的微观结构.二、高效减水剂高强混凝土常用减水剂包括萘系高效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三聚氰胺、氨基磺酸盐类。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是由含有羟基的不饱和单体和其他单体共聚而成,使混凝土在减水、保坍、增强、收缩及环保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2.1 技术内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S-HPC)是具有较高的强度(一般强度等级不低于C60)且具有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四高”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HPC)的一个类别。

其特点是不仅具有更高的强度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多用于超高层建筑底层柱、墙和大跨度梁,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超高强(抗压强度可达150MPa以上)、高韧性(抗折强度可达16MPa以上)、耐久性优异的新型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组成材料颗粒的级配达到最佳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用其制作的结构构件不仅截面尺寸小,而且单位强度消耗的水泥、砂、石等资源少,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

HS-HPC的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34,胶凝材料用量一般为480~600kg/m3,硅灰掺量不宜大于10%,其他优质矿物掺合料掺量宜为25%~40%,砂率宜为35%~42%,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UHPC的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22,胶凝材料用量一般为700~1000kg/m3。

超高性能混凝土宜掺加高强微细钢纤维,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宜小于2000MPa,体积掺量不宜小于1.0%,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2.2.2 技术指标(1)工作性新拌HS-HPC最主要的特点是粘度大,为降低混凝土的粘性,宜掺入能够降低混凝土粘性且对混凝土强度无负面影响的外加剂,如降粘型外加剂、降粘增强剂等。

UHPC的水胶比更低,粘性更大,宜掺入能降低混凝土粘性的功能型外加剂,如降粘增强剂等。

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坍落度、扩展度和倒坍落度筒混凝土流下时间(简称倒筒时间)等。

对于HS-HPC,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220mm,扩展度不宜小于500mm,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宜为5~20s,混凝土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

(2)HS-HPC的配制强度可按公式f cu,0≥1.15f cu,k计算;UHPC的配制强度可按公式f cu,0≥1.1f cu,k计算;(3)HS-HPC及UHPC因其内部结构密实,孔结构更加合理,通常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为满足抗硫酸盐腐蚀性,宜掺加优质的掺合料,或选择低C3A含量(<8%)的水泥。

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土 拥 有 良好 流 动 性 能 的 一 个 重 要 途 径 。 一 般 水 泥 的
搭 配应 控制在 5 011 —3 1 的颗粒 占 9 % ,而 ≤ 1u 1 3 0 0m 的颗 粒 含量 <1 %。但 是现在有 些水泥 生 产厂 家只 0 单方 面地 考虑水 泥 的细度 ,甚至采用 增 加 比表 面积 的方 法来 提高 水 泥 强度 ,导致 随着 水 泥颗 粒 越 细 ,
般 来说 ,配制 高强 混凝 土必须通 过 降低水 灰
子硬度 远大 于混凝 土强度 ,当混 凝土被 压碎 时 ,小 粒径石 子 的薄弱面 因早 已被 破坏 ,因而 混凝 土 中的 碎石几 乎没 有薄弱 面 ,混凝 土 的破裂原 因就不 是 因 为石子 破坏 而破坏 ,而是沿 着碎 石 与水 泥浆 体的界
高 强 混 凝 土 目前 尚 无 确 切 的 定 义 与 划 分 的 界 限 ,一 般 认 为 C 0以 上 的 混 凝 土 即 为 高 强 混 凝 土 。 5 高 强 混 凝 土 又 称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 即 按 耐 久 性 设 计 的
此 外 ,水 泥 的粗细颗 粒级配得 当 ,也是 使混凝
级 水 泥 , 外 加 掺 合 料 如 干 矿 粉 、 硅 粉 、粉 煤 灰 或 复
合材 料及 高效减 水 剂等 而获得 。但是 在 实际施 工 中
用 常 规 方 法 稳 定 地 配 制 C 0 以 上 的 高 强 混 凝 土 却 5
并不 容 易 ,因为这 对砂 、石 、水 泥 、外加 剂等 原材
料 和施工 工艺 都有 较高 的要求 。 2 配 制 高 强 混 凝 土 的 原 料
2 1 水 泥 .

量应 符合 《 规范》 的要求 。 碎 石一 般选用 10MP 0 a的花 岗石或 火成 岩 ,而

c60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及工程应用

c60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及工程应用

c60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及工程应用C60高强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很高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包括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地铁隧道等。

其配制和工程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配制:C60高强混凝土的配制需要选用高性能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和掺合料。

水泥的强度等级一般选用P.O42.5级以上的水泥,细骨料选择细度模数适中的天然砂,粗骨料选用抗压强度符合要求的机制砂或碎石。

掺合料可以选择矿渣粉、粉煤灰等。

配制时需要控制水胶比以及掺合料的掺量,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

2. 浇筑施工:C60高强混凝土的工程施工要求较高,需要合理设定浇筑工艺和施工步骤。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表面光洁度,避免混凝土出现内部缺陷和空洞等问题。

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构件,可以采取分层浇筑或采用超声波振动器进行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 养护:C60高强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其性能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养护期间,需要采取保湿和温湿度控制措施,避免混凝土过早失水和过早干燥。

常见的养护方法包括喷水养护、遮阳养护和覆盖湿布等。

4. 应用:C60高强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的工程中。

在高层建筑中,常用于承担大跨度的梁、柱和楼板;在桥梁工程中,常用于桥梁翼墙、桥台和桥面;在大坝工程中,常用于溢流坝和导流坝;在地铁隧道工程中,常用于隧道衬砌和防水层等。

总之,C60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和工程应用需要注意控制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以确保其性能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C60高强混凝土在工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C80高强混凝土配比

C80高强混凝土配比

C80高强混凝土配比C80混凝土强度高对材料要求也高:水泥:优质52.5水泥;粉煤灰:I级优质粉煤灰;矿粉:不低于S95级,最好是S105级优质矿渣粉;砂:级配合理的优质中砂;石子:5-20mm级配良好的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5%或尽量小;高性能减水剂:正常掺量范围内最大减水率不小于35%;如果有其它性能要求尚需要复掺其它外加剂;配合比范围:水泥 380kg,矿粉:120kg,粉煤灰:70kg,水:148kg,砂:720kg,石:992kg,外加剂:约8-10kg,只是一个大致的数,不作为工程应用依据。

如果有硅粉,水胶比、水泥、矿粉、粉煤灰均要做相应调整。

施工条件,如泵送与否,也要做相应调整。

如果需要根据实际材料确定确切的配合比可以再研究。

1)粗集料除进行压碎指标试验外,对碎石尚应进行岩石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其结果不应小于要求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R的1.5倍。

2)高强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规范规定。

当无可靠的强度统计数据及标准差数值时,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平均值)对于C50~C6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的1.15倍,对于C70~C8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值的1.12倍。

4)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水泥和混合材料的总量不超过550~600kg/m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结料质量的30%,沸石粉不宜超过10%,硅粉不宜超过8%~10%。

各种混合料的掺用种类及数量,必须通过试验后确定。

6)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提出后,尚应进行6~10次重复试验进行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混凝土的配制方法
高强混凝土是一种优质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抗渗透性好等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强混凝土的配制方法。

一、原材料选择
1.水泥
选择标号为P.O42.5或P.O52.5的水泥,因为这种水泥强度高、硬化速度快、抗渗透性和耐久性好。

2.骨料
骨料应选用强度高、形状良好、无泥土和其他杂质的鹅卵石或砾石。

推荐选用直径为5-20mm的中等粒度骨料。

3.细集料
细集料应选用优质的河砂或人工制造的石粉,粒径为0.15-5mm。

细集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4.水
水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选
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地下水。

二、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配制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流动
性和耐久性等。

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
进行。

1.确定水灰比
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的比值,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

水灰比的确定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的
特性进行。

一般来说,水灰比应该控制在0.4-0.5之间。

2.确定骨料用量
骨料用量的确定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要求进行。

一般来说,骨料用量应占混凝土总质量的60-70%。

3.确定细集料用量
细集料用量的确定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要求进行。

一般来说,细集料用量应占混凝土总质量的30-40%。

三、混凝土配制
混凝土的配制应按照配合比进行,每批混凝土的配制量应根据具体的
工程要求和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下面介绍具体的混凝土配制方法。

1.称量原材料
将水泥、骨料、细集料和水按照配合比进行称量,确保每批混凝土的
配合比稳定。

2.搅拌混凝土
将原材料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充分的搅拌,直到混凝土达到均
匀的状态。

3.浇注混凝土
将混凝土从混凝土搅拌机中倒出,进行浇注。

浇注时应注意混凝土的
流动性和均匀性,避免出现空鼓、夹杂等问题。

四、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刚浇注后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下面介绍具体的养护方法。

1.湿润养护
在混凝土表面喷水或覆盖湿润的棉被、麻袋等材料,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避免混凝土表面龟裂。

2.覆盖塑料膜养护
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膜,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避免混凝土表面龟裂。

3.保温养护
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保温材料,保持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混凝土龟裂。

五、总结
高强混凝土是一种优质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抗渗透
性好等特点。

混凝土的配制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进行,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的配制和养护都是混凝土配制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配制和养护,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