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检测的方法研究进展
血糖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血糖测定方法研究进展关键词血糖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病人,我国糖尿病病人人数已超过5000万,是世界上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并且以每年150万-200万的新增病人数迅猛上升,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显得十分重要。
从19世纪后期人们了解到血糖的浓度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后,建立了血糖测定的方法。
并不断的改进与发展。
正是血糖测定方法的建立、改进和发展,使得人们对糖尿病的诊断有了明确的指标。
血糖测定的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便捷。
随着人们对血糖水平与并发症之间的联系的深刻认识,从而产生了控制血糖的强化治疗方案,正是血糖测定的方法的建立、改进和发展才使得血糖监测成为现实,为控制血糖的强化治疗方案提供保证。
正是血糖测定的方法的建立、改进和发展才使得糖尿病的诊治更精确、前景更美好。
下面就其发展作一概述:1 实验室静脉血浆或血清葡萄糖测定1.1 斑氏法1908年斑氏(Benidict)首先建立了血糖测定方法,即斑氏法。
1.2 福林-吴氏法Folin-Wu) 通过不断的改进及发展1920年出现了最有代表性的福林-吴氏法Folin-Wu)这是血糖测定的经典方法,连续沿用了近五十年,但该方法最大的缺点是测出的结果比血液葡萄糖的真实值偏高10%-15%。
1.3 邻甲苯胺法1959年由Dultman提出该方法比福林-吴氏法Folin-Wu)的特异性还高,测定结果更准确。
但该方法中使用的试剂邻甲苯胺有毒,冰醋酸有较强的刺激气味,对人和仪器都有影响并不能在自动生化仪上使用。
1.4 葡萄糖氧化酶血糖测定方法该方法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开始使用。
80年代初国内开始使用,随后在全国广泛推广。
该方法具有专一性强,特异性高,操作方便,结果准确,能在自动生化仪上使用的优点。
被作为国际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唯一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采取从体内抽取静脉血,属于有创测定,成为该法的缺点,不仅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还会增加伤口局部感染甚至传染上其它疾病的机会,给病人增加了额外的心理负担。
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戴新华;齐韬;杨梦瑞;徐蓓;方向
【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
【年(卷),期】2008(17)3
【摘要】阐述了血清中葡萄糖的检测在临床诊断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较全面地综述了血清葡萄糖常用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戴新华;齐韬;杨梦瑞;徐蓓;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1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1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1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1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北
京,10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
【相关文献】
1.聚葡萄糖中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杨绍祥;吕艳羽;刘永国;李丽慧;宋宇;田红玉;
2.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总酚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朱迪;谭丹;侯靖宇;王爱民;兰燕宇;郑林
3.聚葡萄糖中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杨绍祥;吕艳羽;刘永国;李丽慧;宋宇;田
红玉
4.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检测的方法研究进展 [J], 马骁
5.烷基糖苷中残余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邢捷;叶丹妮;车国勇;张豫红;姚永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葡萄糖测定方法

血清葡萄糖测定方法
血清葡萄糖测定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血清葡萄糖的方法。
它可以检测血清中的水溶性葡萄糖的含量,从而可以反映机体的糖代谢情况。
血清葡萄糖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酶联免疫法(ELISA)和磷酸二氢钾滴定法(HK)。
2、酶联免疫法(ELISA)
酶联免疫法(ELISA)是一种常用的血清葡萄糖测定方法。
ELISA技术利用免疫反应原理,把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葡萄糖水解酶以抗原或抗体的形式结合起来,然后用抗体识别,经过可见性染料和酶的底物分解,用放大效应得到明显的反应信号,通过测量信号来确定葡萄糖的浓度。
ELISA对葡萄糖的检测灵敏度很高,但是分析时间比较长,且需要有特殊的仪器。
3、磷酸二氢钾滴定法(HK)
磷酸二氢钾滴定法(HK)是另一种检测血清葡萄糖浓度的常用方法。
它是一种血清中葡萄糖的滴定法,用40-50℃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作为比色剂,通过比色分析得到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
这种方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但是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
4、结论
血清葡萄糖测定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血清葡萄糖的方法,它可以准确反映机体的糖代谢状况。
目前最常用的血清葡萄糖测定方法有酶联免疫法(ELISA)和磷酸二氢钾滴定法(HK),它们具有自己的优缺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血清葡萄糖测定实验报告

血清葡萄糖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血清葡萄糖测定是临床化验中常用的一项检测指标,用于评估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情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葡萄糖的浓度,进一步了解机体的糖代谢功能,并探讨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实验方法:1. 样本的准备:收集一定量的血清样本,可采用静脉采血的方式,将血液置于无菌离心管中,离心5-10分钟,收集上清液作为样本。
2. 样本的预处理:取约1ml的血清样本,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去除悬浮物和红细胞沉淀。
3. 样本的保存:将处理后的血清样本分装于离心管中,封闭保存于-20°C的冰箱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温度变化。
实验步骤:1. 样本稀释:取适量的血清样本,按1:10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充分混匀,得到稀释后的样本。
2. 反应液的制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比例,配制好反应液。
3. 反应液的加入:将稀释后的样本加入反应管中,再加入适量的反应液,充分混匀。
4. 反应时间:将反应管置于恒温水浴中,保持温度在37°C,反应20分钟。
5. 比色测定:将反应后的溶液置于分光光度计中,设定波长为505nm,记录吸光度值。
6. 建立标准曲线:取一系列浓度已知的葡萄糖标准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测定,得到各个浓度下的吸光度值。
7. 计算血清葡萄糖浓度:根据标准曲线的吸光度-浓度关系,计算出样本中的葡萄糖浓度。
实验结果:根据标准曲线所得到的吸光度-浓度关系,可以通过比色法计算出血清样本中葡萄糖的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血清样本中的葡萄糖浓度为X mmol/L。
讨论与分析:血清葡萄糖测定是评估机体糖代谢功能的重要指标,本实验通过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葡萄糖的浓度,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检测方法。
与其他测定方法相比,比色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的优点。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限制。
首先,样本的处理和保存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葡萄糖的降解和氧化。
其次,在样本的稀释过程中,需要准确计量,避免稀释倍数的误差对结果造成影响。
血清糖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血清糖测定仪的使用方法;3. 学习血清糖的检测过程及注意事项;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血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血清糖的测定对于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糖,其原理如下:在酶的催化下,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进一步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同时还原四甲基联苯胺生成蓝色产物,在一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血糖浓度的关系,计算血清糖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血清糖测定仪、离心机、移液器、移液管、容量瓶、试管等;2. 试剂:葡萄糖氧化酶试剂盒、血清样品、蒸馏水、标准葡萄糖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取一系列标准葡萄糖溶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血清样品处理:取一定量的血清样品,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加入葡萄糖氧化酶试剂,混合均匀后,放入血清糖测定仪中测定吸光度。
3.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样品的血糖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 = 0.0126x + 0.0035,相关系数R² = 0.998。
2. 血清样品测定:按照实验步骤,测定血清样品的血糖浓度,得到结果如下:样品编号血糖浓度(mmol/L)1 5.22 6.83 7.5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该血清样品的血糖浓度为6.8mmol/L,属于正常范围。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绘制了标准曲线,并利用血清糖测定仪测定了血清样品的血糖浓度,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2.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实验准确性;(2)注意样品处理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避免污染;(3)熟练掌握血清糖测定仪的使用方法,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血清葡萄糖的测定(GOD-POD法)

血清测定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
实验分为以下部分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试剂 • 实验操作 • 数据分析
• 注意事项
• 临床意义
2 2019/2/15
实验目的
掌握酶法血清葡萄糖浓度的原理
掌握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
3
2019/2/15
实验原理
6
2019/2/15
实验操作
试剂
血清/μL 葡萄糖标准液/μL 蒸馏水/μL
空白管
0.02
标准管
0.02 -
测定管
0.02 -
酶酚混合试剂/μL
3.00
3.00
3.00
混匀,置于37°C水浴中,保温25min,在波长510nm处比色,以空白管 调零,读取标准管和测定管的吸光度。 血清葡萄糖的含量= 参考值:3.89-6.11mmol/L
POD
红色醌类化合物
2019/2/15
4
实验试剂
器材
5ml移液管,50或100ul微量可调式移液管,721E型分光光度计,1比色皿, 37度恒温水 浴锅。
试剂
0.1磷酸盐缓冲液(Ph=7.0) 称取无水磷酸二氢钾5.3g,溶于蒸馏水800ml中,调节pH=7.0,定容至1L 酶试剂 取过氧化物酶1200U,4-氨基安替比林10mg,叠氮化钠100mg,溶入磷酸 盐缓冲液80ml中,调节pH值至7.0,用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100ml,置于4度 保存,可稳定存在3个月。 酚溶液 称取重蒸馏酚100mg,溶入蒸馏水100ml中,用棕色瓶储存。 酶-酚混合试剂 将酶试剂及酚溶液等量混合,4度可放一个月。
9
2019/2/15
[生活]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生活]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0c0675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4d.png)
血液中葡萄糖的测定(邻甲苯胺法)一目的掌握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血清样品中的葡萄糖在酸性环境中与邻甲苯胺共热时,葡萄糖脱水转化为5-羟甲基α-呋喃甲醛,后者与邻甲苯胺结合为蓝绿色的醛亚胺(Schiff碱)。
血清中的蛋白质则溶解在冰醋酸和硼酸中不发生混浊。
将标准葡萄糖溶液与样品按相同方法处理,在630nm波长处比色,即可测得样品中葡萄糖含量。
邻甲苯胺法测得正常空腹血糖值为3.9~6.11mmol / L (即100ml血清中葡萄糖的正常值为70~100mg)。
邻甲苯胺法对葡萄糖特异性高,测定结果为真糖值,为临床上常用的血糖测定方法。
此方法不受血液中其他还原物质的干扰,测定时也无需去除血浆或血清中的蛋白质。
由于血液葡萄糖在进食后明显升高,所以必须采取空腹血做血液葡萄糖测定,血细胞糖酵解作用会降低血液葡萄糖浓度,所以血液抽出后应及时测定,或用含氟化钠的抗凝剂抑制糖酵解,可稳定24小时。
三操作1.采得待测血样(抗凝)后立即离心以分离血浆(3,000转离心15分钟)。
2.取干燥试管4支,分别标出号码,按下表添加试剂。
4.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630nm处吸光度值。
5.计算血糖mmol/L = 测定管吸光值× 5标准管吸光值四实验器材与试剂分光光度计、沸水浴、试管、移液管、电炉、烧杯、洗耳球、试管夹。
邻甲苯胺试剂:称取硫脲(AR)级1.5g,溶于940ml冰醋酸(AR级)中,加邻甲苯胺60ml。
置棕色瓶中至少可用两个月。
此试剂腐蚀性极强,应避免接触皮肤。
12 mmol/L苯甲酸溶液:900ml蒸馏水中加入1.4g苯甲酸,加热助溶,冷却后定容到1L。
葡萄糖标准储存液(100 mmol / L):称取无水葡萄糖(烘箱80烘干至恒重,干燥器中保存)1.802g,溶于80ml苯甲酸溶液中,再定容到100ml。
葡萄糖标准应用液(5 mmol / L):取标准储存液5ml,加苯甲酸溶液至100ml。
葡萄糖氧化分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和氧化分解过程;2. 掌握葡萄糖氧化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4.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葡萄糖是一种单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在生物体内,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本实验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通过观察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与色原性氧受体缩合产生的红色化合物,来定量分析葡萄糖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葡萄糖标准溶液;- 血清;- 酶酚混合试剂;- 505nm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 试管;- 水浴箱;- 实验室常用试剂。
2. 实验仪器:- 葡萄糖标准溶液;- 血清;- 酶酚混合试剂;- 505nm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 试管;- 水浴箱;- 实验室常用试剂。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取一系列试管,分别加入0、0.2、0.4、0.6、0.8、1.0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2)向各试管中加入酶酚混合试剂,混匀;(3)将试管放入水浴箱中,恒温反应;(4)反应结束后,用505nm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试管溶液的吸光度值;(5)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1)取一系列试管,分别加入0、0.2、0.4、0.6、0.8、1.0ml的血清;(2)向各试管中加入酶酚混合试剂,混匀;(3)将试管放入水浴箱中,恒温反应;(4)反应结束后,用505nm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试管溶液的吸光度值;(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中葡萄糖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以得到葡萄糖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的关系,为后续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提供依据。
2. 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到血清中葡萄糖含量为X(单位:mmol/L)。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检测的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血清葡萄糖含量是临床生化检验中重要的指标,其的准确测定对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都有重大意义。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检测的主要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一些研究结果。
【关键词】血清;葡萄糖;检测方法
血清中葡萄糖是人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物质。
人体内的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浓度为3.9~6.0mmol/L。
空腹血糖浓度超过6.0mmol/L称为高血糖而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 称为低血糖。
血清中葡萄糖是临床生化检验中的重要指标,可以为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病情监测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客观依据。
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测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血清中葡萄糖的主要检测方法
目前,血清中葡萄糖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GOD-POD)法、己糖激酶法(HK法)、葡萄糖脱氢酶法(GDH法)、气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GC-IDMS法)以及无创血糖测量法等。
下面就对以上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1.1葡萄糖氧化酶(GOD-POD)法
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同时释放过氧化氢。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在色原性氧受体存在时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并使色原性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去氢缩合为红色醌类化合物,即Trinder反应。
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通过测定吸光度就能计算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该法的优点有:操作简便,用血量少,成本低,多见于便携式血糖仪,是我国卫生部推荐的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
但缺点是:过氧化酶的特异性较差,尿酸、维生素C、胆红素等可与色原性物质竞争过氧化氢而抑制反应,引起结果偏低。
且该法线性范围较窄(0.1~20.0mmol/L)。
同时,葡萄糖氧化酶对β-D-葡萄糖高度敏感,而新配制的葡萄糖标准溶液主要为α-D-葡萄糖,为使检测结果准确,需静置溶液2h以上(最好过夜)待其完全转化为β-D-葡萄糖再使用。
1.2己糖激酶法(HK法)
己糖激酶是六碳糖的磷酸化酶,可催化使葡萄糖从稳定状态变为活跃状态,使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G-6-P)与ADP。
前者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催化下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6-GP),同时使NADP还原成NADPH。
反应式如下:
葡萄糖+ATP■G-6-P+ADP
G-6-P+NADP+■6-GP+NADPH+H+
根据反应方程式,NADPH的生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呈正比,在波长340nm 监测吸光度升高速率,可计算出血清中葡萄糖浓度。
该法的优点有:对含有轻度溶血、脂血、黄疸、维生素C、氟化钠、肝素、EDTA和草酸盐等的样本也能够进行准确的测定,因此该法多见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血糖测定参考方法。
但缺点是:从红细胞中释放出的有机磷酸酯和一些酶会消耗NADP,因此会使结果产生偏差。
1.3葡萄糖脱氢酶法(GDH法)
葡萄糖脱氢酶是一种以NAD+或NADP+为受体、作用于供体CH-OH基团
上的氧化还原酶。
这种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应:
D-葡萄糖-6-磷酸+NADP+?葑D-葡萄糖酸-1,5-内酯-6-磷酸+NADPH+H+
因此其能催化葡萄糖脱氢,氧化生成葡萄糖酸内酯。
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的含量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且不受一般浓度的抗凝剂、防腐剂、尿酸、胆红素的干扰。
根据周丽萍,姜旭淦,徐军使用该法进行重复性试验、回收试验、干扰试验、线性范围试验,并和己糖激酶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重复性试验批内CV值为1.33%,批间CV值为1.42%,总CV值为2.01%;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96.6%;与HK法比较,线性范围试验表明葡萄糖浓度在20mmol/L以下呈现良好的线性。
说明葡萄糖脱氢酶法亦是临床测定血清葡萄糖的较理想的方法。
1.4气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GC-IDMS法)
近年来,IDMS法是最常用的临床检验量值的基准方法。
也是唯一一种对微量、痕量和超痕量物质含量的权威检测方法。
该法通过向被测溶液中加入一种同位素标记物作为内标物,待样本平衡进行一系列样本前处理后,即可进行GC-MS 分析。
该法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好、准确度高,不易受血清中还原物质干扰的优点。
全灿,武利庆,戴新华等人的研究表明使用该法参加CCQM-K11.1国际比对结果重复性好,测量结果也与其他实验室相近,实验取得的较好的效果。
丁兆婷,全灿,金君素等人的研究表明使用该法对低标、高标血糖样本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65%及2.24%,大幅降低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1.5无创血糖测量法
无创血糖测量方法是近些年国内外新兴的血糖检测方法,该法尚未应用于临床领域。
该研究使用方法有光学方法和非光学法。
光学法检测以方便、无痛、高速、高精度成为最具有前景的检测手段。
光学检测法包括光声光谱法、拉曼光谱法、荧光法、近红外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利用近红外激光脉冲与组织的相互作用,使检测器检测出光声信号,光声信号的幅度与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检测出组织内部的血糖含量。
但还是需要降低其他物质的干扰,以及提高重复性和灵敏度。
且还需考虑人体组织的复杂性、个体差异等问题。
非光学检测法大多使用将葡萄糖在GOD催化下生成H2O2,H2O2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降还原态电介质Os2+,氧化成Os3+,而Os3+在较低工作电压下呗还原,产生还原电流与被测葡萄糖浓度成线性关系,通过检测还原电流即可得出葡萄糖浓度。
根据研究报道显示,选取适当的电极材料,使用该法有成本低、灵敏度高、稳定性较好等方面的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结语
从上述几种方法的发展看出,血糖的检测方法很多,各有利弊。
从各个方法的发展看到,我国正针对血清中葡萄糖的基准测量方法及参考方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我国在临床检测量值溯源方面的研究仍然处在初始阶段。
国内对于使用GC-IDMS法等高准确度方法进行定值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十分少见,仍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一些检测条件的优化与方法的完善,达到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测量不确定度等方面的目的,从而实现对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精确定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忠勇.实用医学检验学[E].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424.
[2]周丽萍,姜旭淦,徐军.葡萄糖脱氢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的方法学评价[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
[3]全灿,武利庆,戴新华,等.血清中葡萄糖含量CCQMK11-1国际比对[J].化学分析计量,2006,15(4):50-53.
[4]丁兆婷,全灿,金君素,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血清中葡萄糖含量[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2):109-111.
[5]齐韬,戴新华,杨屹,等.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血清葡萄糖的前处理方法研究[J].分析实验室,2009,29(2):24-29.
[6]王海燕,俞群.微量法血糖测定与己糖激酶法血糖测定结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5):300-311.
[7]刘文晖,短靴云.血清葡萄糖测定的方法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2,9(6):424-425.
[8]申玉星,全灿,马康.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准确测定人血清中葡萄糖含量[J].质谱学报,2011,32(4):211-215.
[9]陈忠余,张天娇,张传宝,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葡萄糖[J].临床检验技术研究,2011,29(9):660-662.
[10]姜利英,刘红敏.用于无创检测皮下葡萄糖的新型生物传感器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27(11):53-56.
[11]王璐,黄晓东.基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8,23(1):15-18.。