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乐园一A版第十一册

合集下载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

语文 A 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二》教课方案[教课目的 ]1.熟读累积词语,达到识记书写与理解运用的要求。

2.学习抓住要点句子阅读理解课文。

3.熟读累积“歇后语”,感觉传统语言形式的魅力。

4.理解《天净沙·秋》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曲子。

5.写一处自己熟习和喜爱的光景,训练和观察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写作技巧,培育学生察看美、发现美、描绘美的能力。

[ 教课要点 ]1.累积词语和歇后语,学习抓住要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2.理解《天净沙·秋》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曲子。

[ 教课难点 ] 学习抓住要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 教课准备 ] 词语卡片,课前收集的歇后语,有关阅读资料。

[教课时数 ] 4 课时[ 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一、词语商场1.激趣入题2.出示第一组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同桌互读。

怀疑解疑:这些词语你哪些地方不懂或许你有什么需要提示大家的吗 ?识记。

3.出示第二组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同桌互读。

怀疑解疑。

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登台书写演示,共同校正。

书写练习,识记。

4.你还累积到了哪些描绘光景的好词语?向大家介绍。

二、金钥匙1.激趣入题:“金钥匙”有着奇特的魔力,谁拥有它,谁就掌握认识读课文的密码,找到理解课文的捷径。

2.自读题目,你从中读到了什么?3.回读第五课,领会题目所说的意思,谈谈你的见解。

4.沟通,第五课《骑立刻天山》的解读“密码”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5.贯通融会,试着运用抓住要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来读读本单元其余的课文,谈谈你的领会。

6.小结。

试一试“金钥匙”的魔力,运用这类方法再读读课外其他文章。

第二课时一、歇后语1.激趣入题。

(师创建情境时用上一两个歇后语。

)2.初读感知:自由读,指名读歇后语。

3.你认识歇后语吗?它有什么样的格式与特点?师生沟通歇后语的有关资料。

4.熟读成诵。

5.这些歇后语你读懂了哪些?还有不懂的吗 ?6.创建情境练惯用歇后语说话。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一、词语超市1.学生自读。

2.同桌互相认读,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开火车认读,当场听写部分词语。

二、金钥匙1.学生自读短文,思考:你明白了什么?2.回顾《献你一束花》,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它们的好处。

3.我们的作文中用到了动作与神情描写吗?请举出例子,与大家交流。

4.教师小结。

重点强调作文中如何写好动作与神情,为本次作文训练做准备。

三、名言警句1.学生自读。

2.介绍孟子。

3.指名读句子。

4.让学生汇报对句子的理解。

5.教师疏通字意、句意。

6.熟读并背诵。

四、古诗诵读1.引入。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主将指挥不力,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只能眼看着抱负无法实现。

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贤士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2.读题,理解题意。

3.简要介绍陈子昂。

唐代文学家,他在唐诗革新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绩,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听读课文。

上两句每句五字,两个停顿: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两个停顿: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感悟诗文。

悠悠:无穷无尽的意思。

怆然:悲痛伤感的样子。

涕:眼泪。

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明君,我没能亲见其人;未来的贤明之君,至今我也没有能看到他们。

想到这旷宇茫茫啊,来的未来,去的已去。

唯我一人孤单而寂寞,忍不住悲伤的眼泪直往下落!6.背诵诗歌。

7.小结拓展。

我们的生命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久存在,所以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亲身经历,未来的世界我们也看不到。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生命都是孤独的。

当人体会到这种宇宙间必然的命运,自然会怆然而涕下了。

杜甫的《登高》,也包含了这种深远的意境。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二课时一、由《献你一束花》入手,思考:面对因失误而痛失金牌的女运动员,机场服务员是如何做的,她的做法你认为怎样?二、学习劝慰、帮助别人1.自读教材中的提示。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相认读 ,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 ,开火车认读 ,当场听写局部词语。

二、金钥匙 1.学生自读短文 ,思考:你明白了什么? 2.回忆?献你一束花? ,找出相关的句子 ,读一读 ,体会它们的好处。

3.我们的作文中用到了动作与神情描写吗?请举出例子 ,与大家交流。

4.教师小结。

重点强调作文中如何写好动作与神情 ,为本次作文训练做准备。

三、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

2.介绍孟子。

3.指名读句子。

4.让学生汇报对句子的理解。

5.教师疏通字意、句意。

6.熟读并背诵。

四、古诗诵读 1.引入。

公元696年 ,契丹攻陷了营州 ,陈子昂奉命出征 ,主将指挥不力 ,接连打了几次败仗 ,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 ,也未被采纳 ,只能眼看着抱负无法实现。

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 ,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贤士的燕昭王 ,悲愤之极 ,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2.读题 ,理解题意。

3.简要介绍陈子昂。

唐代文学家 ,他在唐诗革新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绩 ,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听读课文。

上两句每句五字 ,两个停顿: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 ,两个停顿: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5.感悟诗文。

悠悠:无穷无尽的意思。

怆然:悲哀伤感的样子。

涕:眼泪。

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明君 ,我没能亲见其人;未来的贤明之君 ,至今我也没有能看到他们。

想到这旷宇茫茫啊 ,来的未来 ,去的已去。

唯我一人孤单而寂寞 ,忍不住悲伤的眼泪直往下落! 6.背诵诗歌。

7.小结拓展。

我们的生命不是从来就有 ,也不会永久存在 ,所以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亲身经历 ,未来的世界我们也看不到。

从这个意义上讲 ,每个生命都是孤独的。

当人体会到这种宇宙间必然的命运 ,自然会“怆然而涕下〞了。

杜甫的?登高? ,也包含了这种深远的意境。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

语文 A 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四》教课方案一、词语商场1.学生自读。

2.同桌相互认读,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3.全班沟通,开火车认读,就地听写部分词语。

二、金钥匙 1.学生自读短文,思虑:你理解了什么?2.回首《献你一束花》,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领会它们的利处。

3.我们的作文顶用到了动作与神态描绘吗?请举出例子,与大家沟通。

4.教师小结。

要点重申作文中怎样写好动作与神态,为本次作文训练做准备。

三、名言警语1.学生自读。

2.介绍孟子。

3.指名读句子。

4.让学生报告对句子的理解。

5.教师疏导字意、句意。

6.熟读并背诵。

四、古诗朗读 1.引入。

公元696 年,契丹攻下了营州,陈子昂受命出征,主将指挥不力,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好多建议,也未被采用,只好眼看着志向没法实现。

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贤士的燕昭王,悲忿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2.读题,理解题意。

3.简要介绍陈子昂。

唐朝文学家,他在唐诗改革道路上获得很大成绩,对整个唐朝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听读课文。

上两句每句五字,两个停留:前/不见先人,后 /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两个停留: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

5.感悟诗文。

悠悠:无量无尽的意思。

怆然:沉痛伤感的样子。

涕:眼泪。

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明君,我没能亲见其人;将来的英明之君,到现在我也没有能看到他们。

想到这旷宇茫茫啊,来的将来,去的已去。

唯我一人孤单而孤独,不由得伤心的眼泪直往着落! 6.背诵诗歌。

7.小结拓展。

我们的生命不是素来就有,也不会永远存在,因此过去的历史我们没法亲自经历,将来的世界我们也看不到。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生命都是孤单的。

当人领会到这类宇宙间必定的命运,自然会“怆但是涕下”了。

杜甫的《登高》,也包含了这类深远的境界。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落魄新停浊酒杯。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六》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六》教学设计

语文 A 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六》教课方案1.能正确朗诵和书写词语商场里的词语。

2.读春联,理解其意思,认识其手法,注意朗读的停留地点,试试背诵。

3.自主学习古诗,提升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的能力,指引学生自主累积古诗。

4.讲他人的童年故事,培育学生采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并由此更为珍惜自己的童年。

5.习作,要求作文能写通畅,形象生动,有仔细详细的描绘,而且能在习作中有自己的见解。

1.正确朗诵和书写词语商场里的词语,并练惯用此中的词语说话。

2.顺畅地朗读春联,背诵。

3.能将自己采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概括,而且能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1.做好词语卡片或许课件。

2.在课前部署学生自学语文乐园“读春联”和“古诗朗读”部分。

3.采集“语文生活”部分要求的资料,做好展开班级故事会的部署。

3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吧?谁来谈谈自己的收获?今日我们一同走进语文乐园六,这里是训练语文能力,稳固语文知识的地方,大家愿不肯意来这里锻炼锻炼?二、词语商场我们先来读一读“词语商场”里的词语。

1.出示“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2.先自己练习读一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再读给同桌听听。

3.指名读词语。

4.齐读词语。

5.再出示“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先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而后说哪些词语我们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6.同桌之间相互谈谈对词语的理解。

7.抄录词语。

三、金钥匙我们再来看“金钥匙”部分。

1.默读。

是不是有同感?你还可以从本组课文中找出相同生动、形象、仔细的描绘吗? 2.让学生迅速阅读本组课文,沟通建议。

感觉生动形象的描绘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学生沟通汇报。

4.教师总结:我们平常说话、写作,也要学习表达得生动、形象,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读春联 1.自由读对子。

同桌之间能够相互互换建议,谈谈自己预习后的收获。

2.指名读句子,注意正确的停留。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三》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三》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三》教学设计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些话都告诉我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最方便的办法是阅读书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交流关于同学们课外阅读的情况。

2.齐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内容:把关于课外阅读的调查结果、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写下来。

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有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二、学生交流 1.小组交流。

(从哪里获得图书,有多少藏书,每学期花多少钱买课外书,每星期课外阅读时间有多少,读多少书,最爱哪一类书,怎么才能让同学们读到更多更好的书……)学生交流时,可以按以上问题进行,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或者就其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交流。

2.全班交流。

由小组长推荐讲得好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说说。

3.点评:哪些地方说得好,哪些地方说得还不够清楚,进行补充。

4.教师小结,提醒学生学习同学的优点,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

三、学生再次整理笔记注意将问题进行梳理并总结调查结果、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学生习作第三课时一、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修改讲评主要围绕这些方面讲评:是否说清了调查的结果、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的结果是否真实可信;发现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二、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围绕以上讲评的问题进行修改,也可以在讲评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增加一些独到的见解或者建议。

三、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改正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或者完善不足的地方。

四、誊写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积累词语,达到识记书写与理解运用的要求。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阅读理解课文。

3.熟读积累歇后语,感受传统语言形式的魅力。

4.理解《天净沙秋》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曲子。

5.写一处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景物,训练和考察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描写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积累词语和歇后语,学习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2.理解《天净沙秋》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曲子。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课前搜集的歇后语,相关阅读资料。

[教学时数] 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词语超市1.激趣入题2.出示第一组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同桌互读。

质疑解疑:这些词语你哪些地方不懂或者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识记。

3.出示第二组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同桌互读。

质疑解疑。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上台书写演示,共同订正。

书写练习,识记。

4.你还积累到了哪些描写景物的好词语?向大家推荐。

二、金钥匙1.激趣入题:金钥匙有着神奇的魔力,谁拥有它,谁就掌握了解读课文的密码,找到理解课文的捷径。

2.自读题目,你从中读到了什么?3.回读第五课,体会题目所说的意思,说说你的看法。

4.交流,第五课《骑马上天山》的解读密码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5.举一反三,试着运用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来读读本单元其他的课文,说说你的体会。

6.小结。

试试金钥匙的魔力,运用这种方法再读读课外其他文章。

第二课时一、歇后语1.激趣入题。

(师创设情境时用上一两个歇后语。

)2.初读感知:自由读,指名读歇后语。

3.你了解歇后语吗?它有什么样的格式与特点?师生交流歇后语的相关资料。

4.熟读成诵。

5.这些歇后语你读懂了哪些?还有不懂的吗?6.创设情境练习用歇后语说话。

7.拓展:歇后语接力赛。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一》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一》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十一册《语文乐园一》教学设计1.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生字新词,巩固积累词语。

引导学生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理解。

2.指导学生通过《开国大典》中掌声的描写,了解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体会通过正面、侧面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情绪的表现手法。

3.将古诗名句补充完整,积累古诗。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花影》,能理解诗歌大意,初步体味其所描写的情境,并熟读成诵。

5.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整理“七子”今昔变化的资料,并就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6.指导学生掌握写调查报告的一般格式,引导学生在课外关注社会,调查研究,学习写调查报告。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和句段。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能理解诗歌大意,初步体味其所描写的情境,并熟读成诵。

3.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整理资料,学习写调查报告。

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整理资料,学习写调查报告。

搜集整理有关“七子”今昔变化的资料。

4课时第一课时一、词语超市1.激趣引入:今天,有几位曾熟识的朋友再次来到我们的教室,想跟大家见面。

考考你们是不是还记得它们。

你们可要做好准备,集中注意力,看清楚它们都是谁!2.出示词语:号啕。

读一读,记一记: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号”读第二声)你怎么记住这个词?它出现在我们本单元学过的哪篇课文?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能否用“号啕”一词口头造句?3.出示其他词语。

指名读,齐读,检查词语是否读准。

说说“脂膏”“藐视”等词的词义。

4.指导书写。

观察词语,指名学生当小老师,说说这些词写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如:“脂膏”中的“膏”字书写时要注意它是上下结构的字。

上面的“高”第六画是“点”第七画是“横勾”。

5.熟记这些词语,听写要求会写的词语。

二、金钥匙1.过渡:重新和老朋友见面,还积累了更多的词语,收获真不少。

今天语文乐园要交给同学们什么样的金钥匙呢?2.找到《开国大典》中描写掌声的地方。

这里有夸张,有比喻,有的正面写,有的侧面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一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 )出墙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白莲)回。 小娃撑小艇,偷采(
古诗诵读
花 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语文生活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 某个问题,进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 查收集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 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 一种文书。
语文A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
词语超市
脂膏 阻挠 要挟 塞外 藐视
读一读, 记一记。
读一读, 写一写。
政府 协商 容纳 电钮 旗帜 胸膛 澳门 香港 乳名 哭泣 居庸关 恶劣 陡坡 竣工
检阅 轻蔑
1、比一比再组词。
澳( 奥( 政府 )协( )胁( 威胁 乳名 竣工 )豹( )貌( 轻蔑 )港( )巷( 陡坡 恶劣 ) )
调查报告的格式
题目(选择与调查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查) 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像 3、调查内容 4、调查方式:问卷式,访谈法,观察法,资 料法等。 5、调查时间 6、调查结果 7、调查体会(可以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也 可以是自己在整个调查中的种
3、请用方法记住“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 词。
金钥匙
下午三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 的掌声。(夸张句) 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 轰雷似的掌声。 (比喻句)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 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 喜和激动。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