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优质课比赛)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并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并亲自尝试的道理。

2.理解课文内容,会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小马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2.揭示课题。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马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2.小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请生找找相关的句子。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该”。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5.了解小马的特点。

(遇事不动脑筋)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男生齐读第四段。

2.小马是怎么问的?老牛是怎么回答的?3.理解小马有礼貌。

4.学习多音字“没”。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理解“立刻”的意思:马上、连忙……,引导学生用“立刻”说一句话。

2.理解松鼠为什么要拦住小马以及松鼠的心情。

3.教师指导朗读对话。

4.指导学生理解老牛和松鼠说的为什么不一样。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1.小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2.指导理解“连忙”。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1.指导理解“难为情”。

2.理解小马说话为什么断断续续。

3.师生分角色朗读句子。

4.理解老马说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5.拓展:生活中什么事情能试一试,什么事情不能试。

七、指导学习第八自然段1.松鼠又说了什么?小马是怎样说的?2.小马过河后发现了什么?3.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谎了吗?3.出示图片,理解小马为什么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八、课文总结1.总结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读课文。

3.复述故事。

九、布置作业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十、板书设计小老牛:水很深马松鼠:水很浅遇事要动脑筋过老马:试一试河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我结合文本、图文结合,主要抓住文中三处对话,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小马从开始的不动脑筋、不敢尝试,到听了妈妈的教育后,懂得了遇到事情要多动脑思考,还要勇于尝试的道理。

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精选6篇)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14个汉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汉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白龙马》(出示课件),歌曲歌唱的是谁?白龙马。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马有关。

今天有一匹小马要过河,你看,把他难住了……3、(齐读课题):小马过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把课文中的事情理出一个思路来,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2、出示生字指读:棚、驮、磨、坊、挡、伯、浅、刻、突、哩、唉、试、蹄、既。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棚、浅、坊、伯、挡、哩。

(1)比较认识“伯”和“挡”: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

(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进行)(2)“哩”字注意读音。

“li”读轻声,不读一声。

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左右占格,把字写好看。

(3)“棚”和“浅”“坊”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

(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进行)5、猜谜语。

不深——浅一方土——坊和木头做朋友——棚6、开火车读准字音。

小马过河教案(通用17篇)

小马过河教案(通用17篇)

小马过河教案(通用17篇)小马过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一三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认识多音字“没”。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具体分析)要实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老牛、小马、老马、松鼠头饰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认识其中的多音字“没”,正确书写八个生字。

【教具准备】:12张圆形生字卡片,分别涂上红、黄、紫三色,分成3组。

这些圆片当“花瓣”,再准备3个相应颜色的圆片当“花蕊”。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

(板书课题)2、老师在讲这个故事时,同学们边听边想想:课文讲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小组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弱势学生识字,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3.用开火车读词的游戏检查认字情况(1)课件投影:麦子一切电脑马蹄既然心愿试一试马棚磨坊没过(注意多音字)(2)开火车读字词(3)请同学当“小老师”给同学们指认字词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棚、麦、磨、坊、没、淹、哩、唉、切、脑、试、蹄、既”指名读。

认识多音字“没”,méi(没有)mò(淹没)(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指导书写会写的8个生字“愿、麦、离、周、叹、低、切、试”。

给这几个字组词。

(2)仿写,小组评价。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14个生字。

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他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干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懂得“光听他人说,自身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课前准备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

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

学生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三、课堂作业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一、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

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考虑: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协助妈妈做事。

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

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

部编版《小马过河》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小马过河》教案完整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小马过河》人教(部编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小马过河一、教学目标:1、认识“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

会写“愿、意”等8个生字,“愿意、麦子”等11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示的词语讲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①学习生字。

②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抓住关键词、联系图片,读好老马、小马、老牛的不同语气、心理。

③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2、难点:①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遇事情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勇于实践。

②能用课后提示的词语讲故事。

三、教学准备:课件、板贴四、教学设计课前交流: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你听过什么故事?是啊,我们都是听故事长大的,有的故事不仅有趣而且能告诉我们道理,好,接下来,我们做一下上课的准备。

(一)、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4课,来,齐读课题(读的真好,你们声音真洪亮,干脆整齐,真不错)。

同学们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你们一定不陌生?读过的同学举手。

这么多同学都读过,你在哪读过?预设①:爸爸妈妈给讲过。

(跟大人一起读书是最快乐的时光)预设②:课外书上读过。

(你可真爱读书)预设③:幼儿园读过。

(幼儿园你就能读这么长的故事了,真不错)是啊,这是个很经典的童话故事,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有新的收获。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课前我们已经借助自主学习单读过了课文,也已经自学了生字词,那这些词语你能读吗?那我来考考你们了,敢挑战吗?自己先借助拼音读一读,都完了吗?1.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吗?出示词语:驮到挡住深浅立刻突然前蹄既然马棚磨坊伯伯试试预设①:有读错的情况。

谁来纠正?(你真善于倾听,听了他的建议你再来读一读。

同学们,在听和说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预设②:都读对。

(课前你自学的真充分,读得既准确声音又洪亮。

)2.同学们“磨坊”得“坊”是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多音字,它还有另一个读音是“fāng”,“坊”读二声时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这样的(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同学们看看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再看看“磨坊”这个词,那你能不能试着说一说磨坊指的是?预设①:直接读字典中的解释。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教案【三篇】

【导语】这课是⼀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马驮麦⼦去磨坊,路上要过⼀条河,⽼⽜说⽔很浅,可以过,松⿏说⽔很深,他的伙伴刚被淹死。

⼩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去试⼀试。

⼩马⼜回到了河边,⾃⼰过了河。

原来河⽔既不像⽼⽜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说的那样深。

说明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设计理念: “语⽂教学是⼈⽂性和⼯具性的统⼀,应致⼒于学⽣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记得“回归⼈⽂关怀”。

低年段的课⽂都是⽣动活泼、充满童趣的诗歌或故事,通俗好懂,孩⼦们⼀般读了⼏遍甚⾄⼀遍就能领悟要义。

我们⽆须过多地深⼊讲解下去,他以后还会接触很多这样的⽂章,会有更深、更⼴、更独特的体会。

本⽂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孩⼦感受到读书真有趣,越读越有味,让他们体会到做什么事都要⾃⼰试试才⾏这个道理。

教学⽬标: 1、通过读这篇童话故事,让学⽣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说,⾃⼰⼀定要去试⼀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2、指导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情朗读课⽂,理解做事情要动脑筋,要⾃⼰去试试,才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谈话导⼊: 师:同学们,今天⽼师给⼤家带来了⼀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出⽰⼀张⼩马的图⽚)今天它要给我们讲⼀个故事,想听吗? 问:你们想知道⼩马是怎样把麦⼦驮到磨坊去的吗?今天我们来⼀起学习《⼩马过河》。

看到这个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 ⼆、新课: (⼀)初读课⽂,整体感知: 学⽣齐读课⽂,读准字⾳,想⼀想:⼩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样过河的?最后过河了吗? (⼆)学习第⼀、⼆段: 1、⼩马愿意去帮妈妈做这件事吗?你从哪⾥知道的? 2、通过朗读来表达⼩马很乐意帮妈妈做事。

(⼆)学习第三、四段 1、⼩马驮着麦⼦、唱着歌⼉王磨坊⾛去,可是,它怎么停下来了?⼩马遇到了什么困难?⾃由读3、4段。

小马过河教案(优秀8篇)

小马过河教案(优秀8篇)

小马过河教案(优秀8篇)小马过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3、4、5、6.7自然段,理解课文的含义。

2.理解“为难”“当然”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3到5自然段。

(1)读课文第3段后,说说,“为难”的意思。

(“为难”,感到难以应付。

)找出课文写小马怎样为难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语气。

(心想……那多好啊!)为什么会这样(2)读老牛怎样告诉小马的句子,说说小马听了怎么样。

(理解“樘”(趟)的'意思。

)(3)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为什么拦住它?(理解“当然”的意思。

“当然”在这里作“应当这样”讲。

)(4)最后小马怎样做,读有关句子。

(5)把上面的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小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3.学习第6、7自然段。

(1)引读。

师:小马回家是怎样问妈妈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生:读第6自然段。

师:小马是怎样根据妈妈的话去做的?生:读第7自然段。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挂图和图片演示:贴出挂图,再分别把画有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河水中,比较它们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没到它们身上的部位。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马身材高矮不同,对河水深浅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马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鼠说的那样深。

)·用“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的高矮。

·用“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过河时的感觉。

·用“因为……所以……”把以上二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说说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第2次就过去了。

(4)读读妈妈教育小马的话和课文最后一句话。

(5)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懂了一个什么道理。

4.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第5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板书设计:小马过河为了……所以……一次:过不了河第二次:趟过了河既不像……也不像……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精品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精品教案

《小马过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通过朗读、表演、给动画片配音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精亲自尝试的道理。

3.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图片及头饰。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过渡,导入新课1.抽读词语卡片,检测词语掌握情况。

马棚驮运磨坊挡住伯伯深浅立刻突然试试马蹄既然愿意麦子应该掉下来2.回忆课文中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老马小马老牛松鼠)3.学生汇报,教师贴上相应的动物卡片。

设计意图:检测词语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复习生字、词语。

通过回忆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过渡到新课的学习,架起新旧课之间的桥梁。

二、研读课文,解疑感悟(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读一读第2自然段,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住“连蹦带跳”来体会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

3.课件出示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师: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要用兴奋的语气读小马说的话,读出老马看到小马很懂事自己很高兴的感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可是他却停下了脚步。

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想的呢?2.课件出示句子: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他离家已经很远了。

(1)理解“为难”。

小马为什么感到“为难”了?他是怎样想的呢?(2)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为难的事,请你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会读“驮、磨”等11个生字,会写“愿、意”等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领悟“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想松鼠说的那样深”的含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小马过河的图片)今天它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你们想知道小马是怎样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的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小马过河》。

(板书:小马过河)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
样过河的?最后过河了吗?
2.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

(出示会写的字、会认的字)
3.重点指导难写字的书写。

愿:上边的“原”第二笔要写得略长些。

麦:第四笔竖与第五笔撇不要写成一笔。

突:下边是个“犬”,不要写成“大”。

命:不要丢掉第三笔横。

三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语: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既然是按事情
发展的顺序,就应该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我们把这篇课文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小马往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这是起因。

第二部分(4~7自然段):写小马不知河水的深浅,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回家去问妈妈,这是经过。

第三部分(8自然段):写小马最终通过自己的尝试过了河,而且还明白了一个道理。

2.学习第一部分。

(1)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小马要把麦子驮去磨坊,被小河拦住了去路。

)(板书:小马为难)
(2)小马愿意帮妈妈做事吗?(愿意)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3)“怎么不能?”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很肯定的态度,说明小马很想向妈妈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

(4)小马来到河边,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从小马的心理活动中体会到什么?
过渡语:小马这时离家太远了,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该向谁求助呢?
3.学习第二部分。

指名读课文4~7自然段。

(1)小马先问谁?是怎么说的?(先问老牛,老牛说:“水很浅,刚没过小腿,能蹚过去。

”)(板书:老牛很浅)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读一读。

(2)小马正要过河的时候,谁告诉他水很深的?是怎么说的?(松鼠,说:“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板书:松鼠水深) 师:松鼠的伙伴就淹死在这条小河里,他眼看着小马就要过河,这时候松鼠的心情这样?(紧张、着急)你从哪里知道的?抓住词语感受松鼠的紧张、着急、担心。

(3)听了松鼠的话,小马有什么反映?他为什么会感到很吃惊?(牛伯伯和松鼠一个说水浅,一个说水深。

)为什么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意见
呢?(因为老牛个头大,所以说小河的水很浅。

松鼠小,所以他说水很深。

)
(4)小马动脑筋了吗?他是怎么做的?(没有,他跑回家问妈妈。

)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学到这里,课下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看看小马
从妈妈那里得到了什么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谁能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么讲的什么?(小马帮妈妈去磨面,路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

小马不知道怎么办,
于是回家去问妈妈)(板书:小马过河小马不知道怎么办问妈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1~6自然段,读准字音。

2.小马回到家里妈妈对他说了些什么?(分角色朗读)
三理解课文
1.小马回到了家里,妈妈是怎么对他说的?有没有像老牛和松鼠
一样,告诉小马能过去或者是不能过去?读小马和妈妈的对话,想想妈
妈对它说了些什么?读第7自然段。

出示句子: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理解妈妈的话。

(“光”是只的意思。

不能只听别人的话,要动脑筋想想,别人说的对不对,有必要的话还应该亲自去试一试,才能把事情做好。

)
2.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真的去试了试,结果和老牛、松鼠说的一样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读第8自然段。

(板书:高大矮小)
因为小马不像(老牛那样高),也不像(松鼠那样小),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老牛、小马和松鼠三者间的高矮关系。

3.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
(早自己试试就不至于耽误时间了。

接受教训,以后多观察、多思考。

……)
板书设计
14 小马过河
小马为难
老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
高大矮小
小马不知道怎么办问妈妈
开动脑筋,敢于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