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合集下载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案验证方案组织与实施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工作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组成验证小组,参与实施。

方案起草方案审核方案批准目录一、概述二、验证目的和风险评估三、验证内容四、方法判定五、再验证周期六、参考文献七、结果评价及结论1、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检查项目包括需氧菌数、霉菌数和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

当建立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适用性试验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数的测定和控制菌检查。

依照中国药典2015版,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及控制菌均采用平皿法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2、试验目的和风险评估:验证目的:确认所采用的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及控制菌检查方法适合我公司所生产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风险评估:3、验证内容:3.1、培养基来源:确认人:确认日期:3.2、检查用培养基配制方法:确认人:确认日期:3.3、使用仪器确认人: 确认日期:3.4、验证试验用菌种:确认人:确认日期:3.5试验方法:取供试品10 ml加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1:10供试液。

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控制菌采用常规法。

3.6菌液的制备:3.6.1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斜面培物一铂金饵,加入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置30~35℃培养箱中培养18~24h,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物1ml加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制成10-1 的菌液,依法10倍稀释至10~7,分取各菌悬液1ml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20ml,各菌悬液平行制备两个平皿,平皿法培养计数,取小于100CFU/ml和1000CFU/ml的菌液备用。

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操作规程

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操作规程

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操作规程GMP管理文件题目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操作规程编码:页序/总页1/1制定审核批准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化验室一、目的:为使控制菌检查的操作规范化、制度化,故建立此规程二、适用范围:控制菌检查必须按本规程执行。

三、责任者:微生物限度检查化验员,质量检测中心主任。

四、正文:1、控制菌检查方法适应性试验1、1供试液的制备取样品10g,用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作为稀释液制成1:10供试液,混匀,在20~25℃培养,培养时间应使供试品中的细菌充分恢复但不增殖(约2小时)。

1.2试验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1.3适用性试验取相当于1mL供试品的上述预培养物及不大于100cfu的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接种至适宜体积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24小时后,划线接种于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培养18小时。

应能分别检出所加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相应的反应特征.1.4结果判断上述试验若检出试验菌,按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供试品检查;若未检出试验菌,应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山GMP管理文件题目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操作规程编码:页序/总页:2/2方法适用性试验。

1.5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的检查供试液的制备和预培养:取样品10g,用胰酪大豆胨肉汤琼培养基(TSB),作为稀释液制成1:10供试液,混匀,在20~25℃培养,培养时间应使供试品中的细菌充分恢复但不增殖(约2小时)1.5.1定性试验:除另有规定外,取相当于1g或ml供试品的预培养物接种至适应体积(经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肠道增菌液培养基中,30~35℃培养24~48小时后,划线接种于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30~35℃培养18~24小时。

判断结果:如果平板上无菌生长,判供试品未检出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

1.5.2定量检查:选择和分离培养:取相当于0.1g、0.01g和0.001g(或0.1ml、0.01、0.001ml)供试品的预培养物或其稀释剂分别接种至适应体积(经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肠道增菌液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24~48小时后,上述每一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于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30~35℃培养18~24小时。

2020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2020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2020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2020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验证样品:选择与待验证方法相似的样品,确保样品中含有合适的微生物,并且样品中不含任何可能影响验证结果的其他因素。

2. 准备验证样品:收集足够数量的样品,并且确保样品没有受到外界污染。

然后将样品分为若干等份,每份使用不同的验证方法进行检测。

3. 进行验证测试:按照待验证方法和验证方法的流程进行操作,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确保每一步操作准确无误,并且严格控制所有可能的干扰因素。

4. 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对比待验证方法和验证方法的结果,评估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5. 数据统计和处理:对验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6. 结果评估: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评估待验证方法和验证方法之间的差异。

如果验证方法的结果与待验证方法一致并且符合要求,则认为验证成功。

7. 编写验证报告:根据验证结果,编写验证报告。

报告应包含验证方法的详细
描述、样品信息、检测结果和分析、结论等内容。

以上是2020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的一般步骤,具体步骤可能会因实验目的、样品特性和验证要求等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验证前,应仔细阅读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文件,确保验证过程符合法规要求。

同时,为了确保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在验证过程中进行合适的实验室质量控制,例如采用质控菌株、系统重复性分析等。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2).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讲义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2).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讲义
10
5.联合使用
适用于抑菌作用较强的中西药制剂。 如:①复方洗必泰栓(水溶性基质)金黄 色葡萄球菌的检验—用1%吐温-80稀释液制 备供试液+膜法过滤+滤膜置含5%吐温-80 的硫乙醇酸盐增菌液中→(+);②生白安 片(含盐酸小檗胺)大肠杆菌检验—低速 离心+薄膜过滤法→(+)。
11
6
3.薄膜过滤法
本法适用于有抑菌作用的液体制剂。 如:葡萄糖酸洗必泰含漱剂,氯霉素滴眼 剂等。 注意:供试液应加入较多量的稀释液稀释 后,再注入滤器中。
7
8
9
4.中和法
①磺胺类可加对氨基苯甲酸(100ml增菌培养基 中含1%对氨基苯甲酸0.5-1.0ml)如:复方新诺明 片 ②含重金属盐类可用含巯基化合物(硫乙醇酸钠, L-胱氨酸)的培养基作增菌培养液。如:磺胺嘧 啶银软膏-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绿脓杆菌的检验 ③脂溶性药物用表面活性剂中和。如:复方痔疮 栓(含洗必泰)中的绿脓杆菌的检验,仅用吐温80制备供试液即可
5
2.离心沉淀集菌法
低速离心(500转/分5分钟)取上清液(弃取抑菌 成分的固体微粒) 高速离心(3000-3500转/分30分钟)弃去上层抑 菌的液体部分,留管底2ml。 本法适用于抑菌作用不强的中西药品,如:平喘 胺片 、速效感冒片(先低速,后高速);小儿惊 风散(低速离心)。本法操作较烦琐,药品中污 染的微生物有一定的损失。
方法:1.培养基稀释法 2.离心沉淀集菌法 3.薄膜过滤法 4.中和法 5.联合使用
4
1.培养基稀释法
供试品加稀释剂稀释到一定倍数后进行检 验(虽然供试品中污染的菌也稀释,但由 于检验结果规定是不得检出,因而有些品 种用稀释法可检出目的菌)。 如百喘朋片[1:10 稀释液3ml 结果(+) 试验菌28-96个] 。 本法适用于一般抑菌作 用不强的中西药品。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1.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特制定本验证方案,通过比较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并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2.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3.规范性引用文件: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由于某些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在建立微生物检查方法或产品的组分发生改变或原检查法的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4.验证实施:4.4.1 试验前的准备:4.4.1.1 试验用具的准备:将试验需用的试管、刻度吸管、薄膜过滤器、滤膜(孔径0.22um、直径50mm)、平皿、空三角瓶、称量纸等,用牛皮纸包扎好后,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30 min,在3天内使用。

4.4.1.2试验用培养基的制备:取适用性检查合格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BL)、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培养基(MUG)等脱水培养基,按照相应的配制说明,用纯化水配制、分装后,在2小时内,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15 min,在3周内使用。

4.4.1.3试验用稀释剂/缓冲液、冲洗液的制备:取在有效期内的试剂,按照相应的配制方法,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等,用纯化水配制,加热使溶,过滤,分装,在121℃,灭菌15 min,在3周内使用。

4.4.2 试验菌的制备和稀释:4.4.2.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用菌液:4.4.2.1.1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少许接种至10ml营养肉汤中,在30~35℃培养18~24小时;取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在23~28℃培养24~48小时;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

最新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最新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六、验证内容1.供试液的制备1.1.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充分振摇使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1.2.取1:10供试品10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充分振摇使混匀,作为1:100的供试液。

1.3.取1:100供试品10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充分振摇使混匀,作为1:1000的供试液。

备注:供试液制备若需加温时,应均匀加热,且温度不超过45℃。

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

2.菌液制备2.1.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分别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依次稀释至、、、制成每1ml含菌数为小于100cfu的菌悬液。

2.2.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20〜25℃培养2~3 天;取此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依次稀释至,制成每1ml含菌数为小于100cfu的菌悬液。

2.3.将黑曲霉菌斜面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沙氏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0〜25℃培养5〜7天,使大量的孢子成熟。

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采用适宜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依次稀释至,制成每 1ml 含孢子数小于100cfu 的孢子悬液。

2.4.上述菌悬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之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有效期内使用。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 验证方案编码:表一、验证方案的起草与批准1.验证方案起草起草人:起草时期:年月日2.验证小组成员:3.验证方案审核4.验证方案批准批准人:批准日期:二、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和原理验证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特制定本方案。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要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原理通过比较试验4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验证方法步骤验证前的准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前,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试验菌应包括G—、G+、酵母菌和霉菌类微生物以基本覆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限度检查方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制性,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试验实施试验前的准备3.1.1主要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

3.1.2操作环境:操作间应该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装置。

环境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净化工作台)。

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该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

3.1.3试验样品:批号:批号:批号:3.1.4培养基:3.1.5稀释液: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以上经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

3.1.6验证用微生物名称及其编号实验菌株的来源:编号由菌名首字母—传代代数—制备日期组成。

3.1.7器具:无菌薄膜过滤器:(孔径直径50mm)、无菌移液管(5ml)4.验证方法菌液的制备将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10ml的无菌营养肉汤中在30~35℃下培养18~24小时,将白色念珠菌接种至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中,在23~28℃下培养24~48小时。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 验证方案编码:表一、验证方案的起草与批准1.验证方案起草起草人:起草时期:年月日2.验证小组成员:3.验证方案审核4.验证方案批准批准人:批准日期:二、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和原理1.1验证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特制定本方案。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要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1.2原理通过比较试验4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验证方法步骤2.1验证前的准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前,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试验菌应包括G—、G+、酵母菌和霉菌类微生物以基本覆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2.2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限度检查方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2.3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制性,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试验实施3.1试验前的准备3.1.1主要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

3.1.2操作环境:操作间应该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装置。

环境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净化工作台)。

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该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4.9pa。

3.1.3试验样品:批号:批号:批号:3.1.4培养基:3.1.5稀释液: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以上经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

3.1.6验证用微生物名称及其编号实验菌株的来源:编号由菌名首字母—传代代数—制备日期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控制菌检查方法片验证方案
编码:表
一、验证方案的起草与批准
1.验证方案起草
起草人:起草时期:年月日
2.验证小组成员:
3.验证方案审核
4.验证方案批准
批准人:批准日期:
二、验证方案
1.验证目的和原理
1.1验证目的
本实验是关于片的微生物控制菌检查试验的验证。

验证结果应显示对片的微生物控制菌试验方法,对检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没有抑制作用,符合验证要求。

1.2原理
按照已建立的药品微生物控制菌检查方法,通过已知菌数试液的对照菌的培训对照,验证其操作方法适合该药品的微生物控制菌的检测的正确性。

2.验证方法步骤
2.1验证前的准备:将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
果没有影响。

试验菌应选择相应的阴性对照菌。

2.2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按照微生物控制菌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观测是否长菌来判断。

2.3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片”的微生物控制菌检查试验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菌性。

试验结果应显示;阴性菌对照组不得检出阴性对照菌,试验组应检出试验菌。

3.试验实施
3.1试验前的准备
3.1.1主要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

3.1.2操作环境:操作间应该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装置。

环境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净化工作台)。

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该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5pa。

3.1.3试验样品:片
批号:批号:批号:
3.1.4培养基:
3.1.5稀释液: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以上经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

3.1.6验证用微生物名称及其编号
实验菌株的来源:
编号由菌名首字母—传代代数—制备日期组成。

3.1.7器具:无菌薄膜过滤器:(孔径0.45um直径50mm)、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无菌移液管(5ml)
4.验证方法
4.1试验菌种的制备和稀释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相应的营养肉汤或BL增菌液10ml中,30~35℃
培养18~24小时。

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将上述培养物进行倍比递增稀释,制成每1ml含菌落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

4.2实验方法
A试验组
取1:10供试液10ml及含大肠埃希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1ml加入到100mlBL增菌液中,30~35℃培养18~24小时。

B阴性对照组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阴性对照用菌。

方法同试验组。

5.试验结果
5.1验证用微生物的稀释度和接种量
注:+为18~24小时有菌生长。

6.结论:
阴性对照菌试验:□检出阴性对照菌,大肠埃希菌18小时生长。

该检验方法用于该样品的控制菌检验。

检验人:复核人:
7.验证结果评价分析
质控部负责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记录,验证小组根据验证、试验结果进行评价,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委员会。

验证委员会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发放验证证书。

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
(1)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
(2)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3)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4)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进一步补充试验。

8.最终审批
验证报告由验证组长审核后,报验证总负责人批准,并签发验证证书。

验证报告
年月日至年月日,验证小组根据批准的微生物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文件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了相关的一系列验证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滋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验证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未做修改。

2、验证方案各项性能指标在验证中未作变动,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3、验证过程中结果符合规定要求,记录完整属实。

4、验证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和GMP原则要求,可以投入使用。

5、片组分或检验条件改变时须重新验证。

以上情况,请验证委员会审批!
验证小组:
年月日
试验报告审批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