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与妻书_课件

合集下载

《与妻书》(教学课件)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与妻书》(教学课件)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研读文本
1、主旨句是哪一句?
表达了自己由至爱妻子推而爱 天下人,将疼爱妻子的情感升 华为天下谋永福,尽显志士胸 怀与内心悲壮。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2、作者有何愿望?现实如何?
愿望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
现实 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研读文本
3、第二段中有三处用典,请找出来并分析其用意。 “司马青衫”
知 人 论 世 矢志不渝真志士,情深不寿痴女子。
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 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
1911年5月19日,林觉民牺牲不到一个月时,陈意映因为悲痛过度,诞 下了早产的遗腹子。因林觉民在信中曾写“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 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林觉民的字)在也”,陈意映给孩子其名为仲 新,取“改天换日,迎来新中国”之意,这便是林觉民的志向所在。
知 人 论 世 如玉美君子,慷慨悲壮士。
1911年1月底,林觉民得知黄兴等在香港筹划广州起义,遂义无反顾回国响应。先赴 香港,后回福建老家召集革命志士。其间,林觉民曾返乡一次,他躲藏于福建西禅 寺中制造炸药,将炸药装到棺木中,打算运往广州,支援起义。 陈意映曾挺身而出,要求装扮成寡妇护送棺材随行掩护,可是因为怀孕只能作罢。 两人决定,林觉民一人奔赴广州,陈意映则在福建待产。 4月初林觉民一趟趟地在香港与广州之间来来往往,负责把这批人护送进广州。 1911年4月24日在九龙岛醉人的夜色中,在狭小的赁屋内,林觉民写下了给父亲的 《禀父书》及给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
研读文本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中所追忆的夫妇生活中三件事,并 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
汝忆否
夫妻谁先死 的谈话

《与妻书》PPT课件

《与妻书》PPT课件
(儿女情长,英雄志坚)
人物形象理解
忠诚革命的大英雄!挚爱妻子的好丈夫!
多情不必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作者为什么勇于就死,又为什么 “忍舍汝而死”?
1.“吾至爱汝!”——爱妻之至情
2.“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报国之至理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作者与妻子有着怎样的深情厚意? (文中回忆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1.忆某夕关于夫妻先死、后死的争议;
2.忆两人双栖之所;
3.忆远行欲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止的前情景。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林觉民故居
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
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
1.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亲的,这里所选的一封是写给他夫人陈意映女士的,信里充满了牺牲一己,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 2.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绝笔书)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与妻书》课件24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与妻书》课件24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国与家 5次“国”
5.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 无时不可以死
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6.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 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 生今日之中国
5次“家” 2.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4.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 家复归也
前十余日回家 5.吾家后日当甚贫 8.家中诸母皆通文
鲁迅
拓展阅读
书信


林觉民《与父书》
林觉民《与妻书》
胡琏《与父书》
胡琏《与妻书》
荐书: 《百年革命家书》
收录了张太雷、赵一曼、黄继光、孔繁森等100位革 命英烈的家书。这些书写家书的革命英烈,也代表了千 千万万前赴后继、矢志不渝的。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情书” “吾妻性癖,好尚与余绝同,天真 烂漫女子也!”
活动一 诵读 :见字如面
请你从课文中选 出有关爱情的最触动 你的语句,有感情地 朗读并说明理由。
朗读小贴士 第1步:情感:能够准确的感悟到作者的情感 第2步:想象:文字转化为画面,还原为场景,形 成特定意境,感情自然流露。 第3步:节奏: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 品的精神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1课
林 觉 民
背景资料卡
林觉民(1887-1911)
革命党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牺牲时年仅24岁 留学日本,精通多国语言 “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 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奇男子。”
背景资料卡
陈意映(1891—1913)
耽诗书好吟咏
及笄,嫁林觉民为妻
受其影响,带头放缠小脚,入福州女
—— 周国平 《直面苦难》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东40人:徐佩旒 徐礼明 徐日培 徐广滔 徐临端 徐茂燎 徐松根 徐满凌 徐 昭良 徐培添 徐保生 徐廉辉 徐容九 徐进照 徐褶成 徐应安 李炳辉 李晚 李文 楷 李文甫 李雁南 陈春 陈潮 陈文褒 罗仲霍 罗坤 庞雄 周华 游寿 江继复 郭 继枚 劳培 杜凤书 余东雄 马侣 黄鹤鸣 饶辅廷 张学铨 周增 林修明 曾日全 福建20人:方声洞 冯超骧 罗乃琳 卓秋元 黄忠炳 王灿登 胡应升 林觉民 林西惠 林尹民 林文 刘六符 刘元栋 魏金龙 陈可钧 陈更新 陈与燊 陈清畴 陈发炎

《与妻书》ppt课件

《与妻书》ppt课件

感谢观看
THANKS
忠贞不渝的爱情
林觉民与妻子的爱情历经磨难而始终不渝,展现了革命者对 于爱情的坚定信仰和忠贞不渝的态度。
爱情与革命的融合
林觉民将爱情与革命事业紧密结合,以爱情的力量支持革命 事业,体现了其高尚的爱情观和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奋斗牺牲
爱国主义精神
林觉民在《与妻书》中表达了深厚的 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展现了革命者的 爱国情怀。
社会问题的探讨
信中涉及的家庭、婚姻、社会等问 题,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 的素材和深刻的思考。
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意义
家庭价值观的传承
《与妻书》所体现的对家庭的深 厚感情和责任担当,对于当代社 会家庭价值观的传承具有重要意
义。
婚姻伦理的倡导
该信强调了婚姻中的忠诚、理解 和支持等伦理观念,对于当代社 会的婚姻伦理建设具有积极的倡
在新旧文化交替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
传统封建文化仍然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科学
等现代思想开始传播。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内容概述及结构分析
文章背景介绍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广州起 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主要内容概述
结构分析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写信 缘由,接着分述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国 家的担忧,最后总结全文,表达作者 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
成为文学经典
由于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 深刻的社会意义,《与妻 书》逐渐成为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影响和启示
情感表达的典范
《与妻书》以其真挚、深沉的情 感表达,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树立

24.与妻书 公开课获奖课件

24.与妻书 公开课获奖课件

16.在第一段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抒发了无法尽孝的遗憾之情。 17.文中 冤酷日深 四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刚建立的清王朝的 痛恨之情。(1分) 18.夏完淳是一位抗清英雄,但他的抗清斗争遭到了清王 朝的严酷镇压。请在文中找出表现这类意思的语句。(2分) 一旅才兴,便成齑粉。
19.夏完淳在文中流露了对家庭怎样的担忧?(2分) 哀哀八口,何以为生?(担心家人无法生活。)
门祚⑫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 【注释】①严君见背:父亲去世。②冤酷:仇恨、惨痛。③恤死
荣生:告慰死者,使生者得到荣耀。④告成黄土:以复国成功祭慰地 下的亲人。黄土:指坟墓。⑤钟虐:灾祸集中。钟,聚集。虐,灾祸。 ⑥齑(jī)粉:粉末,碎屑。这里比喻军事失败。⑦去年之举:指顺治 三年(1646),作者参加吴易太湖起义抗清失败之事。⑧自分(fèn):自 料。⑨斤斤:犹言仅仅,指时间很短。⑩菽(shū)水之养:代指对父母 的供养。⑪溘(kè)然:忽然,很快。⑫门祚(zuò):家庭命运。祚: 福分,运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2分) 引起下文对三件往事的回忆。 1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作者一心为妻子着想,对妻子无限爱恋的感情。
12.本文在成语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全信不足一千三百 字,但用典之达十处。如“卒不忍独善其身”中的“独善其 身”引用《孟子》的“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活用王实甫《西厢记》“愿普天下有情的人都成了眷属”的 一句是“ 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分)
(二)狱中上母书(节选)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①,两易春秋,冤酷②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 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③,告成黄土④。奈天不佑我,钟虐⑤先朝,一 旅才兴,便成齑粉⑥。去年之举⑦,淳已自分⑧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 日也。斤斤⑨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⑩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 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 然⑪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

《与妻书》课件(3)ppt

《与妻书》课件(3)ppt
创作地点: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创作背景: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林觉民在这 样的环境中仍然积极投身革命,为天下人谋福祉。
作品鉴赏
文学价值:《与妻 书》是一篇具有很 高文学价值的散文
情感表达:林觉民 将深厚的感情融入 字里行间,展现出 真挚的情感表达
写作风格:文章运用 了许多修辞手法,如 比喻、排比等,形成 了独特的写作风格
艺术特色
情感表达:深情厚谊,感人至深 文字功底:文笔流畅,言简意赅 叙事技巧:巧妙运用叙事手法,生动再现历史事件 文化内涵: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情感表达
细腻动人的情感 真挚感人的爱情 对妻子的思念与眷恋 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
思想深度
主题深刻:探讨爱情、家国情怀等深刻主题 情感真挚:感人至深的情感表达 文化内涵丰富: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启示意义深远:引发人们对爱情、家国情怀等问题的思考,具有启示意义
文化价值观
爱国情怀
忠诚、坚贞不渝的 爱情观
珍惜当下、珍爱生 活
勇敢追求自由、平 等和幸福
教育意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珍视亲情与友情
强调忠诚与奉献
肯定追求真理和进步
创 作 特 色
文体特点
书信格式,表达亲切自然
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语言表达
善用比喻,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感情真挚动人 句式长短结合,具有音乐美感 文字清新优美,富有文学性
课 程 简 介
课程背景
课程定位:介绍 课程的基本情况, 让学生了解本课 程的重要性和意 义。
课程目标:明确 课程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可 以获得哪些知识 和能力。

《与妻书》完美版ppt课件

《与妻书》完美版ppt课件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B 表凭借 “用来……的”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9
竟日不出门
全、终,形容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完毕,动词
10
与妻书
给,动词
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跟,介词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和,连词
11
三、问题展示及解答
12
四、课文总结及拓展

【高中语文】与妻书ppt精品课件24

【高中语文】与妻书ppt精品课件24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死也。吾自遇汝以 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 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 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 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作者为什么勇于就死,又为什么 “忍舍汝而死”?
1.“吾至爱汝!”——爱妻之至情 2.“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 永福也。” ——报国之至理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 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 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 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 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 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 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 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 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 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 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 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1.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 亲的,这里所选的一封是写给他夫 人陈意映女士的,信里充满了牺牲 一己,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的 革命精神。 2.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 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 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绝笔 书)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 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 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 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 (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回忆后街我们的家,进入大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厅和后厅,又转三四 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刚 结婚三四个月,正赶上冬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遮 掩映衬;我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呢? 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只剩下泪痕。又回忆起六七年前,我背着家 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告诉我:“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 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我也已经答应你了。十几天前回家, 就想顺便把这次远行的事告诉你,等到跟你面对时,又不开口,况且因 你怀孕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伤,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唉!当时 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 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 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 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习那种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 忘掉感情啊。古语说:仁爱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 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 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 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 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 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 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 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意映爱妻如见面: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 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 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了。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 齐落下,不能够写完信就想放下笔,又怕你不体察我 的心思,说我忍心抛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让 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说这些话。
作者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希望与妻子“相守 以死”,甚至希望妻子先自己而死,但为什么最终 却决意离开妻别子、慷慨赴死? 作者写这封遗书的时候感情是非常矛盾而又激动万 分的,“至爱”妻子又“忍舍汝而死”似乎充满矛 盾。为了安慰妻子,为了使妻子对他的舍生赴义能 够理解,在信中反反复复倾诉他对妻子真切的爱, 说明正因为非常爱妻子,并由此推及爱天下的人, 所以忍心舍生赴义的道理。
林觉民一家
听课文录音。 要求:①听准读音 ②听准节奏 ③听出感情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 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意映卿卿 再一次呼唤你的名 今夜 我的笔沾满你的情 然而 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 钟情如我 又怎能抵住此情万万千千 意映卿卿 再一次呼唤你的名 曾经 我的眼充满你的泪 然而 我的心已许下四万万个愿 率性如我 又怎能抛下此愿青云贯天 梦里遥望 低低切切 千百年后的三月 我也无悔 我也无怨
(儿女情长,英雄志坚)
人物形象理解
忠诚革命的大英雄!
挚爱妻子的好丈夫!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 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 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
多情不必不丈夫, 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
你还记得不?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 “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 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 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 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 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 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我实在是不能忘 记你啊!
◆作者与妻子有着怎样的深情厚意? (文中回忆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1.忆某夕关于夫妻先死、后死的争议; 2.忆两人双栖之所;
3.忆远行欲告又止的前情景。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林觉民故居
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
• • • •
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 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 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九年级 下册
24. 与妻书
林觉民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 赵声等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 同盟会骨干会,决定再次在广州 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 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 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 武装起义——广州起义。但是起 义失败,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 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 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 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 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 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 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 义”。
林觉民(1887~1911)辛亥 革命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之一。字意洞,号抖飞,福建 闽侯(今福建福州)人。十四 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学习时,即 深受民主思潮影响,倾向革命。 1907年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 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 声将发动广州起义,即归国返 乡,组织几十名革命志士赴广 州参加起义。起义时,领先袭 击总督衙门,负伤被捕。在督 衙受审时,他毫无惧色,且当 众演说,声讨清廷反动罪行, 宣传革命思想,后从容就义 。 《与妻书》是他在起义前三天 在一块白方巾上写给妻子陈意 映的的一封诀别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