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内蒙古包头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故C项正确。
A、B两项在材料中无相关信息,应排除;D项与材料不符,材料中提到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应排除。
2.(2019·河北承德月考)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
下列与其对应的分别是() A.意大利、法国、荷兰B.英国、意大利、德意志C.葡萄牙、英国、美国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答案】D【解析】西班牙没有将掠夺的金银转化为资本,很快衰落下去,被称为“黄金的漏斗”;17世纪的荷兰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被称为“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开辟,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意大利逐渐衰落,被称为“新航路的受害者”。
故D项正确。
3.(2019·河北邯郸质检)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
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提到,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双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一方面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开始殖民掠夺,因此选B项。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作业)

课时作业(十五)一、选择题1.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到:“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
”这主要说明()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开辟B.新航路开辟得到了王室支持C.航海家远航受命于国王指令D.航海家与王室地位的不平等A[题干材料提供了一份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从内容来看这是一份产权契约,在这份产权契约中,航海家麦哲伦除去负担的开支后,得到了报酬,激发了他们远航的热情,故A项正确。
]2.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
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D.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D[对同一历史事物或历史事件,不同的历史人物、不同阶级站在不同的立场或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形成不同的解释,故D项正确。
]3.(2019·衡阳十校调研)1600年时,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
法国贵族成员更是发出感慨:贵族每天都在破产、消亡,第三等级却占有财富。
导致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价格革命”的影响B.圈地运动的推动C.贵族生活的奢靡D.重商主义的实行A[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得知此时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
“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第三等级却占有财富”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黄金、白银的大量涌入引发欧洲旧贵族的破产、新兴资产阶级得势的表现,故A项正确。
] 4.史学家黄邦和说:“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就不可能出现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表明“地理大革命”()A.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C.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奠定了欧洲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基础C[这里的“地理大革命”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不能说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B项错误;“地理大革命”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但并没有奠定欧洲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基础,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人民版精练:课时检测二十六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六)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19·厦门测试)“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
”这一认识客观上() A.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B.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C.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D.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对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发“价格革命”的辩证认识,A项排除;“价格革命”是西欧殖民扩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B项排除;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新航路开辟时间不符,C项排除;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帝国疏于生产,引起“价格革命”,导致其衰落,英国要避免衰落就不得不从事生产,进而客观上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D项正确。
2.(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从1500年到1600年近一个世纪内,西欧黄金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
这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欧洲各国的物价飙涨B.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C.有利于原始资本积累D.引发了“价格革命”解析:选B“最主要的影响”要从深层的社会变革上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是主要影响。
3.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
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
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A.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D.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解析:选A教皇子午线的划定缓和了葡萄牙与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利益纠纷,促成了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都在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C两项错误;国际政治力量中心仍然在西欧,没有发生转移,故D项错误。
4.(2019·洛阳期中)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流入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2课时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人教版必修1)

■ HISTORY第22课时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1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 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深标解读1.新航路的开辟:①开辟的原因;②人物和过程;③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④影响。
2 •早期殖民扩张:①“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②英国的殖民扩张;③英、荷与 英、法的殖民争夺。
3. 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对应学生 用书P119知识—,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1•背景(1) 经济根源一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2) 社会根源一一欧洲掀起一股狂热的寻金热。
(3) 商业危机一一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引发欧洲的商业危机。
(4) 精神动力——欧洲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2. 条件(1) 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
(2) 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快速、舱宽的大船。
(3) 地理知识:欧洲地圆说开始流行,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4) 西、葡王室支持:15世纪末两国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
3. 经过 时间率领船队的开辟的航路支持者专题四走向I 比界的资本上义市场01 JICHUZHISHIZHENGHE ………冷基础知识整合名*师+优唯*助+倂行航海家1487 年迪亚十欧洲到好望角葡萄牙王室1492 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西班牙王室1497 〜1498 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葡萄牙王室1519 〜1522 年葡萄牙人£哲伦等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西班牙王室4•影响(1)引起了“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带到欧洲,传遍世界。
2020年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文科)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0小题,60分)1.《佐传•隐公四年》记载: 四年春季,卫国国君桓公之弟州吁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
州吁不能安定卫国百姓,于是臣子石厚向石碏询问安定君位的办法。
石碏日:“王觐为可。
”由此可知A.卫国政局长期动荡B.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C.分封秩序仍然存在D.礼乐制度已经崩溃2.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秃”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3.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
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4.“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下列表述最接近这一思想内涵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C.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D.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5.“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A.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6.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
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
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C.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D.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7.学者王亚南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第16讲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考点
栏目索引
图解历史 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
考点
栏目索引
主题一 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史料呈现 史料1 1498年,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时,一位当地人问葡萄牙人
到底想要得到什么,达·伽马回答说:“基督教和香料。”赫尔南多·科特斯 在准备征服墨西哥时宣称:“我为获取金子而来,而不是来当农 民种地的。”
考点
栏目索引
一、五大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 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 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封建 神学世界观,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登 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二)过程
考点
栏目索引
时间
航海家
1487—1488年 迪亚士
1492年
④ 哥伦布
1497—1498年 达·伽马
1519—1522年 麦哲伦
支持者 航线 葡萄牙 抵达非洲好望角 西班牙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葡萄牙 沿着迪亚士航线到达⑤ 印度 西班牙 首度环球航行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练习人民版

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模拟)“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这一现象描述的是( )A.价格革命B.商业革命C.工业革命D.世界市场形成答案 B 亚平宁半岛也称意大利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描述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史实,B项正确。
2.(2018江苏常州一模)据统计,1500—1650年的150年间,仅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
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
这种现象( )A.促进了西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B.表明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C.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D.导致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答案 C 材料中“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高涨……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表明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C项正确。
3.(2018江苏淮安宿迁期中)某书记载了一位欧洲航海家在探险活动中的新发现:“到圣诞节前夕,他已环绕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马林迪等国。
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
”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答案 C 从材料中“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马林迪等国。
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可知,这位航海家先到达了西非,然后再到达东非,这与达·伽马的航线相一致,C正确。
迪亚士到达了好望角,但没有到达东非,A错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B错误;麦哲伦死于菲律宾,未到达非洲,D错误。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20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点训练20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8·湖南醴陵二中月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在美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据此可知()A.哥伦布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B.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C.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D.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模糊答案 B解析A项中“东方”的说法与题干中的信息“美洲大陆”不符,排除;由题干中的信息“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动因为狂热地追求黄金,故B项正确,D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排除C项。
2.(2018·广东惠州月考)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威尼斯的五分之一。
威尼斯商人被迫廉价出售货物,从此之后,他们的交易只限于中东的产品。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欧洲的经济中心开始转移B.葡萄牙的物价低于中东C.价格革命刺激了经济增长D.葡萄牙控制了地中海商贸答案 A解析由材料“1504年”“葡萄牙”“威尼斯”“他们的交易只限于中东的产品”等关键信息可知,世界开始了新航路开辟,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所以答案选A项;由材料并不能得出中东经济地位的提升,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价格革命,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3.(2019·北京牛栏山一中月考)《金融的逻辑》一书写道:“新航路开辟后,航海贸易风险太大,可能有些船会沉没,船员沿途可能死去,如果由众多个人共同参股集资,每位股东的责任最多是损失掉所投入的股金,不承担更多的风险。
”以上现象反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了()A.海上贸易频繁B.商品价格上涨C.经营方式变革D.商路中心转移答案 C解析根据“如果由众多个人共同参股集资,每位股东的责任最多是损失掉所投入的股金,不承担更多的风险”可知,这种高风险贸易为现代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出现创造了环境,说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营方式出现,故C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一、选择题1.(2019·唐山模拟,33)“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这说明了(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 A解析据材料“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东西方商路的阻断引发了新航路开辟,故A项正确。
2.(2019·秦皇岛模拟,33)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
这一事件是( )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答案 A解析注意题干信息“葡萄牙国王”,哥伦布船队、麦哲伦船队是受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故B、C两项排除;成为“海上马车夫”的是荷兰,故D项排除;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是在葡萄牙支持下,而且有利于葡萄牙对印度的征服,故A项正确。
3.(2018·南充模拟,33)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巨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王权逐步高于教权、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新教派的兴起。
材料反映出(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格局的初步形成D.世界市场的雏形答案 B解析题干论述的三个变化,充分体现了西欧社会的转型,即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故B项正确。
4.(2018·承德月考,33)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
下列与其对应的分别是( )A.意大利、法国、荷兰B.英国、意大利、德意志C.葡萄牙、英国、美国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答案 D解析西班牙没有将掠夺的金银转化为资本,很快衰落,被称为“黄金的漏斗”;17世纪的荷兰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被称为“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逐渐衰落,被称为“新航路的受害者”。
故D项正确。
5.(2018·濮阳一模,33)《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
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B.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答案 A解析根据所学16世纪葡萄牙是新航路开辟的先驱,首先称霸,17世纪的世界霸主是荷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根据材料每个世纪控制奴隶贸易的都是当时的世界霸主,所以欧洲殖民活动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故A项正确。
6.(2018·雅安模拟,33)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
这一技术的应用( )A.推动欧洲海外殖民扩张B.改变欧洲海战的性质C.导致欧洲封建制度解体D.促使欧洲新航路的开辟答案 A解析由材料“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可知武器装备的提升推动了17世纪海外殖民扩张,故A 项正确;战争性质取决于战争的政治目的而非武器装备,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热兵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故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世纪,故D项错误。
7.(2018·石家庄二模,33)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
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
这表明( )A.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B.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C.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D.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答案 D解析从材料中欧洲利用美洲白银和亚洲商品进行贸易活动,可知欧洲开始了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积累资本的阶段,故D项正确。
8.(2018·宜宾一模,33)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但这种跨洋贸易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走向衰落。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英国等国自由贸易开始兴起B.中国重农抑商限制了生丝产量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国际劳动分工瓦解了洲际贸易答案 A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到18世纪下半期开始,随着英国等国家的崛起,逐渐取代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这些新兴国家是倡导自由贸易的,所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逐渐衰落,故A项正确。
9.(2018·石家庄月考,33)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黑奴贸易B.殖民屠杀C.工业污染D.商业战争答案 B解析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减少,不是美洲,故A项错误;美洲原本有大量印第安人,但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欧洲人实行了殖民掠夺和大屠杀,导致人口锐减,故B项正确;工业污染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海地岛当时不可能有发达的商业,也不会出现商业战争,故D项错误。
10.(2018·昆明模拟,33)在光荣革命前,英国90%的商品出口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的贸易比重下降到30%,美洲则增长到近58%。
材料说明( )A.英国逐渐成为了世界的殖民霸主B.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贸易结构C.英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逐步恶化D.殖民地对英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答案 D解析英国对欧洲、美洲贸易的变化并不能说明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英国与欧洲各国关系恶化,故C项错误;因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故殖民地对英国发展意义重大,故D项正确。
11.(2018·南宁模拟,33)对比以下两图分析,英国版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429年英国版图1763年英国版图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英国王权不断得到加强C.英国取得殖民霸主地位D.英国主导世界市场运行答案 C解析1763年英国还未开始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王权不断被削弱,故B项错误;1763年即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取得殖民霸主地位,故C项正确;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成为世界工厂,主导世界市场运行,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12.(2019·大连模拟,33)洛克在《论财产》中指出:财产权起源于劳动,土地所有权的获得是由于耕作,而北美的印第安人长期在一块土地上狩猎,无法获得其土地的所有权。
洛克的观点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关注财产权的归属问题B.欧洲人轻视印第安人狩猎文明C.欧洲人为在北美的殖民扩张进行辩护D.欧洲人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答案 C解析A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错误;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据材料长期生活在北美的印第安人无法获得土地所有权可得,洛克为在北美的殖民扩张辩护,故C项正确;D项材料不涉及,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9·潍坊模拟,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
西人来中国者多半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
他们的事业与欧洲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
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
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
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
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
在16、17世纪的欧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
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且成为国王的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值得注意的是,当欧洲在赢得对亚洲海上贸易的控制时,中国统治集团正在积极地反对海外事业。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并不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各处的所作所为。
这些西方的来客用他们最初到达中国的行为介绍了他们自己,从而迫使中国人采取了某些他们认为理所应该的措施。
中国人在封建时代是好客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但从16世纪以后,当中国人在自己的港口遇到暴行与杀戮时,中国人不得不对这一批新来的“不速之客”实行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如采取封闭除广州外一切港口的严重步骤。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对海外贸易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外政策的变化,并简要说明中西方的海外政策产生的直接后果。
答案(1)变化:新航路开辟前,个人行为,没有国家或民族做后盾。
新航路开辟后,国家提倡海外贸易,鼓励个人到海外冒险。
原因:文艺复兴使欧洲人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政府的鼓励;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推动。
(2)变化:由开放到实行闭关锁国。
后果:中国:起到了自卫作用;但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西方: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4.(2018·济南高三模拟,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02~1772年英国的国外贸易增长了两倍;1715~1771年法国国外贸易的价值增加了4倍多。
这时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1770年前,英国的对外贸易大部分是同欧洲大陆进行的,到1775年时,其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近2/3的原料来源和贸易对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
随着贸易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的繁荣城市。
伦敦垄断了英国对亚洲的贸易,是蔗糖贸易中心;利物浦是奴隶贸易的中心。
阿姆斯特丹不仅控制了荷兰与亚洲、美洲的贸易,而且成了世界的商业中心和中介贸易转运站,法国、英国殖民地的产品经此地转运到中欧。
里斯本支配着葡萄牙的对外贸易。
加的斯控制了西班牙的国际贸易。
此外还有法国的南特、波尔多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根据材料,归纳其中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