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2课《桥》 类文阅读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1)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1)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1)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这段话描写了丁香花的形状________;颜色________;气味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

(3)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参差单薄(4)“檐前积雪”指的是()A. 屋檐前边的积雪B. 春天未融化的积雪C. 白色的丁香花【答案】(1)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紫色、白色;淡淡的幽雅的甜香(2)拟人句: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好处: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3)cēn cī;bò(4)C【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内外类文阅读专项练习检测(6文段 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内外类文阅读专项练习检测(6文段 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课内外类文阅读专项练习一、课内阅读(40分)(一)阅读(桥)片段,回答问题。

(9分)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但,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

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爱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像一座山。

1.山洪是怎么咆哮的?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

(2分)2.比较下面的句子,哪句写得好,并说说理由。

(3分)(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2)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像倒。

3.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像一座山。

从“像一座山”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分)(二)阅读(桥)片段,回答问题。

(12分)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从这句话中的“蹿、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中的__ 一句中体会出来。

(4分)2.文中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请你仔细读读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

(4分)(1)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会想:___________ ;(2)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类文阅读 12课 故宫博物院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类文阅读 12课 故宫博物院

类文阅读-12 故宫博物院北京名胜古迹(节选)陈亚丽先就园林景观来看,作为皇家园林的北海公园,无疑是大手笔园林设计的典范。

北海的布局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根据中国古老神话而来的。

传说仙界的宫苑分“一池三山”,即“一池”东海,“三山”蓬莱、瀛洲、方丈。

北海严格按照这个模式建造,“一池”是太液池,“三山”就是琼花岛、团城、犀山台。

在这种建筑格局之下的园林,自然就多了一份庄重的气质。

相比北海公园的严格布局,苏州园林的布局可就没那么多典故可循了。

它也不讲究对称,庭院回廊的设计极少有重复之处。

苏州园林也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柱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游览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 。

在苏州园林中游览,能忘记身在苏州城,但在北海公园中游览,却能感受到整个北京城的博大。

北海里最著名的建筑物白塔,坐落在一个山顶的大型平台上:“巨大的塔身,沉郁,厚重,遮住半个天。

在白塔身旁,居高临下,俯视京华,气象万千。

环抱白塔的北海,是面擦得锃亮的大镜子。

整个北京从四外托着这面大明镜,笼罩在淡淡的白烟里。

中南海的湖光烟树对面相望;故宫化作一面黄琉璃瓦的海洋;西山黛色,若有若无。

环顾天宇低垂,陷到脚下。

这时,谁不万虑俱消、心旷神怡呢!”(选自《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解释词语。

居高临下:心旷神怡:2.仙界的宫苑分“一池三山”中“一池” 指,“三山”指、、;北海公园的“一池三山”中“一池”是,“三山”就是、、。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拟人句。

4.北海公园和苏州园林有什么不同之处?【参考答案】1.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2. 东海蓬莱瀛洲方丈太液池琼花岛团城犀山台3. 环抱白塔的北海,是面擦得锃亮的大镜子。

中南海的湖光烟树对面相望4. 在苏州园林中游览,能忘记身在苏州城,但在北海公园中游览,却能感受到整个北京城的博大;苏州园林的布局没那么多典故可循,而北海的布局是根据中国古老神话而来的。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桥》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桥》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桥》课后作业及答案基础积累大巩固1. 同音字填空。

jì ( )奠肆无()惮()往开来万籁俱()sì放()()庙()乎()养2. 看拼音写词语。

jiū chū lái shēn yín fèi huà()()()3.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地喊沙哑地()痛苦地()()的野马()的人们()的脸4.给下面句子中的“失”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失:①失;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违背;⑥没有达到目的;⑦错误,疏忽。

(1)老支书没有失信于人家。

()(2)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3)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失误。

()(4)整个社会都很重视挽救失足青少年。

()(5)看到山洪咆哮而来,人们都大惊失色。

()二、句段推敲。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

1.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2.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3.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4.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阅读能力大提升三、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一)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像一座山。

1. 比较下面的句子,哪句写得好,并说说理由。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像倒。

(2)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山洪是怎么咆哮的?请写出来。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 课《桥》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 课《桥》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桥》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狂奔.(bēn bèn)折.(zhé shé)回来吞没.(méi mò)雨像泼,像倒.(dǎo dào)狞.(nìng níng)笑乱哄.(hōng hǒng)哄瞪.(dēng dèng)眼疯了似.(shì sì)的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洪水páo xiào()着冲下山谷,它fàng sì()地狞笑着。

老汉像座山立在木桥边,雨水从他清瘦的脸上liú tǎng ()下来,老汉一把jiū()住年轻人的领子,shā yǎ()地喊话:“排到后面去,你还是个dǎng yuán()吗?”三、用合适的词语替换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1.全村人拥护爱戴的老支书站在没膝深的洪水中。

()2.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发出低哼的声音。

()3.人们走路不稳地向那木桥拥去。

()四、读句子,完成练习。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请用句中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上面句子中把老汉比作,表现了老汉的、。

这与人们面对山洪“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的表现形成了对比,同时也说明了老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人们心中的。

3.你还算是个党员吗?(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4.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当木桥倒塌,小伙子被洪水吞没的时候,老汉想喊什么?想一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五、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12课《桥 》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共2套)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12课《桥 》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共2套)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桥》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10题;共38分)1.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fēng kuáng jì diàn fàng sìchān f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dǎng yuán liútǎng yǎ ba jiū zhùshēn yí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查字典填空。

(1)“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瘦”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3.下面4个词语中,哪个词不是表现看的()。

A. 左顾右盼B. 高瞻远瞩C. 一览无余D. 眉开眼笑4.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拥:A.抱 B.围着 C.挤着走 D.拥护(1)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________(2)木桥前站着的是全村人拥戴的老汉。

________(3)那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________(4)一群青年拥着一位老师傅走出来。

________5.下面四句话中不是拟人句的是()。

A.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B.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C.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D.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 老汉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让洪水吞没一个老乡。

B. 虽然修筑京张铁路困难很大,但是难不倒有志气的中国人。

C. 即使遇到多大的困难,张海迪也能克服。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国旗,冉冉升起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________的人已从________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的举行。

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军乐声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

矫健的国旗护卫队________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

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扛国旗,在36名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他们身后是60人的军乐队。

________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

迎着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________。

“敬礼!”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穆、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________,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横线上。

英姿勃发冉冉上升心潮澎湃万头攒动四面八方成千上万(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霎时——________ 迫切——________注视——________ 威严——________(3)解释下列词语。

人头攒动:________心潮澎湃:________(4)本文描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依次记叙的是________、升旗盛况、________、升旗后人们的心情。

(5)写出最能表现人们激动心情的句子________。

【答案】(1)成千上万|四面八方|英姿勃发|万头攒动|冉冉上升|心潮澎湃(2)瞬间;急切;凝视;威武(3)许多人拥挤着移动。

;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

(4)人们等待;众人行礼(5)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课内外类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课内外类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第12课《桥》课内外类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一、阅读《桥》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从这句话中的“蹿、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___________,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中的___________一句中体会出来。

2.文中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请你仔细读读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

(1)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会想:___________;(2)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

3.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当桥轰然倒塌时,老汉要喊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文章,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 。

二、课外类文阅读桥在你一生当中,必定走过不少桥吧!它们有木架的、石造的、混凝土筑的,也有钢筋的。

它们的功用都一样,使你踏着它,走到河的彼岸。

它们都是默默地卧在潺潺的流水上。

有河的地方,就常有桥。

当人们不耐与长久的舟楫,便架了木桥;当木桥朽时,便改为石桥;当石桥坏了,又筑起混凝土桥;混凝土裂了,再改成铁桥……所以同样是一座桥,千百年前跟千百年后,几经变更,桥的样式与材料也将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它是一座桥”。

一座让我们走、连起彼此、缩短距离的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12 桥
无悔奉献诉忠诚
李思源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黄维松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他坚定政治理想,
立足本职工作,自觉做弘扬延安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实践者。

转业到地方工作近二十年,黄维松始终秉承“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对他
来说,为老百姓多做一件实事,都是快乐的,有意义的。

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身体也发出
了警报,同事们都劝他好好休养,可他却总顾念局里人少事多,有时病了,坚持早上到
医院打针,打完就跑来上班,没有耽误过一件工作。

即便临近退休,他始终和其他在职
干部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和工作要求,始终奋战在项目审计现场
第一线,重大项目调度第一线,为建设美丽硚口奉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
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

”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也
是黄维松践行的准则。

作为一名革命老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液、刻入骨髓的信仰,他用实际行动影响、鼓舞着一代审计人,在奉献中寻找人生最大的
快乐,实现人生最高的价值。

(选自《审计月刊》2018 年第 9 期)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忠诚——()滋养——()鼓励——()
2.什么是延安精神?从文中找出答案,用“”画出来。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4.老共产党员黄维松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忠实滋润鼓舞
2.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3.主要讲述了老共产党员黄维松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事迹。

4.为老百姓做事。

讲雷锋故事的“老农垦”
刘金喜张明礼
2004 年,朱洪亮参.(cān shēn)加了农场的关工委工作,从此他就和青少年交上了朋友,几乎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了.(le liǍo)解孩子们的思想、品德、要求,知道孩子们更需要大力传承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他们心里扎.(zā zhā)下根。

可是,《雷锋日记》等书籍在书店很难买得到。

为了配合关工委开展的“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
题教育活动,他多方收集雷锋事迹、雷锋日记、雷锋故事等文字和图片资料,一面顶风冒雨
骑自行车,到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雷锋故事,一面与关工委老同志研究,决定由关工委“五老”编辑出版一册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学习资料。

几个老同志说干就干,不顾年迈体弱,起早贪黑,翻箱底、查报刊、点“百度”,收集整理资料,反复研究,精心设计、编辑,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终
于在纪念毛泽东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 50 周年的前夕,编印了《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宣传手册。

A4 纸大小的宣传手册,选用雷锋生前学习、工作、做好事的照片、党和
国家领导人对雷锋的题词、雷锋日记摘抄、“五老”创编的学雷锋儿歌、学雷锋歌曲,封面封底
彩色印刷,可谓图文并茂,新颖别致。

用一万多文字,突出点明了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精神产
生的原因、为什么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宣传手册一出,就引起很大轰动,15 个农场和其他单位,争相购买,加印 6000 多册,还供.(gòng gōng)不应求。

宣传手册
已成为青少年学雷锋重要的学习资料。

(选自《中国火炬》2017 年第 5 期)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注音。

2.解释词语。

起早贪黑:
新颖别致:
3.《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宣传手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文中用“”画出来。

4.为了开展的“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朱洪亮做了哪些准备?
【参考答案】
1.画去:shēn le zāgòng
2.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辛勤劳动。

比喻新鲜、别致,有创新感。

3.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精神产生的原因、为什么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4.他多方收集雷锋事迹、雷锋日记、雷锋故事等文字和图片资料;顶风冒雨骑自行车,到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雷锋故事;与关工委老同志研究,决定由关工委“五老”编辑出版一册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学习资料。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