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葡萄糖的测定

合集下载

葡萄糖检验方法化学

葡萄糖检验方法化学

葡萄糖检验方法化学葡萄糖检验方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化验方法,用于检测人体内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高血糖和低血糖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化学方法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检验方法,本文将介绍葡萄糖的化学检验方法,包括其原理、步骤、常用试剂和设备等内容。

一、葡萄糖检验方法的原理葡萄糖在化学检验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酶法测定。

其原理是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同时还原辅酶将还原成辅酶。

还原辅酶与二甲基氨基苯磺酸钠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紫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46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值,从而得到葡萄糖的含量。

二、葡萄糖检验方法的步骤1.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取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样,用蒸馏水稀释成一系列标样液,按步骤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相应的试剂。

2.血浆或尿样的处理:将待测样品离心去蛋白,获得上清液进行检测。

3.反应过程:将标样液与试管中的试剂充分混合后,放入37摄氏度水浴中进行恒温反应。

4.测定吸光值:用分光光度计在546nm波长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的葡萄糖含量。

三、葡萄糖检验方法的常用试剂和设备1.试剂:包括葡萄糖标样、葡萄糖氧化酶、辅酶、二甲基氨基苯磺酸钠等。

2.设备:分光光度计、水浴仪、离心机等。

葡萄糖检验方法化学的实验操作中需要严格掌握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关键因素,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人员还需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与试剂接触,确保个人安全。

在临床应用中,葡萄糖检验方法的化学测定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有助于评估病人的血糖水平和疾病状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对葡萄糖检验方法化学的研究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对葡萄糖检验方法化学的介绍,希望能够使读者对该检验方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为临床实验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也希望医学工作者们能够不断深入研究,推动葡萄糖检验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在日常生活中,葡萄糖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它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了解食物中葡萄糖的含量对于我们的健康和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了准确测定食物中葡萄糖的含量,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些常见的食物样品,包括苹果、香蕉、面包和酸奶。

然后,我们使用化学方法测定了每种食物中葡萄糖的含量。

实验过程如下:
1. 样品制备:我们将每种食物样品分别加工成液体状,以便后续的化学分析。

2. 葡萄糖测定:我们使用了福林试剂对样品进行了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福林试
剂可以与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通过比色计测定颜色的
深浅,我们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3. 数据分析:我们将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计算出了每种食物样品中葡
萄糖的含量。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例如,我们发现香蕉中的葡萄糖含量
最高,而面包中的葡萄糖含量最低。

这些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食物中葡
萄糖含量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进行饮食搭配和健康管理。

总之,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食物中葡萄糖的含量,并得出了一些
有价值的结论。

这些结果对于我们的健康和饮食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
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

希望我们的实验报告能够对大家
有所帮助。

分光光度计检测葡萄糖

分光光度计检测葡萄糖

如何用分光光度计检测食品中的葡萄糖1、分析原理: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邻联甲苯胺生成蓝色物质,此有色物质在625nm 波长下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蓝色物质的吸光度可计算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2、仪器:722分光光度计。

3、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醇。

(2)40%三氯乙酸:称取40g 三氯乙酸,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2 mol/LNaOH 溶液:称取8gNaOH,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1 %邻联甲苯胺溶液:称取0.1g 邻联甲苯胺溶解于10ml无水乙醇中,倒入棕色瓶中,4℃冰箱保存。

(5)乙酸缓冲液(pH5.0):称取14.28g乙酸钠(CH3COONa•3H2O)溶于水中,加入2.7ml冰乙酸,并调节pH5.0,用水定容至1L。

(6)葡萄糖氧化酶溶液: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糖氧化酶(Sigma公司)用水溶解,使酶含量为100U/ml。

4℃冰箱保存一周。

(7)过氧化物酶溶液:0.010g 辣根过氧化物酶溶于10ml 水中,4℃冰箱保存一周。

(8)酶溶液:取100ml乙酸缓冲液,分别加入邻联甲苯胺溶液、葡萄糖氧化酶溶液、过氧化物酶溶液各1ml,混匀。

4℃冰箱可保存七周。

(9)酶空白液:取100ml 乙酸缓冲液,分别加入邻联甲苯胺溶液、过氧化物酶溶液各1ml,混匀。

4℃冰箱保存一周。

(注意酶空白液中不含葡萄糖氧化酶)(10)葡萄糖标准液:将葡萄糖标准品(纯度大于99%)于80℃干燥至恒量。

精确称取0.050g,用水移入10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

相当于浓度为0.5mg/ml。

4.操作步骤之样品的处理:(1)固体样品:称取0.5~5g已粉碎的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水后沸水浴15min。

冷却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定容至刻度。

反复摇动混匀样品,过滤,弃初始几滴滤液。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五种糖的含量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五种糖的含量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五种糖的含量作者:张敏黎东来源:《现代食品·上》2019年第01期摘要: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化学法、比色法、旋光法、气相色谱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简便操作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好的方法。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糖含量:食品中图分类号:0657.71实验部分1.1仪器试剂型号为赛默飞UltiMate3000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为Alltech2000ES的蒸发光检测器、电子分析天平。

纯度为99.5%的果糖、纯度为99.2%的葡萄糖、纯度为99.9%的蔗糖、纯度为99.3%的麦芽糖、纯度为99.9%的乳糖,乙晴为进口色谱纯。

1.2色谱条件1.2.1不同流动相下的分离情况流动相为乙腈+水,比例分别为70:30、75:25、79:21、80:20,出峰顺序分别是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后两种比例的流动相可以完全分离这5种糖。

1.2.2不同的柱温对分离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柱温分别设置为30、35、40℃,均能有效分离5种糖,随着柱温的升高,出峰时间相应提前。

1.2.3载气流速对峰面积的影响将载气流速调节至1.0、1.5、20L·min-1及23L·min-1,隨着载气流速的增大,峰型逐渐变好,但峰面积有降低趋势。

1.2.4漂移管温度漂移管温度影响检测器的响应,温度升高,流动相趋于完全蒸发,信噪比上升,但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分析物部分汽化,信号响应值变小,经过试验,温度选择为90℃。

1.3分离条件设计综合温度、流速、流动相比例、载气速度以及漂移管温度等因素,采用最佳实验条件进行试验。

色谱柱为ThermoSCIENTWIC(粒度5mm,ID4.6mm×250mm)。

流动相为乙晴:水=79:21,流速1.0mL·min-1,柱温35°C,气流为2.0L·min-1,漂移管温度90°C。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了解食物和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对于我们的健康和饮食管理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准确测定不同食物和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选取不同种类的食物和饮料作为样品,包括苹果、香蕉、葡萄、饼干、果汁和碳酸饮料。

将样品分别切碎或挤汁,制备成适合实验的样品。

2. 糖水制备:制备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作为标准溶液。

按照一定比例将葡萄糖粉溶解在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得到一定浓度的糖水。

3. 比色管法测定:将样品和标准溶液分别倒入不同的比色管中。

使用比色管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方便的操作性。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光度计来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4. 光度计测量:将比色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光度计中,设置合适的波长,并记录吸光度值。

通过比较样品的吸光度值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可以得出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食物和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

结果显示,苹果中葡萄糖含量最高,而饼干中葡萄糖含量最低。

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因为苹果是富含糖分的水果,而饼干则通常不含太多糖分。

此外,我们还发现果汁和碳酸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这些饮料通常会添加糖来增加口感和甜度。

然而,过多的糖分摄入对健康不利,因此我们应该适度控制果汁和碳酸饮料的摄入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比色管法测定葡萄糖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该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测量方法,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或质谱法。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成功地测定了不同食物和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

结果显示,苹果中的葡萄糖含量最高,而饼干中的葡萄糖含量最低。

果汁和碳酸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对较高。

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并合理安排饮食。

糖耐量(OGTT)试验操作规程(SOP)

糖耐量(OGTT)试验操作规程(SOP)

糖耐量(OGTT)试验操作规程(SOP)1.目的:检测人体对糖的耐量(OGTT)试验。

2.原理:2.1试验方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2试验原理:当一次给予健康人大剂量葡萄糖后(口服或静脉注入),即可引起血糖浓度的明显升高,高血糖可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同时抑制α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于是在一定时间内血糖下降,并恢复正常。

这种血糖浓度对摄入糖的反应即为糖耐量试验的基础。

如将不同时间的血糖浓度绘成曲线即得葡萄糖耐量曲线。

在糖尿病和某些疾病时,由于神经或内分泌功能紊乱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使糖代谢发生异常,可反映为糖耐量曲线的变化,故用糖耐量试验可了解糖代谢的情况,确定一些临床诊断中尚不能确诊的轻度糖尿病或疑有糖尿病的患者,并对许多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意义。

3.方法:3.1.空腹抽静脉血2ml,再将无水葡萄糖75g 溶于250ml 温开水中,令受验者5min 内服完。

服后0.5h、1h、2h、3h 各抽静脉血2ml。

每次采集的样本必须尽快送实验室作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3.2.实验室将各次所测血糖浓度以数值或曲线形式报告给临床医生。

4.参考值:正常人空腹血糖低于 7.70 mmol/L (120mg/dl),口服糖后 0.5~1h 血糖上升达高峰,一般在8.78~9.89mmol/L 之间;2h 降至空腹水平。

静脉注射法血糖高峰出现于注射后0.5h,多在12.2~14mmol/L 之间,1.5h 后降至空腹水平以下,2h 恢复注射前水平。

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5.注意事项:5.1.本法用口服葡萄糖的方法增加血糖浓度,观察机体在空腹以及增加葡萄糖负荷后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凡有消化道疾病或做过胃肠道手术者,不宜采用口服法,以防因吸收率改变而影响结果,可改用静脉注射法(静注法)作耐量试验。

静注法与口服法不同的是,在空腹取血后,按每千克体重0.5g 计算注糖量,再折算成50%葡萄糖注射液的毫升数,在3~4min内由静脉推注,然后在1h内每10min 取一次静脉血,共7次,测定各次的血糖水平。

食物中的糖含量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糖含量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糖含量测定实验食物中的糖含量是很多人关注的一个问题。

糖的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不同食物中的糖含量,以便做出更科学合理的饮食选择。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糖含量。

实验材料:1. 不同食物样品(例如:苹果、面包、饼干等)2. 蒸馏水3. 硫酸4. 强碱溶液5. 甲醇实验步骤:1. 取不同食物样品,如苹果、面包、饼干等,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2. 将样品称量并研磨成细粉末状;3. 取一小量样品,加入试管中;4.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样品完全浸泡;5. 在加热装置上对试管进行加热,使其达到沸腾状态,然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6. 取出试管,待样品冷却后,加入少量的硫酸溶液,将试管摇动均匀;7. 将试管放置在离心机中,离心一段时间,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8. 将上层液体取出,加入适量的强碱溶液,摇动试管,使其中的糖转化为葡萄糖;9. 取少量甲醇,加入试管中,使其中的葡萄糖形成甲基葡萄糖苷;10. 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使甲基葡萄糖苷脱水生成甲基葡萄糖聚合物;11. 从水浴中取出试管,待其冷却后,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使其溶解;12. 将试管中的溶液转移到比色皿中,使用试剂盒中提供的试剂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试剂盒中提供的指示,我们可以根据比色皿中试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食物样品中糖的含量。

通常,颜色越深,表示糖含量越高。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戴上实验手套和护目镜,以免接触到试剂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2. 实验器材要干净,在使用之前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污染实验结果;3.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总结:通过本实验方法,我们可以简单、快速地测定食物中的糖含量。

这对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糖的含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控制糖的摄入量,我们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自身的健康。

参考文献:[1] 何庆宇, 吕蓉, 高行建, 等. 食物中糖度提取实验[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9, 17(8): 39-41.[2] 王栋, 杨骏, 史大忠, 等. 无水谷氨酸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的优化[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 37(3): 111-116.[3] 邰小庆, 左霄雯, 李葆春, 等. 食物中糖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 17(3): 362-366.。

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

当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在6-7mmol/L之间而又怀疑为糖尿病时,作此试验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正常糖耐量:正常人体内有一套完善的调节血糖浓度的机制,即使一次摄入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也仅暂时升高,且于2小时内恢复到正常血糖水平,不出现糖尿。

糖耐量减退(IGT):负荷状态下(一次摄入大量的葡萄糖)机体对葡萄糖处理能力的减退。

空腹血糖受损(IFG):反映基础状态下糖代谢稳态轻度异常。

IFG与IGT单独或合并存在,是正常糖代谢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是发展为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和危险因素。

糖耐量试验:口服或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每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水平,称为糖耐量试验(GTT)。

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

OGTT试验适应证:1、空腹血糖水平在临界值(6~7mmol/L)而又疑为糖尿病患者;2、空腹或餐后血糖浓度正常,但有发展为糖尿病可能的人群;3、以前糖耐量异常的危险人群;4、妊娠性糖尿病的诊断;5、临床上出现肾病、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而又无法做出合理解释者;6、作为流行病学研究的手段。

OGTT方法(WHO标准化):试验前三天,受试者每日食物中糖含量不应低于150g,且维持正常活动。

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三天前停用,受试前应空腹10~16h。

坐位取血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妊娠妇女用量为100g,儿童按1.75g/kg体重给予,不超75g。

糖后每隔30分钟取血1次,共4次。

必要时可延长时间,可长达服糖后6小时。

于采血同时,每隔1小时留取尿液作尿糖试验。

整个过程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

葡萄糖氧化酶法(GOD-POD法)检测原理:后一个反应称为Trinder反应,是常用的指示反应,POD为指示酶。

醌亚胺为红色化合物,最大吸收峰在500nm。

在测定底物时,如能将底物氧化为H2O2,都可以用Trinder反应加以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葡萄糖的测定
葡萄糖氧化酶法
1.原理
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邻联甲苯胺生成蓝色物质,此有色物质在625nm 波长下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蓝色物质的吸光度可计算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谷类、乳类、饮料、酒类等食物样品和血液样品。

检出量为0.02 mg。

3.仪器
722分光光度计。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醇。

(2) 40% 三氯乙酸:称取40g 三氯乙酸,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 2 mol/L NaOH 溶液:称取8g NaOH,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 1 % 邻联甲苯胺溶液:称取0.1 g 邻联甲苯胺溶解于10 ml无水乙醇中,倒入棕色瓶中,4 ℃冰箱保存。

(5)乙酸缓冲液(pH 5.0):称取14.28 g 乙酸钠(CH3COONa•3H2O)溶于水中,加入2.7 ml 冰乙酸,并调节pH 5.0,用水定容至1 L。

(6)葡萄糖氧化酶溶液: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糖氧化酶(Sigma 公司)用水溶解,使酶含量为100 U/ml。

4 ℃冰箱保存一周。

(7)过氧化物酶溶液: 0.010 g 辣根过氧化物酶溶于10 ml 水中,4 ℃冰箱保存一周。

(8)酶溶液:取100 ml 乙酸缓冲液,分别加入邻联甲苯胺溶液、葡萄糖氧化酶溶液、过氧化物酶溶液各1 ml,混匀。

4℃冰箱可保存七周。

(9)酶空白液:取100 ml 乙酸缓冲液,分别加入邻联甲苯胺溶液、过氧化物酶溶液各1 ml,混匀。

4℃冰箱保存一周。

(注意酶空白液中不含葡萄糖氧化酶)
(10)葡萄糖标准液:将葡萄糖标准品(纯度大于99%)于80 ℃干燥至恒量。

精确称取0.050 g,用水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

相当于浓度为0.5 mg/ml。

5.操作步骤:
5.1样品处理:
(1)固体样品:称取0.5~5g已粉碎的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水后沸水浴15min。


却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定容至刻度。

反复摇动混匀样品,过滤,弃初始几滴滤液。

收集滤液。

如果滤液澄清,可直接或经进一步稀释后用于测定。

如果滤液浑浊,吸取20ml滤液转移至另一容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至刻度。

混合后静置至少30min。

过滤,滤液用于测定。

(2)液体样品,寡糖、淀粉等碳水化物水解液:吸取2~10ml样品或水解液,加入4倍量乙醇,混和。

静置至少30min,过滤后滤液备用。

(如果过滤后滤液仍浑浊,或样液体积过少,可3000rpm离心15 min,上清液备用。


(3)新鲜牛乳等样品:吸取0.5~2ml 样品,用水稀释,加入3ml 40% 三氯乙酸溶液。

用水定容至100ml,过滤。

吸取5ml 滤液,用2 mol/L NaOH 调节pH至中性,用水定容至10ml,备用。

(注:样品处理中80% 乙醇的用途是沉淀不溶性多糖和部分蛋白质,40% 三氯乙酸用于沉淀蛋白。


5.2测定:标准管和样品测定管,按下表所列操作(单位:ml)
试剂
标准空白管
葡萄糖标准管
样品空白管
样品测定管
葡萄糖标准液
——
0.1~0.5
——
——
样品提取液
——
——
0.5
0.5

0.5
补至0.5
——
——
酶溶液
5
5
——
5
酶空白液
——
——
5
——
上述试剂混合后37℃水浴反应 15 min, 625 nm 测定吸光度值。

(注意:葡萄糖与酶溶液的成色反应与反应时间密切相关,如反应时间过长,溶液颜色会由蓝转变成灰色,并慢慢产生沉淀,所以反应时间应严格控制好。


6.计算
根据吸光度值求出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采用插入法求出样品测定管中葡萄糖含量,再根据稀释定容体积和称样量,计算出样品中葡萄糖含量。

计算公式:
X= (As-Ab)×V×F×0.1
0.5×m
式中:
X——样品中葡萄糖含量,g/100g;
As——由标准回归方程求出的样品测定管中葡萄糖含量,mg;
Ab——由标准回归方程求出的样品空白管中葡萄糖含量,mg;
V——样品定容体积,ml;
F——稀释倍数
0.5——测定时吸取样品提取液的体积,ml;
m——样品质量,g;
0.1——将mg/g转换成g/100g的系数。

7.注意事项
(1)此方法中的酶溶液只能和葡萄糖反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2)如果样品提取液为无色,无需做样品空白。

但是有些样品颜色很深,如饮料、菌藻类食物,或样品提取液浑浊,往往干扰测定结果但又难以去除,所以测定这类样品时需做样品空白管以减少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